福建省莆田市第二十五中学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05241151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40083732 上传时间:2021-11-1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33.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福建省莆田市第二十五中学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05241151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福建省莆田市第二十五中学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05241151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福建省莆田市第二十五中学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05241151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资源描述:

《福建省莆田市第二十五中学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0524115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莆田市第二十五中学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05241151(1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 1 - 福建省莆田市第二十五中学福建省莆田市第二十五中学 20172017- -20182018 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 本卷共 30 小题,每小题 2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谢灵运在其山居赋中说: “春秋有待,朝夕须资。既耕以饭,亦桑贸衣。艺菜当肴,采药救颓。 ”这说明了他的田庄( ) A.主要从事商业生产 B.属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C.主要从事手工业生产 D.生产分工明确,交换频繁 2、中国古代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形成的原因不包括( ) A生产经验的积累总结 B生产组织的规模扩大 C水利设施的日益完善 D生产工具

2、的不断改进 3、唐朝陈廷章水轮赋曰: “水能利物,轮乃曲成。升降满农夫之用,低徊随匠氏之程既斡流于波面,终夜有声。”下列插图符合上述材料的是( ) A. 桔槔 B. 翻车 C. 筒车 D. 辘轳 4、古代中国农耕文明长期居于世界先进水平,生产工具的演变对中国古代农耕文明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观察下列几种生产工具的演变历程,你认为可以适用研究的主题是( ) A播种方式的变革 B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C农业耕作方式的变革 D铁犁牛耕发展的全过程 5、自康熙经雍正至乾隆的 130 多年,史称康乾盛世,但马克思称之为“奇异的悲歌” ,也有历史学家称之为“落日的辉煌” 。能说明这一时期为“悲歌” 、 “落日”

3、的历史现象是( ) 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空前强化 重农抑商,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实行闭关自守 - 2 - 政策,禁止一切对外通商贸易 大兴文字狱,实行文化专制 A B C. D 6、某中学历史研究性学习小组开展了以“会馆的发展变迁”为课题的研究性学习,收集到下列相关信息,你认为正确的是( ) 清代苏州的“全晋会馆” 江苏盐城盐商会馆 会馆是管理商业贸易的政府机构 会馆的出现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 会馆的出现与明代商帮密切相关 会馆是孕育资本主义萌芽的场所 A B C D 7、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宋朝的黄金时代”这一标题下写道:除了文化上的成就外,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

4、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意义。下列属于这场“商业革命”的史实的是( ) A出现独立经营的商人 B流通领域出现纸币 C大量的商业市镇兴起 D生产领域出现工场手工业 8、元朝立国,将民间工匠强制征调,为官府服务,编入“匠籍” 清初宣布废除“匠籍” ,工匠在法律上获得了一般民户的地位乾隆帝说: “国家兴修工作,雇募人夫,原欲小民实授价值,以为赡养身家之计一” 这一变化( ) A、打破了官营手工业的垄断地位 B、有利于小农经济的巩固 C、限制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D、促进了民营手工业发展 9、美国舰队敲开锁国的日本,日本反而庆幸这个刺激让其早日惊醒;而中国在鸦片战争后,却认为惊醒他的人罪该万死,

5、 对西洋文化怀着一种轻蔑和仇视的心情。对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 A、八股取士致使封建士大夫保守自大 B、小农经济社会具有很强的封闭性 C、闭关锁国使社会发展脱离世界潮流 D、儒家文化对国民思想的深远影响 10、据资料统计:在明后期至清前期 200 余年间,世界白银产量的一半流入中国,拥有一流城市和最为密集、完善的市场网络的中国,成为当时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中心区城然而当时它却没有形成强大的扫荡旧经济基础的革命性变化其中内在的、人为的原因是( ) A、大河流域的农耕文明不适合工商业发展 B、 “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的压制 - 3 - C、由于鸦片大量流入导致白银大量外流 D、英

6、国工业革命后对中国进行商品输出 11、比较汉、宋关于商人做官的相关规定,从其变化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汉代 “市井之子孙亦不得仕宦为吏 ” 宋代 “身是工、商杂类及曾为僧、道者并不得取 ” “凡今农、工、商贾之家,未有不舍其旧而为士者也 ” A、科举制度比察举制封闭 B、宋代抑商政策事实上已放弃 C、社会阶层身份日益固化 D、商人受歧视的情形发生转变 12、下列是古代某收藏家的三个典型藏品,这位收藏家可能生活的时代是 ( )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清朝 13、某电视台策划拍摄一部大型历史纪录片,反映公元七世纪时中国商人的生存状况。不少热心人士纷纷献计献策,贡献不少情节构想。下列情节最符

7、合史实的是( ) A湖南商人刘梦溪在广东十三洋行经营土货.收购烟草 B.山西商人齐之姜自幼追随同乡组成的商帮跑买卖 C.湖北商人何维君来到长安,在最繁华的住宅区开了家当铺 D.四川商人翁旖旎在广州收购阿拉伯胡商带来的奇珍异宝 14、经文献资料和考古证实,西汉长安城周长 25 公里多,城内有 8 条主要大街,均与城门相通。其中贯穿南北的一条大街长达 5 公里多,整个街面宽约 50 米。长安商业繁荣,从事商业交易的有九个市。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坊市界限被打破,商业活动分散在城中 B是研究西汉城市与商业发展的素材之一 C统治者推行重商政策,促进商业的繁荣 D青花瓷的热销给许多店铺带来丰厚利润

8、15、“帝王们也是经济人,也要追求效用最大化,他们的政策选择也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社会结构和政治、经济制度,都是经济人在特定资源环境下理性选择的结果。”照此观点来解释“重农抑商”政策的话,下列结论中可以成立的是( ) A“重农抑商”是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时的必然选择 B“重农抑商”始终是中国古代帝王的明智选择 C“重农抑商”实现了古代经济政策效用的最大化 - 4 - D“重农抑商”政策贯穿于整部中国古代史 16、明代沉船“南澳一号”发掘引起社会关注,学生以此为题进行研究性学习,搜集的一条史料是:“(明中后期,有大臣)请开市舶,易私贩而为公贩不得往日本亦禁不得以硝黄、铜、铁违禁之物夹带出海。奉旨允

9、行,几三十载”。对该史料理解最恰当的是( ) A明代没有民间的海外贸易 B明政府曾奉行重商主义政策 C明政府曾有条件地允许海外贸易 D明政府从此废除“海禁”政策 17、明朝时,杭州张翰的祖先“购机一张,织诸色帛,备极精工,每一下机,人争鬻之,计获利当五之一,积两旬复增一机,后增至二十余自是家业大饶”;另一碑刻资料记载:“苏城机户,类多雇人工织,机户出(资)经营,机匠计工受值”。上述资料反映的现象是( ) A明朝中后期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 B明中后期纺织业普遍使用了机器 C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开始出现 D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工业的繁荣 18、在明朝中后期通行的日用百科全书里收有雇工文约的一般格式:

10、 “立雇约某都某人,今因生意无活,情愿托中雇到某都某名下,替身农工一年,议定工银若干,言约朝夕勤谨,照管田园,不敢懒惰,主家杂色器皿,不敢疏失,其银按季支取,不致欠少, 如有疏失, 照数扣算。 风水不虞, 此系天命, 存照。 ” 对这一材料的解读正确的是 ( ) 说明了雇佣关系的货币化 雇主和佣工有浓厚的人身依附关系 反映出当时土地兼并严重 佣工在农业生产上已大量使用 A. B. C. D. 19、下列事件之间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 20、 “一头犁牛半块田,收也凭天,荒也凭天。粗茶淡饭饱三餐,早也香甜,晚也香甜。布衣得暖胜丝棉,长也可穿,短也可穿。草屋茅舍有几间,行也安然,睡也安然。雨过天晴

11、驾小船,鱼在一边,酒在一边。日上三竿犹在眠,不是神仙,胜似神仙。 ”对上述材料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 A.反映了古代农耕经济的落后性和保守性 B.反映了小农经济下农民生活的富足和惬意 - 5 - C.反映了古代自然经济下农民不思进取的心态 D.反映了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基本特点 21、明朝小说家冯梦龙在醒世恒言中写道: “昔有一人,姓韦名德,乃福建泉州人氏,自幼随著大亲,在绍兴府开个倾银铺儿。那老儿做人公道,利心颇轻,为此主顾甚多,生意尽好。不几年,攒上好些家私。 ”上述材料反映了明朝时期( ) A福建当地人谋生困难 B闽商控制金融领域 C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D商品经济发展 22、有学者谈到“坊巷

12、的开放,坊市的混一,展现了宋代城市管理以经济生活为主旋律的开放的特点,显示了宋朝的城市管理不再如唐代那样以政治管理和治安管理为最重要目的。 ”材料主要说明宋朝( ) A商品经济的发展 B城市功能的变化 C统治者重视商业 D城市比唐朝稳定 23、两宋之际,靖康之乱引起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其中有一部分迁移到了越南,将我国的许多手工业品、生产技术等也带入越南,其中可能包括( ) 灌钢冶炼法 白瓷生产技术 松江特产棉布用煤冶铁技术 A B C D 24、 下图为明清时期各地集市变化统计表, 表中数据说明, 自明朝嘉靖至清朝道光年间 ( ) 省区 嘉靖至万历 顺治至雍正 乾隆至道光 州县数 集市数 州县数

13、 集市数 州县数 集市数 直隶 14 132 82 527 43 537 山东 42 104 64 1 126 74 1 583 陕西(关中) 16 143 21 238 28 264 江西 45 459 51 545 43 976 福建(不含台湾) 19 131 15 205 39 511 广东 72 1 270 71 1 959 A.农民与市场的联系不断加强 B南北经济交流日趋频繁 C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 D州县集市的密度北方超过南方 25、一位美国历史学家这样总结道:在欧洲的海外扩张中最重要的人物不是哥伦布、达伽 马、麦哲伦,而是那些拥有资本的企业家们。对这一观点最恰当的解释是( ) A

14、否认了航海家们的贡献 B突显了企业家的作用 C企业家为航海活动提供了物质支持 D资本的发展是海外扩张的根本原因 - 6 - 26、下列航海家的远航活动,按其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达.伽马到达印度 迪亚士到达好望角 哥伦布首航美洲 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 A. B. C. D. 27、1520 年,一位萨克森商人在里斯本买到了许多玉米回去赚了大钱,他讲“要感谢上 帝” ,另一位商人说:你还要感谢 ( ) A.西欧一些特色农业区的资本家种出了玉米 B.葡萄牙商人从摩洛哥运回了玉米 C.阿拉伯人从非洲运来了玉米 D.葡萄牙人从美洲运来了玉米 28、梁启超在祖国大航海家郑和中说: “何以哥氏(指哥

15、伦布)、维氏(指达伽马)之绩,能使全世界划然开一新纪元,而郑君(指郑和)之烈,随郑君之没以俱逝?”下列哪一句话最能从根本上解决梁启超的困惑( ) A.中国人缺乏持久探险、创新的精神 B.郑和船队缺乏强有力的、持久的政府支持 C.支撑东西方航海活动的经济形态存在着巨大差异 D.西方拥有更加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更加强大的武装力量 29、麦哲伦环球航行的路线是( ) A.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 B.大西洋北冰洋太平洋印度洋 C.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地中海 D.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 30、1492 年的一份航海日记中写道:“星期一,10 月 25 日,在海上,约在圣大玛利亚岛与斐南第大岛之中途, 遇一

16、人驾独木舟由玛利亚岛驶往斐南第; 其人携土制面包一块另有干叶,在伊等心目中极具价值。 ”与这份记述直接相关的是( ) A.哥伦布抵达美洲 B.发现美洲特产玉米 C.麦哲伦环球航行 D.英国颁布航海条例 第第 IIII 卷卷( (非选择题共计非选择题共计 4040 分分) ) 31、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20 分) 材料一: 天仙配是中国的一个美丽神话故事,它寄托着劳动人民对自由纯真爱情的向往。其中脍炙人口的歌词唱道: 七仙女:树上的鸟儿成双对, 董永:绿水青山带笑颜。 - 7 - 七仙女:从今不再受那奴役苦, 董永:夫妻双双把家还。 七仙女:你耕田来我织布, 董永:我挑水来你

17、浇园。 七仙女:寒窑虽破能避风雨, 董永:夫妻恩爱苦也甜。 材料二: 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又私自送往迎来,吊死问疾,养孤长幼在其中。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 -西汉晃错论贵粟疏 材料三: 苏州风俗考记载的明代苏州纺织业情况是:“郡城之东,皆习机业,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机户),计日受值。若机户工作减。此辈衣食无所矣。” 材料四: 清雍正帝说: “农为天下之本务, 而工贾皆其末也惟平日留心劝导, 使民知本业为贵。 ” 请回答: (1)董永和七仙女的生活体现了中国古

18、代的什么生活方式? (2 分) 这种生活方式的特点有哪些?(4 分) (2)概括材料二的观点。(4 分) (3)材料三中机户和工匠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4 分) (4)材料四的观点是什么?(2 分)对前面材料一、材料三所反映出的经济现象会产生什么作用?(4 分) 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 分) 材料一: 明代永乐三年(1405)至宣德八年(1433) ,中国伟大的航海家郑和奉命率领庞大的船队七下西洋,直达非洲东岸沿海国家。郑和所率船队满载瓷器、茶叶、铁器、农具、金银和丝绸等国内产品,去换取亚非各国的象牙、香料、宝石等奇珍。郑和每到一国,就给其国王赠送中国礼物,

19、表明建立友好关系的愿望,同时与各国的商民和平交易。与此同时,亚非许多国家派遣使节入明进行朝贡和贸易。 摘编自朱绍侯主编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郑君之初航海,当哥伦布发见亚美利加以前六十余年, 当维哥达嘉马发见印度新航路以前七十余年。顾何以哥氏、维氏之绩,能使全世界划然开一新纪元。而郑君之烈,随郑君之没以 - 8 - 俱逝。我国民虽稍食其赐,亦几希焉。则哥伦布以后,有无量数之哥伦布,维哥达嘉马以后,有无量数维哥达嘉马,而我则郑和以后,竟无第二之郑和,噫嘻,是岂郑君之罪也! 摘自梁启超祖国大航海家郑和传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述郑和下西洋的客观条件。 (6 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

20、学知识,分析中国明代郑和下西洋与西欧新航路开辟产生的不同结果及其原因。 (8 分) (3)简述今天我们应当如何对待我国的对外交往?(6 分) - 9 - 答题卡答题卡 二、材料题 31.(1) (2) (3) (4) 32.(1) (2) - 10 - (3) - 11 - 答案答案 1-5 BBCCC 6-10 CBDAB 11-15 DDDBA 16-20 CCAAB 21-25 DBDAD 26-30 CDCDA 31、(1)生活方式:(2 分)“男耕女织”。 特点:(4 分)自给自足。以家庭为单位。精耕细作。领先世界。 (2)主要观点:(4 分) 农民长年劳累、生活贫困;赋税和徭役负担

21、沉重;农民生产规模小,生产资料有限;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差;生产、生活条件艰苦 (3)雇佣关系(2 分) 。 资本主义萌芽产生。(2 分)。 (4)重农抑商(2 分) 重农抑商政策有利于自然经济的稳定和发展,(2 分)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2 分) 32、 (1)客观条件:国家统一,政局稳定;社会经济恢复和发展;宋元以来造船和航海技术的进步。 (2)结果:中国:促进中外友好往来,推动朝贡贸易的发展,但仍然行走在农业文明道路上;西欧:开始了对外殖民扩张,推动西欧走上工业文明道路,世界市场雏形出现。 原因:中国:封建君主专制政体,天朝上国的观念,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体;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发展;商品经济的繁荣;资本主义萌芽进一步发展为近代资本主义。 (3)联系所学知识可知,今天我们对待我国的对外交往应该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以世界眼光和大国心态,积极发展与世界各国的友好关系,加强交流互鉴,推动双边关系拓展和各领域的务实合作,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