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二 汉代儒学作业1 人民版必修3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40067683 上传时间:2021-11-1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7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高中历史 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二 汉代儒学作业1 人民版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中历史 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二 汉代儒学作业1 人民版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中历史 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二 汉代儒学作业1 人民版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 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二 汉代儒学作业1 人民版必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 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二 汉代儒学作业1 人民版必修3(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二 汉代儒学一、选择题1儒学思想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历史上就曾遭到政府的沉重打击,其中最严重的一次是在()A春秋时期B战国时期 C秦朝 D西汉解析:选C。本题主要考查基础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秦始皇的“焚书坑儒”可以说是对儒家学派和儒家思想最严重的一次打击,故答案为秦朝。2.右图为北京天坛。天坛是明清皇帝用来祭天、祈谷的地方,其建筑“反映出天地之间的关系”,“还体现出帝王将相在这一关系中所起的独特作用”。最早把天、地、人的关系上升到理论并被统治者所接受的儒家人物是()A孔子 B孟子C董仲舒 D荀子解析:选C。董仲舒提出“天人感应”理论。他神化皇权,宣扬“君权神授”,人君受命于天,统治天下,所以

2、应当“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同时提出,如果人君无道,天就会降下灾异加以谴责和威慑。据此分析C项符合题意。3董仲舒在论证“人性与教化”的关系时写道:“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可见,他把教化民众的权力和责任首先归之于()A圣人 B儒者 C官吏 D帝王解析:选D。根据材料“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可知立王以使民尽善,此处的王即封建帝王。故D项正确。4有学者认为,“秦朝灭亡后,法家学说信誉扫地,而儒家学说被长期推崇为官方教义。不过,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法家的一个胜利。”“这也是法家的一个胜利”指的是 ()A“独尊儒术”也体现出法家的思想专

3、制原则B法家思想是董仲舒新儒学的核心C儒家思想已经失去了先秦的“民本”特色D法家学说被董仲舒全面吸收解析:选A。注意关键词“这也是法家的一个胜利”。 “儒家学说被长期推崇为官方教义”说明到汉武帝时儒家思想成为主流思想,董仲舒提出的“独尊儒术”是思想上的大一统、专制的体现。B、C、D三项说法错误。5秦始皇焚书,只有医药、卜筮、种树等书籍不在禁、焚之列,焚书之后又坑儒以警告天下,到汉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充分说明()A政治制度决定文化的命运 B专制统治空前强化C文化成为政治权力的附庸 D主流文化被否定和限制解析:选C。秦代“焚书坑儒”和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实质都是通过加强思想控制

4、以加强君主专制。这说明文化成为政治权力的附庸,故选C项。6李英华、武玉鹏在董学特性新论中指出:“正如周桂钿先生所说,为统治者服务未必就是罪过,这主要取决于统治者的性质。(汉)武帝时西汉王朝正处于上升时期,有一定进步性。”在这里,作者引用周桂钿先生的说法,最有可能得出的结论是()A应该肯定董仲舒的大一统思想B应彻底否定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君权神授思想C汉武帝是一个很有作为的皇帝D要辩证地分析董仲舒和汉武帝在历史上的作用解析:选A。根据材料可知,作者赞同周桂钿的观点。在经过长期动乱后建立起来的汉武帝政权是社会秩序的代表,是社会安定的保障。董仲舒的“大一统”思想为汉武帝政权服务,在一定程度上讲,就是维

5、护社会秩序和社会安定,有利于发展经济,促进社会进步。7下列关于太学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汉武帝根据董仲舒的建议而兴办 B学习内容为儒学五经C为贵族官僚所垄断 D使儒学地位大大提高解析:选C。本题主要考查历史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汉武帝设立的太学选拔的是儒学人士,其中不乏出身低贱的普通知识分子,故C项表述不符合史实。8美国当代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统治中国的是一个由学者组成的统治集团即文人学士集团,他们为中国提供了一种赢得欧洲人尊敬、羡慕的有效稳定的行政管理。另一方面,也正是这一制度,扼杀了创造力,培育了顺从性。”这一制度指的是()A分封制 B宗法制 C科举制 D行省制解析:选

6、C。由材料中“文人学士集团”和“扼杀了创造力,培育了顺从性”可知该制度是科举制。科举制度保证了专制政府行政人员的来源,由较高文化素养的士人从政,为行政效率的提高创造了条件。但科举考试的科目及内容,大都不出儒学经义的范围,特别是明清八股取士,被选拔的多是缺乏进取精神和创造意识的人,故C项正确。二、非选择题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儒家学说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经历了一系列的发展和演变。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孔子创立了儒家学派,提出了“仁”和“礼”的主张。后来孟子和荀子继承了孔子的学说,在人性论方面,他们的观点是调和的。孟子政治思想的核心是王道学说,他的学说和孔子的学说被后人称为“孔孟

7、之道”。荀子的思想和孔孟的思想是完全一致的,他主张“性善论”。西汉时期,董仲舒适应“休养生息”的时代要求,建立了以“君权神授”学说为基础的新儒学体系,确立了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1)材料中共有7处说法不符合史实,请分别指出错在哪里,并给予改正。(2)如果要给上述材料拟一个标题,你认为最恰当的表述是什么?(3)儒学在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命运,请简要举出儒学受到的劫难和打击。(举一例即可)(4)你认为在现实社会中儒家思想有哪些现代价值?解析:第(1)问仔细阅读材料,逐句分析,将错误找出并修改。第(2)问表述时要注意抓住材料内容的关键,上述材料主要论述了儒家思想的演变。第(3)问要依据儒

8、学受到的“劫难和打击”这一关键信息进行思考。第(4)问强调儒家思想的现代价值,要回答儒家思想中含有积极因素的部分。答案:(1)战国春秋,调和对立,王道仁政,完全一致不完全一致,“性善论”“性恶论”,“休养生息”强化中央集权,“君权神授”“天人感应”。(2)儒家思想的演变。(3)秦朝时,秦始皇实行“焚书坑儒”,禁止儒学传播,儒家学派受到残酷镇压。(4)儒家思想所倡导的道德规范有利于培养现代公民意识;“大一统”思想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和安定团结;以人为本的治国理念有利于今天的政治建设;“和为贵”思想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民本思想有利于“三农”问题的解决;“义利观”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

9、_教材答疑名师指津_一、学习思考1为什么秦王朝不禁、焚医药、卜筮、种树之书?(教材P9)提示:秦王朝实行“焚书坑儒”是为了加强思想控制,而医药、种树之书,跟儒学等思想无关,且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卜筮之书可以麻痹人们的思想,是其思想统治的工具。2汉武帝是以“雄才大略”而著称的帝王。在我们以前学过的历史知识中,你能够总结出汉武帝有哪些突出的历史成就?这些成就和罢黜百家、提升儒学地位的政策有没有关系?(教材P10)提示:汉武帝改革官吏制度,大力选拔人才;实行“推恩令”,解决了诸侯王和中央政权分庭抗礼的问题;惩治豪强,打击不法贵族;推行盐铁官营;铸“五铢钱”,统一货币;抗击匈奴,保证了北方边疆的和平

10、稳定;开通丝绸之路。汉武帝大力推行儒学教育,提拔儒生担任高级行政职务,为以上政策的制定和推行做了理论和人才准备。3后汉书记载,汉明帝曾经亲自到太学讲学,和诸位儒生就儒家经典的内容进行讨论,前来太学门前围观听讲的人不可胜数。汉明帝这样做说明了什么?(教材P11)提示:儒学思想逐渐被统治者确立为正统思想;太学的建立是儒学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的标志;汉明帝的举动,表明汉王朝对思想、文化和教育的重视,根本目的是加强汉王朝的统治。4古代儿童启蒙读本中有这样的内容:“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这反映了一种什么样的文化现象?今天我们应

11、当怎样看待这种文化现象?(教材P11)提示:这反映了“学而优则仕”的文化现象。“学而优”是“仕”的基础,在今天仍有重要的意义。但现在“学而优”的最终目的并不是做官,应该是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二、史学争鸣(教材P10)有人认为,儒学的本质是消极的、保守的,中国社会要进步,必须彻底“打倒孔家店”。有人认为,儒学的思想原则有积极、健康的一面,如“刚健有为”、“和与中”、“崇德利用”、“天人协调”等,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所在。也有人认为,传统儒学可以实现适应时代的转化。提示:儒学在历史上既起过积极作用,又有过消极影响。不同的时期,站在不同的角度,自会有不同的看

12、法,只要言之有理,持之有据即可。但彻底否定和完全肯定儒学都是片面的。三、自我测评(教材P12)汉代太学规模不断扩大,反映了文化教育怎样的趋势?提示:官府垄断文化教育的趋势加强,私学相对减弱;儒学逐渐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官僚队伍的后备力量增强;尊儒重教风尚的形成;有利于文化教育的传播等。四、材料阅读与思考(教材P12)阅读并分析以下材料,谈谈你对“焚书坑儒”事件的看法。提示:李贽认为“焚书坑儒”是当时特定历史条件下,统治者加强思想控制的必然产物,只是手段太残暴了。司空图则认为对儒学和儒生实行残酷的镇压,是导致秦王朝灭亡的原因。汉朝时确立了儒学的统治地位,因此说不是秦坑儒而是儒坑秦。秦朝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采取统一思想的措施是必要的,但“焚书坑儒”的举动是愚蠢的、残暴的,造成了极恶劣的后果。6EDBC3191F2351DD815FF33D4435F3756EDBC3191F2351DD815FF33D4435F3756EDBC3191F2351DD815FF33D4435F3756EDBC3191F2351DD815FF33D4435F3756EDBC3191F2351DD815FF33D4435F3756EDBC3191F2351DD815FF33D4435F375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