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X年《国学经典选读》考试资料

上传人:xins****2008 文档编号:40067679 上传时间:2021-11-13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39.4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XXXX年《国学经典选读》考试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XXXX年《国学经典选读》考试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XXXX年《国学经典选读》考试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资源描述:

《XXXX年《国学经典选读》考试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XX年《国学经典选读》考试资料(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2011年国学经典选读考试资料一、单项选择题 1. 子曰:“君子不器。”此句恰当的意思是(C孔子说:“君子不能像器具那样,作用仅仅局限在某一方面。”) 2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一句中的“畏”的恰当意思是(C敬畏)3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的恰当意思是(A孔子说:“天何曾说过什么呢?春夏秋冬按天时运行,万物因而生息循环,天何曾说过什么呢?”) 4“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的恰当意思是(D尽最大的限度回归到与宇宙最初本元相应的慈善之心,这样就可以知道人内在的本性;知道了人的本性,也就知道了上天的运行规律了。) 5“天命之谓性,率

2、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一句中的“率”恰当意思是(B遵行,遵循) 6子曰:“未知生,焉知死?”一句恰当的意思是(C孔子答道:“生的道理还没有弄清楚,怎么能够懂得死呢?”) 7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一句恰当的意思是(D孔子答道:“把心力专一地放在使人民走向善与德的道义上,敬畏鬼神而保持高远的距离不随意亲昵,这样可以叫做知了。”) 8“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一句恰当的意思是(A“坚决地以广大的心胸行持宽仁的恕道,追求仁德不会有比这更近的道路了。”)9“仁者,谓其中心欣然爱人也;其喜人之有福,而恶人之有祸也”一句恰当的意思是(B所谓的仁爱之人,是说他从心底里很高兴很自然地去爱

3、别人;他喜欢别人也有福,而且不喜欢别人有灾祸。) 10“大人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者也。其视天下犹一家,中国犹一人焉。”此句出自(C王守仁大学问) 11、子曰:“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莅之,则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莅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 这段话的所指是(这一段话是针对君主的角度来说的,阐述了君主要想治理好国家,就要具备知、仁、庄、礼,这四种品质,并需要由心而外,层层深入的执行与贯彻。) 12“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的意思是(恭敬就不致遭受侮辱,宽厚会得到大众的拥护,诚实能得到他人的信任,勤敏则做事易见功效,慈

4、惠则足以用人。) 1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一句的意思是(凡是自己不喜欢别人对我们做的事情,我们也不要施加到别人的身上。) 14“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的意思是(一个仁人,只要自己想自立,便也帮助别人自立;自己想要通达,便也帮助别人通达。能够就近以自己的心作比而推及别人,已经可以说是实行仁德的方法了。) 15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一句的恰当意思是(孔子说:“注重外貌态度的端庄,却不知礼,就未免劳倦;只知谨慎,却不知礼,就流于畏葸懦弱;专凭敢作敢为的胆量,却不知礼,就会盲动闯祸;心直口快,却不知礼,就会尖刻刺

5、人。”)16“天地之大德曰生,圣人之大宝曰位,何以守位?曰仁。”一句的意思是(天地之间最伟大的道德是爱护生命,圣人的最大法宝是权力地位,用什么来保住这高位呢?用仁德。) 17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一句的意思是(孔子说:“君子对于天下的事,不盲目适从,也不盲目否定,始终以义为依据。”) 18“夫子时然后言,人不厌其言;乐然后笑,人不厌其笑;义然后取,人不厌其取。”一句的意思是(“公叔文在应该说话的时候才说话,所以别人不厌烦他的话;他在真正高兴时才笑,所以别人也不厌烦他的笑;他在合乎义的时候才要别人的东西,所以别人就不讨厌他拿取财物。”) 19子曰:“中庸之为德也,

6、其至矣乎,民鲜久矣。”中的“中庸”的意思是(中庸:就是关于恰到好处的常理,或者“中庸”就是用中、中行的意思。) 20“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的意思是(仁者见它说是仁,智者见它说是智。比喻对同一个问题,不同的人从不同的立场或角度有不同的看法。) 21“予兹藐焉,乃混然中处。故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的恰当意思是(我们如此的渺小,却混有天地之道于一身,而处于天地之间。这样看来,充塞于天地之间的气,就是我们的身体;而引领统帅天地之气的志,形成了我们的天然本性。) 22“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 的恰当意思是(深知身份荣耀,却安守卑辱的位置,

7、其胸怀如同山谷一样博大。成为天下川谷一样的人在常德上达到了完美的境地,并复归于原初的真朴之地。) 23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中的“叩其两端”的恰当意思是(从问题的头尾两边去探求。凡事皆有两端,两端包括终始,本末,上下,精粗,无所不尽。) 24“万物作而不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第三章)的恰当意思是(任凭)万物生长变化而不为造作事端,虽然有所施为也不据为己有,推动了万物,而不以为自己尽了力,功成而不居功。正由于不居功所以他的功绩不会失去。) 25“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的恰当意思是(“道”的运动变化总是朝相

8、反的方向发展变化的,处事柔弱、不争、谦下,才是“道”的运用特征。) 26“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的恰当意思是(喜怒哀乐没有发作时,叫做中;喜怒哀乐情绪表现出来的时候,都恰到好处,叫做和。) 27孟子曰:“伯夷,圣之清也;伊尹,圣之任也;柳下惠,圣之和也;孔子,圣之时也。”中“孔子,圣之时也。”的恰当意思是(孔子,是圣人中能审时度势、与时偕行的人。) 28“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恰当意思是(因此说道大、天大、地大、人也大。在宇宙中有四大,人也是其中之一。人遵循地的法则,地遵循天的法则,天遵循“道”的法则

9、,而道以自然为法则。) 29“故道生之,德蓄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的恰当意思是(所以,“道”产生了万物,“德”养育了万物;“道”、“德”使万物生长发育;使万物开花结果,使万物成熟壮大;它们对万物滋养、保护。它们生养了万物却不把万物据为己有,它们发展了万物,却从不居功自恃;它们是万物之长,却不对万物横加宰制。这就是极大而深远的“德”。) 30“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的恰当意思是(孔子在自己身上杜绝了四种弊病不凭空做没有根据的揣测(从而脱离实际情况),不绝对肯定(从而缺少辩正性),不固执己见(从而缺少灵活性),不自以为是(从而怀疑或否

10、定别人的意见)。) 31“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的比较恰当的意思是(诚实是天道的法则,做到诚实是人道的法则。) 32“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的比较恰当的意思是(诚实的人,不必勉强就自然地符合做人的标准,不必思索就自然地言语得当,从容不迫地达到中庸之道,这种人就是圣人) 33“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的比较恰当的意思是(做到诚实的人,就必须选择至善的道德,并且要坚守不渝地实行它才行) 34“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无他,达之天下也。”的比较恰当的意思是(年幼的孩童,没有不知道亲爱自己父母的;长大以后,没有不知

11、道尊敬兄长的。亲爱父母,是仁的表现;尊敬兄长,是义的表现;这没有其他的原因,因为这两种品德是通行天下的。) 35天道与人道的统一在于天、人、万物所具有的永恒的根本规律,以及具有共同的最原初的本质属性,这种本质属性在天而言是“道”,在人而言是“仁”,而在人类社会的表现则为“(礼)”。 36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一句中的“中庸”的恰当之意是:(恰到好处的常理) 37“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的恰当之意是:(君子之所以中庸,是因为君子随时做到适中(恰到好处)。) 38“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此句的恰当之意是:(倚仗

12、力量来使人服从的,别人并不是真心服从,只不过力量不足相敌罢了;依靠道德来使人服从的,却是心悦诚服,好像七十子归服孔子一样。) 39“知,传受之,闻也。方不障,说也。身观焉,亲也。所以谓,名也。所谓,实也。名实耦,合也。志行,为也。”此句的恰当之意是:(通过传授而得的知,是闻知。通过推理不受方域语言阻障的知,是说知。亲身接触、观察而得到的知,是亲知。所用来说的,是“名”。所说及的,是“实”。“名”与“实”相匹配,即是“合”。立志于践行,即是“为”。) 40“不出户,知天下;不窥于牖,以知天道。其去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弗行而知,弗见而明,弗为而成。”此句的恰当之意是:(不出大门,就能知道天下世

13、事;不望窗外,就能了解自然天道。出去的越远,知“道”就越少。所以圣人不必出行就能知情,不必眼见就能心明,不必作为就能成功。) 41“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此句的恰当之意是:(追求学问的人,知识一天比一天增加;修持大道之人,一天一天地不断剔除自我的私念。减少再减少自我的妄想与贪念,以至于达到没有人为造作的境界。不妄为,就没有什么事情做不成的,治理天下首先是不要无事生非,如果老是无事生非,就不足以治理天下。) 42“有本之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于何本之?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于何原之?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于何用之?发以为

14、刑政,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此所谓言有三表也。”此句的恰当之意是:(对言语有溯源的准则,有推究的准则,有实践的准则。向何处去溯源?要向上溯源于古时圣王的事迹。向何处去推究呢?要向下考察,从百姓耳闻目睹的事实去推究。如何去实践呢?把它放到政治上去实行,观察它是否符合国家百姓的利益。这就是立论的三项标准。) 43“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此句的恰当之意是:(别人不了解自己,却能够不生气,不也是君子品格吗?”) 44“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此句的恰当之意是:(“弟子们小时候在家里,就要听父母话,要孝顺父母;长大了出门在外,要敬爱兄长,尊重师长。言行要谨慎,为人要诚实守

15、信,要广泛地去爱众人,并且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 45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此句的恰当之意是:(立志高远,坚守德操,遵循仁义,精通六艺。) 46“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此句的恰当之意是:(“默默地把知识牢记在心,勤奋地学习不知厌烦,教诲别人不知疲倦,对于我来说,还有什么遗憾呢?”) 47“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此句的恰当之意是:(最善的人就像水一样。水有利于万物却不与万物相争,停留在众人都不喜欢呆的地方,所以最接近于“道”。) 48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此句的恰当之意是:(最善的

16、人,居处善于像水那样居处卑下的地方,心胸善于像深潭一样保持沉静,不受外界困扰,与人交往善于真诚、友爱和无私,说话善于恪守信用,为政善于有条不紊地处理问题,处事能够善于发挥自己的特长,行动善于把握时机。最善的人所作所为正因为有不争的美德,所以没有过失,也就没有怨咎。) 49“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此句的恰当之意是:(所以说,我们看得见摸得着的“有”只是事物发挥作用的凭借,而无形无影的“无”却是真正的有用之处。) 50子云,“吾不试,故艺。”此句的恰当之意是:(孔子说过,我(年轻时)没有做过官,所以掌握了很多谋生的技能。) 51穷也乐,达也乐,穷达如春夏秋冬,穷达一也。此句的恰当之意是:(穷

17、困也乐,显达也乐,穷困显达像春夏秋冬,得道至这种境界,穷困显达都无所谓了。) 52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此句的恰当之意是:(孔子说:“吃粗粮,喝白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也是一种生活的乐趣。用不义手段而使自己大富大贵,这些对我来说,就如浮云般一般轻。) 53孟子曰:“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弈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很,以危父母,五不孝也。”此句的恰当之意是:(孟子说:世人所谓不孝的行为有五项:四肢懒惰,不顾及赡养父母,是一不孝;

18、博弈饮酒,不顾及赡养父母,是二不孝;喜好钱财,偏爱妻子儿女,不顾及赡养父母,是三不孝;放纵声色欲望,给父母带来耻辱,是四不孝;逞强好斗,因而危及父母,是五不孝。) 54孝子之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此句的恰当之意是:(孝子只要对父母怀有深爱,一定心怀和气;心中和气,表情必然欣悦;表情欣悦,面容必然柔顺。) 55“孝有三:大孝尊亲,其次不辱,其下能养。”此句的恰当之意是:(“孝分三种(境界),最大的孝是尊重双亲,其次是不使他们受辱,再其次是能赡养他们。) 56君子上交不谄,下交不渎。此句的恰当之意是:(君子与人交往, 对上不奉承拍马, 对下不傲气凌人。) 57

19、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贫一富,乃知交态;一贵一贱,交情乃见。此句的恰当之意是:(人在有关生死的关键时刻,才知以往建立的情谊的真假;在贫穷与富足的不同状态,才知世态人情的冷暖;在贵贱不同情形,才显现友情的真伪。) 58“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此句的恰当之意是:(君子相处和谐而不结党,小人结党而内部并不和谐。) 59子曰:“惟仁者能好人,能恶人。”此句的恰当之意是:(孔子说:只有仁者真正懂得爱什么人,憎什么人,因为仁者有分辨善恶的标准,所以待人接物便能做到好恶分明。) 60子曰:“孰谓微生高直?或乞醯焉,乞诸其邻而与之。”此句的恰当之意是:(孔子说:谁说微生高正直呢?有人向他要醋,他向邻居

20、去要来给人家。)二、多项选择题1.正确的为教之道有(AB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2.子曰:“君子有三畏:(ABD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 3.“道未始有天人之别,但- ”之后的三句话是:(ABCD在天则为天道、在地则为地道、在法则为法道、在人则为人道) 4.“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道,-。” 之后的两句话是:(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法道立法为万世开太平)5. 天道与人道的统一在于天、人、万物所具有的永恒的根本规律,以及具有共同的最原初的本质属性,这种本质属性在天而言是(“道”),在人而言是(“仁”),而在人类社会的表现则为(“礼”)。6.“季梁谏追楚师”这则故事论述了:(民和神的关系

21、、民是主体、神是附属)7.“子险于宋”的故事说明:(孔子在危难之时仍相信自己之德是上天所赐、 “大德者,必受命。” 、小人桓魋不能违天而伤害孔子)孔子在危难之时说这番话,是相信自己之德是上天所赐。“大德者,必受命。”小人桓魋必不能违天而伤害自己。 8. 关于“敬鬼神而远之”,孔子的态度是:(对鬼神采取尊敬而不迷信的态度、要懂得死亡的真实性和承认生命的有限性、要以现实的人生为出发点,在有限的生命中实现自身的价值。) 9.子曰:“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莅之,则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莅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这一段话是针对君主的角度来说的,阐述了君主要

22、想治理好国家,就要具备(知、仁、庄、礼)等品质。 10.子张向孔子请教仁。孔子说:“能够将五种品德施行于天下,便是仁人了!”“是哪五种呢?”孔子说:“(谦恭、宽厚、诚实、勤敏、慈惠、)”。 11.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 。 12.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请选择后面的几句话): 13.“叔向贺贫”故事说明:(没有仁德,越是富有,祸害愈大、有了仁德,则可以转祸为福、叔向认为关键问题并不在于贫富,而在于是否

23、有德行) 14.“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故事说明:(对于安乐我们应该警惕,对于忧患我们却不该退缩,因为它才是锻造我们成才的烈火、在人生旅途中,忧患可以成就我们的生缘,而安乐却是陷我们于沉溺中的死缘。) 15. 下面出于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语句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16. 关于“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下面哪一个是较为恰当的说明:(这种超然的姿态能够让我们超越外物得失的捆绑、让我们超越自我命运遭际的束缚。) 17. 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此句中的“空空

24、”的恰当说明是:(即“悾悾”, 无知貌、原形容诚恳、虚心的样子、现形容一无所有。) 18.“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不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19.“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关于此句下面的解释或说明比较恰当的是:(所以,有和无相互对立而生,难和易相互对立而成,长和短相互对立而体现,高和下相互对立而呈现,声和音相互对立而产生协和,前和后相互对立而产生顺序、因为事物都是互相对立而出现的,所以

25、有和无由互相对立而诞生,难和易由互相对立而形成,长和短由互相对立而体现,高和下由互相对立而存在,音和声由互相对立而和谐,前和后由互相对立而出现。) 20.“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关于此句下面的解释或说明比较恰当的是:(因此,圣人以无为的态度行事传递无声的教诲、所以用圣人思考问题的方法对待问题,保持无为的心态,身体力行地做事,以身作则、此句出自老子第二章) 21.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关于此句下面的解释或说明比较恰当的是:(此句中的“反”:即复,相反相成,对立转化、此句中的“动” :指“道”的循环运动方式、此句意思是“道”的运动变化总是朝相反的方向发展变化的,处事柔弱、不争、

26、谦下,才是“道”的运用特征。) 22.“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关于此句下面的解释或说明比较恰当的有:(此句中的“习”:本义是指“鸟屡次拍着翅膀飞”,引申为“反复练习”、此句中的“说”:通“悦”,表示高兴、愉快的意思、此句中的“乐”:是快乐、高兴之意、论语开卷首章,就是这三句话) 23.“有教无类。”关于此句下面的解释或说明比较恰当的有:(此句是说:“人人都可以接受教育,没有区别。”、此句意思是:教育是平等的,不论贵贱贤愚都给以教育、此句出于论语中) 24.“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关于此句下面的解释或说明比较恰当的有:(此句意思是:“默

27、默地把知识牢记在心,勤奋地学习不知厌烦,教诲别人不知疲倦。”、此句中的“识”:是与“记”字通用,(默默然)领会在心之意、此句出于论语中。) 25.“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关于此句下面的解释或说明比较恰当的有:(此句是说:“不到他心里努力想弄明白而不得的时候就不要去开导他;不到他心里明白却难以表达出来的程度就不要去启发他。”、此句中的“愤”:本义指因不满而愤怒或怨恨,这里指心里想弄明白还不明白,也指发愤图强、此句中的:“悱”:指想说而说不出的样子。) 26.“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关于此句下面的解释或说明比较恰当的有:(此句是说:“如果他不能举一反三,就不要再反复地给他举例了。” 、此句中

28、的“隅”:原义是角、角落。在这里是指事物的某一个方面、此句意思是:施教者说明一隅之意后,在受教者尚未举一反三之时,也不要直接将答案告诉他) 27.“ 旧学商量加遂密,新知培养转深沉”,关于此句下面的解释或说明比较恰当的有:(此句是朱熹的名句、此句意思是:学习传统文化知识要商量要研讨,才能逐步增加通晓和缜密的能力;对于所学新知要训练要累积,才能慢慢转化为深刻透彻的智能、此句中的“遂”:是通达, 通晓,洞达之意) 28.“博学而详说之,将以反说约也。”关于此句下面的解释或说明比较恰当的有:(此句意思是:“广博地学习,详细地解说,最终还是要回到简略地陈述大义的境界。”、此句是说:“广博地学习,详尽地

29、解说,就会使人知道问题的真谛,回到简约中去。”) 29.“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关于此句下面的解释或说明比较恰当的有:(此句意思是:言行要谨慎,为人要诚实守信,要广泛地去爱众人,并且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此句中的“仁”:即仁人,有仁德之人。) 30.“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关于此句下面的解释或说明比较恰当的有:(此句出于论语、此句意思是说:立志高远,坚守德操,遵循仁义,精通六艺、此句是指:“以道为志向,以德为根据,以仁为凭藉,活动于(礼、乐、射、御、书、数)六艺的范围之中。”)31.“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诸也。”关于此句下面的解释或说明比较恰当的有:(此句大意是:我不是生

30、来就懂得很多知识的人,我是爱好古代文化,以(不懈)的勤奋敏捷探求来诸多知识的人、此句出于论语、此句中“好古”:是指喜爱先哲的遗典、古代的典章等、此句是孔子所言) 3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关于此句下面的解释或说明比较恰当的有:(几个人同行,其中一定有我的老师。我选择他们的优点学习,看到他们的缺点就对照自己加以改正、此句是孔子名言) 33.“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关于此句下面的解释或说明比较恰当的有:(此句大意是:看见贤德的人就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德的人就要自己在内心做自我反省而引以为戒、此句中的“贤”:指贤德者,德才兼备的人) 34.“学而不思

31、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关于此句下面的解释或说明比较恰当的有:(此句中“殆”:本义是危险,有害,这里指没有信心,有危险,不安及疲乏的意思、此句中的“罔”:本义指渔猎用的网,引申为蒙蔽之意;通“惘”字,迷惑、困惑不解之意。) 35.“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关于此句下面的解释或说明比较恰当的有:(此句中“习”:本义是指“鸟屡次拍着翅膀飞”,引申为“反复练习”、此句中“愠”:生气、怨恨之意,指心中有烦厌、厌恶、怨恨之感、此句意思是:“学习,而且能够时时复习它、修习它,不也是令人很愉快的事情吗?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同样不也是让人高兴的事情吗?别人

32、不了解自己,却能够不生气,不也是君子品格吗?”) 36.“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关于此句下面的解释或说明比较恰当的有:(此句中悌:t,本义:敬爱兄长,亦泛指敬重长上、此句意思是:弟子们小时候在家里,就要听父母话,要孝顺父母;长大了出门在外,要敬爱兄长,尊重师长。言行要谨慎,为人要诚实守信,要广泛地去爱众人,并且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亲自积极实践之后,还有余力的话,就可以学习典籍、文章了) 37.“事莫大乎无悔。事至无悔而止矣,成不可必也。”关于此句下面的解释或说明比较恰当的有:(此句出自荀子、此句意思是:做事莫过于没有后悔。事情做到没有后悔就可以了,

33、成功并非必不可少的。) 38.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关于此句下面的解释或说明比较恰当的有:(此句中的“远”:指避开,不亲昵、此句意思是:孔子答道:“把心力专一地放在使人民走向善与德的道义上,敬畏鬼神而保持高远的距离不随意亲昵,这样可以叫做知了。”) 39.“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关于此句下面的解释或说明比较恰当的有:(此句意思是:“仁爱之人先独自承担并为他人奉献与付出然后会有所收获,这样可以叫做仁了。”、此句中的“难”:是付出,奉献之意。) 40.“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关于此句下面的解释或说明比较恰当的有:(

34、此句意思是:“恭敬、宽厚、诚实、勤敏、慈惠。恭敬就不致遭受侮辱,宽厚会得到大众的拥护,诚实能得到他人的信任,勤敏则做事易见功效,慈惠则足以用人。” 、此句中的中“恭”:指谦恭。“宽”:指宽厚。“信”:指诚实。“敏”:指勤敏。“惠”指:慈惠。) 41.“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关于此句下面的解释或说明比较恰当的有:(此句意思是:喜怒哀乐没有发作时,叫做中;喜怒哀乐情绪表现出来的时候,都恰到好处,叫做和。君子能够做到中,是天下最大的根本;做到和,天下才能归于道。能够做到中与和,天地都会赋予他应有的位置,万

35、物就会在中和中发育生长、此句中的“中节” :即是合乎度,虽有喜怒哀乐之情,但都发而有度) 42.“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关于此句下面的解释或说明比较恰当的有:(此句意思是: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知识是无限的(没有边界的),用有限的生命追求无限的知识,就会搞得困顿不堪呢!既然如此,还去追求知识的人,就只能弄得精疲力竭了、此句中“殆”:指危险,疲困) 43.“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关于此句下面的解释或说明比较恰当的有:(此句意思是:“富裕和显贵是人人都想要得到的,但用不合于仁德的方法得

36、到它,就不会去享有它;贫穷与低贱是人人都厌恶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去摆脱它,就不会摆脱掉它。”、此句出自论语。) 44.“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关于此句下面的解释或说明比较恰当的有:(此句意思是:“君子如果离开了仁德,又怎么能叫做君子呢?君子没有哪怕是一顿饭的工夫会背离仁德的,就是在最危急的时刻也必须按照仁德去办事,就是在颠沛流离、困顿挫折的时候,也一定会按仁德去办事的。”、此句中“颠沛”:指困顿挫折。、此句出自论语。) 45.“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关于此句下面的解释或说明比较恰当的有:(此句大致意思是:灾祸的里面,已经隐藏了幸福的到来,幸福

37、的里面,也潜伏着灾祸、此句中“倚”:指靠着,依靠,伴随。“伏”:指潜在,隐藏、此句出自老子。) 46.“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有得。”关于此句下面的解释或说明比较恰当的有:(此句中“止”:指“所当止之地”,即心灵归宿、此句主要意思是:明白心灵的归宿,然后就有了确定的志向。有了确定的志向,然后心才会静,心静而后生活才能安定,生活安定而后才能静心思虑,静心思虑而后才有所得、此句中的“静”,指内心安宁,不妄动) 47.“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关于此句下面的解释或说明比较恰当的有:(此句大致意思是:“与有德之人相处会发现他有很多不同的样貌:远远

38、瞻望,会觉得他外貌庄重自持,而令人不敢在其面前嬉笑轻浮;再与他亲近时,会发现他慈祥可和蔼,如春风温煦;若听闻他的教诲,则句句确切严正,都是激励人心的话语。”、此句中“俨然”:指恭敬庄重的样子,指行止外貌庄重自持。) 48.“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关于此句下面的解释或说明比较恰当的有:(此句大致意思是:君子能够做到中,是天下最大的根本;做到和,天下才能归于道。能够做到中与和,天地都会赋予他应有的位置,万物就会在中和之中发育生长、此句主要意思是:中,是天下万事万物的根本,和,是天下共行的大道。假如能够把中和的道理推而及之,达到圆满的境界,那么天地

39、万物,都能各安其所,各遂其生了。) 49.“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邪?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所迷,其日固久。”关于此句下面的解释或说明比较恰当的有:(灾祸的里面,已经隐藏了幸福的到来,幸福的里面,也潜伏着灾祸。但是,像这种祸福循环,物极必反的道理,有谁能够了解他的究竟,有谁能在无形中去认识这些真理呢?所以,本来是正直的道理,人们却认为那是奇谈怪论;本来是善意的教导,人们却认为那是妖怪的行为。因此使世人迷惑于邪正善恶的分辨中,这种日子,已经很久了、此句中的“所迷”:指所迷惑的东西。) 50.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有得。物有本末,事有终

40、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关于此句下面的解释或说明比较恰当的有:(此句大致意思是:明白心灵的归宿,然后就有了确定的志向。有了确定的志向,然后心才会静,心静而后生活才能安定,生活安定而后才能静心思虑,静心思虑而后才有所得。万物皆有本末终始,知道其先后因果,就近于“道”了、此段话出自大学。) 51.“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关于此句下面的解释或说明比较恰当的有:(此句大致意思是:因此,圣人不是等疾病发生了才去治疗,而是在没病之前就预防;(如同治理国家)不是等混乱局面已经出现才去治理,而是在未出现混乱前做好防范,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此段话出自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52.“夫

41、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关于此句下面的解释或说明比较恰当的有:(此句大致意思是:如果疾病已经发生了才去治疗、混乱已经出现了才去治理,那就好像口渴的时候才去凿井、要战斗了才去铸造兵器,不也太晚了吗!、此句中的“锥”:指武器。) 53.“名利不去为一难,喜怒不除为二难,声色不去为三难,滋味不绝为四难,神虑精散为五难。”关于此句下面的解释或说明比较恰当的有:(此句大致意思是:第一个难处在于不能摆脱名利的束缚,第二个难处在于不能消除喜怒对自己的影响,第三个难处在于不能离开声色的干扰,第四个难处在于不能撇开滋味的妨碍,第五个难处在于不能消除神虑消散的负面影响、

42、此句出自千金要方。) 54.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关于此句下面的解释或说明比较恰当的有:(此句大致意思是:“我每天多次自我反省给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尽力了呢?和朋友往来是不是守诚信了呢?老师所传授给我的知识是不是复习了呢?”、此句中的“三省”:指多次反省、自我检查、此句出自论语。) 55.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关于此句下面的解释或说明比较恰当的有:(此句大致意思是:孔子说:“约束自己,让自己的言行合于礼的规范,那就是对仁德的践行。如果有一天人们都做到了这一点,天下的人就会心归于仁德。践行仁德取决于每个人自己

43、,哪里在于别人呢?”、此句中的“复”:履行之意、此句出自论语)56.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能不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关于此句下面的解释或说明比较恰当的有:(此句大致意思是:孔子说:“对品德不进行培养,对学问不进行钻研,听到符合道义的好事不能跟着做,有了错误不能及时改正,这就是我所担忧的。”、此句中的“修”: 指学习、培养。)57.“道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是故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关于此句下面的解释或说明比较恰当的有:(此句中的“得众”:指得到民心、此句是说:得到民心就会得到国家,失去民心就会失去国家。因此,品德高尚的人首先注重修养自

44、己的德行。有了德行才会受到别人的拥护,有人拥护才能保有土地,保有土地才能拥有财富,拥有财富了,才可以用于开支、此句出自大学。) 58.“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曰:修身也,尊贤也,亲亲也,敬大臣也,体群臣也,子庶民也,来百工也,柔远人也,怀诸侯也。”关于此句下面的解释或说明比较恰当的有:(此句中的“子庶民”:是以平民为子、此句是说:治理天下和国家有九条准则:修养自我;尊重有才能的仁;敬爱自己的亲人;敬重大臣;体谅群臣;把老百姓当成自己的孩子;吸收、招纳各种技艺的人才;优待远方而来的客人;安抚诸侯、此句中的“体”:指体恤,体察;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 59. 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

45、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关于此句下面的解释或说明比较恰当的有:(此句大致意思是:孔子说:好比堆土成山,只差一筐土而未完成,这时停下来,前功尽弃,这是我自己要停下来的啊!好比用土平地,即使才倒下一筐,如果要前进,那是我自己要前进的、孔子在这里用堆土成山这一比喻,说明功亏一篑和持之以恒的深刻道理,他鼓励自己和学生们无论在学问和道德上,都应该是坚持不懈,自觉自愿) 60. “人皆可以为尧舜。”关于此句下面的解释或说明比较恰当的有:(此句大致意思是:(只要肯努力去做)人人都可以成为尧舜那样的大圣人、此句中的尧、舜:都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贤明君主)三、判断正误题对1、中国传统学术及其知识体系主要

46、集中在经、史、子、集“四部之学”之中。( 对 ) 2、国学的范围,在晚清民初发生了变化,由中国传统学术的四部之学(经、史、子、集)转变为现代学术七科之学(理、工、农、医、文、法、商);其内在精神血脉是不同的。(对)3、章太炎国学讲演录则把传统学术分为小学、经学、史学、诸子和文学;而现代学科,中国传统学术被划分为哲学、史学、宗教学、伦理学、文学、民俗学、艺术学、目录版本学等。(对)4、周代国学的教育内容是礼乐文化,周代以后国学的教育内容主要是儒家经典,目标是培养修己治人之才。(对)5、现代学术七科之学是指:理、工、农、医、文、法、商。(对)6、现代学科,中国传统学术被划分为哲学、史学、宗教学、伦

47、理学、文学、民俗学、艺术学、目录版本学等。(对)7、国学经典选读教材所选国学经典语录123句,正是中华民族在漫长历史发展过程中不同文化特质交汇融合的智慧结晶,是中华民族基本价值观和独特生活方式的载体,至今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对)8、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对)9、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对)10、老子主张无为而治,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老子哲学与古希腊哲学一起构成了人类哲学的两个源头,老子也因其深

48、邃的哲学思想而被尊为“中国哲学之父”(对)11、曾子上承孔子之道,下启思孟学派,对孔子的儒学思想既有继承,又有发展和建树,其修齐治平的政治观、省身慎独的修养观与以孝为本、孝道为先的孝道观,对后世的影响非常深远,甚至对现今都有现实意义。(对)12、“四书”是论语、孟子、中庸、大学这四部著作的总称。(对)13、墨子主张兼爱、非攻、节用等,要求君臣、父子、兄弟要在平等的基础上相互友爱,强调清廉俭朴,反对浪费。(对)14、庄子一生淡泊名利,主张修身养性,清静无为,顺应自然,在乱世力求保持自己独立的人格,追求逍遥而无拘束的精神自由。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为“老庄哲学”。 (对)15、“

49、行成于思,毁于隋。业精于勤,荒于嬉。”是韩非子的名句。(对) 16、孔子的中心思想是“仁”,孟子的中心思想是“义”,荀子继二人之后提出“礼”,重视社会上人们行为的规范,反对神秘主义的思想,重视人为的努力。(对)17、吕不韦组织食客编写了著名的吕氏春秋(又称吕览),汇集了先秦各派学说,“兼儒墨,合名法”,因此,史称“杂家”。 (对)18、“三纲五常”中的“五常”是指“仁、义、礼、智、信”。 (对)19、史记,又称太史公记,记载了上自中国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公元前100年),共3000多年的历史。(对 )20、北宋的程颢与程颐同为宋代理学的主要奠基者,两人不但学术思想相同,而

50、且教育思想基本一致,世称“二程”。因二程兄弟长期在洛阳讲学,故世称其学为“洛学”。 (对 ) 21、王守仁是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军事家。他发展了陆九渊的学说,用以对抗程朱学派。主张明“赏罚”以提高统治效力,行德治礼教以预防“犯罪”。 (对) 22、“人皆可以为尧舜”是说只要肯努力去做,人人都可以成为尧舜那样的大圣人。(对) 23、“望人者不至,恃人者不久。君欲治,从身始。人何可恃乎?”的意思是:寄希望于别人的人,不会达到自己的目的,依赖别人的人不会长久。您要想治理好国家,还是从您自身做起罢!别人有什么可依赖的呢?” ( 对 )24、论语以“学而”开篇,在全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统领

51、全篇的地位和作用,一向为学者和读者重视。(对)25、孔子说:“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是说只要有十户人家的地方,就一定有像我一样忠诚讲信用的人,但是不一定有如我一样喜欢学习的人。(对) 26、“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表达了孔子对于学、习、乐三者之间关系的基本理念。孔子认为学习、践行是快乐的事情。(对) 27. 孔子的亲身体验是:“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是说一个人整天连饭都不吃,觉都不睡,天天在冥想,是没有益处的,还不如去好好学习。(对) 28、孔子说:“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这段话是说,如果一个人把诗

52、经倒背如流、烂熟于心,但给他一个事情做,他却怎么也完成不好,让他出去跟人谈个话也谈不好,那么这人就算把诗经都背会,又有什么用处呢?这里所说的是学以致用的问题。(对)错1、明末,张之洞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以“中学”称谓中国学术,以区别于“西学”。 (错) 2、以周礼作为衡量标准,传统学术分为经、史、子、集四部。(错 ) 3、国学大师汤一介先生曾提出“大国学”的概念:“国学应该是大国学的范围,不是狭义的国学。国内各地域文化和56个民族的文化,都包括在国学的范围之内。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有各种不同的表现形式,但又共同构成中国文化这一文化共同体。”(错 ) 4、1907年,刘师培、章太炎、邓实等

53、创办国粹学报。(错) 5、国粹派张之洞先生说:“国学者何?一国所有之学也。有地而人生其上,因以成国焉,有其国者有其学。学也者,学其一国之学以为国用,而自治其一国也”。(错) 6、中国传统学术的四部之学是指:经、史、诗、集。(错)7、顾颉刚国学讲演录则把传统学术分为小学、经学、史学、诸子和文学。(错) 8、学好国学经典选读教材所选国学经典语录123句,就能够成为国学通了。(错) 9、老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错) 10、孔子身处乱世,所主张的“仁政”治国的思想得到了施展空间,他不仅政治上得志,而且在教育上收获甚丰,创立私塾,弟子三千,有名者七十二人,为后世乐道。(错

54、) 11、老子被尊为“太上老君”。其思想主要见周易(又称老子)一书。(错)12、孙子兵法(又名孙子等)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兵书,历来受到兵家的重视,被誉为“兵学圣典”。现仅存五篇兵法。(错) 13、子思受教于老子的高足曾参,子思的门人再传孟子。后人把子思、孟子并称“思孟学派”,因而子思上承曾参,下启孟子,在孔孟“道统”的传承中有重要地位。(错) 14、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孟子与孔子合称孔孟。孟子的政治策略、治国思想等集中体现在大学一书中。(错) 15、庄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孔子哲学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先秦庄子学派

55、的创始人。(错) 16、韩非子是中国古代著名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韩非子现存五篇,约一万言,大部分为韩非自己的作品,重点宣扬了韩非法、术、势相结合的法治理论,达到了先秦法家理论的最高峰。(错)17、荀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儒家代表人物之一。荀子发展了儒家思想,提倡性善论。(错) 18、“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是论语中的名句。(错 ) 19、董仲舒是战国末年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教育家。他把儒家的伦理思想概括为“三纲五常”。 (错) 20、司马迁撰写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对后世的影响巨大,被茅盾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错

56、) 21、清末,戴德、戴圣叔侄同以礼学名家,被立为博士,人称“大戴”、“小戴”。 ( 错 ) 22、孙思邈是唐代著名医学家和药物学家,后来人尊称其为“药王”。他编著的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反映了唐初医学的发展水平,对后世医家的影响极大。(错) 23、“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张载这四句话被当代哲学家汤一介概括为“横渠四句”。 (错) 24、朱熹是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作为一代理学名家,著述甚多,主要有史记、楚辞集注及门人所辑四库全书等。( 错) 25、“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

57、时中。”是说:君子的中庸之道,是说君子为人处事要时时处处中规中矩。(错) 26、“望人者不至,恃人者不久。君欲治,从身始。人何可恃乎?”的意思是:期望的人没有来,来的人也不能久留。君子想治理国家,必须身体力行。人们为什么是最可以依靠的力量呢?(错) 27、“国学”的概念和内容自古至今是静态的和不变的。(错) 28、荀子说:“学而第一此为书之首篇,故所记多务本之意,乃入道之门、积德之基、学者之先务也。”论语中的道与学是一以贯之的。(错) 29、史记开卷首章,就是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错) 30、孔子的学生子夏说:“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也已矣”,是说:每天学习已经死亡的知识,每月忘记以前的才能,可以说是谦虚好学了。(错) 31、孔子大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是说要启发学生,举一个例子不懂,就不要举三个例子使人更加迷惑了;对于举一不能反三的学生就不用回复他了。(错) 32、“默而识之”里的“识”在古代汉语中是与“志、记”字通用,所以“默而识之”这句话是说:做学问要懂得知识,要多学习知识,要识人,要默默地学习知识,不要大呼小叫(错 )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