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医学影像在腹部实质性脏器损伤的临床应用

上传人:阳*** 文档编号:40026011 上传时间:2021-11-1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现代医学影像在腹部实质性脏器损伤的临床应用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现代医学影像在腹部实质性脏器损伤的临床应用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现代医学影像在腹部实质性脏器损伤的临床应用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资源描述:

《现代医学影像在腹部实质性脏器损伤的临床应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医学影像在腹部实质性脏器损伤的临床应用(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现代医学影像在腹部实质性脏器损伤的临床应用【关键词】 现化医学影像技术;X线;B超;螺旋CT;腹部脏器;损伤;摄影技术摘要 目的:利用医学影像学探讨腹部实质性脏器损伤的临床应用及其作用。方法:对98例腹部实质性脏器损伤患者的医学影像资料和临床应用进行分析。结果:腹部单一脏器损伤52例,其中肝18例、脾脏23例、肾脏11例。多脏器损伤46例。结论:医学影像很容易发现腹部实质性脏器损伤及出血的不同程度,并对其他并发症,如脊椎及肋骨等损伤也能同时诊断,是非常准确、快捷、高效的检查方法,并能迅速指导临床制定治疗方案。关键词 现化医学影像技术;X线;B超;螺旋CT;腹部脏器;损伤;摄影技术损伤在现代临床

2、医学上是多见的,尤其是腹部实质性脏器损伤,即肝、脾、肾、胰等实质性脏器的损伤。普通检查及医学观察很难判断损伤的部位程度及周边器官情况,现介绍利用现代医学影像技术来诊断腹部实质性脏器损伤。该方法诊断快捷、安全,准确率达97%以上。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院自2002年5月至2005年7月共收治腹部实质性脏器损伤患者98例,其中男性71例,女性27例,年龄3岁72岁,交通事故73例,占74.5%,摔伤5例,占5.1%暴力欧打伤20例,占20.4%。所有患者均在受伤30 min24 h内进行B超检查、螺旋CT检查、腹腔穿刺检查或做CT增强检查。均证实为腹部实质性脏器损伤。其中,单一脏器损伤52例,

3、肝脏18例、脾脏23例、肾脏11例,多脏器损伤46例。12方法采用日本B 超(HITACHI)EUB-305或美国安科ASR-800全身螺旋CT检查。时间2.1 s,层厚5 mm10 mm,层距5 mm10 mm,窗位90 Hu100 Hu,窗宽250 Hu300 Hu。其中:18例在检查前0.5 h口服1.5%3.0%泛影葡胺500 ml1 000 ml以充分显示肠道,提高分辨率。2结果98例患者中单一脏器损伤52例,依次为脾脏23例、肝脏18例、肾脏11例,多脏器损伤46例,均为二个或二个以上脏器复合损伤。21肝损伤18例其中肝挫伤出血10例,肝内见实质性圆形或片状不规则高密度阴影,CT值

4、高于肝密度8 Hu12 Hu。肝脏破裂2例,表现为肝实质内线状或多星点状低密度区,附近周边有边界欠清晰的更低密度区(为挫伤后出血或渗血所致)。肝包膜下血肿6例,表现为半月形低密度影,CT值较高,大于35 Hu。B超检查发现,肝包膜与肝实质之间出现带状或梭形无回声区或低回声区,肝破裂时肝包膜回声中断,边界不齐,伴有伸向肝实质内不规则的无回声区或低回声区。22脾脏损伤23例其中开放性损伤7例,闭合性损伤16例。11例合并肋骨骨折,5例合并血气胸,3例合并胸腰椎压缩型骨折,根据现代医学影像的表现分为:脾脏实质性出血12例,其中局部性挫伤8例、广泛性挫伤4例;脾脏包膜下出血9例;脾破裂2例。脾脏局限性

5、损伤可见脾内局限性小片状高密度影或较高密度阴影,不规划低密度水肿带,脾边缘不规划。广泛性损伤的CT表现为脾内多发小片状或团块状高密度阴影及周边低密度水肿带。脾包膜下血肿CT表现为脾周围新月状或带状高密度阴影,增强后正常脾组织密度明显增高,而积血区未见强化。脾破裂表现为脾蒂断裂分离,包膜下有积血及血腹,B超检查发现,脾体积增大、形态改变、包膜隆起、多呈月牙状或梭形无回声区,与脾实质界限清晰。脾破裂时包膜连继性中断,伴有伸向脾实质内不规则的无回声或低回声区。23肾脏损伤11例医学影像表现为肾体积不同程度增大,为肾实质不规划小片状或片状高密度阴影,周围可见不同程度的水肿带,边界不清。B超检查发现,肾

6、周围出现低回声区,呈椭圆形、梭形、新月形或环抱形。24多脏器损伤46例其现代医学影像表现为,损伤脏器体积增大,密度增高,多处出现半月形或星月形阴影,水肿带及血腹。3讨论现代医学证明腹部脏器损伤分为腹部空腔脏器损伤(如消化道穿孔)及实质性脏器(如肝、脾、肾等)损伤1。空腔脏器损伤主要是指消化道(即胃肠道穿孔),其临床表现为腹膜炎症,其内容物外泄引起局部压痛、反跳痛、腹肌紧张、肝浊音界缩小,肠鸣音消失,经腹腔穿刺可见混浊液体。在X线检查发现膈下游离气体。从而可以得到明确诊断。腹部实质性脏器损伤主要依据其病理改变(如内出血、组织细胞坏死、水肿及继发感染等)来确诊。脾脏损伤主要表现为血肿形成,脾脏阴影

7、增大2。B超检查主要是脾脏体积增大、包膜隆起、包膜连续中断多呈月牙状或梭形无回声区,伴有伸向脾实质内不规则的无回声或低回声带。CT表现为:脾内血肿,血肿密度随时间而变化,新鲜血肿密度稍高于脾,由于血红的减少和血容量增加血肿密度逐渐降低成为低密度阴影。包膜下血肿CT表现为半月形成星月形低密度区。脾脏破裂,单一脾破裂其CT表现为线状低密度区,多处裂伤显示脾内多发低密度区(见图1、图2)。肝损伤:主要表现为血肿形成的肝影增大,肝破裂引起腹腔出血也可产生腹膜刺激征,肝浊音界增大,腹腔穿刺可获得血性液体,如血肿靠近肝脏上部边缘,可见膈肌局限性隆突,活动受限,血肿靠近肝脏下部边缘,可见其下界不整呈阶梯样。

8、肝脏被膜下血肿,显示肝影普遍增大,左膈一致升高,肝脏下界圆隆,失去正常平直及内凹边缘。主要有肝包膜下血肿、肝实质血肿及肝破裂。B超及CT检查对肝脏损伤有极高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肝包膜下血肝,肝脏轮廓局部表面隆起,相应部位肝包膜回声连续完整,肝包膜局部隆起部位的包膜与肝实质之间出现带状或梭形无回声区,血肿机化时呈较强回声。其CT表现为等密度或低密度区,相应部位的肝实质受压变平血肿密度随时间推移而减低。肝实质血肿,B超检查发现肝实质中央破裂所致,肝内出现边缘不规则的低回声或无回声区,有时是回声稍强的近圆形的占位病变(代表新鲜出血),血肿周围肝实质回声强弱不均。其CT表现为肝内圆形或不规则密度

9、增高或减低血肿区,边界多模糊、病变随时间推移而缩小。肝破裂,单一肝破裂表现为线样密度区,多发撕裂表现为肝脏变形。撕裂边缘模糊,部分病例合并高密度血肿或肝被膜下血肿3(见图3、图4)。B超检查肝包膜回声中断,边界不齐,伴有伸向肝实质内不规则的无声或低回声区。通过B 超或螺旋CT检查,即可获得准确直观的腹部脏器,腹腔后腔及胸腹壁情况。及时作出明确诊断,为临床确定治疗方案提供直接依据,为治疗赢得了时间,减少死亡率4。肾脏损伤主要为肾包膜下血肿、肾挫伤及肾撕裂,其临床表现为腰痛、肿胀、压痛,大多数患者有全程肉眼血尿,少数因大量失血出现休克。B超检查发现肾周围出现低回声区,呈椭圆形、梭形、新月形或环包形

10、。新鲜血肿可见纤维素飘动。陈旧性血肿颇似实质性肿块、肾脏受压、体缩小、活动受限5。肾包膜下血肿,CT表现为肾包膜下呈半月形,葱皮样高密度区,增强扫描后呈低密度区,压迫肾实质,肾挫伤的CT表现为肾实质内的边界模糊的低密度区,增强后表现为边界不清低密度区。肾撕裂的CT表现为肾实质的线样低密度裂痕,同时伴肾周围血肿(见图5、图6)。胰腺合并其他脏器损伤,不易确诊,但CT可发现胰腺水肿,断裂、假性囊肿等,从而确定损伤类型及程度。如果病情允许,可进行增强造影检查。腹部损伤常可伴有后腹腔出血,腰肌及脊椎骨折等,CT都能同时检出结果,腹内血肿的出现,常提示邻近脏器有损伤。综上所述:应用现代影像学技术检查腹部外伤是一种高效、迅速、方便、准确的检查方法,对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有特别重要的指导价值,能有效地减少临床死亡率。值得推广应用。参考文献:1连世海X线诊断学M.山东: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80,4:324344.2李松年现代全身CT诊断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1,2:12461248.3王丽萍肾损伤的CT诊断及临床治疗相关性研究J医学影像学杂志,2002,12(1):39.4李果珍临床CT诊断学M.北京:中国科技出版社,1996:441442.5陈仁彬实用超声诊断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7,5:212,280,368.8 / 8文档可自由编辑打印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