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万亩高产油茶基地综合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上传人:1888****888 文档编号:39987104 上传时间:2021-11-13 格式:DOC 页数:88 大小:1.22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3.5万亩高产油茶基地综合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88页
3.5万亩高产油茶基地综合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88页
3.5万亩高产油茶基地综合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88页
资源描述:

《3.5万亩高产油茶基地综合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5万亩高产油茶基地综合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8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xx县林业局油茶发展办公室 3.5万亩高产油茶基地综合开发项目 xx市xx县3.5万亩高产油茶基地综合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申请单位:xx县林业局油茶发展办公室编制单位:二九年七月目 录第一章 总论11.1 项目提要11.2 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原则、依据与范围41.3 项目建设背景51.4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71.5 主要研究结论及建议8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与市场分析92.1 项目建设的重要性与必要性92.2 市场分析11第三章 项目选址及建设计划223.1 项目选址223.2 区域自然、社会及经济概况223.3 项目实施计划25第四章 项目实施关键技术294.1 高产油茶新造林丰产栽培技术2

2、94.2 油茶优良无性系苗木繁殖技术384.3 油茶低产林改造42第五章 节能、节水485.1节能485.2 节水49第六章 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526.1 劳动安全、卫生526.2 消防52第七章 环境保护547.1 评价依据547.2 环境保护547.3 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结论56第八章 组织机构及人力资源配置578.1组织机构578.2 人力资源配置58第九章 项目实施进度609.1 建设工期609.2 项目实施进度安排60第十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6210.1 投资估算6210.2 资金筹措63第十一章 财务评价6511.1 财务评价依据6511.2 销售收入估算和成本费用分析6511.

3、3 经济效益分析和评价6611.4 项目财务评价结论67第十二章 效益评价及风险分析6812.1 效益评价6812.2 风险分析69第十三章 研究结论71附表:附表1:总成本费用估算表附表2:利润与利润分配表附表3:投资项目现金流量表附表4:财务计划现金流量表附表5:资产负债表附件:xx县油茶林现状分布及发展规划示意图84第一章 总论11 项目提要1.1.1项目名称xx县3.5万亩高产油茶基地综合开发项目1.1.2项目单位xx县林业局油茶发展办公室1.1.3项目建设地点分布于全县七个乡镇,分别为:历市镇、老城镇、岿美山镇、岭北镇、天九镇、龙塘镇、鹅公镇。1.1.4项目建设规模及内容结合造林绿化

4、“一大四小”工程建设,全面推进油茶基地建设,2009年至2013年,新造高产油茶林25000亩,改造低产油茶林10000亩;逐步形成毛油提炼、茶壳、茶粕综合利用的加工体系。1.1.5 发展模式1、组织形式:公司+合作社、公司+基地+农户等。2、运作方式:采取政府适当补贴、协会组织技术培训、企业订单回收产品、农民出地股份合作等方式,推进油茶产业发展。1.1.6 项目实施时间项目实施时间跨度为五年,即2009年-2013年。1.1.7 项目实施关键技术1、老荒油茶林改造关键技术通过合理深挖垦复,挖去杂灌木,密度大的则去劣留优,密度小的则带土球补植良种大苗或幼树,形成密度适中又均匀的林分,使其充分利

5、用地力和光能增产。2、新造高产优良无性系油茶林关键技术(1)良种壮苗:从省林科院、亚林所购进优良油茶无性系苗,并从大岗山实验局购进新的无性系苗。省林科院油茶研究所赣1、2、3、4、5、6号于1991年通过省鉴定,10年幼林苗产茶油平均64.14公斤。亚林所7、3、2、1、6号于1991年通过省鉴定,4年生幼苗产茶油18.521.8公斤。(2)多个无性系品种搭配:赣无1、2号为主栽品种,其他一个无性系,相互授粉,提高座果率。(3)精细整地:全垦整地,坡度5度左右全垦作带。(4)挖大穴:0.4m×0.4m×0.3m。(5)适当密植:采用高产优良无性系芽苗嫁接苗造林,其植株个体较

6、小,结果较早,宜实行“先密后稀”的浮动密度,争取早期幼林丰产增收,同时又培养了移栽造林的大苗,充分发挥高标准整地的积极作用。初植时每亩栽植222株,行距为3米,株距1米,成错位排列;6年至8年时,隔株移走1株另建新园。(6)施足基肥:每亩施复合肥200斤,每株0.9斤,进行三点穴施。(7)抚育:每年两次,砍杂加抚蔸,适当种植大豆,花生以耕代抚。(8)修剪:培育树形,为丰产打下基础。(9)防治病虫害:经常检查,发现病虫害及时防治。(10)养蜂:从第二年开始油茶林养蜂,促进授粉。(11)适时采摘,及时翻晒。1.1.8 项目总投资与资金筹措方式项目总投资4415万元,参照关于抓紧做好2009年现代农

7、业油茶产业示范县建设项目实施前期准备工作的通知赣财农200961号,申请各级政府补助配套资金1925万元(其中中央财政补助700万元,省财政补助175万元,县财政配套1050万元),公司自筹2000万元,农户自筹490万元。1.1.9 项目效益情况本项目的效益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经济效益,二是生态效益,三是社会效益。1、经济效益经测算,本项目经济效益较好,项目达产后能实现总产值7000万元,通过财务分析可知,项目的内部收益率为18.11%,净现值为3509.44万元(i=8%),静态投资回收期为8.3年,投资收益率为19.9%,各项财务评价指标均符合相关要求。2、生态效益油茶为常绿小乔木,

8、不仅具有很高的经济效益,而且在绿化荒山、美化环境、保持水土等方面具有比材林更高的效益,特别是花期在10月-12月,又是很好的蜜源树种,也是低丘、平原的理想造林树种。3、社会效益通过项目实施,提高油茶林产量、质量,不仅直接增加农民收入,而且为油料加工企业提供优质原料,推动当地产业发展,增加国家税收和地方财政收入,发展地方经济,为山区脱贫致富创造条件,经加工生产出量多质优茶油系列产品,既满足市场需求又为出口创汇、支援社会主义建设开辟新途径。1.2 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原则、依据与范围1.2.1 编制原则合法性原则;社会、生态、经济综合效益原则;实事求是、科学性原则;实用性、可操作性原则;1.2.2

9、 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28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22号);中共江西省委、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建设的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油料生产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0759号文件);中共江西省委、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林业产权制度改革的意见;赣财农200961号关于抓紧做好2009年现代农业油茶产业示范县建设项目实施前期准备工作的通知;赣市府办发200931号关于印发xx市2009-2013年农业优势产业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江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10、十一五”规划纲要;xx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江西省油茶产业发展相关政策;农业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指南;编制报告的委托合同;项目承办单位提供的其他相关资料。1.2.3 编制范围本可行性研究报告主要对江西省xx县油茶产业建设项目可行性问题进行分析评价,主要包括项目建设的背景与必要性、市场分析、建设规模、核心技术、产品方案、选址及建设条件、环境保护、资金筹措以及成本与效益、风险分析等内容。13 项目建设背景近几年来,国家对油料生产极为重视,2007年出台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油料生产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加大包括油茶等特种油料作物在内的油料生产扶持力度。目前xx县油茶产业面临着

11、加快发展的良好机遇。一是油茶开发纳入林业发展专项资金范围;二是林改后,广大林农尝到了油茶开发的甜头,增加投入,扩大开发规模的积极性较高;三是茶油在国际市场上称为“东方橄榄油”,其主要指标接近或超过欧洲橄榄油,是欧洲橄榄油唯一竞争的产品、行情十分看好;四是xx县宜种油茶土地面积广,低效油茶林较多,发展空间广阔。根据赣市府办发200931号关于印发xx市2009-2013年农业优势产业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到2013年,xx市新造高产油茶林100万亩,油茶低产林改造100万亩,使全市油茶基地面积达260万亩,亩产茶油达到15公斤以上,总产量达到4万吨。以江西友尼宝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江西山村油脂食

12、品有限公司、江西仰山园油茶开发有限公司等为龙头,扩大油脂加工和林产化工生产规模,提升深加工能力,使茶油精加工率达到80%,茶粕、茶壳等利用率达到80%。实现油茶产业总产值32亿元,税收5亿元。在此背景下,2009年至2013年,xx县计划改造低效油茶林1万亩,新造高产优良无性系油茶林2.5万亩,使全县油茶总面积达5万亩,亩产油茶达15公斤以上,总产量达750吨。同时提升油茶加工能力,以黄金坳高山茶油有限公司为示范,扩建油茶基地发展规模,整合全县油茶加工能力,提升加工水平,形成毛油提炼、茶壳、茶粕综合利用的加工体系。实现油茶年总产值7000万元,税收518.4万元。力争通过项目建设,全面提高油茶

13、林产量和质量,扩大油茶产业规模。这对于增加林农收入,带动山区经济结构调整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14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本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详见表1-3。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表1-1序号指 标 名 称单 位数量备注1项目占地面积亩350001.1改造低效油茶林亩100001.2营造高产优质无性系油茶林亩250002项目总投资万元44152.1油茶良种苗木繁育中心投资万元152.2新植油茶林投资万元25002.3低改油茶林投资万元7002.4新建一条高山油茶提炼生产线万元12003资金筹措万元44153.1其中:申请中央财政补助万元7003.2 省财政补助万元1753.3 县财政配套万元10503.4

14、 公司自筹万元20003.5 农户自筹万元4904年平均营业收入(达产期)万元70005年平均营业税金及附加万元3646年平均总成本费用万元56077年平均利润总额万元10298年平均所得税万元154.49年平均净利润万元874.710总投资收益率%19.9%11项目财务内部收益率(所得税前)%20.28%12项目财务净现值(所得税前)万元4452.6713项目投资回收期(所得税前)年7.914项目财务内部收益率(所得税后)%18.11%15项目财务净现值(所得税后)万元3509.4416项目投资回收期(所得税后)年8.315 主要研究结论及建议1、结论通过项目实施,提高油茶林产量、质量,不仅

15、直接增加农民收入,而且为加工企业提供优质原料,推动当地产业发展,增加国家税收和地方财政收入,发展地方经济,为山区脱贫致富创造条件,经加工生产出量多质优系列产品,既满足市场需求又为出口创汇、支援社会主义建设开辟新途径。通过对本项目的具体分析,本项目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该项目的建设具有可行性。2、建议(1)根据国家有关优惠政策,制定相应政策,降低成本。(2)应进一步落实建设业主自筹资金。(3)建议强化软件建设,提高管理水平。坚持管理法制化,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与市场分析2.1 项目建设的重要性与必要性1、加快油茶产业发展是充分利

16、用林地资源,缓解食用油供给矛盾的迫切要求。近几年来,国家对油料生产极为重视,2007年出台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油料生产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0759号文件),明确提出加大包括油茶等特种油料作物在内的油料生产扶持力度。2008年元月,温家宝总理专门就我国油茶产业发展问题作出重要批示:“请林业局会同有关部门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作出规划,并研究相应措施”;回良玉副总理也批示:“请按家宝总理批示要求,科学制定规划,提出促进发展的举措”。为贯彻落实国务院领导的指示,全力推动油茶产业发展,国家林业局出台了国家林业局关于发展油茶产业的意见,在江西省组织召开了“全国油茶产业发展现场会”,进一步统一了加快油茶产

17、业发展重要现实意义的认识。我国有4531万亩油茶林,目前的产出水平很低,每亩仅为100元左右。如果将现有低产油茶林全部进行改造,再新造近1500万亩高产油茶林(平均产油3550公斤),届时我国茶油产量有望达到210300万吨,将大幅提高茶油在现有食用油消费中的比例,缓解日益紧张的食用油供给矛盾。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我国人与耕地之间的矛盾将更加严峻,南方诸多省份如江西、福建、浙江、广东和湖南人均耕地面积已经接近或低于联合国规定的耕地警戒线(0.8亩)。大力发展油茶林可有效缓解耕地紧张局面。如果全国年茶油总产量达到300万吨,以油菜亩均产油40公斤计算,则可相当于置换出7500万亩耕地用来

18、种植粮食。因此,发展油茶产业,无论是提高林地资源利用水平还是增加食用油供给能力以及维护国家粮油安全都将发挥重要作用。2、加快油茶产业发展是增加农民收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我国69的国土面积是山区,全国有56的人口居住在山区,发展山区经济,解决农民群众增收问题,是破解“三农”问题的关键。油茶资源是我国山区最具特色的经济林资源,发展油茶基础条件好。据测算,种植1亩良种油茶,其产油量相当于种植1.15亩油菜或2.3亩大豆,但其产值相当于4.2亩油菜或4.63亩大豆。农户种植10亩优质油茶林,稳产期每年收入可达2万元。大力发展油茶产业是振兴我国山区经济,促进油茶主产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

19、快山区群众致富的重要途径。3、加快油茶产业发展是优化消费结构,提高国民健康水平的需要。目前,我国食用油消费主要是豆油、菜籽油等低档油品,高档保健食用油消费比例很低。在欧美等发达国家,食用橄榄油已逐渐成为习惯,希腊等橄榄油生产和消费国橄榄油人年均消费量达到20升。茶油号称“东方橄榄油”,是我国的特产,发展茶油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大力发展油茶产业,提供品质优良的茶油供应市场,满足国人对高档食用油的需求,有助于改善国民食用油消费结构,提高国民身体素质。4、是加速国土绿化、改善生态环境的现实需要。目前,中共江西省委、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建设的意见出台,“一大四小”即

20、确保实现到2010年全省森林覆盖率达到63%这个大目标;抓好城市、乡镇、农村以及基础设施、工业园区等四个方面的绿化工作。本项目的建设对提高全省森林覆盖率能作出一定的贡献。油茶根系发达,枝繁叶茂,四季常青,耐干旱瘠薄,适生范围广,可以充分利用边际土地来发展,是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兼备的优良树种,既能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又能绿化荒山、保持水土、促进生态脆弱区的植被恢复,显著改善农村生态面貌和人居环境。据统计,我国油茶林面积目前占全国森林面积的近2.0%。充分利用山区林地资源,扩大油茶种植面积,提高现有油茶林经营管理水平,既充分利用了土地资源,绿化了国土,又能有效改善生态环境,美化山区面貌。2.2 市场

21、分析1、江西省油茶产业发展规划江西省油茶产业规划的主要内容是,从2006年起,江西省将实施油茶产业“1155”工程,即培养年产值过亿元的油茶龙头企业10个,带动1万个油茶专业大户,建成油茶丰产林基地500万亩(其中改造油茶低产林400万亩,新造油茶林100万亩),力争到2010年全省油茶产业年总产值达50亿元以上。江西在发展油茶产业上做到四个坚持:一是坚持集约经营,规模发展,不搞粗放经营之路。湖南现有油茶2000多万亩,江西还达不到这个面积,但不能只比较面积的大小,关键是看产量,力争在“十一五”期间茶油产量超过湖南。二是坚持科技兴油,依靠科技提高油茶的产量和品质,提高市场竞争力。三是坚持发展龙

22、头企业和油茶大户。四是坚持政策扶持,特别是以重点工程扶持油茶产业的发展,真正为林业创品牌。从林业主体工作中去发展油茶产业,注重四个结合:一是发展油茶要与发展平原林业有机结合起来,以后发展油茶主要在平原,山区主要发展生态林业;二是发展油茶要与改造残次林和林业重点工程有机结合起来;三是把新建高标准油茶园与改造低产油茶林结合起来,我省油茶有1000多万亩,一亩油茶林能提高10斤茶油的产量,将是个多大的规模,我们既要抓新建又抓低改,同步推进;四是发展油茶产业要与推进林业配套改革结合起来,作为配套改革的重要内容,以增加百姓的收入。近期江西发展油茶产业要工作:一是编制江西省油茶发展规划,这项工作由科技处牵

23、头,造林处、林科院等有关部门配合;二是突出重点,实现油茶发展的“十百千万”工程,即抓10个重点油茶县,抓100个重点油茶乡镇,1000个重点油茶村,10000个油茶示范户,还应重点扶持10家油茶加工龙头企业。把有限的财力物力集中起来,使重点县、重点乡在发展油茶上有新的突破。在种苗发展上也应抓重点,分清事情的轻重缓急,着力解决好明后年苗木紧缺的问题,由科技处牵头,编制一个规划,把发展重点体现出来,不泛泛而谈。三是抓好油茶实用技术的推广和普及,科技处牵头,把林科院、亚林中心、专业户的经验总结出来,汇编成教材,并刻录成光盘,免费提供给农户,有些重点地方还应请专业户、科技人员讲课,及时做好技术的推广普

24、及工作。四是要科技兴油茶,各科研单位和有关处室要分清职责,规划长远,并拿出具体意见,厅长办公会将专门组织听一次科技兴油的汇报。五是种苗培育和销售要控制在林业部门的手上,以保证种苗的质量。六是要加强油茶前瞻性的研究,比如在病虫害防治方面,要解决好掉果、落叶等问题。七是要重视油茶文化的宣传,建油茶博物馆和油茶种树园,打好油茶的文化品牌,在江西高高举起油茶的旗帜。八是要保护价收购油茶籽,以省油茶协会的名义协调所有油茶加工企业收购油茶籽的价格不低于2元/斤,实施最低保护价来拉动油茶产业的发展。2、油茶市场分析茶油在国际市场上称为“东方橄榄油”,其主要指标接近或超过欧洲的橄榄油,是欧洲橄榄油唯一竞争的产

25、品,行情十分看好。现在国内广大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食用茶油的人越来越多,特别是患有心脑血管病人群,尽管茶油价格是其他食用油的几倍,仍不惜其价值食用茶油。有人说过年送茶油就是送保健油,就是送健康。所以在近年各种食用油价格回落情况下,茶油的国内市场行情看好,更主要是以前造的油茶林面积减少和荒芜,产量低下,供不应求。油茶优良无性苗木造林自1992年开始推广以来,很多人尚不认识,推广速度缓慢,只是近几年才有较快的发展,但面积仍然很小,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xx县大力发展油茶产业不仅是气候、土壤等条件适合,而且群众基础好,要求造油茶林的林农越来越多,开发高产油茶基地前景广阔。油茶是我国特有的经济树种,

26、已有两千三百多年的栽培历史,油茶树全身是宝,油茶籽生产的茶油是世界上四大木本食用油之一,可与号称油王的橄榄油相媲美,其色佳味香,营养丰富,属纯天然绿色食品,享有“东方橄榄油”之美誉。油茶是世界公认的保健食用油,具有降低血压、降低血脂,软化血管之功效,其性能与作用都超过棕榈油。国内外许多文献都报道过,富含维生素A、B、C、E及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不含芥酸及黄曲霉素,易被人体吸收、消化,长期食用能增强人体免疫力。2002年美国白宫卫生研究院营养平衡委员会主席A.P西莫普勒斯博士把茶油的信用价值排在橄榄油前面,茶油因而成为目前世界上最富营养与健康价值的食油。油茶主要分布在我国长江流域以南地区,

27、以江西、湖南最多。全国现有油茶总面积约5500万亩,茶油年产量约15万吨,面积及产量均占我国木本食用油料的80%。江西省是油茶主产区,全省各地均有分布,现有油茶林1113万亩,分别占全省林地面积和经济林总面积的7.1%和77%,常年茶油产量4万多吨,2004年全省油茶产业总产值达11亿元。近年来,江西油茶产业发展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油茶产量不断提高。1990年国家实施农业综合开发油茶低改项目,对全省油茶发展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经过改造后的油茶林,平均亩产茶油10公斤以上。2004年全省油茶籽产量19.3万吨,折合茶油4. 83万吨,较1984年提高了178.7%。二是油茶基地不断扩大。一方

28、面,加快建设良种繁育基地。从1997年起,江西省先后建立了以省林业科学院、省林木种苗站、中国林科院亚热带林业实验中心等单位为中心采穗圃,培育油茶芽苗砧嫁接苗木,实行“定点供穗、定点育苗、定点供应”,专门提供优嫁接苗或穗条。目前,全省经过省级以上部门鉴定的油茶优良无性系55个,其中亩产50公斤以上的有43个,建立了无性系采穗圃800多亩,每年可提供高产无性系穗条2000多万枝。另一方面,不断扩大油茶林基地。近年来,江西省通过国家林业重点工程和退耕还林工程新造油茶林面积达22万亩。企业建基地的积极性日益高涨,全省油茶林面积10万亩以上的县(市、区)有34个,1万亩以上的乡镇有147个,5000亩以

29、上的村有200多个。三是龙头企业不断壮大。在油茶产业发展过程中,江西省把培育、壮大龙头企业作为油茶产业化经营的关键环节来抓,形成了以宜春市青龙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永丰绿海茶油有限公司、万载县江西万华科技有限公司、玉山县江西春源绿色食品有限公司、萍乡市武冠实业公司等为代表的一批以精制茶油为主的油茶加工企业,全省现有油茶加工企业35家,年产值2.4亿元。龙头企业的迅速崛起,带动了油茶专业户的发展,全省油茶经营户8万多户,经营面积27.4万亩,其中个体大户174户,经营面积5.4万亩。从产业化经营的角度来看,油茶产业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油茶种植生产经营粗放。油茶生产基本是“人种天养”,油茶产量难

30、以提高。油茶品种杂乱,树龄结构失调,老、中、幼树混杂,嫁接苗与实生苗、普通株与高产株相间,优良品种覆盖率低,林相不齐,管理不便,部分品种因提前采摘致使油茶籽含油量降低10%以上,影响油茶林单产。油茶林分属各农户,分散经营,有效投入不足,生产效率低下。宜春市袁州区的油茶平均亩产茶油公斤,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倍,但仍处于较低水平。二是油茶加工技术水平低下。油茶主要加工茶油,生产组织方式落后,基本是按产区分布,作坊式生产。茶油制取主要使用各种螺旋榨油机榨油,一些边远地区甚至还以手工操作的杠杆榨、楔式榨土榨油坊为主,生产效率低,劳动强度大。普通热压榨法制取的茶油品质较低,且贮存时间短,这种茶油市场销售价

31、格只是精炼茶油的三分之一左右,产品附加值低,经济效益差。三是油茶综合利用水平不高。按现行的热压榨法制油工艺所产生的茶粕中,油脂残留率达57%,茶皂苷含量12%,蛋白质含量13%,糖类含量34%。大部分茶粕没有综合利用,直接当作燃料和肥料,资源浪费惊人。油茶产业发展潜力巨大。例如,宜春市是全国第一个生态试点城市,是我国油茶生产最适宜生态区之一,全市现有油茶面积200万亩,正常年份油茶籽产量4万吨,生产茶油8000吨。宜春油茶种植面积及总产量位居江西省之首,油茶占国土面积的比例和单产水平均居全国之首,是全国重要的油茶生产基地,素有全国“油茶之乡”的美誉。油茶产业关联度高:茶油不仅是高档食用油,还是

32、食品、制药、化工以及化妆品工业的重要优质原料。茶皂苷是性能优良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具有优良的润湿、发泡、乳化、分散和洗涤性能,广泛用于日用化工、制染、造纸、化学纤维、纺织、农药、制药、化妆品工业和机械工业等。维生素E是珍贵的天然保健品、药品。活性炭广泛用于糖液、油脂、石油产品、药剂的脱色及气体吸附、分离、提纯、化学合成的催化剂等。油茶的综合利用与开发,直接拉动区域林业的发展,油茶的综合利用与精深加工需要化学工业提供化工原料,需要机械工业按照需要提供各类工艺设备,产品需要包装和运输。因此,油茶产业还与林业、化学工业、机械加工业、包装工业和交通运输业紧密相联。油茶产业经济社会效益好:油茶是常绿乔木

33、,四季常青,利用荒山荒坡种植油茶,可以改良土壤,防止水土流失,提高森林覆盖率。建设优质高产油茶林基地,八年进入盛产期后亩产茶油50公斤,每亩年产值2000元,可以带动农民致富,优质茶油出口还可以创造大量外汇。茶油是全球最营养、最健康的优质保健食用油,它的品质与价值经美国白宫卫生研究院和中国疾病控制中心检验确认,均优于世界上公认的植物油王橄榄油;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临床结果显示,茶油能有效防治心脑血管疾病,降低胆固醇和空腹血糖,抑制甘油三脂的升高,帮助“三高”患者改善健康。食用茶油可以提高免疫力,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肥胖症等,增强国民体质。延伸油茶产业链条,可以培育壮大一批龙头企业,发展企业集

34、团,争创国际品牌,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油茶树抗病虫害能力强,生长过程无需施用任何农药,也不需施用化肥,其成熟的茶籽榨出的茶油,是真正的绿色食品,因而倍受人们青睐。茶籽的副产品茶饼中可提取茶皂素、茶碱等化工原料及生物农药,也可用于制作高效有机肥、优质饮料等等。油茶树既可观赏,同时又是森林防火隔离带的理想造林树种。2005年7月10日,中科院、科技部、中国医学院、社科院等专家学者在北京香山饭店召开了首次“中国油茶农业发展战略学术研讨会”,会议围绕油茶与健康、油茶产业发展战略等,进行了客观、科学、充分而又不乏真知灼见的讨论,并形成共识,一致认为油茶是我国独有的集营养、保健、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于一体的

35、国宝级资源。因而,油茶产业具有不可估量的发展前景,可望成为我国特色农、林产业中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油茶因其纯天然、无污染富含维生素E和不饱和脂肪酸而深受消费者的青睐。茶籽经深加工后成为优质油茶,是国内外市场极受欢迎的绿色佳品,市场十分紧俏。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增长。食用油消费量将逐年上升,预计到2015年,中国人口将增加到14亿,按人均食用油消费22公斤计算食用油的消费总量将达到3000多万吨。目前我国各类植物油年生产能力为1000多万吨。按照目前食用油生产的增长速度,10年后产量仅能达到2000万吨,需增加约18亿亩的油料播种面积届时每年仍需进口1000余万吨植物油和油料等成品油脂

36、才能保障市场的正常供给。目前我国年产茶油约277万吨仅相当于食用油消费总量的123食用油消费结构极不合理茶油人均年占有量仅为021公斤远低于发达国家人均年占有量20公斤的水平,发达国家一般橄榄油的消费量占其植物油总消费量的40以上。我国要达到人均茶油年占有量2公斤的标准全国茶油产量需增加10倍,缺口年达250多万吨,可见,未来茶油的市场需求非常旺盛。此外,油茶副产品茶枯、茶壳的利用价值也非常高。茶枯经深加工可生产茶皂素、抛光粉和饲料等。茶皂素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工业原材料广泛用于建材、日用化工、医药和农药等方面。我国生产的茶皂素一半以上销往欧美等发达国家,市场前景非常好。茶枯还可加工成具有较高营养

37、价值的饲料,是鱼类养殖不可缺少的原料,市场前景广阔。近几年来,茶枯、茶壳的市场需求急剧上升泰国、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每年从中国直接进口大量的茶籽和茶枯来进行加工、提取皂素、作生物农药和机床的抛光粉等这些都促使茶枯、茶壳需求的上升。今后油茶副产品与油茶产品一样具有更加广阔的前景。油茶与主要经济作物投资收益对比分析表植物种产品产量/公斤/亩产值元生产成本元净利润元投入产出比油茶良种毛茶油50.0200065013501:3.08油菜菜籽油43.2475.2215.4259.81:2.20花生花生油74.61492716.2775.81:2.08大豆豆油21.8(油)87.3(豆粕)187.524

38、4.4262169.91:1.64水稻稻谷450.9739.73454.66285.11:1.63玉米玉米粒423.6510.64375.7134.91:1.36柑橘橘子35004500200022001:2.10苹果鲜果37005610205035601:2.74葡萄鲜果1153.533301516.41813.61:2.20        注:数据引自国家粮油信息中心2007年10月发布数据我国主要油料产量结构20002007年全国及重点省(区)油茶籽产量(单位:万吨)地区2000年油茶籽产量2001-2005年油茶籽产

39、量2006-2007年油茶籽产量合计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合计2006年2007年全国总计82.32420.6982.4785.2877.9587.4987.50185,9091.9993.91湖南省33.80179.3433.6236.0433.9738.2637.4571.6136.8234.79江西省19.4590.6717.1718.9616.3219.3218.9043.8723.0420.83广西壮族自治区11.8656.8613.4610.859.2711.5411.7424.7112.4512.26福建省6.3033.256.396.356.466.

40、797.2615.667.598.07浙江省3.2517.373.033.283.303.424.348.203.824.38安徽省1.046.891.832.170.851.070.974.000.823.18广东省2.6314.922.822.983.092.983.056.093.132.96湖北省1.736.361.501.441.121.310.993.601.232.37河南省0.333.430.590.630.69O710.812.560.861.70贵州省0.824.971.000.970.931.011.062.661.201.46四川省0.443.290.431.021.1

41、90.400.251.390.361.03注:(1)资料来源:根据国家林业局有关统计资料整理;(2)表中所列省(区)为2007年油茶籽产量在1万吨以上的省(区),并按其产量大小排列。山茶属植物在我国的主要分布范围第三章 项目选址及建设计划3.1 项目选址分布于全县七个乡镇,分别为:历市镇、老城镇、岿美山镇、岭北镇、天九镇、龙塘镇、鹅公镇。3.2 区域自然、社会及经济概况xx县地处江西南部,与广东山水相连,古属扬州域,于明朝隆庆三年(1569年)建县,国土面积1318平方公里,总人口21万,县城人口7万。县城总建成区面积5.61平方公里。区位交通优越。赣粤高速、京九铁路、定广公路等交通大动脉经此

42、入粤;xx黄金机场、吉安井冈山机场距此分别为140、250公里;到广州、深圳和香港分别是298公里、290公里和315公里。优越的交通,使xx成为对接粤港澳的第一门户和排头兵。生态环境优良。xx地处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照丰富。属东江源区,是粤港同胞重要饮用水源地,全县森林覆盖率达78.1%,群山叠翠、环境优美,以“九曲河水清,云台山色秀”为代表的生态环境有“天然氧库”之称。人文祥瑞开明。是客家人聚居地之一,95%是客家人。民风淳朴,开明包容,平安稳定,和谐祥瑞,是著名的省级平安县。资源丰富多样。境内以稀土和钨为重点的矿产资源丰富,是重要的有色金属基地县,另有丰富的钛铁

43、、石墨、膨润土、瓷土等20多种矿藏;竹木、生猪及各类山珍等优质农副产品资源丰富多彩,是江西省生猪养殖十强县。电力丰富廉价。与华东大电网相联,建成110kv输变电站二座和220kv输变电站一座。境内拥有水电装机容量3.8万千瓦,完全有能力满足日益发展的工业用电需求。服务一应俱全。金融、保险、医疗、商贸、宾馆、娱乐、律师、会计师事务所以及海关等服务机构和中介组织完善齐全,可满足不同层次的商务、旅游、休闲等方面需求。通讯方便快捷,固定电话、移动电话、宽带业务已覆盖xx山山水水。供水设施完善,可充分满足生产生活需求。工业满园生机。xx工业园初创于1996年,园区总面积6平方公里,是江西省重点工业园。重

44、点发展稀土、钨两大主导产业和针织服装、机械电子、家具、优质农副产品加工和三产服务业等特色产业。园区环境优美,设施齐全,功能配套,服务优质,是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的重点工业园、投资兴业的热土。xx县地处江西最南端,是东江发源县之一,境内属低山丘陵地形,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光、热、水充足,年均气温19。县内山清水秀,河流纵横,林木葱郁,空气清新,风淡云轻,气候宜人,森林覆盖率达78.1%,植被保持优良,各类野生动植物物种种类繁多,有竹木、药材等野生植物资源近400种,有山鸡、斑鸠、画眉、野猪、山兔、狐狸、蛇类等野生动物60多种。县内九曲河地处东江源头,处天九镇辖区内,距县城16公里,河域内清风

45、徐徐,碧波荡漾,两岸花香鸟语,竹影婆娑,旖旎风光常引游人留恋忘返,自2002年始在两岸开发建设的九曲旅游度假村景区设施完善,风景秀丽,服务周到,正日渐成为“珠三角”地区游人休闲度假的首选之地。云台山地处岭北镇辖区,距县城约25公里,是长江、珠江分水区,海拔1200米,境内峰峦迭嶂,绿荫如盖,植被完善,动植物资源丰富,堪称县内动植物“基因库”。山内常年云雾缭绕,适宜绿茶生长,现已开发茶园9000余亩,出产的“云台山”牌有机绿茶品质优良,曾多次荣获省、市优质品牌奖,产品远销国内各地,享誉省内外。境内水资源丰富,地理环境独特,形成了柱石瀑布、神仙岭分水岭等多处秀丽自然景观。3.3 项目实施计划1、宣

46、传发动、制定方案,落实2009年种植面积(2009年月底前)。(1)分解实施任务。各镇任务情况详见“xx县2009-2013年油茶产业年度建设任务表”。(2)各镇根据县油茶产业建设实施方案成立组织机制,科学制定发展规划和具体工作方案,做好宣传发动。(3)各镇按年度造林任务落实到山头地块。2、2009-2013年组织实施阶段:(1)建立油茶链中繁育中心:2009年建立以县森林苗圃为主的油茶良种繁育中心,达到良种繁育系数,确保每年提供二年优良无性系嫁接油茶苗木250万株。(2)新建油茶林(每年5000亩)造林地选择。结合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山地绿化工建设规划,充分利用低山丘陵地区的宜林荒山及灌丛地

47、、采伐迹地、火烧迹地、雨雪冰冻灾害损毁林地等适宜种植油茶的山地种植油茶。造林面积列抵“一大四小”工程建设面积。建立高效示范林。抓好岭北镇黄金坳、天九镇船坑迳全县油茶产业示范点建设,推进全县油茶产业发展。选择好油茶林面积比较集中的地方建设示范点,实施用优良无性系嫁接造林,实施集约化经营,充分发挥油茶良种的增产潜力,使良种示范基地起到样板作用,推动和促进油茶产业发展。(3)改造低产油茶林(每年2000亩)根据现有油茶林的立地条件、林相状况等因素,选择1万亩进行改造。针对不同情况采取如下措施:一类林分(土地条件好,林相整齐,密度适宜,结果单株在80%以上)。重点强化肥水管理和抚育管理,促进其尽快进入

48、丰产稳定期,2011年前使亩产茶油达15公斤以上;二类林分(林相不够整齐,且密度小,结果单株不足70%)。重点采取补植优良品种幼株,同时采取垦复等抚育管理措施,促进林分恢复,2011年前使亩产达到15公斤以上;三类林分(老、残、杂、病虫因素较重)。实施强度改造和补造,力争五年后亩产茶油达到15公斤。改进垦复方式。改全铲为深挖垦复,采取全垦、条垦和穴垦。全垦:20-25cm,间距二年实施浅垦10-15cm,适用于平缓丘陵非水土流失区。条垦:按水平带式深垦20-25cm,隔年垦相间的第二条带,并辅之竹沟,适宜于水土流失区。穴垦:油茶植株周围树冠投影区深垦,逐年扩大,适用于立地条件好,植株较稀的林分

49、。(4)做优做强龙头加工企业整合资源,扶强龙头。以xx黄金坳高山茶油有限公司为龙头,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形式,大力扶持龙头企业发展,创造条件整合油茶加工能力,提升加工水平,逐步形成毛油提炼、茶壳、茶粕综合利用的加工体系。政府引导,做强品牌。政府充分发挥油茶产业协会的协调指导作用,引导各龙头加工企业对联合,统一品牌,同意技术,保证产品质量,打造“xx茶油”品牌。拓展市场,提升价值。加大油茶产品的宣传力度,与省、市联手,拓展茶油等产品的国内外市场,缩小与优质橄榄油的价格和市场差距,提高油茶产业的市场价值。 xx县2009-2013年油茶产业年度建设任务表 单位:亩建设单位现有面积油茶基地建设

50、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合计新造低改新造低改新造低改新造低改新造低改新造低改县计252513500025000100005000200050002000500020005000200050002000历市镇282961005000110010002201000220100022010002201000220老城镇160219501250700250140250140250140250140250140岿美山镇612145012502002504025040250402504025040岭北镇510612000100002000200040020004002000400

51、20004002000400天九镇489970005000200010004001000400100040010004001000400龙塘镇177919501250700250140250140250140250140250140鹅公镇8424455012503300250660250660250660250660250660第四章 项目实施关键技术4.1 高产油茶新造林丰产栽培技术高产油茶指的是采用经江西省林木良种委员会鉴定的亩产达到50公斤以上的优良无性系嫁接苗木栽植的油茶林。4.1.1 造林地选择油茶适应性很强,在丘陵、山岗、平原地区均可种植。应选择海拔500米以下,坡度25度以下,阳

52、光充足,排水良好的地类种植油茶。坡度太大不利于管理,成熟后采摘不便,大面积栽种坡度最好也不要低于5度,过于平坦容易积水,而导致油茶根部坏死。4.1.2 土壤要求油茶喜温暖、湿润的气候,最适宜生长在疏松、湿润、透气性好、保水性强、深厚肥沃、壤质且含有少量石砾的ph值5-6的酸性红壤或红黄壤上,在这种土壤生长的油茶结实丰满、产量及出油率高。4.1.3 整地1、全垦:在平坦或缓坡地可采用全垦,应该在8-9月份用机耕方式,深翻寸-尺,清除石块、树根等杂物,让土壤暴晒熟化,到11月耙平后环山定点挖穴,穴40-50cm。2、条垦:按行距开环山水平带,外高内低,带宽2米,带上按株距定点挖穴,规格同全垦。3、

53、穴垦:坡度较大的地类,应采用穴垦,环山水平按株行距定点挖穴,规格同全垦。如果全垦极易造成水土流失,并且流失的是最好最肥的土质。种植密度应根据地类条件、品种特性、经营目的而定。土壤肥厚的山脚及较平坦的地类,采用2.5-3×米,即每亩种植74-89株,(前几年可间作套种低杆如豆类花生等作物,不要套种藤类作物,会影响油茶生长,注意要给油茶留足1×1米的生长空间,以免作物与幼树争水、争肥、争阳光;);土壤肥力较差及坡度较大的地类,采用株行距2-2.5×3米,即每亩种植89-111株。总之,要因地制宜确定合理密植,要求油茶进入结果盛产期的覆盖密度不低于0.6,不超过0.8。

54、4.1.4 底肥和培穴施足基肥:为了提高土壤肥力,在挖穴后,适当施用垃圾肥、稻草、芒萁、农家肥,每穴加施石灰0.25公斤、复合肥0.25-0.5公斤,或磷肥0.25-0.5公斤、钾肥0.15公斤、尿素0.15公斤,底肥应深施,距苗根底部在10-15厘米上下为好,施浅了会烧根。表土一定要回填还穴,表层再盖上原底层土,可防长草,再将穴培成高出地面15 cm左右的馒头形,供种植时使用。4.1.5 品种选择目前油茶造林用的优良无性系苗木。是在通过省级以上鉴定,亩产50kg以上的优良油茶无性系母树上剪取穗条,以健壮的油茶种培育的芽苗作砧木,在5-6月份通过油茶芽苗砧嫁接技术培育生产的。1、适宜江西栽植的

55、品种亚林所培育的亚林1、4、9品种,以及亚林所与亚林中心联合培育亚1、2、6等无性系系列,省林科院培育的赣林1、2、3、6等无性系系列,xx地区还可选用xx林科所培育的赣无无性系系列。这些优良家系和无性系均经过了连续四年的测试,大部分试验达到亩产油50kg。2、苗木质量一年生苗要达到苗高15cm以上,地径0.15厘米以上。二年生苗高达到30cm以上,地径0.3厘米以上;并且至少有五个品系以上的苗木配置造林。严禁实生苗造林,也不要从外省调苗,原因是:(1)外省苗木虽然也可能是经当地鉴定的优良品种,但这也只能说明在当地表现尚可,由于土壤气候等条件的差异,在我省如果没有经过一个周期的测试,便不能说明

56、在江西是否适应,是否也能高产。    (2)长途调苗失水时间长,影响成活率。苗木销售单位必须具有苗木生产许可证和经营证,所售苗木还必须具有两证一签。4.1.6 种植栽植时间一般选在冬末至春初,1月底至月初,土壤湿润时种植为宜,(此时间段一是多有间断雨水,二是外出务工农民工回家过年,因此选择这个时候栽种,能满足油茶苗对气温、雨水的需要,以及对用工的需求。)栽种前的准备:注意天气预报,待造林队伍全部进场后,选择阴雨天,通知苗圃起苗,取苗后,应连夜运回,路上不要停留,裸根苗在外存放的时间越短,则成活率越高,运输时,要用蓬布把苗盖好,以防运输时苗根被风干;苗运到山场卸车后

57、,要立即用湿土围住茶苗根部,进行假植;栽种前茶苗根部要全部均匀沾浆,泥浆最好用水田或水塘中较肥的田泥和塘泥。如苗量太多,应分次取苗运输,每次运量应把握在1-2天栽完为宜。栽植时一穴一株,在已填好土的穴中,挖成与苗木根系大小深浅相适应的种植穴,将苗栽种,最好在雨后或阴天栽植。栽时要求土细碎,苗干栽正,适当深栽,根系舒展,填土踏实,根土密接,以一年生苗为例,深度以栽种至油茶苗的嫁接口上端一公分为佳(比苗木根部高1-3厘米左右),两年生苗还应适度深植。栽后上面复一层松土,定植后最好浇透定植水,如遇干燥季节,要定期补充水分。4.1.7 抚育管理油茶种植后应及时进行抚育管理,创造优越的环境条件,以满足油

58、茶生长发育对肥水的要求。这是保证油茶成活和早结丰产的关键措施。1、中耕除草。幼林油茶一般每年松土除草次,第一次在5月份,第二次在9月份,松土深度一般3-5厘米,当年宜浅,三伏天表土炽热,不宜松土除草。为使油茶生长整齐,结合扶苗培土施肥,把杂草放在根的周围,用土覆盖,作为肥料。种后1-2年内及时查苗补苗,发现缺株应在适宜种植季节进行补植,以保全苗。成林油茶宜深挖垦复,深度一般为21-24厘米,每年进行一次,注意不要伤根。要求做到:成林深些,幼树浅些,树冠外深些,树冠内浅些。2、灌溉。油茶苗期要有充足的水分。壮果期遇夏季干旱,需及时灌溉。3、施肥。油茶的各生长发育阶段都要从土壤中吸收大量营养物质。

59、随着树龄的增长需肥量更多。为使油茶高产稳产,必须合理施肥,一般在3月上旬,5月下旬,7月中下旬各施一次追肥,以有机肥为主,化学肥料为辅,氮、磷、钾配合使用。(1)幼林施肥,一年两次,冬季每株施农家肥10-20公斤,春施速效肥,在春梢萌动前可施复合肥。还可用0.25公斤尿素兑水50公斤的液肥喷射叶面,对保花保果均有较好的效果。(2)成年的油茶林的施肥,大年以磷钾肥、有机肥为主,小年以磷氮肥为主。每年亩施复合肥15公斤以上,并着重有机肥的施用,使用穴施,沟施均可。施肥要施在油茶树的坡上沿,如有雨水浸入肥料可随水流方向向下沿渗透,以使树根均匀受肥。4、整形修剪。为了形成合理的结构和丰产树冠,对幼树必

60、须分期分批修枝整形,在50公分处打顶,控制高生长,促进侧枝发达,形成冠幅。一般以形成“一杆三枝九条梢”的结构最合理。成林树在采果后到春梢萌发前修剪为宜。修剪的步骤是:先剪下部,后剪中上部,先修冠内,后修冠外,要求小空,内饱外满,左右不重,枝叶繁茂,通风透光,增大结果体积。一般剪去干枯枝、衰老枝、下脚枝、病虫枝、荫蔽枝等,对徒长枝、交叉枝根据情况合理修剪。4.1.8 病虫害防治。据调查,我国危害油茶的病虫害很多、虫害有10目300多种,病害有50多种,以及少量的寄生植物如桑寄生、槲寄生等。其中危害很大,在生产上造成巨大损失的,在油茶成林上有油茶炭疽病和软腐病,此外在油茶幼苗期有油茶根腐病等。1、主要病害及其防治(1)油茶炭疽病由油茶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camelliae M)引起,其有性世代是子囊菌纲鹿角菌目的围小丛壳菌(Glomerella cingulata S),无性世代是半知菌黑盘胞目的茶赤叶枯剌盘孢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P)。主要在果实、叶、枝和树干上发病。造成果实开裂、果实和叶片大量脱落,枝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