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高中生时间洞察力、自我同一性及二者关系的研究

上传人:1666****666 文档编号:39981617 上传时间:2021-11-13 格式:DOC 页数:72 大小:75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高中生时间洞察力、自我同一性及二者关系的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72页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高中生时间洞察力、自我同一性及二者关系的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72页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高中生时间洞察力、自我同一性及二者关系的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72页
资源描述: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高中生时间洞察力、自我同一性及二者关系的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高中生时间洞察力、自我同一性及二者关系的研究(7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分类_ 密级_高中生时间洞察力、自我同一性及二者关系的研究宋婧 西北师范大学 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 高中生时间洞察力、自我同一性及二者关系的研究 导师姓名职称: 副教授 专业名称: 教育硕士 研究方向:心理健康教育论文答辩日期:2011-6 学位授予日期:2011-6 答辩委员会主席:评 阅 人:二0一一年六月硕士学位论文M.D.Thesis高中生时间洞察力、自我同一性及二者关系的研究Research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ime perspective and self-identityof high school students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

2、院School of Education Northwest Normal University二一一年五月V独创性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括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西北师范大学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学位论文作者签名:_日期:_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本人完全了解西北师范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以

3、公布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公开 保密(_年_月)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协议)签名: 导师签名: 日期: 摘要时间洞察力(time perspective)是一种个体对时间的认知、体验和行动的人格特征,也是一种动力特质。黄希庭.论时间洞察力J.心理科学.2004(1):5-7.因而,时间洞察力的不同,会导致个体人格差异。个体之间对过去时间的态度、对现在的把握、对未来的追求、对自我的监控等,都存在着动机上的差异,具有相对稳定的个体差异。时间洞察力反映了人们对待时间的认识和态度,并最终表现为动机的作用,推动个体行为指向一定的目标。一个善于管理和使

4、用时间的人会充满自信和活力,并容易在所从事的领域取得成功。自我同一性(self-identity )是E. H. Erikson提出的一个用以说明青年时期心理发展关键、代表人格成熟状态的一个术语。这一概念也已在国内心理学界广泛使用。最简单说,它是个体对“我是谁? ”与“ 我将走向何方? ”的问题的回答, 一种不再徨惑迷失的感受。Erikson认为在一个人彻底发展起稳定的同一性之前,必须要经历一系列的选择和决策,在这个过程中有七个问题是很重要的:暂时远景对时间混乱、自我肯定对自我意识、角色试验对角色固定、学徒身份对工作无能、性别分化对性别混乱、领导和跟从对权威混乱、思想投入对价值混乱。个体只有解

5、决好这七对冲突,才能形成稳定的同一性。其中暂时远景对时间混乱表明,获得时间感和生命的连续感对青少年是非常关键的。因为青少年必须协调过去与将来,并对人们需要多少时间来实现生活目标而形成一些概念,这意味着要学习评估和分配自己的时间。鉴于时间洞察力对自我同一性发展的重要作用,本文以重点高中学生为研究对象,进一步探讨洞察力与自我同一性的关系,以期为重点高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实践指导依据。在本调查中,运用投射法与问卷法相结合的方法,采用画圆测验与自编的时间情绪体验问卷对重点高中学生的时间洞察力及自我同一性的特点进行了调查,初步分析了学生的时间洞察力、自我同一性的发展状态已经二者之间的关系,通过调查发现

6、:1 重点高中学生的时间洞察力的特点主要以未来主宰、未来发展、时间独立为主;学生整体上对时间体验表现积极,其中对未来时间洞察力表现最为积极,对现在时间洞察力体验相对较差;学生的时间洞察力体验存在性别差异、专业差异、城乡差异、独生子与否差异以及学习成绩等级差异。2 重点高中学生的自我同一性发展状态不容乐观,主要以同一性扩散地位为主,其分布呈现出“波浪型”特点;学生的自我同一性发展存在性别差异、专业差异、独生子与否差异、学习成绩等级差异,但城乡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3 重点高中学生自我同一性形成状态下的时间洞察力经典模型是以未来时间主宰、未来时间发展、时间连续为特点;自我同一性扩散状态下的时候洞察力

7、经典模型是以未来时间主宰、其他时间发展、时间独立为特点。4 重点高中学生的三种不同时间洞察力在自我同一性不同地位上表现不同,但整体表现出对未来积极的情绪体验,对现在消极的情绪体验;学生的过去时间洞察力、现在时间洞察力、将来时间洞察力与自我投入及将来自我投入的愿望之间存在显著相关;现在时间洞察力对学习成绩起正向预测作用,自我同一性对学习成绩起正向预测作用,并且自我同一性在现在时间洞察力和学习成绩之间起中介作用。关键词:高中生 时间洞察力 自我同一性 学习成绩AbstractTime perspective is an individual trait of time cognition, tim

8、e experience and behavior(or behavioral tendency)towards time. Therefore, different time perspective can cause the different individual personality. The attitude to the past time, the seizing of present time, the pursuit of future time, the control ability of himself are all different from one and a

9、nother. Time perspective reflects peoples understanding and attitude towards time, and eventually the role of performance for the motivation, which promotes individuals to behave directly to certain goals. A person who has good time management will be confident and vitalitily, and easily to what is

10、in the field of success. E .H. Erikson got self-identity was put forward to explain the key time of youth psychological development, it represents a term of personality mature state. This concept has also widely used in domestic psychology circles. Generally speaking, it is the individual s answer t

11、o the questions of who am I? And I will go from here? it is feeling of no longer confused lost .Erikson considered it was necessarily through a series of choices and decisions before the identity within stable development. During this process there are seven questions are very important: temporary v

12、ision to time chaos; self is certainly for the consciousness of role; the role of experiment for the role of fixed; the apprentice of work incompetence for the apprentice identity; sex differentiation to gender chaos; leading and following to authority chaos; ideological support to value chaos. Only

13、 solve this seven conflicts, the individual can form a stable identity of time. The temporary vision to time chaos shows that getting sense of time and life for adolescent s continuous-feeling is critical. Because teenagers must coordinate the past and future, and formation of some concepts of how m

14、uch time of people need to realize life goal, it means to evaluate and distribute your time. Given the time perspective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self-identity, this paper takes the high school students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this paper mainly explor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15、time perspective and self-identity of high school students, so as to provide the psychological health education practice guidance basis.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ime perspective and self-identity development, in this survey, we used projection method with the method of analyti

16、c and questionnaire, adopting to draw circles test and questionnaires of time emotional experience, preliminary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ime perspective and self-identity, through the survey we found that: 1High school students time perspective in the main characteristic of the future i

17、nsight dominated, the future development, time independent ; Students of time experience on the whole, the most positive for future insight performance, the present time perspective experience are relatively poor; Students time perspective experience exist gender differences, professional difference

18、s, urban and rural differences, only son or not differences, and learning achievement level difference. 2High school students self-identity development status is not optimistic, mainly identity give priority to diffusion position, its distribution presenting a wave characteristics; Students self-ide

19、ntity development exist gender differences, professional differences, only son or not differences, learning achievement level difference, but there is no obvious difference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3High school students formed a classical model based on future time dominate, future time develo

20、pment, time continuous for characteristics under the self-identity status; On the self-identity diffusion conditions, the classical model based on future time perspective is dominated, other time development, time independent features .4The expression of high school students three different time per

21、spective in different status of self-identity is differently, but the whole shows that the emotions about the future is positive ,the emotions of the present time is negative ; three different time perspective are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with the desire; present time perspective and self-identity t

22、o academic achievement has a positive prediction function, and self-identity in present time perspective and academic achievements within is an intermediary between role. Keywords: high school students time perspective self-identity academic achievement高中生时间洞察力、自我同一性及二者关系的研究XIII目录独创性声明I摘要IIAbstractI

23、V目录1前言11 文献综述21.1.时间洞察力(time perspective)21.1.1.时间洞察力概念及其理论学说21.1.2 时间洞察力的相关研究61.2 自我同一性(ego identity)111.2.1 自我同一性的相关理论及概念界定111.2.2 自我同一性的相关研究181.3 关于时间洞察力与自我同一性关系的研究201.3.1 时间与自我同一性的一致性201.3.2 时间与自我同一性的不一致性212 研究构想212.1 问题提出与研究假设212.1.1 时间洞察力:究竟重点高中学生时间洞察力的发展特征是怎样的?212.1.2 自我同一性:究竟重点高中学生自我同一性发展状态如

24、何?222.1.3 时间洞察力与自我同一性:究竟时间洞察力对自我同一性的影响有多大?232.2 研究意义242.2.1理论意义242.2.2实践意义242.3 研究流程253 研究内容与研究程序263.1 重点高中学生时间洞察力的现状调查263.1.1 目的263.1.2 方法与工具263.1.3 施测273.1.4 效度分析273.1.5 数据分析283.1.6 结果283.2 重点高中学生自我同一性的现状调查313.2.1 目的313.2.2 方法与工具313.2.3 施测313.2.4 数据分析313.2.5 结果313.3 高中学生时间洞察力与自我同一性的关系研究343.3.1 目的3

25、43.3.2 方法与工具343.3.3 施测353.3.4 数据分析353.3.5 结果354 研究讨论414.1 有关高中生时间洞察力的讨论414.1.1 时间洞察力发展状况分析414.1.2 时间洞察力的年龄发展特点424.2 有关高中生自我同一性的讨论434.2.1 自我同一性现状分析434.2.2 自我同一性地位在各变量上的分布情况444.2.3 自我同一性各维度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性比较454.2.4 自我同一性维度在学习成绩上的差异性比较464.2.5 自我同一性在年龄上的发展特征464.3 高中生时间洞察力与自我同一性的关系讨论474.3.1 时间洞察力认知方面内容与自我同一性的

26、关系474.3.2 时间洞察力体验在自我同一性各地位上的发展特征484.3.3时间洞察力体验与自我同一性关系的分析484.3.4 时间洞察力对自我同一性的回归分析494.4 本研究的不足与进一步研究的方向494.4.1 本研究的不足494.4.2 进一步研究的方向505 结论516 启示52参考文献VI附 录IX后 记XII前言Augusto Blasi 和Kimberly Glodis(1995)认为 Jane Kroger. Identity in Adolescence: the Balance Between Self and Other. London: Routledge Publ

27、ishing, 1989. 7071Erikson 的自我同一性的性质“是在个人的过去经验和对将来的期望之间达成的一个新的统一;它产生基本的一致感和连续感;同一性问题的回答是通过现实地评价自己的过去,思考自己的将来,尤其是应对意识形态和社会对自己的期望,同时探询文化和社会以及他人对自己知觉的适宜性来达到;从客观的角度,它保证一个人与社会有效的整合;从主观的角度,它产生基本的忠实和忠诚感以及深刻的下意识的植根感、安宁感、自尊、自信和目的感;同一性发展的敏感阶段是青少年时期,但它是一生的追求。”依据个体主观体验时间的心路历程可以把心理时间划分为过去、现在和未来三个基本的时间框架。而人们对此三个时间

28、框架的认知、体验和行动或行动倾向即蕴涵了时间洞察力的内涵 黄希庭论时间洞察力心理科学, 2004, 27(1) 57。在主观与客观之间,在过去、现在与未来之间,个体对时间的认知、体验和行动状况是否会影响到个体自我同一性的发展成为本研究的重点。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论,高中生正处于自我同一性建立的关键时期,这是个体非常重要的人生阶段,从他们的社会角色与社会任务来看,高中生面临着新的环境和新的学习任务,同时,由于学习任务量加重难度加大,于是他们要将更多的精力和时间转移到学习上来。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时间的认知、体验与行动倾向(即时间洞察力),是否会影响着他们每天学习时间的分配量以及学习任务的完

29、成,进而影响到他们的学习效果,亦成了本文探讨的重点。根据中小学心理健康纲要的要求,高中阶段,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任务有“帮助学生具有适应高中学习环境的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充分开发学习的潜能,在克服困难取得成绩的学习生活中获得情感体验”。 时间洞察力反映了人们对待时间的认识和态度,并最终表现为动机的作用,推动个体行为指向一定的目标。一个善于管理和使用时间的人会充满自信和活力,并容易在所从事的领域取得成功。我们进行了本次调查研究。以期为中学生人格顺利的发展以及有效的进行学习提供理论解释与指导。1 文献综述1.1. 时间洞察力(time perspective)1.1.1. 时间洞察力概念及其理论学

30、说1.1.1.1 时间洞察力的含义“时间洞察力”这一中文翻译来自英文的“time perspective或temporal perspective”。该术语曾被翻译成“时间透视”、“时间展望”、“时间向往”和“时间观”。西南师大的黄希庭教授认为这些中文译名缺乏心理学意味且令人费解,在参考大量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在2004年将time perspective译为时间洞察力。在美国传统词典中,perspective的一个主要定义是“察觉事件真实的相互关系或相对重要性的能力”(The ability to perceive things in their actual interrelations o

31、r comparative importance)。黄希庭老师认为察觉事件真实的相互关系或相对重要性实际上就是对事件的洞察,所以将perspective翻译为洞察力较为适当。黄希庭.论时间洞察力J.心理科学.2004(1):5-7.其实,时间洞察力的概念由来已久。早在1931年,勒温(Lewin,K.) Lewin .Field theory in the social sciences: Selected theoretical papersM.New York:Harper,1951.就在一篇论文中使用了时间扩展(temporal extension)这个概念,并讨论了孩子比较狭窄的视线如

32、何在空间和时间方向上逐渐扩展,但他并没有使用time perspective或temporal perspective这个术语。1939年,弗兰克(Flank,L,K.) Frank L K.Time perspectives J.Journal of Social Philosophy,1939,4:293-312.在一篇哲学论文中首先提出了“time perspective”的概念。他认为,人们对于时间的态度以及过去和未来之间的相互动力作用受到文化的影响,会对人们的现行行为产生影响。勒温后来引用了这一术语,并与1952年把time perspective定义为“在有一定时间点的个人心理上对

33、过去和未来的总的看法。”其后,勒温在场理论中提出时间是生活空间的一个要素,个人的生活空间不仅指现在,也包含现在和未来。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时间洞察力逐渐成为许多定量差异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1.1.1.2 时间洞察力的概念界定由于时间洞察力概念本身的复杂性和研究手段的局限性,再加上研究者研究的角度各有不同,以前大量的研究曾一度造成时间概念上模糊不清,李山(Leshan,G.)曾用“时间目标取向”(temporal goal orientation)来指代未来时间洞察力。也有人认为时间洞察力是一种个性特征,还有人认为时间洞察力是一种认知结构或图式。甚至有人建议,由于时间是一个比较普通的概念,容

34、易下定义,干脆用个人时间(personal time)来代替时间洞察力。以下是研究者对时间洞察力提出的各种定义,通过对诸多定义的分析,有助于理清时间洞察力概念的内涵和本质意义。(1)有人认为时间洞察力就是从过去向未来的延伸过程。(2)有人把时间洞察力看作人类行为的动机因素,他认为时间洞察力是指时间态度以及过去和未来之间的相互作用影响人的现行行为。(3)有人认为是个体对特定时间的心理未来和心理过去的总看法。(4)有人认为是个人未来事件的计时和排序。(5)有人认为是对未来事件的总体关注。(6)有人认为是预期未来,揭示未来结构的一般能力。(7)有人认为是在过去、现在、未来生活领域中认知卷入的总的范围

35、。(8)有人认为是一种时间区域,个体的心理观念向此区域延伸以及延伸至该区域内的物体的总和。 Nuttin J.Future Time Perspective and Motivation:Theory and research methord. Hillsdale,NJ Erlbaum,1985.(9)有人认为是对未来事件的预期和对过去事件的思考,它包含未来时间洞察力和过去时间洞察力。 Lennings,C.J.Adolescentstime perspective.Perceptual and Motor Skills,1992,74:24-426.(10)有人认为是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总的心

36、理表征,它包括动机和认知两个方面。 Agarwa,L.A.Time,memory,and knowledge representation:the Indianperspective.In:Jeanette A.(Ed.)Cognition and culture:A cross-cultural approach to psychology.Advances in psychology.North-Holland/Elsevier Science Publishers:Amsterdam,Netherlands,1993.(11)有人认为时间洞察力是个基本的过程,一种联系人和事的普遍方式。这

37、在生命早期就通过文化、宗教、社会阶层、教育以及家庭影响而习得了。 Zaleski Z.Psychology of future orientation.Lubin,Poland:To-warzystwo Naukowe KUL,1994. Nurmi J.How do adolescencts see their future?A review of the development of future orientation and planning.Development Review,1999,11:1-59.(12)有人认为时间洞察力是指个人对过去、现在和未来时间的经验和观念。这里的经验

38、和观念包括个人对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情感、态度和预期。黄希庭,孙承惠,胡维芳.过去时间的心理结构J.心理科学.1998.(1):1-4.(13)有人认为时间洞察力是一种认知操作,既意味着对想象中的时间区域(未来、现在或过去)做出情绪反应,也指对某个时间区域中的定位行动的偏向。Lennings,C.J.Burns,A.M.Time Perspective:temporal externsion,time estimation,and impusivity.1998,132:367-379. Lennings,C.J.An investigation of the effects of agency

39、 and time perspective variables on career maturity.The Journal of Psychology,1994,128:243-253.(14)有人认为时间洞察力是一个微妙但重要的组织原则,它会对注意、知觉、决策和行动产生影响。 Zimbardo,P,J.Psychology ang life.Glenview,IL:Scott,Foresman and Company,1988.表示个体与心理过去、心理现在和心理未来概念相互联系的方式。Boniwell,I.Zimbardo,P,J.Balancing ones time perspecti

40、ve in persuit of optional functioning.In:Linley,P,A.Joseph,S.(Eds.)Positive Pcychology inPractice.Hoboken,NJ:Wiley,2004.是个体无意识地把自身的经历划分为未来、现在和过去的心理时间结构的过程。此概念整合了动机、情绪、认知和社会过程。Zimbardo,P,J.Boyd,J,N.Puttingtimeinperspective:Avalid,reliableindividual-difference metrics.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41、 Psychology,1999,77(6):1271-1288(15)有人认为是人们对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意识、态度,以及对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相对注意。黄希庭,郑涌.时间透视的自我整合:心理结构方式的投射测验J.心理学报,2000(1):30-35.(16)个体对过去、现在、将来的时间认知、体验和行动(或行动倾向)的一种人格特质黄希庭.论时间洞察力J.心理科学.2004(1):5-7.由以上时间洞察力的各种定义可以看出,研究者们对时间洞察力研究的侧重点都有所不同,有的强调认知方面内容、有的关注情绪方面内容、有的侧重动机性和行动性方面内容,也有的兼顾多种成分。因此,我们认为从时间洞察力内容上理解

42、,认知成分、情绪体验成分、动机和行动性成分均应该包含在时间洞察力的概念之中。不同的个体对时间的认知、体验和行动倾向存在很大差异。反言之,这些成分在不同的情境下对不同个体的作用也会有所不同,对于同一个体所影响的方面也可能存在差异。吕厚超,黄希庭.时间洞察力的概念及研究方法J.心理科学.2005(1):166-169. 所以本文将借鉴黄希庭关于时间洞察力的定义,时间洞察力是指个体对于时间的认知、体验和行动(或者行动倾向)的一种人格特质。1.1.1.3 时间洞察力的结构关于时间洞察力的结构研究有不同的取向,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1)二因素观点耐宁斯(Lennings,C.J.) Lennings

43、,C.J.Adolescentstime perspective.Perceptual and Motor Skills,1992,74:24-426.认为,TP包含未来时间洞察力和过去时间洞察力两个方面。高力士(Gonzalez,A.)和津巴多(Zimbardo,P,J.) Gonzalez,A.Zimbardo,P,J.Time in perspective:A Psychology Today survey report.Psychology Today,1985:21-26.认为,时间洞察力由未来定向(包括工作动机、目标寻求、实际行动、日常计划四个因素)和现在定向(包括宿命论、享乐两个

44、因素)两个维度构成,但没有包含过去定向维度。艾歌瓦尔(Agarwal,L.A.) Agarwa,L.A.Time,memory,and knowledge representation:the Indianperspective.In:Jeanette A.(Ed.)Cognition and culture:A cross-cultural approach to psychology.Advances in psychology.North-Holland/Elsevier Science Publishers:Amsterdam,Netherlands,1993.研究认为,时间洞察力的概

45、念包括对过去、现在和将来的总的心理表征,包括动机和认知的两个方面。(2)三因素观点冯格曼(Fingerman K.L.)和普姆特(Perlmutter M.)Fingerman K.L.Perlmutter M.Future time perspective and life events across adulthood.The Journal of General Psychology,1995,122(1):95-111.抽取长度、密度和清晰度三个维度作为时间洞察力的结构。日本学者杉山成杉山成.An nanlysis of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general

46、 perceived control and time perspective in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Japanese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cychology,1994,42:415-420.认为,时间洞察力由对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不满以及过去取向和未来取向构成。白井利明白井利明.A study on the construction of Experiential Time Perspective Scale.The Japanese Journal of Psychology,1994,65(2):54-60.认为,过去是接

47、受,现在是充实,未来指示的则是在希望和目标指向性等方面选取出来的事件。黄希庭以时间修饰词为材料,提出了未来、过去时间心理结构的三阶段模型。在此基础,黄希庭黄希庭.未来时间的心理结构J.心理学报,1994(2):121-126认为,时间总是从无限的“过去”经由“现在”向着无限的“未来”,从而成为无始无终的连续实体。因此对时间的洞察力离不开对过去、现在、将来的认知、情感和行动或行动倾向。(3)四因素观点王卫红王卫红.成人时间透视心理结构的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99(2):239-246.使用因素分析法获得到时间洞察力的四因素模型。他认为时间洞察力是由目标、密度、指向和对过去的态度四个因素构

48、成的,但是该模型是否合理,尚需进一步的检验。(4)五因素模型胡拉特(Hooraert,J.)吕厚超,黄希庭.时间洞察力的概念及研究方法J.心理科学.2005(1):166-169.的五因素结构模型包括:范围、一贯性和方向性、密度以及情感/态度五个因素。津巴多(Zimbardo,P,J.)Zimbardo, P,J. Boyd,J,N. Putting time inperspective:Avalid,reliableind ividual-difference metric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99,77(6):1

49、271-1288 等人后来的研究表明,时间洞察力包括五个相对独立的维度:消极的过去、享乐的现在、未来、积极的过去和宿命的现在。以这五个维度为基础,津巴多制定了时间洞察力量表。1.1.1.4 时间洞察力的心理特征有研究认为时间洞察力具有以下五个基本特征: Hooraert J.Time Perspective :Theoretical and methological considerations. Psychological Belgica,1973,13:2650-2940.(1)时间洞察力类似的人拥有相似的特质品质。也就是说,关注相同时间域(比如现在)的个体可能与具有相同取向的另一个体表现

50、出相似的行为、反应和判断。(2)不同时间洞察力特质的个体表现会有所差异,此外,情境的变化也能改变个体的时间洞察力。比如,环境的不确定性可能会降低未来取向,而增加现在取向。一个未来取向的个体在遭到挫折后,可能会暂时地具有过去取向或现在享乐取向。一个缩短未来的情景(如衰老,生活环境的突然变化)能够引起对现在或过去时间关注的变化。(3)每一个时间域(temporal region)具有不同的功能,使个体表现出不同的行为。比如,积极的过去取向能使个体不忘记自己的祖先、传统、家庭、信仰和历史,给自我一种稳定感,成为孕育自尊的沃土。现在时间取向可能使个体进行自发的感觉寻求,对新异事物具有开放性,并且充分地

51、体验和表达情感。因此一个现在取向的个体可能是一个行动者。而未来取向则可能通过想象可能的未来自我使个体积极地寻找新的目标和机会,迎接新的挑战。所以,未来取向的个体可能是思想者和计划者。这些观点的意义在于,了解个体的时间洞察力,有助于理解个体如何看待现实世界,怎样解释过去经历并形成对行为结果的预期。(4)时间洞察力表现为态度、信念和行为等内容。因此,通过量表或问卷来评价个体的TP是可能的。传统的TP测量主要基于目标测量法和创造性表达两7种基本的方法,以及其他一些测量方法,如日记法、迫选比较法、列举法等等。目前,问卷法或量表法越来越受到重视。(5)时间洞察力的子维度可以分为过去、现在和未来,它们彼此

52、之间相对独立。这意味着可以同时用一个、二个或三个维度对个体进行描述,也可以采用任何子维度来描述个体。1.1.2 时间洞察力的相关研究1.1.1.1 国外关于时间洞察力的研究整合当前的研究发现国外关于时间洞察力的研究主要体现在以下七个方面:(1)时间洞察力的时间发展特征该观点主要论述时间洞察力的发展趋势和年龄差异的问题。耐兴(Lessing,E.E.) Lessing E.E.Demographic,developmental,and personality correlates of length of future time perspective.Journal of Personalit

53、y,1968,36:183-201. 的研究显示,个体年龄越大,越可能从空想转为现实。卡斯坦霍姆(Kastenhaum R.) Kastenhaum R.Cognitive and personal futurity in later life .Journal of Individual Psychology,1963,19:216-222.等人的研究发现,未来时间洞察力随着年龄的增加范围逐渐变小,青年人的未来时间洞察力较长,而老年人的时间洞察力相对较短。个体在未来时间洞察力上具有显著的年龄差异。青年人关注未来时间的长度最长,关注远的未来时间的密度最大、清晰度最高,中年人次之,老年人再次之。

54、一般来说,随着年龄的变化,对时间的态度和意义也在发生变化,“老年人常思既往,少年人常思将来。”老年人常被认为是怀旧者,青年人则被认为更加积极地思考未来。但是,在时间洞察力的年龄差异和发展趋势这个问题上,尚未得出比较一致的结论。比如相同年龄的个体由于不同的研究会出现不同的时间洞察力特点。(2)时间洞察力的性别发展特点该观点主要讨论时间洞察力的性别差异问题。传统上,人们认为男女之间的时间洞察力有较大差异。在TP的认知方面,娜米(Lamy,H.) Lamy H,Schmidt R W,Trommsdorff G.Sex and social class as determinants of futu

55、re orientation in adolescents.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76,34:317-326.等人发现,男生比女生的时间洞察力密度更大,并且且广度更宽。而普拉特(Platt,J.)等人揭示出,大学女生比男生的时间洞察力密度大。也有研究者认为,时间洞察力的性别差异主要体现在内容上而不在广度上,这可能与社会期望的男女性别角色的有关。在时间洞察力的情绪体验方面,雷斯(Lens,W.) Lens W.Sex differences in attitudes towards personal past, presen

56、t, and future. Psychologica belgica,1975,15:29-33.认为女性与男性相比,对过去、现在和未来都显示出更为积极的态度。至于性别因素是如何对时间洞察力产生影响的以及影响时间洞察力的哪一方面、影响程度如何等问题,尚需进一步探讨。(3)时间洞察力在生活变量上的发展特点该观点主要探讨时间洞察力与职业、家庭、婚姻的关系。研究认为未来时间定向特别强的青少年倾向于较少的性经历,较少的性伙伴,较为成功的使用避孕方法;未来定向的个体比现在定向的个体更可能使用各种方法降低AIDS风险 Rothspan S, Read S J. Present versus future

57、 time perspective and HIV risk among heterosexual college students. HealthPsychology, 1996, 15: 131134。一些研究者 Quinton D, Pickles A, Maughan B, Rutter M. Partner, peers,and pathways: Assortative pairing and continuities and discontinuities in conduct disorder. Developmental Pscychology, 1993, 5: 76378

58、3发现在收容机构抚养的青少年的未来计划预测了成人期较少的行为问题以及不会选择有行为问题的伴侣。未来定向对于处在青春期早期的青少年是十分重要的。在这个阶段,青少年开始对同伴群体、性的尝试、学业成就等重要性做出重要的选择。 Dryfoos D A. Adolescents at risk, Prevalense and Prevention.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0.由此可见展望未来、理解当前行为如何与未来目标相联系、以及预见行为后果的能力对于成功通过前少年这个阶段是十分必要的。(4)时间洞察力在文化变量上的发展特点该观点主要探讨社会文化对时间洞

59、察力的影响。时间洞察力取决于多种心理社会因素,其中个体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是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因素之一。波利维尔(Boniwell)和津巴多(Zimbardo)黄希庭. 未来时间的心理结构心理学报1994,26(2):121127:认为新教徒国家倾向于比天主教国家更有未来定向;个人主义的文化倾向于比集体主义文化更有未来取向。贝瑟(Beiser) 和黑曼(Hyman) Beiser M, Hyman I. Refugees time perspective and mental health.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iatry, 1997, 154(7):9961002认

60、为,大多数北美文化一般定向于现在和未来;而亚洲人则对过去更多加以关注。(5)时间洞察力在健康变量上的发展特点该观点主要探讨时间洞察力与身心健康、不良行为之间的关系。耐斯(Lennings) Lennings C J. Optimism, satisfaction and time perspective inthe elderl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ging and Human Development, 2000, 51: 168181的研究发现乐观与稳定的时间定向和未来回避因素(本质上是现在时间洞察力)之间呈正相关。卡兹可那(Kazakina) Kazak

61、ina E. Time perspective of older adults: relationships to attachment style,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and psychological distress.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Columbia University, 1999也在积极的过去定向与生活满意度之间以及积极的现在洞察力和现在情感之间建立了相关。有研究 Seijts G H. The importance of future time perspective in theories of

62、 work motivation.Journal of Psychology, 1998, 132: 154168发现违法者的时间洞察力更短,他们似乎只生活在现在里却不关注未来的奖赏和惩罚,在监狱中痛苦和受到损害的程度与未来展望(future outlook)高度相关与服刑或刑期的真正长度无关。Zimbardo所做的Stanford监狱实验表明犯人的主观时间感发生了变化,当他们由相对未来定向的大学生变成了现在被囚禁的犯人被释放后也对过去和未来缺少关注。(6) 时间洞察力的人格观该观点主要探讨时间洞察力与各种人格构念之间的关系。时间洞察力被看作是一种人格特质,这种特质可能会以一种特有的方式对各种

63、构念加以整合,这是当前人格心理学研究领域中的一个新的增长点。过度地定向于某个时间区域而忽视其他区域对于个体来说是有害的。尤其是过分地关注过去,会对自我同一性形成、自我满意感、个人成就等产生消极的影响。在时间洞察力与大五人格维度之间的关系模式上,古德伯格(Goldberg,J.)和马斯拉其(Maslach,C.) Goldberg J,Maslach C.Understanding time:Connections between the past and future.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convention of the Weste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San Jose,CA,1996.发现,现在享乐因素与外倾性显著相关,而与认真性和情绪稳定性负相关;未来因素与认真性和外倾性强相关;现在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