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灵石银源新安发煤业有限公司100101综放工作面开采设计

上传人:1777****777 文档编号:39979792 上传时间:2021-11-13 格式:DOC 页数:202 大小:5.18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山西灵石银源新安发煤业有限公司100101综放工作面开采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202页
山西灵石银源新安发煤业有限公司100101综放工作面开采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202页
山西灵石银源新安发煤业有限公司100101综放工作面开采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202页
资源描述:

《山西灵石银源新安发煤业有限公司100101综放工作面开采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灵石银源新安发煤业有限公司100101综放工作面开采设计(20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山西灵石银源新安发煤业有限公司 100101 综放工作面开采设计山西灵石银源新安发煤业有限公司1前前 言言第一章第一章 矿井概况矿井概况第一节第一节 井田概况井田概况一、交通位置一、交通位置山西灵石银源新安发煤业有限公司位于灵石县城北西方向的英武乡要桥村、彭家原一带,往东南距县城 15 km,距英武乡 4km,距大运公路 9km。行政区划隶属英武乡管辖。地理坐标为:东经 1113844-1114102,北纬 363400-365317。井田西距英(武)-夏(门)乡镇公路 2km,通过乡镇公路向东 15km 可直达大运路,南距南同蒲铁路两渡车站 12km。其间均有简易公路相通,交通方便。附井田交

2、通位置图二、地形地貌二、地形地貌该矿地处吕梁山东麓。地貌属中低山丘陵区,地形沟谷纵横,区内地势总体为北中高西南低,地形最高点位于井田北东部山坡上,标高1114.5m,最低点位于井田南部边界,标高为 770.0m,相对高差344.5m,井田中部、南部均有基岩出露。三、河流水系三、河流水系井田属黄河流域汾河水系。汾河发源于晋北宁武县管涔山,向南到河津汇入黄河,在灵石县境内,汾河穿过奥陶系灰岩,河谷变窄,河床沉积以泥砂为主,流量因季节而异,变化悬殊,雨季由于山洪汇集流量山西灵石银源新安发煤业有限公司 100101 综放工作面开采设计山西灵石银源新安发煤业有限公司2骤增,汹涌湍急,枯水期则成细流,甚至

3、断流。据山西省水利厅水文站资料,其最大流量 13900m3/s(1988.8.6)。井田东有汾河,南有交口河。区内沟谷发育,沟谷内无常年性流水,仅在雨季时较大沟谷有洪水流出,并很快排干,水流最终汇入汾河。四、气象及地震情况四、气象及地震情况本区气候属黄土高原大陆性气候,年平均 11,最高气温 37.5(7 月份),最低气温为零下 20.3(1 月份)。年平均降水量 650mm,雨季集中在 7、8 月及秋后一段时间。平均蒸发量 1500mm。年平均风速1.8m/s,最大风速 17.7m/s。霜冻期为 11 月至次年 3 月,冻土深度0.4-0.6m,无霜期为 180 天。井田由于处在晋中与临汾两

4、断陷盆地接壤地带,也是太原临汾两盆地中间,因此盆地发生较大的地震均波及到本区。据史料记载,历史上曾发生过较大的地震,建国以来发生地震 40 余次,绝大部分为 3 级以下,根据 2001 年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GB18306-2001),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 0.2g,本区属地震基本烈度度区。第二节第二节 项目概况及矿井现状项目概况及矿井现状一、项目概况一、项目概况根据山西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领导组总体部署,晋中市政府就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进行了具体安排和部署,制定了优化调整全市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方案,并上报山西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领导组。2009 年 11 月 2 日,

5、山西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领导组办公室下发了关于晋中市灵石县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方案(部分)的批复(晋煤重组办发200964 号),批复同意山西灵石新安发煤业有限公司与山西灵石彭张煤矿有限公司进行兼并重组整合,重组整山西灵石银源新安发煤业有限公司 100101 综放工作面开采设计山西灵石银源新安发煤业有限公司3合后矿井名称为山西灵石银源新安发煤业有限公司(下称新安发煤业) 。重组后矿区面积 5.7698 km2,批准开采 2-11 号煤层,目前为生产矿井,开采 9 号煤层,矿井生产能力 60 万 t/a。根据 9#煤层开拓布置,全井田划分为二个采区,即井底以北(彭家原以北)为一采区,以南为

6、二采区。经多年开采,一采区 9#煤层已大部采空,现回采工作面为一采区的 090104 回采工作面,根据 9#煤层采掘工程平面图,应该在一采区南部布置 090115 回采工作面,090115 运输顺槽已掘进 300 多米,根据 090115 运输顺槽的前探孔来看,已探不到9#煤层,说明 9#煤层在此区域已经尖灭。另外,根据山西灵石新安发煤业有限公司初步设计变更说明 ,一采区南部(彭家原)区域在掘进的四条顺槽中,均遇到煤质变为泥炭且变薄,无法开采。目前,该矿向北只能布置二个工作面 090104 和 090106,090106 为接替回采工作面,之后一采区的 9#煤层将全部采空。目前一采区 9#煤层

7、可采储量大约 40 多万吨,预计 9#煤层一采区还可开采 7-8 个月。根据市煤行发201319 号关于山西灵石银源新安发煤业有限公司延深开采 10+11 号煤层立项的批复 ,为了保证矿井接替正常,不影响正常生产,决定延深开采 10+11#煤层。受新安发煤业委托我院编制新安发煤业矿井 10+11 号煤层开采设计。二、新安发煤业矿井现状二、新安发煤业矿井现状新安发煤业矿井主要生产系统有:开拓开采系统,井下运输系统,提升、排水、压风系统,通风系统、供电通信系统、地面生产系统等。(一) 、开拓开采1、开拓方式及大巷布置矿井采用斜井开拓,主斜井、副斜井进风,回风立井回风。主斜井(80 坐标):X408

8、4937.30,Y19559387.67,Z899.93,山西灵石银源新安发煤业有限公司 100101 综放工作面开采设计山西灵石银源新安发煤业有限公司4倾角 23,净宽 3.8m,净高 3.3m,净断面 10.99m2,半圆拱粗料石砌碹支护,斜长 445m,开拓至 10#煤层下 25m 的岩石中。在主斜井 356m处开掘甩车场进入 9#煤层。井筒中安设大倾角皮带,带宽 800mm,设架空乘人装置运送人员,架空乘人装置采用单向往复式运行,铺设有一趟压风管路,一趟洒水管路,两趟高压下井电缆,以及通讯、信号、监控电缆,担负矿井提煤、行人、进风任务,井筒内铺设有行人台阶,为矿井的安全出口之一。副斜井

9、(80 坐标):X4084854.59,Y19559325.29,Z890.89,倾角 17,净宽 2.5m,净高 3.25m,净断面 7.45m2,斜长 450m,开拓至 9#煤中,半圆拱粗料石砌碹支护。装备单钩串车,铺设单轨以及通讯、信号电缆,担负矿井下料、提矸、进风等任务。回风立井(80 坐标):X4085930.54,Y19559908.21,Z1009.38,净直径 4.2m,净断面 13.85m2,垂深 300m,开拓至 9#煤中,混凝土浇注支护,井口设防爆门,安设两台通风机,担负矿井的回风任务。井筒内安设有梯子间,亦为矿井安全出口之一。井田采用一个水平开拓,水平标高770m。主斜

10、井底设有煤仓(直径 5.0m,有效高度 13m,有效容量 160m3),副斜井底布置井底车场、中央变电所和消防材料库。在回风立井井底设置采区变电所、水泵房及主、副水仓。矿井沿井底以北布置有三条下山,即运输下山、轨道下山、回风下山。运输下山沿 10#煤布置,净宽 3.4m,净高 2.73m,净断面 8.48m2,三心拱粗料石砌碹支护,担负矿井原煤运输及进风任务;轨道下山沿 9#煤布置,净宽 3.6m,净高 2.7m,净断面积 9.72m2,担负矿井辅助运输及进风任务;回风下山沿 9#煤布置,净宽 3.6m,净高 3.1m,净断面积山西灵石银源新安发煤业有限公司 100101 综放工作面开采设计山

11、西灵石银源新安发煤业有限公司511.16m2,为砌墙钢梁支护,担负全矿井回风任务。2、采煤方法矿井目前井下在 9 号煤层采用高档普采开采井田一采区 9 号煤层。(二) 、提升、排水、压风1、主提升主斜井安设一部 DTL-800 型大倾角带式输送机,提升长度 L=495m,倾角 23,输送能力 250t/h,带速 2m/s,带宽为 800mm,输送带类型为 ST/S1600 阻燃钢绳芯输送胶带,配用 YB2-315S-4 型电动机 2 台,功率 2110kW,电压 380V,转速 1487r/min。担负矿井原煤提升任务。2、辅助提升副斜井为辅助提升井,井筒内铺设有单轨,安设有 JK21.5 型

12、提升机,电动机型号为 YR355M3-8 型,功率为 185kW,电压 380V,转速为730r/min。配备 PLC 可编程序控制全自动电脑自控保护。提升容器采用0.75t“V”型矿车,担负矸石、材料运送任务。3、人员运送矿井运送人员由安设在主斜井的架空乘人装置担负,其型号 RJY37-20/650,电动机型号 YB2-250M-8 型,功率 30kW,钢丝绳结构规格21.5NAT619S+FC。4、排水矿井在回风立井井底附近,设主、副水仓,有效容积 850m3,可以容纳 8 小时正常涌水量,并方便交替清仓。中央水泵房主要由泵房、吸水井、配水井、配水巷组成,主水泵房安装有 3 台 MD46-

13、508 型多级离心泵,配用电机功率 90kW,一台工作,一台备用,一台检修,矿井主排水管路为两趟直径 80mm 钢管,沿专用排水钻孔敷设。三台泵已于2010 年 10 月由山西煤矿矿用安全产品检验中心检测,全部合格。山西灵石银源新安发煤业有限公司 100101 综放工作面开采设计山西灵石银源新安发煤业有限公司6地面构筑有排水沟,井口及工业场地内建筑物的高程均高于当地历年最高洪水位,井口不受洪水威胁。5、压风系统矿井地面现安设 3 台螺杆式空气压缩机,其中 1 台 MLGF-20/7 型工作、2 台 MLGF-10/7 型备用。MLGF-10/7 型空压机技术参数:排气量10m3/min ,排气

14、压力 0.7MPa,每台空压机随主机配 YB2-250M-2 型异步电动机(55kW、2950r/min、380V)。MLGF-20/7-13 型空压机技术参数:排气量 20m3/min ,排气压力 0.7MPa,每台空压机随主机配 YB2-315M-2型异步电动机(132kW、2950r/min、380V)。地面设 1 个 15m3立式储气罐。(三) 、通风矿井采用中央并列通风方式,主扇工作方式为抽出式,主、副斜井进风,回风立井回风,回风井口安设两台 FBCDZ5418 型对旋式轴流风机,一台工作,一台备用。配备电机型号为 YBFe315-6,功率为2132kW。(四) 、供电通信1、矿井供

15、电矿井采用双回路供电,一回路电源引自 35kV 灵石县两渡变电站10kV 侧,导线型号为 LGJ-120,输电线路长 3.5km;另一回路电源引自35kV 灵石县交口变电站 10kV 侧,导线型号为 LGJ-120,输电线路长5km。两回路电源一回路运行,另一回路电源带电备用。当一回线路故障时,另一回仍能保证全矿井安全用电。矿井地面设有主井区及风井区 10kV 变电所 2 座,10kV 高压配电室安设有 XGN 型高压开关柜,0.4kV 低压配电室安设有 GGD 型低压开关柜,10kV 及 0.4kV 系统均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方式。山西灵石银源新安发煤业有限公司 100101 综放工作面开采设

16、计山西灵石银源新安发煤业有限公司7矿井采用 10kV 双回路下井供电,在副斜井底设有中央变电所,供电电源引自地面变电所不同母线段,两趟线路由主斜井引到井下中央变电所,下井电缆采用 MYJV32-395mm2型煤矿用交联聚乙烯绝缘钢带铠装聚氯乙烯护套电力电缆。下井双回线路采用分列运行方式,当一回线路故障时,另一回仍能保证井下全部负荷用电。中央变电所 10kV 母线为单母线分段结线。所内安设 8 台 PBG 型矿用高压真空隔爆配电装置,所内设一台 KBSG-315/10/0.69kV 型变压器,供运输下山、轨道下山运输及掘进设备等供电。另外回风立井井底设采区变电所,供电电源分别来自中央变电所10k

17、V 不同母线段。所内设两台 KBSG-500/10/0.69 型变压器及两台KBSG-50/10/0.69 型变压器。两台 KBSG-500/10/0.69 型变压器向风井底中央水泵房水泵供电,一用一备,同时其中一台 KBSG-500/10/0.69 型变压器供运输/回风下山、顺槽掘进工作面设备用电;另一台 KBSG-500/10/0.69 型变压器供回采工作面低压设备用电。两台 KBSG-50/10/0.69 型变压器专供掘进工作面局部通风机用电,一用一备。回采工作面采煤机、刮板机供电由一台 KBSGZY-630/10/1.2 移动变压器供电。掘进工作面的供电电压采用 660V,低压侧采用

18、KBZ 型矿用隔爆型真空馈电开关,局扇为“双风机” ,并实现自动切换,采用“双电源”供电方式,掘进工作面局部通风机实行“三专两闭锁” 。照明选用 ZBZ-4,660/127V 型矿用隔爆型照明变压器综合装置。2、监控、通信矿井设有 KJF2000N 型安全监控系统,全矿设 KJFT-2(B)型分站,分别布置在地面风机房、井底、回采工作面、掘进工作面。井上下各生产环节及采掘工作面配备 GJC4/40 型瓦斯传感器,山西灵石银源新安发煤业有限公司 100101 综放工作面开采设计山西灵石银源新安发煤业有限公司8GTH1000 型 CO 传感器,GWD40 型温度传感器,GFW15 型风速传感器,G

19、Y3型负压传感器,GWY10 型液位传感器,GKT5L 型开停传感器,GFK50 型风门传感器,KGT127-1140V 型馈电传感器,KGN2 型烟雾传感器,KG5009型风筒传感器。中国移动、联通信号已覆盖矿井整个区域,矿井主要领导和相关部门负责人均配备有移动电话。矿井对外有两部直通电话,行政与调度通讯系统合用一台 KT295 型数字调度通讯主机,井上电话机分别安设在主皮带机房、主通风机房、副斜井绞车房、地面变电所、火药库、生产调度室及其它相关科室部门。井下采用本安型电话机,分别安设在回采工作面、掘进工作面、井底车场、主水泵房、中央变电所及采区变电所等井下生产场所。(六) 、地面生产系统矿

20、井工业场地未设筛选设施,原煤经主斜井提升出井后通过溜槽卸入地面皮带,由皮带沿皮带栈桥卸入地面储煤场,原煤可直接装车外运。储煤场四周设置防尘网,有效容量 16000t,可储矿井 6 天产量。矿井地面辅助设施主要布置机修车间、坑木场、材料库、灯房浴室、综合办公楼等,副井口设有平车场,布置有窄轨系统,窄轨系统直接与机修车间等地面建筑物相通。第三节第三节 资源条件资源条件一、井田地质勘探程度及地质报告批准文号一、井田地质勘探程度及地质报告批准文号由晋中市煤田地质勘探队 2010 年提交的山西灵石银源新安发煤业有限公司生产矿井地质报告经晋煤行发20101220 号文予以批复。该报告论述了地层、构造、煤层

21、、水文地质及其他开采条件等,井田地质勘探达到了勘探程度。山西灵石银源新安发煤业有限公司 100101 综放工作面开采设计山西灵石银源新安发煤业有限公司9二、地质构造二、地质构造1 1、地层、地层井田内大部分黄土覆盖。根据地面及柏沟煤矿钻探工程揭露的地层资料,本区发育的地层由老到新,有奥陶系中统峰峰组、石炭系中统本溪组、上统太原组、二叠系下统山西组、下石盒子组、上统上石盒子组以及第四系。(1)、奥陶体系中统峰峰组(O2f):区内揭露最大厚度为 48.38m。其主要岩性为深灰黑色、青灰色厚层状石灰岩,质纯,裂隙发育,常有方解石脉填充。(2)、石炭系中统本溪组(C2b):平行不整合于峰峰组地层之上,

22、沉积厚度 6.76-12.20m,平均9.94m。主要岩性为灰色、灰黑色泥岩、砂质泥岩、局部为铝土岩。全区沉积厚度变化不大。(3)、石炭系上统太原组(C3t):整合于本溪组地层之上,为海陆交互相沉积,沉积厚度 77.63-107.12m,平均厚度 91.82m。本组主要岩性由煤层、泥岩、砂质泥岩、石灰岩及砂岩组成。底界砂岩(K1)为灰色中细砂岩,局部相变为粗砂岩、砂质泥岩,全区发育稳定的三层石灰岩,及三层稳定煤层,本组为主要含煤地层。动植物化石比较丰富。据其岩相岩性及古生物组合对比,将本组地层分为三个岩性段:太原组下段(C3t1) ,从 K1砂岩底界到 K2灰岩底界,厚度 15.88-21.2

23、1m,平均 17.74m;太原组中段(C3t2) ,从 K2灰岩底界到 K4灰岩顶界,厚度 29.04-33.94m,平均 31.21m;太原组上段(C3t3) ,从 K4灰岩顶界到 K5砂岩底界,厚度 24.92-37.82m,平均 34.75m。(4)、二叠系下统山西组(P1s):山西灵石银源新安发煤业有限公司 100101 综放工作面开采设计山西灵石银源新安发煤业有限公司10连续沉积于太原组地层之上,以滨海沼泽泻湖相为主,沉积厚度42.78-55.50m,平均厚度 48.48m。主要岩性由煤层、泥岩、砂质泥岩、中细砂岩组成。底部为灰、灰黑色中细砂岩,不稳定,厚度变化大。本组为含煤地层,发

24、育较稳定及不稳定煤层 2-3 层。(5)、二叠系下统下石盒子组(P1x):连续沉积于山西组地层之上,为陆相沉积地层,厚度为 87.50-110.58m,平均厚度为 101.88m。主要岩性有泥岩、砂质泥岩、泥岩及中细砂岩。(6)、二叠系上统上石盒子组(P2s)连续沉积于下石盒子组地层之上,为陆相沉积,井田内沉积不全,最大残余厚度 112.57m。主要岩性由砂岩、砂质泥岩组成。(7)、第四系中上更新统(Q2+3):不整合于各老地层之上,中更新统以棕黄红色粘土、亚粘土为主,含粗砂及钙质结核层,主要岩性为棕黄色粘土、亚粘土、亚砂土等,垂直节理发育,易形成冲沟和陡壁,厚度 0-50m,平均 28m 左

25、右。2 2、井田构造、井田构造井田构造形态基本为一宽缓的褶皱构造为主,北部为轴向北东-南西的向斜构造(S1),枢纽向西仰起。井田中部为轴向北东-南东的背斜构造(S2),枢纽向北西倾伏。在井巷开拓中未发现断裂构造现象。在井巷开拓中揭露 12 个小陷落柱。平面形状均为近圆或似椭圆形,规模不大,长轴 3050m,短轴 2530m。井田构造复杂程度为简单构造。(1)、向斜 S1井田主、副斜井一线以北。北中部向斜轴向为 NE70,向斜枢纽在北东部向下倾伏,在西南部向上抬起,延伸长度 1550m,西翼较陡,倾山西灵石银源新安发煤业有限公司 100101 综放工作面开采设计山西灵石银源新安发煤业有限公司11

26、角 65,倾向北东,东翼较缓,倾向北东,为一宽缓的不对称倾伏向斜,两翼出露地层分别为二叠系上下石盒子组地层。该向斜地表发育不明显。(2)、背斜 S2位于井田中部,背斜轴向 NE42SE35,背斜枢纽在北西部向下倾伏,东南部向上抬起,延伸长度 1300m,两翼倾角 30出露地层西南部为山西组地层,东北部为下石盒子组地层。(3)、陷落柱井田内陷落柱较发育,现查明有 12 个,长轴 2050m,短轴2030m。三、煤层及煤质三、煤层及煤质、煤层1.含煤性井田内煤层发育比较齐全,根据地层岩石组合特征,煤发育程度 和可采情况划分为二个煤层组,自下而上有太原组含煤组,山西组含煤组,其中可采和局部可采煤层均

27、赋存于山西组含煤组和太原组含煤组 。主要可采煤层分布于山西组的中下部及太原组的中下部。现将太原组、山西组含煤组的情况分述如下:(1)太原组(C3t)下含煤组煤层发育齐全,是本井田主要含煤岩组,煤层埋藏较深,保存良好。本组共含煤 7 层,井田内 10+11 号煤层厚度大,厚度 2.87-5.49m,平均4.56m,层位稳定,是井田内主要可采煤层;9 号煤层厚度 0-1.48m,平均 1.10m,层位较稳定,为井田内大部可采煤层;8 号煤层不稳定,厚度 0.10-0.40m,平均 1.31m,在井田内属不可采煤层;7 号煤层,较稳山西灵石银源新安发煤业有限公司 100101 综放工作面开采设计山西

28、灵石银源新安发煤业有限公司12定,厚度 0.40-0.80m,平均厚度 为 0.56m,为井田内零星可采煤层;5号煤在全井田范围内厚度 0-1.04m,属不稳定的零星可采煤层;4 号煤层在井田范围内较稳定,厚度 0-1.48m,为全井田大部可采煤层;(2)山西组(P1s)上含煤组该组煤层较发育,是本井田重要含煤岩组。共含煤层或煤线 3 层,其中 1 号煤层较稳定,变化亦大,一般为 0.16m,属不可采的薄煤层; 2 号煤比较稳定,分布广泛,厚度变化小,一般为 0.70-0.75m,平均0.73m,属全井田稳定的全区可采煤层;2下号煤层在全井田范围内较稳定,厚约 0.20-0.80m,平均 0.

29、53m,属不稳定的零星可采煤层。2.可采煤层井田内可采煤层自上至下有 2 号、4 号、9 号、10+11 号共计 4 层。(1)、2 号煤层位于山西组中部,俗称“明四尺” ,上距 K8砂岩平均 31.40m;下距K7砂岩平均 11.38m。煤层厚度 0.700.75m,平均厚度为 0.73m,煤层结构简单,一般为单层,直接顶板为黑色泥岩,局部为中细粒砂岩;底板为灰黑色质脆泥岩,局部为细粒砂岩。为本井田稳定可采煤层。井田内2 号煤层开采殆尽。(2)、4 号煤层位于太原组顶部,K7 砂岩为其顶板,煤层厚度 0.70-1.48m,平均厚度 0.99m。该煤层结构简单,一般为单层,厚度变化不大,为井田

30、内稳定的可采煤层。井田内 4 号煤层被小煤窑破坏,已基本采空。(3)、9 号煤层位于太原组下段顶部。当地俗称毛四尺。K2 灰岩一般为其直接顶板。煤层厚度 0-1.48m,平均 1.10m。该煤层结构较简单,一般为单层,且厚度变化不大。底板岩性为泥岩及细粒砂岩和砂质泥岩。综上所述,此山西灵石银源新安发煤业有限公司 100101 综放工作面开采设计山西灵石银源新安发煤业有限公司13煤层层位较稳定,分布广泛,埋藏较深,保存良好,厚度变化不大,是本井田较稳定的大部可采煤层。(4)、10+11 号煤层位于太原组下段中部。上距 K2灰岩 5.27-7.6m,平均 5.35m;下距K1砂岩平均 12.92m

31、。该煤层当地俗称大炭,相当于灵石霍县区的大炭及崔家沟井田的大炭层位。该煤层厚度 2.87-4.20m,平均 3.44m。煤层结构复杂,一般分为 3-4 层。煤层顶板为砂质泥岩,底板为砂质泥岩或细粒砂岩。此煤层层位稳定,分布广泛,埋藏较深,保存良好,厚度变化不大,是本井田稳定可采的厚煤层。采煤层特征表采煤层特征表地层煤层号平均厚度(m)平均层间距(m)结构夹矸数稳定性可采性顶板底板山西组20.700.750.73简单0稳定全区可采泥岩泥岩12.8218.7716.2440.701.480.99简单0稳定可采泥岩泥岩62.2363.1062.67901.481.10简单0较稳定大部可采石灰岩砂质泥

32、岩太原组10+112.874.203.444.358.805.35复杂23稳定全区可采砂质泥岩砂质泥岩山西灵石银源新安发煤业有限公司 100101 综放工作面开采设计晋中市煤炭规划设计研究院14、煤质1物理性质和煤岩特征(1)物理性质井田煤层总体物理性质为黑色,沥青光泽,玻璃光泽,贝壳状断口,宏观煤岩类型为半亮型、光亮型,变质阶段为中等变质阶段,上部煤层变质程度较低于下部煤层。(2)煤岩特征1 号煤层:黑色,半亮型,碎块状,粉末状。2 号煤层:黑色,半亮型,夹镜煤条带。2下号煤层:黑色,半亮型,光亮型、块状、碎块状、沥青、玻璃光泽。4 号煤层:黑色,暗淡型、粉末状。5 号煤层:黑色,暗淡型、碎

33、块状、贝壳状断口。7 号煤层:黑色,半亮型、碎块状、沥青光泽。8 号煤层:黑色,光亮型、夹镜煤条带。9 号煤层:黑色,半亮型、光亮型、碎块状、沥青玻璃光泽。10 号煤层:黑色,半亮型、光亮型、块状、碎块状、沥青玻璃光泽,结构复杂。11 号煤层:黑色半亮型,光亮型,夹镜煤及暗煤条带。碎块状,沥青光泽。2化学性质及工艺性能、2 号煤:水分(Mad):原煤 0.58-1.38%,平均 0.98%;浮煤 0.32%;灰分(Ad):原煤 15.32-20.96%,平均 18.14%;山西灵石银源新安发煤业有限公司 100101 综放工作面开采设计晋中市煤炭规划设计研究院15浮煤 5.81%;挥发分(Vd

34、af):原煤 30.44-31.48%,平均 30.96%;浮煤 31.53%;全硫(Std):原煤 0.54-0.75%,平均 0.65%;浮煤 0.57%;发热量(Qgr.d):原煤 30.66MJ/kg;浮煤 34.28MJ/kg;粘结指数 102;结果表明,2 号煤层浮煤为特低灰、低硫分肥煤(FM) 。、4 号煤:水分(Mad):原煤 0.52-1.56%,平均 1.04%;浮煤 0.24%;灰分(Ad):原煤 22.89-33.97%,平均 28.43%;浮煤 7.22%;挥发份(Vdaf):原煤 29.81-33.97%,平均 31.89%;浮煤 27.52%;全硫(St.d):原

35、煤 1.58-2.37%,平均 1.97%;浮煤 1.45%;发热量(Qgr.d):原煤 27.15MJ/kg;浮煤 33.61MJ/kg;粘结指数 100;4 号煤层浮煤属低灰、中高硫分肥煤(FM) 。、9 号煤:水分(Mad):原煤 0.89% -1.06%,平均 0.96%;浮煤 0.65% -0.80%,平均 0.73%;山西灵石银源新安发煤业有限公司 100101 综放工作面开采设计晋中市煤炭规划设计研究院16灰分(Ad):原煤 22.15%-25.30%,平均 23.73%;浮煤 4.15% -6.41%,平均 5.28%;挥发分(Vdaf):原煤 26.79%-29.56%,平均

36、 28.18%;浮煤 24.78% -26.15%,平均 25.47%;全硫(St,d):原煤 1.69%-1.78%,平均 1.74%;浮煤 1.35% -1.42%,平均 1.39%;胶质层指数: Y 值 26.0-27.0mm,平均 26.5 mm;高位发热量(Qgr,d):原煤 26.03-27.25 MJ/kg, 平均 26.64 MJ/kg;浮煤 33.32-34.20 MJ/kg, 平均 33.76 MJ/kg 粘结指数(GR.I):浮煤 86-89;焦渣特征(CRC):6-7;9 号煤浮煤为特低灰-低灰、中高硫分的肥煤(FM)。、10+11 号煤:水分(Mad):原煤 0.43

37、-0.95%,平均 0.69%;浮煤 0.48%;灰分(Ad):原煤 24.59%-31.68%,平均 28.14%;浮煤 5.18%;挥发分(Vdaf):原煤 26.05%-31.89%,平均 28.97%;浮煤 25.18%;全硫(St,d):原煤 1.83%-2.96%,平均 2.40%;浮煤 1.93%;胶质层指数: Y 值 28.00mm,X 值 38.00mm;高位发热量(Qgr,d):原煤 24.00 MJ/kg;浮煤 34.73 MJ/kg;山西灵石银源新安发煤业有限公司 100101 综放工作面开采设计晋中市煤炭规划设计研究院17焦渣特征(CRC):6;粘结指数(GR.I):

38、浮煤 92;10+11 号煤为特低灰、高硫分肥煤(FM)。井田内可采煤层煤质特征可采煤层煤质特征表可采煤层煤质特征表Ad(%)Vdaf(%)St.d(%)Y(mm)Qgr.d(MJ/kg)粘结指数最小 -最大平均最小 -最大平均最小 -最大平均最小 -最大平均最小 -最大平均最小 -最大平均煤层号原煤浮煤原煤浮煤原煤浮煤浮煤原煤浮煤浮煤煤类215.32-20.9618.145.8130.44-31.4830.9631.530.54-0.750.650.5730.6634.28102FM422.89-33.9728.437.2229.81-33.9731.8927.521.58-2.371.97

39、1.4527.1533.61100FM922.15-25.3023.734.15-6.415.2826.79-29.5628.1824.78-26.1525.471.69-1.781.741.35-1.421.3926.0-27.026.526.03-27.2526.6433.32-34.2033.7686-8987.5FM1024.59-31.6828.145.1826.05-31.8928.9725.181.83-2.962.401.9328.0024.0034.7392FM山西灵石银源新安发煤业有限公司 100101 工作面开采设计山西灵石银源新安发煤业有限公司 183、可选性(1)9

40、号煤可选性根据山西灵石银源新安发煤业有限公司采集 9 号煤层煤样送国家煤及煤化工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进行煤炭筛分浮沉试验,采用“分选密度0.1 含量法”对 9 号煤可选性进行了评定。根据实际需求,以精煤灰分 4%、5%为基准值进行评定。不同灰分浮煤产品的 0.1 含量和可选性结果如下:浮煤灰分 4%时,全样产率为 83.769%,分选密度为1.380g/cm3,0.1 含量为 36.99%,属难选等级;浮煤灰分 5%时,全样产率为 83.769%,分选密度为1.64g/cm3,0.1 含量为 1.66%,属易选等级。9 号煤可选性曲线图9 9 号煤可选性曲线号煤可选性曲线(2)10 号煤可选性

41、山西灵石银源新安发煤业有限公司 100101 工作面开采设计山西灵石银源新安发煤业有限公司 19根据夏门煤矿徐家庄矿井 10 号煤层筛分浮沉试验结果(1991.7)评价如下:筛分试验:煤样粒度产率以 0.5-0mm 级最高为 24.98%,占 50-0mm(自然级)的 26.28%;6-3mm 为 20.16%,占 21.29%。25-13mm 灰分(Ad)含量最高为 36.34%,次为 50-25mm 灰分为 35.62%。硫(St.d)含量最高为50-25mm 级 6.79%,次为50mm 级为 4.83%。水分(Mad)含量最高为 3-0.3mm 级为 1.12%,次为 0.5-0mm

42、级为 1.10%。浮沉试验:据 50-0mm(自然级)综合整理各级试验结果,其可选性见表 2-1-3,大于 50mm 破碎级其可选性结果见表 2-1-4。由表 2-1-4 可见 10 号煤的可选性属于难选煤类型,其中 3-0.5mm、25-13mm 粒度为中等可选煤。从破碎级表看属难选煤类。小于小于 50mm50mm 破碎级可选性评价表破碎级可选性评价表粒度(mm)0.1 含量法(%)浮煤回收率级别(%)中煤量法(%)原煤灰分(%)50-0.5 30.3难选53.58良等46.42很难选27.6250-2534.4难选35.35低等64.65很难选35.6225-1327.8中等可选39.71

43、低等50.29很难选36.3413-631.3难选52.08良等47.92很难选29.716-332.7难选59.70良等40.30很难选23.523-0.526.5中等可选71.66优等28.34难选17.36大于大于 50mm50mm 破碎级可选性评价表破碎级可选性评价表粒度(mm)+0.1 含量法(%)浮煤回收率级别(%)中煤量法(%)原煤灰分(%)50-0.5 38.4难选61.77良等57.61很难选19.71山西灵石银源新安发煤业有限公司 100101 工作面开采设计山西灵石银源新安发煤业有限公司 2050-2545.5极难选65.13良等34.47很难选15.5525-1334.

44、3难选44.85中等55.15很难选30.5113-626.7中等可选60.64良等39.36很难选23.896-325.1中等可选73.37优等26.63难选16.903-0.523.8中等可选82.10优等17.90中等可选11.95综上,10 号煤的可选性属难选煤。浮煤回收率属良等。4、煤质及工业用途评价井田内各批采煤层按其物理性质、化学成分、工艺性能及煤种,本井田各煤层均为炼焦用煤 (以往各煤矿原煤都以炼焦用煤销售 ),也可作为炼焦配煤,同时也是良好的火力发电、工业和民用锅炉燃煤。四、井田水文地质四、井田水文地质1、地表水系井田范围内没有大的地表水体。矿区位于交口河上游支沟,井田内发育

45、冲沟,各沟谷基本常年无水,仅在雨季汇聚短暂性洪流,属季节性沟谷河流。矿井工业场地位于井田北中部。矿井采用斜井-竖井开拓方式,主斜井、副斜井位于井田北中部,回风竖井位于井田北部。工业场地标高约 900-925m,主斜井、副斜井及回风立井标高分别为899.93m、890.89m、1009.38m。据调查,工业场地位于最高洪水位863m 线以上,工业场地内主、副井口及主要建筑标高位于场区沟底标高 5m 以上,工业场地地面径流排水线路短捷顺畅,故雨季地表径流一般不会对工业场地井口安全造成威胁。在冲沟没有堵塞、能够正常泄洪的条件下,洪水一般不会对工业场地及井口造成威胁。山西灵石银源新安发煤业有限公司 1

46、00101 工作面开采设计山西灵石银源新安发煤业有限公司 212、主要含水层井田内的含水层主要有中奥陶统石灰岩含水层、上石炭统太原组灰岩岩溶裂隙含水层、下二叠统山西组含水层、二叠系下石盒子组砂岩裂隙含水层、第四系孔隙含水层。现将各含水层分述如下:、中奥陶统石灰岩含水层本含水层井田内没有出露,该含水层以石灰岩为主,含水层上部发育有 50 余米的深灰色石灰岩,常有浅灰色黄色白云岩斑点。此石灰岩下方有 10m 厚的灰色泥岩,泥岩与薄层状砂质泥岩互层,下部产有石膏矿层,根据该区域地质资料,奥陶含水层富水性中等,按万分之九水力坡度推测本井田奥灰水位标高 559.5562.5m。井田内 9、10+11#煤

47、层底板标高 650820m,井田内 9、10+11#煤层底板等高线高于奥灰水位,因此奥灰水对 9、10+11#煤层开采没有影响。、上石炭统太原组石灰岩含水层上石炭统太原组地层在井田内平均厚度约 80.47m。除砂岩、砂质泥岩、泥岩及煤层外,有三层发育良好且易被水溶解的海相石灰岩(K2、K3、K4),总厚度约 16.79m,为本组主要含水层。本井田无揭露该含水层资料,仅据区域取芯钻孔简易水文资料进行评述。K2灰岩裂隙含水层:区内广泛分布。为主要可采煤层 9#煤的直接顶板含水层,有溶蚀现象。据本井田北东部山西灵石天聚柏沟煤业有限公司煤矿调查,K2石灰岩富水性强。K3石灰岩裂隙含水层:区内广泛分布。

48、据本井田北东部山西灵石天聚柏沟煤业有限公司煤矿调查,K3灰岩富水性强。K2、K3、K4三层灰岩区内未做抽水试验,这里仅用钻孔取芯资料和钻孔简易水文资料,及周边矿井资料,该含水层组透水性强。、二叠系下统山西组及石盒子组砂岩含水层山西灵石银源新安发煤业有限公司 100101 工作面开采设计山西灵石银源新安发煤业有限公司 22山西组地层厚度为 48.48m。在井田内山西组砂岩含水层多以中、细砂岩为主,且不稳定,石盒子组厚,砂岩较多。砂岩局部裂隙发育,具有一定含水性具承压性,根据尤家山 124 号水文孔对山西组和石盒子组段进行混合抽水试验,水位标高 801.54m,水质类型 HCO3Cl-CaMg型,

49、pH 值 7.67.9,单位涌水量 0.027L/s.m,渗透系数 0.0465m/d,属弱富水性含水层。、基岩风化裂隙含水层受基岩岩性和地形地貌影响,基岩风化裂隙含水层含水性随风化裂隙的发育程度而异,该含水层可接受大气降水,地表水及松散含水层补给,含水较丰富,但含水差异性较大。、第四系孔隙含水层第四系孔隙含水层由细砂、中砂、以及砂砾组成。含水性由砂、砂砾的发育程度而定。据动态观测资料,其受季节变化影响较大。崔家沟井田位于本井田东北 15km 处,据省煤田地质局 144 队在邻区崔家沟井田 5、7 号孔对第四系冲积层抽水试验表明,钻孔单孔涌水量7.7827.00m3/d,渗透系数为 0.398

50、1.177m/d,水质为 HCO3SO4-CaMg2+型淡水;PH 值为 7.5-7.7。含水层含水性较弱。3、隔水层特征、中上更新统亚粘土隔水层含大量钙质结核,覆盖于各含水层上,一般大气降水不能直接入渗补给地下水。、各含水层之间的泥岩、砂质泥岩、粘土岩隔水层为各含水层之间的主要隔水层,隔水性良好。、本溪组泥岩、铝土泥岩隔水层本组含泥岩、铝土泥岩等隔水性能良好的岩层,可有效阻隔奥灰含山西灵石银源新安发煤业有限公司 100101 工作面开采设计山西灵石银源新安发煤业有限公司 23水层与太灰含水层之间的水力联系,是太原组和奥陶系含水层间水力联系的天然屏障。4、地下水的补、迳、排条件本井田位于郭庄泉

51、域中部,属区域岩溶水径流区,地下水总体流向为由北向南。石炭系上统太原组岩溶裂隙含水层组在井田南边界处有出露,接受大气降水补给后,顺岩层倾向迳流,部分由矿井水排泄。二叠系砂岩裂隙水在裸露区接受大气降水补给后,一部分沿层面裂隙顺层径流,向南排出区外,加入区域裂隙水循环,一部分在基岩出露区以下降泉形式排泄于井田沟谷中。5、矿井充水因素分析及水害防治措施、井田内地表水体井田外汾河及其支流交口河距井田较远,河水对矿井开采没有影响。矿井工业场地内建筑物及井口标高均高于沟底 5m 以上,故雨季沟谷汇集的洪水对矿井工业场地一般没有威胁。井田内在有基岩露头(P2s、P1x)的沟谷内,雨季洪水对煤层的开采有影响,

52、可使矿井涌水量在雨季明显增大。、构造对井田水文地质条件的影响井田内没有发现断层,有 12 个陷落柱,陷落柱对煤矿充水有直接影响:陷落构造破坏地层的完整性,沟通各含水层间的水力联系,降低岩石的力学强度。造成矿井容易突水的软弱带,使煤层与含水层接近或接触,同时陷落带可以成为矿井导水通道,陷落带水可成为矿井的直接充水水源。、矿井涌水情况井田内及相邻矿井涌水量情况见矿井排水量统计表山西灵石银源新安发煤业有限公司 100101 工作面开采设计山西灵石银源新安发煤业有限公司 24矿井排水量统计表矿井排水量统计表煤矿名称生产能力(kt/a)正常排水量(m3/d)最大排水量(m3/d)开采煤层本矿井山西灵石银

53、源新安发煤业有限公司6001201689山西灵石红杏广进宝煤业有限公司600799.210209山西灵石天聚柏沟煤业有限公司6001002009相邻矿井山西灵石银源新生煤业有限公司6003354009、10、井田内采空区积水情况井田内 2、4#煤层已基本开采殆尽。据调查,采空区内有积水、积气现象。采用煤矿安全手册中老空区积水估算公式,井田内采空区积水量估算结果表。采空区积水量估算结果表采空区积水量估算结果表煤层采空区编号面积(F)(m2)煤厚(m)煤层倾角( )充水系数(K)积气情况积水量(m3)采-1152589 0.7580.15有169992采-2758344 0.7580.15有861

54、52山西灵石银源新安发煤业有限公司 100101 工作面开采设计山西灵石银源新安发煤业有限公司 25采-3487756 0.7580.15有55412采-11867157 0.7580.20有2828264采-2152550 0.7280.20有22491采-1175730 1.4080.20有49688采-2161640 1.4080.20有457049采-3254871.4080.20有7206采-1292516 4.4980.20有265261采-2586044.4980.20有53144采-389824.4980.20有8145采-4154744.4980.20有14032采-5220

55、014.4980.20有19951采-6156974.4980.20有1423410+11采-769924.4980.20有6341合计4201519947586经估算 2、4、9、10+11#采矿区积水量约为 947586m3,预计采空区积水量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加。、矿井充水因素分析地表水体对矿井开采的影响:井田处于郭庄泉的径流带上,地表无大的水体,井田内各含水层地下水主要的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入渗补给。直接充水含水层对煤层充水的影响:井田内的 9、10+11#煤的直接充水含水层为富水强的 K2、K3、K4灰岩含水层。K2、K3、K4灰岩含水层是井田内对下组煤层开采影响较大的含水层。在断层附近,

56、由于构造对各隔水层的破坏,各含水层可能产生横向及垂向水力联系。因此,开采下部煤层时矿井充水条件将发生较大转变,给矿井安全带来隐患,矿井山西灵石银源新安发煤业有限公司 100101 工作面开采设计山西灵石银源新安发煤业有限公司 26生产时应予以重视。采空积水对矿井充水的影响:井田内 2、4#煤层采空区内存有积水。山西灵石银源新安发煤业有限公司在兼并重组后,将开采 9、10+11#煤层,上部的采空区积水将是本矿开采下部煤层时极大的隐患。以下分析矿井开采下部煤层时,上部煤层的采空积水对下部煤层的开采影响。根据批准的地质报告,计算导水裂隙带高度的经验公式对各可采煤层开采所形成的导水裂隙带高度进行计算分

57、析,计算结果汇总见下表。导水裂隙带最大发育高度导水裂隙带最大发育高度煤层厚度(m)煤层间距(m)导水裂隙带最大高度(m)煤层号最小最大平均最小最大平均最小最大平均20.700.750.7314.9615.6615.3812.8218.7716.2440.701.480.9917.1225.9419.0462.2363.1062.67901.481.1037.8744.0940.094.358.805.3510+112.874.203.4474.98104.5387.64据上表计算结果对各可采煤层顶板涌水因素分析如下:9#煤层导水裂隙带最大高度 44.09m,平均 40.09m。当采用全部垮落法

58、单独开采 9#煤层时,导水裂隙带发育最大高度小于 4、9#煤层的最小层间距,因此,4#煤层采空积水一般不会进入 9#煤层采掘区(但在断裂构造、陷落柱处 4#煤层采空积水对 9#煤层存在充水影响)。一般条件下,开采 9#煤层时的矿井涌水来自其顶板 K2、K3、K4灰岩岩溶裂隙水。山西灵石银源新安发煤业有限公司 100101 工作面开采设计山西灵石银源新安发煤业有限公司 2710+11#煤层导水裂隙带最大高度 104.53m,平均 87.64m。导水裂隙带发育最大高度大于 10+11#煤层与 2#煤层的最小层间距,因此,当采用全部垮落法开采 10+11#煤层时,其顶板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均可达2#煤

59、层采空区,可将 2#煤层采空积水导入 10+11#煤层采掘区。开采10+11#煤层时的矿井涌水来自其顶板 K2、K3、K4灰岩岩溶裂隙水及2#、4#和 9#煤层采空积水。由于灵石地区煤炭资源开采历史悠久,井田内各可采煤层都不能排除遭小窑、古窑开采破坏,因此,矿井生产过程中,除对开采煤层上部采空积水要加强防范外,对本煤层可能存在的采(古)空积水,更要予以高度重视。矿井生产中必须坚持“有掘必探,有采必探,先探后掘,先探后采”的原则,严防开采煤层上部及本煤层采空积水造成矿井透水事故。构造对矿井充水的影响:一是井田开采地段位于 S1向斜处,向斜有汇水作用。二是 12 个陷落柱的导水作用。奥灰水对矿井充

60、水的影响:根据本井田东部新生煤矿东边界奥灰水源井、灵石煤矿 1 号水源井推测,灵石天聚柏沟煤业有限公司推测奥灰水位标高为 560562.0m,本井田奥灰水位标高为 559.5562.5m。井田内 2、4、9、10+11#煤层底板高于奥灰水位,因此,奥灰水对2、4、9、10+11#煤层的开采没有威胁。6、矿井水文地质类型2 号煤层位于山西组中上部,4 号煤层位于太原组顶部,其直接充水含水层为山西组上部的砂岩裂隙含水层及下石盒子组砂岩裂隙含水量,但从开采揭露情况看,该含水层裂隙不太发育,含水性较差,采掘工程一般不受水害影响,防治水工作简单,只要正常疏排就不会影响正常生产,因此,2、4 号煤层矿井水

61、文地质类型为简单型。由于 2、4 号煤层山西灵石银源新安发煤业有限公司 100101 工作面开采设计山西灵石银源新安发煤业有限公司 28采空范围大,采空区内有积水,确定水文地质类型为中等。9、10+11 号煤层位于太原组下段,其充水含水层主要为太原组灰岩岩溶裂隙含水层,富水性较弱,但由于其上部采空积水的影响,使防治水工作难度加大,因此,9、10+11 号煤层矿井水文地质类型为中等。7、矿井涌水量预算根据生产矿井地质报告,新安发煤业开采 10+11#煤层,预测生产能力达到 600kt/a 时矿井涌水量: 正常涌水量:Q正常336m3/d最大涌水量:Q最大384m3/d8、供水水源山西灵石银源新安

62、发煤业有限公司东部现有一眼深井,本矿现生活用水主要来源于现有深井水,生产用水水源主要是在采掘过程中矿井排水,目前基本满足生产、生活用水。但未来生产规模扩大时,用水量也会随之增加,故应考虑合理开发利用深层岩溶水。五、其它开采技术条件1、煤层顶底板岩石工程地质特征本井田各煤层顶底板岩层均未做专门的岩石力学性质试验。引用柏沟煤业有限公司施工的 2 号钻孔、9 号煤层岩石物理力学试验报告,夏门井田精查地质报告 10 号煤层岩石物理力学试验报告进行评述。(1)9 号煤层顶板:为 K2石灰岩,岩性坚硬,抗压、抗拉强度大。岩层单向抗压强度 32.1-63.2Mpa,平均 44.4 Mpa,单向抗拉强度 1.

63、63-4.56Mpa,平均 2.71 Mpa,抗剪强度 1.73-6.11Mpa,平均 4.05 Mpa。稳定性好,属稳定-较稳定型顶板。底板:为砂质泥岩,节理裂隙不发育。属不稳定-较稳定型底板。山西灵石银源新安发煤业有限公司 100101 工作面开采设计山西灵石银源新安发煤业有限公司 29(2)10+11 号煤层顶板:为砂质泥岩(即 9 号煤层之底板),节理裂隙发育,具水平层理。岩层单向抗压强度 9.2-15.9Mpa,单向抗拉强度 0.53-1.02Mpa,抗剪强度 2.50-2.52Mpa,普氏硬度系数 0.92-1.59。属不稳定-较稳定型顶板。底板:为泥岩或砂质泥岩,节理裂隙不发育。

64、属不稳定-较稳定型底板。2、瓦斯根据山西省煤炭工业厅文件晋煤瓦发【2013】160 号关于晋中市2012 年度矿井瓦斯等级和二氧化碳涌出量鉴定结果的批复 ,该矿瓦斯绝对涌出量为 2.46m3/min,相对涌出量为 1.95 m3/t。回采最大绝对涌出量为 0.73 m3/min,掘进时最大涌出量为 0.21 m3/min。二氧化碳绝对涌出量为 1.79m3/min,相对涌出量为 1.42 m3/t。鉴定等级为瓦斯矿井。3、煤尘爆炸性及煤的自燃根据山西省煤炭工业局综合测试中心煤样检验报告:10 号煤层火焰长度 160mm,抑制煤尘爆炸最低岩粉用量 80%,10 号煤尘有爆炸性;10号煤层吸氧量

65、0.6942cm3/g,自燃倾向性等级为级,自燃倾向性为自燃。4、地温、地压据调查,本区煤矿在开采过程中,地温一般为 16-17,区内地温梯度小于 3/100m,无地热异常,属地温正常区。本矿及相邻矿井在生产过程中未发生过冲击地压危害。属地压正常区。5、煤与瓦斯(二氧化碳)突出危险性山西灵石银源新安发煤业有限公司 100101 工作面开采设计山西灵石银源新安发煤业有限公司 30根据矿井地质报告及开拓情况,该矿无煤与瓦斯(二氧化碳)突出危险性。第四节第四节外部条件外部条件一、外运条件分析一、外运条件分析井田位于灵石县城北西方向,西距英(武)-夏(门)乡镇公路2km,通过乡镇公路向东 15km 可

66、直达大运路,南距南同蒲铁路两渡车站12km。其间均有简易公路相通,交通方便。二、水源情况二、水源情况该矿现生活用水主要来源于现有深井水,生产用水水源主要是在采掘过程中矿井排水,目前基本满足生产、生活用水。但未来生产规模扩大时,用水量也会随之增加,故应考虑合理开发利用深层岩溶水。三、电源情况三、电源情况矿井采用10kV双回路供电,一回路电源引自35kV灵石县两渡变电站10kV侧,导线型号为LGJ-120,输电线路长3.5km;另一回路电源引自35kV灵石县交口变电站10kV侧,导线型号为LGJ-120,输电线路长5km。两回线路采用分列运行方式。当一回线路故障时,另一回仍能保证全矿井安全用电。因开采10+11号煤层时,矿井负荷增加,设计矿井供电电源一回路电源引自35kV灵石县两渡变电站10kV侧,输电线路长3.5km;另一回路电源引自35kV灵石县交口变电站10kV侧,输电线路长5km。导线型号变更为LGJ-240。四、征购地情况四、征购地情况矿井现有主、副、回风井场地可以满足生产能力要求。无需再征山西灵石银源新安发煤业有限公司 100101 工作面开采设计山西灵石银源新安发煤业有限公司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