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矿专业多金属矿山毕业设计(铅锌银矿)

上传人:1888****888 文档编号:39971916 上传时间:2021-11-13 格式:DOC 页数:110 大小:2.31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采矿专业多金属矿山毕业设计(铅锌银矿)_第1页
第1页 / 共110页
采矿专业多金属矿山毕业设计(铅锌银矿)_第2页
第2页 / 共110页
采矿专业多金属矿山毕业设计(铅锌银矿)_第3页
第3页 / 共110页
资源描述:

《采矿专业多金属矿山毕业设计(铅锌银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采矿专业多金属矿山毕业设计(铅锌银矿)(11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西南科技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 I湖南某铅锌矿开采设计摘要:本次毕业设计的任务是湖南宝山铅锌矿床北部 154197 勘探线-30m 以上矿段矿床开采设计,设计年生产能力为 40 万 t/a。设计的首要任务是将矿区的地质资料、水文资料和勘探线剖面图结合起来对矿体赋存情况进行了解掌握。结合矿山相关地质资料设计开拓系统,应当使矿山开拓系统结构简单化,使基建工程量减少,并且能够达到生产能力,最后通过技术经济分析比较,来实现开拓系统方案和采矿方法的选择。本设计中开拓系统采用的是平硐竖井联合开拓,采矿方法采用向上分层胶结充填采矿法。矿井的通风方式为两翼抽出式,采用集中通风,保证井下通风安全。设计中对井下运输和

2、矿井提升部分,考虑了井下和地面运输功最小原则。设计中所用到的某些参数是采用类似矿山的数据,并以采矿设计手册为主,配合其它参考资料的方式进行设计。整个设计均按照了设计标准执行,并采用 AutoCAD 计算机绘图,满足了规范设计的要求。关键词:铅锌矿开采;开拓系统;水平分层胶结充填法;矿井通风系统;矿井排水 西南科技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 IIThe excavating design of an Hu Nan lead and zinc mineAbstract:The object of this design is to initial an plan for an Hu Nan lead an

3、d zinc mining involving the area of its northern explore lines ranged from 154 to197 and from altitude of -30m upwards, its has an anticipant capability of 0.4million t/a.The design of the main tasks is to mine geological, hydrological data and prospecting line profile based on the geological condit

4、ion of the ore body to understand. According to the mine geological data design development system, should make the mining development system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make the capital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quantity reduction, and can achieve the production capacity, the technical a

5、nd economic analysis of development, to achieve the system scheme and selection of mining methods. The design of open system is used in the adit shaft joint development, mining methods upwards lamination Stoping-cemented fill method. Mine ventilation mode for the two wings of draw-out type, the cent

6、ral ventilation, ventilation safety guarantee. Design of the underground transportation and hoisting part, considering the underground and ground transportation work minimum principle. The design used in the some parameters used is similar to mine data, and to mining design manual, cooperate with ot

7、her reference way design. The whole design in accordance with the design standards, and adopt AutoCAD computer graphics, to meet the design requirements.Key words: lead and zinc mining; on system development; level stratified cementation and filling method; mine ventilation system; mine drainage西南科技

8、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 III目录前前言言第第 1 章章总论总论.11.1 设计任务与依据 .11.2 矿山概况 .11.3 矿山开采现状 .3第第 2 章章矿山地质矿山地质.42.1 矿区地形特征 .42.2 矿区地质 .42.3 矿床地质 .72.4 矿床开采技术条件与水文地质条件 .112.5 矿区勘探与储量计算 .112.6 生产地质工作 .132.7 地质资料评价 .14第章第章矿山生产能力矿山生产能力.153.1 矿山工作制度 .153.2 矿山生产能力验证 .15第第 4 章章矿床开拓矿床开拓.174.1 开采范围确定 .174.2 错动界限与保安矿柱圈定 .174.3 矿床开拓 .

9、174.4 主井位置的确定 .234.5 确定保安矿柱和绘制开拓系统图 .244.6 井田中阶段开采顺序和阶段中矿块开采顺序 .25第第 5 章章 采矿方法采矿方法.265.1 矿床开采技术条件 .265.2 采矿方法选择 .295.3 采矿方法概述 .345.4 采准与回采计算 .395.5 矿床开采技术 .48第第 6 章章 井下运输井下运输.496.1 运输系统选择 .496.2 运输设备选择与计算 .516.3 井底车场设计 .54第第 7 章章矿井提升矿井提升.55西南科技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 IV7.1 提升方式及系统选择 .557.2 提升设备选择 .55第第 8 章章 矿井排水矿

10、井排水.608.1 排水方式与排水系统确定 .608.2 排水设备选择 .618.3 水泵房、水仓 .658.4 排水设备及人员编制 .66第第 9 章章 压气设施压气设施.679.1 压气设备的选择 .679.2 压气管网 .689.3 压气机耗电量计算 .699.4 压气设备及人员编制 .69第第 10 章章 矿山供电矿山供电.7010.1 供电电源 .7010.2 用电负荷计算 .7010.3 配电系统 .72第第 11 章章 井巷断面设计井巷断面设计.7311.1 竖井断面设计 .7311.2 平巷断面尺寸设计 .75第第 12 章章 矿井通风矿井通风.7912.1 通风系统选择与风量

11、、负压计算 .7912.2 矿井通风设备的选择 .8812.3 局部通风 .9112.4 坑内防尘与安全 .92第第 13 章章矿山总平面布置矿山总平面布置.9413.1 矿山地面运输 .9413.2 采矿工业场地布置 .94第第 14 章章基建工程量与进度计划基建工程量与进度计划.9614.1 基建工程量 .9614.2 基建进度计划编制 .99致致谢谢.101主要参考文献主要参考文献.102附图附图.103西南科技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 前言毕业设计是教学计划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最后的一个不可缺少的教学环节。它具有实践性和综合性,是一种很好的结业形式。通过毕业设计,能使学生受到工程师所必需的

12、综合训练。学生运用所学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分析研究和解决各种采矿技术问题,从而提高调查研究、查阅文献和搜集资料的能力;提高理论分析,制定设计方案的能力;提高设计、计算和绘图的能力;提高技术经济分析和组织工作的能力;提高总结、撰写论文或设计说明书的能力。毕业设计是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前的一次“实践演习”,为今后从事采矿专业技术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由于时间短、内容多、工作量大,毕业设计不能象工业设计那样面面具深,只能在保持章节完整性的基础上重点进行矿床开拓设计,采矿方法设计,以及基建进度计划的编制等。对这些章节中的各项方案选择和技术决定都要进行详细的论证和必要的技术经济比较,其它如提升、运输

13、、压气、通风、排水和供电各章,则主要是作各个系统的确定,设备选型设计,设备、人员表编制,以便进行详细的论证和必要的技术经济计算,也可根据各个年级的具体情况,研究决定删减一些章节。本设计指导书是对毕业设计大纲较详细的说明,有些章节仍很粗糙,仅供毕业设计过程中参考,在保证大纲要求的前提下,学生可以重新组织章节内容,可不受本指导书的限制,鼓励创造性的运用,切切避免照搬。毕业设计过程中,学生在指导教师指导下,要充分发挥独立思考正确运用所学理论知识的能力,以地质资料为依据,认真分析现有生产系统和技术方案的利弊,使设计切实做到:生产安全而可靠,技术先进而适用,经济合理而有效益。设计说明书要简明扼要,书写工

14、整,图纸整洁清晰,符合规范。设计完成交指导教师评阅认可后再提交答辩。答辩委员会根据指导教师的评语和学生的答辩情况评定西南科技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1第 1 章总论1.1 设计任务与依据1、设计依据、设计依据以地质勘探资料为依据进行设计。2、设计范围设计范围北部财神庙铅锌矿体(154197 线) ,赋存标高-30 m 以上矿段。3、设计内容、设计内容(1)矿床开拓系统设计, (2)倾角 55标准矿块采矿方法设计,(3)-30m 中段平面开拓设计, (4)编制矿山基建进度计划(2.5 a), (5)通风系统设计, (6)其它设计内容与要求按毕业设计大纲。1.2 矿山概况1.2.1 矿区位置与交通宝山有

15、色矿业位于享有“有色金属之乡”美誉的湖南省郴州市。公司总部座落在桂阳县城关镇宝山路 30 号,离“千年古郡”桂阳县城仅 1 公里。公司区位优势凸显,北依长株潭,南临粤港澳。驱车约 20 分钟即可到郴州市武广高铁西站,北上长沙、南下广州均在一小时路程圈内。有城市公路直达京广铁路、京珠高速、107 国道,距离仅 28 公里。距京珠高速复线 5 公里,距厦蓉高速仅 3 公里,距衡武高速 40 公里。公司在郴州市拥有货物转运站,有铁路专线直通京广铁路,物流通畅,区位值高,可谓“三条高速绕矿过,交通便捷地势优”。交通位置见下图 1-1。西南科技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2图 1-1 宝山铅锌银矿交通位置图1.2

16、.2 矿区气候条件郴州市位于北纬 24532650,属中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因南北气流受南岭山脉综合条件(地貌、土壤、植被、海拔)影响,太阳辐射形成多种类型的立体分布,垂直和地域差异大。具有四季分明,春早多变,夏热期长,秋晴多旱,冬寒期短的特点。多年平均气温 17.4,多年平均降水量 1452.1 毫米,比全省平均数多 19.7毫米,为全国多年平均降水量的 2.22 倍,为世界大陆多年平均降水量的 1.3 倍。由于气候温暖湿润,郴州山青水秀,风光旖旎,历来被誉为“四面青山列翠屏,山川之秀甲湖南”。正如“郴”字从林从邑,邑在林中,森林和城市融为一个和谐的整体。有诗为证:“郴山郴水,幽香醉人”

17、。宋代诗人阮阅诗云:“万紫千红一径深,胭脂为地粉为林”。 矿区附近主要河流有官溪河、春陵江,桂阳县地形属中高山地带,山峰高度一般在 300400m,气候春夏多雨,秋冬干燥西南科技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31.3 矿山开采现状1、一期工程简况宝山一期工程为露天开采,主要开采铜钼综合矿和单铜矿体。矿山于 1966 年10 月破土建设,1972 年底竣工建成生产能力:采矿 2000 吨/日,选矿 2500 吨/日,机修加工 255 吨/年,汽车大修 100 台/年,以及相应的供电、供风、供水系统。露天开采于 1995 年末闭坑。2、二期工程简况根据矿山的实际情况,一期工程露天开采的产量逐步减少,服务年限也

18、在缩短。为了尽快解决好露天转井下的生产衔接,保证矿山生产的持续发展,1987 年开始了二期工程建设。按宝山矿田的位置分,先后建设了中部铜钼多金属矿区、西部铅锌银矿区、北部铅锌银矿区。中部铜钼矿区位于矿田的中部,东西长约 800 米,南北宽 100380 米,矿体走向 NE 或 NEE,倾向 NW,属高温热液交代的矽卡岩型矿床。1987 年开始建设,设计生产能力为 500 吨/日,主控工程按 1500 吨/日建设,采用平硐明竖井开拓。西部铅锌银矿区位于矿田的西部,距铜钼矿区西偏北仅 300 米处,矿体受宝岭倒转背斜东段倒转翼控制,主要产于层间断裂破碎带中,矿体走向 NWEW,倾向NE,属中低温热

19、液充填交代型矿床。1988 年采用探采结合方式开始建设,设计生产能力为 300 吨/日。采用平硐盲斜井开拓。主要开采 50 米标高至 250 米标高的西部铅锌矿体。北部铅锌银矿区位于矿田的北部,东西长约 1400 米,南北宽 300 米,矿体主要受财神庙倒转背斜和断裂破碎带控制,矿体走向 EN EW 和 EW,倾向 NNW 或NNE。属中低温热液充填交代型矿床。1994 年开始建设,设计生产能力为 300 吨/日,采用平硐明竖井盲斜井联合开拓。主要开采-30 米至 90 米标高铅锌矿体。西南科技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4第 2 章矿山地质2.1 矿区地形特征宝山矿山所在的桂阳县位于湖南省郴州市西部,

20、南岭北麓,湘江支流的舂陵江中上流。地理坐标为东经 1121326至 1125546,北纬 252715至 261330。全县以丘岗地为主,南北高中间低,属丘陵地带。宝山矿紧挨桂阳县城地表不允许大面积崩落。2.2 矿区地质1、矿区地层宝山矿区主要出露地层为石炭系。矿区内 Cu、Pb、Zn 等有色金属矿产的主要赋矿层位为:石磴子组灰岩、测水组砂页岩、梓门桥组白云岩。宝山矿区出露地层有泥盆系上统佘田桥组、锡矿山组,石炭系下统孟公坳组、石磴子组、测水组、梓门桥组,中上统壶天群。其中石磴子组灰岩、测水组砂页岩为本区主要的赋矿层位、岩性。2、矿区构造 区内构造复杂,主要形成于印支燕山期,由一系列的倒转背、

21、向斜及压性、压扭性断裂构造所构成。矿区主构造线方向为北东南西。后期横断层 F3 将矿区划分为南北两区。现将矿区中与矿床有关的褶皱、断层特征分述如下:(1)褶皱构造宝岭倒转倾伏背斜:背斜顶部位于矿区中部露采场,其核部由石磴子组灰岩组成,轴面南倒北倾,倾角约 3045,轴面走向 8090。褶皱轴东端向北东转,西端向南西西转,整个背斜向西倾伏延伸。该背斜的东端及南翼被 F1、F38 破坏,北翼被 F0 切割。该倒转背斜的轴部和正常翼控制着矽卡岩型铜钼矿床、裂隙充填型铅锌银矿床,倒转翼控制着裂隙充填型铅锌银矿床。牛心倒转向斜(宝岭北倒转向斜):位于西部矿床的中部。向斜核部主要由壶天群白云岩组成,轴面走

22、向 7080,南倒北倾,倾角 4550。该向斜东扬西沉,倾伏角约 30。该向斜北翼被 F21、南翼被 F0、东端被 F3、西端被 F5 切割,向斜核部被隐伏的 F0-1 斜切。该向斜转折端与 F21 控制着西部铅锌银矿床。西南科技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5牛心倒转背斜:位于 F21 断层上盘。核部由石磴子组灰岩组成,轴面走向7080,南倒北倾,倾角 5070。该背斜北翼被 F109、南翼被 F21 切割。财神庙倒转背斜:位于 F3 以北,南翼被 F3 斜切。核部由石磴子组灰岩组成,轴面走向北东 ,倾向北西,向北东倾伏。该背斜中近东西向的断裂构造(F25、F23)和层间破碎带(C1c 与 C1sh)及

23、背斜轴部挤压裂隙带是北部铅锌银矿床中的主要赋矿部位。杉木岭桂阳中倒转向斜:位于矿区北部。核部由壶天群白云岩组成,轴面走向北东,倾向北西,向北东倾伏 。(2)断裂构造矿区断裂根据其走向可分为北东组和北西组。其中北东组断裂多为早期形成的压扭性走向逆冲断层,倾向北西,倾角 6070,主要有 F109、F21、F0、F1 等。北西组断裂为晚期形成的横向平移旋转张扭性正断层,该组断裂多倾向北东,少数倾向南西,主要有 F2、F3、F4、F5 等。北东组断裂与成矿较密切。现将矿区中的主要断层特征叙述如下:F3:位于矿区中北部,为后期横断层,它将矿区分为南北两区,北区为财神庙铅锌银矿床;南区根据控矿构造和矿床

24、位置分为西部铅锌银矿床、中部铜钼矿床、东部铅锌矿床。F3 断层是宝山矿区中一条规模较大的张扭性正断层,走向 280300,倾向北东,倾角 6575。上盘西端下沉,东端抬升;下盘西端抬升,东端下沉。断层破碎带宽 0.550 米,主要由砂岩、页岩、白云岩、灰岩的碎块经铁锰质、炭质、泥钙质等胶结而成。该断层在地表风化后常呈黑土带。F0:位于矿区东南部,地表从宝岭倒转背斜的正常翼上通过,为成矿前压扭性逆断层。断层走向 1030,倾向北西,倾角 4065。断层破碎带宽 0.140 米,主要由砂、页岩碎块、千枚岩、灰岩角砾经泥、炭质胶结而成。破碎带中普遍见辉钼矿化,局部地段见透镜状铜、钼、铅锌矿体。矿区中

25、部铜钼矿床主要赋存在 F0 的下盘。F21:位于牛心倒转背斜与宝岭北倒转向斜之间。东至 F3,西到竹子岭,全长约 2 公里,走向 70 80,倾向北西,倾角 6075。断层破碎带宽 0.8 30 米,主要由砂页岩、灰岩、白云岩、黄铁铅锌矿角砾经泥、炭质物胶结而成。破碎带中普遍西南科技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6见黄铁铅锌矿化,局部地段见脉状、扁豆状黄铁铅锌矿体。F21 为西部铅锌银矿床的主要含矿断裂。F4:位于北部财神庙铅锌银矿区。为平移正断层,断层走向 270300,倾向北东,倾角 5080。断层上部大部分地段被花岗闪长斑岩充填,深部为破碎角砾岩带,局部地段见透镜状铅锌矿体。F25:位于北部财神庙铅

26、锌银矿区。为张扭性正断层,断层走向北北东东西,倾向北,倾角 3560。断层破碎带宽 225 米,主要由破碎角砾岩组成,局部地段见透镜状、囊状铅锌矿体。F25 为北部铅锌银矿床的主要含矿断裂。(3)矿区岩浆岩 宝山矿区的岩浆岩均为燕山早期超浅成中酸性小岩体,其同位素地质年龄为182 百万年 145 百万年。岩石类型主要有:花岗闪长斑岩、微晶花岗闪长斑岩、石英斑岩、英安质凝灰角砾岩、辉绿玢岩。矿区地表出露岩体 26 个,其中以微粒花岗闪长斑岩为主。矿区中的岩体主要分布在三个北西西向展布的岩带中。宝山矿区代表性岩体为隐伏于宝岭倒转背斜中的 306 号花岗闪长斑岩脉,该岩脉已有 14 个钻孔控制,走向

27、长约 400 米,倾斜延伸约 1200 米,倾向北,倾角 58。岩石呈深灰色烟灰色,斑晶含量 2030%,多为中长石斑晶,具环带构造;少量为更长石、钠长石,多呈自形半自形晶;其次为正长石、石英、角闪石、黑云母;基质为石英、长石、角闪石。岩石具斑状结构,基质呈细粒花岗结构。整个岩体具钾长石化,岩体上下盘接触带具矽卡岩化,岩体中Cu、Mo、W、Bi、Pb、Zn、Ti、Cr、Ni 等元素含量较高。该岩体与成矿关系极为密切,具有相对封闭的环境,岩体所带来的挥发份及金属成矿元素不易扩散,在整个缓慢的分异过程中,逐渐与围岩发生交代反应,形成矽卡岩时期的铜钼矿床和硫化物时期的铅锌银矿床。宝山矿区是一个与隐伏

28、花岗闪长斑岩有一定成因联系的多金属矿区。矿床正向分带性明显,由隐伏岩体向外依次为高中温岩浆热液矽卡岩型 W、Bi、Mo、Cu 多金属硫化物矿床中温热液 Cu、Pb、Zn 硫化物矿床中低温热液 Pb、Zn、Ag 硫化物矿床低温 Ag、Mn 矿床。并出现相应的围岩蚀变为矽卡岩化绿泥石化大理岩化铁锰碳酸盐化。 西南科技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7(4)围岩蚀变 宝山矿区的围岩蚀变主要有:矽卡岩化、云英岩化、萤石黄铁矿化、硅化、黄铁铅锌矿化、大理岩化等。矽卡岩化:主要分布在中部铜钼矿区隐伏的花岗闪长斑岩的外接触带上,矽卡岩的原岩为含泥质较高的 C1sh 组灰岩和 C1c 组钙质砂页岩。矿区中的矽卡岩主要呈透镜

29、状不连续产出。矿区中的矽卡岩主要见有黄绿色和浅红色两种,黄绿色的矽卡岩与黄铁矿、黄铜矿的矿化较密切;浅红浅灰色的矽卡岩则与辉钼矿、白钨矿、辉铋矿的矿化较密切。矽卡岩中的组成矿物主要有:石榴子石、透辉石、绿帘石、绿泥石等。云英岩化:主要见于矽卡岩外侧蚀变砂页岩中钨铋矿脉两侧,与钨铋矿化密切。萤石黄铁矿化:主要以细脉状、网脉状、团块状分布于砂页岩和白云岩中。产于矽卡岩外侧蚀变砂页岩裂隙或破碎带中时,常与白钨矿化较密切。产于白云岩裂隙中时,与铅锌矿化有一定的关系。硅化:产于矽卡岩外侧围岩时,与钨、钼、铋矿化较密切;产于断裂带外侧时,常与铅锌矿化较密切。黄铁铅锌矿化:主要产于含矿断裂带或层间破碎带及近

30、矿围岩的裂隙中。它是寻找铅锌矿床的直接找矿标志。大理岩化:主要产于矽卡岩内及外侧围岩,与铜钼矿化关系密切2.3 矿床地质北部财神庙铅锌银矿床矿床主要产于财神庙倒转背斜正常翼(北西翼)的断裂中。矿体受断裂控制。财神庙倒转背斜核部由 C1sh 灰岩组成,两翼为 C1c 砂页岩,轴面产状为走向北东东、倾向北北西,南倒北倾,倾角约 50左右。该背斜南端被 F3、F4 两条走向北西、倾向北东的正断层斜切并旋扭。财神庙矿区的铅锌矿体,主要受 F25、F23、F4 断裂及 F25 与 F4 之间发育于 C1sh 灰岩中的裂隙带控制,其次是受背斜轴部挤压形成的剥离空间破碎带和受岩体冷凝收缩产生的破碎带控制。矿

31、体主要产于 C1sh、C1c、C1z1 中及 C1sh 与 C1c 界面近围的 C1sh 灰岩中 , 西南科技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8C1sh、C1c、C1z1 与岩体接触带中。主要以产于石蹬子组灰岩中的矿体为主,其矿体产状主要受断裂控制,矿体厚度大、品位高; 产于测水组砂页岩中的矿体主要为成矿期后受应力运移至其内的矿体,该类型矿体小、厚度薄、品位相对较低;产于梓门桥组白云岩中的矿体主要为受断裂旁侧羽状裂隙控制,矿体小,大部分为氧化矿石。矿体形态为透镜状、扁豆状、脉状,似层状及不规则状,其中产于岩体接触带的小矿体走向北西 280 310,倾向 NE1040,倾角一般为 80左右。2.3.1 矿床成

32、因类型与工业类型宝山矿床类型主要是岩浆期后高中温热液接触交代矽卡岩型铜钼钨铋多金属矿床和中低温热液裂隙充填交代型铅锌银矿床。根据地质及各种测试结果研究表明, 宝山隐伏花岗闪长斑岩属深源幔壳同熔过渡型花岗岩成矿系列。同生含 W、Mo、Cu、Bi、Pb、Zn、Ag 、Au 等成矿元素丰度较高, 是成矿母岩。宝山矿田各矿床系含矿岩浆沿深大 断裂侵入 于宝岭复 式倒转 背向斜而成, 矿体亦赋存其中。矿石硫同位素测试结果表明, 矿区大多数有浆硫特点。矿床的铅同位素组成主要为岛孤铅, 大多数样品落在正常铅演化模式的增长线上, 不同层位中的铅同位素组成基本一致, 证明物流一致。但测水组中黄铁矿中的铅属异常铅

33、, 虽矿体中也有个别样品属异常铅, 但不是主要的; 个别样品落在 5 亿年等时线上, 证明有地层铅的存在, 但样品少, 属污染性质。铅同位素模式年龄经计算( H - H 法、R- F- E 法、R- S- F 法) , 平均在 1 3 亿年左右, 岩体年龄与矿体年龄具有一致性。本区矿石中的铅, 主要是由深源岩浆带来的。包囊体均一温度测定在 140350 % , 显示了成矿的高、中、低温的多阶段性。成矿溶液类型西部矿区为 K- Ca- Cl 型; 东部及中部为 K( Na) - Ca- F 型。从岩体到矿体均显示 K Na。岩体和黑云母微量元素测定所含元素与矿区矿种一致。显示岩体成矿在地球化学上

34、的继承性。矿物中的辉钼矿含铼, 方铅矿中含硒, 闪锌矿中含 In, 伴生金银组分含量高等, 均显示了深源物质特点。矿物中 的某些元 素, 如 闪锌矿 中的 Ca - Ce-Ag、Cd/ Fe、黄铁矿中的 Ca/ Ni 等, 与某些典型火山热液及深源岩浆有关的矽卡岩- 热液矿床相近。综上所述, 本区为与深源岩花岗闪长斑岩有关西南科技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9本区深部岩浆岩上侵时所带来的大量有用金属元素组份为矿床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 而脆性的碳酸盐岩在构造应力作用下形成的断裂破碎带和节理裂隙带为矿液的运移沉淀提供了有利的空间, 其成矿的富集规律主要有以下几点:1 控矿断裂破碎带中常形成脉状、透镜

35、状矿体,并在走向上往往在其呈& S 形或反& S形转折部位,在倾向上往往在其倾角变缓的部位形成富厚矿体。在测水组砂页岩与桥门桥组白云岩下段白云岩、石磴子组上段灰岩接触界面( 或接触带) , 由于岩性上物理性质的差异, 裂隙十分发育, 有利于矿液的运移和沉淀, 常形成似层状、透镜状、囊状矿体, 并在其接触界面与控矿断裂交汇地段形成厚大的富砂包。控矿主断裂旁侧的节理裂隙, 常形成细脉带状型的楔形矿体, 靠近控矿主断裂矿体富厚。层间破碎带、层间剥离空间及倒转背向斜核部, 背向斜的倒转翼有利于矿液的充填交代, 多形成透镜状、脉状矿体。2.3.2 矿床特征宝山矿体主要赋存在 F21 断裂破碎带及其下盘的

36、宝岭北倒转向斜、宝岭倒转背斜中。其中在 161- 173 勘探线共探获铜钼矿体 16 个( 单铜矿体 9 个、单钼矿体 4 个、铜钼矿体 3 个) ,主要赋存在宝岭倒转背斜核部矽卡岩中, 在 158- 169 勘探线探获铅锌银矿体 19 个, 主要赋存在宝岭倒转背斜核部、倒转翼石磴子组灰岩、测水组砂页岩;宝岭北倒转向斜测水组砂页岩及梓门桥组白云岩、石磴子组灰岩 的接触地段;F21 断裂破碎带。铜矿体: 赋存在宝岭倒转背斜核部矽卡岩中的铜矿体有 3 个( Cu- 1、Cu- 2、Cu- 3) , 这三个主矿体的矿量占西部铜钼矿总矿量的 71 33% 。矿体分布在 161- 173 线之间, 矿体

37、控制标高为 200800 m。矿体走向长 200400 m, 倾向延深 900 m, 且矿体沿倾向 延深无探矿工程封底控制。矿 体厚度 0.5930.02 m, 平均为 7.56 m, 厚度变化系数为 69.11% ,厚度较稳定。矿体呈脉状似层状, 扁豆状或透镜状,走向北东, 倾向北西, 倾角 2565。矿石有用元素为铜, 品位 0.5% 3.32% , 平均品位 1.06% , 品位变化分数为 54.78% , 品位均匀。铅锌银矿体: 赋存在 F21 断裂破碎带及其下盘的宝岭北倒转向斜、宝岭倒转背西南科技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10斜中, 主要有 3 个铅锌银矿体( PZ- 1、PZ- 3、PZ-

38、 5) , 这三个主矿体的矿量占北部铅锌银矿总矿量的 68% 。矿体分布在 158-169 勘探线之间, 钻孔控制矿体赋存标高- 620110 m, 矿体走向长 400800 m, 倾向延深 150600 m,矿体沿走向及倾向延深方向无探矿工程封底封边控制。矿体厚度 0.7237.46 m, 平均厚度 9.1 m,厚度变化系数为 112 2% , 厚度不稳定。矿体呈脉状,2.3.3 透镜状, 走向北东, 倾向北西, 倾角 4075。矿石有 用 元 素 主 要 有 铅、锌、银, 铅 品 位 1 .08%27 .20% , 平 均 品 位 5. 75% , 品 位 变 化 系 数为 66 .02%

39、 , 锌 品 位 2% 19 .47% , 平 均 品 位 为 5. 85% , 品位变化系数为 57 .95% , 银品位 67 .63232. 79 g/ t, 平均品位 170 .46 g / t, 品位变化系数为 35% , 品位均匀。矿石特征:宝山东部矿石类型主要为黄铁铅锌银矿石,按矿物组合分为:块状、角砾状、细脉浸染状、条带状黄铁铅锌银矿石,其中以块状、角砾状为主;工业类型主要以原生硫化矿石为主,由于部分矿体所处位置受构造及地下水潜水面的影响,矿石遭受地下水侵蚀而产生局部氧化,另有少量氧化矿石。矿石中的主要有用元素为:Pb、Zn、Ag,伴生有益组份为:Au、S;有害元素为:As。

40、宝山北部矿石类型按矿物组合分为:黄铁铅锌银矿石。工业类型以原生硫化矿石为主,其次为混合矿石、氧化矿石。矿石中的主要有用元素为:Pb、Zn、Ag,伴生有益组份为:Au、Cu、S、Cd;有害元素为:As、F。矿石矿物成份:矿石中主要金属矿物为方铅矿、闪锌矿、黄铁矿,次要矿物有车轮矿、黄铜矿等;脉石矿物比较简单,主要有方解石、石英、白云岩、绢云母绿泥石、萤石、炭泥质物、电气石等。矿石结构构造:矿石结构比较复杂,既有典型中低温热液矿石结构特征,又具有在低温条件下形成的同心圆状结构以及胶体重结晶的自形和半自形变晶等结构特征。主要为他型粒状结构、半自行形粒状结构、自行形粒状结构、交代残余结构、乳浊状结构、

41、环带结构、碎裂结构等;矿石构造主要呈致密块状、角砾状、条带状、细脉浸染状以西南科技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11及胶状、条纹状等构造。2.3.4 围岩特征围岩蚀变与矿化关系:围岩蚀变较微弱,主要有碳酸盐化、硅化、大理岩化、绢云母化等,在矿床的东南缘靠近中部矿床的地方,局部有矽卡岩化。其中在测水组砂页岩中局部见有长石化。而铅锌矿体主要以重结晶作用为主,局部有少量硅化、碳酸盐化。萤石化、大理岩化、矽卡岩化等主要与铜、钼、钨、铋矿化有关。2.4 矿床开采技术条件与水文地质条件2.4.1 开采技术条件岩的节理裂隙都是比较发育的,对于开采矿石具有很大的影响,由于矿岩比较破碎,所以矿岩都是不稳固的,矿石的容重为

42、2.94t/m3,矿石的硬度 f 为 46,岩石的硬度 f 为 68。上盘移动角为 65,下盘 65,端部 70。矿石并无结块性和自然性,氧化性也不是很明显,对于矿体开采基本都没有什么影响,在矿石开采过程中可以不予考虑。矿体中有四条断层,对采矿和井巷的开拓有影响,需要注意,维护巷道的安全。由于矿岩都较破碎,同时存在断层,因此在开采中井巷的维护就显得特别的重要了,因此,在开采矿石过程中不仅要很好的支护井巷的安全,同时还应加强巷道变形的检测工作,及时发现并解决出现的过大的变形和强烈地压活动问题。2.4.2 水文地质条件受地理条件的影响,境内时常遭遇“三寒两雨”(春季寒潮、五月低温、九月寒露风、六月

43、大雨、八月倒秋雨) 。内多年年平均降水量为 1865.5 毫米,最多的 2000年为 2444.2 毫米,最少的 1993 年为 1572.5 毫米。 ,矿坑总涌水量 30l/s50 l/s 。开拓中心灰岩含水层水位标高已降至 6070m,比上部白云岩含水层水位低226.7262.94m,白云岩含水层水位井泉流量无明显变化。证实矿区下部含水层富水性弱;砂页岩隔水层隔水性强;上下两含水层地下水水力联系弱。采掘中心水位比桂阳城低 240250 m,桂阳城环境无明显变化,证矿区主要含矿层与桂阳城水力联系微弱,水文地质条件较好。西南科技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122.5 矿区勘探与储量计算2.5.1 矿区勘

44、探矿区勘探是发现矿床之后,对被认为具有进一步工作价值的对象通过应用各种勘探技术手段和加密各种勘探工程的进一步揭露,对矿床可能的规模、形体、产量、质量以及开采的技术经济条件做出评价,从而为矿山开采设计提供依据。勘探的目的1、在地质勘探工作的基础上,详细查明勘探区段内主要矿体的规模、形态、产状和分布规律;2、详细查明矿石中主要元素 pb 和 zn,共生元素铜,金,银等贵重金属的含量、分布特征和表化规律,固定矿体并进行储量计算;3、提高勘探区段内地质工作的控制程度和研究程度,提高资源的储量级别,满足矿山开采的需要。本次工作累计完成坑探 2800 米;水平钻孔 16 个,计 743.29 米;基分样

45、2625个;探索性选矿试验样 2 个;可选性选矿试验样 5 个;物相分析样 452 个;组合分析样 84 个;小块体重样测定 145 块;大体重样测定 4 个;坑道放射性检查 825 米;水样 16 个;勘探范围内共圈定矿体 106 个。钻孔的方位角和倾角,每 100m 测量一次,直孔每百米不大于 2,斜孔不大于3。补勘手段仍采用钻探加密控制,其网度是在原勘探网度 5050 米或 6050 米的基础上加密至 2525 米或 3030 米。2.5.2 矿区储量计算 矿体圈定及储量计算所依据的工业指标一直沿用有色冶金设计总院(69)有设革生字 5 号文进行,本次设计仍然采用该指标,具体指标内容如下

46、:原生硫化铅矿矿石: 混合矿石铅:边界品位: 0.30.5% 0.50.7%最低工业品位: 0.71.0% 1.01.5%原生硫化锌矿矿石: 混合矿石锌:西南科技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13边界品位: 0.51.0% 0.81.5% 最低工业品位: 1.02.0% 2.03.0%。矿体最小可采厚度:假厚度 3m矿体中夹层最大厚度:3m 储量计算所用矿石体重为:矿石体重 2.94 t/m3储量计算结果见下表 2-1。表 2-1 储量计算表勘探线s1s2总面积 相邻两勘探线断面面积之差与大面积之比体积储量 t15445656310190.19005328650950149793150371.32745.

47、031116.350.50160396276650.7883225353.318157780.56660.521441.080.15378702572054211838.76161655.86810.371466.230.190665992116722.5343164.151691678.591434.323112.910.145520943160645.5472297.771731534.322253.473787.790.319130053185889.5546515.131772183.47763.382946.850.65038219100037.83294111.22181755.3

48、81198.451953.830.36970253293941.5276188.011851123.451163.342286.790.034289202119339.5350858.131891263.343129.834393.170.596355074148648.366437026.1971933029.831544.164573.990.490347643154720.709454878.8851971544.166982242.160.54797430376317.0484165921.371864.592785.960.50585919794624.73982099.16合计14

49、50541.983764123.732.6 生产地质工作2.6.1 生产勘探控制测量:以矿区周边国家四等控制网点为起算点,用全站仪导线布设井下巷道道及图根导线作为井下工作的起点,导线侧角中误差为 8,相对精度为 1/4000。工程测量:钻孔测量根据钻孔设计坐标在现场定出孔口位置。方向点,钻孔施西南科技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14工完毕后再进行孔口坐标及高程测量,均采用全站仪及坐标法进行测量,个别钻孔采用 J6 经纬仪视距法正倒镜测量,精度达到测量规范的要求。地质编录工作及质量评述:井下钻探岩芯均进行原始地质编录,室内整理,质量均为满足地质综合整理及编图要求,钻探工程资料包括:开孔、终孔通知书、钻孔地

50、质编录、采样分析结果表、钻孔质量验收率和孔口坐标等。钻孔施工前,地质编录人员在现场核对孔位、方向、倾角确认无误后填写开孔通知书,施工过程中地质人员每天到现场了解施工及孔内情况,与施工人员相互配合,解决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钻孔终孔后测量孔深并填写终孔通知书,室内统计并填写钻孔质量验收单,收集终孔孔口坐标。钻孔岩芯,矿芯编录,按钻进回次观察地质现象和描述岩性及记录换层位置。室内根后,对据井下记录,计算岩矿芯采取率,换层位置与见矿深度,建立工程质量台帐。钻孔终孔所有矿芯用全芯取样,质量达到规范要求。2.6.2 生产取样1、采样工作 矿芯取样:采取全芯法,按不同矿石类型、品级进行取样,样长一般 1.

51、51.8 米。2、样品加工 样品加工按且乔特公式进行,k 值取 0.2,分破碎、过筛、2kdQ =拌匀、锁分四个部分进行,样品加工好后保留不小于 100 克的副样。3、化验工作 基本分析为铅锌铜为主,极少金银;分析方法:铜用比色法,铅锌用原子吸收法,硫用容量法。4、化验质量检查内外检验品抽查及比例:样品抽查兼顾不同的矿石类型和品级,低于边界品位的样品不作内部检查按月进行,检查数量为基本分析样品的 510%,外部检查按季度进行,检查数量为基本分析样品的 35%,外检验品从内检合格的样品中抽取;外检样品的分析项目为 Cu 元素。2.7 地质资料评价矿山探程度中等,由于存在较多断层,对矿体的圈定存在

52、很多的不确定性,同时由于勘探程度没有加密,所以存在小块矿体无法计算储量,需要加密勘探后才能准确计算,由于是毕业设计,时间有限,无法进行精密计算,同时所取的数据根据西南科技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15情况进行了适当修正,充分利用了所给的地质资料,进行初步的储量计算,设计地质资料相对完善。 西南科技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16第章矿山生产能力3.1 矿山工作制度说明矿山采用的年工作日数、日工作班数、班工作小时数。年工作日:330 天,日工作班数:3 班 ,班工作小时数:8 小时。3.2 矿山生产能力验证矿山生产能力即年产量,一般是根据国家对矿山规定的最终产品产量要求计算年采出矿石量、矿山设计的任务即从技术可能

53、性和经济合理性验证矿山生产能力,毕业设计则是根据指导教师下达的设计任务书验证该矿山生产能力。年产 40 万吨开采 10 年属于中型矿山3.2.1根据矿山开采年下降速度验证生产能力 =412306 (3-1)EKKVSAama1=25. 10 . 19 . 092. 09 . 094. 21200010式中:Aa矿山年产量,t/a;V矿床开采年下降深度,10m/a;S矿床开采面积 12000m ; 2矿石体重,2.94t/m ;3矿石回收率,90;矿石贫化率,8;地质影响系数,0.71.0 取 0.9;Km矿体厚度修正系数取 1.25;K矿体倾角修正系数取 1。3.2.2根据经济上合理的服务年限

54、验证生产能力 =409143 (3-2)1 (jaTQA =92. 099 . 03764123式中: Q矿床可采工业储量(减去永久矿柱损失和地质构造因素引起的矿石损失) ,t;西南科技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17矿石总回收率, (包括采准、回采、矿柱回采等总的回收率)90;矿石贫化率,8;Tj经济合理的服务年限(一般是下限) ,计算按下式: qpAN =Tj=Tzh+ Tc+TM)Tc矿山从投产到产到达产年限,3a; 大型 35a 中型 3a 小型 13aTzh矿山按设计能力正常生产时间,9a;(要求 TzhTj)23TM矿山结尾时间,1a。西南科技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18第 4 章矿床开拓4.1

55、开采范围确定根据设计要求矿山开采范围为地质勘探线 154 号197 号之间4.2 错动界限与保安矿柱圈定4.2.1错动界限的圈定地下采矿形成采空区以后,由于采空区周围岩层失去平衡,引起采空区周围岩层的变形和破坏,以至大规模移动,使地表发生变形和塌陷,为了使地面建(构)筑物及主要开拓巷道不受地下开采所引起的地表移动的影响,必须圈定地表移动带,其界限应标在总平面图、开拓系统平面图、剖面图及各中段平面图上。根据矿区内矿岩性质,查设计手册1可得:上盘移动角 60,下盘移动角 65,走向端部 70;移动带界限见地形地质平面图。4.2.2保安矿柱的圈定由于某些具体条件的限制,井筒和建(构)筑物不能布置在移

56、动带以外,而需要布置在移动带以内时,必须留保安矿柱加以保护,设计中如遇此情况,应进行保安矿柱的圈定。根据矿山具体条件,设计中井筒和建(构)筑物都布置在移动带以外,故不需要留保安矿柱。4.3 矿床开拓4.3.1开拓方式选择根据矿床赋存条件,矿体埋藏较深,大部分的矿体赋存在地平线以上,在水平以下尚有一部分矿体,又需要竖井或者斜井进行下部开采。选用平硐与明竖井联合开拓方法;平硐与盲竖井联合开拓方法;平硐与盲斜井联合开拓方法。4.3.2开拓方案选择(1)方案初选)方案初选西南科技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19根据矿床赋存条件、地表地形条件(选场等)分布、矿山企业生产能力等因素,在初选开拓方案时,首先考虑分区开

57、拓方案(分为东西两个井田开拓)和集中开拓(东西两个矿体合为一个矿体) 。分区开拓方案,由于矿山企业生产能力比较大,必须同时开采两个井田。这就需要两套技术装备,要用两个工业场地,占用大片田地,生产管理分散,选场与矿区的运输线路复杂,在技术经济上明显的不合理。故删去分区开拓方案,而采用集中开拓方案。根据矿床赋存条件,且矿体埋藏较深,大部分的矿体赋存在地平线以上,在水平以下尚有一部分矿体,又需要竖井或者斜井进行下部开采。因此初步拟定选用三个方案(1)平硐与明竖井联合开拓方法;(2)平硐与盲竖井联合开拓方法;(3)平硐与盲斜井联合开拓方法。(2)方案初比)方案初比第一方案 平硐与明竖井均布置在矿体下盘

58、,明竖井布置在移动带以外 20 米处,井口标高 370 米,井深 440 米,平硐沿矿体走向,硐口标高 330 米,具体见下图 4-1。图图 4-14-1 平硐与明竖井联合开拓图平硐与明竖井联合开拓图第二方案 平硐与明竖井均布置在矿体下盘,平硐沿矿体走向,洞口标高 330 米。明竖井井深 440 米,盲竖井井深 280m 用于输送人员设备,明竖井与盲竖井井口与平硐连接。具体见下图 4-2。 西南科技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20 图图 4-24-2 平硐与盲竖井联合开拓图平硐与盲竖井联合开拓图第三方案 平硐与盲斜井布置在下盘,平硐沿矿体走向,洞口标高 330 米。矿体走向较长,采用倾斜 25的盲斜井。

59、具体见下图 4-3。图图 4-34-3 平硐与盲斜井联合开拓图平硐与盲斜井联合开拓图开拓方案初步分析比较。明竖井与盲竖井在施工条件,所需主要设备规格,型号上无太大区别,第一方案中,本矿山在一期工程中,采取的是露天开采,形成露天采坑,在采用明竖井后可以把地下开采中的废石用明竖井提升到平台,然后倾倒入露天采坑中,可以减少运输废石费用同时还可以使运输能力留有余地。但是明竖井掘进工程量增加因此费用增加。第二方案中,工程量较少,工程进度快,基建费用少。第三方案,由于下部矿床变化较大,还受到甩车道的限制,但是基建初级投资小,下部盲斜井开拓可以使运输能力留有余地,同时可以使深部找矿工作顺利进行。 (矿石价值

60、高)由于三个方案各有各有优缺点,难于判断优劣,需要进行技术经济分析比较评价。见下表 4-1。西南科技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21(3)方案综比)方案综比表表 4-1 各开拓方案技术经济比较表各开拓方案技术经济比较表项目内容开拓方案开拓方案开拓方案备注方案内容简介平硐与明竖井联合开拓方法平硐与盲竖井联合开拓方法平硐与盲斜井联合开拓方法平硐长 1150m 平均断面 112m竖井深 440m 井筒直径 5.6m共计:23481m3平硐长 1150m平均断面 112m盲竖井深 360井筒直径 5.6 共计 21456m3平硐长 1150 米平均断 11盲斜井2m长 851m平均断面 142m共计:24573

61、3盲斜井倾角25硐室地下水泵房和水仓,地下变电所,地下炸药库等等其他辅助硐室卷扬机房硐室,地下水泵房和水仓,地下变电所,地下炸药库等等其他辅助硐室卷扬机房硐室,地下水泵房和水仓,地下变电所,地下炸药库等等其他辅助硐室工程量车场折返式井底车场折返式井底车场折返式优点明竖井直通地表, 便于倾倒废石进入露天坑,同时形成自然通风井工程量少,初期投资少下部盲斜井开拓可以使运输能力留有余地,运输能力打同时可以使深部找矿工作顺利进行缺点掘进工程量大,辅助工程多需要重新打进风井工程量大,基建费用高,通风能力差需要重新打进风井结论虽然明竖井初期投资大,工程量多,但是综合成本小,减少废石运送费用,节省通风井初期投

62、资少,但是长期来看,产品矿石成本高,由于需要重新掘进通风副井,增加废石运输费用,因此此方案删除投入太大不符合经济效益因此此方案删除西南科技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224.3.3阶段高度确定阶段高度的确定直接关系到矿山开拓方式和开采工艺的效益,我国矿山阶段高度一般偏低,特别是急倾斜矿山,阶段高度一般为 5060m,国外矿山由于机械化程度和无轨开采工艺的采用,正向高阶段发展。阶段高度确定的主要影响因素有: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如矿体厚度、倾角、矿岩稳定性、矿体底板平整性,矿石品位、矿石粉碎程度等,均直接影响采矿工艺和阶段高度的选择。我国现行矿山缓倾斜矿床阶段高度一般为 2030m,急倾斜矿体为 4060m。国

63、外矿山阶段高度一般为60120m,个别矿山阶段高度可达 200m 以上。根据本矿区的:采矿技术条件:围岩一般性稳定 f=1012,矿体倾角 55 ,厚度 4.5m。采矿方法:本次开采设计0的属于中厚矿体,且离县城距离较近,环境保护要求严格,废石尽量不运出地面等要求,所以采用浅孔留矿法嗣后充填采矿,矿块沿矿体走向布置。因此由于这些因素等决定阶段高度为 40m。4.3.4开拓系统简述1、 提升运输系统本次矿山设计中矿石、废石和人员设备通过平硐-明竖井运输,各分层的矿石由阶段溜井下放到阶段运输平巷,再由电机车运输至主井附近的集中溜井中进行破碎和装载,最后由罐笼提升至平硐的矿仓,用矿车通过平硐运输送到

64、选矿厂。设备、人员、材料则由明竖井负责运输到各个阶段。明竖井井口标高为 410 米,井底标高为-30 米,全长 440 米。主平窿标高为 330 米,是井下矿石、人员、材料运输的主要通道。井下连接明竖井。2、通风、排水、充填方式及系统(1)通风系统矿山通风采用中央对角式通风方式,中央主井和充填井作为进风井,风流通过地下运输系统进入各个矿块清洗工作面,再由回风巷道将污风输送到东、西回风井,西南科技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23最后用回风井排出地表。(2)排水系统此次矿山设计采用集中排水,将-30m 中段以上的涌水和废水统一引流到-30m中段的水仓。然后进行集中排放到+330m 平硐的水仓,最后由平硐水沟

65、排至地表。(3)充填系统:正常充填 采场充填一般以充填井位中心,采用进路式充填,一次充填高度为 4m。采用胶结充填需养护 5 天,再进行下一分层的凿岩工作。当第一分层的充填时候,为了给顶底柱回采提供方便,做一个人工假顶。接顶充填 采场最后一个分层充填,要尽量接近假顶。可在第一次充填基本接顶后停 24 小时再回充第二次。在每两分层采完矿石出矿后,清理地板上的矿粉并及时进行充填。先充填的一侧,需要预制人行顺路天井、溜井模板。充填料浆水灰比为 l:1.3,水泥、砂、碎石的配比为 l:3:6,井下废石提升到地面充填料制备室,由充填井自重下溜到回采中段,再由电耙耙到回采矿房上部中央充填回风天井下溜到采场

66、充填。3、矿山工业场地位置、工业建筑物配置与主要开拓井巷关系 本次设计采用下盘开拓,主井,平硐均布置在下盘又由于本矿山的西南部地区地势较为平坦,因此将矿山的选场和冶炼厂、生活区等设施均布置在下盘移动界限以外,矿区通过公路与外界相连。4、废石场在本矿山一期开采为露天开采,经过几十年的开采已经形成一个露天坑,因此可以利用露天坑作为废石场,节省矿山投资。5、主要开拓工程主要的开拓工程有:主井、东风井和西风井,平硐,其坐标和深度等见下表 4-2所示。西南科技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24表表 4-2 主要开拓工程坐标主要开拓工程坐标井巷名称XYZ井深(m)主井49.25470.667410440平硐48.5269.765330东风井49.03171.302400430西风井49.45769.5622903206、 井底车场由于采用的是底部阶段集中出矿,因此在底部矿阶段设置井底车场,矿山的生产能力大于 30 万 t/a,因此井底车场采用环形布置以适应较大的运输能力。井底车场设有两个水仓,水仓就设置在副井的旁边,阶段巷道坡度取 3,以利于排水1。0007、开拓系统评价选择平硐-明竖井联合开拓的原因主要是矿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