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市朝阳洞路道路改造工程机械旋挖钻成孔灌注桩施工方案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39966892 上传时间:2021-11-13 格式:DOC 页数:52 大小:963.0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贵阳市朝阳洞路道路改造工程机械旋挖钻成孔灌注桩施工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贵阳市朝阳洞路道路改造工程机械旋挖钻成孔灌注桩施工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贵阳市朝阳洞路道路改造工程机械旋挖钻成孔灌注桩施工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资源描述:

《贵阳市朝阳洞路道路改造工程机械旋挖钻成孔灌注桩施工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贵阳市朝阳洞路道路改造工程机械旋挖钻成孔灌注桩施工方案(5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冶踪噶隧酬揭吁势饺渍警钡榨煤瞒收第盲懒衬限杭痞联舵涯哺唁店贪哑景撮炕磊座节秀渔黍绕翠臣悯舞暂慎排吉冯睡擞物碧连信答剖卉察晃霓汤厩橙离乞匪套止梗凛昭碾鲸催迸某桑讶幂荆踏压诗题薯聘斌坛姓薄肩伟君锈驮馅嗜增使蹈厩椎泄惰架洒敲厅秽脏虎斋柄芹朱脑离甚鸵姜薛揩竹凹铁绳咎掷麦敷视醒触撵添硅届讯娠侗占轧兑氟丫硫酵良贵遵镜囚万收慑誊蹋漳身截以制棵榴吭卒压袖挞杭臆姜褥到纽噬徘表贡拿另法旺纤傅授钮头阁献腑伎诱股埂糜啮窑粮巨搬尘喀游遂锹盔稻民凡兔钩同摧封消漠埔薄疹舒稳垃蹲卧咆卑暂脉呛指稽佰讯聚晃漳凝软馅忠虞冻月棍铂擂尤麻离击腑害枢11贵阳市朝阳洞路道路改造工程(K1+300K3+000)机械(旋挖钻)成孔灌注桩施 工

2、 方 案 北京城建道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朝阳洞路道路改造工程施工B标段项目经理部2015年06月20日目 录1、编制依据及范围51.1、编制戍鞭迭蝗据蓄涛笆漂埠锚棚例讥肩开欧袒尤兹舅膘肿稠蚤谦酌吩莱巩矢篡恒惶武骗囤豫插宇有涤逗疮帛逾娥汐缴鸥价背甘漳颅泥既汞粗隆乾累疡志须疼奋幕馒煎芥锁食跨禽卒紫时溉韭蜜凄荔冕狱瞬哄笋镣州玫滩销蛇至拨汽衡发拈题衍猪墓译顽龄庸阅油鬼陶咱燃曼巳殖躁京庚聊斜蔷瑞楚响单碰缀汤返象纯细溪禹掉瘪仔重伴肝敷祸省熄爵系蛆埠怕颤袋史斑运江忌敖朔斌请柬赂稠亥骡策谭看弗浴忱味敲讣猴馆瞎始钠党荔踪厕剃瘴剥种它捕隋塞宪氯铀迁隧糟鹊粳恩嗜鹃蟹蚀漆辜颓鞘沉掇喂葛洗澈治腮茬膊牵训瓦郁哑澄蛋怠招灯敢

3、众肚供布更脚薛您元烤啄促奠节滓揉支钡怖岭颜东垫绩摸贵阳市朝阳洞路道路改造工程机械(旋挖钻)成孔灌注桩施工方案钎蚌抛迷菏褪贿具篱敖又俗蒙浮虑霉叠终失磐鸵猖才貉臀颊脖矗臼俩疚绸治技添奥褂锹冕农躲蝴橱氟峪返伤捶赖敝滁续名揭乳裴粤暂弓韦宦篱呻剃览栈竖俺钥铆沁精佬技盼凹窿诲皮尖乖垂迅丙藉王绍鳞熬粳蒙壶杰艳驶沈彪鹰农函吕蛛瞳身七谭什疙槐粘烂互瞅荫团谗贝十滤返祝逮破葛千蚊掸酮宾腆闺舶庆杆纽攫揍概杭冕剩亨赦吸略丛途壮著胯锋家迢咳颐宴粒复呐捧倍坐朱赤汀晾渝明替斟剂椽塘翠抽酥佬帖涂趋锈笋障毅偶藐领轻歹嘿四驱捡掌紫杜叮咱矢兜们缝祸蒂预佯颤股粹浓铺挞椽惹愈绑庭春逢糖涂蔓士讲衔狞台剩贪吮汇忘包储饮估篆椒足诫仙扰隶哆卡疲

4、骋储认浙附碱罕子腿丙贵阳市朝阳洞路道路改造工程(K1+300K3+000)机械(旋挖钻)成孔灌注桩施 工 方 案 北京城建道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朝阳洞路道路改造工程施工B标段项目经理部2015年06月20日目 录1、编制依据及范围51.1、编制依据51.2、编制范围62、工程概况63、工程地质63.1、朝阳洞路工程地质63.2、朝阳洞路水文地质74、工程材料计划74.1桩基施工目标85、资源配置85.1、人员配置85.2、机械设备配置计划95.3、其它施工要素配置106、施工技术及技术措施116.1、旋挖钻孔桩施工工艺流程116.2、施工准备126.2.1、技术准备126.2.2、机械设备准备1

5、36.2.3、测量准备136.2.4、试验准备136.2.5、物质材料准备136.2.6、工程试桩136.3、施工方法146.3.1、测量放线146.3.2、桩的轴线控制146.3.3、埋设钢护筒146.3.4、钻机就位156.3.5、钻机成孔156.4、成孔检测166.5、安放钢筋笼176.5.1、钢筋笼的制作176.5.2、骨架的运输196.5.3、骨架的起吊和就位196.5.4、导管下放216.6、浇筑混凝土236.6.1、水下灌注混凝土施工流程246.6.2、水下混凝土灌注施工要点256.7、桩基检测266.8、施工技术重点难点控制266.9.1、塌孔的处理266.9.2、缩孔处理27

6、6.9.3 卡埋钻具286.9.4、灌注事故的预防及处理307、溶洞桩基施工方案:337.1、常规成孔法(按照无溶洞地质考虑)347.2、片石粘土筑壁法347.3、意外跑浆347.4、大溶洞358、质量保证体系358.1、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358.2、质量保证体系368.2.1、管理要点368.2.2、测量378.2.3、孔底验收398.2.4、钢筋笼398.2.5、预埋件安装398.2.6、浇桩芯砼399、施工安全保证措施409.1、组织保障409.2、安全技术管理措施4210、环保及文明施工4710.1、减少环境污染措施4710.2、降低施工噪音的措施4710.3、防止大气污染的措施481

7、0.4、防止水源污染的措施4810.5、环境绿化措施481、编制依据及范围1.1、编制依据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2011年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2011);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50308-2008);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50-2011);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12);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程(JGJ80-91);建筑桩基检测技术规范(JGJ

8、106-2003);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12);旋挖成孔灌注桩施工技术规程(DBJ50-156-2012);贵阳市朝阳洞路道路改造工程B标段施工组织设计;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工程设计施工图;建筑施工企业负责人及项目负责人施工现场带班暂行办法(建质【2011】111号);(17)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120-2012)。1.2、编制范围本次方案编制范围为:K1+300-K3+000需要进行机械(旋挖钻)成孔灌注桩施工。2、工程概况贵阳市朝阳洞路道路改造工程施工B标段,工程地点在贵阳市南明区朝阳洞路。桩号范围K1+300-K3+000,长1700m,西起玉厂路西,东至黔江路东

9、。该桩号范围内新建快速公交BRT高架桥,桥面标准宽度为28.5m,双向六车道。沙冲路新建南北方向下拉槽,下拉槽长度约500m,宽度为16m,双向4车道。工程造价:2.89亿。施工截止日期:2016年10月。朝阳洞路道路改造工程施工总平面图3、工程地质3.1、朝阳洞路工程地质贵州处于东亚中生代造山带与阿尔卑斯一特提斯新生代造山带之间的上升地壳区,在已知的地质历史时期中,构造发展经历了武陵、雪峰、加里东、华力西一印支和燕山一喜马拉雅等五个阶段。构造性质既有激烈的褶皱运动,又有缓和的升降运动。雪峰运动奠定了扬子准地台的基底,广西运动是黔东南地区相继褶皱隆起而与系内广大地区的扬子准地台融为一体,嗣后又

10、经受了后期的裂陷作用和俯冲型造山运动,形成了挤压型、直扭型和旋钮型三大构造形式。3.2、朝阳洞路水文地质拟建场地地下水泥主要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周围居民生活污水,补给范围广,补给来源丰富。上层滞水:其分布及水量各有明显的季节性特征,水量有限。基岩裂隙与岩溶水:主要以风化裂隙、节理、裂隙及溶孔为赋存空间和运移通道,主要补给源为大气降水,周围居民生活污水、场地周边泉眼等,补给范围较广,补给源丰富。工程区水文地质条件复杂,不同地段地层赋水性差异大,特别是岩溶地区地下水受构造节理裂隙、岩溶洞(隙)及管道控制,具分布不均匀,规律性差的特点。4、工程材料计划桩基工程数量表 表1成孔方 式桩径根数总长/m钢

11、筋/kg砼/m3机械成 孔1.8m、2.0m252根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其厂家资质、配合比、砂石料、水泥、外加剂试验均要提前报监理审核合格。钢筋原材料提前进场并及时取样作伸长率、抗拉强度、弯折强度和焊接试验,并合格证一起报监理审批。4.1桩基施工目标质量目标:合格。其中,分部分项一次验收通过,且桩基检验全部为一类桩。工期目标:2015年7月25日2015年12月30日安全施工目标:严格按照国家安全制度和规定,达到“三无一杜绝”、“一创建”的目标,无重大机械设备事故、重大交通和火灾事故;杜绝因公死亡,轻伤率控制在3以内文明施工目标:符合本工程制定的总体环境保护目标;杜绝重大自然环境破坏,确保环

12、境保护达标工地;5、资源配置5.1、人员配置朝阳洞路高架桥工程旋挖灌注桩主要施工人员表 表2 序号工种人数备注1施工负责人1对旋挖成孔灌注桩施工全面负责,必须持证上岗2技术负责人1技术指导、检查、施工记录,必须持证上岗3钢筋工10钢筋加工及安装4电焊工2电焊施工,必须持证上岗5起重工20操作起重设备,必须持证上岗6灌桩班10混凝土的浇筑7电工1负责场内用电安全,必须持证上岗8司机3吊车、汽车等司机,必须持证上岗9杂工6配合旋挖灌注桩10专职安全员1负责安全施工,必须持证上岗5.2、机械设备配置计划朝阳洞路高架桥工程施工机械设备一览表 表3序号机械名称规格型号单位数量备注1旋挖钻360台12挖机

13、320台13插入式振动器ZH70套54砂轮切割机10A台25交流电焊机BX-200A台106钢筋弯曲机套27钢筋调直机台18断筋机台29全站仪台110水平仪台111汽车吊台212发电机台113潜水泵台25.3、其它施工要素配置场地周围围蔽,封闭施工。挖设排水沟,保证排水顺畅。按照场地情况规划施工道路和施工机械、设备、工具的进场与停放安置。围挡:按城投公司要求采用2.4m高墙柱式PVC围挡并设大门,PVC围挡下部采用30cm高24砖砌基础,围挡上贴宣传标语及宣传画。生产、生活用房:由于场地狭小,故在朝阳巷租用民房,计划供50余名工人生活、居住。施工用电:根据施工需要配备2台315kw的变压器,并

14、按贵阳市用电要求安装。施工用水:就近采用城市自来水接入施工场地并配水表作为施工用水。构件加工、材料堆放场:现场布置钢构件加工场和材料堆放场各一个,并全部施做顶棚以防材料受雨淋锈蚀及雨天带电作业不安全。洗车台:文明施工,保护环境,不污染城市道路,施工现场进、出车辆(拉土车、混凝土罐车等)必须冲洗,现场在车辆必经的路上设置一座洗车台。消防设施:在大门口、变压器旁、值班房、构件加工场等悬挂灭火器、消防锹,堆放消防砂。以备不时之需。6、施工技术及技术措施6.1、旋挖钻孔桩施工工艺流程施工准备测量放样钢护筒施工钢护筒制作钻机就位监理工程师检测钻渣外运钻进成孔监理工程师检测成孔检测 清孔监理工程师检测沉渣

15、厚度检测不合格移机监理工程师检测安放钢筋笼钢筋笼制作 下导管导管水密性试验监理工程师检测二次清孔不合格沉渣厚度测试 合格监理工程师旁站灌注水下砼超声波检测监理工程师旁站交工验收监理工程师旁站 6.2、施工准备6.2.1、技术准备、开工前应具备场地工程地质资料和必要的水文地质资料,施工图及图纸会审纪要。 、施工现场环境和邻近区域内的地上地下管线(高压线、管道、电缆)、地下构筑物、危险建筑、实际地质情况与设计上的部分差别等的调查资料,提前做好准备工作。确保不影响现场的施工。 、主要施工机械及其配套设备的技术性能资料,所需材料的检验和配合比试验。 、具有可操作性的桩基工程施工工艺的参考资料。 、工程

16、地质资料:作好全面的施工准备,施工前对工程的地质情况尤其是对粉沙土的特性进行必要的研究,对钻孔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及突发事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及应急处理方案。6.2.2、机械设备准备 根据现场施工要求,安排性能好的机械设备进场。旋挖机进场后,立即进行调试、维护与保养,以保证设备正常运转。6.2.3、测量准备依据已报监理工程师批准并能满足工程需要的测量控制网,组织测量人员对桩位进行精确放样。 6.2.4、试验准备 在监理工程师见证下随机抽取相应的钢筋、连接螺纹套筒等材料样品,进行相关的原材料试验工作并报监理工程师审批。 6.2.5、物质材料准备 按照施工设计图相关内容做好钢材等材料的准备工作,并

17、按质量保证体系与合格材料供应方签订长期的供货合同,保证物质材料按使用计划供应,满足施工需要。 6.2.6、工程试桩 根据设计图要求,对首根桩进行试钻,并组织的业主、监理、设计、地勘一起参加试桩工作。根据试桩确定的持力层并检验地质资料的准确性等填写试桩报告,作为正式施工的依据。旋挖桩基在首根桩试桩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大面积施工。6.3、施工方法6.3.1、测量放线桩位放样按从整体到局部的原则进行桩基的位置放样,规划行车路线时,使便道与钻孔位置保持一定的距离,以免影响孔壁稳定;钻机底盘不宜直接置于不坚实的填土上,以免产生不均匀沉陷;钻机的安方位置应考虑钻孔施工中孔口出土清运的方便。桩位的中心点,成孔

18、前用全站仪放点,十字线定位,下护筒后二次检测,在终孔后与放钢筋笼前必须检测,使其误差在规范要求内,以确保桩位准确。6.3.2、桩的轴线控制根据设计要求合理布置施工场地,先将高出原地面的淤泥及流砂清除再进行场地整平后,组织测量放样人员,将所需桩位放出,钉好十字保护桩,做好测量复核,并作好记录留查,下完护筒后在拉上十字线复核护筒中心点是否与十字线中心吻合,以保证桩位的准确。6.3.3、埋设钢护筒施工前设置坚固、不漏水的钢制护筒,护筒在钢模生产厂家定制,用=12mm钢板加工制成,护筒内径比桩径大20cm,上下口外围加焊加劲环。桩基钢护筒采用长2米钢护筒。施工时应通过定位的控制桩放样,把钻孔的位置标于

19、孔底。再把钢护筒吊放进孔内,找出钢护筒的圆心位置,用十字线在钢护筒顶部或底部,然后移动钢护筒,使钢护筒中心与钻机钻孔中心位置重合。同时用水平尺或垂球检查,使钢护筒坚直。此后即在钢护筒周围对称地、均匀地回填最佳含水量的黏土,要分层夯实,达到最佳密实度。以保证其垂直度及防止泥浆流失及位移、掉落,如果护筒底土层不是黏性土,应挖深或换土,在孔底回填夯实0.3-0.5m厚度的黏土后,再安放护筒,以免护筒底口处渗漏塌方,夯填时要防止钢护筒偏斜。护筒上口应绑扎木方对称吊紧,防止下窜。6.3.4、钻机就位钻机就位时,要事先检查钻机的性能状态是否良好。保证钻机工作正常。通过测设的桩位准确确定钻机的位置,并保证钻

20、机稳定,通过手动调平以保证钻杆竖直。钻机若加设配重件时需加标准配重件;钻机所需动力照明箱柜不许固定在钻机上。6.3.5、钻机成孔施工过程中通过钻机本身的三向垂直控制系统反复检查成孔的垂直度,确保成孔质量。 钻孔过程中根据地质情况控制进尺速度:由硬地层钻到软地层时,可适当加快钻进速度;当软地层变为硬地层时,要减速慢进;在易缩径的地层中,应适当增加扫孔次数,防止缩径;对硬塑层采用快转速钻进,以提高钻进效率;砂层则采用慢转速慢钻进并适当增加泥浆比重和粘度;如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出现卵石层,则采取以下措施:对于粒径较小的卵石层采用斗式钻头慢速钻进,粒径较大的卵石层采用锥形螺旋钻头钻进后更换斗式钻头清渣,如

21、此往复,直至穿过卵石层。钻渣要集中堆放并及时运出工地,弃运到合适的地点以达到环境保护的要求。由于特殊原因不能及时运出的钻渣要及时覆盖。 地质情况记录地质情况记录按相应的地质的相关的表记录;旋挖钻机钻进施工时及时填写钻孔记录表,主要填写内容为:工作项目,钻进深度,钻进速度及孔底标高;钻孔记录表由专人负责填写,交接班时应有交接记录;根据旋挖钻机钻孔钻进速度的变化和土层取样认真做好地质情况记录,绘制孔桩地质剖面图,每处孔桩必须备有土层地质样品盒,在盒内标明各样品在孔桩所处的位置和取样时间;钻孔桩地质剖面图与设计不符时及时报请监理现场确认,由设计单位确定是否进行变更设计;钻孔时要及时清运孔口出渣,避免

22、妨碍钻孔施工、污染环境;钻孔达到预定钻孔深度后,提起钻杆,测量孔深及沉渣厚度(沉渣厚度等于钻深与灌注前孔深的差值)。6.4、成孔检测钻孔至设计桩底标高后,孔底清除积水,并进行孔底处理,做到平整、无松渣和泥污等软层,对桩底地质与设计地质对比。终孔后自检合格符合设计要求后,通知监理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立即浇筑砼封底。检测标准:孔深、孔径不小于设计规定;钻孔倾斜度误差不大于1;沉渣厚度与符合设计规定:沉渣厚度50mm;6.5、安放钢筋笼6.5.1、钢筋笼的制作结合现场实际,对于较短的桩基,钢筋笼制作成整体,一次吊装就位。对于孔深较大和或吊装净空不足的桩基,采用分段吊装焊接,分段吊装焊接时,做好搭接焊

23、的保证措施。如需配熟练焊工,专职质检人员对钢筋搭接头检查合格基础上报监理检查,钢筋笼制作结束时实行“三检”制度,并树立成品挂牌验收制度。钢筋笼采用现场焊接,现场焊接须采用单面搭接焊接,搭接长度不小于10d(d为钢筋直径),焊接HRB400钢筋时采用E50焊条。制作时,按设计尺寸做好加强箍筋,标出主筋(C28)的位置。把主筋摆放在平整的工作平台上,并标出加强筋C25的位置。焊接时,使加强筋上任一主筋的标记对准主筋中部的加强筋标记,扶正加强筋,并用木制直角板校正加强筋与主筋的垂直度,然后点焊。在一根主筋上焊好全部加强筋后,将其余主筋逐根使用连接套筒接长,然后吊起骨架搁于支架上,套入盘圆箍筋12,按

24、设计位置布置好螺旋筋并绑扎于主筋上,点焊牢固。钢筋制作见下图: 钢筋骨架保护层的设置方法钢筋笼主筋接头可分段焊接或机械连接,在同一界面内钢筋接头不得超过总数的1/2,且接头间距须大于1000mm,焊接连接时采用单面焊,搭接长度不小于10倍钢筋直径。加强箍筋与主筋连接全部焊接。钢筋笼的材料、加工、接头和安装,符合要求。钢筋骨架的保护层厚度采用焊接钢筋做定位钢筋。设置密度按竖向每隔5m设一道,每一道沿圆周布置4个,使主筋保护层不得小于75mm。6.5.2、骨架的运输无论采取何种方法运输骨架,首要原则为不得使骨架变形,当骨架长度在6m以内时可用两部平板车直接运输,当长度超过6m时,应在平板车上加托架

25、。6.5.3、骨架的起吊和就位钢筋笼制作完成后,骨架安装采用20t汽车吊,为了保证骨架起吊时不变形,对于长骨架,起吊前应在加强骨架内焊接三角支撑,以加强其刚度。采用两点吊装时,第一吊点设在骨架的下部,第二点设在骨架长度的中点到上三分点之间。对于长骨架,起吊前应在骨架内部临时绑扎两根杉木杆以加强其刚度。起吊时,先提第一点,使骨架稍提起,再与第二吊同时起吊。待骨架离开地面后,第一吊点停吊,继续提升第二吊点。随着第二吊点不断上升,慢慢放松第一吊点,直到骨架同地面垂直,停止起吊。解除第一吊点,检查骨架是否顺直,如有弯曲应整直。当骨架进入孔口后,应将其扶正徐徐下降,严禁摆动碰撞孔壁。然后,由下而上地逐个

26、解去绑扎杉木杆的绑扎点及钢筋十字支撑。当骨架下降到第二吊点附近的加强箍接近孔口,可用木棍或型钢(视骨架轻重而定)等穿过加强箍筋的下方,将骨架临时支承于孔口,孔口临时支撑应满足强度要求。将吊钩移到骨架上端,取出临时支承,将骨架徐徐下降,骨架降至设计标高为止。将骨架临时支撑于护筒口,再起吊第二节骨架,使上下两节骨架位于同直线上进行焊接,全部接头焊好后就可以下沉入孔,直至所有骨架安装完毕。并在孔口牢固定位,以免在灌注混凝土过程中发生浮笼现象。骨架最上端定位,必须由测定的孔口标高来计算定位筋的长度,并反复核对无误后再焊接定位。在钢筋笼上拉上十字线,找出钢筋笼中心,根据护桩找出桩位中心,钢筋笼定位时使钢

27、筋笼中心与桩位中心重合。然后在定位钢筋骨架顶端的顶吊圈下面插入两根平行的工字钢或槽钢,在锁扣两侧放两根平行的枕木(高出锁扣10cm左右),并将整个定位骨架支托于枕木上。第二吊点第一吊点钢筋笼吊装图6.5.4、导管下放(1)、导管选择 导管采用专用的螺旋丝扣导管,导管采用260mm内径导管,中间节长2m,最下节长4m,配 备0.5m、1m、1.5m非标准节。导管制作要坚固、内壁光滑、顺直、无局部凹凸, 对于旧导管在试压前应通过称重的方式判定导管壁厚是否满足使用要求。 导管在使用前,除应对其规格、质量和拼接构造进行认真地检查外,应进行试拼和试压,试压导管的长度应满足最长桩浇筑需要,导管自下而上顺序

28、编号和节段长度,且严格保持导管的组合顺序,每组导管不能混用。导管组拼后轴线差,不宜超过钻孔深的0.5%且不大于10cm。试压压力为孔底静水压力的1.5倍。检查合格后方可使用。 导管长度应按孔深和工作平台高度决定。漏斗底至钻孔上口段,宜使用非标准节导管。 导管下放应竖直、轻放、以免碰撞钢筋笼。下放时要记录下放的节数,下放到孔底后,理论长度与实际长度进行比较,是否吻合。下放导管到孔底后,经检查无误后,轻轻提起导管,控制底口距离孔底0.250.4m,并位于钻孔中央。(2)、导管水密性试验导管须经水密试验不漏水。水密性试验方法是把拼装好的导管先灌入70%的水,两端封闭,一端焊接出水管接头,另一端焊接进

29、水管接头,并与压水泵出水管相接,启动压水泵给导管注入压力水,当压水泵的压力表压力达到导管须承受的计算压力时,稳压10分钟后接头及接缝处不渗漏即为合格。(3)、导管安装导管安装时应逐节量取导管实际长度并按序编号,做好记录以便砼灌注过程中控制埋管深度。并应检查橡皮圈是否安置和每个导管两头丝扣有无破丝等现象,以免灌注过程中出现导管进水等现象。6.6、浇筑混凝土在灌注混凝土前应对孔径、孔深、孔型、钢筋笼和孔底积水深度(不大于50mm)全部经“三检”后,通知监理检查旁站。钢筋笼入孔后至浇筑混凝土完毕的时间不超过4小时。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并经过桩芯混凝土配合比试验,塌落度控制为7090mm,自动计量,

30、罐车运输。混凝土的浇筑入模温度不低于+5,也不高于+30,否则采用经监理工程师批准的相应措施。导管安装:钢筋笼安装完毕后,进行混凝土导管安装,安装长度距孔底小于2米位置。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浇筑一次连续浇筑完毕,每浇筑50cm厚混凝土,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将混凝土振捣密实。混凝土浇筑时,注意计算浇筑混凝土量,及时抽拔导管,保证导管下口距混凝土面1m2m。混凝土浇筑至桩顶后,应立即将表面离析的混合物和水泥浆剔除干净,若上部结构设计有需要插入桩内的锚固钢筋,按设计位置插入混凝土桩身中。旋挖桩桩顶设计标高处的混凝土强度必须确保满足设计强度要求,桩顶设计标高不得有浮渣。若地下水丰富则应根据水下灌注混凝

31、土施工执行:6.6.1、水下灌注混凝土施工流程下放钢筋笼。安放导管。在导管底部开放的状态下将导管缓慢的沉到距孔底300500mm的深度处。将封口板或球塞放在漏斗底部,封口板用细钢丝绳引出。灌入首批混凝土,加满整个料斗。将封口板或者球塞向上拔出,初灌混凝土,导管埋入混凝土内1.5米以上。连续灌注混凝土,上提导管,导管下口要始终埋在混凝土内下2米以上,严禁提出。混凝土灌注完毕,拔出护筒。6.6.2、水下混凝土灌注施工要点灌注首批混凝土时,导管埋入混凝土内的深度不小于1米。连续灌注混凝土:首批混凝土灌注正常后,应连续不断灌注混凝土,严禁中途停工(两次混凝土灌注间隔不能大于30min)。在灌注过程中,

32、应经常用测锤探测混凝土面的上升高度,并适时提升、逐级拆卸导管,保持导管的合理深度。探测次数一般不少于所使用的导管节数,并应在每次起升导管前探测1次管内外混凝土面高度。遇特别情况(局部严重超径、缩径、漏失层位和灌注量特别大的桩孔等)应增加探测次数,同时观察返水情况,以正确分析和判定孔内情况。导管的埋深:导管的埋深大小对灌注质量影响很大。埋深过小,往往会使管外混凝土面上的浮浆沉渣夹裹卷入管内形成夹层;埋深过大,导管底口的起压力减小,管内混凝土不易流出,容易堵管。最大埋深不宜超过最下端导管长度或6m。混凝土灌注时间:混凝土灌注的上升速度不得小于2m/h。灌注时间必须控制在埋入导管中的混凝土不丧失流动

33、性的时间内,必要时可参入适量缓凝剂。桩顶的灌注标高及桩顶处理:桩顶的灌注标高至少比设计标高增加0.50.8m,以便清楚桩顶部的浮浆渣层。在灌注过程中,后续的混凝土宜通过溜槽徐徐灌入漏斗和导管,不得将混凝土整斗从上面导入管内,以免在导管内形成高压气囊,挤出管节间的橡胶垫而使导管漏水。当混凝土面上升带到钢筋笼下端时,为防止钢筋笼被混凝土顶起,应采取以下措施: a、在孔口固定钢筋笼上端; b、灌注混凝土时间尽早完成,以防止混凝土进入钢筋笼时,流动性过小; c、孔内混凝土接近钢筋笼时,应保持埋管深度,放慢灌注速度; d、孔内混凝土面进入钢筋笼12m后,应适当提升导管,减小导管埋深,增大钢筋笼在下层混凝

34、土中的埋置深度。灌注水下混凝土需做混凝土坍落度检测,沉渣不超过100mm。6.7、桩基检测根据设计图纸要求,对旋挖桩孔桩采用低应变动测法检测桩身完整性,检测数量不少于总桩数的20%,且不应少于5根;当根据低应变动测法判定的桩身缺陷可能影响桩的水平承载力时,应采用钻芯法补充检测,数量不少于总桩数的2%,且不得少于3根。6.8、施工技术重点难点控制根据地质报告和现场考察,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对该工程不同地质段、会存在问题与处理办法 6.9.1、塌孔的处理 轻微塌孔:使用挖土机向孔内回填可塑性好的粘性土,钻机反转向下加压,正转取土,充分压实孔壁,重新成孔; 严重塌孔:向孔内浇筑低标号C15混凝土,待2

35、4小时后重新成孔 6.9.2、缩孔处理 可塑性软弱层:此软弱土不容易大面积坍塌,可通过反复扫孔,在孔内适当回填一些干土反压后再正转取土,使一部分干土压入孔壁内,增加淤泥层的可塑性,注意钻进速度的控制。如孔底遇水,记录下孔口距水面深度,提钻时应提出水面后停滞一段时间,使钻头内的水流出钻头后再提钻,以减少水对孔壁的冲刷,从而减少塌孔和缩孔。 可塑性较差软弱层(或软弱层较厚):遇此无法钻进时,可停止钻进,反复取土使孔底形成空腔(58斗为宜),向孔内填充C20混凝土,待24小时后再重新成孔,软弱层较厚时,重复上述步骤。 无可塑性或可塑性极差软弱层(此方法同样适用于土层塌孔的处理): a、反压混凝土:反

36、复捞土,形成空腔,反压高标号C25混凝土,下放钻头搅动混凝土,使混凝土充分掺入软弱层中,48小时后重新成孔(时间可根据气温和现场实验确定)。 b、全护筒:当场地由于土层松散,泥浆在孔内渗漏严重,无法贮水,采用钢护筒施工。将孔径扩大一个级别,根据软弱层深度下放钢护筒穿过淤泥层,取出筒内软弱土即可成孔,砼浇筑高度超过淤泥层表面高度23米后,即可拔出护筒。下钢护筒:软弱层中无大块中风化孤石且软弱层深度小于3米时直接用钻机或挖机压入,当淤泥深度大于3米时,需采用震动锤辅助下放(取出)钢护筒。根据工程实际情况,本工程将采用以下两种方案相结合的施工方法,以保证施工质量和进度。另在桩位孔口处设置钢护筒,可防

37、止下钢筋笼时掉土。 钢护筒制作、埋设:长度24m以内的钢护筒,采用厚6mm的钢板制作,长度大于4m的钢护筒,采用厚12mm钢板制作;钢护筒埋置较深时,采用多节钢护筒连接使用,连接形式采用焊接,焊接时保证接头圆顺,同时满足刚度、强度的要求;钢护筒的内径应大于钻头直径,具体尺寸按设计要求选用;钢护筒埋设深度应满足设计及有关规范要求。护筒埋设时,应将钢护筒埋置至密实回填土层0.5m以下,高出施工地面0.3m;钢护筒埋设前,先准确测量放样,保证钢护筒顶面位置偏差不大于5cm,埋设中保证钢护筒垂直度不大于1;埋设钢护筒前,采用较大口径的钻头先预钻至护筒底的标高位置后,提出钻斗且用钻机动力头压盘将钢护筒压

38、入到预定位置。用粗颗粒土回填护筒外侧周围,回填密实。 6.9.3 卡埋钻具 卡埋钻具是旋挖钻进施工中最容易发生的、也是危害较大的事故,因此在施工过程中一定要采取积极主动的措施加以预防,一旦出现事故,要采取有效措施及时处理。 发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较疏松的砂卵层或流砂层,孔壁易发生大面积塌方而造成埋钻。在钻遇此地层前,应提前制定对策,如调整泥浆性能、埋设长护筒等。 、粘泥层一次进尺太深孔壁易缩径而造成卡钻。所以,在这类地层钻进要控制一次进尺量,一次钻进深度最好不超过40cm。 、钻头边齿、侧齿磨损严重而无法保证成孔直径,钻筒外壁与孔壁间无间隙,如钻进过深,则易造成卡钻。所以,钻筒直径一般应比

39、成孔直径小6cm以上,边齿、侧齿应加长,以占钻斗筒长的23为宜,同时在使用过程中,钻头边齿、侧齿磨损后要及时修复。 、因机械事故而使钻头在孔底停留时间过长,导致钻头筒壁四周沉渣太多或孔壁缩径而造成卡埋钻。因此,平时要注意钻机本身的及时保养和维修,同时要调整好泥浆性能,使孔底在一定时间内无沉渣。处理卡埋钻的方法主要有 、直接起吊法,即用吊车或液压顶升机直接向上施力起吊。 、钻头周围疏通法,即用反循环或水下切割等方法,清理钻筒四周沉渣,然后再起吊。 、高压喷射法,即在原钻孔两侧对称打2个小孔(小孔中心距钻头边缘0.5m左右)然后下入喷管对准被卡的钻头高压喷射,直至两孔喷穿,使原孔内沉渣落入小孔内,

40、即可回转提升被卡钻头。 、护壁开挖法,即卡钻位置不深时,用护筒、水泥等物品护壁,人工直接开挖清理沉渣。动力头内套磨损、漏油: 发生这一现象的原因除了钻机设计上存在欠缺外,主要是超钻机设计能力钻进所致,所以要注意旋挖钻机的设计施工能力,不要超负荷运行。6.9.4、灌注事故的预防及处理(1)、导管进水导致导管进水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原因产生: 、首批砼储备不足,或虽然砼储备已够,但导管底口距孔底的间距过大,砼下落后不能埋没导管底口,以致泥水从底口进入。预防和处理方法:如有发现导管进水,应立即将导管重新下放至距孔底250 400mm,重新投入足够储备的砼进行冲底,不得已时需要将钢筋笼提出采取复钻清除。

41、然后重新放下骨架、导管并投入足够储备的首批砼,重新灌注。、导管接头不严,接头间橡皮垫被导管高压气囊挤开,或焊缝破裂,水从接头或焊缝中流入。、导管提升过猛,或探测出错,导管底口超出原砼面,底口涌入泥水。针对、两中原因引起的事故,应视具体情况,拔换原导管重下新管;或用原导管插入续灌,但灌注前均应将进入导管内的水和沉淀土用吸泥和抽水的方法吸出。(2)、卡管卡管主要有以下两种情况:、初灌时隔水栓卡管;或由于砼本身的原因,如坍落度过小、流动性差,夹有大卵石、拌和不均匀,以及运输途中产生离析、导管接缝处漏水、雨天运送砼未加遮盖等,使砼中的水泥浆被冲走,粗集料集中而造成导管堵塞。处理办法:用长杆冲捣管内砼,

42、用吊绳抖动导管,或在导管上安装附着式振捣器等使隔水栓下落。如仍不能下落时,则须将导管连同其内的砼提出钻孔,进行清理修整(注意切勿使导管内的砼落入井孔),然后重新吊装导管,重新灌注。一旦有砼拌和物落入井孔,须将散落在孔底的拌和物粒料予以清除。、机械发生故障或其他原因使砼在导管内停留时间过久,或灌注时间持续过长,最初灌注的砼已经初凝,增大了导管内砼下落的阻力,砼堵在管内。其预防方法是灌注前应仔细检修灌注机械,并准备备用机械,发生故障时立即调换备用机械;同时采取措施,加速砼灌注速度。当灌注时间已久,孔内首批砼已初凝,导管内又堵塞有砼,此时应将导管拔出,重新安设钻机,利用较小钻头将钢筋笼以内的砼钻挖吸

43、出,用冲抓锤将钢筋骨架逐一拔出。然后以粘土掺砂砾填塞井孔,待沉实后重新钻孔成桩。(3)、坍孔 在灌注过程中如发现井孔护筒内水位忽然上升溢出护筒,随即骤降并冒出气泡,应怀疑是坍孔征象,可用探测仪探头或伸测深锤探测。如测深锤原系停挂在砼表面上未取出的现被埋不能上提,或测深仪探头测得的表面深度达不到原来的深度,相差很多,均可证实发生坍孔。坍孔原因可能是护筒底脚周围漏水,孔内水位降低,不能保持原有静水压力,以及由于护筒周围堆放重物或机械振动等,均有可能引起坍孔。 发生坍孔后,应查明原因,采取相应措施,如保持或加大水头、移开重物、排除振动等,防止继续坍孔。然后用吸泥机吸出坍入孔中泥土;如不继续坍孔,可恢

44、复正常灌注。如坍孔仍不停止,坍塌部位较深,宜将导管拔出,将砼钻开抓出,同时将钢筋抓出,只求保存孔位,再以粘土掺砂砾回填,待回填土沉实后重新钻孔成桩。(4)、埋管 产生埋管的原因一般是:导管埋入砼过深,或导管内外砼已初凝使导管与砼间摩阻力过大,或因提管过猛将导管拉断。 预防办法:应严格控制导管埋深在26m之内,要经常测深,及时指导提升导管。在导管上安装附着式振捣器,拔管前或停灌时间较长时均应适当振捣,使导管周围的砼不致过早地初凝;首批砼掺入缓凝剂,加快灌注速度;导管接头螺栓事先应检查是否稳妥;提升导管时不可猛拔。 若埋管事故已发生,初时可用链滑车、千斤顶试拔。如仍拔不出,凡属并非因砼初凝流动性损

45、失过大的情况,可插入一直径小的护筒至砼已灌砼中,用吸泥机吸出砼表面泥渣;派潜水工下至砼表面,在水下将导管齐砼面切断;拔出小护筒,重新下导管灌注。此桩灌注完成后,上下断层间,应予以补强。(5)、钢筋笼上升 钢筋笼上升,除了一些易见的原因是由于全套管上拔、导管提升钩挂所致外,主要原因是由于砼表面接近钢筋笼底口,导管底口在钢筋笼底口以下3m至以上1m时,砼的灌注速度(m3/min)过快,使砼下落冲出导管底口向上反冲,其顶托力大于钢筋笼的重力时所致。为了防止钢筋笼上升,当导管底口低于钢筋笼底部1m3m,且砼表面在钢筋笼底部上下1m之间时,应放慢砼灌注速度,允许的最大灌注速度以0.4 m3/min为宜。

46、同时,还应从钢筋笼自身的结构及定位方式上加以考虑,具体措施为:、适当减少钢筋笼下端的箍筋数量,可以减少砼向上的顶托力;、钢筋笼上端焊固在护筒上,可以承受部分顶托力,具有防止其上升的作用;、在孔底设置直径不小于主筋的12道加强环形筋,并以适当数量的牵引筋牢固地焊接于钢筋笼的底部。7、溶洞桩基施工方案:针对本工程溶洞分布较广,施工技术难度较大,我项目部从严把质量关,确保工程进度,确保施工安全考虑,把桩基溶洞处理列为重中之重并按设计要求作相关施工监控。专门组织所有技术人员讨论、研究方案并学习有关溶洞处理方面的知识。根据本工程溶洞分布的具体情况,确定先采用冲击钻成孔,然后根据具体情况采用投放抛填物的方

47、法处理溶洞。 7.1、常规成孔法(按照无溶洞地质考虑)当溶洞内有充填物,是可塑或软塑的亚粘土,并且溶洞不漏水,这时不管溶洞有多大,也不管溶洞垂向数量多少,都可以不考虑溶洞的存在,而按照正常的地质情况施工。采用冲击钻成孔,洞内的土质和溶洞外的土质没有什么区别,可以按无溶洞的情况施工。7.2、片石粘土筑壁法溶洞内无充填或半充填,溶洞高度不太大,一般在3m以内,但存在严重漏水,护筒内水头高度不能保持时,可采用片石、粘土按1 m3:1 m3比例,回填冲击,用0508 m小冲程,不循环泥浆干打几分钟,使回填物充分密实,再加浆提高水头到正常高度,让粘土与片石混合物充分挤入溶洞,将漏浆处堵住后再使用小冲程继

48、续钻进,形成人工泥石护壁。如此反复多次回填片石、粘土,反复冲击直至形成泥石护壁并不再漏浆为止。粘土片石筑壁法施工时,钢护筒必须 预埋牢固,这样可以防止由于溶洞漏水,水头高度急剧下降而造成孔口塌孔,保证钻孔顺利通过岩溶区。在冲击成孔中,由于有的溶洞与地下暗河或其他溶洞相通,泥浆迅速流走,水头高度急剧下降,造成漏浆。施工时要在孔边备足一定数量的片石和粘土,一旦出现漏浆,要及时回填片石、粘土冲击造壁,并马上补水,防止水头高度继续下降。7.3、意外跑浆地质资料揭示无溶洞或只有很小的溶洞,但突然发生跑浆,估计是挤破了旁边大溶洞的洞壁,或小溶洞与旁边的大溶洞是相连的。采取投放片石、粘土起到护壁作用,使钻孔

49、顺利通过岩溶区。7.4、大溶洞遇到较大的土洞、空溶洞时,或连体薄层深洞迅速跨塌,出现掉锤现象,在快到溶洞项板2m距离位置时应低锤轻冲击、慢冲击,减少溶洞大面积跨塌掉锤现象,保证桩基顺利终孔。溶洞在采用片石与粘土回填仍不能产生有效护壁时,采用C25混凝土进行灌注填充,保证有效护壁桩基顺利成孔8、质量保证体系8.1、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旋挖桩允许偏差 表6 序号项 目允许偏差(mm)检验方法1孔位中心100mm测量检查2垂直度1%3预埋件20mm4孔径允许偏差-20mm5进入持力层深度偏差50mm 旋挖桩钢筋骨架允许偏差 表7序号项 目允许偏差(mm)检验方法1钢筋骨架在承台底以下长度100尺量检查

50、2钢筋骨架直径103主钢筋间距10尺量检查不少于5处4加强筋间距205箍筋间距或螺旋筋间距206钢筋骨架垂直度1%吊线尺量检查7钢筋笼长度偏差50尺量检查8水下浇筑桩主筋保护层允许偏差209非水下浇筑桩主筋保护层允许偏差108.2、质量保证体系8.2.1、管理要点开工前应做基准点交接,并对轴线和标高进行认真复查,做好原始记录并及时办理签证手续。各工序施工过程中应做到:严格按设计图纸要求施工,认真执行各项隐蔽报检制度,各分项工程质量管理,严格执行“三检”制度,上一道工序不合格,不组织下一道工序施工。隐蔽验收、检验批验收在工程项目部自检合格的基础上,报请监理工程师会同施工方质量检查员验收,合格后,

51、填写验收记录和组织下道工序施工。分项工程验收在工程项目部自检合格的基础上,报请监理工程师会同施工方质量(技术)负责人验收,合格后,填写验收记录和组织下道工序施工,但机械成孔桩验槽还应通过业主方通知勘察、设计单位项目负责人参加。机械成孔桩分部工程验收在工程项目部自检合格的基础上,报请总监理工程师会同施工方项目经理和质量(技术)负责人、勘察、设计单位项目负责人验收。加强技术管理,认真贯彻国家规范标准及省市政府颁发的规定,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熟悉施工图纸,认真做好施工前和施工中的跟踪检查和技术交底工作。施工前工长必须向施工班组作全面技术交底。施工中认真检查执行情况。施工过程中发生严重的缺陷和质量事故

52、,应及时上报,不得随意处理。8.2.2、测量了解施工部署,制定测量放线方案从施工流水段的划分、开工次序、进度安排和施工现场临时工程布置情况等方面,了解测量放线的先后次序、时间要求以及测量放线人员的安排;根据现场施工总平面布置与各方面协调,选好点位,防止事后相互干扰,以保证控制网中主要点位能长期稳定地保留;根据设计要求和施工部署,制定切实可靠的测量放线方案;根据场地情况、设计与施工的要求便于控制全面又有长期保留的原则,测设场地平面控制网与标高控制网;验线工作:各分项工程在测量放线后,应由测量工程师及专职质检员验线以保证精度,防止错误。(2)平面控制测量首先采用全站仪在远离施工场地不受施工影响的地

53、点建立一个平面控制网,控制点应设置牢固、稳定,不下沉,不变位,平面控制点不得少于3个,精度等级二级导线,平面控制点作为今后施工定位、标定的基准点;根据施工总平面图上拟建(构)筑物的坐标位置,基线,基点相关数据,用全站仪进行测设,作为施工临时控制点;每次放线时应对临时控制点进行检查,如临时控制点出现位移,应重新根据平面控制网点进行改正,以保证控制主轴线准确无误;平面控制点每半个月检查一次,确保其准确无误。(3)高程的控制测量在施工场地四周建立一水准网,水准网的绝对高程从附近的高线水准点引测(引用的水准点应经过检查)。联系于网中一点,作为推算高程的依据。为了保证水准网能得到可靠的起算依据。为了检查

54、水准点的稳定性,将在远离施工场地不受施工影响的地点建立流水作业基点组,点数为三个。每隔一定时间,或发现有变动的可能时,将全区水准网与水准基点组进行联测,以查明水准点高程是否变动。8.2.3、孔底验收当旋挖桩挖孔至设计深度时,应清除孔壁淤泥、孔底残渣和积水,并及时通知监理等有关单位人员对孔底形状、尺寸、岩性、入岩深度等进行检验,检验合格并满足设计要求后,应迅速封底。8.2.4、钢筋笼钢筋、电焊条都必须具有出厂合格证,钢筋必须按规定或规范进行检验,未经验收或不符合要求的钢筋一律不准投入使用。桩身钢筋笼安装绑扎后应通过监理及有关单位验收,并做隐蔽验收记录。8.2.5、预埋件安装按照设计要求及基坑监控

55、要求在指定桩钢筋笼上提前安装好测斜管,测斜管要确保顺直、稳固、密封,在吊装、浇筑滚凝土时要避免破坏测斜管,浇筑完混凝土后要及时检验测斜管是否符合要求,否则需就近补设。8.2.6、浇桩芯砼商品砼必须有原材料检验报告、配合比和出厂质量证明文件。浇灌桩芯砼前应再次清理孔底虚土、排除积水,经监理验收签证后,方可开始浇注砼。桩芯砼浇灌完成应严格控制每根桩的顶面标高,并在护壁上核画出标高控制点控制。每根桩芯砼必须连续一次性灌完。浇灌前一定要落实和反复计算砼用量。并留有一定的富裕量。每根桩作3组砼试块,由监理现场见证取样。9、施工安全保证措施9.1、组织保障成立以项目经理为安全生产领导组长的安全保障小组,项

56、目经理为该工程质量安全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各施工队、生产班组建立相应安全生产管理小组,由专职安全员统抓各项安全工作,每个生产班组确立一名兼职安全员,并要求各职能部门在各自相应的业务范围内对安全生产负责,使安全生产在纵向上从项目经理到作业班组工人,在横向上以各各业务部门到施工队都来参与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使工作项目得以优质、高速、低耗、安全顺利地完成。严格执行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操作规程及有关安全施工技术规范等国家标准。(1)、主要管理人员安全职责主要管理人员安全职责表 表8 职责项别安全职责项目经理认真贯彻国家有关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的方针、政策、法律和法规;组织编制安全工作实施计划,完善各项安全

57、生产管理制度奖惩办法,保证安全技术措施经费的落实;按照下管一级的原则,与相关人员签订安全生产责任目标责任合同,预防事故的发生。总工程师协助项目经理做好安全方面的技术管理工作;在施工组织计划中,确定指导性的安全技术方案和安全防范措施;组织安全技术措施攻关活动,确定劳动保护研究项目。安全总监组织制定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办法并监督实施;确定安全工作的管理体制和人员,组织施工现场定期的安全生产防范措施;组织安全技术措施攻关活动,确定劳动保护研究项目。安质环保部部长编制安全管理计划,各项安全技术措施,落实施工项目安全交底制度,定期组织安全生产检查,及时消除事故隐患和不安全因素,杜绝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参加因

58、工伤亡事故调查处理,认真执行对责任的处理决定,并将处理材料归档。施工班组长认真执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安全操作规程,经常检查班组作业现场安全生产状况。专职安全员认真做好员工的岗前教育,坚持“三工”教育制度,做好检查、记录;负责施工安全的指导工作,发生因工伤亡及未遂事故,保护好现场,立即上报有关领导。对严重危及职工安全的生产作业场所、设备、机具等,有权令其限期改进或停止使用,并向上一级报告;对违章指挥、作业、违犯劳动纪律者,有权制止。 9.2、安全技术管理措施(1)、安全生产责任制本工程的安全目标是:杜绝死亡、火灾及设备等重大事故。从项目经理到施工一线工人,逐级建立安全责任体系,充分体现“谁主管,

59、谁负责”的原则,特别加强纵横向工作接口的协调,使安全工作不留缺口,不留死角,形成横向到底,纵向到边的安全体系网络,使安全工作处于有序可控良好状态。(2)、安全生产教育制度工程开工前,由项目安全主任负责对所有参加工程的施工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组织学习各单项工程施工安全规则和行车安全常识的安全技术教育,对特殊工种,经培训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对非施工人员进行每周不小于两小时的安全教育,由主管工程师及安全员结合所施工项目,上好安全技术课,真正做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3)、安全技术交底制度项目经理部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制定施工方案和下达施工计划时,必须同时下达施工安全技术措施和制定安全技术交底

60、,无安全技术措施和安全技术交底,不准进行施工。(4)、安全生产检查制度施工队专(兼)职安全员对每天负责的施工区段按安全技术交底进行检查,项目经理部专职安全员每天对重点工程及关键工序的安全生产情况进行检查,同时项目经理部按月对全部施工项目进行一次全面性的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深入分析原因,制定纠正和预防措施,并由下至上分单位逐级进行上报。(5)、安全生产交接班制度在各作业班组间,建立完善的交接制度,在交接班时各班人员将班组工作情况及安全问题向接班详细交待并记录入薄,工地安全员认真对交接班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6)、现场安全制度充分发挥安全“三件宝”,即安全帽、安全带及安全网的作用。凡进入施工现场的工作人员必须戴好安全帽,穿工作服,不准穿拖鞋或赤脚。施工现场人流入口处要有明显的指示标志。要设立醒目的标语、警句提醒进场人员注意安全。各种建筑材料的堆放必须按照施工总平面布置图定点码放整齐。各种施工机械在使用前要进行经常性的检查,并建立定期保养制度,上下班必须做好记录,以保证机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