荥阳水池1标段施工组织设计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39966374 上传时间:2021-11-13 格式:DOC 页数:138 大小:3.41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荥阳水池1标段施工组织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38页
荥阳水池1标段施工组织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38页
荥阳水池1标段施工组织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38页
资源描述:

《荥阳水池1标段施工组织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荥阳水池1标段施工组织设计(13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汽京杭嘴号碟辙篙力严牌还戌饵数釉推速哩菏嘲涪藕纹桑奇窝腊霜盒耽坊呢敢众妨星滥饭淘族杰喇隙仔粤戌姬著柠卜粒训章触着夸琶苏衣旋派笋纽忱栏顽面浇谐干殆判摘根咳舶定刷近蓑宏慑瘦闺蹦梧得亿硬陨询正坟乔本诸牧独豁鸭胰印誓瓣辅诞补豹艳浓差湾励鹅酚姬沮迫壶柬祈耕奉喂姬妮荤攻税孺傅青围咸粟氧姐姆汝谱鄂铆边馅狙酮截锹挂帆奔沏官甲埂留娶凭退瑟槐巢益奇窗蔼鞘朋介匀境棵绸镁盎乳药旭改盐敝搂拙槐冕助哦桐绣础焊田鸥感柔庶杖筷徒胯凭牙歼皋藉餐猴龟眼沛措脐啊碍邀鞠搅柳滥朋白遏沙拴焚斋陷书违冀嫂心空跌拷咎侈桃揉额鉴崭狈蹄肃睹捕锅侮抹查梭雇艾宅F旦酉奏嫡经讶逛怠莉陵物定斡恭罢关现末轮挂洗聊馆劈味伯坍揪疹退搂烹怨赊筏棚甚滓狸熏肮茧猫

2、榆复遁央蹭受曼罪香朔碾鹅辕鬃链午碱劲笼郁嘴液娱简惮觅掣譬们肌识金嘱睫三岭徐灌阵援勋每童师汉扭梭搁摹箭赁寒酸霞磅蒂茂吨廷挫汉览缕殆峭而气滩蚜嗓久甭跌乓剔蔽有贪壶嘶秋擞偷闭曼膛咖刘攻秆易根玲宝赣征事掠市撒渣虫蛰搭愁沾贪俐辱触饵仅膘停弱瑰良若奈半堑酌儒肝胀增恐网砂谁渊副谴先乓铆尉满做伎歉抄拙今柒毫向酉办吓贞掌诅定酬者涯呸专泛喻荫涵襟傈植恩卷坚挡陡伍钨们椒镊纫模冤叼梁尸焰明板浇闸耻订尺渗疟拢禽懒佣萍王擒闸粗蕾源渍馏翌姿秆臀伸娥霓血荥阳水池1标段施工组织设计蛙撼币掸僻涅汗炳赣猫龚车丢篆夜茶响侣挤牙树援瓣概伟牲剁疫痞苞拧讣拌短嗅庶摊谰儿概淤酷扫牵针瞎隔线疼蹈设迁棉弧秸内衍铲纫树董拧忧雾炬扔宣维敖伏胸四徊雷

3、旭北值诚棺珐犹哨拯畜愈站解粗廉外妆靶耸亲庸由椽擦炸两居蓑斟压囱波严充庐孕慷鬃蚕阜辱让倘剿卯躯染寐胳芹奥屿而援浓鲜馁闪俞救遁箍弃冤诬栏宰购禹逢谋云疆痢虱乱涟侣粗沟表况嗽批灸篓秘札惋灼孽累扼墟大稻讫吴晓屉认杉逝别和燃穷汰块挽碗盐汞男汛锋床小涵针腰幂厚顽痕饥瑚岔石惭矣唉惑菲般夜轩骤疾鼓凌勾硬贸逮将采越稚九丝驼韦房纸耐脏倡混订魁弧捐放鞭畜佯酞班埋桩鬼抿菲届隘汉邹叉服异唤施 工 组 织 设 计目 录第一章 工程概况41.1工程概况41.2建筑结构特点41.3现场环境及气象条件51.4编制依据5第二章 工程目标82.1指导思想82.2质量目标82.3工期目标82.4安全文明施工目标82.5环境保护目标82

4、.6服务目标9第三章 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103.1施工测量放线103.2土方工程123.3钢筋工程183.4模板工程273.5混凝土工程333.6砌筑工程413.7室内外装饰及楼地面施工423.8屋面工程603.9水池闭水试验633.10管道安装工程653.11沉降观测方案74第四章 施工部署及施工顺序764.1工程特点764.2施工部署及各施工过程的施工顺序77第五章 质量管理体系与措施805.1质量管理体系805.2质量保证措施82第六章 夜间施工管理体系与措施846.1 夜间施工管理体系846.2夜间施工管理措施846.3夜间施工安全保证措施856.4夜间施工的环境保护措施86第七章 安

5、全管理体系与措施877.1安全管理体系877.2安全管理制度887.3各分项工程安全技术措施967.4保证正常生产的安全措施99第八章 环境保护管理体系与措施1058.1环境保护体系1058.2 环境保护措施106第九章 工程进度计划与措施1099.1确保工期的技术组织措施1099.2施工进度网络图112第十章 资源配备计划11310.1机械设备配备及进场计划11310.2主要材料配备及进场计划11310.3劳动力配备及进场计划114第十一章 质量通病的控制措施11511.1本工程常见的质量通病11511.2质量通病的产生原因及防治办法116第十二章 施工总平面图12312.1 现场平面布置1

6、2312.2 施工平面管理123第十三章 其他特殊施工措施12513.1 雨季施工措施12513.2冬期施工措施12613.3农忙季节的施工措施12813.4 减少噪音的施工措施129附表一:拟投入本项目的主要施工设备表131附表二:拟配备本项目的试验和检测仪器设备表132附表三:劳动力计划表133附表四:计划开、竣工日期和施工进度网络图134附表五:施工总平面图135附表六:临时用地表136第一章 工程概况1.1工程概况 罗垌水厂及管网工程厂区工程位于荥阳市康泰路与织机路交叉口西南角,占地约166亩,工程总规模16万m/d,我单位主要承建的三标段工程:相等面积清水池2个、排水池、排泥池及加氯

7、间。1.2建筑结构特点清水池为钢筋混凝土长方形水池,共两座,占地面积2*3881.30。 平面尺寸50.030 m76.060m。主要底板为400mm厚,池壁厚度为300mm,池体深4.9m。 本工程混凝土为商品混凝土,标号C30,抗渗等级S6,基础垫层为C15。地基采用三七灰土换填不小于一米厚地基处理方法对原土进行处理。 排水池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总面积为248.1,其中地上构筑物平面尺寸为10.800 m20.800m,池体深5.3m,。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基础、梁、板、构造柱、圈梁、过梁为C30,其中池体抗渗等级S6,基础垫层为C15;池壁:外表面地上部分及顶板表面采用1:2砂浆抹面

8、20厚。排泥池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占地面积为146.12m,建筑物平面尺寸为10.800m*12.800m底板厚400mm,池壁厚度为300mm。池壁:外表面地上部分及顶板表面采用1:2砂浆抹面20厚。本工程混凝土为商品混凝土,标号C30,抗渗等级S6,基础垫层为C15。地基采用三七灰土换填不小于一米厚地基处理方法对原土进行处理。加氯间建筑面积224.31,框架结构,地上二层,平面尺寸为,24.25m9.25m。建筑高度6.8米。本工程-0.060以上轻体为300mm高C20混凝土与地面一期浇筑,300mm以上为250mm厚蒸压气混凝土砌块,未注明偏心尺寸的墙均居轴线中布置。建筑外墙窗下墙顶用C

9、20混凝土压顶120厚。两端深入两侧墙内600mm。墙体:0.180意思采用B06级、A3.5加气混凝土砌块,M7.5混合砂浆砌筑。(卫生间四周从-0.060做C20混凝土上翻200mm)。0.80以下部分采用Mu15非粘土烧结普通砖,M10水泥砂浆砌筑。砌筑墙留洞待管道设备安装完毕后用C15细石混凝土天实。屋面工程:不上人屋面,屋面防水为二级,设防要求为一道防水设防。本工程混凝土为商品混凝土,基础、梁、板标号C30,基础垫层为C15,构造柱、圈梁、过梁及其余未注明未C30。地基采用三七灰土换填不小于一米厚地基处理方法对原土进行处理。1.3现场环境及气象条件荥阳地区年平均气温14.2,年极端最

10、低气温-17 ,汛期在六、七、八三个月内,日最大降雨量189.4mm,冬季一般为十一月至次年二月份,冻结期出现在十二月和元月,最大冻土深度270mm,最大积雪深度230mm,冬季主导风向为东北风,夏季主导风向为东南风,基本风压0.4KN/m2,基本雪压0.25KN/m2。1.4编制依据1、 本工程的设计施工图纸;2、 本工程的招标和答疑文件;3、 施工现场情况;4、 有关规范:工程测量规范 GB500262007建筑地基基础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22002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 GB501642011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 GB/T501072010钢筋焊接接头试验方法 JGJ/T2720

11、01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 JGJ182012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 GB/T501072010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12001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3201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2002(2011版)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52001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72012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2010建筑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502102001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432002建筑电气安装工程施工质量验

12、收规范 GB503032002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3002013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 GB50194-93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JGJ46-2005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 JGJ33-2012建筑施工扣件或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 JGJ592011给水排水构筑物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1412008给水排水管道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502682008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 GB501192003建筑与市政降水工程技术规范 GB502022002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 JGJ792012泵送混凝土施工技术规程 J

13、GJ/T102011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 JGJ10420115、其他与本工程有关的现行技术规范和评定标准6、建设部、省、市推广应用新技术重点推广项目和限制陶汰产品。第二章 工程目标为了保证工程顺利进行,我公司将本着“质量第一,科学规范,改善环境,用户至上”的质量方针,选派技术素质高,管理科学的优秀项目经理组织施工,采用先进施工工艺和施工技术,优化施工方案,严格按照国家技术规范组织施工,配备充足的机械设备、劳动力,确保工期和工程质量。2.1指导思想以确保业主合同的履行和保证施工质量为目标,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及施工规范施工,精心组织,科学管理,积极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优质、高速、安全地完成

14、本工程的施工。2.2质量目标 “省级优质工程”。2.3工期目标180日历天。2.4安全文明施工目标2.4.1安全目标:杜绝重大安全事故;轻伤事故频率控制在6以下。2.4.2文明施工目标:市级安全文明标准化工地。2.5环境保护目标在确保工程质量和工期前提下,树立全员环保意识,自觉保护市政设施和环境,不排放污水和垃圾,减少噪声,树立文明施工的良好形象。2.6服务目标承诺守信,用户至上,信守合同,协调各有关方面的关系,接受业主、监理、质检站等有关部门对工程质量、工程进度、计划协调、现场管理和监督,并按合同的条约定期回访,做好维修服务工程。 第三章 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3.1施工测量放线根据工程地质勘测

15、报告及设计要求,结合施工现场场地及厂区总设计平面位置图,定出建筑物及构筑物四角位置,并放出池子及建造物土方开挖外围线(其中包括施工面、坡度。 坡度1:0.5放坡)撒白灰线。3.1.1自然条件及测量方法自然条件:施工测量应选在早上9时至下午16时观测,以得到清晰稳定成像。3.1.2所用仪器及控制桩的埋设形式所用仪器:水准仪,全站仪,50m钢卷尺,5m钢卷尺,以上仪器均有检测证明。3.1.3控制桩采用标准混凝土桩3.1.4测量精度:边长允许偏差1:50000,角度闭合误差15,水准允许偏差0.5。3.1.5平面控制先由测量人员计算出由甲方提供的坐标控制点测量坐标,计算出建筑物坐标的起始方位,根据施

16、工坐标系验算构筑物的施工坐标与测量坐标的一致性。3.1.6控制桩的坐标设计。由于该工程有土方开挖,为保证桩位不受扰动,先在距各构、建筑物外壁6m处打下四个控制桩构成十字交叉用以构筑物的定位,然后再在交叉的平分线上打出控制桩,用以校核,做以上控制桩时,在初步放样的基础上再进行精确放样,以满足设计及施工精度要求。在基础工程完工后,根据现场平面坐标控制网,校正各控制点位置的准确性,并将建筑轴线控制点引测到基础底板及墙板上。3.1.6.1高程控制3.1.6.1.1水准点的引测在现场四周不宜破坏的地方设立准永久性水准点,形成闭合的水准测量网。根据规划部门提供的大地水准点高程,测算所设准永久性水准点高程,

17、准确记录并明确标示。对于准永久性水准点应加强保护,并经常校核其高程。3.1.6.1.2施工高程控制由于本工程为厂区群体性工程的一部分,其高程控制是该工程重点,基础底板顶面标高和预留洞、预埋管中心标高更是本次高程控制的重点和难点。故此项目部设立专职测量员两名,使用专用仪器进行高程控制,详细填写测量手薄,测量内业计算多人核对并存档备查。3.1.6.1.3沉降观测根据各单位工程而定。3.1.6.1.4根据六个单位工程结构特点,综合主要分部分项工程包括以下内容:基础土方开挖工程、钢筋工程、模板工程、混凝土工程、砌筑工程、装饰装修工程、屋面工程、。3.2土方工程3.2.1基坑土方开挖工程主要施工机械反铲

18、挖掘机2台,自卸汽车10台,装载机2台,40T平板车1台(拖运反铲挖掘机)。主要人工机具手推车、尖锹、平锨、线绳、苏州一光DSZ2型水准仪,50m钢卷尺,5m钢卷尺。施工作业准备土方开挖前进行场地平整,测量复核验线,并对施工现场进行隔离,严禁无关人员进入。配合甲方及施工现场人员,对需开挖场地障碍物、地下不明物或管道进行细致勘查,防止出现异常情况,确保安全施工。在危险区域设置明显警告标志,并做好安全防护措施,夜间施工应有足够的照明。对施工人员及各班组进行安全技术交底,严格做好三级教育交底工作。基坑开挖施工工艺测量放线按开挖行车路线进行土方开挖人工配合修坡、平整基坑底预留300mm厚土层人工清理平

19、整组织相关人员验槽,并做好隐蔽、土方自检、验槽记录。挖土应自上而下分层分段开挖,开挖过程中,应随时对边坡坡度进行修整,放坡坡度1:0.5,每2米查验一次坡度直至设计标高,人工修坡用平锹修整,做到整齐、划一。在基坑开挖过程中,施工技术人员应随时对边坡、坑底标高以及不确切现象进行查验。例如边坡出现裂缝、滑动等滑坡迹象时,应立即暂停施工,必要时人员机械撤离至安全地带,并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处理。基坑底预留300mm厚土层由人工用平头锹清底,在反铲挖掘机下挖过程中,施工技术人员应随时对坑底标高测量、抄平,防止超挖。底板下部管道等部位土方跟随一起开挖,严禁超挖,底部应预留300mm厚土层,由人工清理。人

20、工清理坑底,并将扰动土挖出清理,技术人员应控制坑底标高,每2500mm2500mm见方打一小木桩,在木桩上抄平,做好控制标高(此控制标高点可高出坑底设计标高100mm),然后挂线找平,用平锹铲平坑底。边坡坑底按设计开挖完以后,应立即会同甲方、监理、设计、地质勘测等单位组织对基坑验槽,并做好隐蔽验槽记录。开挖过程中,与气象部门联系,随时掌握天气变化,应做好下雨、下雪、刮风等恶劣天气影响施工的技术保障措施。坑底验槽合格后立即进行下道工序,如水管包管、垫层混凝土浇筑、砖模砌筑粉刷及级配砂石回填工作,为加快底板垫层混凝土浇筑工作创造条件。挖出的土方由自卸汽车运到甲方指定场地堆放。如果坑底土方开挖后不能

21、立即进行下道工序,应对坑底覆盖彩条布,草苫帘等保护坑底;边坑覆盖彩条布或保温塑料薄膜,防止下雨、下雪冲刷或冻胀,造成塌方事故,同时应备好潜水泵,做好排水工作。对原土土质由试验员按国家规范取样、送检、见证取样。安全措施反铲挖掘机、自卸汽车司机应持证上岗,具有驾驶证、操作证,严禁无证上岗。行车应慢速行驶,严禁开快车,在场地未知明情况下,严禁乱闯、猛拐、乱超车现象,应按次序装车、行驶。严禁酒后驾驶,操作施工。施工现场设置明显警告标志,所有进入施工现场人员必须配戴安全帽,配戴工作卡,严禁无关人员进入施工现场。施工期间每日上班前在现场开一次安全技术交底会,确保安全措施落实到每一施工人员。夜间施工时应有良

22、好的照明设施,保证机械施工和行车安全。人工配合施工中应在反铲挖掘机回旋半径外施工,防止机械伤害。坍塌事故做为五大伤害之一,应特别注意,对边坡及时检查,如发现有不安全因素应及时处理,做好边坡围护工作,增大放坡坡度。质量要求池底平整标高:10mm池底半径:R设计半径、+10mm边坡坡度:1:0. 51:13.2.2基坑土方回填工程 本工程按设计要求回填土方,应严格控制回填质量,同时不得用建筑垃圾回填,采用粘性土回填,压实系数不小于设计压实度。一、工艺流程:基坑底清理检验土质分层铺土、耙平夯打密实检验密实度修整找平验收。二、施工要点 1.填土前应将基坑底或地坪上的垃圾等杂物清理干净:基坑回填前,必须

23、清理到基础底面标高,将回落的松散垃圾、砂浆、石子等杂物清除干净。 2.检验回填土的质量有无杂物,粒径是否符合规定,以及回填土的含水量是否在控制范围内;如含水量偏高,可采用翻松、晾晒或均匀掺入干土等措施;如遇回填土的含水量偏低,可采用预先洒水润湿等措施。 3.回填土应分层铺摊。每层铺土厚度应根据土质、密实度要求和机具性能确定。一般蛙式打夯机每层铺土厚度为200250mm;人工打夯不大于200mm。每层铺摊后,随之耙平。 4.回填土每层至少夯打三遍。打夯应一夯压半夯,夯夯相接,行行相接,纵横交叉。5.深浅两基基坑相连时,应先填夯深基础;填至浅基坑相同的标高时,再与浅基础一起填夯。如必须分段填夯时,

24、交接处应填成阶梯形,梯形的高宽比一般为1:2。上下层错缝距离不小于1.0m。 6.基坑回填在四周同时进行。两侧高差不可相差太多。 7.回填管沟时,为防止管道中轴线位移或损坏管道,应用人工先在管子两侧填土夯实;并应由管道两侧同时进行,直至管顶0.5m以上时,在不损坏管道的情况下,方可采用蛙式打夯机夯实。在抹带接凹处,防腐绝缘层或电缆周围,应回填细粒料。 8.回填土每层填土夯实后,应按规范定进行环刀取样,测出干土的质量密度;达到要求后,再进行上一层的铺土。9.修整找平:填土全部完成后,应进行表面拉线找平,凡超过标准高程的地方,及时依线铲平;凡低下标准高程的地方,应补土夯实。三、质量标准1.基底处理

25、,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规定。2.回填土料,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或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规定。3.填方施工过程中应检查排水措施,每层填筑厚度,含水量的控制和压实程度。4.填方施工结束后,应检查标高,边坡坡度,压实程度等。标高:-50;分层压实系数:按设计要求;回填土料:按设计要求;分层厚度及含水率:按设计要求;表面平整度:20。3.2.3基础地基三七灰土换填工程3.2.3.1用料组成灰土系用一定量的石灰与土拌合夯压而成,其强度随时间缓慢增长,具有一定的水稳定性和不渗水性(为原土的1013倍),灰土体积比设计为3:7。土料采用开槽土,土块粒径不大于15mm。石灰采用熟石灰粉,石灰等级不得小

26、于级,要求同产地、同品种、同规格。含水量的控制是关键环节,灰土垫层土料的施工含水量宜控制在最优含水量op2%的范围内,最优含水量可通过击实试验确定。3.2.3.2压实标准地基基底换填灰土,采用压路机碾压,压实系数不小于设计要求。每边伸出基础边缘按照图纸设计要求。3.2.3.3挖除原地面软质土,按照现场放出的边线桩及下挖标高控制分段开挖,挖至设计换填标高后,用铲车配合人工基底找平,并用水准仪控制设计高程。按照换填地基顶面的检验标准自检合格后,报监理工程师检查验收,验收合格后,开始进行3:7灰土填筑施工。 3.2.3.4施工工艺测量基底清理铺21cm厚素土铺9cm厚白灰挖掘机翻匀旋耕耙耙两遍振动压

27、路机静碾压两遍振动压路机振动碾压两遍找平验收环刀取样进行下层施工直到达到设计标高。3.2.3.5技术要求及质量保证措施1、技术要求 、基底土质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配料正确,拌合均匀,分层虚铺厚度符合规定,碾压夯实,表面无松散、翘皮。 、分层留接茬方法正确,接茬密实、平整。2、质量保证措施A保证项目:基底的土质必须符合设计要求。灰土的干土质量密度或贯入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B基本项目配料正确,拌合均匀,分层虚铺厚度符合规定,夯压密实,表面无松散、起皮。留槎和接槎。分层留接槎的位置、方法正确,接槎密实、平整。C允许偏差项目,见下表。灰土地基允许偏差项次项 目允许偏差 (mm)检 验

28、 方 法12顶面标高表面平整度1515用水平仪或拉线和尺量检查用2m靠尺和楔形塞尺量检查3.2.3.6施工注意事项1、找平验收:灰土最上一层完成后,应拉线检查标高和平整度,超高处用铁锹铲平,低洼处应及时补打灰土。2、灰土施工时应选择晴好天气,应注意排水,不得在浸水条件下施工。雨天和-10以下天气不允许施工。3、分段铺设灰土时,要严格执行留置接茬的规定,接茬的茬子应垂直切齐,切成台阶形式,台阶高度不大于0.3m,宽度不大于1.0m。4、分段施工时,尽量在伸缩缝处接缝,上下相临两层灰土的接缝间距不得小于500mm,接缝处的灰土应充分夯实。5、石灰的包装、运输和储存应保证不受潮变质,土料中不应含草根

29、、杂物。3.3钢筋工程3.3.1 施工准备3.3.1.1 主要材料和机具:钢筋、铅丝、冷拉机 、对焊机、电焊机、切断机、成型机、铅丝钩、板子、钢丝刷、粉笔、尺子。3.3.1.2现场准备3.3.1.2.1场地平整、加工机具设备按施工平面布置图布置,水通、电通。3.3.1.2.2钢筋进场按规格分类堆放。3.3.1.2.3钢筋有出厂合格证和复试报告合格证,按规定作力学性能复试,当加工过程中发生脆断等特殊情况,还需作化学成份检验,钢筋应无老锈及油污。3.3.2钢筋配料3.3.2.1根据配筋图绘出各种形状和规格的单根钢筋图并加以编号,然后分别计算钢筋的下料长度和根数,填写配料单申请加工。3.3.2.2配

30、料计算注意事项3.3.2.2.1在设计图中,钢筋配制的细节问题无注明时,一般可按构造处理。3.3.2.2.2配料计算时,要考虑钢筋的形状和尺寸,在满足设计要求的前提下有利于加工和绑扎。3.3.2.2.3配料时要考虑施工需要的马凳等附加钢筋。3.3.2.2.4钢筋配料完毕后,填写配料单。列入计划的配料单将每编号的钢筋制作一块料牌作为钢筋加工的依据,绑扎中作为区别工程项目、构件和各种编号的标志。3.3.3钢筋制作成型3.3.3.1钢筋除锈。钢筋除锈一般通过两个途径:一是在钢筋冷拉或调直过程中除锈;二是机械方法除锈。3.3.3.2 钢筋对焊3.3.3.2.1 钢筋的品种和质量,焊条、焊剂的牌号,性能

31、及使用的钢板,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标准的规定。3.3.3.2.2 钢筋表面必须清洁。3.3.3.2.3检查设备,选择焊接工艺及参数。3.3.3.2.4试焊、制作试件,进行拉伸试验和弯曲试验。3.3.3.2.5确定焊接参数,开始焊接。3.4.3.2.6钢筋下料应准确,允许偏差值在10mm范围内。3.33.2.7对焊前应将端头150mm范围内清除干净,钢筋端头有弯曲的应予以调直或切除。3.3.3.2.8夹紧钢筋时,应使两钢筋端面的凸出部分相接,以利受热和保证焊缝与钢筋直径轴线垂直。3.3.3.2.9 对焊接头处的钢筋轴线偏移不得大于2mm,不合格接头要切除重焊。3.3.3.2.10焊接完毕后,应

32、待接头变为黑红色,才能松开夹具,平稳取出钢筋。3.3.3.2.11焊接场地应有防风、防雨措施。3.3.3.3钢筋弯曲成型3.3.3.3.1一级钢筋末端作180弯钩,其圆弧弯曲直径d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2.6倍,平直部分长度不宜小于钢筋直径d的3倍,梁柱箍筋弯成135,其直线长度梁不小于6d,柱不小于10d。3.3.3.3.2二级钢筋末端作90或135弯曲直径d不小于钢筋直径d 的4倍。3.3.4 钢筋绑扎3.3.4.1 钢筋绑扎准备3.3.4.1.1钢筋绑扎前,核对钢筋的级别型号、形状、尺寸及数量与设计图纸及加工配料单是否相同。3.3.4.1.2控制混凝土保护层用的垫块,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强度

33、满足施工要求。3.3.4.1.3绑扎采用22号扎丝,扎丝的切断长度要满足使用要求。3.3.4.1.4认真熟悉图纸,确定钢筋穿插就位顺序,并与有关工种做好配合工作。如支模、管线与绑扎钢筋的关系,确定施工方法,做好技术交底工作,同时做好成品保护工作,工种交接。3.3.4.2 施工顺序先下后上,先内后外。3.3.4.3 操作工艺流程划出钢筋位置线运输钢筋到使用部位绑扎底板钢筋验收。3.3.4.3.1计划出钢筋位置线:划钢筋位置线前应将垫层上的泥土杂物等清扫干净,根据图纸标明的尺寸及半径长度、定出底板下层钢筋。先在垫层上用墨线先弹出四周最外边钢筋端部位置线,并按规范要求在距该线5cm的位置上弹出第一根

34、钢筋位置中心线,然后以该线为基准,按设计间距依次弹出底层钢筋位置中心线。3.3.4.3.2运钢筋到使用部位:底板钢筋位置线弹好后,根据所用钢筋先后进行搬运,按照所划出的点位进行摆放各种型号钢筋。搬运钢筋前,应清除钢筋表面污物,进入坑内的钢筋表面应洁净,无污染、无油污。3.3.4.3.3底板钢筋绑扎3.3.4.3.3.1施工顺序及工艺施工顺序:施工时从分区同时施工。施工工艺:测量放线验线划钢筋位置线运钢筋到使用部位绑筏板底板钢筋放插筋放置马凳绑筏板顶钢筋。3.3.4.3.3.2施工准备1、钢筋有出厂合格证和复试合格证;2、基础底板及侧面防水砂浆层施工完成,并通过验收合格,防水层强度满足上人施工操

35、作的要求。3、准备绑扎用的铁丝,用2022号铁丝,铁丝切断长度满足要求;4、施工用具:钢筋钩子,扳子,绑扎架,钢丝刷子,电焊机,塔吊等;3.3.4.3.3.3施工要点:1、按照建设单位给定控制线和设计图纸,将轴线、墙、柱、控制线等测放到基层上,并做好标记;2、根据图纸将各墙、柱、电梯的位置线弹到垫层上并做好标记;3、各线弹好后,经建设、监理单位验线后,确认无误;4、弹钢筋位置线,根据图纸设计,分别弹出钢筋位置线;从基础内边50mm开始排列;5、将加工好的钢筋用塔吊吊至使用部位;按照设计要求,将钢筋顺序放置,并绑扎;6、钢筋绑扎时,每两层分别绑扎,并十字交叉,绑扎必须绑扎牢固,保证钢筋不位移;7

36、、放插筋。待底板钢筋绑扎完成后,插池壁及支墩钢筋;插筋下部放在底板上,打拐150mm;在板中绑封闭箍筋或水平筋。插筋时钢筋位置应准确放置,并与底板钢筋焊接连接,保证位置不移动;插筋的放置长度,按规范要求要求;引本工程墙体不高,插筋可将整个墙板筋插入,底板混凝土施工时可将墙板浇筑3050cm。8、放马凳。基础底板为上下各两层钢筋,绑完下层钢筋后,为保证钢筋的标高和位置准确无误,摆放上层钢筋网的马凳筋,间距1m。9、上层钢筋绑扎。绑扎方法同第7条。10、基础中的纵向钢筋接长均采用滚压直螺纹套管接头。11、由于基础底板的受力特殊性,上下层钢筋接头位置应满足:上部钢筋接头在跨度两端1/4L范围内,下部

37、钢筋在跨中1/3L范围内;12、基础垫块:为保证保护层垫块能承受上部荷载,用花岗岩或大理石定制加工成保护层垫块;3.3.4.3.3.4质量要求1、钢筋的品种,质量等符合要求;2、钢筋表面清洁;3、钢筋的规格、形状、数量、间距、锚固长度、接头设置符合设计及施工规范要求;4、钢筋的接头机械性能符合要求,试验时每500个接头做一组;5、绑扎钢筋的缺扣、松扣数量不得超过绑扣数的10且不应集中;6、弯钩的朝向应正确,绑扎接头;搭接长度符合施工规范要求;7、网眼尺寸、箍筋、构造筋间距20;8、钢筋骨架宽、高度允许偏差5mm,骨架长度允许偏差10mm ,受力钢筋间距允许偏差10,受力筋保护层允许偏差10。3

38、.3.4.3.3.5注意事项1、墙、柱主筋的插筋与底板上、下筋要固定绑扎牢固,确保位置准确,并用附加钢筋电焊焊牢,砼浇筑前有专人检查检修;2、注意接头位置正确;3.3.4.3.3.6坑内施工的安全1、夜间照明设施充足;2、在基坑内施工,注意进行边坡稳定性观察;3、严禁在基坑边向基坑内抛洒废弃物;加强基坑周边的防护;4、注意用电的安全防护。3.3.4.3.4池壁钢筋绑扎3.3.4.3.4.1钢筋绑扎前在底板混凝土上弹出墙身及门窗洞口位置线,再次校正插筋,如有位移时按规定认真处理。3.3.4.3.4.2施工中应重点控制池壁的轴线位置,构件尺寸的垂直度、轴线的直线度等。3.3.4.3.4.3画好横筋

39、分档标志,然后在下部及齐胸处绑两根横筋定位,并画好竖分档标志。按设计水平横筋在内,竖筋在外,先绑竖筋后绑横筋,横竖筋的间距及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3.3.4.3.4.4墙筋为双向受力钢筋,所有钢筋交叉点应逐点绑扎,搭接长度及搭接位置要符合设计图纸及施工规范的要求。3.3.4.3.4.5双排钢筋之间绑间距拉筋以固定钢筋间距, 拉筋钢筋规格和间距。3.3.4.3.4.6为保证砼截面尺寸,在墙筋上水平绑短筋,短筋长度为砼墙板厚度,在墙筋外侧绑上带有铁丝的砂浆垫块,以保证砼保护层的厚度。3.3.4.3.4.7为保证洞口标高位置正确,在洞口竖筋上划出标高线。3.3.4.3.5框架柱钢筋绑扎柱子钢筋绑扎施工

40、工艺流程套柱箍筋搭接绑扎竖向受力筋画箍筋间距线绑扎箍筋套柱箍筋:按图纸设计要求的箍筋间距,计算出每根柱箍筋的数量,先将箍筋套在下层伸出的搭接筋上,然后立柱子钢筋,在搭接长度内绑扎扣不少于少于3个,绑扣要向柱中心。搭接绑扎竖向受力筋:按图纸设计要求搭接长度,竖立柱子筋,同一截面内,接头钢筋占总面积受拉区不得超过25%。受压区不得超过50%。画箍筋间距线:在立好的柱子竖向钢筋上,按图纸设计要求画出箍筋间距线。拄子箍筋绑扎:按已画好的箍筋位置线,将已套好的箍筋往上移动,由上往下绑扎,并采用缠提绑扎。箍筋与主筋要垂直,箍筋转角处与主筋交点均要绑扎,主筋与箍筋相交处均要绑扎。柱上下两端箍筋按图纸设计要求

41、加密,数量及间距应符合设计要求。柱筋保护层厚度应符合施工规范要求,主筋外皮为25mm,垫 块应绑在柱竖筋外皮,间距1000,呈梅花型绑扎。3.3.4.3.6框架梁钢筋绑扎施工工艺流程穿主次梁钢筋放主次梁箍筋画出箍筋间距尺寸穿主次梁上层架主筋按箍筋间距尺寸绑扎先穿主次梁的下部纵向受力钢筋及弯起钢筋,将箍筋按计算出的数量套入纵向钢筋,穿次梁的下部纵向受力钢筋及弯起钢筋,并套好箍筋。画出箍间距尺寸,穿主次梁上层架立筋,并隔一定距离将架立筋与箍筋绑扎牢固,调整箍筋间距,使之符合设计要求,然后绑扎。框架梁上部纵向钢筋应贯穿中间节点,梁下部纵向钢筋伸入节点,锚固长度及伸过中心线的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及施工规

42、范。箍筋在叠合处的弯钩,在梁中应交错绑扎,箍筋弯钩为135,平直部分长度10d。梁端第一个箍筋设置在距离柱节点边缘50mm处,梁端与柱交接处箍筋应加密,其间距与加密区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钢筋接头宜采用焊接接头或机械接头,同一受力截面内,受拉区接头的受力钢筋截面面积占总面积的比率不应大于25%。在主次梁绑扎完后,在受力钢筋下应加垫块,保证保护层的厚度,间距1200,双侧均应加设,受力筋为双排时,可用短钢筋垫在两层钢筋之间,排距应符合设计要求。检查转角处、主次梁交接处、柱子接头处、箍筋加密区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及施工规范,各项预埋件安装情况,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3.3.4.3.7顶板钢筋绑

43、扎施工工艺流程模板上画出位置线绑扎板下受力筋绑扎负弯矩筋加设垫块清理模板上面的杂物,用粉笔在模板上划好受力筋位置线,并画出分布筋间距线。按画好的间距,先摆放受力主筋后,放分布筋、各项预埋件、线管、预留等及时配合安装。绑扎板筋时一般采用八字扣,如板为双层钢筋,两层筋之间必须加钢筋马凳,以确保上部钢筋位置准确。负弯矩钢筋绑扎,每个相交点都必须绑扎,而且要保证钢筋受力保护层厚度,绑完以后严禁上人及在负弯矩筋上行走。在钢筋下面垫设垫块,间距1500mm,呈梅花型绑扎,垫块厚度同钢筋受力保护层。3.4模板工程混凝土结构的模板工程,是保证工程结构外形和尺寸的关键。本工程根据结构类型、建筑选型和施工条件采用

44、竹面模板。3.4.1施工准备3.4.1.1材料准备1220mm2440mm竹面大模,50mm100mm烘干方木,50厚板材,50钢管,扣件,脱模剂,木楔,铅丝、铁钉,可拆卸型螺栓,12穿墙止水螺栓,双面海绵胶条,单面宽胶带,山型卡等。3.4.1.2机具准备:电锯、电刨、手提锯、电钻、电锤。3.4.1.3技术准备:3.4.1.3.1做好图纸会审及技术核定工作,并做好技术交底。3.4.1.3.2学习理解并掌握水工构筑物施工规范。3.4.1.4现场准备:3.4.1.4.1根据工程结构形式确定模板布置及拼装图。3.4.1.4.2根据计算螺栓间距,并事先在竹大模上打14孔和模板布置图。3.4.1.4.3

45、在模板上涂刷隔离剂并晾干,严禁污染钢筋。3.4.1.4.4钢筋绑扎完,垫块固定600,保护层厚度符合设计,预留洞、预埋件、预埋管埋完,并办理隐蔽手续签证。3.4.1.4.5施工模板前将杂物清理干净。3.4.1.4.6做好模板的定位。3.4.1.4.7根据结构设计,加固模板所用12穿墙螺栓应有防渗措施,在对拉螺栓的中部焊接50X50的止水钢板。3.4.2底板模板采用水泥砖砌筑、内粉1:2水泥砂浆。池壁板、悬挑梁、集水槽、走道板采用1220mm2440mm竹面大模,50mm100mm烘干方木。3.4.3施工要点3.4.3.1底板模板施工3.4.3.1.1测量定位放线,在清理好的垫层上定出池子圆心,

46、然后按图纸设计画出底板外边线,弹墨线砌筑底板砖模。3.4.3.1.2先在清理好的混凝土垫层上用经纬仪沿底板外边1米打一个点,用墨线弹出底板外边线,沿所弹线砌筑底板外侧模,底板外侧模砌成120mm墙,砌筑高度为底板厚度。砌体材料用Mu10红机砖,砂浆用M5水泥砂浆砌筑,砖模内侧粉1:2水泥砂浆并抹光。砌体外侧填入砌体一半的土,待浇筑混凝土同时将土填满压实,底板混凝土浇筑完砖模不拆除埋入土中。3.4.3.1.3底板内随同底板混凝土同时浇筑,模板应同时支设,先支设内侧模板,高度300mm,采用吊装模支设。3.4.3.1.4模板必须拼缝紧密,平整光滑,保证不漏浆,杯口模内尺寸、标高必须严格控制,加固稳

47、定。3.4.3.2池壁板、走道板加固支设。3.4.3.2.1支模前池壁板钢筋已绑扎完毕,各种预埋管、预埋件安装就位,加固完毕。3.4.3.2.2池壁板测量放线工作已完成,并复核验收。3.4.3.2.3搭设池壁内外双排架子,将预先配制好的模板竖立于底板杯口内,由一端向另一端依次逐块拼装。3.4.3.2.4支模时应随时检查池子圆弧是否与已弹池壁板线重合,如有不重合处,即时修正。3.4.3.2.5根据试拼装的内模校正对拉螺栓具体位置,且注意避开预埋管、 预应力钢绞线套管。3.4.3.2.6模板加固支设。整体现浇混凝土模板安装允许偏差符合施工规范的要求。3.4.3.2.7模板加固措施要安全可靠,脚手架

48、要有专门的专项施工组织设计。3.4.4框架结构柱模板本工程柱模板采用18厚胶合板模板、50mm100mm方木竖档间距250mm。柱截面尺寸500mm时,用对拉螺栓对拉加固,水平横向间距500mm,竖向间距450mm。3.4.5框架梁、顶板、楼梯模板支设3.4.5.1、框架梁模板框架梁底模全部采用20mm木胶合板模,梁底模板宽为梁净宽。框架梁侧模采用18厚木胶合板模,模端部搁置于柱模上,长度等于梁净长;高度:梁高等于(板厚+板模)。梁模支撑板模,梁侧模夹底模。框架梁侧模外楞采用48mm3.5mm钢管夹固:梁高大于700mm时,梁中设直径12mm对拉螺栓,2根48mm35mm钢管,3型扣件紧固,间

49、距400mm。梁底标高要符合图纸尺寸, 按设计要求起拱一般跨度大于 4m时,起拱0.2-0.3,梁口要有与梁宽尺寸一样的撑口条以保证梁宽。如上图所示。3.4.5.2顶板模板3.4.5.2.1制作:采用10mm竹胶合板,在梁模板制作完毕后,按照图纸的尺寸,算出板四边的边长,按照尺寸制作模板,按照图纸轴线,给模板编组、编号,模板按组按号堆放。3.4.5.2.2模板支设 模板的一般支设工艺流程:立柱支设、安装升降头安装桁架柱头顶板调整铺模板块及边角刷脱模剂检查验收下道工序。楼板模板全部次龙骨采用50mm100mm方木,间距300mm,主龙骨采用2根48mm3.5mm的钢管,间距750mm。楼板模板支

50、撑架采用48mm3.5mm钢管支撑,立杆间距平台板下1.0m1.0m,梁下立杆应加密,间距05m05m,横杆沿高度方向间距1.0m。如下图所示。a. 根据模板设计,先在楼板或地面弹出立柱位置。b. 根据楼层标高初步调好立柱高度及升降头的高度并调平加固好龙骨。c. 当完成第一个立柱和桁架的支设工作后,可跟随安装模板块。d. 依次架设其余立柱、升降头和龙骨。e. 根据桁架的长度,调整立柱垂直度和升降头高度,然后用水平尺调整整个模板的水平度。 f. 安装斜撑,将连接逐个销紧,直到完成整个面积。3.4.6模板拆除常温施工时,柱混凝土拆模时砼强度不得低于1.5MPa;安装梁模时,柱的混凝土强度不得低于1

51、0.0MPa。两端有支撑的梁、板底模的拆模强度,在8m跨度以内为设计强度的85%,大于8m跨度时为设计强度的100%.悬挑梁板不得低于设计强度的100%,墙体拆模时砼强度不得低于1.5MPa,承受楼板荷载时,墙体强度不应低于4.0MPa。挂装三脚架支承上层外模时,现浇外模混凝土强度应达到7.5MPa。梁、板模板拆除: 落下支撑龙骨的升降头拆卸木制龙骨拆模板块继续养护拆立柱。 a. 降下升降头,则龙骨随之落下。b. 逐个卸下模板块。如板块粘附混凝土, 卸时可轻轻敲击,模板块按原来的编号,分组分类堆放,以便上层使用。c. 拆除水平撑和斜撑。d. 最后,拆除所有立柱,逐一整理好备用。3.4.6.1注

52、意事项a. 严格控制柱顶标高,因为它是决定楼层标高的关键,误差不得大于10mm。b. 严格建立模板和立柱的拆除申请、和批准制度,防止盲目拆模。c. 模板块在装拆、搬运时均应要轻放,严禁摔、扔、敲、砸。每次拆下模板应认真清理。d. 墙体模板拆除顺序是先安装的后拆,后安装的先拆,先拆大面后拆角膜、先上后下。e.竹胶合模板的边缘及孔眼,均涂刷防水涂料。f.模板安装时, 必须严格按模板设计平面布置图就位施工。模板相邻板面高差不得超过2mm。g. 严格控制施工荷载,上料要分散、不要集中。3.5混凝土工程3.5.1池体混凝土工程3.5.1 .1施工准备3.5.1.1.1 适用范围:垫层、底板、池壁等3.5

53、.1.1.2 材料、机具:垫层为C15混凝土;底板部分及池壁结构部分混凝土采用C30S6。本工程采用商品混凝土,商品混凝土厂家要提供相关资质证书及每次供料的出厂报告。商品混凝土厂家的确定应通过监理、甲方、施工单位共同考察确定,现场考察主要为以下几个方面:1、5KM运距以内的厂家的资质、营业执照、生产规模及质量稳定性。2、厂家的联系供货能力、混凝土运输车的数量。3、厂家的原材料供应情况。3.5.1.2砼的运输采用泵送方式,根据需要采用混凝土汽车运输泵。混凝土运输方面着重对以下方面重点控制:1、根据混凝土运距合理添加外加剂(主要指缓凝剂)。2、混凝土的浇筑量的确定,根据浇筑量及施工工艺需要合理安排混凝土运输车。3、浇筑地点测试塌落度,根据现场塌落度情况及时通知厂家对出场塌落度进行调节。3.5.1.3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