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原理》第五章凸轮机构及其设计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39962909 上传时间:2021-11-13 格式:DOC 页数:108 大小:2.79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机械原理》第五章凸轮机构及其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08页
《机械原理》第五章凸轮机构及其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08页
《机械原理》第五章凸轮机构及其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08页
资源描述:

《《机械原理》第五章凸轮机构及其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原理》第五章凸轮机构及其设计(10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机械原理第五章凸轮机构及其设计51概述52推杆的运动规律53凸轮轮廓曲线的设计54凸轮机构基本尺寸的确定5-1概述1凸轮机构的应用2凸轮机构的组成3凸轮机构的特点4凸轮机构的分类血罐葡* 4第五章凸轮机构及其设计血罐葡* 4第五章凸轮机构及其设计1.凸轮机构的应用 内燃机配气机构:当凸轮1等速转动时,其曲线轮廓通过与推杆2的平底接触,使气阀有规律地开启和闭合(关闭是借助弹 簧的作用)。气阀开启和关闭的时间及其速度和加速度的变化规律,都是通过凸轮的轮廓曲线来实现的。血罐葡* 4第五章凸轮机构及其设计动画1.凸轮机构的应用 自动车床进刀机构:当圆柱凸轮1回转时,其凹槽 侧面通过嵌于凹槽中的滚子3迫

2、 使推杆2绕轴O往复摆动,从而 驱使与之相连的刀架运动。刀架 的运动规律完全取决于凹槽曲线 的形状。血罐葡* 4第五章凸轮机构及其设计血罐葡* 4第五章凸轮机构及其设计41机械原理2凸轮机构的组成凸轮:具有曲线轮廓或凹槽的 构件。推杆:被凸轮直接推动的构 件,又常称为从动件。凸轮机构是由凸轮、从动 件和机架三个主要构件组成的 咼副机构。第五章凸轮机构及其设计从动件凸轮机架偷罐葡* 4第五章凸轮机构及其设计3凸轮机构的特点优点:只需设计适当的凸轮轮廓曲线,便可使从动件得到各 种预期的运动规律,而且结构简单、紧凑、设计方便。缺点:1)凸轮与从动件间为点或线接触,易磨损,只宜用于传力不大的场合;2)

3、凸轮轮廓精度要求较高;3)从动件的行程不能过大,否则会使凸轮变得笨重。4.凸轮机构的分类(1) 按凸轮的形状分(2) 按推杆的形状分(3) 按推杆的运动形式分(4) 按凸轮与推杆保持接触的方法分(1)按凸轮的形状分1)盘形凸轮:具有变化向径的盘形构件。应用最广。2)移动凸轮:转轴在无穷远处的盘形凸轮的一部分,作往复 直线移动。3)圆林凸轮.在圆柱面上开有曲线凹槽,或在圆柱端面上作7*出曲线轮廓的构件。圆柱凸轮机构属于空间凸轮机构。偷罐葡* 4第五章凸轮机构及其设计(2)按推杆的形状分1)尖顶推杆:易磨损,用于低速、轻载场合。2)滚子推杆:磨损小,用于传递较大的动力,应用较广。3)平底推杆:推杆

4、与凸轮接触面间易形成油膜,润滑好,用于高速传动中。机械原理41机械原理机械原理(3) 按推杆的运动形式分1) 直动推杆:作往复直线运动摆动推杆:作往复摆动。第五章凸轮机构及其设计对心直动推杆偏置直动推杆)曲南丈垮;(4)按凸轮与推杆保持接触的方法分1)力封闭:利用推杆的重力、弹簧力或其他外力保持接触2)几何封闭:利用凸轮或推杆的特殊几何结构保持接触与凸轮廓线相切的任 意两平行线间距离与 推杆内壁间距离相等利用凸轮上的凹槽与置于槽中的滚子保持接触血罐葡* 4第五章凸轮机构及其设计(4)按凸轮与推杆保持接触的方法分 2)几何封闭:利用凸轮或推杆的特殊几何结构保持接触动画动画等径凸轮机构动画凸轮理论

5、廓线在径向线 上的距离与推杆两滚子 中心的距离相等用两个固结在一起的 凸轮控制同一推杆动画5-2推杆的运动规律1皋本知识2推杆常用的运动规律3推杆运动规律的选择4推杆运动规律的组合1.基本知识(1)基圆:以凸轮的最小半径为半径所作的圆。(2) 基圆半径:凸轮理论廓线的最小半径。(3) 推程:推杆从最低位置运动到最高位置的过程。(4) 推程运动角:推程阶段凸轮的转角。1.基本知识(5)远休:推杆处于最高位置静止不动的过程。(6) 远休止角:远休阶段凸轮的转角。(7) 回程:推杆从最高位置回到最低位置的过程。(8) 回程运动角:回程阶段凸轮的转角。.1.基本知识(9) 近休:推杆处于最低位置静止不

6、动的过程。(10) 近休止角:近休阶段凸轮的转角。行程:推杆在推程或回程中移动的距离方。(12)推杆的运动规律:推杆在运动时,其位移、速度八 加 速度a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或推杆的运动参数随凸轮转角/变化的规律。血罐葡* 4第五章凸轮机构及其设计2.推杆常用的运动规律(1) 多项式运动规律1) 一次多项式运动规律2) 二次多项式运动规律3) 五次多项式运动规律(2) 三角函数运动规律1) 余弦加速度运动规律2) 疋弦加速度运动规律1)一次多项式运动规律(等速运动规律)s = Cq +C0v = ds I dt = C 0 a =dv I dt = 0 推程阶段: =0,s = 08 几 s =

7、h 求得:Co=O, Cj =h/30 推程阶段的运动方程式:s =h3 / v = h(o 18a = 0O推程段的运动线图特点:有刚性冲击 适用场合:低速、轻载:偷曲*摩第五章凸轮机构及其设计1) 一次多项式运动规律(等速运动规律) s = Cq + C0v = ds / dt = C 0a = dv I dt = 0回程阶段:5 = 0,s = hS = s = G求得:C=/z, Cx =-h/回程阶段的运动方程式:rS=h(l-3/3)Y v = -hd) / 兀a = 02)二次多项式运动规律(等加速等减速运动规律) s 二 Co+CQ + C?尸v = ds Idt = C0 +

8、 ICcoda = dv I dt = 2C2g)2推程阶段边界条件:等加速段5 = 0,s = 0, v = 0 、5 =氏/2, s=h/2J等减速段3 = /2, s=h/2、5 = 309 s = h9 v = 0等加速段:C。= 0,G = OC? =2h/等减速段:Co =-hCx =4h!SC2 =-2h!血罐葡* 4第五章凸轮机构及其设计2)二次多项式运动规律(等加速等减速运动规律) 推程等加速阶段的运动方程式:rS = 2h2/v v =、a = 4h a)11推程等减速阶段的运动方程式: rs=h-2h.-dyid o21oh(x)/ 5o2 M A竝2.a推杆推程时的运动

9、线图适用场合:中速轻载血罐葡* 4第五章凸轮机构及其设计2)二次多项式运动规律(等加速等减速运动规律) 回程等加速阶段的运动方程式: 广=七-2加/兀2 v = -4hco6/ 50,2 a = -4ha)2 / /畀回程等减速阶段的运动方程式: 广=2隔7)2/歼2 =-4必(兀-/)/兀2a = Aha)2 /5/血罐葡* 4第五章凸轮机构及其设计)曲葡丈垮3) 五次多项式运动规律s = C。+ CQ + C262 + C3 尸 + CQ + C535v = ds Idt = CYa)+ 2C2(d6 +3C3g)82 +4C46?3 +5C5a)34 a =dv I dt = 2C2a)

10、2 + 6C3a)2S + 12C4cd 262 + 20C5a)253 推程阶段边界条件: = O,= 0,v = 0,a =0S = 5。, s = h,v = 0,a = 0推程阶段的运动方程式:r S = 10加/况15财4 /氏4 + 6肪5 /疣y v = 30hn)32 /况-60必尸/4 + 30必沪/需 a=6Qha)23/- 18Qha)232 /氏4 + 12Qha)233 /疣3)五次多项式运动规律210脳3/%-15脳4/需+6护/% V =3ha)d21 1 - 60/z53 / 押 + 30/t4 / 5; a = 60ha)2d/ - 180/z q 歹 / 押

11、 * rob 2尸 / 希 特点:无冲击适用场合:高速中载血罐葡* 4第五章凸轮机构及其设计1)余弦加速度运动规律(简谐运动规律)S 推程阶段的运动方程式:s = hl - cos(7r 5/5J/2v =7tha)sin(n 5/0)/(20) a =7r2Jift)2 cos(n 5/o)/(25f)特点:有柔性冲击 适用场合:中低速重载当质点在圆周上作匀速运动时,57/zco/J()Od它在该圆直径上的投影所构成的运动 规律称为简谐运动规律。1)余弦加速度运动规律(简谐运动规律)回程阶段的运动方程式:= /z1 + co(tt5/V)/2v v = -tho)sin(7r 3/3q)/(

12、23q) a = -7t2/z5)2 cos(7r)/(25畀)2)正弦加速度运动规律(摆线运动规律)推程阶段的运动方程式:0 =灿0/氏)in(2兀 5/氏)/ v v = 7ia)l-cos(2兀 5/5)/5 a = 2?r %q$ in(2兀 5/5)/疣特点:无冲击适用场合:中高速轻载半径R =h/2jt的滚圆沿纵坐摆线运动规律线图d标轴作等速无滑动的纯滚动,圆 上最初位于坐标原点的点,其位 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为摆线运动 规律。机械原理 第五章凸轮机构及其设计2)正弦加速度运动规律(摆线运动规律) 回程阶段的运动方程式:rS = hl-(3/3Q1)-sin(27r 5/兀)/(加)

13、 ”=必3(2兀5/兀)-1/兀a = -2rt h0)2 sin(2n 813)1机械原理 第五章凸轮机构及其设计3推杆运动规律的选择(1) 常用运动规律特性比较(2) 推杆运动规律选取原则3. 推杆运动规律的选择(1)常用运动规律特性比较表9一1运动规律最大速度斑ax (h A) x最大加速度Gmax(方X最吝跃虞也(方 e/Q )X适用场合等速运动1.00oo低速轻载等加速运动2.004.00OO中速轻载余弦加速度1.574.93oo中低速重载正弦加速度;:2.006.2839.5 斗豔速轻载5次多项式1.885.7760.0高速中载偷罐葡* 4第五章凸轮机构及其设计3-推杆运动规律的选

14、择(2)推杆运动规律选取原则当机械的工作过程只要求从动件实现一定的工作行程,而对其运动规律无特殊要求时,应尽量选用简单的曲线作为 凸轮的轮廓曲线。当机械的工作过程对推杆的运动规律有完全确定的要求,应根据指定的运动规律进行设计。对于速度较高的凸轮机构,即使机械工作过程对推杆的运动规律无特殊要求,应首先考虑所选的运动规律使凸轮机 构具有较好的动力特性。偷罐葡* 4第五章凸轮机构及其设计4. 推杆运动规律的组合组合后的运动规律应满足的条件:1、满足工作对推杆特殊的运动要求;2、保证各段运动规律在衔接点上的运动参数(位移、速度、 加速度)保持连续。为了避免刚性冲击,位移、速度曲线必 须连续;为了避免柔

15、性冲击,加速度曲线必须连续;3、在运动的起始和终止处,运动参数应满足边界条件。 举例偷罐葡* 4第五章凸轮机构及其设计偷罐葡* 4第五章凸轮机构及其设计4-推杆运动规律的组合设计一高速凸轮机构,在工作过程中要求推杆必须采用等速运动规律。为了避免冲击,可将等速运动规律适当加以修正。 如等速运动规律与正弦加速 度运动规律组合。两修正区段凸轮的转角分别为叭和心,推杆相应的位移分别为血1和血2。偷罐葡* 4第五章凸轮机构及其设计4. 推杆运动规律的组合第一段:正弦加速度加速区段s =灿0 / 氏)in(27r 5 / %) /(加) v v = 7zel-co(2兀 5/)/%a = 2n: 7i6)

16、2 sin(27r 5/%)/将方=2hv玄=25代入上式rs = /z1(5/51)-sin(7r 5/5J/兀v v = hva)1 - cos(n 5 / %) / %a =7t ho2 sin(n S/SJ/dj式中5=0厲机械原理第五章凸轮机构及其设计4.推杆运动规律的组合 第二段:等速运动区段s =h3 /v v =h(o /3a = 0 其中方=h-h- -%2, 6 =o。凶Vb),s + (h 片“2) (5 %) /(50 52) a v = (/i- -h2)a)/(50-32)J。= 0式中5=叭(久2)机械原理第五章凸轮机构及其设计机械原理第五章凸轮机构及其设计偷罐葡

17、* 4第五章凸轮机构及其设计4.推杆运动规律的组合第三段:正弦加速度减速区段,s = h h2 (50 (5) / 3 2 +h2 in龙(5 -)/2/7rv = h2a)/- h2a)cosr(0 -5)/2/52a = -n h2a)2 in龙(戈 - 5) / % / 5;式中*(50爲)5。4.推杆运动规律的组合保证运动规律在衔接点上的运动参 数连续,令时,正弦加速度运动 规律与等速运动规律速度相等,得2入/右=(% -人一仏)/(& 右 )再令A 沁 时,等速运动规律与 正弦加速度运动规律速度相等,得2h2 / % = 3 - 久一每)/(% 右)预先选定修正段凸轮转角和厲 联立求

18、解上两式,得j hY = SJi /(20 5 %)lh2=2h/(2-2)偷罐葡* 4第五章凸轮机构及其设计偷罐葡* 4第五章凸轮机构及其设计偷罐葡* 4第五章凸轮机构及其设计5-3凸轮轮廓曲线的设计1.反转法原理2 用作图法设计凸轮廓线3用解析法设计凸轮廓线1反转法原理偏置直动尖顶推杆盘形凸轮机构(1) 凸轮的轮廓曲线与推杆的相对运动关系当给整个凸轮机构加一个公共角速度一 G,使其绕凸 轮轴心转动时,凸轮将静止不动,而推杆则一方面随其导 轨作反转运动,另一方面又沿导轨作预期的往复运动。推 杆在这种复合运动中,其尖顶的运动轨迹即为凸轮的轮廓 曲线。偷罐葡* 4第五章凸轮机构及其设计1-反转法

19、原理(2) 凸轮廓线设计方法的皋本原理在设计凸轮廓线时,可假设凸轮静止不动,而使推杆相 对于凸轮作反转运动;同时又在其导轨内作预期的往复运 动,作出推杆在这种复合运动中的一系列位置,则其尖顶的 轨迹就是所求的凸轮廓线。这就是凸轮廓线设计方法的反转 法原理。偷罐葡* 4第五章凸轮机构及其设计2用作图法设计凸轮廓线 (1)直动尖顶推杆盘形凸轮机构 (2)直动滚子推杆盘形凸轮机构(3) 直动平底推杆盘形凸轮机构2 用作图法设计凸轮廓线(1)直动尖顶推杆盘形凸轮机构已知:基圆半径心,从动件偏于凸轮轴心右侧,偏距为 e,凸轮以等角速度(逆时针)旋转,推杆运动规律已知。 设计偏置直动尖顶推杆盘形凸轮机构

20、设计过程:1)根据推杆运动规律,选取适当比例尺,作出位移曲线。序号凸轮运动角5推杆的运动规律10-120等速上升人=16 mm2120 180推杆远休3180270正弦加速度下降A-16 mm4270* 360推杆近休推程阶段:等速运动规律s =h3/式中h =16mm, =120远休阶段:s =h = 16mm火)0306090120A/tnni0481216机械原理第五章凸轮机构及其设计序号凸轮运动角占推杆的运动规律10-120等速上升方=16 mm2120 180推杆远休318(T27(r正弦加速度下降A-16 mm4270 36(T推杆近休回程阶段:正弦加速度运动规律s = hl /5

21、0!) sin(2兀 5/0!)/(27r)h =16mm,常=90SIC)03060901612.8723.1280机械原理第五章凸轮机构及其设计机械原理第五章凸轮机构及其设计近休阶段:s = 0mmo旷2)选同样比例尺,画出基圆 及推杆位置线,其交点。为 推杆尖端的初始位置。3)作偏距圆,该圆与推杆位置线切于K。4)确定推杆在反转运动中依 次占据的各个位置。自K点,沿s方向,将 偏距圆分成与的横坐标相 应的区间和等份。过各分点 作偏距圆的切线,即为所求。第五章凸轮机构及其设计5)确定推杆尖顶在复合运动中依次占据的位置。在各切线上,从基圆开始向外量取曲线相应的线段长 度,得到的这些线段外端点

22、 即为所求。6)将上述线段外端点连成光 滑曲线,即求得凸轮轮廓曲 线。思考:对心直动从动件盘形 凸轮机构,轮廓曲线设计过 程有何区别?第五章凸轮机构及其设计偷罐葡* 4第五章凸轮机构及其设计2 用作图法设计凸轮廓线(2)直动滚子推杆盘形凸轮机构已知:基圆半径心,从动件偏于凸轮轴心左侧,偏距为 e ,凸轮以等角速度(顺时针)旋转,滚子半径匚,推杆运动 规律。设计偏置直动滚子推杆盘形凸轮机构 设计过程:1)根据推杆运动规律,选取适当比例尺,作出位移曲线。2)选同样比例尺,画出基圆及推杆 位置线,其交点为滚子中心的初 始位晝。3)将滚子中心视为尖顶从动件的尖 顶,按前述方法确定出滚子中心在 推杆复合

23、运动中的轨迹,此轨迹为 凸轮的理论廓线。4)以凸轮理论廓线上的各点为圆 心,匚仙为半径,作一系列的 圆,再作此圆族的内包络线,即得 凸轮的实际廓线(工作廓线)。血罐葡* 4第五章凸轮机构及其设计血罐葡* 4第五章凸轮机构及其设计注意:1、理论廓线与实际廓线是等距曲 线(法向)。2、基圆半径几是理论廓线的最小半径。偷罐葡* 4第五章凸轮机构及其设计2 用作图法设计凸轮廓线(3)直动平底推杆盘形凸轮机构已知:基圆半径心,凸轮以等角速度(逆时针)旋转,推杆 运动规律。设计对心直动平底推杆盘形凸轮机构 设计过程:1)根据推杆运动规律,选取适当比例尺,作出位移曲线。机械原理 第五章 凸轮机构及其设计2)

24、选同样比例尺,画出基圆及推杆 位置线,。为推杆导路中心线与推 杆平底的交点。3)将()视为尖顶从动件的尖顶,按 前述方法确定出。在推杆复合运动 中依次占据的各个位置 1、b2、 3、 o4)分别过 1、场、场、作一系列代表推杆平底的直线族o5)作该直线族的内包络线,即得凸 轮的实际廓线。7C机械原理第五章凸轮机构及其设计3 用解析法设计凸轮廓线(1) 偏置盲动滚子推杆盘形凸轮机构(2) 对心平底推杆盘形凸轮机构(3) 摆动滚子推杆盘形凸轮机构血罐葡* 4第五章凸轮机构及其设计式中 $0= J*/(1) 偏置直动滚子推杆盘形凸轮机构已知:尸0,e rr ,曲线,设计凸轮廓线。 分析:1) 建立直

25、角坐标系。根据曲 线,运用反转法,可确定推杆 反转角时,滚子中心位置B。2) B点直角坐标Sir Hx = (s0 + s) sin + e cos 8 y = Go + s) cos 5 e sin 53)凸轮理论廓线方程式x = (s0 + s) sin + e cos 6 y = Go + s) cos 5 q sin 5 式中 s.=e2e为代数值,其正负规 定如下:当凸轮逆时针转动时, 若推杆处于凸轮回转中心的 右侧,0为正,反之为负; 若凸轮顺时针转动,则相反。血罐葡* 4第五章凸轮机构及其设计血罐葡* 4第五章凸轮机构及其设计4)理论廓线点处法线斜率tan = 一(-dy Id6

26、) cosOSjjH V V iCI s二s()1dxdy /dxdydx I dS sin(dx I d3 = Go +s)co+vds IdS sinsin 8dy/d3 = 一 Go +s)sm6 +ds/d3 cos 5 - e cos 8in& = (dx Id6)l (dx IdS)1 + (dy/d)2 cos0 = -(dy IdS)l yf(dx/d)2 +(Jy/J)2机械原理第五章凸轮机构及其设计V5)凸轮实际廓线方程式x!= X+/; cos y1 = yrrsin0式中:r,号用于内等距曲 线,即耳,“+”号用于外等距 曲线,即屮。I S二sVyvOPcoOPv/oj

27、-ds/dd(2) 对心平底推杆盘形凸轮机构 已知:r0, o , 曲线,设计凸轮。 分析:1) 根据卜3曲线,运用反转法,可确 定推杆反转/角时,推杆平底与凸轮 的切点 O2) P为瞬心推杆速度:卩=Vp =a)OP则 OP = v / a) = (ds/dt)/(d3 /dt) = ds! d8机械原理第五章凸轮机构及其设计3)3点直角坐标VjVp-OPcoOPv/co=ds/(3x = ( +s)sinS + (ds/dj)cos5 y = (r0 +s)cos一 (ds / d)sin 此即为凸轮工作廓线方程式。(3) 摆动滚子推杆盘形凸轮机构 已知:r0, /)tan为了保证凸轮机构

28、正常运转,ocmax 5。增大厶减小 b,可以使兔值提高。在生产实际中,为了改善凸轮机构 传力性能,规定atnax a o机械原理第五章凸轮机构及其设计机械原理第五章凸轮机构及其设计推程:直动推杆=30。摆动推杆=35。45回程:=70。80。O2. 凸轮基圆半径的确定(1)计算法如图所示凸轮机构,P为推杆与凸轮的桓型速度瞬心。故 vp = v =得 OP = v I co = f 线=ds IdS亠 、 ddldt在ABCP中PC OP-OCtan oc =BC sQ+sds Id8-e第五章凸轮机构及其设计2. 凸轮基圆半径的确定(1)计算法PC OP-OCtan a =BC Sq+s d

29、s Id6-eq T,a/,机构传力性能T , 但机构尺寸to/从使机构结构紧凑的观点来 看,a越大越好。第五章凸轮机构及其设计机械原理 第五章凸轮机构及其设计2. 凸轮基圆半径的确定(1)计算法/从使机构结构紧凑的观点来看,压力角2越大越好。 /从减小推力,避免自锁,使机构具有良好的受力状 态来看,压力角4越小越好。故在确定基圆半径时,应在满足务你 刃的前提 下,使基圆半径尽量小。如果限定a=al ,根据、 tana如-宀SPC OP-OC dsld8-etan a =BC Sq+s得 y/(ds/d-e)/tana-s2 +e22.凸轮基圆半径的确定(2)结构条件确定 凸轮轴:轴 凸轮与轴

30、单独制作:G (16 2)/轴 检验绻ox是否小于&,若不满足,则应增大基圆半 径。机械原理 第五章凸轮机构及其设计3. 滚子推杆滚子半径的选择采用滚子推杆时,滚子半径的选择,要考虑滚子的结构、强度及凸轮轮廓曲线的形状等多方面的因素。(1)凸轮轮廓曲线与滚子半径的关系1) 当凸轮理论廓线内凹时, 则pa= p +匚。无论滚子半径大小如何,凸轮的工作廓线总是可 以平滑地作出来的。2) 当凸轮理论廓线外凸时, 则P = P rro若。=几时,则久=0,即工作廓线出现变尖现象。若P 5时,则。严0,即工作廓线出现交叉,推杆运动 规律出现失真现象。血罐葡* 4第五章凸轮机构及其设计3. 滚子推杆滚子半

31、径的选择(1)凸轮轮廓曲线与滚子半径的关系2)外凸凸轮轮廓曲线失真后的 实际运动 轨迹避免方法:1、减小滚子半径;2、通过增大基圆半径来增大几讪。实际廓线出现交叉运动失真的原因:理论廓线的 最小曲率半径箱加小于滚子半径。血罐葡* 4第五章凸轮机构及其设计血罐葡* 4第五章凸轮机构及其设计/ 对于外凸的凸轮轮廓曲线,应使滚子半径匚小于理论廓 线的最小曲率半径Qmin。3.滚子推杆滚子半径的选择(2)滚子半径的选择首先,应使滚子半径G小于理论廓线的最小曲率半径 Pmin 。其次,要求凸轮工作廓线的最小曲率半径Qamin 一般不应小于15mm。若不满足此要求时,就应增大尸0,或减小血罐葡* 4第五章

32、凸轮机构及其设计仃,或修改$(5),或使其工作廓线出现尖点的地方代以合适曲线。另外,滚子的半径还受其强度、结构的限制,不能做 得太小,通常取滚子半径= (0105)厂0。4. 平底推杆平底尺寸的确定(1)平底长度的确定1)用作图法确定:I = 2/max+ (5 7) mm(a)血罐葡* 4第五章凸轮机构及其设计2)用计算公式确定:I = 2ds/d lmax+ (57) mm(b)(2)平底推杆凸轮机构的失真现象当平底推杆凸轮机构出现失真现象时,可适当增大凸轮的基圆半径G来消除失真现象。机械原理 第五章凸轮机构及其设计)曲葡丈垮;在机构运动方案设计阶段,一个凸轮机构的完整设计过程如下:1. 根据使用场合和工作要求,选择机构的类型。2. 根据工作要求选择或设计从动件的运动规律。3. 根据机构的具体结构条件,初选凸轮的基圆半径。当采 用滚子从动件时,还需选择滚子半径。4. 对凸轮机构进行设计。保证凸轮在既满足从动件的运动 要求,又具有良好的受力状况(amax cd )的前提下,结构 尽量紧凑。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