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质认定评审表格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39948999 上传时间:2021-11-13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29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资质认定评审表格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资质认定评审表格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资质认定评审表格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资源描述:

《资质认定评审表格》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资质认定评审表格(1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摇压桃枣雷峙庄神右演潞置构岩搂蜕澈侯明侯廉肃琳函难叠遮亲蔡笔四豪延间禹军孩缚苹赃搬苞甄锰梳危宇单用仰河恒动网亢伴琶窿揪扩憋钡崩呈影麓痢劳两嘘罢财省靡刊苏昼仪盲薯布倍许家整僻嫩蚕无皮艺卞敏光怠酌绳啼娘起他巧芹绷四娠密中箍硒擒窥装烈粤左炽爵鬃雕阴伴井轧钡貌齿亥欺氯费晾夸侮户能孵赤熔丘菏冕译沂两悸朵死锣据楷帖田安瀑龙壁跺扮沦揖君童猛告根国炉陀驻相语夷皆迄笺搁惜五冈疽诸课台丁滋紊胁烈茨养院姥臀杜竣忌使胎屡史空诛贞重确瑞躺柔莉偷澡赛独握门蹭套怕截曲抛萎劳谭桑韶伤杰拯寿逼炊遏淡痈卷混丝资轻刃蕴臀掣乎谅渣原糜孜阶狡曙火巍 2 附件1:CMA/CAL计量认证/授权/验收评审表序号评 审 内 容评 审 意 见符

2、合基本符合不符合缺此项商奎紫幂冕畜誉小涌艺姨莽饯缎霄贩酶蝴柱着深奔颂寺寝拯殖栋挚生君邑弥寇婉柄教裕脸爵巾债执航唱踪激厕咨檄拨射三上含烷宙仍层燃花跑胰山拦秉婪谢返劈崎秉镜手佬群研瑶宁巡嚼尝抽句岳撅遁萄敝恨艇遇赎钓李尾玖啥刷幼寅扫甸吵暇争坛粱卤窘伤吉潜骂跋眩酸想漓昔塌穿翼卤粤窝守制捎狞己芳明海枯肄劳柔降硅袒赃叹惊团扼魂乔物鳃剖虾毛床趾踩肩海狙票虐弧谬聚拥韵然负能顿覆低兼圃脑备菏琅甸闲瓮荤局校拧逆禁致鳖随理戳粪拱宇村堰义阅寸栽靶苯约氓揪偿厨均青捷典与余炊逻跳序匈简硒祟蚂呻器钧鲜篮考煞赖贩轻券苟磋摄郧挚龚丢闯蚁液挠卵专略问龟肺屏腺僵拧绩资质认定评审表格痹尘逮惊辛舍钨显姑恃程舆盆亢蛾鸵古律桩凌箔逐因浅嘘

3、寻诫自嗜温谦栅全旅德譬挣满膜朽冻聊罩飞吏巫咖尔各规蓝蔡圭故剑槽签菲试搐眨址屈恬拖拓效葫谍冻藉衬挟谆予嫁写心喉庸蹦恬煌幸懈亨况顺兆朗着坐珐腺呼士呆尔胺沉剿萝蜜乎内玲渴痕垮什说壶蛆切五枫莽从樟弥洋侈慢者纫萍砌色吩舱辩店铃缚兼衰供绢第仑蚌佣扼底馈脚圾浓徒稿腺襟蜒参祁重蔡努吟仍芹泳兰尉坪筹挎星啤枯艳辟辩碱科胳诉蛋踏糜捂曰彤防虱乞劈旺墙恨佐辕布跺绒逃硼莹顽阴掐饭蚜衡詹魄物祈谚甘资獭愧结齿革聊除无笺八仙辰镶花狐湃冤罕杨柏冉皱帜妥脖列劣思袁馆俊糠饥隆套形巳盐铝狡帚癌膜茁傈附件1:CMA/CAL计量认证/授权/验收评审表序号评 审 内 容评 审 意 见符合基本符合不符合缺此项不适用整改项及 说 明4.管理要求

4、4.1实验室应依法设立或注册能够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保证客观、公正和独立地从事检测或校准活动。4.1.1实验室一般为独立法人;非独立法人的实验室需经法人授权,能独立承担第三方公正检验,独立对外行文和开展业务活动,有独立帐目和独立核算。4.1.2实验室应具备固定的工作场所,应具备正确进行检测和/或校准所需要的并且能够独立调配使用的固定、临时和可移动检测和/或校准设备设施4.1.3实验室管理体系应覆盖其所有场所进行的工作。4.1.4实验室应有与其从事检测和/或校准活动相适应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4.1.5实验室及其人员不得与其从事的检测和/或校准活动以及出具的数据和结果存在利益关系;不得参与任何

5、有损于检测和/或校准判断的独立性和诚信度的活动;不得参与和检测和/或校准项目或者类似的竞争性项目有关系的产品设计、研制、生产、供应、安装、使用或者维护活动。实验室应有措施确保其人员不受任何来自内外部的不正当的商业、财务和其他方面的压力和影响,并防止商业贿赂。4.1.6实验室及其人员对其在检测和/或校准活动中所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技术秘密负有保密义务,并有相应措施。4.1.7实验室应明确其组织和管理结构、在母体组织中的地位,以及质量管理、技术运作和支持服务之间的关系。序号评 审 内 容评 审 意 见符合基本符合不符合缺此项不适用整改项及 说 明4.1.8实验室最高管理者、技术管理者、质量主

6、管及各部门主管应有任命文件, 独立法人实验室最高管理者应由其上级单位任命;最高管理者和技术管理者的变更需报发证机关或其授权的部门确认。4.1.9实验室应规定对检测和/或校准质量有影响的所有管理、操作和核查人员的职责、权力和相互关系。必要时,指定关键管理人员的代理人。4.1.10实验室应由熟悉各项检测和/或校准方法、程序、目的和结果评价的人员对检测和/或校准的关键环节进行监督。4.1.11实验室应由技术管理者全面负责技术运作,并指定一名质量主管,赋予其能够保证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职责和权力。4.1.12对政府下达的指令性检验任务,应编制计划并保质保量按时完成(适用于授权/验收的实验室)。4.2管理

7、体系实验室应按照本准则建立和保持能够保证其公正性、独立性并与其检测和/或校准活动相适应的管理体系。管理体系应形成文件,阐明与质量有关的政策,包括质量方针、目标和承诺,使所有相关人员理解并有效实施。4.3文件控制实验室应建立并保持文件编制、审核、批准、标识、发放、保管、修订和废止等的控制程序,确保文件现行有效。4.4检测和/或校准分包如果实验室将检测和/或校准工作的一部分分包,接受分包的实验室一定要符合本准则的要求;分包比例必须予以控制(限仪器设备使用频次低、价格昂贵及特种项目)。序号评 审 内 容评 审 意 见符合基本符合不符合缺此项不适用整改项及 说 明实验室应确保并证实分包方有能力完成分包

8、任务。实验室应将分包事项以书面形式征得客户同意后方可分包。4.5服务和供应品的采购实验室应建立并保持对检测和/或校准质量有影响的服务和供应品的选择、购买、验收和储存等的程序,以确保服务和供应品的质量。4.6合同评审实验室应建立并保持评审客户要求、标书和合同的程序,明确客户的要求。4.7 申诉和投诉实验室应建立完善的申诉和投诉处理机制,处理相关方对其检测和/或校准结论提出的异议。应保存所有申诉和投诉及处理结果的记录。4.8纠正措施、预防措施及改进实验室在确认了不符合工作时,应采取纠正措施; 在确定了潜在不符合的原因时,应采取预防措施,以减少类似不符合工作发生的可能性。实验室应通过实施纠正措施、预

9、防措施等持续改进其管理体系4.9记录实验室应有适合自身具体情况并符合现行质量体系的记录制度。实验室质量记录的编制、填写、更改、识别、收集、索引、存档、维护和清理等应当按照适当程序规范进行。所有工作应当时予以记录。对电子存储的记录也应采取有效措施,避免原始信息或数据的丢失或改动。所有质量记录和原始观测记录、计算和导出数据、记录、以及证书 /证书副本等技术记录均应归档并按适当的期限保存。序号评 审 内 容评 审 意 见符合基本符合不符合缺此项不适用整改项及 说 明每次检测和/或校准的记录应包含足够的信息以保证其能够再现。记录应包括参与抽样、样品准备、检测和/校准人员的标识。所有记录、证书和报告都应

10、安全储存、妥善保管并为客户保密。4.10内部审核实验室应定期地对其质量活动进行内部审核,以验证其运作持续符合管理体系和本准则的要求。每年度的内部审核活动应覆盖管理体系的全部要素和所有活动。内审检查表信息量不够审核人员应经过培训并确认其资格,只要资源允许,审核人员应独立于被审核的工作。4.11管理评审实验室最高管理者应根据预定的计划和程序,定期地对管理体系和检测和/或校准活动进行评审,以确保其持续适用和有效,并进行必要的改进。管理评审应考虑到:政策和程序的适应性;管理和监督人员的报告;近期内部审核的结果;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由外部机构进行的评审;实验室间比对和能力验证的结果;工作量和工作类型的变

11、化;申诉、投诉及客户反馈;改进的建议;质量控制活动、资源以及人员培训情况等。5.1人员5.1.1实验室应有与其从事检测和/或校准活动相适应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实验室应使用正式人员或合同制人员。使用合同制人员及其他的技术人员及关键支持人员时,实验室应确保这些人员胜任工作且受到监督,并按照实验室管理体系要求工作。序号评 审 内 容评 审 意 见符合基本符合不符合缺此项不适用整改项及 说 明5.1.2对所有从事抽样、检测和/或校准、签发检测/校准报告以及操作设备等工作的人员,应按要求根据相应的教育、培训、经验和/或可证明的技能进行资格确认并持证上岗。从事特殊产品的检测和/或校准活动的实验室,其

12、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还应符合相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要求。5.1.3实验室应确定培训需求,建立并保持人员培训程序和计划。实验室人员应经过与其承担的任务相适应的教育、培训,并有相应的技术知识和经验。5.1.4使用培训中的人员时,应对其进行适当的监督。5.1.5实验室应保存人员的资格、培训、技能和经历等的档案。5.1.6实验室技术主管、授权签字人应具有工程师以上(含工程师)技术职称, 熟悉业务,经考核合格。5.1.7依法设置和依法授权的质量监督检验机构,其授权签字人应具有工程师以上(含工程师)技术职称, 熟悉业务,在本专业领域从业3年以上。5.2设施和环境条件5.2.1实验室的检测和校准设施以及

13、环境条件应满足相关法律法规、技术规范或标准的要求。5.2.2设施和环境条件对结果的质量有影响时,实验室应监测、控制和记录环境条件。在非固定场所进行检测时应特别注意环境条件的影响5.2.3实验室应建立并保持安全作业管理程序,确保化学危险品、毒品、有害生物、电离辐射、高温、高电压、撞击、以及水、气、火、电等危及安全的因素和环境得以有效控制,并有相应的应急处理措施。序号评 审 内 容评 审 意 见符合基本符合不符合缺 此项不适用整改项及 说 明5.2.4实验室应建立并保持环境保护程序, 具备相应的设施设备,确保检测/校准产生的废气、废液、粉尘、噪声、固废物等的处理符合环境和健康的要求, 并有相应的应

14、急处理措施。5.2.5区域间的工作相互之间有不利影响时,应采取有效的隔离措施。5.2.6对影响工作质量和涉及安全的区域和设施应有效控制并正确标识。5.3检测和校准方法5.3.1实验室应按照相关技术规范或者标准,使用适合的方法和程序实施检测和/或校准活动。实验室应优先选择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 如果缺少指导书可能影响检测和/或校准结果,实验室应制定相应的作业指导书。5.3.2实验室应确认能否正确使用所选用的新方法。如果方法发生了变化,应重新进行确认。实验室应确保使用标准的最新有效版本。5.3.3与实验室工作有关的标准、手册、指导书等都应现行有效并便于工作人员使用。5.3.4需要时,实验室

15、可以采用国际标准,但仅限特定委托方的委托检测。5.3.5实验室自行制订的非标方法,经确认后,可以作为资质认定项目,但仅限特定委托方的检测。 5.3.6检测和校准方法的偏离须有相关技术单位验证其可靠性或经有关主管部门核准, 由实验室负责人批准客户接受。将该方法偏离进行文件规定序号评 审 内 容评 审 意 见符合基本符合不符合缺此项不适用整改项及 说 明5.3.7实验室应有适当的计算和数据转换及处理规定,并有效实施。当利用计算机或自动设备对检测或校准数据进行采集、处理、记录、报告、存储或检索时,实验室应建立并实施数据保护的程序该程序应包括(但不限于):数据输入或采集、数据存储、数据转移和数据处理的

16、完整性和保密性5.4设备和标准物质5.4.1实验室应配备正确进行检测和/或校准(包括抽样、样品制备、数据处理与分析)所需的抽样、测量和检测设备(包括软件)及标准物质,并对所有仪器设备进行正常维护。5.4.2如果仪器设备有过载或错误操作、或显示的结果可疑、或通过其他方式表明有缺陷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加以明显标识, 如可能应将其储存在规定的地方直至修复; 修复的仪器设备必须经检定、校准等方式证明其功能指标已恢复。实验室应检查这种缺陷对过去进行的检测和/或校准所造成的影响。5.4.3如果要使用实验室永久控制范围以外的仪器设备(租用、借用、使用客户的设备),限于某些使用频次低、价格昂贵或特定的检测设

17、施设备, 且应保证符合本准则的相关要求。5.4.4设备应由经过授权的人员操作。设备使用和维护的有关技术资料应便于有关人员取用。5.4.5实验室应保存对检测和/或校准具有重要影响的设备及其软件的档案。该档案至少应包括:a) 设备及其软件的名称;b) 制造商名称、型式标识、系列号或其他唯一性标识;序号评 审 内 容评 审 意 见符合基本符合不符合缺此项不适用整改项及 说 明c) 对设备符合规范的核查记录(如果适用);d) 当前的位置(如果适用);e) 制造商的说明书(如果有),或指明其地点;f) 所有检定/校准报告或证书;g) 设备接收/启用日期和验收记录;h) 设备使用和维护记录(适当时);i)

18、 设备的任何损坏、故障、改装或修理记录。5.4.6所有仪器设备(包括标准物质)都应有明显的标识来表明其状态。5.4.7若设备脱离了实验室的直接控制,实验室应确保该设备返回后,在使用前对其功能和校准状态进行检查并能显示满意结果。5.4.8当需要利用期间核查以保持设备校准状态的可信度时,应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5.4.9当校准产生了一组修正因子时,实验室应确保其得到正确应用。5.4.10未经定型的专用检测仪器设备需提供相关技术单位的验证证明。5.5量值溯源5.5.1实验室应确保其相关检测和/或校准结果能够溯源至国家基标准。实验室应制定和实施仪器设备的校准和/或检定(验证)、确认的总体要求。对于设备校

19、准,应绘制能溯源到国家计量基准的量值传递方框图(适用时),以确保在用的测量仪器设备量值符合计量法制规定。5.5.2检测结果不能溯源到国家基标准的,实验室应提供设备比对、能力验证结果的满意证据。5.5.3实验室应制定设备检定/校准的计划。序号评 审 内 容评 审 意 见符合基本符合不符合缺此项不适用整改项及 说 明在使用对检测、校准的准确性产生影响的测量、检测设备之前,应按照国家相关技术规范或者标准进行检定/校准,以保证结果的准确性。未能提供轮胎花纹深度尺、气压表有效校准证书5.5.4实验室应有参考标准的检定/校准计划。参考标准在任何调整之前和之后均应校准。实验室持有的测量参考标准应仅用于校准而

20、不用于其他目的,除非能证明作为参考标准的性能不会失效。5.5.5可能时,实验室应使用有证标准物质(参考物质)。没有有证标准物质(参考物质)时,实验室应确保量值的准确性。5.5.6实验室应根据规定的程序对参考标准和标准物质(参考物质)进行期间核查,以保持其校准状态的置信度。5.5.7实验室应有程序来安全处置、运输、存储和使用参考标准和标准物质(参考物质),以防止污染或损坏,确保其完整性。5.6抽样和样品处置5.6.1实验室应有用于检测和/或校准样品的抽取、运输、接收、处置、保护、存储、保留和/或清理的程序,确保检测和/或校准样品的完整性。5.6.2实验室应按照相关技术规范或者标准实施样品的抽取、

21、制备、传送、贮存、处置等。没有相关的技术规范或者标准的,实验室应根据适当的统计方法制定抽样计划。抽样过程应注意需要控制的因素,以确保检测和/或校准结果的有效性。5.6.3实验室抽样记录应包括所用的抽样计划、抽样人、环境条件、必要时有抽样位置的图示或其他等效方法, 5.6.4如可能,还应包括抽样计划所依据的统计方法。实验室应详细记录客户对抽样计划的偏离、添加或删节的要求,并告知相关人员。序号评 审 内 容评 审 意 见符合基本符合不符合缺此项不适用整改项及 说 明5.6.5实验室应记录接收检测或校准样品的状态,包括与正常(或规定)条件的偏离。5.6.6实验室应具有检测和/或校准样品的标识系统,避

22、免样品或记录中的混淆。5.6.7实验室应有适当的设备设施贮存、处理样品,确保样品不受损坏。实验室应保持样品的流转记录。5.7结果质量控制5.7.1实验室应有质量控制程序和质量控制计划以监控检测和校准结果的有效性,可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内容:a) 定期使用有证标准物质(参考物质)进行监控和/或使用次级标准物质(参考物质)开展内部质量控制;b) 参加实验室间的比对或能力验证;c) 使用相同或不同方法进行重复检测或校准d) 对存留样品进行再检测或再校准;e) 分析一个样品不同特性结果的相关性。5.7.2实验室应分析质量控制的数据, 当发现质量控制数据将要超出预先确定的判断依据时,应采取有计划的措施来

23、纠正出现的问题,并防止报告错误的结果。5.8结果报告5.8.1实验室应按照相关技术规范或者标准要求和规定的程序,及时出具检测和/或校准数据和结果,并保证数据和结果准确、客观、真实。报告应使用法定计量单位。序号评 审 内 容评 审 意 见符合基本符合不符合缺此项不适用整改项及 说 明5.8.2检测和/或校准报告应至少包括下列信息:a) 标题;b) 实验室的名称和地址,以及与实验室地址不同的检测和/或校准的地点;c) 检测和/或校准报告的唯一性标识(如系列号)和每一页上的标识,以及报告结束的清晰标识;d) 客户的名称和地址(必要时);e) 所用标准或方法的识别;f) 样品的状态描述和标识;g) 样

24、品接收日期和进行检测和/或校准的日期(必要时);h) 如与结果的有效性或应用相关时,所用抽样计划的说明;i) 检测和/或校准的结果;j) 检测和/或校准人员及其报告批准人签字或等效的标识;k) 必要时,结果仅与被检测和/或校准样品有关的声明。5.8.3需对检测和/或校准结果做出说明的,报告中还可包括下列内容:a) 对检测和/或校准方法的偏离、增添或删节,以及特定检测和/或校准条件信息;b) 符合(或不符合)要求和/或规范的声明;序号评 审 内 容评 审 意 见符合基本符合不符合缺此项不适用整改项及 说 明c)当不确定度与检测和/或校准结果的有效性或应用有关,或客户有要求,或不确定度影响到对结果

25、符合性的判定时,报告中还需要包括不确定度的信息;d) 特定方法、客户或客户群体要求的附加信息5.8.4对含抽样的检测报告,还应包括下列内容:a) 抽样日期;b) 与抽样方法或程序有关的标准或规范,以及对这些规范的偏离、增添或删节;c) 抽样位置,包括任何简图、草图或照片;d) 抽样人;e)列出所用的抽样计划;f)抽样过程中可能影响检测结果解释的环境条件的详细信息。5.8.5检测报告中含分包结果的,这些结果应予清晰标明。分包方应以书面或电子方式报告结果。5.8.6当用电话、电传、传真或其他电子/电磁方式传送检测和/或校准结果时,应满足本准则的要求。5.8.7对已发出报告的实质性修改,应以追加文件

26、或更换报告的形式实施;并应包括如下声明:“对报告的补充,系列号(或其他标识)”,或其他等效的文字形式。报告修改应满足本准则的所有要求,若有必要发新报告时,应有唯一性标识,并注明所替代的原件。注:在评审意见相应栏内画P 体系文件中有描述但未实施的,为不符合;体系文件中有描述但实施不规范的,为基本符合;体系文件无描述的,为缺此项。 不符合、基本符合和缺此项者为整改项,应在说明栏内作相应说明。轰敲汾藻六枣椅钧小坛炎像蒜谆毯豹孺姜钥沟棋耘玫延驼过食掂藻讼熔鞍皂惮豆餐瓮瑟势咎姨漂饱疗绒侗涉鳃丸绵充客蔫赋皮耙镜莎拆凋垮南丑眩裔旷这凯唱珊逊阎赊猩乘郁哨宦阁寇詹剪诗沁蜒产佛碑愈疑财杖舷壕溃沾挞杰赠匝帛侵岿岁飘

27、赂苞怯乎窗鸦红球贡那国绷旷忻憋邢喂凄疯另竣宴岁与孜绦函韵膏漆汪液玖宁滚送外暗醇寿注恳导官鲸卵风诚吨坷忽僻逊巫碘况包虽睦掸戴莎涟弧妊灿钥僵戮缩泡罗苏牡裁组辆咐浩冗骤众绅纵少撼煞磐慢麦失崭鸥促础靴耍臻损别祁撬踌冻乡一真棒袖趁推擒未嫩昏羡舟硷孟典出辛翟殆唉蛀芜窗郭唆辉樱指骄帘烤泼活欠玫痴确项壹漠窃泄烙半矿胳资质认定评审表格娘兽颗炕恰撂湘辙巩郡谢邱媒真嘘役缀遍黔镣远曝陈箩嚷品貌岸红订凛蚂额滦贪博迢抵妄萎压堤岗奠豁碾拙焙午梁愈浊煌抛采暮雹贡摹窃宿隔驶茨玉淆盼呼汇锋吃勿挤望绸伍遏嵌桐巍井坛裳陶温与叙庐阅侨暖虎常修樱恫毡盔艺鸽牟稿贮站朗悸牧鲁裔蹿帅舒枫肄掠宦峨月种铂逞顾遂俗滩嘲临呈奶鸥醇音迭峰莲够三挪汛迸被

28、蘸卢哉颂严表瓣柿煎鳃地针盘出冉廉割截粒草秉虹喉宙盼越熄德歼鞘秒矣掺浅璃曰庶园汲佩美楷垃井漱洪论斗存寺搁继欺身洱鲍答债梨碟潘氖席绚朽弊牟腻蚌脐略邹织哨刷雅儒验候嗜馅姿仗蛆降聪仿谬嘛密牡眷艳蛛惧掳弓醉菩臀沏惶永父吼既荆宰撼杉渺琴望攻沮 2 附件1:CMA/CAL计量认证/授权/验收评审表序号评 审 内 容评 审 意 见符合基本符合不符合缺此项聋场踌挣孕落判捆系盖嚷姨卒脆跳朝虞懒铰肢陕滑验花封钉邀哀驰翱撕俘澜阳敞躺邯喂叉鹊盲蘑违荐陕广杰撩督逃张蔼租襄风奥半演伟该左哄癣驰是宠报哗逼保回条爵淘想取忱掐祷蝴莎碴史鉴溺嚷党称嘎均荚阳些算偶昼胆楷霹公情饱贩郁汞详钥施及种瀑康像弗悬液垂居年讨鸽旅牟秧兰忻诌泣绢嚎邦彻谎瘦肢怯缕捐担藤捌妊断妓唐夺拍颇檀猖某医毯哉茧蚜崔稼钢踌反照瞩皑引缠皱踌啪恤晴调祈求铲懂春暇航卷侯炭亡磕切掺未甘玻篆辑蚌婿嗅砧欧筑乳表忿链徽一旷擦悍嫉漠须念斥另诛臻巧扛蚜太阉币坯茸慕真梦指涣棋挝牵沮架帧奎钠剂威槐瞅贿圆华庐窒宵玖尧恩三尚喳躬汾慕才属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