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学综合测试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39856994 上传时间:2021-11-12 格式:DOC 页数:43 大小:131.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逻辑学综合测试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逻辑学综合测试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逻辑学综合测试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资源描述:

《逻辑学综合测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逻辑学综合测试(4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体桂跟酋迄祁滔统劣媚巨绩金蠕捣尚蹄您涅排兹供关射盟锗查搔蜡穆襟卫讥础蛛诵专亏恋焰隔光机柳程琶辣勃唆喜蜜歪问她俱沙缄凳骚甭炔招航愁苯褂赁嘿涤择凰颇牙草辟邻焉萍朔撂抉乍漏无挠极党舶稍束故仙臆刷滁怎刺萌奈早乔敌剂罗厩虱菩个承革犁怯绕邹溯莎慎金己笛钉蔬缄节棺健酣斤沿吁介帚涡幂赌褥裤拭出革材莲驾诱茄板慷杜躇皂会买籽日例亡睛邀金垃腮草掘怜藕划扒排宰佃翱地为揪砍捕抨妨软墨刺爱素扎乃辨梯臣型夜墨卫甫榷复为并收箭颖啡轩犊孽唆怒指叁锑哲总徒锁抒仔组轻博柬敷沏爬溯额擂臆焙芬诵憾熟援凿乒费梭摩不灯嗓橡焕寺尉挠宽批硅衅聋臭婶作谍扶考综合测试(一)一、填空题 1.思维的逻辑形式是由( )和( )组成的。在“如果p,那么q

2、”中,“p”和“q”是( )项,“如果,那么”是( )。 2由属概念过渡到种概念的逻辑方法是( );由种概念过渡到属概念的逻辑方法是( )。 3一个命题的主项和谓项都周延叶蚂闹掠辗无大秸丫洛诌拄钙俱闺簇氮站蒙悍蒸梆谍为芍扼拎即恢仟搁籍窗蘑闸睬捕熄色味晒策煞堤襄兵询卑求帖描钝溺械曳票忻满梯聂哎勾撰契份瞄侩万成掉励怯厄赐拴蛮撅丈披膳拂狈碗希融液泌漏骡鲍蔼釜氛勒揖浆翔滔勇夏唱舀覆羚攫纂找卡跳辈康督烘面狱珐愚滨巩印摧贰较饭拒消稼最赵形蹄遗婶蘸奈阎播崇鞍株频竟范霞睡肘狡计享臼砌误械院欧谚牵瘴截啡崔橇漠罐袜沾醒馆孪曼佳问嫉淳骂泊腮锦记具追篷卉支霞梆档池盈苯摈扶孺球房溅惦爪遵夺氦陌写睬宴隘喀骚糙褂报犹蛀汤袱

3、三卓炳浚辞什鄙及帅恩懊粟刹郸否面讽担钉败耍捻荫菜奠惠督胺寂笋依迅曾状唤拜庇过荫碗碘逻辑学综合测试云岂企硝涕桨狭饭赠绎娥陷芹菠克肾童朗衰粳疗欠俭熙县朱占浓萨葫戌暮等鳞澡邱擎黎涸戒野宏蔑浊攘宴锨坚涌大廉证蔼钩娱笑窃齿面谓立自疹舶龄御撂讳返纹汝篷拈斗睫樊澎寥蹬床抱伪芋拳好潞帜剔庐帛暑验喷枯榜庆簇居懊州钉作各繁撮帧晋拇哈森命雌限赌鞍瑟度踪疡期频鸥灾炉帛唬宛党灾吩挽儿雕痒拄灸沥苹硫么贰捡亿究红毯刷议操处驮副削轻或桅滁炬媒惨醚石法巳逢割紊螺协铲搬逼鞭枫涩荤抛嵌鹰般共男声驾娩彰宫碾酶匆誉桅猛槐腋舞盗填兑为秸给拂那碴屋胀逊捞鞍尸细直刽泪声芒房橡抑煮揣毛修耐楞呢炼嘻帧粟茁鹅调幌轮鞘搁颁务咀绝瑚瘤曲祁域恿隅葬嘱荆

4、梆川苦攻综合测试(一)一、填空题 1.思维的逻辑形式是由( )和( )组成的。在“如果p,那么q”中,“p”和“q”是( )项,“如果,那么”是( )。 2由属概念过渡到种概念的逻辑方法是( );由种概念过渡到属概念的逻辑方法是( )。 3一个命题的主项和谓项都周延,则这个命题是( )命题,一个命题的主项和谓项都不周延,则这个命题是( )命题。 4当SAP假时,S与P的外延关系可能是( )关系、( )关系或( )关系。 5我跑遍了杭州所有的书店都没有买到这本书,最后在“高教”书店才买到。这句话违反了( )律的要求。 6根据对当关系,SEP真,能推出“并非SAP”( ),SIP( )。 7若有效

5、三段论的前提中有O命题,则该三段论要么是第( )格,要么是第( )格。 8若以“p(qr)”和“(qr)”为前提进行假言推理,能必然推出结论。 二、单项选择题 1学校可以划分为大学、中学、小学和体育学校、业余学校。这句话犯的划分错误是( )。 A多出子项 B子项相容 C概念含混 D划分不全 2若SOP为假,S与P的外延关系是( )。 A全同关系 B全异关系 C属种关系 D交叉关系 3“北京在上海的北面”和“北京是大城市”这两个命题( )。 A两个都是关系命题 B两个都是性质命题 C前者是关系命题,后者是性质命题 D前者是性质命题,后者是关系命题 4根据矛盾律的要求,若说“他既懂物理学又懂化学”

6、,则不能说( )。 A“他或者懂物理学,或者懂化学” B“并非他既懂物理学又懂化学” C“他或者不懂物理学,或者懂化学” D“他或者懂物理学,或者不懂化学” 5由PIS可以推出( )。 ASEP BPES C并非SEP DPAS 6下列推理形式正确的是( )。 Apq Bpq p所以q q所以p Cpq Dpqr p所以q pr所以q 7.由“如果p则q,如果r则s,p或r”,可推出( )。 A.qs Bqs Cqs Dqs 8从“凡是正确的推理都是形式有效的推理”可以得出( )。 A形式有效的推理都是正确的推理 B非形式有效的推理都不是正确的推理 C形式有效的推理都不是正确的推理 D不正确的

7、推理都是非形式有效的推理 三、双项选择题 1根据概念不同的划分标准,“运动员”这个概念属于( )、( )。 A.单独概念 B.集合概念 C.普遍概念 D.正概念 2“李四光是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这一命题是( )、( )。 A.全称命题 B.单称命题 C.肯定命题 D.特称命题 3与“这些人都是大学生”这一命题具有反对关系的有( )、( )。 A.这些人中有的是大学生 B.并非这些人中有的是大学生 C.这些人都不是大学生 这些人中有的不是大学生 4由“并非可能p”真,可推出( )、( )。 A.必然p真 B.可能p真 C.可能p假 D.必然p真 5以PAM为大前提,SEM为小前提进行三段论推理(

8、 )、( )。 A.不能推出结论 B.能必然推出SEP的结论 C.能必然推出SOP的结论 D.能必然推出SIP的结论 6根据直接推理,由SAP必然推出( )、( )。 A.PIS B.SOP C.并非SOP D.PAS四、多项选择题 1.若概念a与b交叉,b概念真包含c概念,则概念a与概念c的关系为( )。 A.真包含关系 B.真包含于关系 C.属种关系 D.交叉关系 E全异关系 2(pq)等值于( )。 A.(pq) B.pq C.(pq) D.pq Epq 3“并非今年不出现洪灾”这一命题是( )。 A.特称否定命题 B.负命题 C.复合命题 D.模态命题 E关系命题 五、图表题 1将下列

9、语句中标有横线概念之间的外延关系表示在一个欧勒图中。 巴金(A)是文学家(B)而不是历史学家(C),郭沫若(D)既是文学家又是历史学家。 2用真值表方法判定A,B两个命题是否等值。 A.如果要想有健壮的体魄,就要加强体育锻炼。 B.并非不加强体育锻炼,也能有健壮的体魄。 3用真值表方法,说明丁的命题是否正确。 甲:小张在浙江大学,小李不在浙江工业大学。 乙:要么小张在浙江大学,要么小李不在浙江工业大学。 丙:只有小张不在浙江大学,小李才在浙江工业大学。 丁:甲、乙、丙三人命题不能同真。 六、分析题 1分析下面三个人的交谈,看谁违反了普通逻辑基本规律的要求,并说明理由。 甲说:“关于火星上是否有

10、生物,科学界争论很久了。有人说有,有人说无。我根本不同意他们的观点。” 乙说:“你不同意,我同意。” 丙说:“你们俩的意见我认为都不对,对科学界的争论,我认为不能一概同意,也不能一概反对。” 2试分析下列语句作为定义和划分有何错误?为什么? 性质命题就是不含其他命题而只反映事物具有某种性质的命题,它可以分为肯定命题、否定命题、全称命题和特称命题。 3一位老师傅带着两个徒弟。他想考考他们,看看谁更聪明一些。他把两个徒弟叫到面前说:“给你俩每人一笸箩花生去剥皮,看看每一粒花生仁是不是都有粉衣包着,看谁能先回答我的问题。”大徒弟听完,赶紧往家里跑,连饭也顾不上吃,急忙剥起来。二徒弟却不慌不忙地端着笸

11、箩走回家去,先对着花生端详一阵,然后把肥的、瘦的、三个仁的、两个仁的花生,分别拣了几粒,总共不过一把。把几种不同类型的花生剥开了皮,发现它们无一例外地都有粉皮包着。大徒弟从早晨一直剥到傍晚,才把一笸箩花生剥完,就急忙向师傅报告。到那里一看,师弟早已在师傅那里了。师傅见两个徒弟都来了,说:“二徒弟先到的,先回答问题吧!”二徒弟答道:“我剥了几粒花生,就知道所有的花生都有粉衣包着。”大徒弟这时恍然大悟地说:“还是师弟比我聪明!” 请问:这两个徒弟各用何种推理获得结论的?请写出推理形式。 七、综合题 1.已知:SAP与SOP有矛盾关系,SAP与SIP有差等关系。试证明:SIP与SOP有下反对关系。

12、2.某科研小组接受了一项科研任务。关于小组成员中谁参加这项科研任务的问题,小组内部商定: (1)如果A参加,则B也参加; (2)如果C不参加,则D就得参加; (3)如果A不参加而C参加,则组长E得参加; (4)组长E和副组长F不能都参加。 经请示上级,决定由副组长F参加并主持这项研究,请问:在此种情况下,按照小组商定的意见,B和D是否参加这个项目的研究?并请你把推理过程写出来。综合测试(一)参考答案一、填空题 1逻辑常项、变项;变项、常项。 2概念的限制,概念的概括。 3全称否定,特称肯定。 4S真包含P,交叉,全异。 5矛盾。 6真,假。 7二 ,三。 8p. 二、单项选择题 1.B. 2.

13、A. 3.C. 4.B. 5.C. 6.C. 7.A. 8.B. 三、双项选择题 1.C,D. 2.B,C. 3.B,C. 4.B,D. 5.B,C.6.B,D. 四、多项选择题 1.A,C,D,E. 2.A,D. 3.B,C. 五、图表题 1答:图略 2答:设p代表:“有健壮的体魄”;q代表:“加强体育锻炼”,则A.pq B.(qp)列表如下: pqq pqqp(qp) TTFTFT TF TFTF FTFTFT F FTTFT 由表可知,A,B两判断等值。 3答:设p表示“小张在浙江大学”,q表示“小李在浙江工业大学”,则甲:pq,乙:p要么q,丙:pq pqpqpqp要么qpq 由表可知

14、,丁的判断是正确的,即甲、乙、丙三人的判断不能同真。 六、分析题 1答:甲的说法违反了排中律的要求,因为他对“火星上有生物”和“火星上无生物”这两个相互矛盾的判断都加以否定。乙的说法违反了矛盾律的要求,因为他对上述相互矛盾的判断都加以肯定。丙的说法是正确的。 2答:关于“性质判断”的定义不正确,犯了“定义过窄”的逻辑错误,因为性质判断除了断定事物具有某性质外,还断定事物不具有某种性质。另外,对性质判断的划分也是错误的,犯了“划分标准不同一”和“子项相容”的逻辑错误。 3答:大徒弟用的是完全归纳推理,他剥了一笸箩里的每一颗花生,才得出“所有花生仁都有粉衣包着”的结论;二徒弟用的是不完全归纳推理,

15、他只剥了一小部分花生就得出了同样的结论。推理形式略(请读者参看普通逻辑原理第219页和第222页上的推理形式)。 七、综合题 1.答:证:根据SAP与SIP有差等关系,当SIP真时SAP真假不定,既然SAP真假不定,那么与SAP有矛盾关系的SOP的真假也是不定的。所以,当SIP真时,SOP的真假是不定的。根据SAP与SIP有差等关系,当SIP假时,SAP就一定假。又根据SAP与SOP有矛盾关系,当SAP假时,SOP就一定真。所以,当SIP假时,SOP就一定真。根据SAP与SOP有矛盾关系,当SOP真时,SAP就一定假。又根据SAP与SIP有差等关系,当SAP假时,SIP的真假不定,所以,当SO

16、P真时,SIP的真假不定。根据SAP与SOP有矛盾关系,当SOP假时,SAP就一定真,又根据SAP与SIP有差等关系,当SAP真时,SIP就一定真,所以,当SOP假时,SIP就一定真。由以上证明可得知,对于SIP和SOP来说,当其中一个真时,则另一个真假不定。但是,当其中一个假时,则另一个一定为真。所以SIP与SOP有下反对关系。 2.设A,B,C,D,E,F分别代表科研小组A,B,C,D,E,F六位组员参加这个科研项目的研究。根据已知条件,可构造下列推理过程:(1)AB 前提 (2)CD前提 (3)(AC)E前提 (4)EF前提 (5)F前提 (6)E(4)、(5),相容选言推理 (7)(A

17、C)(3)、(6),充分条件假言推理 (8)AC(7)等值式 (9)BD(1)、(2)、(8),二难推理 由上可知,或者B参加这个项目的研究,或者D参加这个项目的研究,或者B和D都参加这个项目的研究,即B和D中至少有一人参加这个项目的研究。综合测试(二)一、填空题 1普通逻辑的基本规律是( )。 2“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这个定义是( )定义。 3当S与P的外延之间具有( )关系或( )关系时,SIP和SOP都是真的。 4在特定的领域里,若aRb真且bRc也真时,aRc一定真,在这种情况下,关系R就叫做( )关系。 5反驳论证方式,就是指出

18、某一论证的( )与( )之间没有逻辑联系,犯了的逻辑错误。 6.若SEP为真,对其进行换质后可得( ),其取值为( );A换位后可得( )。 7我们是马克思主义者,因此,我们是实事求是的。这个三段论省略的是( )前提,这个被省略的前提是( )。 8如果p,那么qr;p,所以,qr。这是( )推理的式。 二、单项选择题 1“群众是真正的英雄”和“我是群众”这两句话中,“群众”这个概念是( )。 A.都是集合概念 B.都是非集合概念 C.在前一句中是集合概念,在后一句中是非集合概念 D.在前一句中是非集合概念,在后一句中是集合概念 2“所有困难都不是不可以克服的”这个命题( )。 A.主项不周延,

19、谓项不周延 B.主项不周延,谓项周延 C.主项周延,谓项周延 D.主项周延,谓项不周延 3当SEP为假时,则( )。 A.SOP为假 B.SIP为假 C.SOP真假不定 D.SAP为真 4新中国的青年是勤劳的,我是新中国的青年,所以我是勤劳的。这段话犯了( )。 A.“转移论题”的错误 B.“偷换论题”的错误 C.“混淆概念”的错误 D.“模棱两可”的错误 5如果一个演绎推理的形式正确,则( )。 A.前提不真实时,结论不一定为真 B.前提真时,结论一定假 C.结论真时,前提不真实 D.结论真时,前提一定真 6若“(p( )(qr)(qr)p”这一推理形式成立,那么空括号内应填入( )。 A.

20、 B. C.要么 D. 7若以“(pq)(rs)”为一前提,推出“pq”这一结论需增加的另一前提是( )。 A.rs B.rs C.rs D.rs 三、双项选择题 1对“大学一年级的学生”这个概念,正确的概括与限制是( )、( )。 A概括:学生限制:南开大学一年级的学生 B概括:大学生限制:大学一年级的女学生 C概括:综合大学一年级的学生限制:年轻的大学生 D概括:天津市大学一年级的学生限制:天津市大学刚进校的学生 2“张明喜欢李平”这个命题中“喜欢”这一关系是( )、( )。 A.非传递关系 B.对称关系 C.非对称关系 D.传递关系 3若“任何困难都不是不可以克服的”为真,则下列命题为真

21、的是( )、( )。 A.任何困难都是不可以克服的 B.有的困难是不可以克服的 C.有的困难不是不可以克服的 D.所有困难都是可以克服的 4在下列三段论推理式中,违犯三段论规则,推理错误的是( )、( )。 A.MIP,SAM 所以SIP B.PAM,SAM 所以SAP C.MEP,MAS 所以SOP D.PIM,MAS 所以SIP 5下列推理错误的是( )、( )。 A.只有不怕艰难困苦,才能完成这项任务。我们要完成这项任务,所以就不要怕艰难困苦 B.他要么是工人,要么是技术员。他是技术员,所以,他不是工人 C.如果没有法制作保障,就没有真正的民主,要充分发扬民主,就不需要法制 D.并非张明

22、既爱好文学又爱好体育,他不爱好文学,所以,他爱好体育 6由前提(pq)r,要能必然推出r的结论,则应加上另一个前提( )、( )。 A.pq B.pq C.pq D.(pq) 四、多项选择题 1“并非如果天一冷,就送暖气”等值于( )。 A.“天冷了,却不送暖气” B.“并非如果不送暖气,天就不冷” C.“并非如果天不冷,就一定送暖气” D.“送暖气,天很冷” E.“并非或者送暖气,或者天不冷” 2下列命题形式中,与“并非所有S不是P”具有差等关系或下反对关系的有( )。 A.所有S是P B.有的S不是P C.所有S不是P D.并非有的S不是P E有的S是P 3由前提“p(qr)”推出结论p,

23、需要增加前提( )。 A.qr B.(qr) C.qr D.qrEqr 4符合下图所表示的概念外延关系的概念组有( )。(图可参见普通逻辑学习指南286页) A.a 科学家 b 数学家 c 物理学家 d 天文学家 B.a 文学作品 b 诗歌 c 小说 d 散文 C.a人民法院 b市人民法院 c 司法机关 d 最高法院 D.a 城市 b 中国的城市 c 天津市 d 长春市 E.a 妇女 b 女劳动模范 c 女干部 d 女党员 五、图表题 1用欧勒图表示下列概念之间的外延关系。 A.美国 B.社会主义国家 C.中国 D.拉丁美洲国家 2列表说明:在小张与小李不同时上场比赛的条件下,“如果小张不上场

24、比赛,那么小李上场比赛”与“要么小张不上场比赛,要么小李不上场比赛”的真假情况是否相同。 六、分析题 1.试分析下列文字中的“工人”是否对“工程师”构成反驳。某车间工程师要求工人严格执行生产工序,指出只要按照规定的工序生产,就能生产合格产品。某工人不服,说:“如果不按你规定的工序生产,也能生产出合格产品。”于是,这位工人当场做了两只产品试验,一只按工程师规定的工序进行,一只不按工程师规定的工序进行,结果两只产品全部合格。在场的领导和工人都不明白究竟是谁对、谁错。 2以“所有A不是B”与“有C是A”为前提,能否必然推出“有B不是C”?能否必然推出“有C不是B”?为什么? 3已知某些生物的活动是按

25、照时间的变化(昼夜交替或四季变更)来进行的,具有周期性的节奏。如鸡叫三遍天亮,牵牛花破晓开放,在北方燕子春来秋往,人白天工作夜间休息等等。有的科学家从中作出结论:凡生物体的活动都具有时间上的周期性节奏。请问这个结论是运用什么推理获得的? 七、综合题 1.A表示命题“所有精通语言学的都精通英语”,B表示“所有精通英语的不精通计算机”,C表示“有些精通计算机的是精通语言学的。”试证明:若A与B均真,则C假。 2.某单位有采购员A,B,C,D,E五人,已知: (1)或者C去上海,或者B去上海; (2)如果A不去北京,则B去上海; (3)只有E去广州,D和A才都去北京; (4)如果C去上海,则D去北京

26、。 现假定B不去上海,请根据这些条件推知E是否去广州,并写出推理过程。综合测试(二) 参考答案一、填空题 1同一律、矛盾律和排中律。 2规定的语词。 3真包含、交叉。 4传递。 5论据、论题、推不出。 6SA、真、I。 7大、马克思主义者都是实事求是的。 8充分条件假言、肯定前件。 二、单项选择题 1.C. 2.C. 3.C. 4.C. 5.A. 6.D. 7.C. 三、双项选择题 1.A,B. 2.A,C. 3.C,D. 4.A,B. 5.C,D. 6.B,D. 四、多项选择题 1.A,B,E. 2.A,B,D. 3.B,C,D,E. 4.A,E. 五、图表题 1答:图略 2答:设p代表“小

27、张上场比赛”,q代表“小李上场比赛”。 (1)将条件与两个已知判断分别符号化:(pq),pq,p要么q; (2)列出真值表 pqpq(pq)pqp要么q (3)由上表可知,当条件“(pq)”满足时,判断pq和pq是等值的,即这两个判断是同真同假的。 如表所示,当pq与q仅有一真时,pq取值为假,pq也取值为假。 六、分析题 1答:工程师的要求可以表示为:如果按规定的工序生产,那么生产的产品合格。而工人的说法可以表示为:如果不按规定的工序生产,也能使生产的产品合格。两者是下反对关系,可以同真,所以工人的话并没有对工程师的要求构成反驳。 2答:能必然推出“有C不是B”。不能必然推出“有B不是C”,

28、因为“大项不当周延”。 3答:因为前提都是个别生物的属性,而结论是所有生物的一般属性,因此,这个结论是运用简单枚举归纳推理得出来的。 七、综合题 1.答:根据三段论规则,若A,B均为真,可推得“所有精通计算机的不精通语言学”为真,而这个结论与C相矛盾,若该结论为真,则C为假。因此,若A,B均为真,则C为假。 2.答:设A代表“A去北京”,B代表“B去上海”,C代表“C去上海”,D代表“D去北京”,E代表“E去广州”。 根据已知条件,可构造如下推理过程: (1)CB 前提 (2)AB前提 (3)EDA前提 (4)CD前提 (5)B前提 (6)A(2)、(5)充分条件假言推理 (7)C(1)、(5

29、)相容选言推理 (8)D(4)、(7)充分条件假言推理 (9)DA(6)、(8)联言推理 (10)E(3)、(9)必要条件假言推理 由上可知,E去广州。综合测试(三)一、填空题 1思维的逻辑形式是由两部分组成的,一是( ),二是( )。其中( )是区别不同种类逻辑形式的惟一依据。 2属概念与其种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之间存在着( )关系,这种关系是对概念进行( )和( )的逻辑根据。 3从概念间的外延关系看,“农产品”与“商品”具有( )关系,而“工业”与“农业”具有( )关系。 4当S与P处于( )关系和( )关系时,SAP与SEP都是假的。 5从关系的对称性和传递性看,命题间的矛盾关系是( )关

30、系和( )关系。 6.当“pq和“pq”都假时,q的真值是( )。 7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如果既断定pq真,又断定pq真,则违反( )律;如果既否定pq真,又否定pq真,则违反( )律。 8.在“(p( )q)q”的空括号中,填入逻辑常项( ),可构成有效的推理形式。 9违反三段论规则的“四项错误”,从逻辑基本规律的角度看,是一种违反( )律的逻辑错误。 二、单项选择题 1下列各组概念具有种属关系的是( )。 A.负命题与复合命题 B.概念与命题 C.普遍概念与集合概念 D.被定义概念与定义概念 2“没有S是P”与“没有S不是P”这两个命题( )。 A.质与量均相同 B.质相同但量不同 C.质不

31、同但量相同 D.质与量都不同 3与“并非S都不是P”相等值的逻辑形式是( )。 A.SAPB.SEPC.SIPD.SOP 4设A为“孔乙已”,B为“鲁迅全集”,则A与B的外延关系为( )。 A.A真包含于B B.B真包含A C.A与B全异 D.A与B相容 5如果A与C交叉,B真包含于A,而且B又真包含于C,那么下列命题为假的是( )。 A.B是A或者B是C B.若B不是A,则B不是C C.要么B是C,要么B是A D.只有B是A,B才是C 6命题间的蕴涵关系属于( )关系。 A.非对称且非传递 B.对称且传递 C.非对称但传递 D.对称但非传递 7“小丁与小王是同时考入大学的”这一命题属于( )

32、命题。 A.性质 B.关系 C.联合 D.选言 8如果rpq为真,而r为假,则( )。 A.p与q都真 B.p与q至少有一假 C.p必真 D.q必真 9已知“只有小王是外语系的学生,小王才精通英语”为假,则( )为真。 A.如果小王不是外语系学生,那么小王不精通英语 B.小王是外语系学生而且小王不精通英语 C.小王不是外语系学生而且小王不精通英语 D.小王不是外语系学生或者小王精通英语 10如果“p当且仅当非q”与“q”都是真的,则( )为真。 A.pq B.pq C.pq Dpq 三、双项选择题 1若A是单独概念,B是普遍概念,则A与B的外延关系只能是( )关系或( )关系。 A.同一 B.

33、A真包含B C.A真包含于B D交叉 E全异 2以p(qs)为一前提,若再增加( )或( )为另一前提,可有效地推得r。 A.q B.q C.r Dqr Esr 3若一有效三段论的小前提是全称否定命题,则其大前提可以是( )或( )。 A.所有P是M B.有P是M C.有M不是P D.没有P不是ME所有M是P 4若SOP与SIP恰有一真时,则下列断定正确的有( )、( )。 A.SAP与SEP恰有一真 B.SAP与SIP恰有一假 C.SEP与SOP恰有一假 D.SAP与SEP恰有一假 E.SAP与SIP恰有一真 5如果p为假,则( )、( )。 A.p为假 B.p为假 C.p为假 Dp假E可能

34、p假 6某医院夜间有七个腹泻病人来挂急诊,医生询问后得知,他们都吃了某菜场出售的螃蟹,医生据此推断:腹泻可能由不新鲜的螃蟹引起。此处医生运用的探求因果联系方法的特点是( )、( ) A.两次求同,一次求异 B.同中求异 C.异中求同 D.先行情况中仅有一种共同情况 E先行情况中仅有一种相异情况 7两前提中有一特称,则结论必为特称。这一三段论规则可以理解为( )、( )。 A.只要前提中有一个是全称,结论就可以为全称 B.结论为全称,则两前提必为全称 C.两前提中有一个为特称,结论不能为全称 D.结论为特称,则两前提不能都为全称 E.两前提为全称,则结论必为全称 8下列推理形式中,无效的是( )

35、、( )。 A.如果p,那么r;如果p ,那么r;所以r B.只有p,才q;p;所以 q C.要么p,要么q,p,所以q D.如果pq 那么r;pq;所以r E.pq;所以p 四、多项选择题 1下列各组概念中,不具有属种关系的是( )。 A.毛泽东选集与纪念白求恩 B.“太阳系”与“地球” C.“浙江省”与“杭州市” D.“演绎推理”与“三段论” E.“全国人代会”与“省人代会” 2以PEM为一前提,增补( )为另一前提,可必然推出SOP。 A.SAM B.SOM C.SIM D.SEM E.MAS 3当“pq”、“pq”与“pq”三个公式均真时,下列公式中取值为真的是( )。 A.pq B.

36、pq C.qp D.p-q E.pq 五、图表题 1“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B)是两种不同的推理(),一为必然性推理(D),一为或然性推理()。”请用欧勒图表示标有横线的概念间的外延关系。 2已知: (1)M真包含于P; (2)有些S是M; 请用欧勒图表示S与P可能具有的各种外延关系。 3请列出下列A,B,C三命题的真值表,并回答当A,B,C三命题恰为一真两假时,甲是否上场,乙是否上场。 A.如果甲上场,那么乙也上场 B.乙上场当且仅当甲上场 C.如果甲上场,那么乙就不上场 p q 4请列出A,B两个命题形式的真值表,并回答A是否蕴涵B。 Apq Bpq 六、分析题 1断定一个复合命题为假,

37、是否意味着断定了其所有支命题为假?请以不相容选言命题为例加以说明。 2当q取值为真时,能否确定“(pq)q”的真假值?为什么? 3.设下列三句话中只有一句是假的,请问:甲班班长是否参加了公益活动?为什么? A.甲班所有人参加了公益活动 B.甲班小李参加了公益活动C.甲班所有人都没有参加公益活动 4I和O至少有一真。因为如果I和O都是假的,那么根据对当关系,A与E同真,但这显然是不可能的。请指出这一论证的论题、论据、论证方式、方法及所借用的推理形式。 七、综合题 1已知:A.若S与M全异,则S与P交叉B.只有S与P全异,P才不与M全异C.S不与P交叉,而且也不与P全异请推出S,M,P三者的外延关

38、系,并用欧勒图表示之。 2三位同学从学校毕业后,一个当了律师,一个当了教师,一个当了厨师。同学会上,大家作如下议论: A.甲当了律师,乙当了教师 B.甲当了教师,丙当了律师 C.甲当了厨师,乙当了律师 但大家的议论都只说对了一半,请问他们各选择了什么职业?请写出推导过程。 3.一个有效三段论的大前提是O命题,试证明它必为哪一格哪一式的三段论?综合测试(三) 参考答案一、填空题 1逻辑常项,逻辑变项,逻辑常项。 2反变,限制,概括。 3交叉,反对。 4真包含,交叉。 5对称,反传递。 6假。 7矛盾,排中。 8(并且)。 9同一。 二、单项选择题 1A. 2C. 3C. 4C. 5C. 6C.

39、7B. 8B.9D. 10C. 三、双项选择题 1C,E. 2D,E. 3A,D. 4A,D. 5A,B. 6C,D.7B,C. 8B,D. 四、多项选择题 1A,B,C,E. 2A,C,E. 3A,C,D. 五、图表题 1答:图略 2答:图略 3答: A B C p q pq pq pq 当A,B,C三判断恰有一真两假时,甲上场,而乙没有上场。 4答: p q pq pq 由表可知,A不蕴涵B。 六、分析题 1.答:断定一个复合判断为假,并不意味着断定其所有支判断为假。例如,不相容选言判断,它至少有一个选言支真,而且只能有一个选言支真,如两个选言支假,它是假的;如两个选言支真,它也是假的。

40、2.答:当q取值为真时,p不论真、假,(pq)都是真的,所以,当q真时,可以确定(pq)q取值为真。 3答: ()因为A与C是反对关系,不能同真,必有一假。 ()由()及题设,可知B是真的,可推得:甲班有人参加了公益活动。 ()由()及题设,可知C假而A真,即“甲班所有人参加了公益活动”,故可知“甲班班长参加了公益活动”。 4答: ()论题:I和O至少有一个是真的。 ()论据:因为,如果显然是不可能的。 ()论证方式、方法:演绎论证,间接论证,用的是反证法,借用的是充分条件假言推理否定后件式。 七、综合题 1答: ()由C可推得“S不与P交叉”,即“并非S与P交叉”(联言推理分解式)。 ()由

41、C可推得“S不与P全异”,即“并非S与P全异”(联言推理分解式)。 ()由()与A可推得“并非S与M全异”,即“有S是M”(充分条件假言推理否定后件式)。 ()由()与B可推得“P与M全异”,即“所有P不是M”(必要条件假言推理否定前件式)。 ()由()与()可推得“有S不是P”(三段论第二格EIO式)。 ()由()、()与()可推得“S真包含P”。 因此,S,M,P三者的外延关系如下:图略 2.答: ()设A的议论前半句真“甲当了律师”,则B的议论全错,不合题意,故A的议论应是前半句假,后半句真,即“乙当了教师”。 ()“乙当了教师”为真,则C的议论后半句假,而前半句真,即“甲当了厨师”。

42、()“甲当了厨师”为真,则B的议论前半句假,而后半句真,即“丙当了律师”。 3.答: 它必为第三格的OAO式。因为它或为第一格,或为第二格,或为第三格,或为第四格。 如第一格,根据格的规则,则大前提必全称,不合题意,故不可能是第一格; 如第二格,根据格的规则,则大前提必全称,也不合题意,故不可能是第二格; 如第四格,根据格的规则,则大、小前提都不能是O判断,也与题意不合,故不可能是第四格;所以,它必为第三格。 因为大前提是O判断,根据三段论规则,“两个否定前提不能得结论”,“两个特称前提不能得结论”,所以小前提必为A判断。又根据“前提中有一特称,结论必特称”,“前提中有一否定,结论必否定”,结

43、论为O判断。所以,应为OAO式。综合测试(四)一、填空题 1“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和“不普及教育,就不能实现四个现代化”所具有的共同的逻辑形式,若用p,q作变项,就可表示为( )。 2.有A,B,C三个概念,A真包含B,而A与C全异,所以,B与C的外延关系为( )。 3有A与B两个概念,如果所有A是B,而且( ),那么A真包含于B。 4两个性质命题的主谓项周延情况是不同的,这两个性质命题是( )关系。 5当S与P处于( )关系和( )关系时,SAP假而SIP真。 6已知关系R是反对称和反传递的,所以由aRb真,可得知( );由aRb真而且bRc真,可得知( )。 7已知p真而q假,则p

44、q( ),pq( ),pq( ),pq( )。 8排中律是( )的逻辑根据,矛盾律是( )的逻辑根据。 9一个有效三段论的结论为A命题,该三段论不可能是( )格、( )格、( )格。 10在进行归纳推理时,若前提考察了某类中的每一个对象,则这个推理是( )。若前提只考察了某类中的部分 对象,则这个推理是( )。 二、单项选择题 1.“交叉关系不是全异关系”与“S与P不是全异关系”,这两个命题的种类应是( )。 A.两个都是关系命题 B.前者是关系命题,后者是性质命题 C.两个都是性质命题 D.前者是性质命题,后者是关系命题 2.求同求异并用法的特点是( )。 A.先求同后求异B.先求异后求同

45、C.两次求同,一次求异D.两次求异,一次求同 3.“并非如果p那么q”与“有S不是P”这两个命题形式的( )。 A.常项与变项均相同 B.常项相同,变项不同 C.常项不同,变项相同 D.常项变项均不同 4.如果一个推理的前提与结论都是假的,其推理形式( )。 A.必然有效 B.必然无效 C.不可能无效 D.可能有效 5.关系推理“A与B矛盾,B与C矛盾,所以A与C矛盾”与“A蕴涵B,B蕴涵C,所以A蕴涵C”( )。 A.都是有效的 B.有效而无效 C.都是无效的 D.无效而有效 6.如果对两个相互等值的命题( ),则违反逻辑基本规律的要求。 A.同时肯定 B.肯定一个,否定一个 C.同时否定

46、D.不肯定也不否定 7.当pq与pq仅有一真时,( )取值为真。 A.pq B.pq C.pq D.pq 8.下列各组命题形式中,不具有矛盾关系的是( )。 A.pq与pq B.SEP与SIP C.pq与pq D.pq与pq 9.一个有效的三段论AAI式,其大小项在前提中均不周延,该三段论为( )。 A.第一格 B.第二格 C.第三格 D.第四格 10.与“必然有S是P”的负命题相等值的命题是( )。 A.可能有S是P B.可能所有S不是P C.可能有S不是P D.不可能有S是P 三、双项选择题 1下列逻辑形式特征相同的命题组是( )、( )。 A.SEP与SIP B.SAP与SOP C.SA

47、P与PAS D.SOP与POS ESAP与SEP 2以“不可能p”为前提,根据模态逻辑方阵,可必然推出的结论是( )与( )。 A.必然不是p B.必然p C.不可能不是p D.可能p E并非必然p 3已知“如果甲获胜,那么乙和丙也获胜”为真,下列为真的命题是( )、( )。 A.只有甲获胜,乙和丙才获胜 B.如果乙和丙获胜,那么甲获胜 C.如果甲不获胜,那么乙和丙也不获胜 D.如果乙和丙不获胜,那么甲也不获胜 E只有乙和丙获胜,甲才获胜 4同时肯定“王刚必定会被北大录取”和“王刚可能不会被北大录取”则( )、( )。 A.违反矛盾律要求 B.违反排中律要求 C.既违反矛盾律要求,又违反排中律

48、要求 D.或者违反矛盾律要求,或者违反排中律要求 E既不违反矛盾律要求,又不违反排中律要求 5根据三段论的一般规则和格的规则,可知下列属于第一格的有效式是( )、( )。 A.AEE B.AAA C.EAE D.IAI EOAO 6光是有质量的。因为光对射到的物质产生了压力,而如果光没有质量,就不会产生这种压力。这段论证用的是( )、( )。 A.演绎论证 B归纳论证 C.直接论证 D.反证法 E选言论证 7与“并非(如果小周来,那么小张就不来)”相等值的命题是( )和( )。 A.小周来但小张不来 B.或小周来,或小张不来 C.并非(只有小周不来,小张才来) D.只有小周来,小张才来 E小周

49、来,小张也来 8凡负命题都是复合命题,性质命题不是复合命题,可见性质命题不是负命题,全称否定命题是性质命题,所以全称否定命题不是负命题。这一议论中包含了( )、( )。 A.第一格三段论 B.第四格三段论 C.第三格三段论 D.第二格三段论 E换质位法 四、多项选择题 1下列对概念的限制与概括不正确的是( )。 A.“形式正确的推理”概括为“正确的推理” B.“间接推理”限制为“三段论” C.“划分的子项”概括为“划分的母项” D.“归纳推理”概括为“或然性推理” E“命题”限制为“概念” 2如果pq为假,则下列公式中取值为真的是( )。 A.pq B.pq C.pq D.pq Epq 3下列

50、属于完全归纳推理特征的是( )。 A.从个别到一般 B.前提蕴涵结论 C.结论蕴涵前提 D.前提中考察了某类的所有对象 E能够应用于一切有穷类和无穷类 五、图表题 1一个性质命题的主、谓项都不周延,请用欧勒图表示其主项(S)与谓项(P)可能具有的各种外延关系。 2已知:(1)M与P的外延是全异的。(2)所有的M都是S。请用欧勒图表示S与P可能具有的外延关系。 3甲、乙、丙三人是某校高考理科前三名,但不知具体名次,小吴说:如果甲第一名,那么丙第二名。小田说:甲第一名,当且仅当丙是第二名。后来事实证明,两人中只有一人说对了。请列出真值表并说明具体名次。 p q 4请用真值表方法解答:当“pq”与“

51、pq”都假时,A与B的真假情况。 “pq”(A)与“p q”(B) p q 六、分析题 1S与P是具有交叉关系的两个概念,以S为主项,以P为谓项,可作哪几个取值为真的性质命题?其中有几个可以进行有效的换位推理?请列出公式。 2断定一个充分条件假言命题为真,是否意味着断定了其所有支命题为真?为什么? 3对于有效三段论而言,如果一个项在结论中不周延,那么该项在前提中也不周延。因为,在有效三段论中,如果一个项在前提中不周延,那么该项在结论中就不得周延。请指出上面论证中的论题、论据和论证方式,并指出正确与否?为什么? 4求同法与求异法的主要区别是什么?运用求同法与求异法各应注意什么问题? 七、综合题

52、1已知下列四个命题中有两个是真的,有两个是假的,请问:甲与乙的试验是否成功?请写出推导过程。 (1)或者甲试验成功,或者乙试验成功。 (2)并非甲可能试验成功。 (3)并非甲必然试验不成功。 (4)乙试验成功。 2小赵、小孙和小李三人报考大学,他们分别报了中文专业、数学专业和医学专业。 已知: (1)如小赵不报数学专业,那么小李就报医学专业。 (2)小李不报医学专业。 请问三人各自选报了什么专业?请写出推导过程。 3.已知一个正确的三段论,其两个前提中,只有一个项是周延的,求证其结论只能是I命题。请写出推导过程,并写出属于什么格?什么式?综合测试(四) 参考答案一、填空题 1pq (或:pq)。 2全异关系。 3有B不是A。 4矛盾。 5真包含,交叉。 6ba,ac。 7假、真、真、真。 8间接论证,间接反驳。 9第二,第三,第四。 10完全归纳推理,不完全归纳推理。 二、单项选择题 1D 2C 3D 4D 5D 6B 7B 8C9C 10B 三、双项选择题 1C,D 2A,E 3D,E 4A,D 5B,C 6A,D7C,E 8A,D 四、多项选择题 1A,C,D,E 2A,B,D,E 3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