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巴塞尔协议对商业银行的影响——以建设银行为例毕业论文正文(可编辑)

上传人:1777****777 文档编号:39811015 上传时间:2021-11-12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13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新巴塞尔协议对商业银行的影响——以建设银行为例毕业论文正文(可编辑)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新巴塞尔协议对商业银行的影响——以建设银行为例毕业论文正文(可编辑)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新巴塞尔协议对商业银行的影响——以建设银行为例毕业论文正文(可编辑)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资源描述:

《新巴塞尔协议对商业银行的影响——以建设银行为例毕业论文正文(可编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巴塞尔协议对商业银行的影响——以建设银行为例毕业论文正文(可编辑)(2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 2010 届)毕业论文 题 目:新巴塞尔协议的实施对商业银行的影响研究 -以建设银行为例 姓 名: 沈萍 学 院 经济学院 专 业: 金融学 班 级: 金融061班 学 号:200630085105 指导教师: 曹雪芹 导师学科: 金融学 导师职称: 讲师 教 务 处 制 2010年5月25日诚 信 声 明 我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老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据我查证,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嘉兴学院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我承诺,论文中的所有内容均真实、可信。 论文设计作者签名:

2、 签名日期: 年 月 日授 权 声 明 学校有权保留送交论文(设计)的原件,允许论文(设计)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以公布论文(设计)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设计),学校必须严格按照授权对论文设计进行处理,不得超越授权对论文(设计)进行任意处置。 论文设计作者签名: 签名日期: 年 月 日摘 要 2004年经多方征集修改建议的新巴塞尔协议完稿,新协议为全球银行业提供了更为科学的资本充足率框架,旨在通过建立最低资本要求,强化银行业风险管理能力。在我过银行业改革期间,银行业已经实施对外开放。我国商业银行开始准备实行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系列问题。通过分析建

3、设银行的一些指标的现状,提出实施新巴塞尔协议存在的问题,并且对建设银行实施新巴塞尔协议出现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根据分析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为我国商业银行提出建议,从而有利于我国商业银行实行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使商业银行更好地使用自己的优势执行协议,站稳脚跟,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关键词:新巴塞尔协议,商业银行,影响ABSTRACT Accord was collectted many suggestions and amended until 2004, it has provided a more exact frame of the Capital Adequacy Ratio CAR supe

4、rvision. During the practice of financial reform, for our banking industry is urgently open to the foreigners. In this paper, by analyzing the construction bank of various indexes and the probroms when implementing the goal of the new Basel capital accord , to find the reason why the probroms raisin

5、g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bank. By analyzing the causes of these problems for our commercial banks to provide some recommendations of the feasibility of very high, which is conducive to implement new Basel capital accord, better use of local advantages, get a firm foothold, improve

6、 their own competitiveness.Key words: basel II,commercial bank, influence目 录摘要ABSTRACT引言1 一、新巴塞尔协议主要的新规定2(一)最低资本要求 2 (二)外部监管 3(三)市场纪律约束 3 二、我国商业银行实施新协议的现状?以建设银行为例4 (一)指标分析 4 (二)外部监管和市场纪律约束 9 (三)我国商业银行实施新协议存在的障碍 9 三、我国商业银行实施新协议的影响11 (一)正面效应分析 11 (二)负面效应分析 12 四、我国商业银行业实施新巴塞尔协议的建议14总结17参考文献18致谢20引 言 19

7、88年7月,国际清算银行出台的巴塞尔资本协议,对商业银行资本的要求达成了共识。但随着全球化、一体化的浪潮,金融领域的竞争尤其是国际跨国银行间的竞争日趋激烈,金融创新层出不穷,银行的业务也越来越多样化,巴塞尔资本协议的局限性日益显露,并遭到了学术界和银行界的批评。新巴塞尔协议是在原来的1988年巴塞尔协议的基础上发展过来的,其内容更加好地完善了旧巴塞尔协议的内容,因此本文主要是在对新巴塞尔协议的内容研究的背景下展开。 新巴塞尔协议对银行资本充足率、监管当局的监管能力和市场约束能力是严峻的考验。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普遍偏低,目前大多数商业银行尚未达到国际巴塞尔委员会所规定的银行最低资本要求,此外

8、,监管当局的监管理念目前来看还比较陈旧,注重抵押贷款而不注重对银行风险评估能力的评价,市场风险机构制约性和规范性还比较差,信息披露的质和量还比较落后。银行是整个社会经济的推动力,银行的正常稳定发展对于一国的经济事关重大,商业银行业务的特性决定了银行业是一个高风险行业。随着市场利率和汇率管制的逐步放开,银行面临的市场环境日益复杂,面临风险管理而建立完善的资本管理体系显得尤为重要,新巴塞尔协议为银行风险控制、管理提供了统一的标准和方法。该协议是银行风险管理的重大突破,对银行的稳健经营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如何通过对中国商业银行在准备实施新巴塞尔协议时候做的准备,发现其中未达标的项目,并以建设银行为例,

9、探索出一些促使中国商业银行达标的建议,是本文的主要目的。 本文共分为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新巴塞尔协议主要的新规定,第二部分主要阐述以建设银行为例我国商业银行实施新协议的现状,第三部分是从正面效应分析和负面效应来分析我国商业银行实施新协议的影响,第四部分是对我国商业银行业实施新巴塞尔协议给出一些建议。 一、新巴塞尔协议主要的新规定 从全球范围看,资本充足率要求已成为业内衡量银行综合经营能力和风险抵御能力的最重要指标之一,新巴塞尔资本协议的出台进一步强化了资本监管在全球金融市场的核心地位。1988年巴塞尔协议的缺陷在于:1片面强调资本充足率的要求,忽视了市场约束的作用;2注重信用风险监管,忽

10、视其他风险,如市场风险、操作风险。在这一情况下,为适应新形势发展需要,新巴塞尔资本协议出台,它是对1988年协议、1996年补充规定、1998年核心原则的综合和发展 戴国强.新巴塞尔协议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0.2 于立勇、曹凤岐.论新巴塞尔资本协议与我国银行资本充足水平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401。与1988年资本协议相比,新资本协议的内容更广、更复杂。这是因为新协议力求把资本充足率与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力求反映银行风险管理、监管实践的最新变化,并为尽量为发展水平不同的银行业和银行监管体系提供多项选择办法。新协议的内容更加广泛、更加复杂,它摒弃了“一刀切”的资本监管

11、方式,提出了计算资本充足率的几种不同方法供银行选择。新巴塞尔协议对于旧资本协议8%的最低资本充足率没有进行修改,但将整个风险的监管支柱扩充为三大支柱,并对计算该充足率的公式中的分母部分,即加权风险资产总额的风险范畴作出了明显的修正。将原有的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扩充为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三大风险,从而促使当前银行的风险管理方法和体系发生了革命性变化。新协议在以下三个方面有重大创新: 一支柱一?最低资本金要求 资本充足率(Capital Adequacy Ratio),又叫资本适宜度,是指商业银行持有的资本与商业银行风险加权资产之间的比率,是一种用来衡量银行资本与其风险加权资产负责规模是否

12、相适应的指标,是在银行资产负债风险一定的情况下,衡量银行持有的资本金是否适当的指标。资本充足率对银行的监管、发展乃至生存都具有重要意义。在原协议中,风险主要是指信用风险。新协议的风险包括三类: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其中,信用风险是指由于借款人和市场交易对手违约而导致损失的风险;市场风险是由于利率、汇率、证券和商品价格发生不利变动而导致损失的风险;操作风险是指由于不正确的内部操作流程、人员、系统或外部事件导致直接或间接损失的风险2。 此外,巴塞尔委员会认为最低资本要求仍然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即资本的定义、风险头寸的计量以及根据风险头寸确定的最低资本要求。其中就资本的定义及最低资本充足比率

13、而言,仍坚持1988年协议中的现有规则不变,但确定最低资本比率的分母由信用风险的加权资产与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所需资本的各12.5倍之和。即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二级资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x12.5,改善了风险度量的方法,显得更加合理。就风险衡量而言新协议把风险分为三大类:信用风险尤其是银行账户中的、市场风险、其它风险包括利率风险、流动性风险、法律风险等,试图涵盖银行经营所面临的所有风险马境晗.论新巴塞尔资本协议与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策略J.经济纵横,200604。 新资本协议规定最低资本不得低于8%,核心资本不得低于4%,附属资本不能超过核心资本的100%。在中国,核心资本主要包括

14、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四项;附属资本主要包括贷款呆账准备、坏账准备、投资风险准备以及五年以上(包括五年)的长期债券。 二支柱二? 监管当局的监督检查外部监管 委员会希望监管当局担当起三大职责:全面监管银行资本充足状况;培育银行的内部信用评估体系;加快制度化进程。至于监管方法,新协议仍然强调现场检查和非现场检查二者并用。外部监管的含义是要求加大监管机构对银行监管的力度,要求监管当局对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有严格的控制,确保银行有严格的内部体制有效管理自己的资本需求。同时监管者有责任为银行提供每个项目的单独监管。负责监督检查相对银行的风险化解情况、风险管理状况、所在市场的性质及收益的可

15、靠性和有效性等因素。全面判断该银行的资本是否充足,并对银行是否妥善处理了不同风险的关系进行监督。 三支柱三?引入市场约束机制 新协议摒弃了“银行信息不宜公开”的传统观点,更多地是从公众公司的角度来看待银行,强调以市场的力量来约束银行。通过强化信息披露来强化市场约束是新协议的重要内容。市场的奖惩机制有利于促进银行更有效地分配资金和控制风险,但市场约束作用得以发挥的前提是提高银行的信息披露水平。新协议充分肯定了市场纪律的潜在作用是能迫使银行有效而合理地分配资金、控制风险及保持充足的资本水平,能帮助监管当局提高金融体系的安全性。它指出经营稳健、资产状况良好的银行可以以更为有利的价格和条件从投资者、债

16、权人、存款人及其他交易对手那里获得资金;而风险程度高的银行则必须支付更高的风险溢价,提供额外的担保或采取其他安全措施,从而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于是这种市场机制能够促使银行保持充足的资本金来防范潜在的损失,支持监管当局更有效的工作。 二、我国商业银行实施新协议的现状 2010年,首批中国主要商业银行实施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其中包括建设银行,在2007-2008年积极投入到实施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准备工作中: 建设银行全面加快实施新资本协议各项工作,一是成立新资本协议和内部评级法推进领导小组,对新资本协议实施中的重大问题及时研究决策;二是制定实施新资本协议总体规划;三是优化公司类借款人违约概率模型

17、;四是推进零售业务内部评级法;五是完善抵押质押品管理;六是启动组合管理项目;七是启动风险模型试验室项目。 工商银行一是全面优化原有客户评级系统,并投产上线客户评级优化系统;二是与国际知名咨询机构合作,规划实施内部评级法二期工程零售项目,并于2008年底完成主体部分开发;三是开展市场风险内部模型法计量基础建设工作,四是研究制定操作风险分类方法和指标体系。 交通银行推动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实施准备工作,一是在2005年已启动公司内部评级体系项目的基础上,启动零售内部评级项目;二是成立新资本协议实施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工作小组;三是对实施新资本协议工作进行全面规划;四是研究现有IT系统和新开发需求的整合,

18、并清洗和梳理相关数据;五是推动信用风险内部评级法建设;六是启动包括押品管理系统建设、市场风险管理系统开发、操作风险管理框架、压力测试、资本充足率内部评估程序等新资本协议项目。? 中国银行全面启动新资本协议实施准备工作,一是成立新资本协议实施领导小组和规划协调办公室,负责新资本协议实施方案规划协调工作;二是制定新资本协议实施总体规划实施方案;三是完善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三大风险计量手段;四是引进先进管理理念和工具,提高资本评估与管理水平;五是建立健全内部风险报告和外部信息披露体系。 此外,招商银行、民生银行、中信银行、华夏银行和浦发银行等全国性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也积极推进实施巴塞尔新资

19、本协议相关准备工作。 一以建设银行的指标为例 巴塞尔协议作为国际金融界在资本制度上的神圣公约与加强统一监管的划时代文件,它适用于所有从事国际业务的银行机构。建设银行实施巴塞尔协议不仅是我国银行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从纯学理上看,旧巴塞尔协议对于非成员国(包括我国)是不具备法律效力和强制实施性的。但从实践而言,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如同巴塞尔委员会以前公布的一系列文件一样,由于反映了国际金融监管理论中的先进理念和发达国家商业银行逐渐完善的风险管理最佳实践经验,代表了当代金融业的发展方向和趋势,而在事实上成为各国金融和监管实践中不得不遵循的指针,建设银行也按照旧协议朝着这个方向在努力。表1 中国建设银行年

20、报数据 摘自中国建设银行年报年份 指标200420052006200720082009Q12009Q22009Q3核心资本充足率8.5%11.08%9.92%10.37%10.17%9.6%9.3%9.57%资本充足率11.29%13.57%12.11%12.58%12.16%12.37%11.97%12.11%不良贷款率3.92%3.84%3.29%2.60%2.21%1.9%1.71%1.57%图1 中国建设银行2004年到预期2012年的资本充足率和不良贷款率 图中数据来源2004年到2009年建设银行年报 图1显示,建设银行从2004年到09年前三季度的资本充足率和核心资本充足率保持平

21、稳,基本符合新巴塞尔协议的要求,分别不低于8%和4%,并且核心资本充足率处于较高水平。其中建设银行2009年前三季度末建设银行的核心资本充足率和资本充足率分别为9.57%和12.11%,比上半年末的9.3%和11.97%分别提高的0.27个百分点和0.14个百分点。这主要归功于监管机构的监管新规定对公司资本充足率的负面影响降低,根据银监会新规定,互持次级债按照2009年7月1日起新老规划,这对大量互持次级债的国有银行,包括建设银行的负面影响降低,仍能保持足够的放贷能力。 从图1b中还可以看出,建行从2004年到09年前三季度的不良贷款率在不断下降。09年3季度末,三季度末建行五级分类口径下不良

22、贷款736.82亿元,不良率1.57%,与09年初和年中相比均实现双降,其中不良贷款余额较年初减少102 亿元,不良率较年初下降0.64pc,不良贷款环比继续双降。 表2 中国建设银行年报数据 表格数据摘自“国泰君安”“中信证券”的研究报告(下图同此) 单位:亿元 年份指标20052006200720082009Q12009Q22009Q3净利润471.03463.22690.53925.99262.56295303.13贷款损失准备137.06189.97275.95508.2989.9538.2434.7拨备前利润706.22849.311284.111705.7429.73423.154

23、26.05拨备覆盖率66.78%82.24%104.41%131.58%141.75%150.51%161.08%非利息收入107.1798.44265.17424.71145.51137.57132.93净利差2.72%2.72%3.07%3.10%2.45%2.27%2.26%净息差2.80%2.83%3.18%3.24%2.56%2.37%2.34%净资产收益率(ROE16.38%14.03%16.40%19.80%21.25%23.34%22.58%总资产收益率(ROA1.03%0.85%1.05%1.23%1.21%0.13%0.13%总资产45857.4254485.1165981

24、.7775554.5286746.3391101.7193539.72贷款余额24583.9828735.1632721.5737939.4373204.145253.5746818.95存款余额40060.4647212.5653295.0763759.1572143.5876100.2277914.45贷存比62.50%61.09%61.08%59.50%59.89%59.47%60.09%图2 中国建设银行2005年到2009年三季度末的盈利状况 图2显示从2005年到2008年净利润和拨备前利润都处于上升状态,建行前3季度实 现拨备前利润1278.9亿元,实现净利润861.2亿元,20

25、09年极大的下降,09年3个季度的净利润保持稳定微上升状态,而拨备前利润却在徘徊状态。拨备率实际上就是呆、坏帐准备金的提取比率,通常会考虑到未来的坏账可能性而作出资金上拨备,而实际上基于保守性原则,对业绩而言,拨备率越低越好,反应损失较小利润越高;而拨备率越高说明风险越大,损失越大利润越小。图3 中国建设银行2005年到2009年三季度末的投资回报率 图3反映净资产收益率在2005年到2009年第一季度末都是大于总资产收益率,而在2009年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两者的差距也越来越大,说明投资带来的收益越高,在总资产收益率一定的情况下,负债比重越高,净资产收益率会越高。图4 中国建设银行2005年

26、到2009年三季度末资产规模变化趋势 图4显示从2005年开始建设银行的总资产一直处于上升趋势,到09年第三季度已经为93539.72亿元,其中存款余额也一直增大,2008中国面临一场严重的金融危机,危机起源于美国次信贷风暴,而危机影响全球的经济发展。明显可以看到09年第一季度贷款的突然增加,而基于实施新巴塞尔协议,慢慢控制着放贷的危险,09年第一、二季度贷款余额下降。图5 中国建设银行2005年到2009年净利息与净息差 图7显示以生息资产和付息负债日均余额计算的建行净息差(NIM)、净利差(NIS2009年前3季度NIM和NIS分别为2.41%和2.30%。以期初期末余额计算的单季度NIM

27、 来看,第3季度NIM为2.34%,较第2季度略降2bp。图6 中国建设银行2005年到2009年贷款损失准备额和拨备覆盖率 图5中的历史数据显示,建行的拨备覆盖率一直以来稳步提升,图1表明09年3季度末,建行不良贷款余额736.82亿元,不良率1.57%,其中不良贷款余额较年初减少102亿元,不良率较年初下降0.64pc。资产质量向好,拨备计提力度减小,资产减值损失准备下降。随着不良贷款持续双降和境外金融市场环境转暖,资产减值准备计提的压力下降,公司也减小了拨备计提力度,但拨备覆盖率仍提升至161%。由于拨备覆盖率是银行谨慎性考滤防风险的一个方面,也是反应业绩真实性的一个量化指标,此项比率应

28、越低越好,反应损失较小利润越高;比率越高说明风险越大,损失越大利润越小。 (二)外部监管和市场纪律约束 自2005年上市以来,在提高银行的信息披露水平方面,建行连续三年发布的年度报告赢得了包括美国媒体专业联盟(LACP)、美国纽约MerComm公司ARC国际年报大赛在内的专业机构评选大奖,并一致认为建行年报披露准确、合规、及时,信息透明度居国际先进水平。由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高管层组成的治理架构机制完善、运行规范,充分保证所有股东在法律和公司章程约定的范围内行使权利,同时,注重提高公司透明度,为股东和公众提供完整、准确、及时的经营信息,聘请国际知名的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审计。信息披露水

29、平的提高使得市场约束作用得以更好地发挥,建设银行在外部监管方面积也极配合监管机构对银行监管。 (三)我国商业银行实施新协议存在的障碍 1.银行自身方面的障碍 (1)我国银行不良贷款比率偏高,资本充足率较低 过高的不良资产对资本充足率形成威胁,商业银行信贷资产中不良资产比率偏高是导致商业银行风险资产较大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国主要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已经达到了新巴塞尔协议所认可的水平,部分银行甚至达到优异水平许之所、王仁祥.新巴塞尔协议与我国商业银行资本管理J.学术界,20072,但是我国各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还是相对比较低,银行负债经营,资金运营效率不高。新协议要求银行采用标准法或IRB法来处理信用风

30、险,这样,银行资本不足的问题将凸显。建设银行从2004年到09年前三季度虽然资本充足率和核心资本充足率保持平稳,基本符合新巴塞尔协议的要求,分别不低于8%和4%,但是仍然不良贷款偏高。 (2)银行信息披露制度和信息披露不完善,银行管理方面达不到要求 在新协议中,巴塞尔委员会对银行的资本结构、风险状况、资本充足状况等关键信息的披露提出更为具体的要求。目前,国内各银行对信息披露工作还缺乏规范,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比较大。由于市场发育和监管理念滞后及会计信息不完备等因素,我国银行业在信息披露的质量和数量方面都远不能适应新的要求。 信息披露存在不及时、不全面、不可靠性、不可比。首先是我国商业银行目前的风险

31、管理水平还比较低,对各种风险管理的方法和模型应用得较少,对许多风险管理数据缺乏必要的记录,我国商业银行很少披露或不披露与银行的经营管理活动密切相关的各种非财务信息。其次,在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颁布新企业会计准则之前,我国商业银行信息披露都采用历史成本为计价基础,而不是国际通行的“公允价值”为计价基础。最后,我国还没有统一的适于各种类型的商业银行共同遵守的信息披露方面的规范。 (3)银行的资产质量差 中国银行业的资产质量差是有目共睹的,尤其是国有商业银行,存在庞大的不良资产已是长期现象。长期以来,贷款业务一直是中国商业银行主要的资产业务。虽然近年来,竞争压力加大,各银行相继开展了一些创新业

32、务,但总的来说,信贷资产所占比重依然较高,而质量很差。第二,缺乏补充资本的积极性。作为国有银行之一的建设银行缺乏补充资本金的积极性,国有银行的所有者是国家,国家为其提供了强有力的担保。虽然政府的信用担保不是银行的资本金,不能给银行提供直接的资金支持,但是,它可以通过影响银行某些项目的资金成本进而影响到银行的资本成本,起到替代账面资本的作用。 (4)商业银行对金融创新缺乏系统有效的监管 很多商业银行为实现保值和规避风险,不断开发出新的金融产品,如金融期货、金融期权、金融证券化等。然而,这都属于表外业务,不反映在资产负债表上,由此产生的风险更具有不可预测性和潜在性,银行风险管理更日趋复杂。而我国商

33、业银行对此类风险的防范恰恰未形成行之有效的监控机制。 2.政府和监管当局方面的障碍 (1)中央银行管理手段的落后 目前,中央银行仍不能主要依靠市场机制及通过公开市场业务、法定准备金率和再贴现率等经济手段调控专业银行的信贷能力。以行政命令,指令性计划为特征的信贷规模控制仍是主要手段,其在掌握上不容易做到适度,或者控制过紧,或者控制过松。专业银行本身也缺乏一个能自动有效伸缩信贷规模、调整资产负债结构的利益动力机制。银行与财政关系尚未理顺,财政透支和借款仍未根本解决。专业银行与企业、专业银行与中央银行和财政间的融资关系不顺,专业银行对中央银行的资金倒逼机制也未根本改观,受行政干预,银行还要大量发放实

34、际上不可能收回本息的“安定团结贷款”,致使银行作为企业亏损的直接受害者而造成大面积亏损,推迟巴塞尔协议的实施步伐。 (2)金融创新缺乏适当的风险管理 其一,监管人手不足。创新品种越来越多,牵涉范围和环节与经济和社会的关联度越来越深,监管成本越来越大,其二,监管手段落后。金融创新迅猛发展,大量金融衍生品特别是银行之间进行的OTC金融衍生品交易不断增加,监管手段跟不上它的发展。三、我国商业银行实施新协议的影响 一正面效应分析 1.有利于建立完备的内部风险管理体系 首先,新巴塞尔协议Basel一个最重要的创新之处在于其突出地强调了风险轮廓与监管资本之间的联系,从而以增强金融体系的稳定性。从长远看有利

35、于改善银行的风险能力,新协议推动银行建立和使用更加完善的风险管理系统及方法,进一步改善银行风险管理。其次,突出了激励与约束相协调的原则,促使我国商业银行进一步完善风险管理体系。新协议提高了资本对风险的敏感度。再次,从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发展趋势看,新协议倡导的内部风险管理是今后银行业管理发展的主流方向,因为它不仅使银行的资本金和实际风险资产相匹配,而且使银行的资本金和风险管理水平相适应,对于银行开发行之有效的风险管理技术也是个鼓励。如果银行按照新巴塞尔协议建立完备的内部风险管理体系,对不同信用级别的客户就可以采取不同的信贷定价,这样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可以实现利润的最大化。业务的良好发展离不开对

36、风险的有效控制,建设银行与国内其他银行相比,在风险管理方面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建行争取在2010年使风险管理体系符合新巴塞尔资本协议的各项要求,特别是要形成一套覆盖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等各类风险的经济资本管理体系,信用风险计量要达到内部评级法的初级法乃至高级法水平。 2.促进银行转变经营模式 为我国商业银行确立更加规范的市场规则,促进银行转变经营模式和发展模式,在严格的监管措施下,必将使银行重视资本管理,转变经营理念,改变粗放式的单纯追求规模扩张的发展模式,强调资本与风险资产增长的动系,实现安全、稳健经营。最后,我国商业银行的透明度将更高,利用市场力量促使银行稳健经营。据银监会主席刘明康

37、透露,在新协议的推动下,中国银行业的风险管理水平正在迅速提升。 3.有利于我国商业银行体系的完善 新协议为我国商业银行学习国外先进经验,不断深化完善经营管理理念、方式和技术,提供了一次良好的机遇;中国加入WTO后,将进一步扩大银行业对外开放的程度,引入国外竞争,有利于我国商业银行体系的完善,有助于推动金融运行和金融监管向国际标准靠拢。我国银行业按世界规则走,逐步地、必然地要遵循国际银行经营管理的统一规则,接受以巴塞尔协议为准绳的国际银行业监管原则、标准和方法。这将促进我国银行业全面加强风险管理,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改进信息披露制度,并推进监管的规范化、全程化,保证监管的持续性和有效性。既有利于规

38、范银行业的经营管理,又有助于形成统一规范的、标准的、客观公正的金融监管体系,改善商业银行经营环境。新巴塞尔协议Basel一个最重要的创新之处在于其突出地强调了风险轮廓与监管资本之间的联系,从而以增强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孙连友,胡海鸥.新巴塞尔协议与金融稳定J.生产力研究,2007(01)。 4.有利于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前途 如果我们的商业银行因为成本原因不执行新协议,则从近期看,可以使其集中精力扩大资产规模、拓展业务领域,增加与国际对手竞争的砝码,但从长期看,由于达不到新协议的最低要求,将会丧失与国际大银行在同一层次上开展竞争的机会,其发展前途无疑会十分暗淡。 二负面效应分析 1.新协议可能带来不

39、平等的竞争 在此,还必须提出,就目前的方案来说,新协议首先是十国集团国家之间的协议,还没有充足考虑发展中国家的国情。巴塞尔协议的法律特征可能会使中国银行业在竞争中处于不利的地位。同发达国家相比,发展中国家的市场发育程度和监管水平存在较大的差距,实施新协议的难度不可低估。比如在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对于正处于发展中的中国银行业来说,由于受市场发育程度、管理水平和管理资源的约束,为管理风险所需的数据库的建立、软件的开发和人才的培养都不是短期内能够达到的,因此,在未来的一段时期内,如何实施新协议的规定是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非常艰巨的挑战施书芳.新巴塞尔协议考验中国银行业的核心竞争力J.改革与开放,2004

40、12。 2.新协议过分的复杂性会影晌其操作性 看1988年的协议,其框架下的具体规定相对简单,如对信用风险的类型,原协议几乎不做区分,因此适用性很广。而新协议由于增加了若干新设风险,并对各种风险的防范规定细致,如对信用风险,就规定银行有几种方法可以选择参考,所以显得十分复杂。设计者的本意是希望对不同性质的风险规定相应的资本水平,以确保银行拥有充足的资本和良好的运营基础,然而,应该指出,越复杂、细致的规则,其适用性就越窄,其操作性就越小。 3.对经营管理理念的挑战 新协议的宗旨是通过制定风险敏感度高的资本框架促进银行业的安全性和稳健性。其核心内容是推行全面风险管理的理念,正确的风险管理理念要求商

41、业银行一方面要积极地寻找风险、承担风险,另一方面要有效地管理风险,从而获取报酬。正确的风险管理理念同时要求商业银行要从信用风险管理转向逐步实施全面风险管理。 4.对资本管理制度的挑战 我国商业银行总体上存在着资本充足率水平偏低的问题,银行资产质量不高在新资本协议的框架下,上述问题将会更加突出。一方面,新协议在继续强调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的同时,又将操作风险纳入资本管理中,增强了资本的风险敏感度。而对我国商业银行来说,由于本身风险含量较高,这就意味着要求保持更高的监管资本水平,新协议允许银行采用不同的方法来计算风险加权资产,为了鼓励银行采用更为先进的信用风险管理方法,对采用内部评级法的银行提供了减

42、少资本要求的奖励。而内部评级法的要求较高,一般只有发达国家的银行才有条件采用,拉大了国内商业银行与国际商业银行的差距,在竞争中处于更加不利的地位。 新协议的实行会给我国银行增加更多管理负担,在一定程度上会削弱其竞争力。我国大部分银行缺乏资源来建立复杂的内部评级法,银行在提高透明度及提供有关资料的成本之间找到理想的平衡是比较困难的,可能会由于缺乏透明度对市场反应消极。新巴塞尔协议中关于资本充足率也影响了金融危机的爆发。 5.对信用风险管理水平的挑战 新资本协议提出了两种处理信用风险办法:标准法和内部评级法。与国际上的先进银行相比,我国商业银行在风险管理领域的落后已是不容置疑的,距新协议的要求存在

43、着相当大的差距。 内部评级体系不完善,实行此法对银行资本的要求更高,商业银行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的信贷管理依赖于规模控制,内部管理体制僵化,对资源的配置缺乏长期规划,以及整个社会信用环境的不完善,都使商业银行无法建立完善的内部评级体系。虽然近几年,我国商业银行在加强信用风险管理方面,已经逐步建立起内部信用风险评级体系,但是与国际性银行相比,我国商业银行内部评级不论是在评级方法、数据的采集、数据的加工,还是在对评级结果的检验、评级工作的组织以及评级体系的适用性等方面都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从而极大地限制了内部评级在揭示和控制信用风险方面的作用。我国的商业银行将不得不花费巨大的精力与资源来开发和增强内

44、部评级体系,直到这个体系能够应付必要的目标标准。这首先会影响商业银行在其它方面的投入,制约它们的业务发展,并且,适应新协议是一个过程,而且可能较为漫长,在这一过程中,我国商业银行的业务发展可能会受到不平等待遇,甚至是来自国内的监管机构,而已经达标的外资银行却可以长驱直入,凭借它们的雄厚实力和管理、服务水平,与内资银行抢夺客户及市场,进一步削弱了内资银行的竞争力。 四、我国商业银行业实施新巴塞尔协议的建议 (一)以目标资本充足率水平作为确定业务发展规模的约束条件 在资本的增长和风险资产的扩大之间建立起平衡制约关系,加强资本管理,调整资本结构,降低资本成本,将资本管理理念纳入经营管理之中。在商业银

45、行资产总规模稳定增长的前提下,要保持合格甚至优秀的资本充足水平,关键还在于积极调整银行的资产组合,降低高风险资产的比重,削减风险资产总量,改善整体的资产质量,这既能增强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又能维持较高的资本充足率水平。加强我国银行业风险管理的策略:通过综合改革提高资本充足率。从长远看,资本充足率的提高有赖于商业银行通过综合化改革,解决单一的国有产权制度与财政注资能力不足、高税赋与银行自我积累能力不足、金融管制与盈利能力不足间的矛盾,为解决我国银行资本充足率偏低问题提供制度基础。为适应新形势下金融监管要求和满足自身生存与发展的需要,我国商业银行必须确立以资产质量和风险管理为中心的指导思想。完善商

46、业银行风险管理手段。商业银行要充分利用现有客户资源、历史数据和市场信息,借鉴国际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的经验,着力构建涵盖风险监测、风险分析和不良资产处置等环节的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全面提升风险管理能力。 (二)全面提升风险管理水平 提高风险计量水平,努力缩短与国际化大银行之间的差距。大型商业银行应抓紧开发内部评级系统,尽快提高风险管理能力,在规定时间内建立符合新资本协议要求的内部评级体系;规模小些的商业银行应该尽可能多地引进信用风险管理的最佳实践。加强银行透明度,建立规范的信息披露制度。我国商业银行应当依据新协议逐步公开批露财务状况和经营状况的目的和战略,并规定披露的频率及方式,从而推动商业

47、银行建立一整套信息披露制度。 新巴塞尔协议所倡导的内部评级法实质上是一套以银行内部风险评级为基础的资本充足率计算及资本监管的方法,目前,世界先进银行大多采用模型评级法。随着新巴塞尔协议的实施,内部评级模型和系统将获得进一步发展。与国内法规建设相配套,尽快建立一套既与市场经济环境相适应,又与国际银行法律规范相吻合的法规、制度体系为尽早达到并维持巴塞尔协议所规定的资本充足率的水准,要有效实施IRB法,其前提和基础是银行业必须要有强有力的控制体系;内部评级体系的有效性还与其数据来源紧密相关。所以必须全面提高市场竞争和抵御风险的能力,使我们的风险管理重心从“加强内控、消化存量” 的内控型管理模式逐步转

48、到“风险识别、优化增量” 的以客户为中心的管理模式上来,高度重视IRB体系束兰根.在新巴塞尔资本协议框架下如何推进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J.现代金融,200303。 (三)注重资产质量,实行差别资本要求 应注重提高资产质量,改善资产结构,提高人员素质,强化服务质量,提高工作效率,缩小与国外同行在科学技术应用、经营技巧以及管理水平等方面的差距,通过“质”的改善来降低风险资产含量,进而改善、提高资本充足比率。商业银行资本并非越多越好,8%的资本充足率也并非强制性的国际标准;我国应参照国际做法实行差别资本要求。资本并不是越多越好,过多的资本会反向激励管理层的冒险行为?反正最后会有资本去抵补损失。适度的

49、资本是真正确保银行良好风险管理、稳健利润增长、合理股东收益和员工福利分配、自身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所在。对于监管当局来说,应考虑对不同商业银行实行差别的资本要求,进行分类监管和指导,进而真正地提高银行监管的针对性、可行性和有效性。 发展中国家特别是经济转轨国家,多数银行资本金严重不足,资本充足率低于8%,只有少数银行符合巴塞尔协议关于资本充足率不低于8%的规定。发展中国家特别是经济转轨国家而言,应参照国际做法实行差别资本要求。一是对国际化程度较高和即将立足在国际上发展的商业银行,比如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招商银行等银监会应坚决要求其严格按照国际标准执行,即是达到资本充足率8%、核心资本

50、充足率达至4%以上。二是对在全国性或跨省区域性的5年内不会在国际上发展的商业银行,银监会可要求其资本充足率达到6%以上,核心资本充足率达到3%以上。三是对在国内的区域性一省或一市等商业银行,比如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银监会可要求其资本充足率在4%、核心资本充足率2%以上黄润中.差别资本要求是提高中国银行业监管有效性的客观选择J.南方金融,200501。 (四)强化信息披露 我国的商业银行要在新一轮的竞争中不被淘汰,并具有一定的竞争力,就应该努力通过自身的改革,调整资本构成,降低风险资产来实现提高资本充足率的同时强化信息披露,建立完善内部评级制度,积极发展外部评级机构。更关键的是,必须要通

51、过严格的法律机制,加大商业银行不如实披露信息的违规成本,促使商业银行向社会公众披露真实经营信息。真实、全面、及时、充分地进行信息披露至关重要,信息披露的完整性和充足度是形成市场有效性的必要条件,这种信息披露的完整性和充足度更是对实现市场监管的客观要求。同时,也保障了市场的公平与公正,有利于存款人和投资者更全面地了解商业银行的情况,更好地保护自身利益。 总结 从目前中国银行业的风险管理现状和水平来看,要实施新巴塞尔资本协议尚需时日,眼下只能为实施新资本协议做一些准备,尤其是要在改善实施新资本协议的外部环境方面做准备。首先,银行业内部必须树立全面风险管理的理念,加快体制改革步伐,建立现代化的产权结

52、构体系、科学的内部治理结构和先进的外部约束环境。其次,必须加强风险管理人才的培养,大力推动风险管理数据库建设。再次,必须完善银行业外部评级体系,强化市场监管,完善银行业信息披露制度,以外部力量来推动银行业风险管理水平的提高。可以说,中国的银行都在以新协议为切入点,考虑如何全面提升风险管理水平,努力缩短与国际化大银行之间的差距。在我国现代银行业制度尚未完全建立的情况下,强化外部监管对于银行业风险管理水平的提高更具有决定性意义,在外部环境不断完善的情况下,才谈得上实施新巴塞尔资本协议的问题。 参考文献1 戴国强.新巴塞尔协议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 /.2 于立勇,曹凤岐.论新巴塞尔资本协议与我国银

53、行资本充足水平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4013 马境晗.论新巴塞尔资本协议与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策略J.经济纵横,200604.4 许之所,王仁祥.新巴塞尔协议与我国商业银行资本管理J.学术界,200702.5 孙连友,胡海鸥.新巴塞尔协议与金融稳定J.生产力研究,200701.6 施书芳.新巴塞尔协议考验中国银行业的核心竞争力J.改革与开放,200412.7 束兰根.在新巴塞尔资本协议框架下如何推进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J.现代金融,200303.8 黄润中.差别资本要求是提高中国银行业监管有效性的客观选择J.南方金融,200501.9 王晓博.新巴塞尔协议资本协议与我国商业银行信用

54、风险内部评级制度的国际接轨J.商业研究,200624.10 刘梅.我国银行业离实施新巴塞尔资本协议有多远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06.11 梁琪.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度量研究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50512 韩德宗.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金融业改革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A?.戴国强 巴塞尔协议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C?.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02. pp16-1813 巴曙松,刘清涛,牛播坤.中国资本充足监管框架的形成及其市场影响J?.财经科学,20050114 王庆喜.新巴塞尔协议可能导致新的风险J .华东经济管理,20050115 陈宏,陈及?.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缺失及改

55、进研究N?.北京工商大学学报,2007-090516 李欢.新巴塞尔资本协议与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管理J?.海南金融,200510.17 李启玲.银行业如何面对新巴塞尔协议J.商业时代?理论,20050918 陆平欣?.论新巴塞尔协议之操作风险管理D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0619 宋海月.新巴塞尔协议与中国商业银行提高资本充足率的对策研究J.金融科技,20070120 曾国良,王永鸣.新巴塞尔协议与中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研究J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p95.21 佟建.国有商业银行与新巴塞尔资本协议J.财经问题研究,200209.22 陈燕玲.新巴塞尔协议及其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N.中央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