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务普工安全操作规程模板

上传人:ail****e1 文档编号:39799882 上传时间:2021-11-12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6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劳务普工安全操作规程模板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劳务普工安全操作规程模板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劳务普工安全操作规程模板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资源描述:

《劳务普工安全操作规程模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劳务普工安全操作规程模板(2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工作行为规范系列劳务普工安全操作规程(标准、完整、实用、可修改)GL实用范本 | DOCUMENT TEMPLATEFS-QG-75634编号:劳务普工安全操作规程Gen eral rules for safe operati on of laborers说明:为规范化、制度化和统一化作业行为,使人员管理工作有章可 循,提高工作效率和责任感、归属感,特此编写。一、一般规定1. 为了规范劳务普工施工作业人员的安全操作行为,控 制和预防工伤事故,确保作业人员的安全与健康,特制定本 规程。2. 本规程依据国家和行业安全生产法规、标准、规范, 总结工程施工、生产经验编写而成。3. 使用新技术、新工艺、

2、新设备、新材料时,作业必须 遵守相关的安全技术规定,执行安全技术交底。4. 作业人员必须经过安全技术培训,掌握本工种安全生 产知识和技能。5. 新工人或转岗工人必须经入场或转岗安全培训,考核 合格后方可上岗。6. 作业前必须按规定进行安全技术交底,作业人员须掌 握安全技术交底内容、并认真执行。未经安全技术交底,严 禁作业。7. 普工作为非专业施工作业人员,严禁操作特种工种专用电气工具、设备和擅自安装、拆卸电气设备等。8. 严禁在高压线下堆土、堆料、支搭临时设施。9. 作业时应保持作业道路通畅、作业环境整洁。在雨、 雪后和冬期、露天作业时必须先清除水、雪、霜、冰,并采 取防滑措施。10. 作业前

3、必须检查工具、设备、现场环境。11. 上下沟槽(坑)必须走马道或安全梯,通过沟槽必须 走便桥。严禁在沟槽(坑)内休息。12. 雨期或春融季节深槽(坑)作业前,须确认安全后,方可进入作业。作业时,必须经常检查槽(坑)壁的稳定状况。13. 挖、扩桩孔、挖槽(坑)、水中筑围堰作业时,必须按 规定使用防护用品(戴安全帽、佩戴安全绳、穿救生衣等 )。 进入施工现场的人员严禁赤脚、穿拖鞋。14. 严禁擅自拆改、移动安全防护设施。需临时拆除或变 动安全防护设施时,必须经施工技术管理人员同意,并采取相应的可靠措施。15作业时必须遵守劳动纪律, 精神集中,不得打闹。严 禁酒后作业。16. 脚手架未经验收合格前严

4、禁上架子作业。17. 施工现场的井、洞、池、沟、槽、坑、作业点、道路 口作业时,必须在作业区采取有效的防坠落措施,如防护栏 或防护蓖等。白天设明显安全警示标志,夜间必须设红色警 示灯。18. 严禁从高处向下方抛扔或者从低处向高处投掷物料、 工具。19. 夜间作业场所必须配备足够的照明设施。20. 大雨、大雪、大雾及风力六级以上(含六级)等恶劣天 气时,应停止露天的起重、打桩、高处等作业。21. 施工过程中必须保护现况管线、 杆线、人防、消防设 施和文物。22 .作业中出现危险征兆时, 作业人员必须停止作业, 撤 至安全区域,并立即向上级报告。未经施工技术管理人员批 准,严禁恢复作业。紧急处理时

5、,必须在施工技术管理人员的指挥下进行作业。23 作业中发生事故,必须及时抢救人员,迅速报告上级, 保护事故现场,并采取措施控制事故。如抢救工作可能造成 事故扩大或人员伤害时,必须在施工技术管理人员的指导下 进行抢救。二、安全操作规定(一)挖土、回填土作业1. 普通工在从事挖土工作前,必须熟悉作业的内容、作 业环境,对所使用的铁铳、铁镐、车子等工具要认真进行检 查,不牢固不得使用。2. 挖土前根据安全技术交底要求,了解现场地形、地貌、地下管线、人防及其他构筑物情况、 具体位置,按要求坑探。 地下构筑物件外露时,应按交底要求进行加固保护。3. 配合其他专业工种人员作业时,必须服从该专业工种 人员的

6、指挥。作业时须根据作业要求,佩戴防护用品。不得 擅自动用各种机电设备。4. 挖土作业过程中应避开管线和构筑物,在距离电力、通讯电缆2米范围内,距离燃气、热力、给排水等管道1米范围内挖土时,必须在主管单位人员的监护下采取人工开挖。5. 挖槽(坑)时必须按技术交底要求放坡。挖槽、坑、沟深度超过1.5m时,必须根据土质和深度情况按规定和安全 技术交底放坡、支撑和护壁。遇边坡不稳、有坍塌危险征兆 时,必须立即撤离现场,并及时报告施工负责人,采取安全 可靠排除措施后,方可继续挖土。6. 挖土过程中发现古墓、地下管道、电缆,或其他不能 辨认的异物、液体和气体时,应立即停止作业,并报告施工 负责人,待查明处

7、理后,再继续挖土。7. 槽、坑、沟边1m以内不得堆土、堆料、停置机具。槽、坑、沟边1m以外堆物高度不得超过 1.5m。开挖深度超过2m 时,必须在边沿处设两道牢固护身栏杆,爬梯两侧挂密目安 全网。8. 槽、坑、沟与建筑物、构筑物的距离不得小于1.5m。9. 钢钎破冻土、坚硬土时,扶钎人应站在打外锤人侧面,用长夹具扶钎,打锤范围内不得有其他人停留。 锤顶应平整, 锤头安装牢固。钎子应直且不得有飞刺。 打锤人不得戴手套。10. 人工挖槽作业应遵守下列规定 :10.1 .槽、坑、沟中吊运送土至地面时,绳索、滑轮、钩 子、运土容器等垂直运输设备、工具应完好牢固,起吊、垂 直运送时,下方不得站人。10.

8、2. 严禁在脚手架底部、构筑物近旁进行影响基础稳 定性的开挖沟槽(坑)作业。10.3. 槽、坑、沟必须设置人员上下坡道或安全梯。作业 人员上下沟槽,必须走上下坡道、安全梯。上下坡道、安全梯间距不宜大于50米。不得直接从槽、坑、沟边壁上挖洞、 攀登、爬上或跳下。10.4. 槽上堆土应距槽边1米以外,堆土高度不得超过1.5米。堆土不得遮压检查井、消防井等设施。10.5. 槽深大于2.5米时,应分层挖土,层高不得超过2米,层间应设平台,平台宽度不得小于0.5米。10.6. 下沟槽(坑)作业前必须检查槽(坑)壁的稳定状况 等,确认安全后方可作业。10.7. 作业时两人横向间距不得小于2米,纵向间距不

9、得小于3米。严禁掏洞挖土、搜底扩槽、在槽内休息。11. 配合挖土机械清理槽底作业时,严禁进入铲斗回转半径范围内。必须待挖掘机停止作业后,方准进入铲斗回转 半径范围内清土。12. 从砖垛上取砖应由上而下阶梯式拿取,严禁一码拿 到底或在下面掏拿。传砖时应整砖或半砖分开传递,严禁抛 掷传递。13. 在脚手架、操作平台等高处用水管浇水或移动水管 作业时,不得倒退猛拽。严禁在脚手架、操作平台上坐、躺 和背靠防护栏杆休息。14. 人工回填土用小车向槽内卸土时,槽边必须设横木 挡掩,待槽下人员撤至安全位置后方可倒土。倒土时应稳倾 缓倒,严禁撤把倒土。取用槽帮土回填时,必须自上而下台 阶式取土,严禁掏洞。15

10、. 人工夯土时,应精神集中。两人打夯时应互相响应, 动作一致,用力均匀。16. 使用蛙式夯前,必须由电工接装电源、 活动闸箱、单 向开关,检查线缆绝缘、接线质量、夯机开关可靠性。手把 应缠裹绝缘胶布或绝缘胶管,并经试夯确认安全后方可作业。17. 蛙式夯应由两人操作, 一绝缘人扶夯,一人牵线。两 人必须穿绝缘鞋、戴绝缘手套。牵线人必须在夯后或侧面随 机牵线,不得强力拉扯橡套电缆。橡套电缆绞缠时必须停止 操作。严禁在夯机运行时砸线、隔夯扔线。转向或倒线有困 难时,应停机。清除夯盘内的土块、杂物时必须停机,严禁 在夯机运转中清掏。人工抬、移蛙式夯前,必须切断电源。18. 作业后夯机必须切断电源,盘好

11、橡套电缆,放库存放或盖好苫布。19. 回填沟槽(坑)时,应按安全技术交底要求在构造物 两侧,分层对称回填,两侧高差应符合规定要求。20. 淋灰、筛灰作业时必须正确穿戴个人防护用品(胶靴、手套、口罩),不得赤脚、露体,作业时应站在上风操作,遇四级以上强风时,停止筛灰。21. 必须按安全技术交底要求保持与高压线、变压器、建筑物、构筑物等的安全距离。(二)人工挖、扩桩孔作业1. 大孔径桩及扩底桩施工, 必须严格执行 DSJ01-502-92北京地区大直径灌注桩规程。2. 严格执行大孔径桩及扩底桩施工方案和监护制度。人 工挖、扩桩孔的人员必须经过技术与安全操作知识培训,经 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3.

12、每班作业前要打开孔盖进行通风。下孔作业前,应采 用有害气体检测器进行有毒、有害气体检测,发现有毒、有 害气体必须采取防范措施,确认安全后方可下孔作业。孔内 作业连续时间不得超过两小时。下班前、完工后必须将孔口 盖严、盖牢。4. 每日作业前应检查桩孔及施工机具,钻孔和挖扩桩孔 等用电机械、电气设备,必须装设漏电保护装置。孔下照明 必须采用36V安全电压灯具。提土工具、装土容器应符合轻、 柔、软要求,并有防坠落措施。5. 挖、扩桩孔施工现场应配有急救用品(氧气等)。遇有深度超过5m出现塌孔、地下水、黑土层、深色土、有害气 体等异常情况,要进行强制通风,并向孔内输送鲜空气或氧气。并立即停止作业,撤离

13、危险区。不得擅自处理,严禁冒 险作业。6. 孔口应设防护设施,凡下孔作业人员均需戴安全帽、 系安全绳子,必须从专用爬梯上下,严禁沿孔壁或乘运土设施上下。7. 机械钻孔作业完成后,人工清孔、验孔要先放安全防 护笼,钢筋笼放入孔时,不得碰撞孔壁。8. 人工挖孔必须采用混凝土护壁,其首层护壁应根据土质情况作成沿口护圈,护圈混凝土强度达到 5MPa以后,方可 进行下层土方的开挖、边打混凝土护壁 (挖一节、打一节), 严禁采用一次挖完,然后补打护壁的作业方式。9. 人工提土须用垫板时,垫板必须宽出孔口每侧不小于1m,宽度不小于30crni,板厚不小于5cm。孔口径大于1m时, 孔上作业人员应系安全带。1

14、0. 挖出的土方,应随时运,暂不运走的,应堆放在孔口边1m以外,高度不超过1m。容器装土不得过满,孔口边不 准堆放零散杂物,3m内不得有机动车辆行驶或停放,孔上任何人严禁向孔内投扔任何物料。11. 凡孔内有人作业时,孔上必须有专人监护,并随时与 孔内人员保持联系,不得擅自撤离岗位。孔上人员应随时监 护孔壁变化及孔底作业情况,发现异常,应立即协助孔内人员撤离,并向领导报告。12. 在竖井(坑)内作业时,必须服从指挥人员的指挥。 垂 直运输时,作业人员必须立即撤至边缘安全位置、土斗落稳时方可靠近作业。13. 隧道内掘土作业时,必须按照安全技术交底要求操 作,严禁超挖。发现异常时必须立即处理,确认安

15、全后方可继续作业;出现危险征兆时,必须立即停止作业,撤至安全位 置,并向上级报告。(三)人工拆除、砍伐作业1. 拆除工程在施工前,班组(队)必须组织学习专项拆除 工程安全施工组织设计或安全技术交底。无安全技术措施的 不得进行拆除作业。2. 拆除前必须检查所用的机具,确认安全。两人作业时,应互相呼应、协调配合。多人作业时应设专人指挥。拆除作 业前必须先将电源、上水、煤气管道、热力设备等干线与该 拆除建筑物的支线切断或者迁移。3. 拆除构筑物,应自上而下顺序进行,当拆除某一部分 的时候,必须有防止另一部分发生坍塌的安全措施。4. 拆除作业区应设置危险区域围挡,负责警戒的人员应坚守岗位,防止非作业人

16、员进入作业区。5. 拆除建筑物的栏杆、楼梯和楼板等,必须与整体拆除 工程相配合,不得先行拆掉。建筑物的承重支柱和梁,要等 待它所承担的全部结构拆掉后才可以拆除。6. 拆除建筑物不得采用推倒或拉倒的方法,遇有特殊情 况,必须报请领导同意,拟订安全技术措施。砍切墙根的深 度不能超过墙厚的 1/3,墙厚度小于两块半砖的时候,严禁 砍切墙根掏掘。为防止墙壁向掏掘方向倾倒,必须用支撑。 在推倒前,必须发出信号,服从指挥,待全体人员避至安全 地带后,方准进行。7. 高处作业时,上下必须走马道 (坡道)或安全梯。8. 高处进行拆除工程,要设置溜放槽,以便楼层施工垃 圾、散碎废料顺槽溜下,否则应采用容器运下,

17、严禁从窗口 等处随意抛掷。9. 较大或沉重的材料,要用绳或起重机械及时吊下运走, 拆除的各种材料要及时清理,分别码放到指定地点。10. 清理楼层时,必须注意孔洞,遇有地面上铺有盖板, 挪动时不得猛掀,可采用拉开或人抬挪开。11. 现场的各类电气、机械设备和各种安全防护设施,如安全网、护身栏等,严禁乱动。12. 拆除旧路面、现浇混凝土墙、板、路,砌体等坚固构 筑物应遵守下列规定:12.1. 用风镐拆除时,送风管的联结应牢固,站立平稳, 握牢风镐。作业时应佩戴防护用品。12.2. 用大锤、钎子拆除时,大锤必须安装牢固,钎子头 上不得有飞刺。操作时,扶钎人应使用夹具,打锤人不得戴 手套,不得与扶钎人

18、面对面操作。拆下的碎块应及时清除。13砍伐树木作业前应遵守下列规定 :.13.1. 检查现场环境、观察风向,排除地面和空中的危险 物。13.2. 根据环境及风向选择树木倾倒方向,不得倒向墙、 桥、梁栏杆、房屋等构筑物。13.3. 应确定作业区域,设专人警戒和疏导交通。13.4. 应检查工具和控制缆绳,符合安全要求后方可作 业。14. 砍伐树木作业时应遵守下列规定 :14.1. 必须设专人指挥,作业人员应协调配合。142高处伐树枝时必须系安全带。143应先砍树枝、后伐树干。14.4. 必须将控制缆绳拴牢拉住后方可锯、砍树干,树木倾倒区域内不得有人。14.5. 锯口必须与倾倒方向相反。14.6.

19、必须及时清理作业区域,待道路上的杂物清理完 后,方可解除警戒,开放交通。(四)人工装卸、搬运作业1. 使用手推车装运物料,作业前应对运输道路进行平整, 保持道路坚实、畅通。便桥支搭牢固,桥面宽度应比小车宽1米,且不小于1.5米,便桥两侧必须设护栏和挡脚板。穿 行社会道路必须遵守交通法规。2. 手推车推行作业中掌握重心、保持平稳。在平地上前后车距不得小于 2米,下坡时前后车间距不得小于10m陡坡应根据情况适当延长。3. 用架子车装运材料,应两人以上操作,保持架子车平 稳,拐弯示意,车上不得乘人。4. 不得猛跑或撒把溜车;向槽内下料,槽下不得有人;槽 边卸料,车轮应挡掩,严禁猛堆和撒把倒料。5.

20、两人抬运,上下肩要同时起落,多人抬运重物时,必须由专人统一指挥、同起同落、步调一致、前后互相照应,注意脚下障碍物,并提醒后方人员,所抬重物离地高度一般30cm为宜。6. 用井架、龙门架、外用电梯垂直运输,零散材料码放整齐平稳,码放高度不得超过车厢,小推车应打好挡掩。运长料不得高出吊盘(笼),必须采取防滑落措施。7. 跟随汽车、拖拉机运料的人员,车辆未停稳不得下车。装卸物料时应轻搬稳放,禁止抛掷。应按次序码放整齐。随 车运料人员不得坐在车载物料前方。车辆倒退时,指挥人员 应站在槽帮的侧面,并且与车辆保持一定的距离,车辆行程 范围内的砖垛、门垛下不得站人。8. 装卸搬运危险物品(如炸药、氧气瓶、乙

21、炔瓶等 )和有 毒物品,必须严格按有关规定、安全技术交底执行。装卸时 必须轻拿轻放,避免剧烈震动,不得有互相碰撞或扔掷等行为。作业人员须按要求正确穿戴劳动防护用品。严禁烟火。9. 装、运、卸大石块、盖板、路缘石、方砖等重物时,应事先确定装卸方法,并设专人指挥。装运石时应插紧,并 不得抛掷。人工抬运石料或盖板时,木杠绳索应坚实,捆应 牢固,抬运步伐应一致,起落应呼应。10. 运砖时应用砖夹子装卸、 码放整齐,不得倾倒卸车。从料垛取料时,应自上而下阶梯状分层拿取。11. 卸材料时,应待车槽挡板打开后, 前方、槽下不得有 人,车轮应挡掩。12. 地上码放砖、砌块、模板的高度不得超过 1.5米。架 子

22、上码砖、砌块不得超过 3层。13. 不得将材料堆放在管道的检查井、消防井、电信井、燃气抽水缸井等设施上。14. 不得随意靠墙、堆放沉重物料,避免墙倒伤人。15. 休息时,不得钻到车辆下面休息。(五)人机配合作业1. 人机配合作业前必须进行安全技术交底。2. 人机配合作业时,必须服从信号工指挥。吊装前必须撤至吊臂回转范围以外3. 给易滚、易滑吊物挡掩时,必须待吊物落稳、信号工 指示后方可上前作业。4. 配合挖掘机作业时,严禁进入铲斗回转范围。必须待 挖掘机停止作业后,方可进入铲斗回转范围内清槽。5. 配合推土机作业时,必须与驾驶员协调配合。作业人员应站在机械运行前方 5米或侧面1.5米以外。机械

23、运行中, 严禁上下机械。6. 配合汽车运输作业时,必须服从指挥,物料必须捆绑 牢固时。作业人员完成指定作业后,应站在车辆的侧面。汽 车启动后严禁攀登车辆。7. 指挥、引导推土机、压路机、挖掘机、平地机等施工机械时应遵守下列规定:7.1. 必须先检查道路、排除地面及空中障碍,并做好井、 坑等危险部位的安全防护。7.2 .行进中必须疏导交通。通过便桥时,必须经施工技 术负责人批准,确认安全后方可通过。穿行社会道路时必须 遵守交通规则。8. 指挥、引导施工机械作业时,作业人员不得倒退行走。9. 施工机械转移过程中,需要道路上垫木板等物时,必 须与驾驶员协调配合,待垫物放稳、人员离开后,方可指挥 机械

24、通过。10. 人机配合作业时,应与移动机械保持8米以上的安全距离。(六)支搭临建设施作业1. 支搭临建设施必须按照安全技术交底作业。2. 支搭临时设施作业中应设专人指挥,分工明确,协调 一致。3. 支搭临建设施(轻体房、轻钢结构宿舍等)时应遵守如 下规定:3.1. 安装立柱、板墙和屋架(梁)时必须做好临时支撑, 联结件应齐全,联结螺栓应牢固。3.2. 安装屋架(梁)和上、下屋面作业时,必须使用临时 支架和马凳。3.3. 传递构件时必须上下呼应,待上方、(下方)人员接稳后方可松手。严禁站在没有联结牢固的构件上作业。4. 严禁在高压线下搭设临建设施。临建设施应远离危险建筑物,避开在施建筑物、沟槽(坑)等。5. 支搭围挡作业,围挡结构的部件必须安装齐全并联结牢固。在有社会车辆通过地段作业时,必须设专人疏导交通6. 暂停作业时,必须检查已支搭的临时设施,确认稳固 后方可离开现场。请输入您公司的名字Foon shi on Desig n Co., Ltd第20页/共20页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