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机防碰撞方案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39796190 上传时间:2021-11-12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87.6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塔机防碰撞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塔机防碰撞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塔机防碰撞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资源描述:

《塔机防碰撞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塔机防碰撞方案(2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目录1 编制说明及依据 21.1 编制说明 21.2 编制依据 22 工程概况及施工特点 22.1 工程概况 23 群塔概况及防碰措施 43.1 群塔概况 43.2 群塔防碰措施 44 技术措施 54.1 技术准备 54.2 平面布置原则: 54.3 顶升程序与高度计算 65 组织管理 96 具体防碰撞措施 116.1 水平方向低位塔吊的起重臂与高位塔吊塔身之间碰撞116.2 塔吊在垂直方向的碰撞 116.3 塔吊与现场周边建筑及设施的碰撞 126.4 群塔施工中应遵循的原则 137 群塔运行的控制 138 群塔施工安全措施与使用操作 149 群塔作业安全运行奖罚 171.1 编制说明本方案为

2、惠州市xxxxxx 花园二期工程结构施工阶段中,安装于整个施工现场的 11台平臂塔机的群塔作业防碰撞专项方案, 本方案主要采用差开塔吊安装高度来保证群塔作业安全。1.2 编制依据( 1)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2009修正)国务院令第 549号)( 2) 建筑起重机械安全监督管理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令第 166 号)( 3) 起重机械安全监察规定(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 92 号)( 4) 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 2001)( 5) 塔式起重机安全规程(GB5144-2006)( 6)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 JGJ59-99)( 7) 起重机械安全规程GB6067

3、( 8) 场的施工平面布置图和施工组织设计( 9) xxxxxx 二期工程建筑及结构施工图纸( 10) QTZ80(6012)、 ( 5613)型自升式塔式起重机使用说明书2 工程概况及施工特点2.1 工程概况xxx-xxx二期项目工程共有18栋高层及小高层建筑,其中9#、10幽为17层(屋 面水箱顶标高为60.65m;);8#、13#、14#、15#栋为25层(屋面水箱顶标高为84.65m);19#、 21#栋为32 层(屋面水箱顶标高为105m) ; 20#栋 29层(屋面水箱顶标高为97.5m) ;31#、 36#栋为3 层结构;根据施工组织设计,在上述栋号边共布置11 台塔吊可覆盖整个

4、二期现场,能满足材料二期现场垂直及水平运输。现场塔吊臂长最长60 米,其他均为 50 或 55 米。本工程主体施工阶段安装的塔吊,主要满足各类钢筋、周转材料及小型机具的出入场和模板、木枋等材料的垂直和水平运输,如何保证群塔安全作业,为工程提供足够、持续、安全可靠的垂直运输成为工程顺利完成的重要条件。其平面布置如下图所示:由塔吊平面布置图,可看出本工程群塔作业存在如下几个方面问题:(1)塔吊数量较多、制约条件多;在整个施工区域内共存在11台塔吊共同作业13、14、15跚吊互相干扰,19、20、21#塔吊互相干扰(3)塔吊与塔吊之间、各班组之间的配合等,经常出现相互交叉的作业区域因此,从塔机进场安

5、装的组织、运行使用的管理、顶升的合理安排,必须制订一套切实可行的群塔施工方案和完善的管理体系,才能保证群塔施工的安全、有序、高效的塔吊平面布置图详见下图xxxxxx 一期工程【群塔作业防碰撞方案】3群塔概况及防碰措施3.1 群塔概况由于本工程11台塔机分布面较广,可以利用塔机自身安装高度错开塔机大臂的碰撞的可 能性,同时,采取一定的技术措施,来避免塔机碰撞的可能。3.2 群塔防碰措施(标准节按2.8m计算):编R型号臂长(m)高度(m)群塔关系防碰措施8#QTZ601255109.20高度覆盖9#、13#塔吊与9#、13#塔吊工作区域交叉使其图A直高于 13#塔吊(9跚吊 低于8#和13#塔吊

6、),采用高度错 开,交叉施工区域严格分开,彳也 工、塔司时刻关注9#QTZ56135578.40被8#塔吊高度覆盖,与 8#、10#、14#、15#塔吊工作区域交叉与8、10、14、15#塔吊高度错开; 交叉施工区域严格分开,彳百号工、 塔司时刻关注10#QTZ60125584.00被15#塔吊高度覆盖,与9#、15#工作区域交叉。与8#、15#塔吊高度错开;交叉施工 区域严格分开,信号工、塔司时刻 关注13#QTZ601250100.80被8#、14#塔吊覆盖与8#、14#塔吊工作区域交叉使其图 A 直低于 8#、14#塔吊 高度错开,交叉施工区域严格分开, 信号工、塔司时刻关注14#QTZ

7、561350109.20高度覆盖13#、9#、15#塔由与13#、9#、15#工作区域交叉;使其图A直高于 13#、9#、15#塔吊高度错开,交叉施工区域严格分开,信号工、塔司时刻关注15#QTZ601260100.80高度覆盖9、10、31#塔机,被14#塔吊覆盖;与9、10、31、14#塔吊工作区域交叉使其高A直高于 9#、10#、31#塔吊,低于14#塔吊;高度错开,交叉施工区域严格分开,信号工、塔司时刻关注31#QTZ60125542.00被15#塔吊覆盖,与36即吊同一平面;与36、15#塔吊工作区域交叉使其高A直低于15#塔吊高度错开,交叉施工区域严格分开,信号工、塔司时刻关注36

8、#QTZ60125033.60与31#塔吊工作区域交叉;交叉施工区域严格分开,彳百号工、塔司时刻关注19#QTZ601260120.40覆盖20#塔吊(20栋仅29层可错开) 与20#塔吊工作区域交叉(交叉向较 小)使其高A直高于20#塔吊高度错开,交叉施工区域严格分开, 信号工、塔司时刻关注20#QTZ601260114.8被19、21#塔吊覆盖,与19、21#塔吊工作区域交叉使其图A直低于 19、20#塔吊高度错开,交叉施工区域严格分开, 信号工、塔司时刻关注21#QTZ601250120.40覆盖20#塔吊(20栋仅29层可错开) 与20#塔吊工作区域交叉(交叉向较 小)使其高A直高于2

9、0#塔吊 高度错开,交叉施工区域严格分开, 信号工、塔司时刻关注4技术措施4.1 技术准备根据现场情况收集相关的塔吊资料和现场数据,编制单体塔吊施工方案,施工方案方案 中充分考虑各栋号间塔吊相互错开,尽量保证塔吊起重臂与塔身、起重臂与平衡臂间相互错 开。4.2 平面布置原则:(1)塔吊应尽量覆盖整个施工区域。(2)塔吊相互之间满足安全距离,在平面布置不能错开时,必须保证空间位置错开一个安 全距离。(3)因塔吊布置较多,布置时利用施工进度之间的时间差,来保证满足安全距离要求。便于安装和拆除。(4)考虑到结构施工时,均需要吊上或吊下,故应考虑到角模高度、索具高度、吊钩的高 度限位安全距离,吊物与障

10、碍物安全距离,保证各施工阶段塔机吊钩距施工面的安全距离。(5)主体结构施工阶段,如果现场安装施工电梯,其安装高度均不能超过与之相邻(或可 能相碰撞)的塔吊(吊钩)高度。这不仅只影响塔吊的工作效率,关键是潜在的安全隐患太 大,因为两者之间存在盲区。4.3 顶升程序与高度计算4.3.1 各种安全距离计算多塔机同时作业,既要使塔机发挥应有的工作效率,又要保证施工安全,在进行垂直运 输施工方案设计时,必须特别注意塔机安全高差的控制。安全高差的控制在于保证群塔的安全;高差太小,有可能造成高位塔吊钩与低位塔吊起 重臂碰撞;高差过大,由于群塔的连续排序,造成连锁反应,结果是:要求过多的塔机进 行附着;建筑结

11、构施工达到的高度太低,不满足塔机锚固高度要求。因此,塔机的高差须 进行合理的计算。在现行规程中,许多规程对塔机的高差进行了规定,但并没有统一的规定。如建筑塔 式起重安全规程GB5144-94中第10.5条规定:“处于高位起重机的最低位置的部位(吊钩 升至最高点的垂直距离不得小于 2m”。这是最低的高差要求。新颁布的建筑机械使用安全 技术规程JGJ33-2001第4.4.25条规定“当同一施工地点有两台以上塔机时,应保持两塔机 问任何接近部位(包括吊重物)距离不的小于 2m”。故可以参考以下步骤确定合理的高差值。a、最底层塔机的顶升高度H=2hi+D+hf-H6i=1 5式中:D塔机吊钩至起重臂

12、下弦的极限距离;hf塔臂架弹性变形端头下沉值。其中hf对空载时的大臂上扬的塔机一般影响不大,但对于空载仰臂的塔机影响 就比较明显,根据经验值,塔机在端头额定负载时测定的下垂值为1.21.5m,取1.2m。H6的取值按塔机基础(顶)高于建筑物底标高。H6取正值;反之取负值。由于本工程塔机埋深不一,为 方便计算 0.00以下塔身高度按5.3米计算(H6=5.3m); H5为建筑物顶面标高,本计算式按 19、21栋32层建筑顶标高为计算代表(H5=105m),其他参数 H1=1.5m,H2=3m,H3=1.5m,H4=1.5m,D=2.1m,hf=1.2m,计算可得:H塔(塔身安装高度)=H1+H2

13、+H3+H4+H5+H6+D+Hf=1.5+3+1.5+1.5+105+5.3+2.1+1.2=121m即满足最高点施工时塔吊起重臂距塔吊基础顶面的高度为121m。b、确定高差计算参数及合理的高差数值计算塔机高差常用的参数有:塔基高差Hj;塔机起重截面高度Bh;塔机塔帽高度Tm;高位、低位塔机起重臂到基顾顶面高度HG、HD;高、低位塔机起重臂安装高差 H。群塔布置竖向设计中,塔机高差参数的合理确定,分以下三种情况:(1)、起重臂交叉不大于1/2起重臂长的高差计算:H=HG-HD+HjBH+hf+D=5(2)、起重臂交叉大于1/2起重臂长,且小于3/4起重臂长的高差计算:H=HG-HD+Hj T

14、m=6.5(3)、起重臂交叉大于3/4起重臂长(或覆盖低塔塔身)的高差计算:&=HG-HD+Hj Tm+2m=8.5群塔其中臂交情况示意图本工程20#吊与19、21跚吊;19跚吊与20#吊;14跚吊与9#塔吊、13蚓吊、15#塔吊均属于起重臂交叉不大于1/2起重臂长的情况,故只需高差大于 5米即可。本工程其它塔吊均按交叉臂长超过 3/4计算,高差必须大于8.5米。经过计算:确定相连塔吊间最终高差相连塔吊间最终高差(m)塔吊8#9#10#13#14#15#31#36#19#20#21#8#/30.80/8.40/9#-30.80/-5.60/-30.80-22.40/10#/5.60/-16.8

15、0/13#-8.40/-8.40/14#/30.80/8.40/8.40/15#/22.4016.80/-8.40/58.80/31#/-58.80/8.40/36#/-8.40/19#/5.60/20#/-5.60/-5.6021#/5.60/、塔吊顶升的程序根据本工程实际情况和工期要求,7台塔吊基本上同时顶升。各个作业半径相交塔吊之间的安全距离:由于本工程塔吊交叉时均不大于1/2起重臂长,故其高差:H5m,均能满足要求5组织管理(1)为了确保xxxxxx 一期工程施工期间各塔机合理使用、安全作业,发挥塔机的最大效 能,满足施工进度需要,加强群塔作业的管理、调控,应成立 xxxxxx 一期工

16、程群塔作业领导 小组,全面负责对施工现场各塔机作业的指挥与协调。组长:林典清副 组 长:肖映坚、纪传忠、邱庆进组员:陈辉壮、蔡铁文、现场协调员: 黄阿五、陈豪弟、黄邦贺、陈达文、张映武、周修喜(2)分工协作,各负其责,领导小组负责对现场所有塔机的总体指挥、协调。各塔机租赁 单位负责本单位塔机的日常管理、故障排除、紧急抢修、日常维护等工作,并按要求及时完 成塔机的锚固顶升工作,对机组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和日常管理,组织塔机的进场安装和拆除 退场工作,机长/工长负责本塔机的日常使用,加强使用中的管理、控制,并将有关信息及时 提供给领导小组,便于及时做出调整。(3)群塔作业领导小组,每天召开关于塔吊使用

17、的协调会,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对不同 时期、不同阶段、不同工作内容,对塔吊的使用进行有效协调,尽量减少塔吊的交叉作业, 尽量发挥塔吊的最大效能。协调会定于每天下午5点在总包会议室召开,协调小组组长主持。对第二天现场工程进 度,各塔吊的工作内容、工作范围以及工作时段进行统一调配,并形成书面塔吊统一调度表 分发各单位。现场协调员凭调度表对塔吊工作进行安排。(4)制定群塔作业综合管理规定作为群塔作业的工作制度、作业原则和事故责任划分的依 据,并对不同特殊阶段,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达到全过程的有效控制。(5)加强人员的管理,选择有丰富工作经验和较强责任心的塔机操作人员、信号指挥工、 起重工。中建三局建设

18、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第9页xxxxxx 一期工程【群塔作业防碰撞方案】鉴于以上情况:a.现场塔吊操作指挥人员必须选用有过群塔作业工作经验的人员中。b.现场由宏昌公司派驻现场代表,负责塔机的日常管理工作。重点是员工安全教育培训, 安全技术交底,劳动纪律管理,并派驻技术力量强的维修人员,以备应急处理。塔机管理人员必须掌握群塔施工的不同阶段以及各阶段的特点,并对塔司机、信号工、起重 工定期进行有针对性的安全技术交底,督促其严格执行。交底内容应包括:施工作业内容及塔机作业时段安排,作业时周边作业环境,各塔机相 互关系,指挥人员站位及注意事项,机械设备性能,应急措施,吊物的捆绑,天气状况等方 面内容。(6)

19、现场协调员对塔吊作业进行协调,区分作业面,最大限度防止现场塔吊作业出现相互 交叉现象。(7)在每台塔机起重臂上沿、平衡臂下沿采用霓虹灯进行环绕,在塔吊的吊钩上涂刷荧 光漆,以示警戒。(8)恶劣气候条件施工:a.起重作业时遇有恶劣气候如大雨、大雪、大雾和施工作业面有六级(含六级)以上的强风影响安全施工时应暂停吊装作业。b.施工中突遇大风应立即停止作业,锁定旋转刹车,缓慢将吊物放至地面并将塔机转入 防风状态。c.时刻关注天气预报,提前做好防范恶劣天气条件工作。d.塔机防风状态:所有塔吊塔机的小车必须退到根部,吊钩收到顶。打开旋转刹车,让 大臂随风摆动、自由旋转。e.作业人员下班后或塔机处于空闲状态

20、时应将塔机放至于防风状态。(10)塔机口令、指挥流程a.吊钩的上下:在塔机作业中,当吊臂的方位及吊钩已调整到吊物中心的上方后即可指 挥吊钩下落进行吊装作业,吊钩下落的速度应由快到慢、减速直至停止。指挥人员对吊物的捆绑负责,在挂好吊物捆绑吊索后,起钩前指挥人员要仔细检查所用 的吊索吊具是否符合安全吊装的规范要求,吊物捆绑是否牢固、吊点是否正确、吊物上是否 有浮置物并注意自己所站位置是否安全、提醒其他吊装人员要站在安全的位置,检查无误后 再将使用单位、吊物名称、准备吊往何处等信息通知司机及另一指挥人员并通知司机准备起 钩,另需注意的是指挥人员应根据待吊物的重量以及吊臂受力挠度特性调整好吊钩到吊物中

21、 中建三局建设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第10页xxxxxx 一期工程【群塔作业防碰撞方案】心之间的距离,在收到司机已做好起钩准备的示意后即可进行起钩指挥。在吊物起离地面50公分后应停止动作,检查有无滑钩现象及吊索、吊具、连接点受力情况,在检查无误后方可 再起钩,并且不得使用高速起钩。b.塔机的旋转:在塔机作业中指挥人员发出的旋转方向指挥口令都必须以司机正常操作 时的左右方向为准,并且在指挥塔机旋转的过程中要密切关注大臂、平衡臂及吊钩吊物的周 边情况,在确认无碰撞危险及吊钩越过障碍物后方可指挥塔机旋转,在转动半径较大的情况 下,动作时应先将刹车打开,动作由慢到快,逐渐加速、减速直至到位后停止,然后锁住刹

22、 车。C.在结构件安装的作业中如吊物已落到位需进行精确吊装时指挥人员必须要将情况向司 机说明提醒司机注意,必须使用点动口令。d.指挥人员口令必须清晰、简洁。e.操作和指挥人员的岗位相对固定,无特殊原因不轻易换岗。f.每班操作和指挥人员的搭配相对固定,形成固定搭档,便于加强相互之间的交流沟通。g.操作和指挥人员必须高度关注,注意力集中。6具体防碰撞措施6.1 水平方向低位塔吊的起重臂与高位塔吊塔身之间碰撞此部位的防碰撞,塔吊在现场的定位是关键,通过严格控制塔吊之间的位置关系,可预 防低位塔吊的起重臂端部碰撞高位塔吊塔身,塔吊定位必须保证任意两塔间距离均大于较低 的塔吊臂长2m以上,方能确保不发生

23、此部位防碰撞。见塔机平面布置图。6.2 塔吊在垂直方向的碰撞(1)低位塔吊的起重臂与高位塔吊起重钢丝绳之间碰撞因施工需要,塔吊会出现交叉作业区,当相交的两台塔吊在同一区域施工时,有可能发 生低位塔吊的起重臂与高位塔吊的起重钢丝绳的碰撞事故。为杜绝此类事故发生,项目必须 对每一台塔吊的工作区进行合理划分,尽量避免或减少出现塔吊交叉工作区。如发现较矮的 塔机起重臂进入相互覆盖范围区时,较高的塔机回转时小车要停在相互覆盖范围区外,当较 高的塔机起重臂对准装卸点时,司机要观察较低的塔机起重臂确认不会发生碰撞后,才能将 小车进入覆盖范围区进行装卸,装卸完成必须将小车开离相互覆盖范围区,才能回转起重臂。

24、当司机及指挥观察现场发现相互覆盖范围区内起重臂可能发生碰撞时,必须先示警,司机必须要控制起重臂离开相互覆盖区范围,这样才能最大限度避免发生碰撞事故。同时,项目必 须配备有操作证的、经验丰富的信号工,塔吊租赁公司要配备操作熟练、有责任心的塔司为 现场服务,作业时,时刻关注本塔吊及相关的塔吊,确保低塔的起重臂不碰撞高塔的起升钢 丝纯;另外,塔吊在每次使用后或在非工作状态下,必须将塔吊的吊钩升至顶端,同时将起 重小车行走到起重臂根部。当现场风速达到 6级风,相当风速达到10.813.8m/s时,塔吊必 须停止作业。(2)起重臂及下垂钢丝绳同待建结构及脚手架等的碰撞塔吊应有足够的施工高度,充分考虑到吊

25、钩高度、吊索长度、吊物高度及安全高度余量, 确保吊装钢筋、模板、脚手架等物料进行水平运输期间,物料不同结构及脚手架等较高实体 发生碰撞。编号塔吊型号安装最终高度(m)塔身标准节平间位置8#QTZ80(6012)72.80261#栋楼北侧9#92.3332#栋楼北侧10#78.40283#栋楼北侧13#70.00254#栋楼北侧14#72.80265#栋楼北侧15#123.20446#栋楼南侧31#117. 6427#栋楼南侧36#19#20#21#6.3 塔吊与现场周边建筑及设施的碰撞在实际施工中,还要密切关注现场以外的情况,塔吊初次顶升要超过塔吊幅度范围内的 建筑物、树木等实体结构2m以上。

26、中建三局建设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第13页xxxxxx 一期工程【群塔作业防碰撞方案】由于现场塔机在初装时,就已按照最初规划要求,将每台塔机的高度顶升到规划高度, 所以,整个施工过程中不存在塔机的顶升,而且,塔机大臂也不会存在与主体结构发生碰撞 的危险。附近电力及通讯设施应设置防护,注意避让。6.4 群塔施工中应遵循的原则(1)低塔让高塔原则:一般情况下,主要位置的塔吊、施工繁忙的塔吊应安装的较高,次 要位置的塔吊安装的较低,施工中,低位塔吊应关注相关的高位塔吊运行情况,在查明情况 后再进行动作。(2)后塔让先塔原则:塔吊同时在交叉作业区运行时,后进入该区域的塔吊应避让先进入 该区域的塔吊。(3)动

27、塔让静塔原则:塔吊在交叉作业区施工时,有动作的塔吊应避让正停在某位置施工 的塔吊。(4)荷重先行原则:两塔同时施工在交叉作业区时,无吊载的塔吊应避让有吊载的塔吊, 吊载较轻或所吊构件较小的塔吊应避让吊载较重或吊物尺寸较大的塔吊。(5)客塔让主塔原则:在明确划分施工区域后,闯入非本塔吊施工区域的塔吊应主动避让, 该区域塔吊。7群塔运行的控制(1)明确规定塔机在施工中的运行原则:低塔让高塔;后塔让先塔;动塔让静塔;轻车让 重车;客塔让主塔。(2)塔吊的起重臂上应安装起重臂的长度标识,以方便塔吊的驾驶员能看清楚塔吊起重臂 的小车的位置,防止相邻两台塔吊在回转交叉时发生一台塔吊的起重臂与另一台塔吊的起

28、重 臂上钢丝绳发生碰撞。(3)相邻两台塔吊在交叉会面时,应喇叭,警示对方塔吊注意。(4)夜晚作业时,塔吊应打开塔吊起重臂、平衡臂上及塔帽上的警示灯,使驾驶员能清楚 的看到邻近的塔吊的起重臂及平衡臂的位置。(5)司机在操作时必须专心操作,作业中不得离开司机室,起重机运转时,司机不得离开 操作位置。(6)司机要严格遵守换班制度,不得疲劳作业,连续作业不许超过8小时。司机室的玻璃应平整、清洁,不得影响司机的视线。中建三局建设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第13页(7)回转作业速度要慢,不得快速回转。(8)下班后塔机禁止在吊钩上挂钢索及吊具,必须将小车回收离开覆盖区范围。操作后, 吊臂应转到顺风方向,并放松回转制动

29、器,并且将吊钩起升到最高点,吊钩上严禁吊挂重物。(9)塔机操作人员、信号指挥人员相对固定,无特殊原因不得随意更换;指挥人员未经主 管负责人同意,不得私自换岗,换班必须当面交接;对新进场的相关人员进行针对性的安全 教育、技术交底。(10)塔机与信号指挥人员必须配备对讲机,避免因使用哨音造成指挥信号混乱和对周围 群众的噪音干扰,每台塔机有其专用的频道,未经许可不得随意更换,确保指挥信号的可靠 和准确。对讲机配置原则如下:a.塔吊所使用对讲机频道应采用技术手段锁定,现场其他工作用对讲机严禁进入塔吊频 道,避免塔机误动作。b.对讲机频道号与塔吊自身编号一致,并在对讲机上做出醒目的编号标识。c.现场设专

30、职协调员一名,所使用对讲机能对所有塔机操作人员发出指令,对讲机频道 定位为x频道,以便现场协调和紧急情况下发出指令。d.每台塔机操作室内应配置两台对讲机,其中一台的频道为自身塔机编号,另一台设置 为公共频道。e.操作室对讲机应长期处于充电状态,指挥人员对讲机应在下班后立即对对讲机进行充 电,以保持工作中通讯联络通畅。(11)加强现场动态管理,发现违章、违规行为及时予以制止和纠正。(12)加强塔机的顶升管理。塔机租赁单位严格按领导小组的总体部署,按时按要求完成 塔机的锚固顶升工作;派专人进行现场安全监督,确保顶升过程的安全,并不受相邻塔机的 干扰。(13)划定各塔机的施工区域,在塔机交叉范围内只

31、准一台塔机工作,在该塔机未脱离交 叉区域前其它塔机严禁进入;群塔领导小组掌握24小时天气预报,遇有6级以上大风天气应 禁止运作塔机,大臂顺风向停放。8群塔施工安全措施与使用操作(1)司机人员需经医疗部门检查,必须身体合格方准做司机。患有色盲、矫正视力低于1.0, 听觉障碍,心脏病、贫血、美你尔症、癫痫、眩晕、突发性昏厥、断指等妨碍起重作业其它 疾病者,不得当司机。(2)驾驶员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经专业培训考核合格取得有效操作证后才能上岗。认 真做好机械的日常维护保养,确保各安全监测及报警装置灵敏有效。(3)驾驶员必须认真填写机械运转记录,在操作塔机起重时,如突然发生机械故障时应立 即停机排除

32、或进行补救,并及时报告上级有关部门。(4)塔吊工、指挥人员在作业前,必须对工作现场周围环境、行驶道路、架空电线、建筑 物及构件重量和分布等情况进行全面了解。在作业前要认真做好检查工作,确认各部分正常 后方能作业。驾驶员应以充足精力进入岗位,严禁酒后操作。操作塔机时现场应有专职人员 指挥,起吊重物时应绑扎平稳牢固。(5)吊钩上升接近臂杆顶部,小车行至端点或起重机行走接近轨道端部时,应降速缓行至 停止位置。吊钩距臂杆端部不得小于 1m。(6)吊起重物后,严禁自由下降,下降过程应避免制动。重物就位时,可用制动器使之缓 慢下降。司机在进行起重机回转、变幅、行走和吊钩升降等动作前,应鸣声示警。(7)司机

33、和指挥人员必须密切配合,指挥人员必须熟悉所指挥塔机的性能。同样应严格按 照指挥人员的信号,如信号不清或错误时,司机可拒绝执行。操作司机与地下方指挥人员应 熟悉塔式起重机吊运指挥信号。同时,应具备完整、良好的通讯设备,方便作业联系。作业 时重物下方不得有人停留或通过。严禁用起重机吊运人员。(8)必须按规定的起重机性能作业,不得超负荷或起吊不明重量的物体。严禁斜拉、斜吊 和起吊地下埋设或凝结在地面上的重物,现场浇注混凝土构件或模板,必须全部松动后方可 起吊。吊运散件时应采用铁制料斗,料斗内装物高度不得超过料斗上口边。(9)在起吊满负荷或接近满负荷时,应先将重物吊起离地面20-50cm停机检查;起重

34、机的稳定性,制动器的可靠性,重物的平稳性绑扎的牢固性。确认无误后方可再上升。对于有 可能晃动的重物,必须拴拉绳。吊运有棱角的物件时,应做好防护措施。(10)提升和降落速度要均匀。严禁忽快忽慢和突然制动。左右回转动作要平稳。当回转 未停稳前不得作反向动作。非重力下降式起重机,严禁带载自由下降。(11)不得靠近架空输电线作业,如限于现场条件,必须在线路旁作业时,应采取安全措施。(12)遇有六级以上大风或大雨、大雾等恶劣天气时,应停止作业。(13)作业中如遇到暴风骤起,应立即停止作业,将回转机构的制动器完全松开,如驾驶 员必须离开驾驶室时,必须切断电源。(14)作业完毕后,臂杆应转到顺风方向,并放松

35、回转制动器,吊钩小车及平衡重应移到 非工作状态位置上,吊钩升到离臂杆 23m处。应完全放松回转制动器,将制动器拔回零位 中建三局建设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第15页xxxxxx 一期工程【群塔作业防碰撞方案】依次断开各开关关闭驾驶室,下班后断开电源总开关。(15)司机人员必须做到“十个不吊”:a.超载或被吊物重量不清不准吊;b.指挥信号不明,重物不明,光线暗淡不吊;c.吊索和附件捆缚不牢不符合安全要求不吊;d.行车吊挂重物直接进行加工时不吊;e.歪拉斜挂不吊;f.工作上站人或工件上浮放有活动物不吊;g.氧气瓶、乙快发生器等具有爆炸性物不吊;h.带菱角块口物体未垫好防止钢丝纯磨损或割断不吊;i.埋在地下

36、的物体不拔不吊;j.单根钢丝绳不吊。(16)塔机施工危险源及控制措施危险因素可导致事故作业中危险性评价危险级别现有控制措施及有效性LECD高空作业人员酒后、病后上岗作业高空坠落、物体打击6340720V严禁酒后及病后初愈上岗作业作业人员未佩带安全防护用品高空坠落、物体打击6340720V组织班前交底,并按规定配发安全防护用品人员无证上岗机械起重伤害、物体打击、设备坍塌6340720V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并保持上岗证在后效期内未按照方案安拆塔吊倾覆6340720V对作业人员进行详细交底,确保作业人员安方案施工违章安拆塔吊倾覆6340720V塔吊安拆负责人、技术负责人、安全 负责人必须到场,

37、拆除过程中严格监 督每个操作步骤高空作业机具存放不当物体打击648252V高空作业配发工具袋,随身工具及零星物件应放在工具袋中局空落物人员伤害6340720V打销轴的时候,必须有专人扶好销轴, 防止坠落。在网状平台上铺设脚手板, 防止小件坠落塔吊升降时仍进行回转塔吊倾覆起重伤害668252V塔吊升降时严禁进行回转垂直方向交叉施工坠落,物体打击668252V合理安排工作面,警戒区域红白带围 护,专人监督,禁止非作业人员进入起吊指挥信号错误物体打击、机具损坏6610252V班前进行相美交底,根据要求配备通讯器材物件吊点不准确、起吊/、平衡物体打击、机具损坏6810252V按方案施工,准确选择吊点操

38、作人员触电人员伤害设备损坏6615540IV注意电缆不能受积压,电工拆电前必 须详细检查电缆有无破损现象,若有 接头必须用绝缘胶布包实恶劣天气进行起重机拆装和升降工作高空坠落、机械事故6810252V杜绝恶劣天气作业。如遇卜雨和 四级以上大风时,应立即停止作业, 并将塔吊固定牢靠。局空作业向上或1可 下抛工具或零件物体打击668252V高空作业配发工具袋,随身工具及零星物件应放在工具袋中9群塔作业安全运行奖罚(1)安全责任状项目部与塔吊安全运行责任人签订责任状,以确保管理责任及防范措施落实到人。(2)设立群塔作业安全运行奖项目设立群塔作业安全运行奖,以月度为单位进行评比。无碰撞事故发生的班组即可获 得项目群塔作业安全运行奖。评选由项目群塔作业领导小组负责具体实施。(3)事故处理碰撞就是事故,这是群塔作业的基本原则。发生碰撞事故后,项目将按有关规定和制度 进行事故调查处理,对相关责任人进行处罚。中建三局建设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第19页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