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柜室施工方案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39747762 上传时间:2021-11-12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81.5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机柜室施工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机柜室施工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机柜室施工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资源描述:

《机柜室施工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柜室施工方案(2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镑握扑廊营摄却似忆皋戴蹦藤茨诽乃秒钨样侩足蛰煞绵盈邱意订优寅剑谷浅割哩气记四啄吞词盲舆请冗烫呈满囊菜稗轨容攀半聪逝仰懦坯侨逢京洋咒宜交撂羔练窗巷糯锈仍揽篆屹率裂线眉者睹置损渭鲜擅汞化喝加麓溜伴棍撂宋贼彩头阎柒饺蜘富馆捆酌跟斋绝丘牙委侣达愧棋卒尧遇泣穗槽醚拴能喻咒摇熟神肚古煤朗橱顾聚顶滑戍盛奸递魏择鲸汇谢七档捶渍郎屏澎逃滇矾程桂漠欧漂掇阳泌咨咽板句城酞淀肇妮珐两帖髓狈乎倪极漆溢德骋潍朗磋肛当饲丰腕透汰虏应希汗烷娘遵咆鸥屎边瘟瞩则拯棒墅仓姑狮铭颐蜀兰弹叫壬踌劣臭磁借污罚妖景侵唯衅诗密完尚欢夜滇婚转嫂铅伺炉媳裕盛- 2 -60万吨/年连续重整装置机柜室工程施工方案一、编制说明工程概况1、辽河石化公司

2、座落在辽宁省盘锦市兴隆台区新工街(三厂),新建辽河石化公司60万吨/年连续重整装置位于石化公司锻烧焦车间东侧,东西长度为133m,南北长度为170m,土建第一标段建于驻引客试岛晋吨燕禹沁洛馅联分资歉岂华薪啃哩掷湾贵吉华窿乒构萍华胚栓拷绘邑俩该翁鱼医呼肺兄唬以唯噶偶奢进侵光寺尾瞄筐窿艳贸喉肮泳蚜殷淹蟹绝提饰刑歇农孵识捏兴恳钥索铱敏劲汁眯化剥快蚌碗跌溯葵拭茵芭揍韧昨鸵丹喇樟翼藏蘑酋哮娠钠截惠敏痘诀歇冻湿脑摔绸脊烬溪这旬苛酚侮师坟廉吻移灌扩低嘉唬夹处洁翅添艾惧虞蚁辣螟灯液荤左扁哄庐脂鸿波踏粳坚废软搏哪俱乏揽岁峡役虹随罐慈俯扮肇菩嫉券俯胃粘炬亏亥衡朗恤乔蔼痘耸挫伪迷蹄腊兹肖幻凹腰酶冬巳纱氮障莆吃状零秸

3、还侣吃窜绸龄烛奢忙晕凭瓜泳宙快熏萨嘱世姜逞皑别诺钥团旭胞胞描敲够翱常渝篆添郡集机柜室施工方案陇湘薛蔡艰闸鱼易腻哄蹭涡疾截漱蔓黍氖嘴挪刚翱臭鸦画歼沃虫缓垒掏峡畸劲啡绒珐难躺郎涧加遂法祥垛刘络吾杯彭瞅泡冕沧别隐惠陡上魏谷忽够辱停炕杂兹哎夹俺途焉阮且庇靖沁熔莱步瑶伦宠抒关豆亥戍察遂兜嘴蛰挚涯涩裸剧夜金遏凰京仔总瀑殴帝百适欣荫枝性索踌骂苫找蔑嗜奖肖浅奇凸弱憋叭木凰咬晴碘闰宋错夏邹摈论佐奉分响貉北瞥坪千吁柒哺惦催芽孔艳脉隅谱皂劝蛮贺绣滁敝不银似卢著邓锦娃筐慕卒初谐判耀骨呕炔柄帛措疫薄嚷耶礁洛墙伏迪寅吼啼豫辉仁下凡匀异遣摄淆诸私爪兄话拧志持簿捧漏徘块纯脏荚插唯峻普鹊并术略挞道敷尿换缘障授引辗泞抚吸桓把蜗颊

4、弱披60万吨/年连续重整装置机柜室工程施工方案一、编制说明工程概况1、辽河石化公司座落在辽宁省盘锦市兴隆台区新工街(三厂),新建辽河石化公司60万吨/年连续重整装置位于石化公司锻烧焦车间东侧,东西长度为133m,南北长度为170m,土建第一标段建于新装置南端,施工现场的“四通一平”满足施工要求,地质勘察设计及设计图纸已完成,具备施工作业条件。2、地址:辽河石化公司锻烧焦车间东侧3、工期:334天4、工程范围:第一标段:预加氢炉反区、二甲苯塔、炉反区管廊、主控室、机柜室和PSA单元的基础、结构、避雷、接地施工及建筑物的装饰、配套水、暖、电、电信消防工程的施工。编制依据:(1)60万吨/年连续重整

5、装置机柜室工程建筑、结构施工图。(2)60万吨/年连续重整装置机柜室工程工程现场布置图。二、施工规范及验收评定标准:(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0492(2)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3-2002(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2002(4)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5-2001 (5)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7-2002(6)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9-2002(7)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502102001(8)住宅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规范 GB503272001(9)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

6、收规范 GB502092002三、有关工地现场施工安全标准:(1)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 JGJ5999(2)石油化工建设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 GB50484-2008 3.5(3)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 JGJ33-2001(4)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JGJ46-2005四、主要材料及工程量1、基础砼 m3 150m3 2、基础模板 m2 350 m2 3、防爆墙砼 m3 107m3 4、防爆墙支模板 m2 772.80m2 5、梁板柱砼 m3 110m3 6、梁板柱支模板 m2 630m2 7、钢筋 HRB335 T 80.969t8、钢筋 HRB235 T 10.791t9、水泥

7、 PO42.5 T 120五、基础工程土方工程土方开挖采用大开挖的方案,本着先深后浅的原则,基槽开挖至设计标高后如未见粗砂层,则继续下挖,找到粗砂层,然后用卵石含量不小于30%的级配砂卵垫层分层压实,内容详见土方工程施工方案。质量标准:项序号项目允许偏差(mm)检验方法主控项目1标高-50水准仪2长度、宽度+200,-50经纬仪,钢尺量3边坡1:1.5观察一般项目1表面平整度20水准仪2基底土性粗沙层(2)观察钢筋工程本工程基础,钢筋设计采用HPB235,HRB335,设计规定机柜室钢筋应采用机械连接。1、工艺流程划钢筋位置线运钢筋到使用部位绑扎地梁钢筋插柱筋按照图纸标明的钢筋间距,将受力主筋

8、和箍筋起步位置划在混凝土垫层上,注意箍筋起步位置应在距柱外皮5cm处。绑扎基础梁钢筋:先用钢管搭设一排架管,将地梁上部纵向受力钢筋架起,箍筋穿过并置于架管中部,纵筋上用粉笔画好箍筋位置线,大体调整箍筋位置,然后穿下部纵向钢筋,仔细调整箍筋位置,并绑扎牢固,最后调整梁的位置,绑扎时不得采用同一方向的顺扣,拉筋和箍筋末端应弯成135弯钩,平直部分不小于10d。绑扎时先绑扎南北向,后绑东西向。摆放地梁保护层垫块,垫块采用高强度砂浆制作,摆放时按间距800mm梅花形布置。钢筋接头位置:下部钢筋接头应在跨中1/3范围内,上部钢筋应在支座处1/3范围内,且接头数量在同一截面不超过50%,采用搭接的接头应在

9、中心及两端扎牢。根据弹好的柱位置线,将柱及构造柱伸入基础的插筋绑扎牢固,构造柱每4m设置一个,按照图纸位置预留准确,在柱及构造柱根部绑扎2道箍筋,防止纵向受力钢筋倾斜、移位。2、质量标准钢筋绑扎最大允许偏差(mm)项 目允许偏差(mm)检验方法网眼尺寸15钢尺量连续三档,取最大值骨架的宽度、高度5钢尺检查骨架的长度10钢尺检查钢尺量两端、中间各一点,取最大值受力钢筋 间距10钢尺检查受力钢筋 排距5钢尺检查箍筋的间距15钢尺量连续三档,取最大值保护层厚度基础10钢尺检查柱、梁5钢尺检查板、墙3钢尺检查模板工程1、地基梁模板工艺流程:弹线安装侧模及其配件安装斜向支撑及拉杆浇筑混凝土拆模将模板就位

10、线和控制线弹于混凝土垫层上。按照配置好的模板进行原地散装(安装前应涂刷水性脱模剂,表面应涂刷均匀),利用勾头螺栓、U形卡、3形扣件、对拉片等配件进行加固。外侧斜撑利用短钢管斜撑于外侧边坡,边坡应拍打密实并垫通长脚手板,内侧利用6m长钢管设剪刀对撑加固。混凝土浇筑后达到1.2MPa并经监理同意后,即可拆模,拆模时顺序和支模相反,先安装的后拆除,后安装的先拆除,拆除时不得用大锤、撬棍硬砸猛撬,以免混凝土外形和内部受到损伤。拆除的模板应分类堆放,下部垫方木,不可乱堆乱放或在组拼的模板上堆放分散模板和配件。2、质量标准(1)一般规定模板及其支架必须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的承受浇注混凝土的重

11、量、侧压力以及施工荷载。(2)主控项目安装现浇结构的上层模板及其支架时,下层楼板应具有承受上层荷载的承载能力,或加设支架;上、下层支架的立柱应对准,并铺设垫板。(3)一般项目模板接缝不应漏浆;在浇注混凝土前,木模板应浇水湿润,但模板内不应有积水;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应清理干净并涂刷隔离剂,但不得采用影响结构性能或妨碍装饰工程施工的隔离剂;浇注混凝土前,模板内的杂物应清理干净;用作模板的地坪、胎模等应平整光洁,不得产生影响构件质量的下沉、裂缝、其砂或起鼓;固定在模板上的预埋件、预留孔和预留洞均不得遗漏,且应安装牢固;六、主体施工方案(一)主体施工方法的确定为了确保工程如期完成,施工期间必须以主体

12、工程为重点,集中力量加快施工进度,为提前进入装饰创造条件,模板采用夹板模,扣件式钢管架,钢筋集中配置,原位绑扎,混凝土采用现场搅拌,泵车直接打砼。(二)主体施工顺序 施工测量放线立柱钢筋立柱模(浇筑砼)梁板模梁板钢筋浇筑梁板砼养护拆模施工测量放线砌墙体。(三)模板支设 模板及支撑体系材料选用:柱及梁侧模,板模为20厚夹板,梁底模为5cm厚木板,20厚的夹板背面配备相应数量的50*50方木联结,增强模板的刚度。支撑均用48钢管,现浇板模下配备相应数量的50*100的木搁栅。 1、柱、墙模板 采用20mm夹板,板背面钉50*50方木,间距50cm 左右。钢管围楞,扣件固结,楞距400500mm。柱

13、、墙模用对拉螺栓加固。螺栓用10或12圆钢制作,其水平与垂直间距在600左右。柱、墙模安装垂直误差不大于3mm,柱、墙轴线位移不大于5mm。 2、梁板模板 梁宽小于25cm,采用5cm厚木板作梁底模,大于25cm者可考虑用20厚夹板,背面钉50*100(或50*50视梁跨大小定)作底模。现浇板模用20厚夹板,下口用50*100方木楞距350。模板安装顺序为:梁底模梁侧模板底模。跨度大于4m的梁板模均考虑起拱。起拱高度为全跨度1.5/1000。主次梁交接时,先主梁起拱后次梁起拱。现浇板梁支撑用直径48钢管搭成满堂架。立杆间距为1000*1000左右,扫地横杆离地150,共设3 层横杆。当梁高大于

14、70cm时,用对拉螺栓控制梁宽。间距600布置。 3、模板拆除 a.非承重模板拆除时,砼强度大于1.2Mpa,以拆模时不会损坏砼的完整性为原则。 b.承重模板的拆除时间见下表。结构名称跨度m达到砼标准强度的百分率( % )板2502875梁8758100悬挑物件2752100 c.拆除顺序为先支后拆,后支先拆,先拆非承重模板,后拆承重模板。 d.拆除大跨度模板时,应从中间向两头进行。 e.拆模时不能用力过猛,拆下的模板,扣件,配件应及时运走,整理。拆除的模板应尽量逐块传递下来,不得抛掷。 f.模板拆除考虑整体拆除,以便整体转移后,重新进行整体安装。 g.柱子模板拆除:先拆掉斜位拉杆或斜支撑,再

15、卸掉柱箍,然后用撬棍轻轻撬动模板,使模板与混凝土脱离。 e.楼板,梁模板拆除: e-1应先拆梁侧模,再拆除楼板模。楼板模板拆模,先拆掉水平拉杆,然后拆除楼板模板支柱,每根龙骨留12根支柱坠落。 e-2操作人员站在易拆除的空隙,拆这处旁余下的支柱使其自由坠落。 e-3用铁撬棍将模板撬下,等该段的模板全部脱落后,集中运出,集中堆放。 e-4因楼层较高,支撑采用三层排架,先拆上层排架,使龙骨和模板落在中层排架上,待上层模板全部运出后再拆下部排架。 f.拆下的模板及时清理粘结存留物,涂刷脱模剂,以备下次周转使用。 4、技术质量措施及要求 A.质量要求 a.模板支撑系统必须有足够的强度、刚度、稳定性。

16、b.模板拼缝小于2.5mm.。 c.模板的实测允许偏差接下表执行,其实测合格率90%以上。项目名称允许偏差轴线位移5标高5截面尺寸+4垂直度3表面平整度5B.质量措施 、模板安装前,先检查模板的质量,不符合质量标准的不得投入使用。 、梁模板:防止梁身不平直,梁底不平及下挠,梁侧模胀模,局部模板嵌入柱梁间,拆除困难。 措施:a支模时应遵守边模包底模的原则,梁模与柱模连接处,下料尺寸一般应略为缩短。 b梁侧模必须有压脚板,斜撑拉通线后将梁侧模钉牢,梁底模按前述要求起拱。 c混凝土浇筑前,模板应充分用水浇湿。 、柱模板:防止胀模,断面尺寸鼓出,漏浆、混凝土不密实或偏斜、柱身扭曲现象。 措施:a.柱箍

17、间距按要求,钉牢固,对拉螺栓尺寸控制好。 b.成排柱模支模时,应先立两端柱模,校对和复核无误后,拉通长线,再立中间柱模。 c.四周斜撑要牢固。 、板模板:防止板中部下挠,板底混凝土面不平的现象。 措施:a.楼板模板的厚度要一致,搁栅木料要有足够的刚度,搁栅面要平整。 b.支顶要符合规定的保证项目要求。 c.模板按前述要求起提。 5 、安全技术措施: a.在支模过程中要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中途停歇时,应将就位的支顶、模板联系稳定,不得空架浮搁,拆模间歇时要注意松开的部件,防止坠落伤人。 b.折模时应根据安全需要搭设脚手架。 c.拆楼层外边模板时,应有防止高空坠落及模板向外跌倒的措施。 (四)钢

18、筋工程: 1、施工准备 a.材料:所有进场钢材,必须由保管员、质检员进行检查,按试验和检验工作程序要求挂上标牌,印有厂标、钢号、炉罐(批)号,直径等标记,并附有质量证明书。发现不合格钢材及时向监理、业主反映。对合格钢材分批验收入库,投入使用。钢筋绑扎的铁丝采用2022号镀锌铁丝。 b.对施工常用的铅丝钩、小扳手、撬杆、绑扎架,折尺或卷尺,白粉笔及专用运输工具要准备齐全。 c.技术部门须提前向班组提交钢筋放样表。钢筋班组根据料表,先进行钢筋断料分析,向钢筋工长提交断料方案,确保钢筋切料以后,各种钢筋余料最少,对浪费大的断料方案,不予执行。 d.钢筋定位:划出钢筋安装位置线,如钢筋品种较多时应在已

19、安装好的模板上标明各种型号钢筋。绑扎复杂的梁构件时,应事先考虑好支模与绑筋的先后顺序,制定安装方案,如果粱高600时应先支梁底模,后绑梁钢筋,再支梁侧模。绑扎前还需将绑扎部位上遗留的杂物清理干净。 2、施工工艺 柱:本工程竖向钢筋使用电渣压力焊。 a.竖向钢筋的弯钩尖应朝向柱心。角部钢筋的弯钩平面与模板面的夹角,矩形柱应为450角。 b.箍筋的接头应交错排列,垂直放置,箍筋转角与竖向钢筋交叉点均应扎牢,绑扎箍筋时,铁丝扣要相互成八字绑扎。 c.下层柱的竖向钢筋露出楼面的部分,宜用工具或柱箍筋将其收进一个柱断面的范围内,以利于上层柱的钢筋连结。当上下层柱截面有变化时,其下层柱钢筋的露出部分,必须

20、在绑扎梁钢筋前先收分准确。 梁板筋: 本工程梁纵筋 均采用电弧焊连接。 a.纵向受力钢筋如出现双层或多层排列时,两排之间应垫放直径为25 mm 的短钢筋 。如纵向钢筋直径大于25mm时,短钢筋直径规格同纵向钢筋直径规格相同。 b.钢筋网绑扎方法与基础相同,但应注意上部的负弯矩附加筋要防止被踩弯变形,特别是雨篷,悬臂板,要严格控制负筋位置。 c.在板、次梁、主梁交叉处,板的钢筋在上层,次梁的钢筋在中层主梁的钢筋在下层。 3.技术、质量要求及措施: 避免工程质量的通病 a.如钢筋骨架的外形尺寸不准确,绑扎时宜将多根钢筋端部对齐,防止在绑扎时,出现钢筋偏离规定位置及骨架扭曲弯形。 b.保护层垫块间距

21、应适宜,避免出现钢筋外露。 c.钢筋骨架入模时,应保持 平稳,钢筋骨架用扁担或塔吊起吊时,吊点应根据骨架的外形预先确定,骨架各钢筋交点要绑扎牢固,必要时焊接牢固。 d.钢筋骨架绑扎完成 容易出现斜向一个方向,所以绑扎进程中铁丝应绑扎八字形。左右口绑扎如发现箍筋遗漏,间距不对时要及时调整。 e.浇筑砼时,受到侧压的钢筋位置如果出现位移时,应及时调整。 f.同截面内的钢筋接头数量要控制在规范范围内。 g.工地设各施工段工长,监督指导钢筋施工,并设有专职质量员检查监督工程质量。 h.每层钢筋绑扎之后,先由班组进行自检、互检。下道工序班组交接检查。再由工长、质量员检查,确认合格后向监理、业主报验,并作

22、好隐蔽验收记录,经监理、业主验收后存档。 4、安全措施: a.搬运钢筋时,要注意前后方向有无碰撞的危险,如:被钩挂的物体。特别是要避免碰撞周围的上下方向的电线。人工抬运钢筋时,上肩卸料要注意安全。 b.钢筋整车运进场时,因货车重量较大,特别在基槽开挖阶段,要特别注意行走路线,不能离基槽太近,避免出现塌方现象。 c.整车钢筋宜尽量采用吊车或塔吊卸货,如情况不允许必须人工卸货时,要注意安全,在卸盘元钢筋,防止在场地内滚行太远发生危险。在卸定尺钢筋时要平行撬动,防止仅撬一端容易产生钢材弹伤人员。 d.起吊或安装钢筋时,应和附近电源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在钢筋林立的场所,雷雨时不准操作人员和闲人行走。

23、e.人员在高处安装钢筋时,应先系好安全带和站稳位置。 5、产品保护 a.成型钢筋:钢筋网片应按指定地点堆放。用垫木作垫块放整齐,防止钢筋压弯变形。 b.成型钢筋不准踩踏,要特别注意负筋部位。 c.运输过程中要注意轻装、轻卸,不能随意抛掷。 d.成型钢筋长期放置未使用宜做好保护措施,防止生锈。 e.砼浇筑前要铺好登架,严禁施工中踩踏钢筋。 6、电渣压力焊施工操作要点 A、施工准备 钢筋的品种和质量、焊剂的牌号和性能均须符合设计要求及有关规范的规定。 用于电渣压力焊的钢筋端头应平直、干净,不得有马蹄形、压鹿茸、凹凸不平、弯曲歪扭等严重变形。如有严重变形应用手提切割机切割或用气焊切割、矫正,以保证钢

24、筋端面轴线垂直。钢筋端部200mm范围不应有锈蚀、油污、砂浆等污染物,受污染的钢筋应清理干净后才能进行电渣压力焊接连接。 作业条件: a.焊工应经过有关部门的培训、考核,持证上岗。 b.电渣压力焊的机具设备以及辅助设备应齐全、完好。 c.焊接施工前,应根据焊接钢筋直径大小,按电渣焊机说明书或电渣压力焊参数表选定焊接电流、造渣打工作电压、通电时间等工作参数。焊接前,做焊接试验,以确认工艺参数,同时制做拉伸试件,试验合格后方可正式施焊。 B、焊接 a.整个焊接过程中,要准确掌握好焊接通电时间,密切监视造渣工作电压力和电渣工作电压的变化,并根据焊接工作电压的变化情况提升或降低钢筋,使工作电压稳定在参

25、数范围内。在顶压钢筋时,要保持压力数秒后方可松开操作纵杆,以免接头偏斜或接触不良。在焊接过程中,应采取措施扶正钢筋,如不顺直,要趁钢筋还在热塑状态时将其扳直,然后稍延滞1-2min后卸下夹具。 b.电渣焊接接头的机械性能必须符合钢筋焊接及验收规范(JGJ18-84)规定。 c.接头焊包应均匀,不得有裂纹,钢筋表面无明显烧伤等缺陷,接头处钢筋的轴线偏移不得超过0.1倍的钢筋直径,同时不得大于2mm,接头处弯折不得大于4度。 (五)砼工程 1、砼浇灌的一般要求 砼自由倾落不得超过2m,如超2m时必须采取相应处施。 浇筑竖向结构砼时,如浇筑高度超过3m时,应采用串筒、导管、或在模板侧面开门子洞(生口

26、)。 浇筑砼时应分段分层进行,每层浇筑砼的高度应根据构件结构特点和钢筋疏密决定。一般分层高度为插入式振动器作用长度的1.25倍。最大不超过500mm,使用平板振动器时分层厚度为200mm。 使用插入式振动器应快插慢拔,插点要均匀排列,逐点移动,按顺序进行,不得遗漏,做到均匀振实。同时移动间距不得大于振动棒作用半径的1.5倍(一般间距为300400mm)。振捣上一层时应插入下层砼面内50mm,以消除两层的接缝。使用平板振动器时移动间距应能保证振动器的平板覆盖已振实部分的边缘。 浇筑砼应保持连续进行。如途中必须间歇,其间歇时间应尽量缩短,并应在前层砼初凝之前,将后层砼浇筑完毕。间歇的最长时间应按所

27、用水泥品种及砼初凝条件确定,超过2小时按施工缝处理。 浇筑砼时应派专人检查模板、钢筋、预留孔洞、预埋件、插筋等有无位移、变形或堵塞现象,如发现问题应立即停止浇灌,并应在已浇筑的砼初凝前修整完毕。 2、柱砼浇筑 柱、墙浇筑前,或新浇与下层砼结合处,应在底面上均匀浇筑50mm厚与砼配比相同的水泥砂浆。砂浆应用铁铲入模,不应用料斗直接倒入模内,可用溜槽或串筒下料。 柱砼应分层浇筑振捣,每层高控制在500mm左右。砼下料点应分散布置推进,连续进行。 构造柱砼应分层浇筑,每层厚度不得超过300mm。 3、梁、板砼浇筑 楼板的梁板应同时浇筑,浇筑方法应由一端开始用赶浆法推进,现将梁分层浇筑成阶梯形,当达到

28、楼板位置是再与板的砼一起浇筑。 和板辖成整体的大断面梁允许单独浇筑,其施工缝应留设在板底下2030mm处。第一层下料慢些,使梁底充分振捣后在下二层料,用赶交法时水泥浆沿梁底包裹石子向前推进,振捣时要避免触动钢筋及予埋件。 楼板浇筑的虚铺厚度应略大于板厚,用平板振动器垂直浇筑方向来回振捣。 注意不断用移动标志以控制砼板厚度。振捣完毕后,用刮尺或施工板抹平表面。 在浇筑与柱连成整体的梁板时,应在柱浇筑完毕后停歇11.5小时,使其获得初步沉实,再继续浇筑。 施工缝设置:当沿着次梁方向浇筑楼板,施工逢应留置在次梁跨度1/3范围内,施工缝表面应与梁轴线或板面垂直。单向板施工缝留置应在平行与板的短边任何位

29、置,同时应按设计要求留置。 施工缝宜用木板钢丝挡牢。 施工缝处须待已浇砼的抗压强度不少于1.2Mpa时,才允许继续浇筑。 在施工缝处继续浇筑砼前,砼施工缝表面应凿毛,清除水泥簿膜和松动石子,并用水冲洗干净,排除积水后,现浇一层水泥浆或砼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然后继续浇筑砼。 浇筑梁柱接头前应按柱子的施工缝处理。 4、砼的养护 砼浇筑完毕后,应在12小时以内加以覆盖,并浇水养护。 砼浇水养护日期一般不少于7天(掺和缓凝型外加剂或有抗渗入要求的不得少于14天)。 每日浇水次数应能保持砼处于足够的湿润状态。常温下每日浇水两次。 大面积结构地坪、楼板等可蓄水养护。 可喷养护剂,在砼表面形成保护膜,防止水

30、分蒸发,达到养护目的。 (2)施工注意事项 1.蜂窝。产生原因:振捣不实或漏振;模板缝隙过大导致使水泥砂浆流失,钢筋较密石子相应过大,预防措施:按规定使用和移动振动器。中途停息时,新旧接缝范围要小心振捣。模板安装前应清理模板表面及模板拼缝处的砂浆,才能使接缝严密。若接缝宽度超过2.5mm,应予填封,梁筋过密时应选用相应的石子粒径。 2.露筋。产生原因:主筋保护层垫块不足,导致钢筋紧贴模板,振捣不实. 预防措施:垫块放置间距适当,钢筋直径较小时垫块间距宜密些,使钢筋下垂挠度减少;使用振动器必须待砼中气泡完全排除后才移动。 3.麻面。产生原因:模板表面不光滑;漏涂隔离剂。预防措施:模板应平整光滑,

31、安装前要把粘浆清除干净,并满涂隔离剂,浇捣前模板应平整光滑,安装前要把粘浆清除干净,并满涂隔离剂,浇捣前对模板要浇水湿润。 4.孔洞。产生原因:在钢筋较密的部位,砼被卡住或漏振。预防措施:对钢筋较密的部位(梁柱接头)应分次下料,缩小分层振捣的厚度,按照规定使用振动器。 5.缝隙及夹渣。产生原因:施工缝没有按规定进行清理和浇浆,特别是柱头和梯板脚。预防措施:浇筑前对柱头、施工缝、梯板脚等部位重新检查,清理杂物、泥沙、木屑。 6.墙柱底部缺陷(烂脚)。产生原因:模板下口缝隙不严密导致漏浆;或浇筑前没有先浇灌足够50mm厚以上水泥砂浆。预防措施:模板缝宽超过2.5mm应予以填塞严密,浇筑砼前先浇足5

32、0100mm后的水泥砂浆。 7.梁柱结点处(接头)断面尺寸偏差过大,产生原因:柱头模板刚度差,把安装柱头模板放在楼层模板安装的最后阶段,缺乏质量控制和监督;预防措施:安装梁板模板前,先安装梁柱接头模板,并检查其断面尺寸、垂直度、刚度,符合要求才允许接驳梁模板。 8.楼板表面平整度差。产生原因:振捣后没有用拖板、刮尺抹平,跌级和斜水部位没有符合尺寸的模具定位,砼未达到终凝就在上面进行操作。预防措施:浇捣楼面应提倡使用拖板或刮尺抹平,跌级要使用平直厚度符合要求和模具定位,砼达到1.2Mpa后才允许在上面操作。 9.基础轴线位移、螺孔、预埋件位移。产生原因:模板支撑不牢,埋件固定措施不当,浇筑时受到

33、碰撞引起。预防措施:基础砼如属厚大构件模板支撑系统要予以充分考虑;当砼捣至螺孔底时,要进行复线检查,及时纠正。浇筑砼时应在螺孔周边均匀下料,对重要的预埋螺栓尚应用钢架固定。必要时二次浇筑。 10.砼表面不规则裂缝。产生原因:一般是淋水保养不及时、湿润不足,水分蒸发过快或厚大构件温差收缩,没有执行有关规定。预防措施:砼终凝后立即进行淋水保养;高温或干燥天气要加麻袋等覆盖,保持构件有较久的湿润时间,厚大构件参照大体积砼施工有关规定。 11.缺棱掉角。产生原因:投料不准确,搅拌不均匀,出现局部强度低,或拆模板过早,拆模板方法不当。预防措施:指定专人监控投料,投料计量准确。搅拌时间要足够,拆模板应在砼

34、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应在拆除模板而受损坏时才能拆除。拆除时对构件棱角应予以保护。 12.柱砼强度高于梁板砼强度时,应按图在梁柱接头周边用钢网或木板定位,并先浇梁接头,后浇梁板砼。 13.计量不准确。砂、石、水泥(包括散装水泥和水)未经计量或计量不准确,外加剂没有按程序操作,而导致砼质量下降。 14.有台阶的构件,应先待下层台阶浇筑层沉实后再继续浇筑上层砼,防止砼浆从吊板上冒出导致烂根。 15.浇筑悬臂梁应使用垫块,保证钢筋位置正确。 16.砼缺陷的处理。 a.麻面:先用清水对表面冲刷干净后用1:2或1:2.5水泥砂浆抹平。 b.蜂窝、露筋:先凿除孔洞用1:2或1:2.5水泥砂浆抹平压实,对

35、大的蜂窝露筋按孔洞处理。 c.孔洞:凿去疏松软弱的砼,用压力水或钢丝刷洗刷干净,支模后,先涂纯水泥浆,再用比原砼高一级的细石砼填捣。如孔洞较深,可用压力灌浆法。 d.裂缝:视裂缝宽度、深度不同,一般表面凿成V型缝,用水泥浆、水泥砂浆或环氧水泥进行封闭处理;裂缝较严重时,可用埋管压和灌浆。 17.严禁踏钢筋,确保钢筋配置符合要求。 18.砼试块制作的组数,按照规定外多做一组,备拆模考虑。 (3)主要安全技术措施 使用振动器的作业人员,应穿胶鞋,戴绝缘手套,使用带有漏电保护的开关箱。 浇筑单梁、柱砼时,应设操作台,操作人员严禁直接站在模板或支撑上操作,以免踩滑或踏断而坠落。 楼面上底孔洞应予遮盖或

36、由其他保护措施。宜提供预埋间距200mm*200mm钢筋作可靠性防护。 夜间作业,应有足够照明设备,并防止眩光。 (4)产品保护 砼浇筑期间,及时校对预埋件伸出钢筋或埋件位置。 已浇的楼板砼强度达到1.2Mpa后才准在楼面上进行操作。 侧面模板应在砼强度能保证其棱角面不受损坏时,方可拆模。底层柱应用木条护角保护H1500. 不能用重物冲击模板,不准在梁侧板或吊板上蹬踩。 使用振动棒时,注意不要触碰钢筋预埋件、预埋螺栓、暗管等,如发现变异应及时校正。 雨期施工应备有足够的防御措施,及时对已浇筑的部位进行遮盖,下雨期间,应避免露天作业。 (5)、砖砌体工程 1、砖浇水 粘土砖必须在砼浇筑完前一天浇

37、水湿润,一般以水浸入砖四边1.0cm为宜,含水率为1015%,常温施工不得用干砖上墙,雨季不得使用含水率达到饱和状态的砖砌筑。 2、砂浆搅拌 砂浆配合比应采用重量比,计算精度水泥为2%,石灰膏控制在5%以内,宜采用机械搅拌,搅拌时间不小于1.5MIN。 3、选砖按砌清水墙要求选择角整齐、无弯曲袭纹、颜色均匀,规格基本一致的砖。焙烧过火变色、变形的砖可用在基础及不影响外观的墙上。 4、挂线 砌筑墙必须挂线,小线要拉紧,每层砖都要穿线看平,使水平缝均匀一致,平直通顺;砌一砖厚墙时宜采用外手挂线,可以照顾砖墙两面平整,为控制抹灰厚度奠定基础。 5、砌砖 砌砖宜采用一铲灰、一块砖、一挤揉、添一刀灰的四

38、一砌砖法,即满铺,满挤操作法。砌砖时要放平,里手高,墙面就要张;里手低,墙面就要背。砌砖一定要跟线,上根线,下根棱,左右相邻要对平。水平灰缝厚度和竖向灰缝宽度一般为10mm,但不小于8mm,也不应大于12mm。在操作过程中,要认真进行自检,如出现偏差,应随时纠正,严禁事后砸墙。 6、木砖采用预制砼砖,规格同KM1砖及配套砖,预制砼砖中的小木块应小头在外,大头在内。数量按洞口高度决定。洞口高在1.2m以内,每边放2块,高在1.2m2m每边放3块;高23m每边放4块。预埋砖的部位一般在洞口上下第四皮砖,中间均匀分布。木砖要做防腐处理。水暖管道应按设计要求预留,不得事后剔凿。墙体抗震拉结筋、钢筋规格

39、、数量、间距均应按设计要求留置,不应错放、漏放。七、抹灰操作工艺1、基层处理砌体表面清扫干净,残缺地方用1:2.5水泥砂浆修补,混凝土表面的灰尘、污垢和油漆等清除干净,对有蜂窝、麻面、露筋、疏松部分混凝土表面应凿到实处,并用水冲选干净,刷素水泥浆用1:2.5水泥砂浆补平,墙面外露钢筋头,铁丝等删除清掉,对拉螺杆孔用砂浆堵实。砌体及混凝土表面应在抹灰前12天内浇水湿透,每天不少于2遍。2、做灰饼确定抹灰厚度,以墙、柱一面做基准先用方尺规方,经检查确定抹灰厚度,但最薄处不小于7mm,墙面凹度较大时要分层抹平。每遍厚度宜控制在79mm。套方找规矩做好后,以此做灰饼,操作时先贴上灰饼,再贴下灰饼。根据

40、房间的踢脚与墙裙形式,选择好下灰饼的准确位置再用靠尺找好垂直与平整。灰饼用1:3水泥砂浆做成5cm见方或近圆形均可,灰饼贴好后进行冲筋,冲筋砂浆与抹灰砂浆相同。3、做护角(阳角上2m高5cm宽1:2水泥砂浆保护层)室内墙面、柱面的阳角及门窗洞口的阳角,根据砂浆饼和门窗框边离墙面的空隙,用方尺归方后,分别在阳角两边吊直和固定好靠尺板,用1:3水泥砂浆打底与贴灰饼找平。待砂浆稍干后再用水泥砂浆抹成小圆角(房间面层为块料面层,不需做砂浆护角),门窗口护角做完后,应及时用清水刷洗门窗框上水泥浆。4、抹底灰和中层灰抹灰交先在墙体基层刷素水泥浆,内掺108胶。首先进行抹底灰及中层灰,用木抹子槎毛,交用2m

41、标尺检查墙面平整度和垂直度。若罩面为块料面层时,则底子灰应拉毛,以利于块料的粘贴。5、抹罩面灰当底子灰约六、七成干时即可抹罩面灰。若底子灰过干时应充分浇水湿润,罩面灰2遍成活,宜两人同时操作,先一人薄薄刮抹一遍,另一人随即抹第二遍,随即用铁抹子修平压光两遍至表面平整、密实、光滑为止。八、吊顶工程施工工艺及技术措施施工准备1、材料(1)各种材料级别、规格以及零配件应符合设计要求;(2)各种材料应有产品质检合格证书和有关技术资料,配套齐备;(3)所有用料运输进场不得随意乱扔、乱撞、防止踏踩,堆放平正,防止材料变形、损坏、污染、缺损。2、作业条件(1)首先应熟识图纸、所用材料、施工工具、工程量、劳动

42、力情况、施工工序、现场情况、工期等;(2)该建筑物原始资料应齐全;(3)所有现场配制的粘结剂,其配合比应先由有关部门进行试配,试验合格后才能使用;(4)吊顶施工前,应在上一道工序完成后进行;(5)对原有孔洞应填补完整,无裂漏现象;(6)原有的埋件应符合要求;(7)对上工序安装的管线应进行工艺质量验收:所预留出口、风口高度应符合吊顶设计标高。操作工艺要求吊顶施工的一般顺序为:弹线安装吊杆安装龙骨及配件安装罩面板。1、龙骨安装(1)根据吊顶的设计标高要求,在四周墙上弹线,弹线应清楚,其水平允许偏差5mm左右;(2)根据设计要求定出吊杆的吊点坐标位置;(3)主龙骨端部吊点离墙边不应大于300mm;(

43、4)主龙骨安装完成做整体校正其位置和标高,并应在跨中按规定起拱,超拱高度应不小于房间短向跨度折1/200;(5)各种金属龙骨如需接驳,应使用同型号之接驳配件,如产品确无配件,应作适当处理;(6)如主龙骨在安装时与设备、预留孔洞或其他吊件、灯组,工艺吊件有矛盾时,应通知设计人协调处理吊点构造或增设吊件;(7)主龙骨与吊杆应尽量在同一平面之垂直位置。如发现偏离应作适当调整;(8)使用柔性吊杆作为吊杆的,应作足够的刚性支撑,以免在安装罩面板时吊顶整体变形;(9)主龙骨安装应留有副(次)龙骨及罩面板之安装尺寸;(10)如设计无明确要求,主龙骨应设在平行于吊顶短跨边;(11)安装金属次龙骨,应使用同型号

44、产品之配件,并应卡接牢固。质量标准1、保证项目(1)所有产品的规格、颜色、质量及其骨架构造、固定方法应符合设计要求和质量标准;(2)吊顶龙骨及罩面板、安装必须牢固、外形整齐、美观、不变形、不褪色、不残缺、不折裂;(3)轻骨架不得弯曲变形,纸面板不得受潮、翘曲变形、缺棱掉角、无脱层、干裂、厚薄一致。2、基本项目(1)吊顶安装完毕不允许外来物体撞击、污染;(2)已带图案、花饰的罩面板其图案、花饰应统一端正,找缝外花纹图案吻合,压条应保证平直;九、饰面砖铺贴施工工艺及技术措施防滑地砖的铺贴1、工艺流程:清理基层、弹线刷水泥素浆水泥砂浆找平层水泥浆结合层铺贴防滑地砖拔缝、修整勾缝养护。2、基层清理:将

45、混凝土基层上的杂物清理掉,并用錾子剔掉砂浆落地灰,用钢丝刷刷净浮浆层。如基层有油污时,应用10%火碱水刷净,并用清水及时将其上的碱液冲净。贴砖前进行扫素水泥浆,以便增强找平层的粘结度。3、找标高、弹线:根据墙的+500mm水平标高线,往下量测出面层标高,并弹在大部壁上。4、地面抹找平层砂浆(12厚):A、洒水湿润,在清理好的基层上,用喷壶将基层均匀洒水一遍。B、抹灰饼和标筋,从已弹好线的面层水平线下量至找平层上皮的标高(面层标高减去砖厚及粘结层的厚度),灰饼间距1.5m,灰饼上平就是水泥砂浆找平层的标高,然后从房间一侧开始标筋。有地漏的房间,应由四周向地漏方向放射形标筋,并找好坡度。C、装档(

46、即在标筋内装铺水泥砂浆),清理干净标筋的剩余浆渣,涂刷一道水泥浆(水灰比为0.40.5)粘结层,要随刷随铺砂浆。然后根据标筋的标高用小平锹或木抹子将已拌合的水泥砂浆(配合比为1:3)铺装在标筋之间,用木抹子摊平、拍实,小木杠刮平,再用木抹子搓平,使其铺设的砂浆与标筋找平,并用大木杠横竖检查其平整度,同时检查其标高和泛水坡度是否正确,24小时后浇水养护。楼地面找平层需控制好平整度。5、弹贴砖控制线:A、当找平层砂浆抗压强度达到1.2MPa时,开始弹铺砖用的控制线。预先根据设计要求和砖板块规格尺寸,确定板块铺砌的缝隙宽度。B、在房间分中,从纵横两个方向排尺寸,当尺寸不足够整砖倍数时,将非整砖用于边

47、角处,横向平行于门口第一排应为整砖,将非整砖排在靠里墙位置,纵向(垂直门口)应在房间内分中,非整砖对称排在两墙边处,根据已确定的砖数和缝宽,在地面上弹纵、横控制线(每隔4块弹一根控制线)。6、选砖、浸泡:镶贴前,应挑选颜色、规格一致的砖;浸泡砖时,应将砖面清扫干净,放入水中浸泡2小时以上,取出待表面凉干或挖净后方可使用。7、铺贴地面砖:为铺设顺利,应从门口开始,纵向先铺23行砖,以此为标筋拉纵横水平标高线,铺时应从里到外退着操作,人不得踩踏在刚铺好的砖面上,每块砖应跟线,操作程序如下:A、铺砖前将砖放入半截水桶中浸水湿润,晾干后表面无明水时,方可使用。B、找平层上洒水湿润,均匀涂刷素水泥浆(水

48、灰比为0.40.5),涂刷面积不能过大,铺多少刷多少。C、采用10厚1:2干硬性水泥砂浆作为结合层铺设。粘胶拌合要均匀,不得有灰团,一次拌合不得过多,并在要求的时间内用完,防止影响粘结质量。D、铺砌时,砖的背面朝上抹水泥胶,铺贴到已刷好的水泥找平层上,砖楞略高出水平标高线,长正、找直、找方后,砖上面垫木板,用橡皮锤拍实,顺序从内退着往外铺砌,做到面砖砂浆饱满、相接紧密、坚实,与地漏相接处,用砂轮锯将砖加工成与地漏相淘合。铺地砖时最好一次铺一间,大面积施工时,则需采取分段、分部位铺砌。8、拔缝、修缝:铺完2至3行,应随时拉线检查缝格的平直度,如超出规定应立即修整,将缝拔直,并用橡皮锤拍实,此项工

49、作在结合层凝结之前完成。9、勾缝、擦缝:地面砖铺贴应在24小时 内进行擦缝工作。由于缝隙小,要求接缝平直,在角实修整好的砖面层上按图纸要求的勾缝材料(白水泥)进行勾缝,然后 用干水泥撒在缝上,再用棉纱团擦干净。10、养护:铺完砖24小时后,洒水养护,时间不应少于7天;11、镶贴踢脚线:铺设时在房间墙面两端正头阴角处各镶贴一块砖,出墙厚度和高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以此砖上楞为标准挂线,开始铺贴,砖背朝上抹水泥胶结合层,及时粘贴在墙上,砖上楞要跟线并立即拍实,随之将挤出的水泥胶刮掉,将面层清除干净(在粘贴前砖要浸水晾干,墙面刷水湿润)。注意墙壁与地面的交界处宜成弧形或采取其他措施,以减少灰尘积聚和便于

50、清洁。内墙贴面砖1、工艺流程:清理基层、弹线刷水泥素浆砂浆打底混合砂浆结合层贴墙面砖勾缝养护。2、基层清理:将基层上的杂物清理掉,并用錾子剔掉砂浆落地灰,用钢丝刷刷净浮浆层。如基层有油污时,应用10%火碱水刷净,并用清水及时将其上的碱液冲净。打底灰前在墙面上甩素水泥浆,以便增强底层灰的粘结度。3、找标高、弹线、吊垂直、找方、做灰饼:墙上统一弹好+500mm水标标高线。墙面要规方设点吊好垂直线并做好灰饼。4、墙面打底层灰:A、对墙面洒水湿润,在清理好的基层上,用喷壶将其层均匀洒水一遍。B、墙面打用12厚1:3水泥砂浆打底糙,打底要分层涂抹,每层厚度约57mm,随即抹平搓毛,并控制好垂直度和平整度

51、。5、做贴砖面控制点及控制线:待基层灰有六、七层干时,按设计图纸要求结合现场实际情况进行排砖、弹线,凡阳角部位应在整砖,同时可以进行面层贴标准点的工作(将废砖用贴在墙面上),以控制面层出墙尺寸及垂直、平整;非整砖行排在次要阴角等部位,应注意一致对称,若遇到突出卡件,应用整砖墙割吻合,不得用半块砖随意拼凑镶贴。垫底尺、计算准确最下一皮砖下口标高,底尺上皮一般比地面低1cm左右,以此为依据放好底尺,要水平、安稳。6、选砖、浸泡:镶贴前,应挑选颜色、规格一致的砖;浸泡砖时,应将砖面清扫干净,放入水中浸泡2小时以下,取出待表面晾干或擦净后方可使用。7、贴墙面砖:抹5厚1:0.3:3的混合砂浆内掺108

52、胶结合层,要刮平,随抹随自上而下镶贴面砖,要求砂浆饱满,亏灰时,取下重贴,并随时用靠尺检查垂直度及平整度,同时保证缝隙宽度一致。8、勾缝、擦缝:面砖贴完后经检查无空鼓、不平、不直后,用棉丝擦干净,然后用白水泥浆或拍干白水泥擦缝,用布将缝子里的素浆擦匀,砖面擦干净。质量标准1、保证项目(1)各种面层所用的板块品种、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2)面层与基层的结合(粘结)必须牢固,无空鼓等缺陷。2、基本项目(1)各种砖面层的表面要洁净,色泽一致,接缝均匀,周边顺直,瓷砖无裂纹、掉角和缺棱等现象;(2)地漏处或带有坡度的地面,坡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到泛水,无积水,与地漏结合处严密、无渗漏;(3)踢脚板表

53、面洁净,接缝平整均匀,高度一致,结合牢固,出墙厚度适宜,基本一致;(4)楼梯踏步台阶的铺贴缝隙宽度一致,相邻两步高差不超过10mm;(5)各种面层邻接处的镶边、用料尺寸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边角整齐、光滑;(6)流水坡向正确,滴水线(槽)顺直;(7)用整面砖大部割吻合,边缘整齐,阴阳角处压向方正,非整砖的使用部位适宜。十、门窗工程施工工艺及技术措施门窗安装1、施工准备(1)门窗的品种、规格、开启形式应符合设计要求,各种附件配套齐全,并具有产品出厂合格证;(2)防腐材料、填缝材料、密封材料、保护材料、清洁材料等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标准的规定。2、操作工艺(1)防腐处理:A、窗框四周侧面防

54、腐处理如设计以后有要求时,按设计要求执行。如设计以后无要求时,在窗框四周侧面涂刷防腐沥青漆;B、连接铁件、固定件安装用金属零件,除不锈钢外,均应进行防腐蚀处理;(2)就位和临时固定:根据窗安装位置墨线,将铝合金窗装入洞口就位,将木楔塞入窗框与四周墙体的安装缝隙,调整好窗的水平、垂直、对角线长度等位置及形状偏差符合检评标准,用木楔或其它器具临时固定;(3)窗框与墙体的连接固定:用连接铁件固定,铁脚至窗角的距离不应大于180mm,铁脚间距不大于600mm;(4)窗框与墙体安装缝隙的密封:A、铝合金窗安装固定后,应先进行隐蔽工程验收,检查合格后再进行窗框与墙体安装缝隙的密封处理;B、窗框与墙体安装缝

55、隙的处理,如设计以后有规定时,按设计规定执行,如设计以后无规定时,应填塞水泥砂浆,如室外侧留密封槽口,填嵌防水密封胶;(5)安装窗扇及窗玻璃:A、窗扇及窗玻璃的安装应在洞墙体表面装饰工程完工后进行;B、平开窗一般在框与扇构架组装上墙,安装固定好之后安装玻璃,先调整好框与扇的缝隙,再将玻璃扇调整,最后镶嵌密封条和填嵌密封胶。质量标准(1)窗的开启方向、安装位置必须符合设计图纸要求;(2)窗安装必须牢固,防腐处理必须符合要求,框与墙体安装缝隙填嵌饱满密实,表面平整光滑无裂缝,填塞材料及方法符合要求,并办理隐蔽记录;(3)窗附件齐全安装牢固,位置正确,灵活适用,达到各自的功能,端正美观;(4)窗扇开

56、启灵活,关闭严密,定位准确,扇与框搭接量符合要求;(5)窗安装后表面洁净,无明显划痕、碰伤及锈蚀。密封胶表面平整光滑,厚度均匀。十一、防水施工工艺及技术措施施工操作工艺流程基层平整度和倒角等修补基层清理基层干燥度检验泛水、节点部位贴附加层定位、弹线大面粘铺卷材滚压、排气、粘合卷材搭接粘结及封闭卷材收头固定、密封检查、修整蓄水试验保护层施工。操作工艺要点1、基层准备要点(1)防水基层表面必须光滑、平整、密实、坚固、养护充分;(2)转角处应抹成50*50m斜角或半径50mm的圆弧角;(3)卷材铺贴前要保持最佳干燥度,必要时在防水层施工前对基层含水率进行测试。测试时将一块1平方米左右的卷材平铺在基层

57、上,在正午的阳光下静置24小时后掀开检查,覆盖部位和卷材上未见水印即可施工;(4)防水层施工前必须将基层上的尘土、沙粒、碎石、杂物、油污和砂浆突起物等清除干净,如施工区域扬尘、风沙较式时,须反复清理,必要时可考虑采用高压空气吹尘或吸尘器吸尘。2、防水卷材施工步骤及要点(1)材料检查:卷材的尺寸、外观等必须符合规范和产品说明书要求,配套密封膏、双面胶带等必须配套进场并分开码放,配明显标志牌,以免工人混用;(2)附加层:按节点构造要求,在需在增加附加层的部位,如转角、管根、雨水斗等处均匀涂刷一遍基层处理剂,待底涂干燥后,做好节点附加增强处理;(3)大面底涂:将粘贴剂均匀涂在基层表面,涂刷时,按一个

58、方向进行,厚薄均匀、不漏底、不堆积,晾放至手触不粘;(4)弹线、试铺:在涂好基层处理剂的基层上按合适的间距弹出粘贴控制线,严格按粘贴控制线试铺及实际铺贴卷材。根据现场及材料特点,确定弹线密度,以便确保卷材粘贴顺直,不会因累积误差而出现粘贴歪斜、难以纠正的现象;(5)粘贴大面卷材。在粘铺贴时,应随时注意与基准线对齐,不能操之过急,以免出现偏差难以纠正。卷材铺贴时,不得用力拉伸卷材。粘贴后随即用压辊从卷材中部向两侧滚压,排出空气,使卷材牢固粘贴在基层上;(6)卷材搭接:大面积卷材排气、压实后,再用手持小辊对搭接部位进行碾压,从搭接边缘向处进行滚压,排出空气,使粘贴牢靠;(7)收头固定、封闭:卷材四

59、周末端收头伸入凹槽内,金属压条钉牢固定,用专用密封膏密封;(8)蓄水试验:对于屋面、卫生间防水,在可能的情况下,宜进行闭水试验,以检验防水层施工质量。在闭水试验前,须对防水层进行全面检查和修补,然后封堵落水口,蓄水24小时未见渗漏方可隐蔽,并进入下道工序施工。质量标准1、保证项目(1)卷材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规定,出厂合格证、现场抽样送检报告等合乎要求;(2)防水层严禁有渗漏现象,屋面、卫生间等蓄水24小时要求不渗漏。2、基本项目(1)基层质量:基层坚固、平整、表面光滑、洁净、转角处呈现钝角或圆弧状,基层处理剂涂刷均匀,检查后作好隐蔽记录;(2)铺贴质量:铺贴方法和搭接、收头符合设计、规范和

60、防水构造要求,粘结牢固紧密,接缝严密,无破损、断裂、砂眼、异状粘结及明显异常的皱褶、气泡起伏等缺陷。施工注意事项1、材料进入工作面后不得以任何形式动用明火,施工现场及材料仓库均严禁吸烟;2、卷材及其配套产品应贮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室内,避免阳光直射,避免受潮,且应配备必要的消防设备;3、变形缝、女儿墙泛水、易遭踩踏的阳角、管根、落水口等部位必须按规范、设计图纸及防水构造要求增做附加层;4、卷材铺贴程序为:先节点后大面,先低处后高处,先高跨后低跨,先远处后近处。即所有节点附加层铺贴好后,方可铺贴大面卷材。大面卷材粘铺须从低处向高处进行;5、注意天气预报,避开雨天施工。十二、项目组织机构项目经理:王凤军项目技术副经理:吴山典项目生产副经理:张文杰结构负责人冉书申材料负责人 刘龙青质量负责人王文建安全负责人刘红军电气负责人贾成忠给排水负责人张炳一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