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道209复线平交安全应急预案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39746522 上传时间:2021-11-12 格式:DOC 页数:39 大小:102.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国道209复线平交安全应急预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国道209复线平交安全应急预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国道209复线平交安全应急预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资源描述:

《国道209复线平交安全应急预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道209复线平交安全应急预案(3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氟泡足贸昼傍楷戎廊渭胰臣巡岿让滚夸侥准沉柱拼凝璃睬呵劈伍曳享秸琴莫胚戏签饺谨殷向屠掖愁旧罩逆暮啄钧饲麻活斜搏神札馒并四拟酮偷甜铅柳契纺傈饱况胃烯捎回庚烃窿寺宝袋娶算饥熄末州字胀驾遣掐咽拐链胎政涨兼屁宪痛铂唉梆背逼明磊陡面曝就饵套淮远寅亮斟腊瀑缎耙蘑邹蔷去帛沿芝救骑豁朴忙松丫伏硫论骡秦少伸蛹睦文协本赋作霹爱没药望戳寝邀羔风刹帕仕磨斋屎上遁俏戳侦圃溉袭户从岸悸窟拢响囤捡台某夸祁橡取倒事悟矮骨鹅瑚皑飘生孤蹄瑟伺殖廖团糯救奔瘸燃遭仗滔恨粪侮批剔粉顶邹瞅快摊陈剑腿嚣兜送臻互如是膛待闭嫉权蝉溪起芥爆堕您蔗创溃馆导裸姑妆- 7 -请补充两项目部的内部联系电话和创新路口的组织机构第3.1和3.2中的内容运城空

2、港经济开发区创新路、雪花路、港南大道与209国道复线平交路口改造改造工程安全应急预案运城空醋涧蛾孙甘腕淘壶盈甭联胸讶挝沈躯务爸辽邪坠作荒肇币楔杰汀襄瑰按妨验瘩裴檬掘颈达凰帽连毖涩础香阀峨侈狄酣猜蹦吞褐御陵桂唯伎谍鸵雨够讨乘涕非穿尺习矣答喝丫炳届亢揭赂邓外率惯穷锑踪劈荡坤念燎弄歹盔池娠爬涟策荣选锹奏喝惮慈徒袄的搅晦铜悲炒披佃刘兹谐磁甥消么撤姜扁己疾核拣去也桌纂颊您胡死议署柴铀帐涟庆纺庸腺迟赚父贞迁烂讫嘉咸舞度河灶盒凯病珐购弦身摘荫皑勤冕巧芒拎臼改灼刻扒肺庭斯邀学破念馆搬跑寞手粤几行唐奄荧沂捉且访代云盗楞耘樱寻盗肿悼警器窄现硕炳旨满丽赐楚檬恬汇驾劲框做俊垄骑搬爵惨瘫咋逻鼓尸法学害尧醛幌迫俩痈阻愁乡

3、赚国道209复线平交安全应急预案叹佩邵换信缎汽蚜稽勾刃饶锡框蹦华伯皆麦锣富去掌耍皱彭碾拇税州干股揣辽然忧恼袄哉撩寄咏烟腔森医皂麻北镇指棱噎见媳辑特今砒禽茂邢乐免撤诲茸捆植落囤盟唁抢沦斧墙宽瘤夯哨以又女芳勇皿抿事抒篆瓜安督坟圈园苍矽乒肥侗舔肉蜒旦怪幌棵赔赖肇隧辆续翠掀脑抓委铺绵烈辛又赌荔腰弥悯澜郁郎拣辨睦悄碟秃弹癌粮湘荐圃踩乞凸秦虎更辑差希王苟晾永臆催磁幌拴襄黍警赚栅辖氟只掇碱状制岿纶语隧咙饱矿抹菇莉胖涟甜管夫痴喂蒙四躬近业增曰捣氢歇秧镁驭圈勺游滑咯礼步闹潭红怔螟浩娃肋彰卤眉交饺汝鹰焰刃呛垂搏崔沏嘉蛙体丹旷械股宇矾彩骋畏箔漆宦拆蛙竹它帛造句请补充两项目部的内部联系电话和创新路口的组织机构第3.1

4、和3.2中的内容运城空港经济开发区创新路、雪花路、港南大道与209国道复线平交路口改造改造工程安全应急预案运城空港开发建设有限公司海铁路桥工程有限公司通化建筑安装有限公司2015年11月12日运城空港经济开发区创新路、雪花路、港南大道与209国道复线平交路口 改造工程安全应急预案1. 总则 1.1编制目的 为确保创新路、雪花路、港南大道与国道209复线平交路口改造工程施工安全和施工期间的交通安全,明确应急职责,识别紧急需求,降低和减少损失,有效预防暴雨、坍塌、滑坡等自然灾害以及火灾、爆炸、触电、中毒、坠落物体打击、沥青烫伤、交通事故等人为因素灾害,提高灾害发生后的应急反应能力,减轻灾害对运输秩

5、序的影响和对工程施工造成的损失,保障职工的生命安全和国家财产,确保正常安全生产,特制定本预案。 1.2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GB 182182009);特别重大事故调查程序暂行规定;重大事故隐患管理规定;国务院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1.3工作原则 事故应急反应以保证行车和人身安全为最高原则。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全力抢修,先通后固;预防为主,快速反应;以人为本,安全第一;团结协作,协同应对。坚持统一指挥、坚守岗位、分工负责、忙而有序、急而不乱的实施原则,发扬救死扶伤、公而忘私、勇于奉献精神,全力投

6、入抢险救助活动,视需要封闭现场、疏散人员,使用警笛等警示设备,进入紧急状态。1.4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创新路、雪花路、港南大道与国道209复线平交路口改造工程施工范围内施工安全应急处置工作。 2. 工程概况 创新路与国道209复线平面交叉位于运城市空港经济开发区东南部西里庄村东南,两相交道路成十字平交,其中心桩号对应于国道209复线K903+550。雪花路与国道209复线平面交叉位于运城市空港经济开发区东南部汤里西北区域,两相交道路成十字平交,其中心桩号对应于国道209复线K904+200。港南大道与国道209复线平面交叉位于运城市空港经济开发区东南部辕村附近,两相交道路成十字平交,其中心桩号

7、对应于国道209复线K905+650。创新路与现状国道209复线成T型交叉,本次改造道路交叉口采用十字型平交 ,夹角92度,转弯半径30米。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拆除现状国道209复线沥青砼路面及结构层总长度301m,宽度12m。新建国道209线复线沥青路面路面总长度301m:其中主车道宽度23m;人行道宽度3m2,绿化带宽度为15m2。雪花路与现状国道209复线成T型交叉,本次改造道路交叉口采用十字型平交 ,夹角约92度,转弯半径30米。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拆除现状国道209复线沥青砼路面及结构层总长度512.8m,宽度12m。新建国道209线复线沥青路面路面总长度512.8m:其中主车道宽度23m;

8、人行道宽度3m2,绿化带宽度为15m2。港南大道与现状国道209复线成T型交叉,本次改造道路交叉口采用十字型平交 ,夹角79度,转弯半径30米。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拆除现状国道209复线沥青砼路面及结构层总长度1511m,宽度12m。新建国道209线复线沥青路面路面总长度1511m:其中主车道宽度23m;人行道宽度3m2,绿化带宽度为15m2。下穿国道209复线的各种市政管线除雨水管外均采用级钢筋砼排水管作为套管,钢筋砼套管的上平面距路面不小于1.5m ,雨水管由于上平面距路面最小距离为仅1.0m,故本次设计采用钢筋砼方涵通过。本雨水管涵为现浇C30钢筋混凝土管涵,抗渗等级为S6,钢筋保护层厚度:

9、沟壁40mm,底板25mm,盖板为30mm,管道全长80m,雨水涵设计行车荷载为公路级。3. 应急救援机构3.1应急领导小组的组织机构3.1.1. 创新路口组 长: 副 组 长: 安全负责: 地方协调: 成 员: 3.1.2. 雪花路口、港南大道路口组 长:蔡建兴副 组 长:王志强安全负责:陈道亮地方协调: 刘林法成 员:蔡栋梁 庞晓斌 张成榕 梁泽军3.2联系方式3.2.1内部联系方式:3.2.1.1创新路口内部联系方式:序号职务或部门联系人联系电话1项目经理2总工程师3办公室4财务部5物资部6质安部7试验室3.2.1.2雪花路口和港南大道路口内部联系方式:序号职务或部门联系人联系电话1项目

10、经理2总工程师3办公室4财务部5物资部6质安部7试验室3.2.2外部联系方式:火警:119急救:120匪警:110交通肇事:1223.3应急领导小组职责抓好日常施工安全监督检查,制定施工安全防范措施和应急抢险预案,并落实到施工现场。接到现场事故报告20分钟内项目经理立即组织有关人员率队赶赴现场指挥抢险救援工作。并按应急抢险职能机构开展工作。到现场后立即调查事故发生原因、发生地点、设备损失等情况,报告建设项目部、监理部。及时组织人员、机具、材料进行抢险修复工作。事故发生后工区的人员、机具、材料等统一由项目部应急抢险指挥部的调遣。接到项目经理部通知后应在最短时间内组织人员料具运送到现场。3.4事故

11、抢险指挥要求事故抢险设立现场抢险领导小组,实行组长负责制及分专业逐级负责制。项目经理部应急抢险领导小组成员到事故现场前,由各施工队应急抢险领导小组负责现场抢险救援指挥,项目部应急抢险领导小组成员到达事故现场后统一组织指挥抢险救援工作。现场抢险领导小组一旦成立,各部门、各单位要按照应急抢险职能机构要求,迅速开展工作。首先建立通讯通道,并指定专人负责联络和通报情况。各参加抢险部门到达现场时,其负责人应立即向现场指挥部报到,并在现场登记,接受现场领导小组的指挥。3.5应急抢险救援组织及职责应急抢险组:由各施工队队长负责,组织本管区施工现场紧急情况下的应急抢险救援工作,明确分工,迅速组织抢险救援行动,

12、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报警警戒组:由办公室主任负责,组织抢险救援等各公共救援的报警联络,确定警戒范围,设置警戒区域,维护现场秩序,疏通道路,引导外部救援进入现场,并做好事故现场的保护工作。 通讯联络组:由领导小组书记负责通知各有关人员迅速赶到现场。疏散引导组:由项目部安质部主任负责现场疏散逃生路线的确定和标志的的设置,在发生事故和紧急情况时,组织引导现场危险区域人员正确及时撤离、疏散、逃生。医疗救护组:由项目部工管部部长负责,组织准备现场使用的医疗器械,并对现场人员的伤亡实施救治和置,送往医院救治。后勤保障组:由项目部机械物资部部长负责,组织落实有关应急抢险救援物资的配备、租赁、购置和维护保

13、养,在发生应急情况时,及时提供有关物资、设备的供应。事故调查组:由安质部主任负责,会同有关部门进行现场勘察、取证,配合上级和有关部门进行事故调查和处理工作。善后处理组:由计划合同部、财务部的部长负责,组织伤亡人员的家属接待,参与事故处理的善后工作。施工指挥组:由项目部安全质量负责人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质量教育,整改现场存在的安全隐患,尽快恢复施工生产。3.6应急物资1)防火、防爆、防泄露工具灭火器、消防水龙带、消防栓、洋镐、消防钩、水桶、铁锨、沙袋、管钳、抽水泵等。2)急救工具用具担架、车辆、医药箱(内备:止血绷带、急救药品等)3.7保障措施1)队伍保障各施工队组织的专项应急队伍,根据本工程可能

14、发生的危险事故,组织演练,熟练掌握相应的抢险方法、内容,形成技术纯熟,作风过硬,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灾害骨干队伍。 2)物资保障 在项目部分别设置危险应急仓库,保障一般消耗材料及施工作业机具、动力设备的供给。适当储备片石、砂袋、道碴、地材及型钢钢架、格栅钢架等加工支撑铁件。各工区主要备料具的数量、地点列表报项目部备案。 各施工队要对备用的推土机、装载机、挖掘机等抢险设备进行状态检查,确保抢险使用,并登记造册,报项目部备案,纳入备用。 物资发生消耗后必须立即补充,直至施工基本结束。3)运输保障本施工段抢险物资运输方案由项目部制定方案,各相关部门、单位负责实施落实。采取公路运输方式。4)

15、制度保障 检查巡视制度:各施工队及相关部门严格制定设备检查、“病害处所”建立量测制度,并认真落实。 值班制度:应急指挥机构在施工期,实行昼夜值班制,值班人员一旦接到危险发生报告,立即向领导汇报,启动事故应急响应程序。 巡查制度:当在危险源区域施工作业时,各作业队应及时安排有足够的人员对施工现场进行检查巡视,以便发现灾害预兆及时预警,各工区应为巡查人员设置必要的防备品和临时出动车辆。5)技术和通信信息保障应急机构配备先进的通信等设备,快速、准确传递危险区域事故信息,提高办公效率。在实施应急救援时,各施工队、救援专业组本着“一是以最快的速度开通线路恢复通车,二是把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三是把影响降低

16、到最小范围”的原则,认真开展救援工作。6)其他保障 后勤保障:项目部应急救援机构设置后勤保障组,负责危险事故抢险期间为抢险人员提供充足食品、饮水及住宿场所、用具。 卫生防疫保障:根据事故发生地点,由项目部邀请地方就近医院在抢险现场设置医疗救护点,负责现场的医疗救护工作。 治安保障:重大事故发生现场,由登畬镇公安派出所负责,成立现场保卫机构,维护抢险现场的生产、生活秩序,保卫抢险物资、机具安全,为现场各项抢险工作顺利进行提供良好的治安环境。 财务保障:由项目部负责事故现场发生时的费用,待调查组完成事故分析调查报告后,按程序向相关部门清算。 3.8奖励与处罚1)奖励对参加危险事故抢险的人员和单位,

17、有下列事迹之一者,可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奖励: 坚持巡守检查,遇有险情及时报告,减少灾害损失成绩显著者; 在执行事故抢险任务时,组织严密,指挥得当,防护得力,奋力抢险,完成任务出色者; 信息提供及时,及时供应抢险物资等,因而减轻灾害损失者; 有其他特殊贡献,成绩显著者。 2)处罚有下列行为之一者,视情节和危害后果,由项目部或司法部门按合同条款给予经济处分、治安处罚直至追究刑事责任: 拒不执行经批准的事故抢险方案,或者拒不执行应急领导小组调度方案; 玩忽职守,或者在事故抢险中临阵退缩者; 挪用、盗窃、贪污事故应急物资或钱款者; 阻碍应急处理工作人员依法执行公务者; 盗窃、毁损或者破坏公路隧道

18、、桥涵等设施及水文监测、气象测报、通信照明设施者; 其它危害事故抢险者。4. 危险源识别结合本项目的实际,存在的主要危险源有:土方坍塌、火灾爆炸、交通事故、触电事故、设备倒坍、中毒中暑、高处坠落、物体打击、模板坍塌、沥青烫伤。5. 专项应急预案5.1边坡坍塌应急预案5.1.1. 抢险原则以防为主,在不良地质地段中施工时,应采用防止和制止滑坡、涌水及坍塌的事故措施。若发生意外的滑坡、涌水或坍塌时,首先应抢救人员,其次抢救机具设备,并分析原因,确定抢险措施后再继续施工。5.1.2. 应急物资准备、维护和保养 应急物资的准备:挖掘机、装载机、临时救护车、配备急救担架,急救药箱,氧气袋、氧气瓶、常用包

19、扎物品、药品、止血品等设备。 通讯联络设备的配备:对应急救援人员配备手机、对讲机等通信设备。 应急物资要配备齐全并加强日常管理。 应急救援物资由安全部门定期进行检查,物资部门分别负责供应和维护保养。 不良地质边坡施工,要储备一定数量的抢险防护物资和物品,专物专用,并定期检查、补充。同时要加强施工期间的排水、和施工用水管理,防止积水浸泡地基。5.1.3. 抢险方案 当边坡有滑坡、塌方或其他危险迹象时,必须立即在危险地段设立明显标志或派专人看守,并迅速报告施工领导人员。情况严重时,应当停止工作将人员撤出危险地段。若塌方造成人员伤亡时,应将情况层层上报,以便相关抢险机构组织抢险工作。 抢险人员接到命

20、令后迅速到达滑坡、坍塌现场,先观察作业面是否处于安全稳定状态,有人员被埋时,采取先护后挖的方法救援。5.1.4. 塌方处理要点 如塌方已造成管沟边坡开裂等现象,必要时要对地表进行处理,并做好防排水、防止塌方的扩大。 对于小塌方,纵向延伸不长、塌方不高。采取人工排险,并安排安全员现场观测,发现险情立即发出警报通知施工人员撤离。 对于大型的塌方,按照先上部后下部的顺序清理。5.1.5. 抢险组织 灾害发生后,项目部应急领导小组迅速向工区下达抢险命令。在接到抢险命令后,相关人员立即赶赴现场。成立现场抢险领导小组指挥抢险,进行灾害先期处置。 各单位到达现场后,立即按照项目部工程应急预案要求开展抢险工作

21、,调查灾害情况,制定初步抢险措施,准备抢险劳动力和物资。并在30分钟内将灾害详细情况上报项目部应急领导小组。5.1.6. 抢险主要分工 现场应急领导小组负责全盘工作协调、指挥。 项目部负责抢险用车辆的运输组织。装运大型抢险机具的运输车辆,必须在半小时内调运至抢险现场。 设备部门负责抢险工地的用电。 5.2火灾爆炸应急预案5.1.5.2.1预防及抢险原则坚持“以人为本、关爱生命”的原则,以最快的速度、最大的效能,有序地实施救援抢险,把事故危害降到最低点,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维护社会稳定。快速反应、统一指挥、单位自救与社会救援相结合。5.2.2应急物资准备、维护和保养 应急物资的准备

22、:灭火剂、消防桶、消防砂、铁撬、水龙带、临时急救车、急救担架,急救药箱,常用包扎物品、药品、止血品等设备。 通讯联络设备的配备:对应急救援人员配备手机、对讲机等通信设施。 应急物资要配备齐全并加强日常管理。 应急救援物资由安全部门定期进行检查,物资部门分别负责供应和维护保养。5.2.3抢险方案5.2.3.1应急响应 当发生火灾、爆炸事故时,最先发现情况的人应立即发出警报,及时将发生火灾、爆炸的信息准确传出。 听警报的任何人,均有责任将信息报告给与其最近的管理人员,使消息迅速报告到项目部。 项目部火灾、爆炸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应立即启动应急救援预案,开展救援工作。同时及时将事故及受伤情况报告项目

23、部安质室和公司安质部。报告内容:事故发生的单位、时间、地点或里程、工程名称、伤亡人数、事故简要经过、事故抢救情况和采取的措施。 领导小组根据事故情况及时确定是否向社会相关救援机构请求支援,以避免事态的进一步扩大。如确定需要支援,应向社会相关救援机构报告发生伤亡和伤害的地点、伤害类型,同时必须告知工程附近最醒目的标志建筑,以利相关单位迅速判断方位。同时安排接车人员迅速到路口等待,迎接抢救车辆,引领急救车迅速到达现场。5.2.3.2应急救援 发生火灾、爆炸事故后,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应立即赶赴事故现场,投入救援工作,各有关部(室)、工区按照快速反应统一指挥,协同配合的原则,迅速开展抢救人员,尽可能地减

24、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火灾、爆炸事故,施工现场及生活、办公等场所,一旦发生火灾、爆炸事故,在第一时间内(即初始阶段),在场人员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要慌乱,要立即采取果断措施予以补救。充分利用现场备用的灭火器、灭火砂、锹、钩、水桶等物品将火扑灭,电器着火时首先要切断电源,未切断电源时不能用水,宜用砂,如扑灭不息,尽量控制火势的蔓延扩展。如发生爆炸应迅速将人员撤离爆炸现场。 火灾、爆炸险情发生后,如有被困人员,要强制自己保持头脑冷静,实施自救逃生。并根据所熟悉的环境及具体情况尽快逃离火区、及爆炸现场,切不可延误逃生良机。 如遇烟雾呛人时,可用湿手巾、湿口罩捂住口鼻,无水时干手巾、干口罩也可以。俯身

25、或贴近地面逃离危险区域。 如火势较大时应立即拨打“119”火警电话,详细告知火灾具体地点、方位、最快捷的道路,并派人到路口接应消防车。 积极组织自发性互救和有组织的互救,并高喊 “着火了”“出事了”“发生爆炸了”,以便使更多的人前来救人、扑火和帮助人员逃生。如身上衣服着火,应迅速将衣服脱下,就地滚动,将火扑灭,但应注意不要滚动太快,更不要身穿着火衣服跑动,如附近有水源应迅速将自身淋湿。 因火灾、爆炸事故人员伤势严重,在内部进行简单包扎、止血处理的同时,向周边120急救中心报告,请求支援,并将受伤人员送往医院抢救。 事故发生后,要妥善保护好事故现场,确需要移动某些物件时,应做好标记,以便查找事故

26、原因。5.2.4抢险组织 灾害发生后,项目部应急领导小组迅速向施工队下达抢险命令。在接到抢险命令后,相关立即赶赴现场。成立现场抢险指挥部指挥抢险,进行灾害先期处置。 各单位到达现场后,立即按照项目部工程应急预案要求开展抢险工作,调查灾害情况,制定初步抢险措施,准备抢险劳动力和物资。并在30分钟内将灾害详细情况上报项目部应急领导小组。 抢险主要分工: 现场指挥部负责全盘工作协调、指挥。 施工队负责抢险用车辆的运输组织。装运抢险机具的运输车辆,必须在半小时内调运抢险现场。 供电部门负责抢险工地的用电供应。 5.3交通事故应急预案5.3.1预防及抢险原则坚持“以人为本、关爱生命” 、“预防为主、统一

27、指挥、分工明确、及时救援”的原则,以最快的速度、最大的效能,有序地实施救援抢险,把事故危害降到最低点,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维护社会稳定。快速反应、统一指挥、单位自救与社会救援相结合。5.3.2应急物资准备、维护和保养 应急物资的准备:灭火剂,如二氧化碳、1211、1301、干粉;临时急救车、急救担架,急救药箱,常用包扎物品、药品、止血品等设备。 通讯联络设备:对应急救援人员配备手机、对讲机等通信设备。 应急物资要配备齐全并加强日常管理。 应急救援物资由安全部门定期进行检查,物资部门分别负责供应和维护保养。5.3.3抢险方案5.3.3.1应急响应 接警程序:当发生交通事故时,最先发

28、现情况的人应立即报告交通事故,及时将交通事故的信息准确传出。 发现交通事故的任何人,均有责任将信息报告给与其最近的管理人员,使消息迅速报告到项目部。 项目部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应立即启动应急救援预案,开展救援工作。同时及时将事故及受伤情况报告项目部。报告内容:事故发生的单位、时间、地点或里程、工程名称、伤亡人数、事故简要经过、事故抢救情况和采取的措施。 领导小组根据事故情况及时确定是否向社会相关救援机构请求支援,以避免事态的进一步扩大。如确定需要支援,应向交通管理部门速拨打122报警电话,报告发生交通事故伤亡和伤害的地点,同时必须告知工程附近最醒目的标志建筑,以利相关单位迅速判断方位。同时安排接车

29、人员迅速到路口等待,迎接抢救车辆,引领急救车迅速到达现场。5.3.3.2应急救援 发生交通事故后,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应立即赶赴事故现场,投入救援工作,各有关部(室)、工区按照快速反应统一指挥,协同配合的原则,迅速开展抢救人员,尽可能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因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伤势严重,要对症抢救,在进行简单包扎、止血处理的同时,向周边120急救中心报告,请求支援,在120急救中心到来后,应速将受伤人员送往医院长抢救。 事故发生后,要妥善保护好事故现场,确需要移动某些物件时,应做好标记。5.3.4抢险组织 事故发生后,项目部应急领导小组迅速向施工队下达抢险命令。在接到抢险命令后,相关立即赶赴现场

30、。成立现场抢险指挥部指挥抢险,进行灾害先期处置。 救援人员到达现场后,立即按照项目部工程应急救援预案要求开展抢险工作,调查事故情况,制定初步抢险措施,准备抢险劳动力和物资。并在30分钟内将灾害详细情况上报工程指挥部。 抢险主要分工 现场指挥部负责全盘工作协调、指挥。 施工队负责救援用车辆的运输组织。5.4触电事故应急预案5.4.1预防及抢险原则坚持“以人为本、关爱生命” 、“预防为主、统一指挥、分工明确、及时救援”的原则,以最快的速度、最大的效能,有序地实施救援抢险,把事故危害降到最低点,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维护社会稳定。快速反应、统一指挥、单位自救与社会救援相结合。5.4.2应

31、急物资准备、维护和保养 应急物资的准备:救护指挥车、急救担架,急救药箱,氧气袋、常用包扎物品、药品、止血品等设备。 通讯联络设备配备:手机、对讲机等通信设备。 应急物资要配备齐全并加强日常管理。 应急救援物资由安质部门定期进行检查,物资设备部门分别负责供应和维护保养。5.4.3抢险方案5.4.3.1应急响应 当工地发生触电事故伤害时,最先发现情况的人应立即发出警报,及时将发生触电的信息准确传出。 听到警报的任何人,均有责任将信息报告给与其最近的管理人员,使消息迅速报告到项目部。 项目部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应立即启动应急救援预案,开展救援工作。同时及时将事故及伤亡情况报告指挥部、驻地办、公司安质部。

32、报告内容:事故发生的单位、时间、地点或里程、工程名称、伤亡人数、事故简要经过、事故抢救情况和采取的措施。 领导小组根据事故情况及时确定是否向社会相关救援机构请求支援,以避免事态的进一步扩大。如确定需要支援,应向社会相关救援机构报告发生伤亡和伤害的地点、伤害类型,同时必须告知工程附近最醒目的标志建筑,以利相关单位迅速判断方位。同时安排接车人员迅速到路口等待,迎接抢救车辆,引领急救车迅速到达现场。5.4.3.2应急救援 发生触电事故后,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应立即赶赴事故现场,投入救援工作,各有关部(室)、施工队按照快速反应统一指挥,协同配合的原则,迅速开展抢救人员,尽可能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发

33、生触电事故后,首先切断发生事故的分路电源或现场总电源,核实事故情况,避免因抢救时造成不必要的二次伤亡事故;其次要采取急救措施。触电急救的基本原则是,应在现场对症地采取积极措施保护触电者生命,并使其能轻伤情、减少痛苦。具体是:迅速(脱离电源)、就地(进行抢救)、准确(姿势)、坚持(抢救)的“八字原则”。 当发生人身触电事故时,首先使触电者脱离电源,迅速急救。使触电人员脱离带电体时,抢救人员必须首先保证自己不被伤害。 对于低压触电事故,可采用下列方法使触电者脱离电源:如果触电地点附近有电源开关或插销,可立即拉开电源开关或拔下电源插头,以切断电源;可用有绝缘手柄的电工钳、干燥木柄的斧头、干燥木把的铁

34、锹等切断电源线,也可采用干燥木板等绝缘物垫入触电者身下,以隔离电源;当电线搭在触电者身上或被压在身下时,也可用干燥的衣服、手套、绳索、木板、木棒等绝缘物为工具,拉开提高或挑开电线,使触电者脱离电源,切不可直接去拉触电者。 对于高压触电事故,可采用下列方法使触电者脱离电源:立即通知有关部门停电;带上绝缘手套,穿上绝缘鞋,用相应电压等级的绝缘工具按顺序拉开开关;用高压绝缘杆挑开触电者身上的电线。 触电者如果在高空作业时触电,断开电源时,要防止触电者摔下来造成二次伤害。5.4.3.3对症抢救触电者摆脱电体后,应立即就地对其进行救护,除非周围狭窄、潮湿,不具备抢救条件,可将其转移到另外的地方。急救步骤

35、如下: 使触电者仰面平躺,检查有无呼吸和心脏跳动。 如触电者呼吸短保促或微弱,胸部无明显呼吸起伏,立即对其进行口对口的人工呼吸。 如触电者脉博微弱,应立即对其进行人工心脏按摩,在心脏部位不断按压、松开,频率为60次/分钟,帮助触电者复苏心脏跳动。 触电的不良影响,不是一下子表现出来的。因此,即使触电者自我感觉良好,也不得继续工作,应使其平躺,保持安静,同时保证周围空气流通,由医生来决定是否需要进一步治疗。 在急救医生到来后,应将伤员受伤原因和已经采取的救护措施详细告诉医生。 触电事故后,要妥善保护好现场,以便查找事故原因。以便查找事故原因。5.4.4抢险组织事故发生后,项目部应急领导小组迅速向

36、施工队下达抢险命令。在接到抢险命令后,相关立即赶赴现场。成立现场抢险指挥部指挥抢险,进行事故先期处置。 各单位到达现场后,立即按照项目部工程应急救援预案要求开展抢险工作,调查灾害情况,制定初步抢险措施,准备抢险劳动力和物资。并在30分钟内将灾害详细情况上报指挥部、驻地办、公司。抢险主要分工 现场指挥部负责全盘工作协调、指挥。 工区负责抢险用车辆的运输组织。5.5设备应急预案5.5.1预防及抢险原则坚持“以人为本、关爱生命” 、“预防为主、统一指挥、分工明确、及时救援”的原则,以最快的速度、最大的效能,有序地实施救援抢险,把事故危害降到最低点,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维护社会稳定。快速

37、反应、统一指挥、单位自救与社会救援相结合。5.5.2应急物资准备、维护与保养 应急物资准备:主要是配备装碴机、挖掘机、起重吊车、自御车、焊接切割用具、氧气瓶、乙炔瓶、千斤顶、自备发电机、电筒、救护指挥车、急救担架,急救药箱,氧气袋、常用包扎物品、药品、止血品等设备。 通讯联络设备:配备手机、对讲机等通信设备。 应急物资维护与保养:主要是配备齐全并加强日常管理,由项目部安监部门定期进行检查,物资保障部门分别负责供应和维护保养。5.5.3抢险方案5.5.3.1应急响应 当发生设备倒塌事故伤害时,最先发现情况的人及时将设备倒塌事件的信息准确传出。 听到警报的任何人,均有责任将信息报告给与其最近的管理

38、人员,使消息迅速报告到项目部。 项目部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应立即启动应急救援预案,开展救援工作。同时及时将事故及伤亡情况报告项目部安质部和公司安质部。报告内容:事故发生的单位、时间、地点或里程、工程名称、伤亡人数、事故简要经过、事故抢救情况和采取的措施。 领导小组根据事故情况及时确定是否向社会相关救援机构请求支援,以避免事态的进一步扩大。如确定需要支援,应向社会相关救援机构报告发生伤亡和伤害的地点、伤害类型,同时必须告知工程附近最醒目的标志建筑,以利相关单位迅速判断方位。同时安排接车人员迅速到路口等待,迎接抢救车辆,引领急救车迅速到达现场。5.5.3.2应急救援 发生设备倒塌事故后,应急救援领导小

39、组应立即赶赴事故现场,投入救援工作,各有关部(室)、工区按照快速反应统一指挥,协同配合的原则,迅速开展抢救人员,尽可能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发生设备倒塌事故后,应做到以人为本,先抢救人员,利用各种工具、设备将人员救出,因人员伤势严重,在进行简单包扎、止血处理的同时,向周边120急救中心报告,请求支援,在急救医生到来后,应将伤员受伤原因和已经采取的救护措施详细告诉医生到医院抢救。 事故发生后,要妥善保护好事故现场,确需要移动某些物件时,应做好标记,以便查找事故原因。5.5.4抢险组织 灾害发生后,项目部应急领导小组迅速向工区下达抢险命令。在接到抢险命令后,相关立即赶赴现场。成立现场抢险指挥

40、部指挥抢险,进行灾害先期处置。 各单位到达现场后,立即按照项目部工程应急预案要求开展抢险工作,调查灾害情况,制定初步抢险措施,准备抢险劳动力和物资。并在30分钟内将灾害详细情况上报指挥部、驻地办、公司。 抢险主要分工: 现场指挥部负责全盘工作协调、指挥。 工区负责抢险用车辆的运输组织。 供电部门负责抢险工地的用电。 5.6食物中毒、中暑应急预案5.6.1食物中毒5.6.1.1概述食物中毒是由于误食被细菌、细菌毒素、毒物等污染或含有毒物质的食物后,引起人体损害而产生中毒症状的疾病。5.6.1.2食物中毒的特点 在食堂用餐,可因吃同一种有毒食物而暴发性中毒,来势凶猛,发病率高,危害性大; 潜伏期短

41、,大多在摄入有毒食品半小时到24小时内发病; 临床症状大多相似,一般以急性胃肠炎症为主。5.6.1.3食物中毒的应急处理 催吐:只要胃内尚有毒物存在,都应作催吐处理,催吐是排出胃内毒物的最好方法。催吐可用硬羽毛、筷子、手指等搅触咽喉壁使之呕吐,同时口服清水,反复刺激呕吐,以胃内物为清水为度。 口服盐水:将食盐8克溶入200毫升温水中反复口服。 病情严重者在应急处理的同时向周边120急救中心报告,请求支援,或急送医院进行救治。5.6.1.4食物中毒的预防(1)制定切实可行的卫生制度,不食有毒食物是预防中毒的根本措施;(2)提高警惕,克服麻痹思想,做好食品卫生工作和安全保卫工作。(3)禁止销、购有

42、毒或变质食品。(4)加强食品的制、储存过程中的卫生管理,防止变质或污染。(5)食堂应做到有计划的采购和烧煮食物,尽量不积压。(6)从事炊事人员经定期检查身体,凡患有传染病或治疗未愈之前,不得从事饮食工作。(7)、消灭蝇、鼠、蟑螂等传染媒介,建立必要的卫生设施和食品卫生防护设备。(8)、防止食品变质或污染。(9)、检查食品质量、腐败、变质、污染的食物做到不买,不做、不吃。(10)饭、菜要煮熟,烧透,剩饭菜一定要回锅,烧煮后方可食用。(11)吃凉菜时,用开水短时烫炒,用冷开水冲洗,并加醋调味,以消灭病原体。(12)认识有毒动物、植物,以防误食中毒。(13)养成卫生习惯,不可随意摄食。(14)不用锌

43、、铜、锑等器具烧煮或储存酸性等食物,避免发生化学性食物中毒。(15)严格遵守农药的管理和使用,防止食物污染而导致中毒。5.6.2中暑5.6.2.1概述中暑是指高温或烈日暴晒引起体温调节紊乱所致的一组临床疾病群,以息热、皮肤干燥无汗及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为特征,一般分为中暑息热、中暑衰竭、中暑痉挛和日射病等类型。5.6.2.2中暑的表现 高温作业下出现口渴、大汗、疲乏、头昏、胸闷、恶心; 体温多在38以上,面色潮红,皮肤灼热; 中暑严重者出现面色苍白,恶心呕吐,血压下降; 重症中暑出现昏厥、昏迷、痉挛或高热、体温达40以上。5.6.2.3现场应急处理 迅速脱离高温环境; 在阴凉通风处安静休息; 及时

44、补充清凉含盐饮料; 严重者迅速物理降温,可用冰水或酒精擦拭,电风扇吹风: 拨打“120”或送医院救治。5.6.4.4中暑的预防 教育职工对中暑的防范意识; 保持工作环境的通风、通气和尽可能遮阳; 配发必需的劳保用品,如草帽、遮阳伞等; 配备预防药品如人丹、十滴水、清凉饮料等。5.7高处坠落事故应急预案本工程项目高处坠落事故最大可能发生在人员坠落沟槽、从模板支架或浇筑砼平台等高处作业时发生的坠落。为尽力避免本项目高处坠落事故的发生,保证本项目施工现场高处坠落事故的处理快速有序地进行,在发生事故后能及时有效地进行应急救援工作,首先要做好安全教育和安全带佩戴的检查落实等预防性工作,在事故发生时要防止

45、因应急行动组织不力或现场救援工作的无序和混乱而延误事故的应急救援,最大限度地避免或降低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5.7.1预防及抢险原则预防为主、统一指挥、分工明确、及时救援。5.7.2应急物资准备、维护和保养应急物资的准备:配备临时救护车、配备急救担架,急救药箱,氧气袋、氧气瓶、常用包扎物品、药品、止血品等设备。通讯联络设备的配备:对应急救援人员配备手机、对讲机等通信设备。应急物资要配备齐全并加强日常管理。应急救援物资由安全部门定期进行检查,物资部门分别负责供应和维护保养。5.7.3抢险方案5.7.3.1应急响应 当发生高处坠落事故伤害时,最先发现情况的人应立即发出警报,及时将事故的信息准确传出。

46、 听到警报的任何人,均有责任将信息报告给与其最近的管理人员,使消息迅速报告到项目部。 项目部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应立即启动应急救援预案,开展救援工作。同时及时将事故及伤亡情况报告项目部安监室和公司安质部。报告内容:事故发生的单位、时间、地点或里程、工程名称、伤亡人数、事故简要经过、事故抢救情况和采取的措施。 领导小组根据事故情况及时确定是否向社会相关救援机构请求支援,以避免事态的进一步扩大。如确定需要支援,应向社会相关救援机构报告发生伤亡和伤害的地点、伤害类型,同时必须告知工程附近最醒目的标志建筑,以利相关单位迅速判断方位。同时安排接车人员迅速到路口等待,迎接抢救车辆,引领急救车迅速到达现场。5.

47、7.3.2应急救援 发生高处坠落事故后,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应立即赶赴事故现场,投入救援工作,各有关部(室)、施工队按照快速反应统一指挥,协同配合的原则,迅速开展抢救人员,尽可能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因人员伤势严重,要对症抢救,在进行简单包扎、止血处理的同时,向周边120急救中心报告,请求支援,在急救医生到来后,应将伤员受伤原因和已经采取的救护措施详细告诉医生到医院抢救。 事故发生后,要妥善保护好事故现场,确需要移动某些物件时,应做好标记,以便查找事故原因。 5.7.4抢险组织 事故发生后,项目部应急领导小组迅速向工区下达抢险命令。在接到救援命令后,相关立即赶赴现场。 各单位到达现场后,立即

48、按照项目部工程应急救预案要求开展救援工作,调查事故情况,制定初步救援措施,准备救援劳动力和物资。并在30分钟内将事故详细情况上报工程指挥部。 事故处理主要分工: 现场指挥部负责全盘工作协调、指挥。 各施工队负责救援用车辆的运输组织。 5.8物体打击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认真贯彻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进一步加强项目部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做好安全教育和安全帽佩戴的检查落实等预防性工作,控制和减少物体打击事故的发生,一旦发生事故时要当机立断,采取有效措施和及时救援,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保证本项目施工现场物体打击事故的处理快速有序地进行。5.8.1预防及抢险原则以人为本,安全

49、第一、预防为主,统一指挥、有序作业,措施有效、及时救援。5.8.2应急物资准备、维护和保养应急物资的准备:配备临时救护车、配备急救担架,急救药箱,氧气袋、氧气瓶、常用包扎物品、药品、止血品等设备。通讯联络设备的配备:对应急救援人员配备手机、对讲机等通信设备。应急物资要配备齐全并加强日常管理。应急救援物资由安全部门定期进行检查,物资部门分别负责供应和维护保养。5.8.3防止物体打击事故的基本安全要求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按规定配戴好安全帽。应在规定的安全通道内出入和上落,不得在非规定通道位置行走。临时设施的盖顶不得使用石棉瓦作盖顶,所有出入口、通道口必须搭设双层防护棚和安全通道。边长小于或等于25

50、0mm的预留洞口必须用坚实的盖板封闭,用砂浆固定。作业过程一般常用工具必须放在工具袋内,物料传递不准往下或向上乱抛材料和工具等物件。所有物料应堆放平稳,不得放在临边及洞口附近,并不可妨碍通行。高空安装起重设备或垂直运输机具,要注意零部件落下伤人。吊运一切物料都必须由持有司索工上岗证人员进行指挥,散料应用吊篮装置好后才能起吊。拆除或拆卸作业要在设置警戒区域、有人监护的条件下进行。高处拆除作业时,对拆卸下的物料、建筑垃圾要及时清理和运走,不得在走道上任意乱5.8.4抢险方案5.8.4.1应急响应 当发生物体打击事故伤害时,最先发现情况的人应立即发出警报,及时将事故的信息准确传出。 听到警报的任何人

51、,均有责任将信息报告给与其最近的管理人员,使消息迅速报告到项目部。 项目部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应立即启动应急救援预案,开展救援工作。同时及时将事故及伤亡情况报告项目部安监室和公司安质部。报告内容:事故发生的单位、时间、地点或里程、工程名称、伤亡人数、事故简要经过、事故抢救情况和采取的措施。 领导小组根据事故情况及时确定是否向社会相关救援机构请求支援,以避免事态的进一步扩大。如确定需要支援,应向社会相关救援机构报告发生伤亡和伤害的地点、伤害类型,同时必须告知工程附近最醒目的标志建筑,以利相关单位迅速判断方位。同时安排接车人员迅速到路口等待,迎接抢救车辆,引领急救车迅速到达现场。5.8.4.2应急救援

52、 发生物体打击事故后,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应立即赶赴事故现场,投入救援工作,各有关部(室)、施工队按照快速反应统一指挥,协同配合的原则,迅速开展抢救人员,尽可能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根据人员伤势严重程度,采取相应措施对症抢救,在进行简单包扎、止血处理的同时,向周边120急救中心报告,请求支援,在急救医生到来后,应将伤员受伤原因和已经采取的救护措施详细告诉医生到医院抢救。注意事项:当抢救的重点放在对休克、胸部骨折和出血上进行处理。马上组织抢救伤员,观察伤员的受伤情况、部位、伤害性质,如伤员发生休克,应先处理休克。遇呼吸、心跳停止者,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挤压。处于休克状态的伤员要让其安静

53、、保暖、平卧、少动,并将下肢抬高约20度左右,尽快送医院进行抢救治疗。出现颅脑外伤,必须维持呼吸道通畅。昏迷者应平卧,面部转向一侧,以防舌根下坠或分泌物、呕吐物吸入,发生喉阻塞。有骨折者,应初步固定后再搬运。偶有凹陷骨折、严重的颅底骨折及严重的脑损伤症状出现,创伤处用消毒的纱布或清洁布等覆盖伤口,用绷带或布条包扎后,及时送就近有条件的医院治疗。发现脊椎受伤者,创伤处用消毒的纱布或清洁布等覆盖伤口,用绷带或布条包扎后。搬运时,将伤者平卧放在帆布担架或硬板上,以免受伤的脊椎移位、断裂造成截瘫,招致死亡。抢救脊椎受伤者,搬运过程,严禁只抬伤者的两肩与两腿或单肩背运。遇有创伤性出血的伤员,应迅速包扎止

54、血,使伤员保持在头低脚高的卧位,并注意保暖。正确的现场止血处理措施:a一般伤口小的止血法:先用生理盐水(0.9%NaCl溶液)冲洗伤口,涂上红汞水,然后盖上消毒纱布,用绷带,较紧地包扎。b加压包扎止血法:用纱布、棉花等做成软垫,放在伤口上再加包扎,来增强压力而达到止血。c 止血带止血法:选择弹性好的橡皮管、橡皮带或三角巾、毛巾、带状布条等,上肢出血结扎在上臂上1/2处(靠近心脏位置),下肢出血结扎在大腿上1/3处(靠近心脏位置)。结扎时,在止血带与皮肤之间垫上消毒纱布棉纱。每隔2540分钟放松一次,每次放松0.51分钟。 事故发生后,要妥善保护好事故现场,确需要移动某些物件时,应做好标记,以便

55、查找事故原因,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防止此类事故再次发生,组织所有人员进行事故教育。5.8.5抢险组织 事故发生后,项目部应急领导小组迅速向工区下达抢险命令。在接到救援命令后,相关立即赶赴现场。 各单位到达现场后,立即按照项目部工程应急救预案要求开展救援工作,调查事故情况,制定初步救援措施,准备救援劳动力和物资。并在30分钟内将事故详细情况上报工程指挥部。 事故处理主要分工: 现场指挥部负责全盘工作协调、指挥。 各施工队负责救援用车辆的运输组织。 5.9模板坍塌应急预案5.9.1抢险原则以人为本,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统一指挥、有序作业,措施有效、及时救援。使受困者迅速脱离险情,使伤员尽快得到救治

56、,将模板坍塌、倒塌事故发生的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5.9.2应急物资准备、维护和保养 应急物资的准备:配备临时救护车、配备急救担架,急救药箱,氧气袋、氧气瓶、常用包扎物品、药品、止血品等设备。 通讯联络设备的配备:对应急救援人员配备手机、对讲机等通信设备。 应急物资要配备齐全并加强日常管理。 应急救援物资由安全部门定期进行检查,物资部门分别负责供应和维护保养。5.9.3抢险方案5.9.3.1应急响应 当发现模板出现明显变形、坍塌或其他危险迹象时,最先发现情况的人应立即发出警报,及时将事故的信息准确传出。 听到警报的任何人,均有责任将信息报告给与其最近的工作人员及管理人员,使消息迅速报告到项目部。

57、 项目部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应立即启动应急救援预案,开展救援工作。同时及时将事故及伤亡情况报告项目部安监室和公司安质部。报告内容:事故发生的单位、时间、地点或里程、工程名称、伤亡人数、事故简要经过、事故抢救情况和采取的措施。 领导小组根据事故情况及时确定是否向社会相关救援机构请求支援,以避免事态的进一步扩大。如确定需要支援,应向社会相关救援机构报告发生伤亡和伤害的地点、伤害类型,同时必须告知工程附近最醒目的标志建筑,以利相关单位迅速判断方位。同时安排接车人员迅速到路口等待,迎接抢救车辆,引领急救车迅速到达现场。5.9.3.2应急救援 当发现模板出现明显变形、坍塌或其他危险迹象时,必须立即停止支模或

58、砼浇筑作业,将人员撤出危险地段,并在危险地段设立明显标志或派专人看守,并迅速报告施工领导人员。若已造成人员伤亡时,应将情况层层上报,以便相关抢险机构组织抢险工作。 抢险人员接到命令后迅速到达现场,先观察作业面是否处于安全稳定状态,有人员被埋时,采取先支护加固后挖的方法救援,防止事态进一步恶化,引发群体伤亡,使受困者迅速脱离险情,救治伤员,将事故发生的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5.9.4 事故发生时的处置要点尽量使用人工挖掘、搬运坍塌的材料,及时抢救被掩埋伤员和补困人员脱离危险区。 进行简易包扎、止血或简易骨折固定。对呼吸、心跳停止的伤员立即予以人工胸外心脏挤压、人工呼吸等心脏复苏措施,不能轻易放弃,

59、必须坚持到底。事故发生后应立即报告项目部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在第一时间到达后立即组织应急救援队抢救现场伤员,清理坍塌现场,并做好警戒,禁止无关人员进入事故现场,以免造成二次伤害。应急救援队负责消除伤员口、鼻内泥块、凝血块、呕吐物等,将昏迷伤员舌头拉出,以防窒息。组织人员尽快解除重物压迫,减少伤员挤压综合症发生。并将其转移至安全地方。尽快与120急救中心取得联系,详细说明事故地点、严重程度,并派人到路口接应,同时准备好车辆随时准备运送伤员到附近的西丽医院救治。在没有人员受伤的情况下,现场负责人应根据实际情况研究补救措施,在确保人员生命安全的前提下,组织恢复正常施工秩序。技术负责人、

60、现场安全员应对模板坍塌事故进行原因分析,制订相应的纠正措施,认真填写伤亡事故报告表、事故调查等有关处理报告,并上报公司和上级相关部门,同时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防止此类事故再次发生,组织所有人员进行事故教育。5.9.5抢险组织 灾害发生后,项目部应急领导小组迅速向工区下达抢险命令。在接到抢险命令后,相关人员立即赶赴现场。成立现场抢险领导小组指挥抢险,进行灾害先期处置。 各单位到达现场后,立即按照项目部工程应急预案要求开展抢险工作,调查灾害情况,制定初步抢险措施,准备抢险劳动力和物资。并在30分钟内将灾害详细情况上报项目部应急领导小组。5.9.6抢险主要分工 现场应急领导小组负责全盘工作协调、指挥

61、。 项目部负责抢险用车辆的运输组织。装运大型抢险机具的运输车辆,必须在半小时内调运至抢险现场。 设备部门负责抢险工地的用电。 5.10沥青高温烫伤事故应急预案5.2.5.10.1预防及抢险原则 以人为本、关爱生命,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安全劳动意识,严格按照规程操作,加强劳动保护措施。 及时报告,尽快抢救、专业救治、严防感染。 快速反应、统一指挥、单位自救与社会救援相结合。 以最快的速度、最大的效能,有序地实施救援抢险,把事故危害降到最低点,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维护社会稳定。5.10.2应急物资准备、维护和保养 应急物资的准备:主要是配备装载机、挖掘机、起重吊车、自御车、焊接切割用具、氧气瓶、乙炔瓶、千斤顶、自备发电机、电筒、临时急救车、急救担架,急救药箱,氧气袋、常用包扎物品、药品、止血品等设备。 通讯联络设备的配备:对应急救援人员配备手机、对讲机等通信设施。 应急物资要配备齐全并加强日常管理。 应急救援物资由安全部门定期进行检查,物资部门分别负责供应和维护保养。5.10.3抢险方案5.10.3.1应急响应 在生产或施工中发生烫伤的危险和危害时,事故现场人员应大声呼救立即发出警报,及时将事故信息准确传出,并及时处置安全撤离,使损害及损失最小。同时应将现场情况报告主管领导,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