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度修剪对成熟和过熟天然云南红豆杉复壮影响初步研究

上传人:1888****888 文档编号:39720927 上传时间:2021-11-1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适度修剪对成熟和过熟天然云南红豆杉复壮影响初步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适度修剪对成熟和过熟天然云南红豆杉复壮影响初步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适度修剪对成熟和过熟天然云南红豆杉复壮影响初步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资源描述:

《适度修剪对成熟和过熟天然云南红豆杉复壮影响初步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适度修剪对成熟和过熟天然云南红豆杉复壮影响初步研究(1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适度修剪对成熟和过熟天然云南红豆杉复壮影响初步研究第30卷第4期2O09年8月四川林业科技JournalofSichuanForestryScienceandTechnologyVo1.30,No.4Aug.,2009适度修剪对成熟和过熟天然云南红豆杉复壮影响初步研究刁阳光,蒋哗,罗晓波,周聪,李卫东,袁志明.(1.凉山州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四川凉山615000;2.木里县林业局,四川木里615800;3.凉山州林科所,四川凉山615021)摘要:研究结果表明:木里天然生长之云南红豆杉以成熟和过熟林分为主,主梢枯死率平均在78.5%左右,在自然状态下天然更新不良,但该树种在主干或主枝受损后具有

2、较强的萌蘖更新能力;对云南红豆杉成熟和过熟母树进行适度修枝,不仅能有效刺激母树主干萌蘖更新芽的形成和生长,而且能极大地增加一级以上各级侧枝的数量和提高枝条生长量,使成熟和过熟树体焕发生机.其修剪强度以母树一级侧枝上枝径在】.5cm左右的次级侧枝总量的4o%一50%为宜;复壮修剪必须经林业相关部门批准和在严格监管的条件下进行,且复壮修剪只能采用短截回缩的方式均匀地在一级侧枝上部枝径1.5锄左右处短截和修剪一级侧枝上的次级侧枝,同时应切除母树原已枯死的枯梢和枯枝,严禁直接在母树主干上剪切一级侧枝.关键词:云南红豆衫;适度修剪;复壮技术中图分类号:S7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5508(2

3、009)04005704云南红豆杉(TaxuswallichianaZucc.Var.yunnanens/s(ChengetL.K.Fu)C.T.Kuan),系国家一级濒危保护植物,因其树皮和叶中含有的紫衫醇对治疗乳腺癌,小叶肺癌等具有较好疗效而享誉世界.云南红豆杉在凉山州分布于木里,盐源,西昌3县(市)海拔2800m3500m的高山林区,系天然生长.但现保存之天然云南红豆杉,除木里县有一定的资源量外,盐源,西昌仅有零星分布,不仅数量少,而且大多为成熟和过熟植株,且天然更新不良.造成该树种如此现状,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受物种自身生物学特性限制,由于云南红豆杉属雌雄异株,且多散生于林中,易造成物种

4、间隔离和花期不遇,使传粉受到影响,结实少,而种子外种皮鲜艳略带甜昧,鸟兽又喜食.同时,红豆杉种子具深休眠特性,一般情况下需经两个冬季和一个夏季的休眠后才能发芽,由于休眠时间过长,加之其分布区又潮湿多雨,到达地面的种子一部分随侵蚀水流带走,一部分发霉腐烂或再次遭到鸟兽侵害,致使绝大多数种子难以参与更新.另一方面,云南红豆杉分布区,是过去森工企业采伐木材的主要林区,在红豆杉未列入保护树种前,受采伐和更新清林的多次影响,不仅损毁了部分资源,而且使其生存环境趋于恶化.同时,上世纪90年代初期,在红豆杉开发热潮影响下,采用杀鸡取卵方式剥皮获取原料,更进一步加速了资源破坏进程.为保护发展和合理利用云南红豆

5、杉这一珍稀资源,我们根据国家林业局林护发E2ore240号,四川省林业厅林保函2001338号,凉山州林业局凉林函2001167号等文件精神,在合理修枝繁育资源基础上,结合修枝开展了成熟和过熟母树复壮试验研究,以期通过研究为保护和合理利用野生资源提供实践依据.1试验区基本情况调查及试验区位于凉山州木里藏族自治县的阿比店,桃坝,蚂蝗沟及前山沟4地,海拔2800m一3500m,年均气温l0.4一6.5,1月均温1.63.8C,7月均温16cc13C,年均最低温一8.4,10年有效积温2000C左右,无霜期<140d;年降雨量l000mm左右,年蒸发量160Omm,年相对湿度60%左右,属温带

6、气候类型.试验区土壤以棕壤,暗棕壤为主.在此种气候,土壤条件下生长的植被主要为亚高山针叶林,其植被类型主要有:箭竹一丽江云杉林,灌木一丽江云杉收稿日期:2009-03,18作者简介:刁阳光(1955一),男,高级工程师,从事金沙江干热河谷营造林技术研究.58四川林业科技3O卷林,灌木一云南铁杉林,铁杉+冷杉+桦木+槭树混交林等类型.2试验内容,研究方法2.1基本情况调查依据木里红豆杉分布现状,分别选择阿比店,桃坝,蚂蝗沟,前山沟4个主要分布区,采用线路调查与标准地调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线路调查主要了解红豆杉分布的生境情况,标准地调查主要调查天然红豆杉林分现状,以了解红豆杉在本区域的基本生长情况

7、和更新状况,确定复壮研究试验地点.2.2修剪复壮试验研究方法2.2.1修剪复壮的理论及实践依据据对经济林木,园林树木等大量相关研究表明,树木修剪的作用范围并不局限于被修剪枝条本身,而是对树的整体起作用.一方面,通过修剪可以减少枝芽数量,使养分集中供应于保留下来的枝芽,改善母树通风透光条件,提高叶的功能,使局部枝芽的营养水平提高.另一方面,通过修剪能够调节树体内营养物质的分配,运转,利用以及激素的影响,从而影响母树的生长.再者,若采取短截枝条,还可提高枝条中的含氮量和水分含量,相对减少碳水化合物含量,有利于生长而不利于花芽形成,提高萌芽率和成枝率.同时,短截使根系供给保留枝芽的细胞激动素相对增多

8、,当剪去了生长素含量高的顶部枝芽,削弱了其下运对侧芽的抑制作用,从而有利于侧芽萌发和成枝,修剪具有对树体局部促进增长和整体抑制的双重作用.2.2.2复壮修剪研究方法选择相同环境条件且基本能满足试验的相对较成片的红豆杉成熟和过熟林分,按随机区组6次重复设计,采用短截,回缩和疏剪相结合的方式,分别按30%,40%,50%和60%的强度对一级侧枝上部进行回缩性修剪,对次级侧枝进行短截和均匀性疏剪.修剪枝条的直径控制在1.5cm左右,若母树存在枯枝,枯梢,在修剪时一并将枯枝梢切除.修剪试验4a后,再按东,南,西,北4个方位,在1,3轮一级侧枝上剪取枝径1.5cm的标准枝,分别测定1a4a生枝条生长量以

9、及1.5era枝径标准枝上0.5cm,0.5Cnl一1Crll,1cm次级小枝的数量及长度,并依据红豆杉具有萌芽更新的特点,同时调查试验母树主干上的不定芽生长情况,并进行相关分析.3试验研究结果3.1木里云南红豆杉基本情况调查结果经对木里县4个主要分布区调查,云南红豆杉在本区天然分布海拔在2800m一3500m之间的阴坡,半阴坡及沟谷,3000m一3300m为集中分布区.在分布区内红豆杉多呈小块状,簇状和散生等不等距分布,且年龄差异大,植株参差不齐,林分成层现象十分明显.调查区红豆杉基本处于乔木层的第二亚层,平均树高8.6m,最高15nl;平均胸径21.4cnl,胸径区间l5.8cm57cm;

10、平均冠幅2O.9lnl2,冠高7.O1Ill,枝下高平均1.1m,最低O.3m;一级侧枝平均23.8枝,最多73枝;主梢平均枯死率78.5%,最高88.24%,最低68.75%;4个调查区红豆杉林下仅偶见有天然更新的幼苗幼树,但过去因采伐木材折断主干和人为破坏后保留的树桩,其主干萌芽更新十分良好.3.2复壮修剪试验研究结果分析通过基本情况调查,复壮修剪试验研究选择在阿比店和蚂蝗沟两地进行,研究结果如下:3.2.1修剪对母树主干萌芽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修剪母树的主干100%萌发了新芽,平均生长新芽达200.8个芽,最低也有31个芽,而未修剪母树主干平均仅有1.12个芽,最高仅有5个芽.结果表

11、明,修剪能有效促进成熟和过熟云南红豆杉主干皮部不定芽的萌发(表1).表1不同处理母树主干萌芽生长情况统计3.2.2修剪对促进母树枝条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分析表明,修剪母树1a生枝长度生长与不采枝比,差异不显着,但枝径生长有极显着差异.随着生长时间延长,则无论枝条长度与枝径均表现出显着差异,这种差异在径生长方面表现尤为突出.4期刁阳光,等:适度修剪对成熟和过熟天然云南红豆杉复壮影响初步研究59经进一步对1.5cm枝径的标准枝上的次级枝生长情况测定分析,次级枝0.5cm,0.5cmlcm,1cm三个级别的小枝,修剪母树与不修剪母树比,枝条数量均有极显着差异,而长度生长除1cm小枝外,0.5cm,0.

12、5cmIcm级别的小枝均有显着差异(表2).3.3修剪强度对母树复壮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修剪强度增大,主干上萌发的萌芽数显着增加,萌芽数量极差高达161个芽;标准枝条上0.5cm一1cm,0.5cm枝径的小枝也成增加趋势,但各级枝条生长量则随修剪强度增大而有所下降.表2不同处理母树184a生枝条生长统计分析处理枝条分级数孚平均枝长平均塑!F(cm)【xi)(cm)数量均方枝长均方数量长度.平均平均平均平均母树修剪主干树高胸径冠幅冠高生长强度萌芽(m)(cm)(m)(m)状况(%)(个)标准枝规格标准枝分枝生长情况霄瞢嚣嚣苕分析表明,不同修剪强度对母树各级小枝条的数量和生长量均有极显着影响.表

13、6修剪强度对母树枝条生长影响差异比较备注:数量显着差1cmFo.惦-0.09,Fo.ol=0.13;0.5cm一1cnao.05-0.52,F0.oI=D.07;OCmVo.惦=O.40,F0l0l=O.53.生长量:1cmFo.05O.08,Fo.oI-0.11;0.5cm一1emFo.=O.38,Fo.0l=O.52;0_5cmFo.05=1.76,F0.0l-2.38四川林业科技3O卷差异比较看出,在标准枝上生长的小枝,1CIT/枝条数量和各级枝条生长量随修剪强度降低而增加,而1em以下枝条则随修剪强度增大而增加(参见表3,表4,表5和表6).4小结与讨论通过对凉山州木里县天然生长之云南

14、红豆杉初步调查和适度修剪复壮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木里天然生长之云南红豆杉主要分布于海拔2800m一3500m.3000m一3300m为其集中分布区;该树种多为小乔一中乔,少有高大乔木,且分枝低,侧枝生长量较大,受自身生物学特性和本区气候影响,生长十分缓慢;现天然生长的红豆杉以成过熟林分为主,枯梢现象十分严重,在自然状态下天然更新不良,但该树种在主干或主枝受损后具有较强的萌蘖更新能力.(2)对云南红豆杉成过熟母树进行适度修剪,不仅能有效刺激母树主干萌蘖更新芽的形成和生长,而且能极大地增加一级侧枝上生长的各级侧枝的数量和提高枝条生长量,使成过熟树体焕发生机.(3)经对修剪后云南红豆杉母树主干

15、萌蘖更新芽生长数量,标准枝上各级枝条生长数量,生长量综合分析比较,云南红豆杉成过熟母树复壮修剪强度以4O%一50%为宜.(4)云南红豆杉系国家一级濒危保护树种,其成过熟母树复壮修剪必须经林业相关部门批准和在严格监管的条件下进行.复壮修剪只能采用短截回缩和疏剪相结合的方式,均匀地在一级侧枝上部枝径1.5cm左右处短截回缩和对一级侧枝上的次级侧枝进行回缩和疏剪,同时应切出母树上原已枯死的枯梢和枯枝,严禁直接在母树主干上剪截一级侧枝.参考文献:1尹嘉庆,等.云南红豆杉资源及发展策略J.云南林业,1995,(2).2钱能斌.四川红豆杉属植物资源及其保护与利用J.资源开发与市场,1996,(2).3李连

16、芳,等.云南红豆杉药用人工原料林培育技术进展及发展策略J.云南林业科技,2001,(1).4包维楷,等.中国红豆杉资源及其开发研究现状与发展对策J.自然资源,1998,(4).5马明东,等.红豆杉资源及开发利用综述J.四川林业科技,2004,(1).6曹基武,等.南方红豆杉营林技术研究J.林业科技,1999,(5).(上接第77页)利用鹿茸,鹿肉,鹿皮,鹿鞭等资源,增加牧区群众因看护,驯养而获得的收益;可建立一定规模的名贵和珍稀野生中药材保护基地,合理利用林地资源与药业企业联合,开展中药材资源的种植,如高原虫草,大黄,红五加,秦艽,羌活等名贵中药材的种植已在区内开始了一定成效的尝试;天然野生菌

17、类(如松茸菌,羊肚菌,牛肝菌,鹅蛋菌等),天然林下野生蔬菜(如蕨苔,山韭菜等)的开发利用还有相当的潜力.参考文献:1wW.E2.3.stuls.4张志强.论西北地区的生态建设与可持续发展fJ.中国可持续发展,2002,(1).王衡茅.试论中国森林资源现状与持续发展初探J.自然资源,1997,(4).项文化,石军南,吕勇.南方集体林区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的探讨J.中南林业调查规划,2001,20(1):2529.朱春全,张守攻.森林可持续经营国际进程及生态区域评价A第十一届世界林业大会文献选编c.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8:383389.杨建洲.试论南方集体林区分类经营中公益林和商品林的经营管理J.林业经济问题,1996,5:9一l8.黄清麟,李元红,黄宗杰.福建省天然阔叶林经营现状及对策J.福建林学院,1991,11(4):443448.郭晋平.森林可持续经营背景下的森林经营管理原则J.世界林业研究,2001(4):3841.陆元昌,张守攻.中国天然林保护工程区目前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和对策J.林业科学研究,2003,16(6):731一/38.四川省统计局,四川调查总队缩.四川统计年鉴(2006).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7.=l.=I=Il=|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