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美丽的西双版纳》教案 第一课时

上传人:1777****777 文档编号:39701774 上传时间:2021-11-1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7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苏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美丽的西双版纳》教案 第一课时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苏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美丽的西双版纳》教案 第一课时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苏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美丽的西双版纳》教案 第一课时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苏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美丽的西双版纳》教案 第一课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美丽的西双版纳》教案 第一课时(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美丽的西双版纳教学方案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根据提供的资料,说出对西双版纳的印象和感受。 2根据课文内容,概括西双版纳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特点。3、根据本文独特的结构,说出小标题的表达作用。4、通过朗读,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教学过程模块一:课时目标教学板块1:明确目标老师出镜同学们,在我们伟大祖国的西南边陲,在彩云之南的最南端,镶嵌着一颗璀璨的明珠,那里是金孔雀飞出的地方,是北回归线上仅存的一片绿洲,那里生活着勤劳淳朴的傣族人民,人们把那个地方,叫做西双版纳。今天,让我们随着著名少数民族作家李舵的足迹,通过学习他写的游记美丽的西双版纳,一起走进这块神奇的土地。这节课,我们的主要学习任务是:PPT1

2、 学习目标1根据提供的资料,说出对西双版纳的印象和感受。 2能根据课文内容,概括西双版纳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特点。3、根据本文独特的结构,说出小标题的表达作用。4、通过朗读,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模块二:文意疏通教学板块2:了解概况,感知全貌PPT2 (西双版纳地图)西双版纳位于我国云南省南端,与老挝、缅甸山水相连。面积近2万平方千米,边境线长966千米,人口近84万。澜沧江纵贯南北,流出国境后称为湄公河,被誉为“东方的多瑙河”。这里聚居着傣、哈尼、拉祜、布朗、基诺等13个少数民族,长期以来,他们就繁衍生息在这块土地上,为开发祖国疆土、缔造祖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做出了自己的贡献。PPT3(西

3、双版纳植物)西双版纳终年温暖,湿润多雨,是北回归线沙漠地带上惟一的绿洲,也是我国热带雨林生态系统保存最完整、最典型、面积最大的地区。西双版纳是植物的王国,至今仍有70万亩保存完好的原始森林,这里生长的种子植物和蕨类植物约5000种,占全国的1/6。PPT4(西双版纳动物)西双版纳是动物的天堂,这里栖息着539种陆栖脊椎动物,占全国的75;鸟类约429种,占全国的36;两栖动物47种,爬行动物68种,占全国20以上;此外还有鱼类100种。其中有不少动物属世界性保护动物。1986年成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93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接纳为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1995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一个自然生

4、态平衡的生态州。西双版纳是当之无愧的祖国大地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听了刚才的介绍,大家对西双版纳有了一个总体的理性认识。下面,再请同学们观赏一段视频和一组幻灯片,再给大家增加一些感性认识。看完之后请你说一说对西双版纳的总体印象和感受。PPT5(小象买饼干视频)PPT6(西双版纳风光幻灯)PPT7了解概况,感知全貌根据提供的资料,说说对西双版纳的总体印象和感受。(现场老师组织学生欣赏图片并表达自己的感受,时间3分钟)PPT8可以想像,仅根据老师刚才提供的有限资料,西双版纳就已经给同学们留下了难忘的印象和深刻的感受。难怪作家李舵只要一提起这个地方就心驰神往,一踏上这片神奇的土地,就激动不已。我想,

5、如果要用文中的两个短语来概括的话,那就是在文章开头出现的:神奇秀丽 心驰神往教学板块3:阅读课文,感知大意PPT9接下来,就请同学们跟随作者的足迹一起走进西双版纳,看一看,作者描写了哪些自然景物和风土人情,又是怎样来描写的。首先,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完成以下任务: 阅读课文,感知大意1、圈画出能回答下面问题的关键词语:作者到过哪些地方?看到哪些自然景物?了解到哪些风土人情?2、用“动词加地点,动词加景物或事情”的句式(例“游野象谷,看大象表演”),把圈画出来的词语加工成完整的句子。3、把加工后的语句按自然景观(即自然风光包括动植物)和人文景观(即民俗风情)内容归类,然后各用一个四

6、字短语归纳自然风光和民俗风情的特点。要完成以上任务,都不是很困难,但却需要仔细地阅读课文,所以老师给大家10分钟的时间,希望大家能依靠自己的能力独立地完成。(现场老师组织学生阅读并完成思考题,时间10分钟)刚才的10分钟,教室里非常安静,同学们都在认真地阅读和思考,这是一种好现象,我们应该十分珍惜这样的时刻。关于刚才的3个问题,前两个问题,我们就不一一核对了,因为各人的阅读习惯和表达能力各不相同,有的同学圈画的可能细一点,有的可能粗一点;有的同学连的句子可能简洁一点,有的话可能多一点。这些都不要紧,只要养成了良好的自主学习的习惯,能力也会慢慢形成。PPT10但第三个问题,我想大家一定会有一个共

7、识的。你看,望天树直插蓝天,雨林里长满奇花异草,小溪潺潺流,小鸟轻轻唱;野象表演,更是妙趣横生。用“神奇秀丽”来形容,真是再恰当不过了。再看傣家人吧,崇敬清水,笃信佛教;竹楼别具一格,待客热情周到;劳动场面,协作和谐;“女人嬉戏”,妩媚动人。西双版纳的民俗风情,可说是“质朴意深”。神奇秀丽自然风光 质朴意深的民俗风情模块三:结构梳理教学板块4:浏览课文,梳理顺序 PPT11刚才通过认真的阅读,疏通了文章的大意,知道了文章写的是什么。但我们学习一篇课文,仅仅知道“写的是什么”还不够,还要进一步研究“怎样写的”“为什么要这样写”。下面,我们先来解决这篇文章的顺序问题。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文中表

8、明作者行踪和游览过程的词语。浏览课文,梳理顺序划出文中表明作者行踪和游览过程的词语,梳理文章的写作顺序。 (现场老师组织学生看书,完成学习任务,时间5分钟)表明作者行踪和游览过程的词语,实际上就是表示时间和空间转换的词语。相信大家已很快找到了这些相应的词语。PPT12“高高的望天树”这一部分,地点是“望天树景区”,表时间转换的词语有“早上”“后来”“回去后”等。 “竹楼映蓝天”部分,地点是“傣家竹楼”(在西双版纳,有专门接待游客的傣家竹楼,作为开放的旅游景点),表时间的词语有“当我来到傣家做客时”“不一会儿”等。“悠悠野象谷”中,没有明显的表空间的词语,但我们能猜想出“野象谷”本身就是旅游景点

9、;时间词语也不明显,只有一个“表演一结束”可以看出是按野象表演的时间顺序写的。“妩媚傣寨水”和“笑对生与死”部分都是以介绍民俗风情为主,交代时间就没什么必要了,至于作者的游踪,虽然文中也略有提及,但并没作为行文的线索,这两部分基本上是撷取几个生活画面和风俗习惯的场景来写的。这样,对本文的写作顺序,我们可以做这样一个总结:文章从自然景观写到人文景观,这是一种逻辑顺序。描写自然景观,是按照景区转换的地点来写的,属于空间顺序,每个景区,又是按游览的过程来写,用的是时间顺序。而描写人文景观,则基本上是一种逻辑顺序。望天树景区(自然景观) 早上 后来 回去后 傣家竹楼 (人文景观) 来到时 一会儿 野象

10、谷 (自然景观) 表演结束后妩媚傣寨水(人文景观) 打谷 敬水 嬉戏笑对生与死(人文景观) 修行 祭佛 生死 教学板块5:比较分析,体会感受PPT13同学们,经过刚才的梳理,大家可以来体会到课文用小标题来组合全文的作用了吧。下面,请同学们还是用浏览的形式,试把小标题抽去,看看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比较阅读,体会作用试抽去文中的小标题,比较分析,说出小标题的表达作用。(现场老师组织学生比较分析,发言。时间约2分钟)通过刚才的比较,大家肯定发现,抽去了小标题,读起来就觉得层次不清,条理紊乱。PPT14老师再为大家归纳一下:西双版纳号称植物的王国、动物的天堂,神奇秀丽、风情独特,可写可说的材料实在是太

11、多太多了。但本文作者驭繁就简,截取了事物状态中最鲜明的片断,用小标题来构建文章,做到了重点突出,条理清晰。本文的题目是“美丽的西双版纳”,“美丽”是核心,通过小标题,从五个不同的角度突出了“美丽”这个中心。同时,五个标题自身,句式整齐,结构匀称,具有较强的概括性、准确性、鲜明性和得体性。驭繁就简 条理清晰突出中心 整齐鲜明模块四:诵读品味教学板块6:诵读课文,表达体会PPT15 刚才,我们通过阅读和浏览,疏通了文章的大意,梳理了文章的结构,相信大家已对这篇文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但前面的几次读,都是不出声的默读;大家是不是觉得不过瘾啊,是不是觉得需要大声地朗读一下啊?是的,有位语文界的老前辈说过:阅读是理解,朗读是表达。下面,就请同学们通过我们大声的朗读,把我们的阅读感受表达出来吧。请注意朗读要求:诵读课文,表达感受 1、放声自由朗读,读准字音;根据自己的理解,把握节奏和重音。2、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举手在全班朗读,并说出为什么要这样读的理由。3、按自己的理解,对同学的朗读展开评价。(现场老师组织学生朗读,先自由读,再点名同学全班读并评价,约5分钟)老师出镜同学们,你们的朗读声情并茂,已经陶醉于西双版纳的美景之中。美文需要美读,这是不容怀疑的,课后,你们还需深入的阅读和分析。好,这节课我们就先上到这里,同学们,再见。5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