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师事务所人力资本与审计质量的研究

上传人:1666****666 文档编号:39662138 上传时间:2021-11-11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297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会计师事务所人力资本与审计质量的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会计师事务所人力资本与审计质量的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会计师事务所人力资本与审计质量的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资源描述:

《会计师事务所人力资本与审计质量的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会计师事务所人力资本与审计质量的研究(1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会计师事务所人力资本与审计质量的研究摘 要 本文采用我国深沪证券市场上上市公司2010年的财务数据作为样本,旨在研究会计师事务所人力资本与审计质量的关联性。审计质量以盈余管理作为其代理变量,结合修正的Jones模型计算可操作应计利润,运用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进行实证分析,最终通过事务所人力资本的各个相关因素的分析得出加强我国会计师事务所人力资本的投入将显著提高事务所的审计质量等结论。同时,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促使会计师事务所重视人力资本因素,进而提升事务所的审计质量,保障财务报表用户权利,以利于资本市场之健全发展。关键词:会计师事务所人力资本;审计质量;可操作应计利润;修改Jones截面模型ABS

2、TRACT ThispaperusesthefinancialdataoflistedcompaniesontheShanghaiandShenzhenstockmarketin2010assamplestostudytherelevanceofhumancapitalandauditqualityofthepublicaccountingfirms.Moreover,auditqualityusesearningmanagementasaproxyvariablewiththecombinationofthemodifiedJonesmodeltocalculatethediscreteon

3、aryaccrualsthroughempiricalanalysisofcorrelationandregression.Ultimatelythispaperconcludesthatstrengtheningtheinvestmentonhumancapitalcansignificantlyim-provetheaccountingfirmsauditqualitybyanalyzingthevariousfactorsrelatedwithhumancapital.Meanwhile,wehopethisstudycanstimulatethepublicaccountingfirm

4、stoattachimportancetofactorsofhumancapitalandenhancetheauditqualitytoprotecttherightsofusersoffinancialstatementsonthepurposeoffacilitatingthesounddevelop-pmentofcapitalmarkets. Keywords: The human capital of certified public accountants; Audit Quality; Discretionary accruals; Modified Jones Model引言

5、众所周知,当Enron, WorldCom和Andersen这些跨国公司破产之后,审计质量已经成为普遍性的问题,随之关于如何提高审计质量的解决方案更是层出不穷。Sarbanes-Oxley法案通过了,会计师事务所监督委员会(PCAOB)成立,这些举措均是为了加强对公司的监督,以减少舞弊现象的发生。而对于事务所方面,“经济警察”的身份受到了严重的质疑,审计理论界和实务界纷纷开始思考这个问题及解决方案。人力资本作为会计师事务所最重要的资产之一,会计师事务所必须要保证其拥有足够数量的有经验、有能力且独立的会计师以实现其审计职能、法律责任和公信力。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Meinhardt et al.

6、(1987), Westort (1990), Aldhizer et al. (1995) 和 Liu (1997)就从理论上指出:提高审计师受教育水平、职业经验、会计师资质和继续教育水平能够显著提高审计质量。Deis and Giroux(1992)和、Yu-Shu Cheng(2008)也通过了实证研究发现事务所的人力资本与审计质量之间存在正相关。2006年10月,英国的独立监管机构财务汇报局(FRC)提交了一份研究报告提高审计质量(Promoting audit quality)。这份报告指出审计师技能、审计师的道德品质和接受的审计培训是决定审计质量的重要因素。对于会计师事务所这样一个

7、专业的鉴证类服务机构,则应该具备一个高质量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因此,我们要问两个问题:(1)会计师事务所的人力资本真的影响审计质量吗?(2)会计师事务所的人力资本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了审计质量?本文旨在通过实证分析回答这两个问题。一 文献回顾与研究假设(一)审计质量研究回顾如何提高和保证审计质量使得“审计质量”成为会计研究领域一个常谈常新的问题。事实上,很多学者均研究过影响审计质量的因素(Deis 和 Giroux 1992,Colbert 和 Murray 1998, Francis 2004)。DeAngelo(1981)首先定义了审计质量:审计质量是指会计师审计发现被审计单位会计信息错误后如

8、实报告错误的联合概率, 即审计质量与注册会计师的道德与能力水平有关。这就是说会计师可能基于自身的专业技能发现会计信息中的各种错误,如果会计师的独立性得以保证,他应该汇报该错误。除此之外也与会计事务所质量控制水平有关。由于大的会计师事务所拥有众多的审计客户,会计师事务所保有大量的准租值(准租值是指某时期从审计客户获得的审计收益超过同期不可避免审计成本的差额部分,包括审计的机会成本),若会计师丧失了其独立性或者提供了较低质量的审计服务,那么大型的会计师事务所将会损失大量的准租值,为了避免这些准租值的损失,大型会计师事务所将会更有动力提供高质量的会计服务。这也意味着会计师事务所的规模大小可能与审计质

9、量相关。而一旦事务所的品牌形成,为了维护品牌事务所更有动机维护审计质量。西方的经济制度和市场条件造就了世界“四大”等高品牌事务所,他们在西方审计市场已是高质量审计服务的代名词,在价格和市场份额等方面具有绝对的竞争优势,所以说事务所的品牌也可以影响审计质量。从衡量审计质量的代理指标上看,共有十种意见,归结为两大类:其一是采用事务所组织特征作为质量替代变量。国外的DeAngelo(1981),Watts & Zimmerman(1983),Clive S.Lennox(1999)和我国的王广明,谭宪才以及雷光勇(2002)认为事务所的规模可以作为审计质量的代理变量。而有关学者(Watts & Zi

10、mmerman 1983,Defond,Mark L 1992,Palmrose 1986,漆江娜,陈慧霖,张阳 2004)认为事务所的品牌与声誉也可以衡量审计质量。其他的表示审计质量的指标及相关学者有事务所的组织形式(Fema & Jenson 1983)、独立性指标(Defond,Mark L 1992)、诉讼指标(Palmrose 1988,Zoe-Vonna Palmrose 1987,William G.Heninger 2001,李爽,吴溪 2004,彭桃英 2005)、非标准审计意见(刘明辉2003,李爽,吴溪 2004,彭桃英 2005)、报表重编(Myers er al. 2

11、003)、可操作应计利润(Warfield et al. 1995,Francis et al. 1999,Davis et al. 2002, Ghosh and Moon 2005,Blouin et al. 2007,Chen et al. 2008,陈信元等 2006,刘启亮 2006)、审计费用(Palmorse 1986,王振林 2002)和盈余管理(李东平 2001,夏立军 2002,章永奎等 2002,徐浩萍 2004,蔡春,黄益建,赵莎 2005)其二是用会计信息质量作为审计质量的替代变量。国外有很多学者将审计质量和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以及盈余管理结合起来研究。Teoh and

12、Wong(1993)中分析了审计质量与盈余反应系数(ERC)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较高的审计质量会提高会计盈余可靠性及信息含量,同时ERC会随盈余质量的提高而增加,即审计质量和ERC之间具有正向关系。盈余管理的定义是指经营者运用会计方法或者安排真实交易来改变财务报告以误导利益相关者对公司业绩的理解或者影响以报告盈余为基础的合约(Healy and Wahlen,1999)。总的说来,盈余管理和投资者是紧密相连的,而其产生又直接会影响到会计信息的披露。具体来说,章永奎、刘峰(2002)给盈余管理的概念是指上市公司为特定目的而对盈利进行操纵的行为。(二)会计师事务所人力资本研究回顾基于公司是资源组合

13、的观点,会计师事务所如果要保证其持续性的竞争优势和长时间的优良表现就必须要保证其核心资源的存续(Barney 1991,2001)。这些核心资源包括的有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组织资本和财务资本(Bush et al 1997)。而就会计师事务所而言,会计师事务所作为智力性中介机构,其核心资源必然是人力资本。随着Enron, WorldCom和Andersen这些跨国公司破产,2002年美国国会通过了Sarbanes-Oxley法案,同时成立会计师事务所监督委员会(PCAOB)以监督会计审计行业和上市公司。为提供准确、可信的会计信息,PCAOB执行对外部审计的监督、管理和调查的职责。PCAOB的具

14、体调查职责包括评价具体审计案例的审计质量以及审核会计师审计的行为、计划和程序。PCAOB同时会监督会计师事务所是否为保证会计师人力资本的高质量性而持续努力。同以上实践的观点相一致,Liu(1997)认为在研究法律责任、人力资本投资和审计质量的关系当中,人力资本所起到的作用常常被忽视。她进一步指出人力资本投资、教育水平、工作经验和会计师资质等应该作为主要因素来考虑。Deis和Giroux(1992)认为教育水平、继续教育和职业化可能影响审计质量,OKeefe和Westort(1992)以及Westort(1990)认为继续教育的水平与审计质量相关。Boynton et al.(2001)研究表明

15、职前学术教育水平、继续教育水平和执业经验是高水平的审计质量所应该具备的因素。Watts和Zimmerman(1986)也认为审计质量是审计人员的专业能力和独立性的联合概率。美国审计总署(2003)对审计质量的定义是:审计质量是审计人员依据公认审计准则实施审计,以确信会计信息及其披露是否按照公认会计原则表述,是否存在作弊导致的重大错报。由此可见,西方学者对审计质量的界定都统一为审计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和独立性的结合,而事务所的专业能力则属于事务所的人力资本的投入。本文选取盈余管理作为审计质量的代理变量,会计信息质量作为审计质量的代理变量更贴近审计质量本身的定义。另外,由于国内理论方面基本认为两者之

16、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但在实证研究方面,国内研究的结论相对较少。而注册会计师的道德和能力、事务所的组织特征是影响审计质量的重要因素,所以本文通过实证分析来考察人力资本与审计质量的关系。(三)研究假设通过文献回顾我们总结得到四个衡量会计师事务所人力资本的重要指标,分别是:审计人员受教育水平、工作经验、会计资质和继续教育水平。由之前的分析我们对事务所的人力资本的与审计质量提出以下四个假设:H1:审计人员受教育水平与审计质量正相关在人力资本的概念里,职员的受教育水平直接决定了其在人才市场上的位置。审计是由一个或者一群接受了专业化教育并能够担负审计职能的人所完成的(SAS第1号第210条)。没有接受过相应

17、教育和职业训练的人员不能称其为会计师,也不得从事审计任务。Spence(1974a,b)指出那些优秀的人才认为其受教育水平理应得到公司的重视。Hirshleifer(1973)的结论认为教育背景保证了劳动力的质量。Siglitz(1975)将继续教育的水平看作是减少实际工作水平与预期工作水平差距的一种手段。Meinhardt et al.(1987)也指出受过高等教育的会计师能够提高政府审计的质量,因此那些接受了良好教育的审计人员能更好地运用自身所学以服务审计工作,被审计单位也理应会挑选那些受教育水平高的应聘者。所以,受教育水平越高,审计质量也就更好。H2:审计人员工作经验与审计质量正相关刚毕

18、业的审计人员进入会计师事务所后大多从助理做起,他们在“干中学”中积累自己的职业经验和技能。一般来说,合伙人、经理、审计主管和助理审计积累相应的经验分别需要10年、5-10年、2-5年和0-2年(Arens和Loebbecke 2000 p.27)。Libby和Frederick (1990)的研究表明经验丰富的审计师相比经验不丰富的人员更能查找出会计信息中的漏洞。并且,审计师经验越丰富,审计报告中的错误就越少。Booner和Lewis(1990)指出经验丰富的审计人员其人力资本平均水平要优于经验较少的审计人员。因此审计人员的工作经验是审计人员的重要技能,在审计执行过程中每一项程序都需要审计人员

19、去判断所提供审计资料的真实性、公允性、主观审计行为、会计方法的适当性和有效性。如果这些仅仅通过缺乏经验的新人来担任,审计质量不可能得到保障。总之,审计人员工作经验越丰富,会计师事务所的人力资本质量越高。H3:审计人员会计资质与审计质量正相关Christopher(2005)认为会计师事务所必须要为员工的发展着想,而发展职业能力最重要的步骤便是通过注册会计师(CPA)考试。帮助自己的员工通过注册会计师的考试实际上便是进行人力资本的投资。同样的,Aldhizer et al.(1995)指出会计主管是否是注册会计师直接和审计质量正相关。Liu(1997)支持这一观点,同时他认为除了审计人员的受教育

20、水平和工作经验之外,审计人员的会计资质也能够影响审计质量,例如,一个审计人员如果不能通过注册会计师的所有考试,那他就不能获得注册会计师的资质,而注册会计师的资质代表着实践中的专业水平、熟练程度和能力水平。据测算,助理审计人员获得注册会计师资质的人数越多,审计质量就越高。所以,审计人员是否获得了注册会计师的资质是影响会计师事务所人力资本水平的又一重要因素。H4:审计人员继续教育水平与审计质量正相关审计人员的继续教育水平由会计师事务所提供给审计人员相关培训决定。Chen et al.(2008)认为提高审计人员专业能力和职业技能最经济的方式便是为员工提供继续教育培训。Cervero(2001)建议

21、继续教育的重点应该放在加强审计人员已有的知识、技艺和能力上,以便能提高其为客户服务时的质量。Wallace和Campbell(1988)认为审计质量不高就是由审计人员接受的继续教育是低水平、不全面和不系统所造成的。Aldhizer et al.(1995)的研究表明人力资本质量和继续教育水平正相关。Arens et al.(2005)要求审计人员参与继续教育求和其他的途径一起能刺激审计人员自我严格要求,保证其审计质量。因此,审计人员的继续教育水平也是一个和会计师事务所人力资本呈正相关的因素。以下我们将设计相应的实证模型以检验这四个假设是否成立。二 研究设计 (一)数据与样本1、数据来源本文研究

22、所采用的上市公司财务数据均来自CSMAR研究数据库和巨灵数据库,会计师事务所有关数据根据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发布的全国百强会计师事务所评价信息及CSMAR数据库逐家整理得到,所选数据区间为2010年。2、样本选取本文以我国深沪主板市场上市公司2010年度披露的年报数据为研究对象,通过删选最后采用了1988家上市公司数据作为样本。样本筛选过程如下:(1)剔除I类金融与保险业、L传播与文化类样本;(2)按证监会给予的行业划分,将C类制造业按照二级代码分类,其他行业按一级代码分类;(3)将C2类木材与家具样本与C9类其他制造业合并;(4)剔除2010年的ST和PT的上市公司。由此筛选得到样本在各行业的

23、样本量均大于10个,共计样本数量为1988个。其分布如下表所示:表1 样本行业分布表Table 1 Sample distribution among industries行业ABC0C1C3C4C5C6C7C8C9DEFGHJKM合计201039538370361961221653821253071427615111711967441988(二)审计质量度量从实证方法上讲,尽管对计量盈余管理还有争议,主流的计量方法有三类:应计利润分离法、特定应计利润法和盈余分布检测法。应计利润分离法的理论研究表明,公司的总应计利润可以分开了为两部分:其一是非可操作应计利润,主要是经常性项目;其二是可操作应计

24、利润。而盈余管理的大小可以用可操作应计利润的大小来衡量。在最完美的情况之下,若公司没有盈余管理的行为,则其可操作应计利润值应该为零,不管公司处于何种目的,使得可操作应急利润的值为正或为负,其偏离零的大小便是其进行盈余管理的程度高低。特定应计利润法是通过一个或一组特定的应计利润项目来建立计量模型,以此度量是否存在盈余管理行为。实际上该方法是利润分离法在特定的行业某一具体项目的应用,由于有明确的制度环境,其依据的假设更切合实际,也更可靠(张详建、徐晋2006),比较有代表的研究是对坏账准备的研究(McNichols&Wilson,1988)。特定应计利润法往往局限于具体的某个行业,且存在样本较小的

25、问题,因此该类方法比较难以推广。盈余分布检测法是通过检查报告盈余在特定水平周围的不连续分布来计量盈余管理,最早由Burgstahler&Dichev(1997)提出,比较有代表性的研究还有Degorge et al.(1999)、吴联生和王亚平(2007)等。三类盈余管理计量模型中,盈余分布检验法样本量需求较大,且对于盈余间隔的划分和盈余分布函数服从正态分布的假设条件过于苛刻,难以用于实证,只能针对某些特定动机的盈余管理行为进行研究,比如微利动机和配股动机。而特定应计利润的缺陷上文已经说明。应计利润分离的方法是最为流行、运用也最为广泛的一种方法,不论是理论还是实证研究都有着坚实的基础。因此,本

26、文选择应计利润分离的方法来处理公司的盈余管理问题。根据上述方法选择的结论,我们选用修改的Jones(1991)模型来分离可操作应计利润(discretionary total accruals,以下简称DA)和非可操作应计利润(Non-discretionary total accruals,以下简称NDA)。该方法对DA的分离过程如下:(1) 总应计利润(total accruals,以下简称TDA) (1)式中:表示第个公司在第年的总应计利润,表示第个公司在第年的净利润,表示第个公司在第年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2) 计算NDA (2) (3)式中:表示第个公司在第年年末的总资产,表

27、示第个公司在第年年末的主营业务收入减去第年主营业务收入的值,表示第个公司在第年末的应收账款净额减去第年应收账款净额的值,表示第个公司在第年年末的固定资产总额。根据修改Jones模型的计算原理,先分行业分年度对(2)式进行回归,然后将所得系数代入(3)d式计算可得NDA(3) 计算DA (4)式中:表示第个公司在第年的可操作应计利润,由式(4)可以最终计算出DA。由于盈余管理有调高会计收益和调低会计收益两种形式,方向有正负,但幅度才是最能说明盈余管理水平和程度的数据,Warfield et al.(1995)研究表明可操纵利润的绝对值才可更加准确地反映盈余管理的真实程度和问题的本质。 (三)变量

28、定义各项因变量、自变量、控制变量的名称及含义如下表:表2 变量的名称及含义Table2 Name and meaning of variables指标变量名含义可操作应计利润DA修改Jones模型回归得出教育水平EDU注册会计师中硕士及以上学历人数/注册会计师总人数工作经验EXP40岁以上注册会计师人数/注册会计师总人数会计资质CPA注册会计师总人数/会计从业人员总人数继续教育水平TRA会计师事务所完成培训率公司成长性GROW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公司规模SIZE公司总资产自然对数负债比率DEBT总负债/总资产经营现金流量净额OCFC经营现金流量净额/MAX经营现金流量净额公司治理HOLD第一大

29、股东持股比例本文以应计利润分离法分离出的可操作应计利润为因变量,而将四个假设中所提及的四个指标作为自变量,分别包括:审计人员受教育水平、工作经验、会计资质和继续教育水平。另外,为了排除其他可能影响盈余管理的因素对模型的影响,我们选取以下因素作为控制指标,分别包括:公司成长性指标:Ghosh 与 Moon(2005)的研究表明公司成长性越高,其操纵性应计利润绝对值相对较大,盈余管理的空间也相对更大。公司规模:Becker et al.(1998)研究认为公司规模可以补充许多遗漏变量,为减少模型误差,须在模型中增加公司规模作为控制变量。负债比:Watts et al.(1986)指出,负债比较高的

30、公司,因债务合约的限制,管理当局越可能进行盈余管理。Warfield et al.(1995)研究也指出负债比与可操作应计利润之间为正相关。但有时负债比越高如发生在财务困难的公司,可操作性应计利润越低,因此无法确定负债比的预期方向。经营现金流量净额:Dechow et al.(1995)认为经营性现金净流量与可操纵性应计利润呈负相关,因此,将营业现金流量在模型中加以控制。公司治理:Shleifer et al.(1997)的研究表明公司治理机制越合理,对可操作性应计利润的抑制作用越强,考虑到公司治理各项指标间存在较强的共线性问题,本文选取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作为控制变量。(四)人力资本与审计质量

31、计量模型由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到会计师事务所人力资本与审计质量回归模型如下:三 实证结果 (一)样本的描述性统计 1、可操作应计利润以下描述性分析结果由SPSS 16.0分析完成,而分年度、分行业回归结果由SPSS16.0及EVIEWS 6.0分析得出,会计师事务所人力资本与审计质量回归结果由EVIEWS 6.0分析得出。(1)式和(2)式我们可以回归得到表3所列结果:表3 修正Jones截面模型回归结果Table 3 Regression results of Modified Jones Model自变量预测符号回归系数中位数最大值最小值?20137798*(0.0005)66934046*

32、(0.0085)-45265690*(0.0004)0.1440+0.040878*(0.0171)0.334039*(0.0004)-0.126288*(0.0000)-0.051856*(0.0002)0.571634*(0.0843)-0.277909*(0.0008)注:*、*、*分别表示在1%、5%、10%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表3可以看出,修正Jones模型中各回归系数的t检验均显著,可以用于求取DA值。由表3我们计算得出的对应1/TAt-1、REV/TAt-1和PPE/TAt-1的回归系数值,代入方程(3)和方程(4)可以计算出2010年每一个上市公司样本的可操作应计利润(DA)的

33、值。 2、样本描述性统计与相关分析 由2010年样本数据可以整理得到自变量和控制变量结果如下: 表4 自变量和控制变量描述性统计结果(N=1988)Table 4 Descriptive statistical results of independent variables (N=1988)变量平均值中位数最大值最小值标准差0.10040.09190.35180.02800.05900.23840.23930.40910.00780.08460.66870.67992.22000.15760.26621.00001.00001.00001.00000.00000.42150.2513100.

34、1061-0.97572.52179.43939.358512.21918.06420.55960.43850.44601.09730.01080.21970.00192.2061E-41.000-0.07870.02670.37620.36090.95950.03690.1616由表4中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的整体质量还是很高的,在会计师事务所的注册会计师人员当中,受过硕士及以上教育的人员比率的均值达到10%;经验丰富程度也比较高,40岁以上的注册会计师占注册会计师人总数比例的均值达到了24%。会计师事务所的培训完成程度相当的高,样本中所有的会计师事务所公司的完成培训比率都达到

35、了100%,查阅中注协公布的2010年会计师事务所综合评价前百家信息,可以看到2010年只有天津中审联合会计师事务所的培训完成率为99.43%,而该会计师事务所所审计的公司并未包括在本文筛选所得样本之内,所以该变量在之后的回归分析中等同于常数变量,需要回归模型中进行剔除以保证回归的可操作性。标准差最大的是是公司的成长指标,其变化大说明了对盈余管理的干预水平不近相同;第一大股东持股比率的标准差也较大,反映了各个公司之间公司治理情况各不相同。 表5 自变量、因变量与控制变量Pearson相关系数矩阵、VIF值(N=1988)Table5 Pearson correlation coefficien

36、t matrix and VIF figure of independent, independent and controlling variables (N=1988)|DA|DA|1-0.043-0.037-0.0540.045*-0.174*0.031-0.077*-0.022/10.275*-0.024-0.0080.083*0.161*0.145*0.101*2.75110.112*-0.002-0.057*-0.120*-0.210*-0.0732.22510.006-0.047*-0.092*-0.205*-0.0851.50310.054*0.000-0.033-0.0231

37、.00810.0100.0120.080*1.33910.231*0.111*1.08310.184*1.60011.043注:*、*、*分别表示在1%、5%、10%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表5中所得为各个变量之间的Pearson相关系数值,由表5的数据可以看出,相关系数最高的是审计人员受教育水平与审计人员的工作经验之间的相关系数,其次是经营现金流量净额和资产负债率之间的相关系数。变量之间相关系数的绝对值绝大多数都在10%以下(一般来说,相关系数的绝对值数在30%以下的相关程度极低,可以视为不相关)且其显著水平均在1%之下,各变量的VIF值远小于10,可认为变量之间不存在共线性问题。同时,从表5中

38、还可以观察到,可操作应计利润DA的绝对值是与审计人员受教育程度、工作经验和会计资质呈现负相关的关系,而与会计师事务所的人员培训率呈现正相关的关系,前三者的关系与前文分析一致。而人员培训率TRA主要是由于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的培训普遍都完成较好,样本所有上市公司的培训率均达到了100%的培训率,所以与可操作应计利润没有相关性;控制变量均与前文分析的相关关系吻合。(二)人力资本与审计质量的回归结果分析将上文中所有得的|DA|和整理得到自变量与控制变量数据,代入(5)式的回归模型中,由于TRA的值始终为1,类似等于常数变量,故做回归时该指标剔除。另外,此次样本数据考虑到基本假定异方差的存在选择了加权最小

39、二乘法进行相应的回归分析使回归结果有了显著的改进,得到如表6中的回归结果:表6 自变量、因变量及控制变量回归结果(样本数1988)Table 6 Regression results of independent, independent and controlling variables (N=1988)预期符号回归系数C?0.1804*(0.0000)-0.0068*(0.0927)-0.0089*(0.0048)-0.0139*(0.0000)+0.1635 *(0.0002)?-0.0126*(0.0000)?0.0021*(0.0066)-0.0552(0.1383)-0.0264*

40、(0.0000)0.90970.0000注:*、*、*分别表示在1%、5%、10%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由表6所得到的回归结果,本文可以归纳得出如下分析结果。从会计师受教育水平来看,受教育水平与|DA|在10%的水平下显著负相关,这说明了我国会计师事务所雇佣受教育水平越高的会计师,能够有效减少可操作应计利润,从而减少被审计单位进行盈余操作的动机,增加了会计师事务所的总体审计质量,即受教育水平越高,审计质量越高,从而证明假设H1是成立的,审计质量与审计人员受教育水平呈正相关。从会计师工作经验来看,工作经验与|DA|在1%的水平下显著负相关,说明在我国,会计师事务所雇用工作经验丰富的会计师,能够有效

41、地抑制被审计单位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依照之前的文献综述所得结论,也表明了工作经验越丰富,则审计的质量越高。证明假设H2是成立的,审计质量与审计人员工作经验正相关。从会计师会计资质来看,会计资质与|DA|在1%的水平下显著负相关,符合与之前的预期一致,说明我国会计师事务所雇佣注册会计师比例越高,能够减少上市公司通过调整可操作应计利润来进行盈余管理,即注册会计师比率与上市公司的审计质量是呈正相关,也说明假设H3成立,即审计人员会计资质与审计质量正相关。而对于会计师事务所培训率来看,其与|DA|相关性无法分析,从搜集数据上来分析,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的培训完成率普遍较高,在2010反映的数据来看培训率均

42、达到了100%,因而和审计质量之间的关系不明显,假设H4的结论在我国并不适用。但是,同时也可以看出,也正是我国会计师事务所保证了应有的培训率,才使得会计师审计的质量保持在了一个水准之上。整体来说,组成会计师事务所人力资本的这四个要素能够有效地说明:我国会计师事务所人力资本与审计质量呈正相关关系,会计师事务所加大对人力资本的投资能够有效地提高审计质量。除此之外,在控制变量中,公司成长性同|DA|是显著正相关的,表明成长能力越高的公司,其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越强,而与国外文献分析的结论相左的是我国的上市的公司规模与|DA|呈显著的负相关性,说明在我国,小公司更倾向于进行盈余管理;资产负债率与|DA|

43、呈显著性正相关,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DA|呈显著性负相关,与此前的分析和结论相一致;而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虽然与|DA|的关系并不显著,但是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越高,可操作性应计利润越低,审计质量越高和前面的分析是相一致的。总体来说,模型的拟合优度在90%以上,整体较高,且模型的F值在1%水平下显著,说明该模型的回归拟合的效果较好。四 结论及政策建议以往研究会计师事务所与上市公司之间关系的论文,主要集中在会计师事务所规模大小与上市公司审计质量的关系上。本文另辟蹊径,将研究的对象深入挖掘到微观层面的人力资本之上,直接将人力资本的质量同审计质量联系起来,不仅结合了我国各个会计师事务所的具体情况,同时

44、也联系了我国上市公司的各种特点,使得研究的样本和过程都具有了创新点,研究的结论也具有普适性。通过本文的研究发现,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人员受教育水平和工作经验能够有效地抑制我国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提高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质量。因此,事务所应该将招募高级知识分子、专家以及职业经验丰富的业内人才作为自己提升审计服务质量、做大做强的重中之重。同时,本文的研究结果还表明,事务所应该着力招聘具备注册会计师资格的会计师,完善内部培训体系,并强化内部晋升渠道对注册会计师资格的考核,鼓励内部员工参加有关注册会计师认证的考试,这一举措不仅是增加会计师事务所品牌和影响力的短期之举,也是对自身人力资本投资和改善

45、具有长远战略意义的有效途径。我国会计师在审计的过程中,应该着力对资产规模较小的公司、成长性较快的公司、负债状况不容乐观的公司以及内部公司治理不完善的公司加强审计和监督,不仅在人力资本的源头上加强服务的质量,也在审计的目标上有点可下、有力可使。总之,本文通过对会计师事务所的人力资本与我国上市公司的审计质量之间的关系十分显著,加强对本所人力资本的投入,将有助于我国会计师事务所整体质量的提升,势必为服务业新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参考文献1蔡春、蔡利、陈幸,内部审计质量与盈余管理来自中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上海立信会计J,2007(4):236-2512路军,金融危机前后盈余管理与审计质量的

46、比较研究,广东商学院学报J,2010(5):49-583李建然、高慧松,会计师事务所人力资本与审计质量之关联性研究,人力资源管理学报J,2007(7):45-644刘明辉、李黎,我国审计市场集中度与审计质量关系的实证分析,会计研究J,2003(6):112-1165刘运国、麦剑青,论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质量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初步证据,中山大学学报J,2006(3):123-1386漆江娜、陈慧霖、张阳,事务所规模、品牌、价格与审计质量国际“四大”中国审计市场收费与质量研究,审计研究J,2004(6):33-457王亚平、吴联生、白云霞,中国上市公司公司管理的频率与幅度,中国会计学会2005年

47、学术年会论文集(上)J,2005(5):212-2338徐浩萍,会计盈余管理与独立审计质量,会计学院学报J,2009(6):12-369夏立军,盈余管理计量模型在中国股票市场的应用研究,中国会计与财务研究J,2003(2):23-2610张祥建、徐晋,盈余管理的原因、动机及测度方法前沿研究综述,南开经济研究J,2006(6):113-11711张雁翎、陈涛,盈余管理计量模型效力的实证研究J,数理统计与管理,2007(3):483-48712Aldhizer, G.R., Miller, J.R. and Moraglio, J.E. (1995), “Common attributes of

48、quality audits”,Journal of Accountancy, Vol. 179, pp. 61-82.13Arens, A.A., Elder, R.J. and Beasley, M.S. (2005), Auditing and Assurance Services: An Integrated Approach, 10th ed., Pearson Education, Upper Saddle River, NJ, p. 34.14Barney, J.B. (1991), “Firm resources and sustained competitive advant

49、age”, Journal of Management, Vol. 17, pp. 99-120.15Boynton, W.C., Johnson, R.N. and Kell, W.G. (2001), Modern Auditing, Wiley, New York, NY.16Chen, Y.S., Chang, B.G. and Lee, C.C. (2008),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continuin professional education and financial performance of public accounting firms”,

50、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Vol. 19 No. 9, pp. 1720-1837.17Colbert, G. and Murray, D. (1998),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auditor quality and auditor size: an analysis of small CPA firms”, Journal of Accounting, Auditing and Finance, Vol. 13, pp. 135-150.18DeAngelo, L.E. (1981)

51、, “Auditor size and audit quality”,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 Vol. 3, pp. 183-199.19DeFond, M.L. (1992),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changes in client firm agency costs and auditor switching”, Auditing: A Journal of Practice & Theory, Vol. 11 No. 1, pp. 16-31.20Deis, D.R. and Giroux, G.A. (1

52、992), “Determinants of audit quality in the public sector”, The Accounting Review, Vol. 67, pp. 462-479.21Libby, R. and Frederick, D.M. (1990), “Experience and the ability to explain audit findings”,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Vol. 28 No. 2, pp. 348-367.22Liu, C. (1997), “Legal liability, human

53、 capital investment, and audit quality”, PhD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Taipei.23Meinhardt, J., Moraglio, J.F. and Steinberg, H.I. (1987), “Governmental audits: an action plan for excellence”, Journal of Accountancy, Vol. 164, pp. 86-91.24OKeefe, T.B. and Westort, P.J. (

54、1992), “Conformance to GAAS reporting standards in municipal audits and the economics of auditing: the effects of audit firm size, CPA examination performance, and competition”, Research in Accounting Regulation, Vol. 6, pp. 39-77.25Wallace, W.A. and Campbell, R.L. (1988), “State boards of accountancy: quality review and positive enforcement programs”, Research in Accounting Regulation, Vol. 2, pp. 123-154.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