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诵读教学案例王萍

上传人:优*** 文档编号:39653804 上传时间:2021-11-11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5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经典诵读教学案例王萍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经典诵读教学案例王萍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经典诵读教学案例王萍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资源描述:

《经典诵读教学案例王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典诵读教学案例王萍(2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附件2:利辛县国学经典教育优秀教学案例推 荐 表所属学校: 马店孜学区中心学校 案例名称:定风波诵读教案 案例类型: 教学案例 执 笔 人: 王萍、孙刚 申报日期: 2015年12月 推荐单位: 马店孜学区中心学校 2015年 12 月 15 日1 / 20利辛县国学经典教育优秀教学案例(教学设计)案例名称定风波诵读教案学校名称马店孜学区中心校案例类型国学经典诵读案例姓名王萍性别女年龄41孙刚男40国学经典教学年级小学六年级联系电话13695680012相关业务获奖情况案例内容(工作案例不少1500字;教学设计须附教学实录、点评)定风波教案【教学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词。引导学

2、生反复诵读,背诵本词积累名句。3、感受这首词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在词中所表现出来的乐观旷达坦然的人生态度和襟怀。 【教学重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这首词。感受这首词的主要内容。2、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背诵本词积累名句。【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在词中所表现出来的乐观旷达坦然的人生态度和襟怀。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导入新课。1、学生背诵已经学过的苏轼的诗词。(老师提示,如:题西林壁 饮湖上初晴后雨 惠崇春江晚景 赠刘景文) 2、先让学生交流对苏轼的了解。老师小结(课件出示苏轼资料),揭示课题。(板书:定风波) 二、初读课文,检查阅

3、读,点评指正。 1、(课件出示)诵读要求: (1)读准字音如:同行xng一蓑su 烟雨 吟(yn) 啸(xio) (2)读出节奏:A、让学生试着划分节奏B、出示课件,学生纠正自己划分不太合理的部分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 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C、范读,给学生做个榜样D、激励学生大胆模仿读E、全班一齐诵读。 三、解读小序,了解背景。1、齐读小序。2、思考:交代了哪些信息? 时间,地点,天气,人物,缘由。3、具体分析。(1)时间:三月七日宋神宗元丰五年,是苏轼谪居黄州的第三个春天。(2)地点

4、:沙湖道中(课件出示谪居黄州的背景)(3)天气:雨,晴。(4)人物:雨具,同行,余雨具,借代,拿这雨伞的仆人。 狼狈,进退都感到困难。 独,风雨无惧,(5)故,交代写作缘由。 四、疏通词意,整体感知。1、学生自主读文,疏通文意。勾画不懂的词语或句子。(2)明确下列词语的意思: 芒鞋:草鞋。 吟啸:吟唱长啸,表现泰然自若的情态。 料峭:形容微寒。 (3) 学生交流课文内容。 (4)明确词意: 不必去理会那穿林字打叶的雨声,不妨一边吟咏着长啸着,一边悠然地走。竹杖和芒鞋轻捷的更胜过马,怕什么!一身蓑衣,足够在风雨中过上它一生。 料峭的春风将我的酒意吹醒,寒意初上。山头初晴的斜阳却殷殷相迎。回头望一

5、眼走过来的风雨萧瑟的地方,信步归去风雨,天晴,我无谓。 2、整体感知(1)这首词的主旨句应该是在哪里?明确:一蓑烟雨任平生 也无风雨也无晴 (2)如果把全词浓缩为一个字或一个词(词组),你会想到哪个字?为什么?词中的主人公给你的印象是什么?请你用一个词概括。明确:沉着、豪迈、随意而安、通达五、师生合作探究,赏析文本 1、赏析“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1)思考:雨是什么样的雨?何以见得? (大,能听见穿林打叶的声音;同行皆狼狈可见应是疾风骤雨。) (2)作者在疾风骤雨中“吟啸徐行”想表达一种什么样的人生态度呢? 明确:泰然从容,视风雨为无物.(3)师生重复诵读此句 2、赏析“竹杖芒

6、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1)思考:竹杖芒鞋真的轻胜马?为什么作者觉得它轻胜马? 明确:心态好:乐观旷达(举例说明) (2)思考:这里的风雨单指自然界的风雨吗?“一蓑烟雨任平生”表达了怎样的人生态度? 明确:也指人生风雨,喻人生中挫折和磨难、困境。要坦然接受和面对人生中“风雨”的人生态度. (3)师生重复诵读此句 3、赏析“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1)思考:刚刚还急风骤雨,现在却斜照相迎,给我们什么人生启示呢? 明确:人生虽然变幻无常,但阴雨之后必有阳光。 (2)师生重复诵读此句 4、赏析“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1)思考:“晴”和“雨”分别

7、喻指什么?作者为什么说“也无风雨也无晴”,想表达什么? 明确:“晴”喻人生顺境,“雨”喻人生逆境。 无论是顺境逆境都一样坦然面对,从容接受。 (相机板书) (2)师生重复诵读此句 六、再读诗文,感悟作者情怀。(播放朗读视频) 1、生齐读。自由练读。指名背诵。2、讨论:读完这首词,那些词语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什么?3、小结:再大的风雨,再多的困难,词人都能坦然面对。这是一种怎样的洒脱与豁达啊!让我们再次有感情地背诵这首词吧! 4、苏轼旷达的人生态度给你什么启示? (1)举例说明(玛丽 居里夫人、爱迪生、杏林子、贝多芬) (2)教师小结:苏轼一生风雨,一生坎坷,然而,无论他走到哪里,他的名字就

8、响彻在那里的天空中,响彻在那里的人们的心坎上。他的“一蓑烟雨任平生”道尽了千古的真理,让人懂得用开朗、宽容、豁达的心去面对身边的人,身边的事和物;让人知道用感激、豁达的心境去挑战人生。 七、布置作业。:(1)背诵全词(2)课后预习孟浩然的田家元日。板书设计: 定风波 宋 苏轼 风雨 逆境 乐观、豁达晴 顺境定风波教学实录执教:王萍 记录:孙刚一、导入新课师:人们常说苏轼是千年一遇的旷世奇才,余秋雨先生更称苏轼为“中国古代最高贵,最亲切,最有魅力的文人”,他的许多词作已融入我们的生活中。我们以前学过苏轼的诗词有哪些?生: 题西林壁。师:能背诵吗?(师生一齐背诵)师:这首诗中流传千古的名句是哪一句

9、?生:“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师:我们还读过苏轼的哪首?生:惠崇春江晚景,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洒豚欲上时。师:还学过什么?生: 赠刘景文。师: 会背诵的同学一起来。师生:“赠刘景文 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师: 还学过什么?生:饮湖上初晴后雨。师:我们一起背诵吧。师生:“饮湖上初晴后雨 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 ”师: 看来大家对苏轼并不陌生?谁来说说对他的了解。生:苏轼是北宋大文学家、书法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土。生:苏轼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师:(出示课件

10、)苏轼是北宋大文学家、书法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土,他是个诗、文、书、画无所不能、异常聪明敏锐的文艺全才。才华横溢的苏轼,他的人生如果用一个词来概括。我想应该是“坎坷”。他曾辗转于京城-杭州-密州-徐州-湖州-黄州-登州-扬州-定州-惠州-儋州等地,。贬官黄州是苏轼在人生道路上第一次遭受的深重的政治打击。黄州记录了词人政治上的痛苦,也成就了词人在文学上的杰出贡献。今天,我们一起诵读他曾在黄州写的一首词定风波。(师板书课题) 二、初读感悟师:我们常说学诗词“七分朗诵,三分鉴赏”,那么,朗诵有哪些要求呢?生1:要读准字音。生2:要读出节奏。生3:还要读出情感。师:看来同学们都掌握了朗诵的要求,特别是

11、读出情感是是朗诵诗词的关键。如何读出情感呢?可以通过语音的轻重、长短、升降等方式来突出情感。请同学们先自由朗读,然后在小组内合作讨论,每组指出本组认为最需要注意的地方,并示范朗诵一句。(课件出示问题)(学生练习朗读)师:我们请一位同学读一读。(生读)师:读得很流利,不过有个别字音需要注意:(课件出示:行xng;啸xio;吟yn)谁再来试试?(生读)师:嗯,读得不错。不过,读诗要读出节奏来,这样才能体现出诗歌的韵律美。大家不妨试着划分一下这首词的节奏。(生边读边划),有些同学边读边试着划分节奏,方法很好。师:谁愿意试着按自己划分的节奏读一下这首词?(两名学生试读)师:想听听老师是怎么划分的吗?(

12、师范读。感情充沛,节奏鲜明,有一定的韵律美。)(指三名学生模仿读)师:这三位同学谁读得好?生1:我认为刘雨涵读得好,他读出了节奏。生2:我也觉得刘雨涵读得好,他还重读了“何妨”“谁怕”。师:节奏读出来了,韵律很美。三、 解读小序,了解背景。师:朗读得很好,接下来请同学们用最快的速度读文中的小序,思考:交代了哪些信息? 生:时间,地点,天气,人物,缘由。师:能具体说说吗。生:时间:三月七日宋神宗元丰五年,是苏轼谪居黄州的第三个春天。生:地点:沙湖道中(课件出示谪居黄州的背景)生:天气:雨,晴。生:人物:雨具,同行,余生:雨具,借代,拿这雨伞的仆人。 狼狈,进退都感到困难。 独,风雨无惧。生:故,

13、交代写作缘由。四、疏通词意,整体感知。师:请同学们自由读词,看看这首词具体写了什么。不懂的词句可以勾画出来。(学生自读,勾画)师:谁先来说说自己勾画的不懂词句?生:“芒鞋 ”指什么。生:“吟啸”是什么意思?生:“料峭”我不懂。师:有同学知道这些词的意思吗?生:芒鞋:草鞋。 生:吟啸:吟唱长啸,表现泰然自若的情态。生:料峭:形容微寒。师:你们怎么知道的?生:我查了资料。生:我联系上下文推想的。生:我以前就学过寒风料峭。师:看来同学们理解词语的方法很多。谁能试着说说全文的大意?生:不必去理会那穿林字打叶的雨声,一边悠然地走。师:那还有“啸”呢?怎么理解?请继续。生:不妨一边吟咏着长啸着,一边悠然地

14、走。竹杖和芒鞋轻捷的更胜过马,怕什么!一身蓑衣,足够在风雨中过上它一生。师:下片呢?生:料峭的春风将我的酒意吹醒,寒意初上。山头初晴的斜阳却殷殷相迎。回头望一眼走过来的风雨萧瑟的地方,信步归去风雨,天晴,我无所谓。师:别人如此狼狈,诗人却无所谓。由此可见诗人?生:豪迈生:乐观生:豁达五、诵读感悟师:我们已经大致了解了诗意,怎样才能有感情的朗读这首词呢?生:有些表达作者情感的词,应该强调一下。师:正如吴宇童说的,有些表达作者情感的词,若能强调一下,能更好地读出诗词背后作者要表达的情感。谁能试着找出这些词来?生1:我认为“一蓑烟雨任平生”这一句表现了作者的感情,应该强调,特别应重读“任”字,因为这

15、个字表现了作者任由风吹雨打都无所畏惧的心情。师:那你来读一读吧。(生读)师:谁来读一读?(指2名学生读)生2:我认为“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写出了作者经历风雨后的一点伤感,可以读得平缓低沉一点。师:能读给我们听吗?(指名读,齐读)生3:我认为“山头斜照却相迎”这句表现了作者经历风雨后的乐观,可以读得欢快一点。生4:“我认为“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一句也表现了作者不怕风雨,无论风雨还是晴朗都无所谓的心情,很潇洒,很坦荡,应该强调。可以拖长“风雨、晴”字的读音来达到强调感情的效果。师:分析的真好,掌声在哪里?(学生鼓掌)师:还有吗?生5:我认为还有“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这一句,它直接抒发作者

16、不怕风雨的心情,应该强调“谁怕”,这是问句,应该用升调来强调。(学生自动鼓掌)师: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名家的朗诵,看自己的理解与名家是否相符。(欣赏朗诵视频)师:下面就让我们一起结合刚才的理解有感情地朗诵这首词。看谁背诵得最快。(学生自由练习诵读,全班集体朗诵,指名背诵。)师:这里的风雨仅仅指自然界的风雨吗?我们不妨结合一下诗人坎坷的仕途,联想一下。(师相机板书:风雨)生:被贬黄州,人生中遇到的一场场“风雨”。生:我认为就是人生中的挫折。生:就是一生中遇到的困难、坎坷。师:真聪明!也就是苏轼人生中的逆境。(师板书:逆境)师:诗人又是怎样面对的?能从词中找出相关的“诗眼”来吗?生:山头斜照。师:有

17、不同意见吗?生:我认为是“任平生”。因为“任”表现了诗人面对风雨镇定、从容。生:我认为“也无风雨也无晴”更好。师:对,这个句子中,有一个字最能代表诗人的心境。生:(齐说)晴。师:仅指天气的晴朗?(师相机板书:晴)生:“风雨”指逆境,“晴”应该是顺境吧?(师板书:顺境)师:对,再大的风雨,再多的困难,词人都能坦然面对。这是一种怎样的洒脱与豁达啊!让我们再次有感情地集体背诵这首词,再次去感受他的豪迈、乐观、豁达。(师板书:乐观、豁达)(生齐背)师:当我们的人生中遇到风风雨雨时,应该怎样去面对呢?(下课铃响)师:道中遇雨本是生活中的平常小事,苏轼却用“一蓑烟雨任平生”“也无风雨也无晴”道尽了千古的真

18、理,让我们懂得用开朗、宽容、豁达的心去面对身边的人和事。课后,请同学们接着预习国学经典中孟浩然写的田家元日。教学反思 :在教学这首词时,我引导学生回顾小学阶段学过的苏轼的诗,自然揭示课题。尤其令我开心的是:我成功引导学生层层深入,由读准到读出节奏、读出韵律,在共同理解诗意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声情并茂进行诵读,并带领学生体会诗人的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美中不足的是,因时间安排不太恰当,未能进一步带领学生拓展欣赏苏轼其他的诗词。点评:王萍老师的这节课,紧紧抓住了“读”这个环节,逐层展开:先放手让学生试读,读准字音,读顺诗句,为接下来的读出节奏感,读出韵律美做好了准备。为了读好诗的节奏,王老师先挖掘了

19、学生的潜力,让学生试着读着划节奏,然后出示了课件,学生对照纠正的同时,老师进行了声情并茂的范读,极大地调动了学生朗读的热情。于是,学生都跃跃欲试,形成了赛读、诵读的氛围。经典之处在于,王萍老师在引导学生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把朗读的要求提高到新的高度,即有感情地朗读。从而读出了诗人的人生态度:豁达、乐观。并能拓展到学生的生活实际当中去,教会学生做人的道理。无疑,这节课是成功的,在国学经典诵读教学中值得各位老师借鉴。点评人:高级教师 程勇学区中心学校(县直学校)推荐意见 年 月 日(盖章)说明:1.案例类型分为教学设计(含教学实录、点评)、教学案例。2.相关业务获奖指所属学校在开展国学经典教育过程中所获奖项或教学设计执教者业务获奖情况。 温馨提示:最好仔细阅读后才下载使用,万分感谢!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