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电教论文《让现代教育技术为古诗教学插上彩翼》

上传人:1777****777 文档编号:39635428 上传时间:2021-11-1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0.0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小学语文电教论文《让现代教育技术为古诗教学插上彩翼》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小学语文电教论文《让现代教育技术为古诗教学插上彩翼》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小学语文电教论文《让现代教育技术为古诗教学插上彩翼》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电教论文《让现代教育技术为古诗教学插上彩翼》》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电教论文《让现代教育技术为古诗教学插上彩翼》(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小学语文教学论文让现代教育技术为古诗教学插上彩翼【摘要】:迅猛发展的现代教育技术引入古诗教学,可以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生动性,较完美地展现古诗的艺术魅力。现代教育技术在古诗教育中可以充分发挥其音像视听效应;在古诗教育中可以充分开拓诗歌的内涵,提高学生的鉴赏力;可以提供对古诗的多种赏读记忆方法;可以在古诗教学中产生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互动的效应;可以在古诗教学中充分发挥其信息容量大的优点,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可以避免以往古诗教学中的弊端,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兴趣,更好地学习掌握古诗,使古代文明和民族文化得到传承和发扬。【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 古诗教学 整体美 语言美 情感美 表达美让现代教育

2、技术为古诗教学插上彩翼精彩纷呈的古诗是我们现在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前人留下的珍贵文化遗产。教好这部分从浩繁的古诗中精选出来的艺术瑰宝,有利于我们传承祖国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迅猛发展的现代教育技术为语文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提供了崭新的教学方法。它使我们更便于深化语文教学改革。在古诗教学中引入现代教育技术,可以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生动性,较完美地展现古诗的艺术魅力。使原本简单枯燥的古诗教学变得充满情趣,让诗情画意立体地凸现在课堂中,形成学生学习古诗的内驱力,促进学生深刻地领悟古诗的意境,体会诗人奇妙的作诗技巧。下面浅谈自己在古诗文教学中利用现代技术的几点做法和体会。一、利用现代

3、技术创设诗境,感知整体美古代诗歌遣词造句高度精辟,具有浓郁的诗意。因此,在教学中应巧妙运用电教媒体化静为动,变无声为有声,通过绚丽的画面,鲜艳的色彩,悦耳的音乐为学生创设优美的诗境。这样有助于学生较为迅速、深刻地整体感知诗文,体会作者蕴含在诗中的思想感情。1、用画面展示意境。诗是抒发诗人情感的,而感情又一定要通过形象,构成一种意境,然后借助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因此诗歌是十分注重形象描绘的。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就是这个道理。如果教师能将抽象、凝炼的语言与具体的形象实物联系起来,将古诗中的“形象”化为可作用于视觉的一幅幅栩栩如生的投影图片,那么教学往往会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饮湖上初晴后雨、望

4、天门山,这两首诗包含了丰富的信息,描绘了不同地方的美景,体现出不同风格的美。饮湖上出睛后雨表现出柔情似水的柔美;望天门山气势雄伟,阳刚之气十足。不同的美,给诗人带来不同的想象。如此丰富的信息仅凭口头讲解是不易表达完整透彻的,故此根据不同诗意我课前找好不同的的风景图片制成幻灯投影片。 (1)出示阳光普照下的西湖全景图,淡去,呈现古诗。学生背,借助课文下面的注释领会诗意。(2)出示烟雨朦胧的西湖,引导学生感受西湖不同的美。(3)出示两山之间只有狭窄的通道,汹涌的长江水在奔腾,配上水声。淡去,出示古诗。学生背古诗,说诗意。(4)引导学生比较两首诗的异同,说说两位诗人的感受,以及自己的感受。 (5)分

5、男、女声朗读,要求突出不同风格的美。整个教学过程文图并举,声情并茂,视听结合,渲染了气氛,创造出了原诗的意境,从比较中明白了两首诗的不同风格的美、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使学生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了知识,理解了诗意,同时强化了记忆,理解、调节了教学气氛,使学生体验到物有不同,美也各异,美在万物中。2、用音乐感受意境。音乐是开启人们感情闸门的钥匙。古诗中有不少本身就是广为流传的千古绝唱,诗与音乐有着密不可分的必然联系。在教学中把复杂多变的情感与悦耳动听的音律沟通起来,尽可能地将古诗中的“情”化为可作用听觉的青律,有利于学生披文入境感受语言文字的精妙。如教学李白的黄鹤楼

6、送孟浩然之厂陵,这是首送别诗,诗人与故的离情别绪,完全寓于天水一色的景色之中。在教学中我选用了与所教古诗的诗意相协调的古筝乐曲送别,那舒缓。轻悠的旋律拔动了学生的心弦,唤起了学生丰富的想象,使他们如闻其声,如见其物,如临其境。那深情的乐曲很自然地将学生带入一千多年前的长江之滨,黄鹤楼下,他们仿佛看到一代诗仙李白与老友握手话别后,一直伫立江边,虽然船帆的影子已消失在天水之间。二、借助现代技术品词析句,体味语言美古诗用词非常精炼,一字一词都经过作者的千锤百炼所至,因此抓住重点字词分析理解句意是古诗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传统的古诗教学采取的大都是“串讲法”。教师滔滔不绝地讲解,使学生的思想感情为之窒

7、息,智力因而枯竭,学习成为负担。而电教媒体能克服时空限制,通过形、声、光、色等形式,将抽象的语言文字转化为直观、形象、具体的视听文字,这样有利于学生抓住诗中的诗眼或者含有深刻的意义的词语,反复推敲、理解、体会语言文字的妙处。如我在教白居易的草时,就借鉴于永正老师的教法这样进行教学:师:“离离原上草”中“原”指的是草原,“原上草”就是草原上的草。草原上的草长得怎么样呢?请看一(投影出示草原图,图上的草长得非常繁茂。)生:草原上的草长得很高很密。生:草原上的草长得很茂盛,一棵挨着一棵,一眼望不边。师:说得太美了,聪明的小朋友看了这幅图,一定知道 “离离”的意思是什么了。生:“离离”就是草长得非常茂

8、盛。师:说得对极了!谁能把这句话的意思连起来说说?生:一个小小投影片,就帮助学生轻而易举地理解并掌握了 “离离”的意思,还扎扎实实地进行了说话训练,何乐而不为呢三、利用现代技术指导朗读,体会情感美。朗读是语文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古代诗歌具有对仗工整,平仄押韵,琅琅上口的特点,最适合吟唱。教学中若采用形象直观的录像,旋律优美的音乐,韵律悦耳的录音朗读就能够为学生提供生动形象的语言,有助于学生身临其境地体会作者的感情,加深对古诗的语言文字的理解,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如在指导朗读望庐山瀑布时,我先请问同学观看录像,让学生形象感知瀑布壮丽景象,从瀑布跌入山谷发出的巨响中,感受到瀑布那“那流直

9、下三千尺的磅礴气势。紧接着教师再播放韵律悦耳的。朗读录音去感染学生,为学生在朗读的语气、语调、节奏等方面做示范。通过配乐录音示范,使学生很快明白第一句中的“生”字应读重,读慢,以突出香炉峰的烟雾不断地、慢慢地向上升腾的情景。第三句中“飞流直下”形容瀑布笔直而下,气势磅礴,因此读此句吐字要强劲、响亮,而“三千尺”是作者夸张的写法,读的时候音可以适当拖长,以增强气势。第四句中“疑”是诗人大胆而新奇的想象,应该重读,以突出诗人对大自然的赞叹。在学生基本掌握读的技巧的基础上,接着再让他们跟录音试着读,孩子们很快就读了诗的韵味,读出了诗的抑扬顿挫,同时也受到了美熏陶。实践证明,声像手段的合理运用不仅使学

10、生提高了朗读能力,而且有利于学生通过朗读,展开想象,揣摩诗人渗透在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四、利用现代技术启发想象,训练表达美想象是创新的翅膀,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教师应鼓励学生广泛联想,大胆想象,这样,我们才能把无限自由的思维空间还给学生,使学生有一个能自由驰骋的想象天地。古诗歌的语言不仅精炼,而且具有鲜明的形象性。它特有的语言形式为学生创造性地表达美感受提供了天地。在教学中我运用电教手段,让学生以直观为线索,启发想象,用自己的语言表达美。如教古诗暮江吟,教学第一旬时,我播放配有优美音乐的一组幻灯片。学生边听、边看、边想。教师问: “如果你也来到这般景象中会有怎样的感受?”学生们纷纷举手,有的说:

11、 “夕阳西下,水面波光粼粼,红绿交融,啊,多美的景象,我仿佛漫步在仙境之中。”又如在让学生领会三、四两行诗境时,我关掉声音,让学生边看新月当空的景色,边展开丰富的想象,我启发道:“诗人漫步江边,流连忘返,此时此刻景色怎样?诗人有怎样的感叹?”有的说:“太阳早已下去了,弯弯的月亮升起来了,地上的露珠在闪光,美极了。有的说: “深秋的夜晚,露水不知不觉地洒下,直到月亮升起,月光洒向大地,才发现露珠闪烁,多么宁静多么和谐的夜晚呀!”这样利用电教手段在教学中展示美的对象,让学生从中感受美,并积极地发现、自由地表达美,在营造出一幅幅美的景象的同时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总之,电教媒体的运用为将学生带入诗中所描绘的艺术境界去感受美,领悟美,表达美,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苏霍姆林斯基说:“在每个孩子心中,最隐秘的一角,都有一个独特的琴弦,拨动它就会发生特有声响。”运用电教媒体就是为了让诗中的形、声、色、情、意直接作用于学生的感觉器官;就是为了让诗人与学生的心灵产生共鸣;就是为了让一首首好诗、好词像一串串快乐的音符,流进学生的心田。参考文献:1、现代中小学教育2、福建教育3、小学教学研究4、小学语文教师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