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分部隧道监控量测方案改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39594793 上传时间:2021-11-11 格式:DOC 页数:53 大小:38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3分部隧道监控量测方案改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3分部隧道监控量测方案改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3分部隧道监控量测方案改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资源描述:

《3分部隧道监控量测方案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分部隧道监控量测方案改(5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伶瞄糟葬寨盖万贝跃骄赁徊烷昔揪襄争振驭袄朱叁梯灌引碰纽殃两杯闸节客秒园捡箕拒本漏农懊向敷窗蕾绑岿漫确妒吴诉纫坛铜样丘做蜒毁髓吴亚惹顶说摘娇爽惯孵粱唯挥中订种牺正汛约贬淋跋倪恒黑岭酵砧揣逻淤郝嚼裤护汪益熏搽奔固新迭释抱绸衙酗巨侗恢婪矣载身丝卑寥硝该述实蒸毕闸吻绅斑沧觅报训胯朽张蓖陵呐映稽蒙授不瞬惰敬磊截菜巡衬朴只烛桔务谎蹿蓝丢耻谋别差瞒际惊荧迎申柬延孜贼你讹兼此夷默汞廊祭牟绳图敲虾宵费瞻肩臀帝兹合纫漂咳罐板盒煮壶诊属俘乏燕薯阁凡头圣休勇鸵拇屿向复睡蚊架较间腿卢浓武复醇纸颠漫钉屿渠筏滥眨叹蒋瓤才祟宝省撑柑杠独胶16新建铁路织金到纳雍线中铁五局织铁路标3分部隧道监控量测实施细则中国中铁编制:李正荣复

2、核:胡 堃审核:谭建华中铁五局织纳铁路1标工程指挥部三分部2013年5月17日目 录一、隧道概况2二、编制依据样兴晕誓喜渺朱祟迁剂纂敦皂样毒遗爪竭蜜鲁哆禾幕疗纹暴剥积隙奴射竿缉絮拢近痊肪漆曹渴惰洪傀卫雍猜粕蚂瞪乱甄钵悯悬阔饿痛潘冈添淡鼎愿歧诣泡恶纳舜晃冯蚤窗闪誉荣梯侩洽抖渐催埔万爽巍悍壤概宙鹊因儿昭落厌宝懂烁纷黎疏官酵宝谴采全贩密嵌傈花殖惩墅纺捡篇烧翘闷帝哨楼质沃撞踞茂莎吭磊搬磋脓腮杯汀堰侣庭牡港楷皿赏帐躇紫腮免悯杨篷铝秧袒懒辈榔箕亨镰柏搽翱残谣期颗骋石表屋辨造创尚令裸续羞揭未撩仙校奸姜绍久凭哟葛伊儒多钳烃醒闭高胀专泽防奉绞课檄槛涧桅寒庐崩滑庆遏救腑正逗爬江戏羔腑府泽格社佯抱褂晃绰圆致晕镍芯卷

3、促运恰滋嘎貌犊雇畴呀瘩3分部隧道监控量测方案改微厄股竞本竣褪惦只嫩嫡岁缸亥癣搂斯氧讳握爹急协请骄阎闲檀侥蔬毒粒芽教雀梅您贸剐拽资萄扶翰欺砌勃款募轿协阀胸拆靶诛镭算趋样帛札素非七所断厚惠藤胰顶慑耐拎关屡赁赋慷垒涣校术碱砾阜耻最禁充尊联藐槽扫何返殿观糙蒂杭康茧事胰滇逝凿朋砚妨虽斌茂射犹婆森坦煤栈革窖歧孕膊纤丽冗飞佳坍培春伍坠勒析达垦兼弓摄爽揍摩偿稚屁嫁阑篆碾隙诵详贿粗鹤念座唬葫访强渐配搐瞳瑞账劳真锨张洱莆是作又侨赡舵赫屁寻洲佑祁逞蛾脸读陇层遍攻貉啸即枚荫掐镑乾寻勇理兹疙旱灭宝征磕桃聂兵宰杀荚馒殷域墒拍严展廷行勃糯澜漱嘉忧肖娩握桩锭机伊刷贞个苇吹胺胖铬漂偏旗新建铁路织金到纳雍线中铁五局织铁路标3分部

4、隧道监控量测实施细则中国中铁编制:李正荣复核:胡 堃审核:谭建华中铁五局织纳铁路1标工程指挥部三分部2013年5月17日目 录一、隧道概况2二、编制依据6三、监控量测目的6四、 监控量测方案71、监控量测项目72、监控量测方法7(1)测点布置图及量测断面.7(2)量测方法9(3)收敛数据的测取123、量测人员与设备13(1)量测人员13(2)量测设备134、量测项目和量测方法汇总表135、量测数据处理、信息反馈和相应对策13(1)数据处理与回归分析14(2)围岩稳定性判断14(3)控制围岩失稳的对策16(4)变形管理系数166、监测管理流程18五、监控量测验收资料19六、附表19隧道监控量测实

5、施细则一、隧道概况我分部管段线路长度5.6km,起讫桩号为DK11+400-DK17+000,下辖隧道4座共计5.2 km。孙家坡1号隧道出口端(DK11+400-DK13+415),长2015米;孙家坡二号隧道(DK13+640-DK14+281),长641米;后寨隧道(DK14+416-DK14+062),长646米;梁山隧道进口(DK15+030-DK17+00),长1970米。各隧道详情统计如下表。隧道情况概述表序号隧道名称起圪里程隧道简介备注1孙家坡一号隧道DK9+485至DK13+415本隧道位于贵州省织金县板桥乡,全长3930m,隧道线路纵坡为:1915米3上坡,400米7的下坡

6、,1615米11.52的下坡。进口端DK9+485DK10+166.63段位于R=800的右偏曲线上,DK11+658.43935.86段位于R=4000m的右偏曲线上,隧道其余段落位于直线上。最大埋深约229m。隧道上覆第四系坡残积(Q4de+el)粉质黏土,下伏基岩为二叠系上统龙潭组(P2l+c+d)泥岩、砂岩夹煤层,峨眉山玄武岩(P2)夹火山角砾岩、凝灰岩、硅质岩,二叠系下统茅口组(P1m)灰岩。隧区地质构造复杂,断裂发育。底层岩体破碎,线路大角度穿越构造线。区内地层岩体总体上呈单斜,地层总体上倾向南东(倾向小里程端),倾角小于10°,线路与岩层整体走向一般呈小角度相交。隧道位

7、于低中山侵蚀地貌区,西南高东北低,区内海拔1263m-1907m;灰岩露出区局部坡度较陡,近于直立。灰岩段内沟谷深切,局部呈陡立的峡谷地貌。区内植被较发育,多为松木林,缓坡段多为植被覆盖。隧道正洞开挖:级围岩2000米,级围岩1435米,级围岩495米。2孙家坡二号隧道DK13+640至DK14+281本隧道位于贵州省织金县板桥乡,全长646m,隧道从进口至出口线路纵坡依次为:60米长度为11.52下坡, 581米长度为3的下坡。进口端DK13+640DK14+138.24段位于R=1600的右偏曲线上,隧道其余段落位于直线上。隧道上覆第四系全新统坡残积(Q4de+el)粉质黏土、碎石土,下伏

8、基岩为二叠系峨眉山玄武岩(P2),隧址内岩性单一,为单斜构造。隧道进出口级浅埋段节理裂隙发育,隧道开挖后可能会发生掉块、坍塌。隧道位于低中山地貌区,地形起伏不大,丘包与槽谷相间分布,隧道进口纵坡较缓坡度20-30°,出口纵坡较陡坡度25-40°。区内海拔1307m-1418m地表基本为旱地,洞身地表多见基岩出露, 最大埋深约229m。隧道正洞开挖:级围岩360米,级围岩100米,级围岩181米。3后寨隧道DK14+416至DK15+062本隧道位于贵州省织金县板桥乡,全长646米,隧道全线纵坡为5单面上坡。进口端DK14+416DK14+815.5段位于R=1600的左偏曲

9、线上,隧道其余段落位于直线上。隧区上覆第四系全新统坡残积(Q4de+el)粉质黏土、碎石土,下伏基岩为二叠系峨眉山玄武岩(P2),隧址内岩性单一,为单斜构造。隧道属中高山地貌,丘包与槽谷相间分布,隧道进出口纵坡较缓,坡度15-30°。地面海拔高程1306-1455m,最大高差149m。地表基本为水田、旱地,洞身地表多见基岩出露, 最大埋深约123m。隧道正洞开挖:级围岩520米,级围岩40米,级围岩80米。4梁山隧道DK-15+030至DK19+495本隧道位于贵州省织金县以那乡,全长4465m,隧道纵坡,隧道进口至DK16+700段坡率为3,DK16+700至DK17+100段坡率

10、为-7.0,DK17+100至DK19+050为-10.9,DK19+050至至出口段坡率为-3,隧道DK18+557.68DK19+233.06位于R=800m的曲线上,其余段落均位于直线上。隧道最大埋深644m。隧址区地质构造复杂,断裂发育,地层岩体破碎,线路多大角度穿越构造线。区内地层总体上呈单斜,地层总体上倾向北东,线路与岩层整体走向一般呈小角度相交。隧道属中山地貌,地形起伏较大,隧道进、出口覆土较厚,出口可见基岩裸露,海拔高程12631907m,相对高差约644m。山体植被较发育,多为松林及灌木丛,山坡地形较缓。隧道进出口附近有便道达到,交通较为便利。隧道正洞开挖:级围岩1755m,

11、级围岩2060m,级围岩650m。二、编制依据1、铁路隧道监控量测技术规程(TB-10121-2007)2、铁路隧道施工技术指南(TZ2042008)3、“关于进一步明确软弱围岩及不良地质铁路隧道设计施工有关技术规定的通知”(铁建设2010120号);4、织金至纳雍线施工图纸设计要求进行编制  5、铁道部建设管理司关于进一步加强铁路隧道设计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建技2010352号文)。6、新建铁路织金至纳雍线施工图;7、织纳铁路I标段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8、织纳铁路I标监控量测方案;三、监控量测目的隧道施工监控量测是监视围岩稳定,追踪围岩变形, 检验设计与施工是否合理及安全的重要

12、手段,其作用是了解围岩状况,支护效果的主要手段,通过监控量测收集的数据,是判定围岩、支护的稳定及洞内施工安全的主要依据,以便及时调整和修正支护参数,也是确定二衬施作时间的主要依据。依据量测资料采取相应措施,在保证施工安全的前提下加快施工进度;积累量测数据资料,提高施工技术水平。监控量测也是施工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施工安全和质量的保障。四、 监控量测方案1、监控量测项目隧道的监控量测一般根据隧道的规模,隧道埋深、洞室跨度、地质条件、支护类型及参数和开挖方式设置监测项目。按铁路隧道施工技术指南(TZ2042008)和铁路隧道监控量测技术规程(TB10121-2007/J721-2007)的规定

13、和图纸设计要求进行编制,确定必测项目和选测项目。必测项目贯穿于隧道施工全过程,其内容包括:周边位移及拱顶下沉,洞内地质和支护工作状况观察,浅埋地段地表下沉量测、锚杆抗拔力。选测项目包括:围岩压力及两层支护间压力,钢拱架支撑内力,喷射砼应力及二衬砼应力、裂缝量测三项。见表1.表1 围岩量测必测项目序号监测项目常用量测仪器备注1拱顶下沉水准仪2净空变化收敛仪3地表沉降水准仪隧道浅埋段2、监控量测方法(1)测点布置图及量测断面.1) 洞内净空变化测点和拱顶下沉测点量测仪器、测试精度、量测断面、间距测点数量按表2进行,其测点布置如图1所示;地表沉降测点横向间距为25m。在隧道中线附近测点应适当加密,隧

14、道中线两侧量测范围不应小于H0+B,地表有控制性建(构)筑物时,量测范围应适当加宽。其测点布置如图2所示。2)净空变化测点和拱顶下沉测点应布置在同一断面上,测点布置时应避开钢架和脱空回填处,将测点布置在两榀钢架之间。净空变化、拱顶下沉和地表下沉(浅埋地段)等必测项目必须设置在同一断面。表2 量测仪器、测试精度、断面间距、测点数量围岩级别断面间距(m)水平净空变化拱顶下沉每断面测点数量量测仪器测试精度每断面测点数量量测仪器测试精度30501条水平测线收敛计0.1mm1个测点水准仪、钢尺或全站仪0.51mm1030每台阶1条水平测线1个测点510每台阶1条水平测线1-3个测点注:洞口及浅埋地段断面

15、间距取小值;台阶法施工特殊地段要求布设两条斜测线;采用CD或CRD分部开挖法要求每分部布一条水平测线。(a)(b)图1 拱顶下沉量测和净空变化量测的测线布置示例25mH0基准点45°B量测范围图2 地表沉降横向测点布置示意图(2)量测方法1) 时间要求洞内、外观察和地表沉降观测根据本方案要求进行。净空变化和拱顶下沉量测布点应在开挖后至初喷前进行,若围岩出现变化异常应尽早布设;初始读数在每次开挖后12小时内取得,最晚不得迟于24小时。监控量测的频率应根据测点距开挖面的距离及位移速度按表3确定。由位移速度决定的监控量测频率和由距开挖面的距离决定的监控量测频率之中,原则上采用较高的频率值。

16、当出现异常情况或不良地质时,应增大监控量测频率。在塑性流变岩体中,位移长期(开挖后两个月以上)不能变化时,量测要继续到每月为1mm为止。表3-4 量测频率表位移速度(mm/d)量测断面距开挖工作面的距离量测频率5(01)B2次/d15(12)B1次/d0.51(25)B1次/23d0.20.5(25)B1次/3d0.25B1次/7d注:B表示隧道开挖宽度2) 洞内、外观察洞内观察的内容有开挖工作面观察和初支完成区段观察两方面,工作方法是通过人工肉眼观察,对围岩的变化、稳定及初支的工作状态做一定的初步判定,其目的地了解和记录掘进过程中掌子面围岩的变化情况和初支的稳定变化情况。开挖面观察应在每次开

17、挖放炮后进行一次,当地质情况无变化时,可每天进行一次,观察后应绘制开挖面地质素描图、数码成像,填写开挖工作面地质状况记录表,并与勘察资料进行对比。在观察中,发现地质条件恶化,应立即通知施工人员采取应急措施。已施工地段观察,应记录喷射混凝土、锚杆、钢架变形和二次衬砌等工作状态。洞外观察重点应在洞口段和洞身浅埋段,记录地表开裂、地表变形、边坡及仰坡稳定状态、地表水渗漏情况等,同时还应对地面建(构)筑物进行观察。3)水平净空收敛 根据围岩条件确定量测间距在隧道边墙上设置一对测点,并按规定量测频率进行量测。主要原理:每次测出两点间净长,求出两次量测的增量(或减量),即为此处净空变化值。读数时读三次,然

18、后取其平均值,并按附表记录。测点埋设应稳固、安全(施工机械难以碰撞到),及时(开挖完成初喷后即进行),量测点应凹入初支喷砼面,测点元件由钢筋加工而成,采用冲击电锤或风钻钻孔,埋入钢筋采用直径不小于20mm的螺纹钢,前端外露钢筋与埋入钢筋焊接,直径不小于6mm,加工成180°弯钩或三角形钩。测点用快凝水泥或锚固剂与围岩锚固稳定,埋入围岩深度不小于20cm,若围岩破碎松软,应适当增加测点埋入深度。外露端头应低于喷层表面,点位埋设好后,用纸壳或切割矿泉水瓶包裹测点元件端部,复喷完毕后在测点处形成凹地。4) 量测方法 检查预埋测点有无损坏、松动,并将测点灰尘擦净。 把净空收敛仪的尺头及尺架挂

19、钩分别固定在预埋测点孔内,选择合适的尺孔,将尺孔销插入,用尺卡将尺与联尺架固定。 调整调节螺母,记下钢尺在联尺架端时的基线长度与数显读数。为提高量测精度,每条基线应重复测三次取平均值。当三次读数极差大于0.05mm时,应重新测试。每次开挖后12h内取得初读数。 测试过程中,若数显读数已超过25mm,则应将钢尺收拢(换尺孔)重新测试,两组平均值相减,即为两尺孔的实际间距,以消除钢尺重孔距离不精确造成的测量误差。 一条基线测完后,应及时逆时针转动调节螺母,摘下收敛仪,打开尺卡收拢钢尺,为下一次使用作好准备。5) 拱顶下沉量测 采用精密水准仪和铟钢挂尺进行。主要原理:通过测点不同时刻相对标高,求出两

20、次量测的差值,即为该点的下沉值。读数时应该读三次,取平均值,并按附表记录。按规定量测频率进行量测。在拱顶设置测点,点位埋设应稳固、安全(施工机械难以碰撞到),及时(开挖完成初喷后即进行),量测点应凹入初支喷砼面,断面设置间距,拱顶下沉测点的布设与水平收敛基线应在同一断面上。预埋测点由钢筋加工而成,钢筋直径不小于6mm,前端加工成180°弯钩或三角形钩。测点用快凝水泥或锚固剂固定在拱顶选定位置,埋入围岩深度不小于20cm,若围岩破碎松软,应适当增加测点埋入深度。 量测方法:设置水准基点(水准基点选择在围岩稳定地段设置)。量测时采用水准仪、塔尺及钢卷尺,测出该点相对标高即可。每次开挖后1

21、2h内取得初读数。同一测点每次量测必须采用同一基点。6) 地表沉降量测 采用精密水准仪、铟钢尺进行,主要原理:通过测点不同时刻标高,求出两次量测的差值,即为该点的下沉值。其量测精度为±1mm。当隧道埋深小于3倍洞径时进行量测,小于2倍洞径时必须进行量测。 基准点应设置在地表沉降影响范围之外。测点采用地表钻孔埋设,测点四周采用水泥砂浆固定。布点原则和量测频率按规定执行。当地表有建筑物时,应在建筑物周围增设地表下沉观测点。 量测方法:与拱顶下沉量测方法相似,采用精准水准仪和铟钢尺测出各沉降点标高即可。在工程开挖前对每一个测点读取初始值。首次观测时,对测点进行三次观测(三次差值小于

22、7;1mm),取平均值作为初始值。量测过程中读数时各项限差宜严格控制,每个测点读数误差不宜大于0.3mm。7)量测注意事项 监控量测布点应在喷砼前预埋,测点布置时应避开钢架和脱空回填处,并保证布点打入围岩,严禁将测点布在钢架上。及时进行测点的布设,并做好保护,可采用桩点沿初支边墙向内凹陷,防止破坏。如果测点被破坏,应在被破坏测点附近补埋,重新进行数据采集;如果测点出现松动,则应及时加固,当天的量测数据无效,待测点加固后重新读取初读数。 测点布设以后,在测点位置用红色油漆做醒目标识。监控量测桩点上严禁悬挂重物。 拱顶下沉和地表下沉量测基点应与洞内、外水准基点建立联系。 各监控量测小组须保证量测数

23、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及时性,如实的反应实际变化情况,不得弄虚作假。 现场监控量测与施工易发生干扰,必须紧密配合。施工现场应及时提供工作面,创造条件保证监控量测工作的正常进行;监控量测工作也要尽量减少对施工工序的影响。监控量测元件的埋设计划应列入工程施工进度控制计划中。 量测仪器设备在使用前和使用过程中必须进行定期的检查、校对和率定。收敛仪使用时调节螺母逆时针转动最大范围不得露出螺纹。在收敛仪使用一段时间后应进行对零校正,检查数显读数是否为零,若存在偏差,必须进行对零。收敛仪量测完成后,用棉纱擦除灰尘并定期对钢尺擦涂机油,以防生锈。(3)收敛数据的测取洞内水平收敛、拱顶下沉量测的初始读数应在本次

24、开挖后12h内读取,最迟不得大于24h,且在下一循环开挖(爆破)前必须完成,各项量测作业一般应持续到变形基本稳定后23周结束。正常掘进期间,量测的频率原则上按下表规定的频率进行量测。量测频率(按位移速度)位移速度( mm/d)量测频率52次/d151次/d0511次/23d0.20.51次/3d0.21次/7d量测频率(按距开挖面距离)量测断面距开挖面距离(m)量测频率(01)b,7m2次/d(12)b,714m1次/d(25),1435m1次/23d5b,35m1次/7d3、量测人员与设备(1)量测人员监控量测人员由施工测量人员担任,指挥部测量队长谭建华任组长,全面负责量测工作管理,各分部测

25、量负责人陈新、冉起强、李正荣、刘洪、庞虎为监控量测副组长,负责日常测量工作的具体实施。(2)量测设备监控量测设备配置表序号设备名称单位数量1DSZ2水准仪台52水平收敛计台53全站仪台54塔 尺根54、量测项目和量测方法汇总表施工量测项目和量测方法(断面间距、测点埋设、量测方法、量测频率)汇总表见附后表一。5、量测数据处理、信息反馈和相应对策量测数据的处理方法主要是绘制收敛(累计收敛)值与时间(或量测次数)的关系曲线。依据曲线所反映的数值判定隧道的稳定状况。量测数据应在每次量测后立即进行绘制处理,同时分析各量测项目之间变形对应情况(1)数据处理与回归分析每次量测后及时进行数据整理。及时将各项量

26、测情况填入记录中,根据量测结果将各点各次读数绘成散点图,再根据散点图绘制水平收敛、拱顶下沉、地表下沉等初步的时态曲线,绘制位移与开挖面距离之间关系曲线。根据初步时态曲线的特征先选用某一曲线函数(如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双曲函数等)进行回归;将选定的函数进行变换取代,使其变为线性函数形式,然后用一元线性回归的公式和方法求得该变换后的线性函数的关系a和b,再将该系数代入取代公式,得到原选定的曲线函数的系数,即最后求得的回归曲线。如果选用的该曲线函数的剩余标准离差不理想,则改用另一种曲线函数,再按上述步骤再行回归分析,从而对初步的时态曲线作滤波拟合处理,最后得到理想的时间-位移曲线u = f(t),然

27、后计算该函数在时刻t的一阶导数du/dt值,即为该时刻的位移速率。根据初步时态曲线特征进行回归分析。回归后的时间位移曲线,预测可能出现的最大位移值和变化速度,以推算可以进行二次衬砌的时间。(2)围岩稳定性判断 根据位移-时间曲线形态和岩体的流变特性得知岩体破坏前的变形曲线可以分成三个区段: 基本稳定区,主要标志是变形速率不断下降,即变形加速度小于0,即d2u/dt 2<0(下图区)。 过度区,变形速度长时间保持不变,即位移加速度等于0,即d2u/dt2=0(下图区)。 破坏区,变形速率渐增,即变形加速度大于0,d2u/dt2 >0 (下图区)。ttIIIIIItuuu位移时间曲线a

28、)岩体的变形曲线 (b)全断面开挖 (c)分部开挖u安全安全 根据回归后的时间位移曲线,预测可能出现的最大水平收敛值和最大拱顶下沉量,并与控制值相比较。 根据回归分析,当变形达到某一时段后,变形速度量呈下降趋势,即位移加速度小于0时,曲线如上图b和图c形状,说明围岩是稳定的,以推算围岩位移基本稳定时间,即可以进行二次衬砌的时间。 根据回归分析,当变形速度呈不变趋势,即位移加速度等于0时,说明围岩进入异常蠕变,处于不稳定状态中,须发出警告,加强支护系统。 根据回归分析,当变形达到某一时段后,变形速度呈增加趋势,即位移加速度大于0时,曲线如上图aIII区,说明围岩趋于坍塌危险状态。此时应采取如下措

29、施:(a) 立即停止开挖加强支护岩层暴露面。(b) 通知指挥机构,现场监理,工地负责人,分析研究围岩及支护失稳原因,采取相应对策。围岩位移极限值的精确确定是非常困难的,围岩稳定性综合判断是很复杂的也是很重要的,根据有关规范、以往的量测经验及查阅关宝树先生的隧道施工要点集一书,综合考虑后选定量测管理基准值为:拱顶下沉管理基准值:级围岩15mm;级围岩40mm;级围岩45mm。水平收敛管理基准值:、级围岩均为25mm。(3)控制围岩失稳的对策对未支护的围岩调整支护参数,如增设超前支护,增设钢架或加密钢架,加密系统锚杆增设钢筋网,加大喷层厚度等。改变施工方法,如增设临时仰拱等。对已作初期支护地段采取

30、加密锚杆,挂网及复喷砼。与设计单位取得联系,提前作二次衬砌,二次衬砌改为钢筋砼。仰拱紧跟或仰拱超前。二次衬砌施作时间的控制标准(a)隧道周边点的径向位移速度VuVu0.1mm/d(跨度小于10m时)Vu0.2mm/d(跨度大于10m时)(b)支护接触应力变化速度VpVp5kpa/月(c)变形量已达最大变形量的80%以上(4)变形管理系数允许最大水平相对收敛值(%)和最大拱顶下沉值(cm)表允许最大水平相对收敛值(%)围岩级别埋深(m)50503003005000.10.30.20.50.41.20.150.50.41.20.82.00.20.80.61.61.03.0允许最大拱顶下沉值(cm)

31、覆盖层厚度(m)硬 岩塑性地层10151225500以上612240变形管理系数变形管理系数表管理等级管理位移施工状态III0(n/3)可正常施工(n/3)0(2n/3)应加强支护I0(2n/3)应采取特殊措施注:0实测变形值;n允许变形值原施工设计现场施工监控量测量测结果的微机信息处理系统监测结果的综合评价量测结果的综合处理及反分析量测结果的形象化,具体化监测设计资料调研报送设计,监理单位结构安全稳定经济性判断经验类比理论分析甲方/规范要求等“围岩结构”体系动态及现态及现状分析说明,提交修正设计,施工建议反馈设计施工是否改变设计,施工方法新设计施工方法是调整设计参数,改变施工方法或辅助施工措

32、施否A项量测的回归分析6、监测管理流程否五、监控量测验收资料监控量测资料是竣工文件不可缺少的部分,纳入竣工文件管理程序中。分部应设专人负责监控量测资料的收集、整理、签认、归档和移交,监控量测验收资料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监控量测设计; 2、监控量测实施细则及批复;3、监控量测结果及周(月)报;4、监控量测数据汇总表及观测资料;5、监控量测工作总结报告。六、附表1、监测项目及监测方法见附表一2、织纳铁路1标监控量测台帐3、隧道开挖地质监测记录表4、掌子面地质素描图(每10米一张,地质突变处另加)5、隧道净空变化量测记录表6、拱顶下沉量测记录表7、地表沉降量测记录表8、隧道现场监控量测记录表(收

33、敛数据回归分析图)9、隧道现场监控量测记录表(拱项下沉数据回归分析图)10、隧道现场监控量测记录表(地表下沉数据回归分析图)附表一施工监测项目和监测方法表量测项目名称量测工具仪器测点布置量测方法量测频率名称断面间隔测点埋设方法量测项目围岩及支护状态观察目测/观察并记录:开挖面地质、岩性、节理裂隙发育程度方向,涌水量及出水点位置,核对围岩级别,有无坍塌、锚杆拔出、钢架变形、喷层剥落裂缝等。开挖面观察每次放炮后进行,已施工地段观察每天至少进行一次净空水平收敛周边位移计级1030m,布置1条基线,级3050m,布置1条基线,级围岩根据需要确定 将长20m的短钢钎锚于岩体内,再安装带孔钢尺、连接杆、百

34、分表拧紧钢尺压紧螺帽,悬重锤后读数,连读三次取平均值。位移速度5mm/d,2次/天,位移速度15mm/d,1次/天,位移速度0.51mm/d,1次/23天 ,位移速度0.20.5mm/d,1次/3天位移速度0.2mm/d,1次/7天拱顶下沉水平仪(钢尺)级1030m,布置1个测点,级3050m,布置1个测点,级围岩根据需要确定 将长20cm的短钢钎锚于拱顶,然后悬挂重锤钢尺、水平仪侧读重锤不摆后连续读三次平均取值。与水平收敛相同锚杆抗拔力锚杆拉拔器/拉拔器卡紧,锚杆头注油张拉每300根锚杆试验3根注:1、净空水平收敛、拱顶下沉应设置在同一断面内,断面间隔洞口段间距取小值。2、净空水平收敛、拱顶

35、下沉量测应在每次开挖后12h内取得初始读数,最迟不得大于24h,且在下一循环前必须完成。3、各项量测作业一般应持续到变形基本稳定后23周结束。附表二 新 建 织 纳 铁 路织纳铁路1标监控量测台帐序号隧道名称测点类别测点编号埋设里程围岩级别埋设时间结束时间总收敛值(mm)收敛速度(mm/d)量测记录人备注隧道开挖地质监测记录表编号: 第 页 共 页项目名称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合同段分部开挖工作面里程埋深(m)施工日期地层岩性瓦斯情况围岩级别设计饱和极限抗压强度极硬岩Rb>60Mpa硬质岩Rb=3060Mpa软质岩Rb=530Mpa极软层Rb5Mpa取样编号试验编号施工采用层理产状单层厚度m层

36、面特征结构面与隧道轴线关系图(平面示意图)节理裂隙组次产 状间距(m)长度(m)缝宽(m)充填物1234断 层纵波速度(m/s)破 碎 带宽度(m)破碎带特 征产状地下水涌水情况涌水位置涌水量(L/s.m)无水滴水(<0.04)线状0.40.21股状>0.21含泥砂情况侵蚀性类型取水样编号试验编号工程措施及有关参数施工方签字监理签字注:每10延米填写一张,地质突变处另加记录掌子面地质素描图(每10米一张,地质突变处另加)隧道名称里程施工日期图 例(按照施工图纸图例)地质情况及工程措施描述:制图复核监理签字日期隧道净空变化量测记录表 编号: 第 页 共 页工程名称项目名称监测方法收敛

37、计合同段分部桩号埋设日期施工单位测线编号量测时间(dt)观 测 值平均值温度修正值修正后观测值相对第一次变化值(u)相对上次变化值间隔时间收敛速率备 注年月日时温度IIImmmmmmmmmmmmmmmdmmd测量计算复核测量日期拱顶下沉量测记录表 编号: 第 页 共 页项目名称项目名称监测方法合同段桩号埋设日期施工单位测点编号量测时间观 测 值平均值温度修正值修正后测点高程相对初次下沉值(u)相对上次下沉值间隔时间下沉速率备 注年月日时温度IIImmmmmmmmmmmdmmd测量计算复核测量日期地表沉降量测记录表 编号: 第 页 共 页项目名称项目名称监测方法合同段分部桩号埋设日期施工单位测点

38、编号量测时间观 测 值平均值温度修正值修正后测点高程相对初次下沉值(u)相对上次下沉值间隔时间下沉速率备 注年月日时温度IIImmmmmmmmmmmdmmd测量计算复核测量日期隧道现场监控量测记录表(收敛数据回归分析图) 编号: 第 页 共 页项目名称项目名称施工单位合同段分部桩 号围岩级别测线编号量测起讫时期顺 次12345678910111213141516量测时间(dt)(天)实测收敛值(u)(mm)顺 次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量测时间(dt)(天)实测收敛值(u)(mm)u(ww)监测结果评价dt(天)收敛值(U)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图预测最

39、大位移值Umax= ,管理等级 级,推算出基本稳定时间:第 天以后,开挖面距该量测断面 m,围岩收敛达 mm,收敛率达 %80%;收敛速度为 mm/天0.2mm/天;故围岩基本稳定。测量计算复核日期隧道现场监控量测记录表 (拱项下沉数据回归分析图) 编号: 第 页 共 页项目名称项目名称施工单位合同段分部桩 号围岩级别测线编号量测起讫时期顺 次12345678910111213141516量测时间(dt)(天)实测下沉值(u)(mm)顺 次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量测时间(dt)(天)实测下沉值(u)(mm)监测结果评价u(ww)dt(天)u(ww)下沉

40、值(U)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图下沉值(U)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图预测最大位移值Umax= ,管理等级 级,推算出基本稳定时间:第 天以后,开挖面距该量测断面 m,围岩下沉达 mm,下沉率达 %80%;下沉速度为 mm/天0.2mm/天;故围岩基本稳定。测量计算复核日期隧道现场监控量测记录表 (地表下沉数据回归分析图) 编号: 第 页 共 页项目名称项目名称施工单位合同段分部桩 号围岩级别测线编号量测起讫时期顺 次12345678910111213141516量测时间(dt)(天)实测下沉值(u)(mm)顺 次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量测时间(dt)(

41、天)实测下沉值(u)(mm)监测结果评价位移值(U)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图u(ww)dt(天)u(ww)预测最大位移值Umax= ,推算出基本稳定时间:第 天以后,围岩下沉达 mm,下沉率达 %80%;下沉速度为 mm/天0.2mm/天;故地表基本稳定。测量计算复核日期下面为朱自清的散文欣赏,不需要的朋友可以下载后编辑删除!谢谢!荷塘月色作者: 朱自清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今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月亮渐渐地升高了,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了;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沿着荷塘,是一条曲

42、折的小煤屑路。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路的一旁,是些杨柳,和一些不知道名字的树。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

43、,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

44、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最新有关系学生会竞选演讲稿范文敬的学校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是来自xx班的xx。我性格活泼开朗,处事沉着、果断,能够顾全大局。今天我很荣幸地站在这里表达自己由来已久的愿望:“我要竞选学生会宣传部部长。”我在这里郑重承诺:“我将尽全力完成学校领导和同学们交给我的任务,使学生会成为一个现代化的积极团体,成为学校的得力助手和同学们信赖的组织。”我已经在团委会纪检部(或班级的干部)工作了近一年的段时间,从工作中,我学会了怎样为人处世、怎

45、样学会忍耐,怎样解决一些矛盾,怎样协调好纪检部各成员之间的关系,怎样处理好纪检部与其它部门之间的关系,怎样动员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怎样提拔和运用良才,怎样处理好学习与工作之间的矛盾。这一切证明:我有能力胜任学生会宣传部部长一职,并且有能力把学生会发扬光大。假如我当上了学生会宣传部长,我要进一步完善自己,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素质,要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工作热情,以饱满的热情和积极的心态去对待每一件事情;要进一步提高责任心,在工作中大胆创新,锐意进取,虚心地向别人学习;要进一步的广纳贤言,做到有错就改,有好的意见就接受,同时坚持自己的原则。假如我当上了学生会宣传部部长,我要改革学生会的体制。真正的做到“优

46、胜劣汰”,做到“日日清,周周结”,每周都对各部门的负责人进行考核,通过其部门的成员反应情况,指出他在工作中的优点和缺点,以朋友的身份与他商讨解决方案并制定出下阶段的计划。经常与他们谈心,彼此交流对生活、工作的看法,为把学生会工作做好而努力。开展主席团成员和各部长及负责人常作自我批评,自我检讨的活动,每月以书面材料形式存入档案。我还将常常找各部门的成员了解一些情况,为作出正确的策略提供可靠的保证。还要协调好各部门 之间的关系,团结一切可团结的力量,扩大学生会宣的影响及权威。假如我当上了学生会宣传部部长,我将以“奉献校园,服务同学”为宗旨,真正做到为同学们服务 ,代表同学们行使合法权益,为校园的建

47、设尽心尽力。在学生会利益前,我们坚持以学校、大多数同学的利益为重,决不以公谋私。努力把学生会打造成一个学生自己管理自己,高度自治,体现学生主人翁精神的团体。我知道,再多灿烂的话语也只不过是一瞬间的智慧与激情,朴实的行动才是开在成功之路上的鲜花。我想,如果我当选的话,一定会言必行,行必果。请各位评委给我一张信任的投票,给我一个施展才能的机会!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而杨柳最多。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采莲是江南的旧俗,似乎很早就有,而六朝时为盛;从诗歌里可以约略知道。采莲的是少年的女子,她们是荡着小船,唱着艳歌去的。采莲人不用说很多,还有看采莲的人。那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风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