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四大爱情剧女主角形象比较毕业论文

上传人:1777****777 文档编号:39575310 上传时间:2021-11-11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71.5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元代四大爱情剧女主角形象比较毕业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元代四大爱情剧女主角形象比较毕业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元代四大爱情剧女主角形象比较毕业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资源描述:

《元代四大爱情剧女主角形象比较毕业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元代四大爱情剧女主角形象比较毕业论文(1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元代四大爱情剧女主角形象比较 有关车辆保险小议 有关车辆保险的小议rove College StudentsEnglish Writing题 目(中、英文)Comparison of Four Love Plays the Heroine Images in Yuan Dynasty摘 要 在元杂剧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元代“四大爱情剧”西厢记、拜月亭、墙头马上、倩女离魂以其独特的形式、深刻的主题而深入人心,同时这四部剧中塑造的女主人公崔莺莺、王瑞兰、李千金和张倩女更是以其勇敢追求爱情和婚姻的个性而备受人们的青睐,她们都是大胆忠贞的大家闺秀,对爱情充满渴望,并且在追求爱情幸福的过程中都能勇敢去面对各

2、种挑战,最终都是“皆大欢喜,有情人眷属”,但是这四位女主人公又有着一定的个性差异,她们受不同情境的影响,表现出了与众不同的个性特征。关键词:四大爱情剧;女主人公形象;比较AbstractHolds the important position Yuan Dynasty in a Yuan zaju “four big love plays” namely Western Chamber, Pays respects to the moon Pavilion, Top Immediately, Premature death of a beautiful young girl by its un

3、ique form, the profound subject strikes root in the hearts of the people, simultaneously in these four plays molds heroine-Cui Yingying, Wang Ruilan, the Li Qianjin, Zhang Qiannv the female is enjoys peoples favor by its brave pursue love and the marital individuality, they are the bold loyal ladies

4、, fills the hope to love, and can go bravely in the pursue love happy process facing each kind of challenge, is finally “happy, feeling emotion person family member”, but these four heroines also have certain individuality difference the different situation influence, displayed the out of the ordina

5、ry individuality characteristic. Key words: Four big love plays of Yuan Dynasty; the heroine image; comparative 目 录摘 要IAbstractII一、四大爱情剧女主人公形象概说1二、女主人公形象比较2(一)相同点21、情感真挚、执着追求22、蔑视功名、重视爱情43、同受束缚、敢于反抗54、爱情模式及结局相同6(二)不同点61、反抗的程度和方式不同62、守护爱情的方式不同73、典型化程度不同8结 语8参考文献10谢 辞11III爱情剧在中国古代戏剧中占有很大的比重,也占有重要地位。“愿

6、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1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心理取向,也是中国爱情戏剧中的一个永恒母题。在这方面,元代的剧作家有着执着的生活信念和艺术追求,即要让合理的成为现实的,在舞台上实现他们心头的爱情和团圆之梦,让“愿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的理想通过一个个圆满的艺术形态表现出来,给人世间带来喜悦安慰和温暖。元杂剧有相当一部分是以爱情为题材的,在元代舞台上上演了一幕幕爱情战胜礼教,人性战胜封建传统的巨作。四大爱情剧提出了与传统道德截然不同的爱情婚姻观念,并塑造了许多富有个性且具有反叛意识的女性形象。她们都是大户人家的小姐,虽然家庭环境不同情况各异但她们都具有平等的女性意识和泼辣大胆的性格及反传统道德观念的思想。

7、其整体理想也都是追求为当时社会所不容的以个人情爱为中心的爱情和幸福,充分显现了中国古代女性爱情观的进步性和为争取恋爱婚姻自由而进行的艰难曲折的历程。关汉卿的拜月亭、王实甫的西厢记、白朴的墙头马上、郑光祖的倩女离魂被合称为元代四大爱情剧。是爱情喜剧的杰出代表。一、四大爱情剧女主人公形象概说剧中的女主人公以其敢于冲破封建礼教束缚的勇气,自觉追求爱情自由而备受推崇,在当时畸形的男尊女卑的社会心理下,元杂剧的创作者们从现实的角度出发,描写了理想情境下的男欢女爱,表达了当时的人们对美好爱情的向往。 这些女性形象既有传统妇女的美德又突破了传统妇女的一些思想局限,成为元杂剧乃至中国文学史中一批光彩照人的女性

8、形象,其中王实甫笔下塑造了一位集智慧、美貌于一身的相国小姐崔莺莺,她是一个对生活有美好憧憬的青春美少女。出身高贵,温柔端庄,多才多艺。在温驯的外表下有着追求自由与幸福的愿望。拜月亭中的王瑞兰有胆有识、忠于爱情,在患难之中及重重阻挠之下突破礼教追求心中的爱情并坚持守候着自己的爱人。元代著名戏曲家白朴在墙头马上中塑造了一个光彩照人又充满斗争性的女主角李千金,她毫不掩饰对爱情和婚姻的渴望,大胆泼辣地主动追求属于自己的爱情和婚姻。郑光祖的名作倩女离魂中用超现实的幻想手法成功地塑造出一位冲破礼教的禁锢、大胆追求自主爱情和婚姻的贵族小姐张倩女,她在追求爱情的过程中执着不悔,渴望和爱人在一起的强烈愿望甚至能

9、使灵魂摆脱受禁锢的躯壳而自由行动。可以说元杂剧中的四大爱情剧都成功地塑造了大胆追求爱情和婚姻的女主人公形象,她们为争取自由恋爱和婚姻自主而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共同具有超越前代的进步意义,这四个女性形象也为后世文学人物形象的塑造提供了养料。 综观全元杂剧中的女性群像,女性形象可谓是千姿百态,但是表现女性内心渴望的占绝大多数,此类女性的四分之三都是浪漫爱情的女主人公。而以元代四大爱情剧为主的爱情剧都是写了书生和大家闺秀的恋爱故事。男女主人公以诗文唱和互相试探,彼此爱慕对方的色、才、艺。两情相悦又历经波折,最后以大团圆结局。这些爱情戏中的大家闺秀们美丽、聪明又忠贞。女主人公崔莺莺,王瑞兰,李千金,

10、张倩女都是大家闺秀,同出身于官宦人家,都是千金小姐,且才貌双全,家世与社会地位兼具。二、女主人公形象比较(一)相同点 四位女主角长期幽闭于闺阁之内,修习诗书礼仪。随着年龄增长渐通人事,渐生对爱情的渴望。这类女性在其追求爱情幸福的过程中表现出了几个主要的共同的特征。1、情感真挚、执着追求元杂剧四大爱情戏中的这些闺阁小姐都很大胆地追求自己的爱情和婚姻。封建时代“男女授受不亲”的教条给予这些大家闺秀们的只有足不出户的闺阁生活,“大门不出二门不进”是她们的活动准则,越雷池一步就要招来非议,偶尔去一趟后花园更要遭到家长们的严厉指责。而这四部剧却改变了闺阁小姐的这种被动软弱的性格,剧中女子在爱情追求上,在

11、反抗外力的阻挠,争取恋爱自主的斗争中大多表现出了一种积极主动的精神和坚贞不屈的气概。隐藏在她们内心深处的对异性的渴望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促使她们追求“有情”、“称意”、“心厮爱”、“至诚”的爱情,这是她们人性的觉醒,是发生在她们身上的具有主体意识和现代意识的爱情观的体现。同时这些爱情戏的伟大之处还在于它们的作者以其无与伦比的敏锐目光捕捉、发现并热情歌颂了存在于被压迫群体中的以相互爱慕为基础的爱情的全部的美和崇高,精心塑造了这几个为追求真挚的爱情而奋斗不渝的女性形象,谱写了一曲曲横溢着人性和人道思想光辉的不朽乐章,以端庄凝重、烂漫天真、欢悦潇洒、忧愤悲凄表现这种不屈不挠、一往无前的对传统爱情观的抗争

12、叛逆和对自由自主爱情的勇敢追求。剧中的女性形象形神毕肖、风姿绰约地向我们迎面走来。西厢记中的崔莺莺虽然早已与郑恒订有婚约但她与张生初次见面便表露出对张生的爱意,并且毫不顾及老夫人的阻挠私自与张生结合,浑然不顾封建礼法教条的制约。虽然他们的爱情之路比较曲折,但崔莺莺在多次试探及在红娘的热心帮助下终于大胆地迈出了这一步。如张生隔墙吟诗,崔莺莺则依韵和上:“兰闺久寂寞,无事度芳春。料得行吟者,应怜长叹人”。2词清句丽,婉转地表达出她内心的寂寞和渴望寻求知心人的愿望。她在月下烧香,“一愿先人早升天界,二愿母亲平安无事”。第三个愿望“觅得如意郎君”虽不是崔莺莺亲口说出,但聪明灵巧的红娘早已看出小姐的心思

13、,打趣着说出了崔莺莺的内心独白。俗话说“百善孝为先”崔莺莺虽然有对真挚爱情的渴望,但是孝顺父母还是放在第一位,这可能也是她不能勇于反抗老夫人的赖婚而选择了顺从的原因之一吧!其实第三个愿望才是戏剧的重点,是崔莺莺默念于心的真实想法。表明了她对爱情的渴望和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她的孝顺善良由此可见,也由此可见她的内心。然而她已订下亲事,照理不该再有其他想法,很显然她不满意这门亲事,而是渴望能够找到自己喜欢的人,所以当张生隔墙高吟一首时,她不禁心动,依韵而和,大胆的追求自己的爱情与幸福。老夫人赖婚后崔莺莺依然执着的追求,她尽管不敢当面顶撞老妇人但是背地里央求红娘以兄妹之礼请张生再住一程,内心是有所打算的

14、。“不问俺口不应的狠毒娘,怎肯着别离了志诚种?”这个意念支持着她在兄妹关系的掩盖下,更加积极主动的寻找机会争取着爱情的自由和幸福。墙头马上的女主人公李千金在元杂剧众多女子形象中是颇具特色的。她也是出身名门的大家闺秀,但是在她身上却又兼具市井民间妇女的豪爽、大胆与直爽的性格。可谓是大胆泼辣的典型代表,如刚一上场就不掩饰对爱情和婚姻的渴望,她声称:“我若还招得个风流女婿,怎肯教费工夫学画远山眉。宁可教银缸高照,锦帐低垂。菡萏花深鸳并突,梧桐枝隐凤双栖。”3大胆直白地表达内心的情感。当她与裴少俊一见钟情后便立即主动示爱。她央求梅香替她递简传诗,约裴少俊跳墙幽会。为了爱情,李千金甘愿做出牺牲,她不像深

15、闺待字的少女那样羞羞答答,而是敢作敢为。如对裴少俊一见钟情“恨不的倚香腮左右偎,便锦被翻红浪,罗裙作地席”,9但约会时被嬷嬷发现。李嬷嬷想借此敲诈裴少俊的钱财,李千金理直气壮以死威胁,选择与裴少俊私奔。李千金的这些言行太不像大家闺秀的作风,没有少女的矜持和羞怯,而是大胆泼辣。为了爱情更是不惜抛下高堂,不顾舆论与礼教的约束大胆的与裴少俊私奔,追求自己所想的幸福。拜月亭中的女主人公王瑞兰在逃难之中与蒋世隆相遇,患难之中互生爱意并自主结合。王瑞兰也是一名遵守礼教的名门闺秀,她虽然也大胆执着的维护自己的爱情婚姻,如与世隆结为夫妇,她誓死不肯背叛自己的爱人。世隆病倒,她放下千金小姐的架子,忙前忙后,无微

16、不至地照顾丈夫。在被父亲强行带走时,向世隆表明心迹:“我宁肯单独孤孀,怕他大抑勒我则寻个家长,那话儿便休想”。7后来仍无时不怀念心上人,“幽阁拜月”详细地刻画了这种心理。狠心的父亲把这对新婚三月的恩愛夫妻橫暴地拆散后,她虽仍坚持着对世隆生死不渝的感情,但也只是把父亲咒骂为“猛虎狞狼,蝮蝎顽蛇”。后来父亲逼她再嫁,她谴责父亲“把鸳鸯拆散两处”,坚持“一弓一箭誓无他志”准备以死相拼,表现出对于爱情的忠贞。王瑞兰不计利益、忠于爱情的优秀品质,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在父亲的“橫拖倒拽”下,她反抗无效后只能无奈随父而去。王瑞兰许身自配蒋世隆表现出来的是一种不计较任何利弊得失的、诚挚的情爱。她私订终身的

17、叛逆行为,是她大胆追求幸福爱情的表现,再从她所择之偶来看,门当户对,利弊多少,根本不作为斟酌的条件。这就是王瑞兰的大胆与执着。 与崔莺莺、李千金、王瑞兰一样,倩女离魂的女主人公张倩女也可称得上是非常大胆的。张倩女虽然也是冲破礼教的禁锢,大胆追求自主爱情和婚姻的贵族小姐。为了爱情,为了幸福争取郎才女貌的理想婚姻甚至可以魂身分离。离魂寻夫堪称非常大胆的做法了。与家长不可调和的矛盾使冲突进一步激化,且礼教的禁忌,又使倩女不敢同专制的家长公开对立,只能在内心深处形成情感与理智的冲撞。母亲的刻薄专制势利,王文举的冰冷和思想僵固,使早已交织在倩女心灵深处的情与礼发生冲突,最终导致了灵魂与肉体的分离,被拘禁

18、在礼教樊笼中的倩女一病不起,渴望幸福爱情的倩女的魂灵则挣脱重重羁绊飞出闺阁,追逐王文举而去。倩女之魂才可以视为倩女小姐真实的自我。病榻上的倩女虽然心力交瘁,但也表现出了不屈不挠、坚韧持久的叛逆品格。如处在礼教樊笼中的倩女在病体难支、精神恍惚状态下也不掩饰对王文举的真情,当着老夫人的面表白 “自从王秀才去后,一卧不起,但合眼便与王生在一处”。8明明母亲站在床前,她故意喊道:“我每日眼界只见王生,那曾见母亲来!”大胆表露真实的自我。而冲出礼教的藩篱,追随丈夫三载的倩女之魂成为诰命夫人后衣锦荣归,刻薄势利的老夫人却指着她说:“这是鬼魅!”冲破礼教的倩女之魂,已变得刚强泼辣,当面指责“俺娘他毒害的有名

19、,全无那子母面情。”5她坦然走进闺房,病床上那个被相思折磨的倩女竟欣然而起,与离魂合为一体。倩女以礼教叛逆者的身份,获得了自主的婚姻掌握了自己的命运。倩女在重重压力之下,冲出礼教的牢笼,她对爱情的追求是真挚而热烈的,她的独特之处不像崔莺莺李千金那样反抗礼教追求爱情般大胆,而是送别王文举赴京应试,魂身分离,追赶上王文举并坦言相告来意:“王秀才,赶你不为别的,我只防你一个。”后魂随王生,寸步不离的守护爱情。2、蔑视功名、重视爱情 在古代社会,封建家长们极力维护门当户对夫贵妻荣的这种婚姻观念,反对那些不顾门第高低钱财多寡的自由恋爱。而元代四大爱情戏中这些出身名门的闺秀们在选择对象的时候却都无一例外地

20、选择了没有权势的白衣书生,为了爱情她们甚至可以做出令人惊异的事情。四位女主人公都是渴望得到爱情而且都是唯爱情至上的。她们为了追求爱情婚姻自主而反抗封建礼教制度,且四位所中意的如意郎君都是有才华的白衣秀才。这与封建家长门当户对的要求相差甚远。崔莺莺在母亲提出张生中状元才能同意结合时崔莹莹是万分矛盾和痛苦的。但是不得不让步、妥协。崔莺莺并不想让张生远赴京城赶考,在送别张生时她千叮万嘱张生要惦记她,“若见了那异乡花草,再休似此处栖迟”,还有“得一个并头莲,煞强如状元及第”6。在崔莺莺眼里功名是“蜗角虚名,蝇头微利”远不及爱情在她心中的地位与价值,故尔叮嘱张生即使中不了状元也无妨,要回来找她。张倩女离

21、魂追随王文举,但他所追求的不是王文举开口闭口不离的功名利禄,不是荣华富贵,而是一生的幸福相守。“你若不中呵,妾身荆钗裙布,愿同甘苦”的勇气表达出了倩女的一片真情及对功名的轻视。王瑞兰则更是以行动来证明爱的纯真,在患难中不在乎环境的艰苦,不在乎蒋世隆的家世及现状,尤其是在蒋世隆卧病时仍然不离不弃,悉心照顾。“患难中方见真情”在这里有了极好的体现。就像结婚时新人彼此间的承诺一样。她愿意和蒋世隆永远在一起,不论疾病,灾难都不离不弃。李千金在与裴少俊约会被李嬷嬷撞破后,李嬷嬷提出两个出路:一是放秀才去求官,得意时来迎娶;一是今夜两人一起去私奔。李千金毫不犹豫地回答:“只是走得好”。面对功名富贵和爱情需

22、要做出抉择的时候,李千金毅然地选择了后者。这与崔莺莺对爱情的态度“但得一个并头莲,煞强如状元及第”15 是一致的。相比之下李千金表现的则更为果敢决绝。3、同受束缚、敢于反抗 四大爱情剧中的女主人公所处同一个大的社会背景就是封建社会,有封建礼教的束缚,最主要的是都受恪守封建制度的家长们的阻隔。婚姻大事谨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且都要求是门当户对。元朝之前,理学严格控制人们的思想,提倡“存天理,灭人欲”4,革除人的物欲、情欲等一切欲望。男女婚姻的缔结不考虑男女双方的情感,而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考虑的是家族的利益,考虑的是门当户对。包办婚姻使男女青年丧失婚姻自主权,且封建社会的女性更是没有恋爱的

23、机会和婚姻的自主权。四大爱情剧女主人公都受到封建家长不同程度的反对,都受到封建礼教的阻挠,如崔莺莺受到崔夫人的一再阻隔,有已经订亲的事实的阻隔。王瑞兰有父亲的阻拦,李千金更是受到裴尚书的无情驱逐及软弱丈夫的一纸休书 ,倩女同崔莺莺一样也受到了母亲的阻拦及心爱之人王文举的软弱性格和念念不忘陈旧观念的消极影响。四位女主人公面对无情家长的阻挠和严格礼教的束缚却没有被禁锢,而是为自己的终生幸福勇敢地起来争取。在情欲和渴望自由的愿望驱使下,崔莺莺不接受老夫人的赖婚,在红娘的帮助和鼓励下勇敢地越过封建礼教的雷池与张生结合。王瑞兰自配蒋世隆遭父亲拆散后誓死坚守爱情,李千金为爱私奔,为尊严人格据理力争。张倩女

24、更是为爱痴狂,魂身分离追随郎君。4、爱情模式及结局相同 才子佳人模式在元代爱情剧中占有很重的分量,元代四大爱情剧西厢记、墙头马上、拜月亭和倩女离魂就是这类剧作的代表。四位女主人公都是大家闺秀,都是出身官宦人家的千金小姐。崔莺莺是相国小姐,李千金是总管之女,王瑞兰是兵部尚书之女,张倩女为张公弼之女。四位女主人公都有才有貌有家世,都是美丽聪明、深居简出的名门闺秀。而且四位女主人公都是渴望得到爱情及都是唯爱情至上的。四位所中意的如意郎君都是有满腹才华的白衣秀才,最后得中状元的风流才子。都描写了元代爱情剧最常见的才子佳人历经各种磨难最终走向美满结合的大团圆结局。 四大爱情剧都是大团圆结局,男主人公都金

25、榜题名高中状元,女主人公则是得到美满爱情。有情人终成眷属。“金榜题名”“洞房花烛”被古人认为是人生的两大喜事,四大爱情剧很好的表现了这两大喜事的实现。就像西厢记所写的那样“永老无别离,万古常完聚,愿普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二)不同点四大爱情剧的女主人公面对阻隔和束缚为争取恋爱自由和婚姻幸福作出了大胆的反抗,但由于性格的差异和所处的具体环境不同故而反抗也表现出不同的形式,归结起来有以下几点:1、反抗的程度和方式不同 李千金和崔莺莺一样,出身官宦人家,同是千金小姐,但她比崔莺莺更大胆泼辣。她在花园墙头看见马上的裴少俊,一见钟情后主动传诗与裴少俊定情。后来她与裴少俊私奔,在裴家后花园住了七年,生

26、下一双儿女,被裴尚书发现后,裴尚书逼裴少俊休弃她,在凶狠无情的裴尚书面前,李千金毫不屈服,据理力争,十分坚强地维护自己的尊严和人格。李千金说她只钟情于一人,说姻缘天赐,无非是反驳裴尚书的污蔑,强调自己行为的合理和人格的纯洁。在第四折,她拒绝裴家父子,拒绝梦寐以求的婚配,正是受害者作出的抗争。她对少俊并非没有感情,但为了维护尊严,她甚至准备割舍这份爱情。在戏里,作者让人们看到了渴望爱情的李千金所看重的又非仅仅是爱情。由于李千金注重维护自己的理想尊严和人格,因此,她敢于把封建道德和封建伦理,统统扔到脑后,理直气壮地掌握自己的命运,表现出坚毅倔强的个性。而崔莺莺在母亲面前沉默寡言,端庄大方。她潜出闺

27、房被老夫人斥责,便“立谢而言曰:今当改过从新,毋取再犯。”11赖婚时她最为激动,骂母亲是“即即世世老婆婆”。10但这并不是当面顶撞,而是人物的内心独白。但李千金在裴尚书面前就毫不妥协,敢于冲撞。崔莺莺尽管不敢当面顶撞老妇人但是背地里央求红娘以兄妹之礼请张生再住一程,内心是有所打算和决定的。“不问俺口不应的狠毒娘,怎肯着别离了志诚种?”13这个意念支持着她在兄妹关系的掩盖下,积极主动的争取着爱情的自由和幸福。拜月亭里的王瑞兰与蒋世隆被父亲强行拆散后,王瑞兰对于父亲表现出深深的怨恨“谁个无老父,谁个无尊君,谁个无亲爷,从头儿都不似俺爷恨爹爹”这是发自内心的强烈抗争。后来父亲逼她再嫁,她谴责父亲“把

28、鸳鸯拆散两处”,坚持“一弓一箭誓无他志”,准备以死相拼。张倩女见到王文举时这样表现:“他是矫帽轻衫小小郎,我是个绣铍香车楚楚娘。恰才是貌正相当。俺娘向阳台路上,高筑起一堵风雨墙”。张倩女从知道老夫人以“三辈儿不招白衣女婿”为由拒婚并逼王文举考中才答应时就和家长站在了对立面。因为痴情并为了渴望中的爱情变得幸福圆满,故在王文举赴京赶考之时灵魂就随之同行,爱之深则思之切,再加上担心王文举高中后变心,就更要步步相随,张倩女的魂才是真实的张倩女。守护爱情的行动有头有尾,这种坚持令人们敬佩,感动。崔莺莺虽在母亲面前乖巧听话,但是内心是不顺从的,她喜欢张生,主动吟诗附合,传简约会,背着老夫人私下与张生结合。

29、这一点虽然与李千金相似,但是还是要比李千金保守的多,胆怯的多。李千金则是在主动约会被发现后直接与裴少俊私奔,隐藏在裴家后花园生儿育女,父母还没来得及反对就已经与人私奔,但是李千金逃过了自家父母的反对却躲不过裴家家长的反对与驱逐。在最后裴尚书裴少俊接她回家时,严词拒绝并理直气壮的数落裴尚书。王瑞兰则是与蒋世隆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感情基础之后才在特殊的环境下结合,后遭父亲反对并让另寻佳婿时则誓不相从,以坚定的意志来反抗父亲的拆散与安排。张倩女则是直接魂灵与肉身分开,用一种另类的方式来反抗母亲的世俗门第观念。2、守护爱情的方式不同在崔莺莺反抗成功老夫人以高中为由再次为难张生时,崔莺莺长亭送别则变得很无奈

30、,内心深处并不想让张生远赴京城赶考,但为了能得到母亲的许可,她也只能妥协。在送别张生时她千叮万嘱张生要惦记她,“若见了那异乡花草,再休似此处栖迟”。12她内心很不安,既怕张生不中状元,又怕他为别的女子所吸引,抛弃自己。未来幸福与否,她实在没有把握。崔莺莺在长亭送别后,对自己的婚姻就完全丧失了主动性,只好整日以泪洗面,长吁短叹,消极地等待命运的安排。所以只能赌,只能等。王瑞兰同崔莺莺一样,但她等的不是蒋世隆的高中,而是父亲的认可,是家长的不再阻拦,让他们夫妻得以团圆,反抗无效后只能祈祷只能坚守离别的誓言。李千金在被赶出裴家后依然坚强的生活,裴少俊高中后得知李千金是总管之女接她回家时李千金却断然拒

31、绝梦寐以求以私奔后七年的隐居生活为代价换得的婚姻,最后是在裴尚书的请求及一双儿女的苦苦央求下才同意结合。李千金是用尊严来维护爱情维护婚姻的。渴望爱情的李千金,所看重视的不仅仅是爱情,她要有尊严的爱,要理直气壮的爱。她不仅希望得到爱情,而且把婚姻自主看成是人生的权益,认为像卓文君那样私奔是合情合理的事。和一般怀春少女不同的是,她更加看重人格和尊严。张倩女更是为了守护爱情不惜人魂分离,离魂追随王文举到顺利成为诰命夫人为止。3、典型化程度不同 崔莺莺、王瑞兰、张倩女、李千金都是反封建礼教追求自由爱情的典型代表。她们的典型化程度却不同。从当时具体的历史现实角度来看,崔莺莺的形象更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如

32、崔莺莺举止的含蓄和行为的谨慎符合一个大家闺秀的标准,她追求爱情的曲折试探和张生最终结合的过程也符合当时社会的实际,具有一定的现实性。张生高中后,崔莺莺听信了郑恒的话,以为张生做了卫尚书的女婿,她除了哀怨之外就无所作为,任由母亲做主再次嫁给不喜欢的郑恒。这符合崔莺莺的性格也符合当时社会现实中女子对自己命运的不能把握的无奈现状,只能接受抛弃的事实。王瑞兰与蒋世隆患难见真情式的爱情过程虽然也趋向现实,但是情节安排过于巧合,戏剧化比较明显。李千金虽然也是大家闺秀但是行为举止过于大胆草率,言辞过于直白,不符合当时社会千金小姐的修养,更多的表现出了市井女子的性格和市民社会的世俗化趣味。张倩女更是具有传奇性

33、,魂身分离追求爱情极富有浪漫性,与现实相差甚远。从整体上看,尽管李千金、王瑞兰、张倩女争取婚姻自主的行为不同凡响,但她们的感情发展远不如崔莺莺那样细密有层次,所以,其典型性也始终不及崔莺莺。结 语 四大爱情剧的女性可以说都是反封建礼教的代言人,她们的婚姻观是希望婚姻自主,希望可以找到中意的人,拥有甜蜜的爱情和美满的婚姻。情感在婚姻中占据着重要位置,而不是遵从封建礼教禁锢下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14只考虑门当户对,讲求名正言顺,只顾及家庭利益,而不考虑结婚男女双方的感受的封建婚姻观和没有人情只看身份的封建等级制度。她们的爱情故事就像童话故事中的王子灰姑娘一样充满浪漫。在封建社会里,作为统治者

34、的男人在爱情和婚姻中处于支配地位,女性在爱情婚姻上完全处于被动地位,女人只能把自己塑造成符合男性标准的“女性”,她们完全失去了选择的权利。而讲求名正言顺、门当户对的婚姻观念使爱情婚姻染上了经济、社会地位等功利性的世俗气,男女青年婚姻的决定权不是掌握在他们手里,尤其是女子的手里,而是由父母长辈掌控。元代文人发现女性面临的这种困境,他们打破了世俗的观念,赋予了他们剧作中女主人公色、才、情三者兼备的完美形象,赐予她们多愁善感的心灵去体验社会的冷暖炎凉。透过女主人公强烈的生命意识、伤逝情怀来体现她们在反抗外在阻力、争取爱情自由和婚姻自主的斗争中表现出来的积极主动的精神和大胆勇敢的气概。作者用才华和情感

35、写出了四位女主人公这些礼教叛逆者身上的人性美和人情美。作者用文采飞扬的文辞和细腻的笔触进行了诗情画意般的描绘和细致入微的内心活动的抒写,使四大爱情剧在现实的的基础上增加了浪漫色彩。作者把四大爱情剧中的四位女主人公都理想化了,赋予她们美貌与智慧及女性的自主意识,在浪漫的故事情节中表达心中“愿天下有情人都成了眷属”的美好愿望。尤其是倩女离魂的大胆想象和富有传奇色彩的理想化使浪漫色彩更加浓重。而完美的女主人公们身处不同的家庭环境,都为了爱情为了婚姻自主与封建家长及封建婚姻观封建礼教进行各种斗争,是古代新女性的杰出代表。参考文献1 蒋星煜.西厢记研究与欣赏(第1版)M.上海辞书出版社,2004,10.

36、2 吴国钦.西厢记艺术谈(第1版)M.广东人民出版社,1983,10.3 李玲珑.中国戏剧(第1版)M.同济大学出版社,2007,3.4 吴国钦.元杂剧研究(第1版)李静 张筱梅M.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8.5 朱捷.愿有情人终成眷属.王实甫卷(第1版)M.河南文艺出版社,2006,4.6 陈丽勤.爱在花园内外西厢记和拜月亭记比较(第16卷)J.安康师专学报,2004,12.7 李秋艳.从离魂记到倩女离魂恋爱观的变迁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8 张丽.关汉卿拜月亭中的婚恋理想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10).9 魏永贵.一枝独秀 占尽秋色谈白朴墙头马上

37、李千金形象的塑造J.集宁师专学报,2004,3.10 罗建新.“礼”与“理”的叛逆兼论崔莺莺与杜丽娘的抗争形象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7):62-69.11 胡敏琪. 论西厢记与倩女离魂“送别”“追爱”情节之比较J.太原教育学院学报,2006,3.12 张福新.从西厢记的大团圆结局看元代的爱情戏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0,1(1).13 陈月娥.西厢记女性形象浅析J.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2(4):9-11.14 孙艳霞.元杂剧爱情戏中女性形象的叛逆性格及其成因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2,12(6).15 赵晓红.元杂剧女性形象爱情观探析J.山东社会科学,2001(3).10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