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某知名中学高一历史9月学生学业能力调研试题2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39569350 上传时间:2021-11-1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61.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天津市某知名中学高一历史9月学生学业能力调研试题2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天津市某知名中学高一历史9月学生学业能力调研试题2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天津市某知名中学高一历史9月学生学业能力调研试题2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资源描述:

《天津市某知名中学高一历史9月学生学业能力调研试题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津市某知名中学高一历史9月学生学业能力调研试题2(1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静海一中2018-2019第一学期高一历史(9月) 学生学业能力调研试卷 考生注意:1. 本试卷分第卷基础题(80分)和第卷提高题(20分)两部分共100分。2. 试卷书写规范工整,卷面整洁清楚,酌情减3-5分,并计入总分。知 识 技 能学习能力习惯养成总分内容都一单元第二单元史料解析卷面整洁100分分数56分44分20分35分第卷 基础题(共80分)一、选择题: 每小题2分,共40分.1.“先王之法,立天子不使诸侯疑焉,立诸侯不使大夫疑焉,立嫡子不使庶孽疑焉。”材料反映的是()。A.宗法分封制B.皇帝制 C.三公九卿制D.郡县制2西周时只有周天子才称王,春秋时期楚、吴国君开始称王,而到战国时

2、齐、韩、赵、魏、秦、燕、宋、中山等国的国君也都称王。这一变化本质上反映了A宗法等级秩序不断加强 B诸侯国的实力不断增强C分封诸侯数量迅速增加 D分封宗法体制逐渐解体易混易错题组(3-4题):加强对中国古代官员职能与各朝代中央集权加强措施的比较3. 假如一名秦朝的政府高官,他每天工作非常繁忙,除了将大臣们的奏章归纳整理外,还得对一些违法乱纪的官员进行暗访、调查。那么,这个政府高官应是A. 丞相 B. 太尉 C. 御史大夫 D. 郡守4.某学校开展课外活动,主题是“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争”。如果你选取了“汉武帝、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措施的不同点”为突破口,下列选项中你最有可能选择的正确答案是A. 加

3、强了中央政府的权力 B. 直面地方对中央的威胁问题C. 设立管理地方财政的官员 D. 加强了中央对地方官员的监督5. 中国在汉代就建立了封驳制度。所谓“封”,就是把皇帝的敕令退还回去拒不执行;所谓“驳”,就是指出皇帝敕令中存在的错讹失误。汉代的丞相,在制度上享有封驳权。例如汉哀帝时,丞相王嘉就退回了皇帝要加封董贤的诏书。可见,封驳制()A. 避免了君主决策失误 B. 保证了吏治清明C. 易为当权者所利用 D. 对皇权有一定制约6百家姓在不同朝代有不同的排序。宋代为:赵钱孙李、周吴郑王明代为:朱奉天运、富有万方这种排列主要体现了A皇权的独尊 B中央集权的强化C等级制度的森严 D文化专制的扩展7.

4、魏晋时期的九品中正制规定:“州、郡皆置中正,已定其选,择州郡之贤有识鉴者为之,区别人物,第其高下。”其与察举制相比A. 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选官的随意性 B. 提高了儒生的地位C. 使社会各阶层流动制度化 D. 打破了政治权威和物质财富等级的世袭8.“品”是我国古代官吏的级别,分一到九品。在隋唐时期六部最高长官是正三品,到了明代提升为正二品。这主要是因为明代A官员晋升制度化规范化 B官员层级设置调整C文官地位得到明显提升 D废丞相,权分六部9.史料记载,中国古代某一机构,其主要职责是“掌献替可否,奉陈规诲,点检题奏,票拟批答,以平允庶政”。由此可以看出这一机构A.对皇权形成了一定的制约 B.能够参

5、与中央决策C.提高了中央行政效率 D.适应了皇权加强的需要10.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渐渐地,这些考试开始集中于文学体裁和儒家正统观念,最后的结果是形成一种制度,为中国提供了一种赢得欧洲人尊敬和羡慕的、有效稳定的行政管理。”在此,作者意在强调该制度A. 扩大了官员来源 B. 提升了官员文化素养C. 加强了中央集权 D. 推动了中国走向世界11公元前8世纪,希腊城邦逐渐发展起来,成为孕育古代希腊民主政治的摇篮。古希腊城邦民主政治发展的根本原因是()A城邦面积小,公民有更多机会直接参政 B独立自治使城邦民主发展具有连续性C商品经济发达,开阔了人们的眼界 D希腊较早地受到平等、民主观念的影

6、响12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说,克利斯提尼“领着人民参与政治”。克利斯提尼改革中符合这一评述的是按财产多寡划分社会等级用10个地域部落取代原来4个血缘部落设立五百人会议向公民发放“观剧津贴”AB CD13.古希腊具有突出的表演文化,其行为以多种具体形式广泛存在于城邦生活之中。凡举行公开场合的诗歌朗诵表演、体育竞技、宗教祭祀以及诉讼演说,无一不是以表演的形式出现。这现象有利于A奠定民主政治的基础 B激发公民参政热情C推动公民个性的发展 D彰显以人为本理念14雅典城邦任何公职人员,无论地位多高,皆不能离开公民大会而擅自决定政务大事。他们都处于公民大会和五百人会议的经常督察监视之下,若公民大会认为他有

7、失职守,皆依法惩处。这反映了古代雅典A各权力机构之间相互制约平衡B公民大会负责审理大部分案件C从制度上防止专制以维护民主D最高权力机关由直接选举产生15.美国学者斯科特戈登指出:“我们很难相信由一年召开40次、每次仅有几个小时的超过6000人的公民大会来制定一般政策是有效率的。温和的理性怀疑论就能表明这种每个人都有发言权和提议权的公民大会将很快就会蜕变为暴动。”该论点实质上反映出古代雅典A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 B公民大会行政效率低下C民众的参政热情空前高涨 D民主政治的局限性明显16十二铜表法规定,“利息不得超过一分(年利息最高为833%)”;债务人对所欠债务的偿还“有30天的法定宽限期”。

8、这一条款( )A. 保留了习惯法的条文B. 维护了借贷双方的平等权利C. 否认了高利贷的存在D. 体现了对平民利益一定程度上的保护罗马法中有句名言,即“没有告诉人就没有法官”,这就是由“控诉式诉讼”派生出来的“不告不理”审判原则。这说明古罗马A减少诉讼案件 B注重法律程序C维护贵族利益 D强调证据作用17万民法意即“各民族共有的法律”,是继公民法(市民法)之后,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罗马司法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用来调整罗马公民和异邦人之间以及异邦人和异邦人之间民事法律关系的罗马法律。据此推知,万民法A实现了罗马境内居民间的平等B根源于罗马帝国统治基础扩大C标志着罗马司法体系最终完备D削弱了

9、罗马帝国的政治凝聚力18.罗马法强调,法律承认个人有独立的人格,承认个人为法的主体,承认个人生活中有一部分是不可干预的,即使国家在未经个人许可时也不得干预个人生活的这一部分。这主要表明罗马法()A.维护公民平等 B.强调法律至上C.限制公权滥用 D.追求司法公正19查士丁尼民法大全载:“妇女不得参与任何公务;因而她们不能担任法官或行使地方官吏的职责,或提出诉讼,或为他人担保,或担任律师”。材料表明A.在古罗马妇女没有任何人权B.罗马法对妇女歧视,说明了它的局限性C.查士丁尼民法大全未给人们带来任何好处D.说明罗马法竭力维护奴隶主贵族利益20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在欧洲中世纪末期,随着资本主义经济

10、的产生和发展“法便在一切国家里(法国是在16世纪)开始真正地发展起来了除了英国以外。这种发展到处都是以罗马法典为基础的”。这论述意在说明A罗马法成就突出的原因 B欧洲法律体系的完善C罗马法具有丰富的内容 D罗马法对欧洲的影响二、材料解析题(每题20分,共60分)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秦)郡县官吏统统由享受俸禄的职业官僚担任,任免权集中于中央郡守掌行政,郡尉掌军事,郡监御史掌监察郡县官必须服从朝廷的统一调动。官员调任官职,不得携带旧部属吏。每年正月“大课”,中央考课郡守,郡守考课县令长。李治安主编唐宋元明清中央与地方关系研究材料二 诸侯王,高帝初置,金玺盩绶,掌治其国。有太傅辅

11、王,内史治国民,中尉掌武职,丞相统众官,群卿大夫都官如汉朝武帝改汉内史为京兆尹,中尉为执金吾,郎中令为光禄勋,故王国如故。损其郎中令,秩千石。改太仆曰仆,秩亦千石。成帝绥和元年省内史,更令相治民,如郡太守,中尉如郡都尉。汉书材料三 行中书省,凡十,秩从一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为表里。国初,有征伐之役,分任军民之事,皆称行省,未有定制。中统、至元间,始分立行中书省,因事设官,官不必备,皆以省官出领其事。其丞相,皆以宰执行某处省事系衔。其后嫌於外重,改为某处行中书省。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元史材料四 在史学里,制度本属一项专门学问任何一制度之创立,必然有其外在

12、的需要,必然有其内在的用意,则是断无可疑的。纵然事过境迁,后代人都不了解了,即其在当时也不能尽人了解得,但到底这不是一秘密。在当时,乃至在不远的后代,仍然有人知道该项制度之外在需要与内在用意,有记载在历史上,这是我们讨论该项制度所必须注意的材料。否则时代已变,制度已不存在,单凭异代人主观的意见和悬空的推论,决不能恰切符合该项制度在当时实际的需要和真确的用意。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1)根据材料一,概括秦朝郡县制度的主要内容。(8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汉代诸侯王政治地位发生了怎样的演变。(4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元朝行省的性质及创立的目的。(4分)(4)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

13、知识,分析材料四中“任何一制度之创立,必然有其外在的需要,必然有其内在的用意”。(4分) 关键环节训练题组:解答材料解析题,要注意审题,带着问题分析材料,找出有助于解题的关键词句。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西欧政治传统和思想文化中,分权自治的观念可谓源远流长,古希腊、罗马就有许多关于分权政治的实践和思想。(雅典)公民大会的职责是选举五百人议事会成员、制定法律、决定重大事项,另有一项特殊的权力,即对被怀疑有独裁倾向的官员和军事将领进行投票并将其驱逐出境,此即有名的“陶片放逐法”。执政官是最高的行政长官,军事将领统帅军队,负责防务,他们虽然拥有巨大的权力,但其权力受到多方面的约束。任何希

14、腊公民都可以控告国家官员。刘田玉中西权力监督模式的演化和特征材料二所以唐代政府定旨出命之权,实操于中书省。皇帝只同意画敕而止。待门下省主管长官侍中及副长官侍郎接获此项诏书后,即加予复核,这是对此项命令之再审查。每一命令,必须门下省副署,始得发生正式效能。如门下省不同意副署,中书命令便不得行下。诏敕自中书定旨门下复审手续完成后,即送尚书省执行。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约束雅典执政官权力的制度和机构。(6分)如何看待“任何希腊公民都可以控告国家官员”这种现象?(4分)(从积极与消极两方面分析)(2)据材料二,指出唐代中央行政制度的名称。(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制度的

15、积极作用。(4分)(只答两点)(3)概括材料一、二中权力机构运行方式的相同之处。(4分)(只答两点) 第卷 提高题(共20分)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如果说,罗马法能有所创制,那是因为罗马共和国以及之后的帝国乃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多种族”的大国的缘故。法规应该设立起来以作为分属于各个种族的个体之间的社会纽带,并使得原先在属于相同种族的各个小城邦的范围之内盛行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也能在帝国范围内得以奉行。体制上各类灵活的机制使新的规章得以形成、受到检验并获得确认,它属于“再试验再犯错”这一漫长的过程,最终选择出了受所有人真正理解的规章,并可有效地避免冲突及改善社会的合作状态。菲利普

16、内莫罗马法与帝国的遗产材料二历史上各个王朝都有一整套典章制度但人们如果稍稍翻阅一下史书不能不对一种现象感到困惑不解,正史中可以用舆服志、礼仪志等大量篇幅来记载什么身份的人戴什么帽子,穿什么衣服,衣服用什么料子、什么颜色、多大尺寸、用什么装饰,仪仗队有多少人,排什么队伍,手里拿什么东西,每件东西什么尺寸这一类近于无聊的内容,甚至连演滑稽戏一样的“禅让”也要照录那三劝三让的表文和诏书,可是真要查什么有关国计民生的重大制度,却往往非常简略,或者前后矛盾,语焉不详,有的竟毫无踪影可见。其实这倒并不是史官们的疏忽,而是由于有关国计民生的重大制度基本上都存在着两个系统:由皇帝和官员们制定的正式制度,由官吏

17、们执行着的实际制度。前者是官方的、法定的、成文的,见于记载,却不一定起实际作用;后者是实际通用的、得到法律认可的、不成文的习惯做法,但从来未被正式记载,却真正得到了执行。葛剑雄统一与分裂(1)依据材料一,概述古代罗马规章产生的社会背景。(4分)(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中国成文规章的特点,(4分)并分析其成因。(4分)(3)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成文规章对罗马和中国分别产生了哪些影响。(8分) 静海一中2018-2019第一学期高一历史(9月) 学生学业能力调研试卷答题纸 得分框知 识 技 能学习能力习惯养成总分第卷 基础题(共80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

18、分)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二、材料解析题1、(1)(2)(3)(4) 2、(1) (2)(3)第卷 提高题(共20分)3(1)(2)(3)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历史9月考试答案一、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ADCCDAADDCCBBCDD17181920BBCD二、材料解析题1、(1)内容:郡县官吏由中央任命;郡县官员分工明确,各负其责;郡县官吏须服从中央统一调动;定期实行分级考核。(2)演变:汉初诸侯王实际统治其封国,分官设职大致模仿朝廷;后来诸侯王完全失去军政权力(诸侯国成为相当于郡一级的行政单位)。(3)性质

19、:具有地方行政机构和中央派出机构的双重性质。目的:便利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中央集权。(4)外在:时代的变化。内在: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维护君主专制统治。2、(1)制度和机构:选举制;任期制;“陶片放逐法”;国家权力机构(公民大会、五百人议事会及公民陪审法庭)。(任答3点即可)看待:有利于约束官员的权力,保障公民权利,维护民主政治;但这种原始的直接民主容易走向极端,导致国家权力的滥用和误用。(2)制度:三省六部制。积极作用:分工明确,提高行政效率;三省之间相互牵制,削弱相权,加强皇权。(3)相同之处:实行分权;相互牵制;权力监督。(任答两点即可)3、 (1)罗马的扩张;多民族的融合;罗马法基本原则获得认可。(任答两点即可)(2)特点:注重礼仪,忽视实务;流于形式;难成体系。(任答两点即可)成因:封建专制制度下重视等级、权威观念;儒家传统思想文化的束缚。(3)罗马:稳定社会秩序;强化司法精神。中国:强化君主专制;阻碍经济发展;固化等级观念。(任答两点即可)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需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改变粗放式增长模式,不断优化经济结构,实现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新型城镇化,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因:我国经济发展还面临区域发展不平衡、城镇化水平不高、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等现实挑战。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