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基坑支护方案3

上传人:1666****666 文档编号:39565032 上传时间:2021-11-11 格式:DOC 页数:49 大小:26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深基坑支护方案3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深基坑支护方案3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深基坑支护方案3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资源描述:

《深基坑支护方案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深基坑支护方案3(4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广深高速新桥出口片区排水工程(一期)泵站工程泵站、结合井、雨水管基坑开挖支护方案一、编制依据1. 广深高速新桥出口片区排水工程(一期)泵站工程设计文件。2.拟建工程现场踏勘的情况及市场和社会调查资料3. 深圳地区建筑深基坑支护技术规范SJG05-964.建筑基坑工程技术规范(YB9258-97)。5.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 120-99)。6.建筑软弱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J10-89)。7.现场实际情况。二、工程概况 广深高速新桥出口片区排水工程(一期)泵站工程是广深高速新桥出口片区排水工程的一部分,是为解决片区中外环路局部低洼点水淹而建设的,泵站位于沙井街道广深高速新桥出口外环路南侧

2、段内侧,往深圳方向匝道高架桥右下方。该泵站只有在外环路东侧截排箱涵及内部市政管网配套后才能完全的解决外环路水淹问题。根据工程所在地场地特点,结合钢板桩的特性、施工方法等方面进行考虑,选用拉森号钢板桩,拉森号钢板桩宽度适中,抗弯性能好,依地质资料及作业条件决定选用钢板桩长度16长,要求钢板桩入土深度达桩长0 .5倍以上。本次开挖支护的拉森钢板桩设计分二种类型,即开挖深度在8.2米, 拉森钢板桩长度为16米的A型;开挖深度在5.5米, 拉森钢板桩长度为16米的B型,其中A型的开挖长度为73米,B型的开挖长度为约82.18米。基坑位于松散潮湿的杂填土上,开挖深度较大,地下水位偏高。依据实际基坑位置和

3、挖深及基坑支护设计规范要求,结合现场施工情况对本涵基坑施工进行支护。三、方案编制的原则1、基坑安全可靠:满足基坑支护结构本身强度,稳定性以及变形的要求,确保周围环境的安全。2、支护施工便利、经济合理及保证工期:在安全可靠的前提下,选择施工工期短、有效的支护方案。四、支护结构形式确定1、根据图纸及现场实际开挖情况,整块涵基坑自然地面以下土质总体力学性质差,具有天然含水量及孔隙比大、压缩性高、抗剪强度低、易扰动变形等特点,开挖时有发生坑边失稳坍塌现象,基坑处地下水位高,原框架涵相对接驳涵基坑也较高。根据上述情况,在距离基坑图纸标定位置外边1.0 m 处插打拉森钢板桩。同时本单位具有钢板桩深基坑施工

4、方面的相应经验。 2、钢板桩的选用根据工程所在地场地特点,结合钢板桩的特性、施工方法等方面进行考虑,选用拉森号钢板桩,拉森号钢板桩宽度适中,抗弯性能好,依地质资料及作业条件决定选用钢板桩长度6长,要求钢板桩入土深度达桩长0 .5倍以上。 3、打桩设备拟采用打拔桩机为25T吊车加液压高频振动锤,激振力220kN。附图1拉森钢板桩400mm 40#工字钢围檩钢板桩搭接大样400mm 厚10.5mm100mm宽15m支撑钢管全长25.64m40#围檩基坑支护平面图五、钢板桩设计方案1.计算拉森桩入土深度根据钢板桩入土的深度,按单锚浅埋板桩计算,假定上端为简支,下端为自由支承。这种板桩相当于单跨简支梁

5、,作用在桩后为主动土压力,作用在桩前为被动土压力,压力坑底以下的土重度不考虑浮力影响,计算简图如下。主动土压力 Ea=1/2*ea(H+t)=1/2r(H+t)2Ka被动土压力 Ep=1/2*ept=1/2*rt2Kp式中:Ea-主动土压力最大压强,ea=r(H+t)2KaEp-被动土压力最大压强,ea=rtKpKa-主动土压力系数 Ka=tg2(450-/2)=tg2(450-200/2)=0.49Kp-主动土压力系数 Kp=tg2(450+/2)=tg2(450+200/2)=2.04-土的内摩擦角=200r-土的重度 r=16kN/m3H-基坑开挖深度 H=8.2m 为了使钢板桩保持稳定

6、,在A点的力矩等于零,即Ma=0, 亦即EaHa-EpHp=Ea*2/3*(H-t)-Ep(H+2/3*t)=0将以上数据代入上式中,可得下式t3+8.36t2-64.71t-176=0整理后即可求得所需的最小入土深度t=6.3m所以钢板桩总长度为L=8.2+6.3=14.5m故选择16M拉森桩作为围护桩是合理的。2.钢板桩稳定性验算板桩入土深度除保证本身的稳定性外,还应保证基坑底部在施工期间不会出现隆起和管涌现象。在软土中开挖较深的基坑,当桩背后的土柱重量超过基坑底面以下地基土的承载力时,地基的平衡状态受到破坏,常会发生坑壁土流动,坑顶下陷,坑底隆起的现象(如下图),为避免这种现象发生,施工

7、前,需对地基进行稳定性验算。转动力距 Mov=G*x/2=(q+rh)x2/2稳定力距Mr=x土层为均质土时,则Mr=*tx2式中t-地基土不排剪切的抗剪强度,在饱和性软粘土中,t=0地基稳定力矩与转动力矩之比称抗隆起安全系数,以K表示,若K满足下式,则地基土稳定,不会发生隆起。K=Mr/Mov =1.2当土层为均质土时,则K=2c/(q+rh) =1.2式中c-内聚力地质报告提供c=23.5kPaq-坑侧上部荷载回填土取q=5.0kN/m2K=2*23.5/(5+17.5*6)=147.6/110=1.34 =1.2K1.2故地坑不会产生隆起式中Mr未考虑土体与板桩间的磨擦力以及垂直面AB上

8、土体的抗剪强度对土体的下滑的阻力,故偏于安全。3 .钢板桩支撑体系设计及验算对内支撑基坑,造成基坑失稳的直接原因一般可归纳为两类:结构不足(墙体、支撑等的强度或刚度不足)和地基土强度不足。根据地质资料和现场实际情况分析,本工程可不考虑管涌和承压水,不进行钢板桩的抗渗透稳定性验算。本设计主要计算钢板桩、围檩、支撑在施工全过程中的强度和稳定性。根据地质报告,计算出排水管道施工区域土的有关加权平均指标如下:=16KN/m3 =20 C=8kpa本设计计算时取C=0,不考虑地下水的作用。仅考虑被动土压力修正系数k=1.6(见深基坑工程设计施工手册P.286),3.1土压力计算q=18KN/m2e0 4

9、10010 8200R1Pa1 2050 4100eBB 2050Pa22e2qKaSPPe3OM 图A: 钢板桩支护计算示意图 主动土压力系数Ka=tg2(45-20/2)=0.49被动土压力系数Kp =tg2(45+20/2)=2.04被动土压力修正系数k=1.6,则:Kp=kKp=3.264如图A所示,图中B点为R1与基坑底面间的中点。近似计算时,即认为R1等于e0与e1间的三角形荷载,土压力为:ei=KaHi。另考虑基坑边土体和机械行走等产生的附加荷载,按18KN/m2计算。上式中Hi为土压力计算高度。其中H1=4100;HB=6150; H2=8200。经计算: e0=0e1= Ka

10、H1= 0.49164.1=32.14KN/m2eB= KaHB= 0.49166.15=48.22 KN/m2e2= KaH2= 0.49168.2=64.29 KN/m2设支撑间间距均为L=4.5m,则通过公式:Ri=(en +en+1)/2 *hn+1+ qKa*hn+1 L可计算出支撑反力R1、上式中h0=0;h0B=6.15m; Q=qKa=180.49=8.82 KN/m2。则:R1= (0+48.22)26.15+180.496.154.5= 911.34 KN3.2 钢支撑强度和稳定性验算本工程一道长钢支撑均采用63012钢管。已知Rmax=911.34KN,A=232cm2,

11、 =21.8 cm,f=200Mpa。取安全系数为K=2.0。A、对钢管支撑长度15.0 m的直钢管,其长细比=115.38,查表得=0.5。则由公式N/()f/ K可计算出15米长直支撑满足稳定性要求的允许压力为:Nz=1160 KN Rmax=911.34 KN 符合要求。B、本工程钢斜支撑均采用37710钢管。第一根支撑直管从钢板桩边上3.5m位置开始支撑,则可以求得该部位的支座力:R支=(0+48.22)26.15+180.496.153.5= 708.82 KN,A=115cm2, =13.0 cm,f=200Mpa。取安全系数为K=2.0。对钢管支撑长度约6.0m的斜钢管,其长细比

12、=46.15,查表得=0.903。则由公式(N/()f/ K可计算出6米长斜支撑满足稳定性要求的允许压力为:Nx=1038.45 KN 2 Rmax=1.414X708.82=1002.27 KN 符合要求。由此可见支撑的强度和稳定性均满足要求。3.3 钢板桩抗弯验算两道支撑间及下道支撑与基坑底面之间的钢板桩弯矩可以近似按照两端简支梁承受梯形荷载计算。查静力计算手册,可按以下公式计算钢板桩的最大弯矩:Mmax=q2L2/623-(1+)/(1-)2上式中 = q1/q2;=(2+1)/312=0.475 23=0.77112=0.753 23=0.888由此可计算出:A、两道支撑间之间钢板桩的

13、最大弯矩为:MmaxB=(50.374.126)20.75330.475(1+0.475)(10.475)2=78.741 KN.m/m型拉森钢板桩W=2043cm3/m,安全系数K=2。fmax= MmaxB/W=78741/(204310-6)=38.541Mpaf/2=100Mpa因此钢板桩的抗弯强度可以满足要求。3.4工字钢围檩抗弯抗压验算(1)、抗弯验算本工程围檩采用40号工字钢,详见平面布置图。支撑与围檩连接的计算简图见图B。已知作用在下道围檩的均布荷载较大,为Q=R2/4.5m=111.638KN/m,40#工字钢对其xx轴的截面系数 W=1090cm3;f=200Mpa。 将围

14、檩视为多跨连续梁,净跨度仍按4.5m计算,最大弯距在跨中,若安全系数取K=2.0。计算时按两跨连续梁计算,则查静力计算手册可得:Mmax=0.07QLj2=0.07111.6384.52=158.2469KN-m =1582469N-cmMmax/W=1582469/1090=1451.806N/cm2 f/2.0=10000N/cm2符合要求。(2)、压弯验算当斜向支撑作用在围檩上时,围檩是压弯构件,因此还应进行围檩在压弯状态下的强度。按公式(N/An)+Mx/(x Wnx)f计算上式中x截面塑性发展系数,取1.05;N轴心压力,为502.371;An净截面面积,为86.1cm2;Mx最大弯

15、矩;Wnx截面矩。则:(N/An)+Mx/(x Wnx)= (502.371/86.1)+13785.0/(1.051090) =17.88 KN/cm2 6000.0035D圆度管端0.005D;其他部位0.01D端面垂直度0.001D,且不大于1.5弧度 用弧长D/6的弧形板量测于管内壁或外壁纵缝处形成的间隙,其间隙为0.1t+2,且不大于4;距管端200mm纵缝处的间隙不大于2注:1.D为管内径(mm),t为壁厚(mm);2.圆度为同端管口相互垂直的最大直径与最小直径之差。B选配焊条:根据母材的材质及焊接方法,焊条选用T422型焊条,其质量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碳钢焊条、低合金焊条的规定。配备

16、焊接工具及下管的机械:根据管道的长短、管径的大小,焊接的方法与施工环境,配备适当的焊接工具和下管机械。钢管的焊接工作选择具有一定技术水平和实践经验,并持有相应合格证的焊工担任。纵向焊缝:对口时管材纵向焊缝应摆放在上方左右45方向,相邻两管之间纵向焊缝应错开不小于300mm。点焊:钢管对口检查合格后进行点焊。点焊标准要求应按GB50268-97标准中的要求。点 焊 长 度 与 间 距管径(mm)点焊长度(mm)环向点焊点(处)350500506056007006070680080100电焊间距不宜大于400mm管道焊接焊接:焊接优选双面焊。手工电弧焊接前,应将焊口两侧的铁锈、油脂、污垢等清除干净

17、,使焊缝成金属光泽,在焊接过程中,应采取有效措施,不使受风、和雨水的侵蚀,当工作环境的风力大于5级或相对湿度大于90%时,应采取保护措施施焊;焊接时,应使焊缝可自由伸缩,并应使焊口缓慢降温;多层焊接时,第一层焊缝根部必须均匀焊透,不得烧穿;在焊接以后各层时,应将前一层的熔渣全部清除干净。每层焊缝厚度一般为焊条直径的0.81.2倍,各层引弧点和熄弧点均应错开。管道接口的焊接,应考虑焊接顺序和操作方法,防止受热集中而产生内应力。平焊、立焊、横焊及仰焊应对电流进行调整,平焊电流较大,仰焊电流较小。为保证焊接质量,管内焊口之前应先用碳弧气刨清除药皮夹渣,露出金属光泽后再行施焊。碳弧气刨施工应遵照建筑钢

18、结构焊接规程(JGJ81-91)4.1.16条:碳弧气刨工必须经过培训,合格后方可操作。刨削时应根据钢材的性能和厚度,选择适当的电源极性、碳棒直径和电流。碳弧气刨应采用直流电源,并要求反接电极(即工件接电源负极),为避免产生“夹碳”或“贴渣”等缺陷,除采用合适的刨削速度外,并应使碳棒与工件间具有合适的倾斜角度,见下表。碳弧气刨碳棒与工件适宜倾角刨槽深度(mm)2.5345678倾斜角度()253035404550如发现“夹碳”,应在“夹碳”边缘510mm重新起刨,深度要比夹碳处深23mm,贴渣可用砂轮打磨。露天作业时应在上风口操作,在封闭环境操作,要有通风措施。其工艺参数见下表。碳弧气刨常用工

19、艺参数 碳棒直径(mm)电弧长度空气压力(MPa)极 性电 流(A)气刨速度(m/min)5120.390.59直流反接2500.51.06120.390.59直流反接2803000.51.07120.390.59直流反接3003501.01.28120.390.59直流反接3504001.01.210120.390.59直流反接4505001.01.21.01.2焊缝填充厚度应符合GB50268-97中下表内有关焊道加强面高度及宽度和咬边错边的技术要求和标准。焊 缝 的 外 观 质 量项 目技 术 要 求外 观不得有熔化金属流到焊缝外未熔化的母材上,焊缝和热影响区表面不得有裂纹、气孔、弧坑和

20、灰渣等缺陷;表面光顺、均匀,焊道与母材应平缓过渡宽 度应焊出坡口边缘23mm表 面余 高应小于或等于1+0.2倍坡口边缘宽度,且不应大于4mm咬 边深度应小于或等于0.5mm,焊缝两侧咬边总长不得超过焊缝长度的10%,且连续长不应大于100mm错 边应小于或等于0.2t,且不应大于2mm未焊满不允许B、支撑钢管的安装 支撑钢管的安装使用吊机进行吊装,根据土方开挖的顺序,在挖到安装支撑位置时进行支撑钢管的安装,对吊机的吊装作如下的规定:、公司对所有使用建筑起重机械必需具有专业资质的检验检测机构对施工起重机械设备出具的检验检测合格证明书。、起重机作业时,工作场地应平整、坚实、并有排水措施;起重回转

21、半径范围内不得有障碍物(吊装作业与输电线路的最小距离见表2-6)。夜间作业要有充足的照明设备。吊装作业与输电线路的最小距离表输电线路电压1kv1-35kv360kv最小距离(m)1.530.1(v-50)+3起重机操作人员和信号指挥人员必须密切配合,指挥人员必须熟悉所指挥的起重机械的性能及被吊物的实际重量;操作人员必须执行指挥人员的信号指挥。起重机械的变幅指示器、力矩限制器、行程限位开关等安全保护装置,必须齐全完备、灵敏可靠,不得随意调整和拆除,严禁用限位装置代替机构进行操作。起重作业时,重物下方不得有人员停留或通过;无论何种情况,严禁用起重设备吊运人员。严禁斜拉,斜吊或起吊埋设地下和凝固在地

22、面上的重物。起吊构件吊挂时应平稳,应用卡环不得用挂钩。吊挂位置点要选在适当处或在标明的位置上,钢丝绳与被吊物的夹角应大于45角度。使用的钢丝绳必须有制造厂的质量合格证,钢丝绳的规格、直径、强度必须符合该型起重机的要求;卷筒上的钢丝绳应连接牢固,排列整齐,放出钢丝绳时,卷筒上必须保留三圈以上。钢丝绳不得打环、打结、弯折和有接头。吊机操作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应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对工人应进行吊装的安全技术交底,实行特种作业人员的持证上岗制度,保证吊装设备的安全可靠。3、吊机停放在基坑边3米以外的位进行作业,以保证不扰动基坑壁的稳定,以减轻吊装作业对钢板桩的侧向荷载。吊机吊装作业示意图如下:基 坑 位

23、 置吊机3米3333333 8、支撑钢管及钢板桩的拔除 (一)基坑剪力墙施工完成到钢管支撑底指定位置以及该位的基坑回填后,要拔钢管支撑,以便重复使用。拔除钢管支撑前,应仔细研究拔钢管支撑方法顺序和拔钢管支撑时间,拔除钢管支撑按先中间后两侧的顺序进行,具体操作要如下: 1、钢管支撑卸载时从中间向两侧卸载,操作人员要按气割焊的操作要求进行;2、起重机操作人员和信号指挥人员必须密切配合,指挥人员必须熟悉所指挥的起重机械的性能及被吊物的实际重量;操作人员必须执行指挥人员的信号指挥。起重机械的变幅指示器、力矩限制器、行程限位开关等安全保护装置,必须齐全完备、灵敏可靠,不得随意调整和拆除,严禁用限位装置代

24、替机构进行操作。起重作业时,重物下方不得有人员停留或通过;无论何种情况,严禁用起重设备吊运人员。严禁斜拉,斜吊或起吊埋设地下和凝固在地面上的重物。起吊构件吊挂时应平稳,应用卡环不得用挂钩。吊挂位置点要选在适当处或在标明的位置上,钢丝绳与被吊物的夹角应大于45角度。使用的钢丝绳必须有制造厂的质量合格证,钢丝绳的规格、直径、强度必须符合该型起重机的要求;卷筒上的钢丝绳应连接牢固,排列整齐,放出钢丝绳时,卷筒上必须保留三圈以上。钢丝绳不得打环、打结、弯折和有接头。吊机操作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应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对工人应进行吊装的安全技术交底,实行特种作业人员的持证上岗制度,保证吊装设备的安全可靠。(

25、二) 基坑回填后,要拔除钢板桩,以便重复使用。拔除钢板桩前,应仔细研究拔桩方法顺序和拔桩时间,否则,由于拔桩的振动影响,以及拔桩带土过多会引起地面沉降和位移,会给己施工的地下结构带来危害,并影响临近原有建筑物、构筑物或底下管线的安全。设法减少拔桩带土十分重要,目前主要采用灌水、灌砂措施。 先用打拔桩机夹住钢板桩头部振动1min2min,使钢板桩周围的土松动,产生“液化”,减少土对桩的摩阻力,然后慢慢的往上振拔。拔桩时注意桩机的负荷情况,发现上拔困难或拔不上来时,应停止拔桩,可先行往下施打少许,再往上拨,如此反复可将桩拔出来。拔桩时应注意事项: 拔桩起点和顺序:对封闭式钢板桩墙,拔桩起点应离开角

26、桩5根以上。可根据沉桩时的情况确定拔桩起点,必要时也可用跳拔的方法。拔桩的顺序最好与打桩时相反。 振打与振拔:拔桩时,可先用振动锤将板桩锁口振活以减小土的粘附,然后边振边拔。对较难拔除的板桩可先用柴油锤将桩振下100300mm,再与振动锤交替振打、振拔。对引拔阻力较大的钢板桩,采用间歇振动的方法,每次振动15min,振动锤连续不超过1.5h。八、基坑监测与维护深基坑工程是开挖深度大于5m的基坑工程,本基坑开挖最深处为8.2米,所以要进行监测与控制。深基坑工程的监测与控制则是一种比较复杂的信息反馈与控制。深基坑工程监测是指在深基坑开挖施工过程中,借助仪器设备和其他一些手段对围护结构、基坑周围的环境(包括土体、建筑物、构筑物、道路、地下管线等)的应力、位移倾斜、沉降、开裂、地下水位的动态变化,土层孔隙水压力变化等进行综合监测。深基坑工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