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晋中市高二地理上学期周练试题5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39530346 上传时间:2021-11-1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854.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山西省晋中市高二地理上学期周练试题5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山西省晋中市高二地理上学期周练试题5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山西省晋中市高二地理上学期周练试题5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山西省晋中市高二地理上学期周练试题5》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省晋中市高二地理上学期周练试题5(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山西省晋中市2018-2019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周练试题(5)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读图,完成第12题。1图示反映了区域的()A整体性特征B差异性特征C开放性特征D稳定性特征2图中区域发展水平产生差异的原因,不可能的是()A地理位置差异B气候、地貌差异C人种分布差异D矿产资源条件差异(2014·北京文综)下图示意不同类型餐馆在我国部分地区的分布状况。读图,完成第34题。3依次示意()A川菜馆、湘菜馆、粤菜馆、西餐馆B粤菜馆、西餐馆、川菜馆、湘菜馆C西餐馆、川菜馆、湘菜馆、粤菜馆D湘菜馆、粤菜馆、西餐馆、川菜馆4各类餐馆如此分布,能够()A降低餐馆原料

2、的运输成本B加速农业地域类型转变C促进城市服务范围的扩大D体现出地域文化的扩散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往往要对区域内部的发展条件和区域外部的环境进行综合分析评价,综合思考后选出一条适合区域未来发展之路。读区域环境示意图,回答56题。5该区域四种情况中,从环境要素来考虑,生态环境状况最差的是()ABCD6从环境角度考虑,四个地区中环境的优势最明显的是()ABCD中国某地民居就地取材,用竹木扎制屋架,建造的传统民居远看像船底,因而俗称船形屋,据此回答78题。7该村落最可能位于()A青藏高原B黄河沿岸C海南岛山区D东北平原8该传统民居能够反映当地的环境特点是()A高寒缺氧B潮湿、多虫害C多火山、地震D干旱缺

3、水不同区域形成的因素不同,区域特征相差也很大,结合“中国政区图”,读图完成第910题。9图中甲区域和乙区域相比,区域特征叙述不正确的是()A二者都是雨热同期的季风气候B乙区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配合条件好C甲区域属温带季风气候,夏季气温高且多雨,但热量条件不如乙区域D甲区域夏季白昼时间长,农作物年生长期比乙区域长10丁省与丙省相比()A劳动力资源丰富B陆地交通便捷C第一产业的比重小D第三产业的比重小2011年6月24日在巴黎举行的世界遗产委员会第35次大会上,中国杭州西湖文化景观被列入新的世界遗产名录。同年8月21日,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授予“西湖龙井”地理标志商标保护,保护范

4、围包括西湖风景名胜区和西湖区周边的168km2区域。下图为“杭州西湖等高线示意图”,读图回答1112题。11图中“西湖龙井”茶园的主要分布地的特点有()A地形为平原B山地背阴坡C土壤为酸性D人口最稠密12关于西湖龙井的保护生产地域为168km2区域的叙述,错误的是()A西湖龙井茶的产区有一明确的界线B西湖龙井茶产地内部有一定的一致性C两湖龙井茶的生产有一定优势和特色D西湖龙井茶产地与其他茶叶产区有差异性下图是“我国东部某地区土地利用状况变化过程示意图”,据图完成1314题。13下列叙述,能反映该地区19502010年地理事象变化趋势的是()A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逐渐减小B城市人口不断减少,乡村人

5、口急剧增加C农村地域逐渐向城市地域转化D耕地逐渐减少,林地不断增加1419902008年当地农业结构发生很大变化,导致这种变化的主导因素是()A气候B交通运输C劳动力D市场区域通常指的是一定的地域空间。回答1516题。15有关地理区域特征叙述正确的是()区域是地理差异的客观反映区域有一定面积、形状、范围或界线区域相对于外界有差异,而内部特征完全一样区域特色与其区位没有关系A B C D16区域内部特征具有_性,区域之间的特征具有明显的_性。()A相似差异 B绝对一致相似C差异整体 D地带非地带区域是汇集农业、工业、交通运输等产业,点、线、面相结合的自然社会综合体。回答34题。17从空间分布形式

6、来看,通常情况下,区域空间结构中表现为岛状的是()A农业 B城市和工业C城市群和工业区 D交通运输线路18下图为“某区域处在不同发展时期的示意图”,其中表示区域发展水平处在初级阶段的是()下图表示四个地区三次产业的就业结构,读图,完成56题。19地区第一、二、三产业的就业比例为()A37.617.445.0 B31.630.537.9C15.524.560.0 D37.624.537.920四个地区中工业化程度最低的是 ()A B C D二、综合题(共40分)21读我国三次产业结构变化图,回答下列问题。(1)产业结构是指_。影响产业结构的因素有_、_、_、_等。(2)区域产业结构的差异,主要表

7、现为三次产业占_的比重,三次产业的_比重,三次产业的_等。(3)从图中看1980年我国产业结构比重由大到小依次是_、_、_,2004年我国产业结构比重由大到小依次是_、_、_,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产业结构比重发展的趋势将是_>_>_。高二地理答案1、解析:图示两区域之间具有资金、信息、劳动力、自然资源等方面的交流,反映了区域的、开放性特征,故选C项。答案:C2、解析:要从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方面考虑,图示两区域存在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地理环境的影响是主要原因,其中包括地理位置、气候、土地、矿产资源条件等的差异,故选C项。答案:C3、解析:四种菜馆在京津地区、长江三角洲和

8、珠江三角洲都有较多的分布。除了上述地区,在四川盆地分布较密集,应为川菜馆;在湖南分布密集,应为湘菜馆;在珠江三角洲分布密集,应为粤菜馆;在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分布密集,应为西餐馆。答案:A4、解析:各种菜馆的分布体现了地域文化的扩散,由最初的发源地向其他地区扩散,D项正确。餐馆分布主要受市场的影响,与原料的运输成本关系不大,A项错误;餐馆所用食材在我国分布广泛,对农业地域类型影响很小,B项错误;餐馆分布越多,同一种餐馆的服务范围越小,C项错误。答案:D5、解析:本题是简单的区域优劣分析图,根据图中所给的机会和障碍、优势和劣势进行综合评价,区域中环境有障碍,而区域在环境方面也处于劣势之中,故其生

9、态环境状况最差。答案:D6、解析:从区域环境的角度来分析,区域环境出现机会,且区域环境有优势,所以综合评价区域环境优势最明显。答案:A7、8解析:第7题,由题干中“民居就地取材”,材料为竹木,可知该地位于南方地区。第8题,该民居用材轻巧,地下和屋顶都注重用竹木扎制,突出了通风特点,同时竹木扎制可以防虫进入。答案:7.C8.B9、解析:甲区域和乙区域相比,热量条件较差,作物年生长期较短。答案:D10、解析:丁省位于我国西北内陆,人口稀少,交通不便,经济落后,第三产业的比重较小,第一产业的比重较大。答案:D11、解析:龙井茶园主要分布在起伏和缓的丘陵地区,为酸性的红壤。答案:C12、解析:龙井茶产

10、区与其他茶叶产区有差异性,其内部的性质也相对一致,但是与其他茶叶产区的界线是模糊的、具有过渡性。答案:A13、解析:村庄发展成了小城镇、中等城市甚至大城市,农村地域逐渐向城市地域转化。答案:C14解析:随着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人口比重的上升,城市对花卉和绿化树的需求量迅速增大。答案:D 15、16、解析:区域是指一定的地域空间,其特征表现是地理差异的客观反映,具有一定的面积、范围和界线,区域内部具有相似性和连续性,区域之间则具有显著的差异性。答案:1.A2.A17、解析:通常情况下农业表现为面状,交通运输线路表现为线状和网络状,城市和工业表现为点状,城市群和工业区则表现为岛状。答案:C1

11、8、解析:区域发展的初期,往往城镇数量较少,交通方式比较单一,交通网络稀疏,空间结构比较简单。答案:C19、解析:据图可判断地区第一、二、三产业的就业比例为37.6%,24.5%,37.9%。答案:D20、解析:工业化程度低,说明第二产业所占的比重低,第一产业所占的比重高。答案:C二、综合题、21、解析:第(1)题考查的产业结构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以及第(2)题考查的产业结构差异的主要表现,可直接调用课本知识回答。第(3)题,先通过读图获取1980年和2004年三次产业结构比重的数据,然后分别比较大小;我国产业结构比重发展的趋势遵循区域产业结构的演变规律。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答案:(1)三次产业及其内部的比例关系自然地理条件经济发展水平资源配置状况劳动力素质(2)国内生产总值就业内部构成(3)第二产业第一产业第三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一产业第三产业第二产业第一产业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需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改变粗放式增长模式,不断优化经济结构,实现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新型城镇化,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因:我国经济发展还面临区域发展不平衡、城镇化水平不高、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等现实挑战。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