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燥综合症肾损害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39523995 上传时间:2021-11-11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103.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干燥综合症肾损害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干燥综合症肾损害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干燥综合症肾损害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资源描述:

《干燥综合症肾损害》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干燥综合症肾损害(3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干燥综合症肾损害干燥综合症肾损害 干燥综合征(Sjogrens Syndrome, SS)是 一种以侵犯唾液腺,泪腺为主的慢性系统 性自身免疫病。由于它以外分泌腺体为靶 器官,因此常被称为自身免疫性外分泌腺 体病(Autoimmune Exocrinopathy) SS的历史 1888年,Hadden描述1例同时有泪液 及唾液缺乏的病人。 1892年,Mikulicj 病 双侧腮腺,颌下腺和泪腺肿大 腮腺活检示灶性淋巴细胞浸润 SS的历史 1933年,Sjogrens Syndrome 首次提出此病是一种系统性疾病 1981年,Manthorp 提出: 原发干燥综合征( SS) 继发干燥综合症

2、( SS) 流行病学 90为女性病人 发病年龄:3040岁(最小9岁) 从有自觉症状至确诊要510年。 国外老年人群ISS发病率为34 国内调查0.5%(全部人群) 病因及发病机制(1) 遗传因素 ISS主要与 HLADR3 HLAB8相关 希腊 HLADR5 日本 HLADRW53 男性 HLADRW52 病因及发病机制(2) 外来病因 1 病毒感染: EB病毒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疱疹病毒 2 性激素: SS的细胞免疫异常 CD5(+)B淋巴细胞为3040。 外分泌腺内淋巴细胞浸润以T细胞为主。 CD4(+)/CD45RO(+)的活化T细胞。 CD4(+)细胞及B细胞释放淋巴因子。 NK细胞

3、减少,功能下降。 SS 的体液免疫异常 高丙球蛋白血症 球蛋白达58, IgG,IgA, IgM 均高,IgG升高最显著, IgG的升高为结缔组织病中最显著者。 自身抗体: SSA(Ro) , SSB(La) 类风湿因子 IgMRF 50阳性 抗心磷脂抗体(25) 抗线粒体抗体(20) 抗 dsDNA抗体(10) 抗RNP抗体 CIC (80阳性) IL2下降 ISS 的免疫异常 周周围围血血 唾唾液液腺腺多多克克隆隆丙丙球球蛋蛋白白血血症症 T T 辅辅助助/ /促促进进淋淋巴巴细细胞胞 增增加加活活化化多多种种自自身身抗抗体体 B B 细细胞胞活活化化单单克克隆隆免免疫疫球球蛋蛋白白 腺腺

4、体体及及细细胞胞 H HL LA A D DR R( (+ +) )I IL L 2 2 产产生生减减少少 单单克克隆隆 B B 细细胞胞株株N NK K 功功能能下下降降 M Mc c 细细胞胞缺缺如如ISS的全身表现 口干,龋齿。 反复双侧性,交替性腮腺肿大。 舌面干,有皲裂。 眼干燥。 皮肤紫癜样皮疹,口腔溃疡,雷诺氏现象,关节肌肉 淋巴细胞增加及淋巴瘤。 三系下降。 ISS 的内脏损害 肾脏 神经系统:癜痫,神经及意识障碍, 偏盲, 共济失调。 胃肠道: 6570患者有萎缩性胃炎。 胰腺: 临床症状轻微或亚临床型胰腺炎。 肝胆: 25有肝损害。 呼吸系统? 胸线异常440间质损害 肺功

5、能异常 6070 小气道功能异常 弥散功能障碍 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 干燥综合症的肾小球肾炎 发生机制:免疫复合物性肾炎。 循环免疫复合物沉积 原位形成免疫复合物 病理类型:MsPGN, MPGN, MN, FSGS, IgAN 发生率: 较低,24小时尿蛋白0.5g者为3 发生时间:SS确诊后1年数年。 临床表现:一半为肾病综合症。 肾功能: 良性,但也有慢性肾衰。 26例肾活检的一般资料 性别:男3例,女23例,男:女1:7.7 年龄:30 59 岁,平均 40.9岁。 病程:3 - 123个月,平均65个月。 26例SS肾活检免疫荧光结果 肾小球基底膜沉积系膜区沉积 肾小管基底膜肾间质I

6、g G 9 例 2 例 4 例Ig A 5 例 3 例Ig M 7 例 1 例C3 10 例 3 例26例SS病理学诊断 间质性肾炎 10 例间质性肾炎局灶节段性硬化 4 例间质性肾炎局灶节段性硬化 4 例系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 1 例膜性肾病 4 例膜性增殖性肾小球肾炎 1 例正常 2 例肾小球性蛋白尿11例(5例为肾病综合症) 肾小球肾炎 例数NS 例数间质性肾炎 1 0间质性肾炎局灶节段性肾小球肾炎 2 0间质性肾炎局灶节段性硬化 2 0膜性增殖性肾小球肾炎 1 1膜性肾病 4 3系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 1 1肾功能不全者5例 局灶节段性硬化 2 例膜性肾病 1 例膜性增殖性肾小球肾炎 1

7、例系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 1 例* 上述病例均伴有间质纤维化及小管萎缩 26例SS患者24小时蛋白尿排出量 24 小时蛋白尿 1.5g 9 例肾病综合症 5 例尿蛋白阳性率 (21/ 26) 76.9% SS的间质小管损害 机制:免疫复合物及细胞免疫介导 早期症状: 肾小管浓缩功能障碍 肾小管酸中毒 2025 以远端型多见 可有范可尼综合症 SS的肾功能异常 以往认为,SS患者的肾功能不全少见, 但随着病例报告的不断增加,发生肾功 能不全者也屡有报告。发生肾功能不全 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间质性肾炎,少数是 由于肾小球疾病,对原发病治疗不及时 是导致CRF的主要原因。 病例资料(1) 1983年1月至

8、1998年3月在我院住院的原发干燥综合症患者共106例。其中男14例,女92例,男:女1:6.6, 年龄2172岁,平均年龄48.1岁。 病例资料(2) 其中出现肾功能不全者21例,男5例,女16例,男:女1:3.2,年龄2772岁,平均年龄50.5岁。 干燥综合症至出现肾功能不全的时间,2个月至40年,平均7.44年,其中6例已进展至尿毒症。 全组106例患者, 男:女1: 6.6 肾功能正常组患者,男:女1: 8.4 肾功能不全组患者,男:女1: 3.2 肾功能正常及不全组年龄比较 组组 别别例例数数 年年 龄龄肾肾功功能能正正常常组组 85 46.93 12.85肾肾功功能能不不全全组组

9、 21 53.00 11.62*与肾功能正常组比较P0.05 肾功能正常组患者,71例(83.5%)尿蛋白阴性。 肾功能不全组,3例(14.3%)尿蛋白阴性,13例(61.9%)24小时尿蛋白 1.5g,5例 (23.8%) 24小时尿蛋白1.5g, 其中3例为肾病综合症。 两组患者球蛋白结果 例数 球蛋白(%)肾功能正常组80 31.33 9.37肾功能不全组21 35.93 8.97* 与肾功能正常组比较 P0.05 肾功能的改变及与治疗的关系 肾功能不全组21例病人,SS起病至出现 慢性肾功能不全的时间为2个月40年, 平均7.44年。6例进展至尿毒症,其中 2例初次就诊时就已为尿毒症,

10、4例患者 自肾功能不全发展至尿毒症的时间为 1年13年,平均6.5年。 肾功能不全组(未进展至尿毒症)15例病人,5例仅接受对症治疗,9接受了激素加环磷酰胺治疗,1例接受环孢霉素A治疗。8例病人(包括环孢霉素A治疗患者)治疗后血清肌酐较治疗前下降。 肾功能不全组(已进展至尿毒症)6例病人 在出现慢性肾功能不全前均未行激素加 免疫抑制剂治疗。在出现明显肾功能损 害后始用激素(强的松0.8-1mg/kg/day) 治疗,2例病人治疗后肌酐无明显变化 4例病人治疗后血清肌酐下降, 但半年 至1年后又逐渐升高。 结 论 (1)原发干燥综合症导致肾功能不全并 不少见,本组病例发生率为19.8%。 结 论

11、 (2)原发干燥综合症患者易发生肾功能不全 的因素有: 男性患者 年龄大 大量尿蛋白 血球蛋白水平偏高 未及时行激素或免疫抑制剂治疗 结 论 (3)在干燥综合症患者出现肾功能不全的 早期及时使用激素加环磷酰胺治疗, 可改善其肾功能不全状态。 (4) 在肾功能不全失代偿期或尿毒症期, 用大剂量激素可逆转肾功能,延缓其 CRF的进程。 原发干燥综合症的诊断标准(1) 1991年协和风湿病科制定的诊断标准。 (1)口干燥症: 含糖试验或唾液流率测定。 腮腺导管造影。 下唇腺活检。 三项中至少有两项异常。 SS的诊断 泪腺功能的测定方法 滤纸试验 角膜染色 BUT 唾液腺功能测定: 含糖试验测唾液流率 腮腺造影 SS的治疗 肾上腺皮质激素 Pred 0.5 mg /kg /day 1 mg / kg /day 细胞毒药物 环磷酰胺 其它免疫抑制剂 环孢霉素A 加强治疗 环磷酰胺冲击 强的松龙冲击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