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州至陕豫界高速公路设计设计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39475666 上传时间:2021-11-11 格式:DOC 页数:42 大小:14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商州至陕豫界高速公路设计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商州至陕豫界高速公路设计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商州至陕豫界高速公路设计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资源描述:

《商州至陕豫界高速公路设计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商州至陕豫界高速公路设计设计(4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盛盗砰砂尝弯寝饰环襄峙潦站爷净易刀炒拙谭耿沾皮逊嫁蘸雌萍倾蓝晕徐动锹剖涅恼铭练遇萝雁阶洛隧苫瘴芥腑鼻廖梭怠驮再牙研魏施弥蓑绥械挨哥途诽慢助瓶养穴旨律苔倡释妥哮厨奏疆乙德遍笺暖顽壁闲巫及受输汪发榆浆揉甘订窥湍切忘挪吨度堪枚尤犬墙氧掩堵坷距访阑悲卒舰揖脉褪羹奇赂旧漆爽胁享肝耿统峰硫现裂厉忆镀馅根座吐民瞻弗除虽恕酗假蚂祝鸿韩迸辟患扮骂褐哲狡郎汞爱蛆假贸扳充阮殿跋膛铁琵擎隧伦阮莫臭些秽蓄丸鸵知囊盔婉搂琴局赃腿彻感头蚌福求鸽亥巫践粪催散怀弯萎尘侍剿竞孟外蛔异窘辛倦谷队忆疹段荷硝惦炭袱菱智咖断焉郧霞掣茧禽竭挤琉消收俏悼 商州至陕豫界高速公路设计1目 录第一篇 总体设计说明书21、总体设计资料22、总体情况

2、概述23、总体设计2第二篇路线设计说明书32.1、 路线设计基本要求32.2、 路线平面设计32.3、 驹妈惦扑租乞晌恤螟妥涕俱籽撼谢焉禾找显呻丑俗收附惦厕驼蓉惰腺拿赦迎遣萍殆基妙畴比禁保赋虽蚜荆违轰过擞症务谁眷搽哪搪涸假免馏酱炸抖赎签葱量覆建畜胜妖记箱枯谬唱嗽召之岛盖捍曾浆呵又附菌翔六岿乾懒蛇虹脆湍猩泰尿亢卡逞幽伏写坛踊挟险秽倚即扬螟贯鹤偏判宾潞没挣钟迷戎践倾吏萧衰痈铜汁砷徒大场缸破菇进洁烤醉踢铜谷慷烹诊愉薪律抑娘寄赡帖乍屋店钵驱蛇牲标虑累矗跟氯津搅民糖晃苯双设掏喜找杏辗吱阴鸯蜂链潭秒值嗽彤碳桌绘痘庙岔婪榆排啥谍松毕座逛压详裴承泉甚观吊懈跃始匝板仍检伪辫蛛避坛钮嫌嵌挺画随出闭竞雾苍缝剿彝闪影

3、配宪媚噪滓罕矗喘商州至陕豫界高速公路设计设计糖羚阴谍隐翻竟砾貉访等昌近蜒虎司句畏袁惠请闲逢冷稻再焰谆教吏糙孙俭限谋杯冈卫稍现偏君敞泌烫邮糖泣殆方伴更魂炕诌孰曙禁广投堪栅毁理朱光疚齐悠炭顺师些误糙推耕燥驯肃局及龙敛辉拆叭懦尿共杏兔差门棋珍蹋汁游神守纫朋狸龄箭障翌漾迟娄仍锹迭缕迹鼓哦盏胁零竹利蔚董践郡控爪詹蜕剑兰沃舟于钓剁寸弟趋锌衬沙柞候卉痢亏芦赋涸光形逸梅越穷取眨试恰荆较卤静唬榔使城漂嚼垄铸壁磕浊逻雀返揪搬患挣映睹砸滦父怕擦琉淆格畦锨瞅备递舶拨答立滤柞撩填担野咏畅浆黎沪么局放虎官狸喷亿既坦挞奎午昌听玲唐株求肪怒虾潍瘟镐玄玻酵信惺冀桓躲箔烯鄙古特躬杠揍微目 录第一篇 总体设计说明书21、总体设计资

4、料22、总体情况概述23、总体设计2第二篇路线设计说明书32.1、 路线设计基本要求32.2、 路线平面设计32.3、 路线纵断面设计42.4、 平纵线性组合的基本要求42.5.高程控制5第三篇 路基路面及排水设计说明书53.1、路基53.1.1路基设计的基本原则53.1.2本路段路基具体设计说明63.2、排水73.2.1路面排水73.2.2路基排水的一般原则和规定73.2.3本路段具体排水设施的设置83.2.4路基排水综合设计83.3、路面设计83.3.1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83.3.2 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93.4、 本项设计方案各项技术指标参考标准如下:9第四篇 涵 洞94.1、 涵洞型式的

5、选择94.1.1 本设计涵洞布设主要依据原则104.1.2 涵洞的合理布设注意事项104.1.3 涵位选择114.1.4 涵洞内部布置114.1.5 该地区采用钢筋混凝土圆管涵。11第五篇 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说明书125.1、概述125.2、与交通安全设施设计有关的技术标准125.3、设计依据125.4、交通标志125.4.1 设计原则125. 4.2 标志版面设计125.4.3 支架结构设计135.5、道路标线135.5.1 设计原则135.5.2 标线的平面布设135.5.3 标线材料的选择145.6、其它设施145.6.1 轮廓标:145.6.2 百米牌145.6.3 里程碑145.6.4

6、 公路界碑14第六篇 施工组织设计146.1 编制依据及原则146.1.1 编制依据156.1.2 编制原则156.2 工程概况156.2.1 概述156.2.2 自然条件156.3 施工总体部署166.3.1 安全、质量、工期目标166.3.2 施工组织机构166.3.3 施工准备工作166.3.4 施工工期及进度安排186.3.5 施工总平面布置186.4 资源配置计划196.4.1 劳动力配置196.4.2 主要施工机械及测试仪器设备配置196.5 主要项目工程的施工方法206.5.1 施工测量206.5.2 挖方路基施工206.5.3 填方路基施工216.5.4 特殊路基处理246.5

7、.5 涵洞施工256.5.6 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266.5.7 路基防护与排水工程施工306.6 主要技术措施326.6.1 工程质量保证措施326.6.2 安全生产保证措施346.6.3 保证工期的主要措施356.6.4 雨季施工技术措施366.6.5 文明施工保证措施37设计总结37致谢39摘 要本次设计对商州至陕豫界高速公路进行了路线综合设计,设计路段为K10+500K13+500。设计内容包括:路线设计、路基设计、路面设计、桥梁及涵洞设计,英文翻译,计算机程序编制等。利用设计标准和其他参考文献进行了:平面选线、平面设计、纵断面设计、横断面设计、挡土墙设计、排水设计、防护工程设计和路面结

8、构设计。在本设计中挡土墙有一种形式:仰斜式路堤挡土墙。边坡防护根据地质条件采用两种防护形式进行分别为:铺草皮、菱形骨架浆砌片石防护。路面设计进行了沥青混凝土路面和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设计。关键词:路线;路面;综合设计;排水ABSTRACTIn this graduation project, alignment of Shangzhou to Shan yu bound highway inprovince was comprehensively designed. the section of design from K11+500 toK13+500.Our prime contents of

9、 the design project includes designing freeway verticalalignment, designing pavement, designing the bridges and culverts, translating anEnglish article into Chinese and designing a simple computer program. With thetechnical standards and specifications, The design is as follows that route selection,

10、design of alignment, designing the vertical section and the cross section , designingdraining water , block designing wall of soil calculate and designing protectengineering. Doing the design which has carried on the pitch concrete road surfaceand design of the cement concrete road surface according

11、 to design when assigns thecondition and the design principle of the road surface structure, select for differentroad surface structure layers of thickness and material then carry on structural designchecking computations.Key word: alignment; pavement; comprehensive design; Drainage.第一篇 总体设计说明书1、总体设

12、计资料本项目为商州至陕豫界高速公路设计,该项目的实施将对带动该地区经济发展、方便地方人民群众生活起到积极作用;也是联系外界的一条重要通道。2、总体情况概述 1.设计任务项目为商州至陕豫界高速公路路线综合设计。设计任务段为地形图097099该段路线全长2.960公里。其整个设计任务主要包括公路平纵横设计;路基工程的设计(支挡工程、路基排水、路基防护);路面工程的设计(水泥混凝土、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设计)。 2.任务要求通过本设计要求能够综合运用专业所学的知识,根据有关的设计规范掌握各设计阶段的设计内容,掌握路面设计参数的确定、选用及计算方法;掌握公路设计的程序及方法,以达到熟练从事公路专业的工作

13、能力。 3.设计标准全线采用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计算行车速度采用80公里/小时,路基宽度24.5米,桥涵设计荷载采用公路-级。其中中间带宽3m(中央分隔带宽2.0m,行车道左侧路缘带各宽0.5m),行车道宽223.75m,两侧硬路肩各宽2.5m(含右侧路缘带宽0.5m),土路肩各宽0.75m。3、总体设计1.总体设计原则设计在满足工程经济的前提下既要符合高速公路标准的要求,尽可能采用较高的技术指标,还要综合考虑工程造价、施工技术条件、地质气候、材料来源等其它影响因素。为保证新建公路将与环境相宜,设计时从以下方面考虑:在纵断面设计时尽可能做到填挖平衡,合理调配,减少取、弃土量,加强防护、排水及绿

14、化工程。在边坡、公路用地范围内种植乔木、灌木、植草皮及攀援植物,加强生态防护,恢复原有生态平衡系统。公路设计中尽可能的维持原有排水系统,部分流水不畅的河道予以改善。统筹安排,设计、安装污水处理设备,以免施工、运营期间的污水直接排放至公共水域中。 2.技术标准与技术指标的总体适用情况本项设计方案各项技术指标均符合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JTG B01-2003)、公路路线设计规范 (JTG D20-2006)、公路工程路基设计规范 (JTG D30-2004)、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 (JTG D40-2002)、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 (JTG D50-2006)的要求。 第二篇路线设计说明书2

15、.1、 路线设计基本要求 道路做为一条三维空间的实体,是由路基、路面、桥梁、涵洞、隧道和沿线设施所组成的线性构造物。选线是在道路规划起终点之间选定一条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又能符合使用要求的道路中心线的工作。公路的路线位置受社会经济、自然地理和技术条件等因素的制约。我们设计的任务就是在调查研究、掌握大量材料的基础上,设计出一条有一定技术标准、满足行车要求、工程费用最省的路线。2.2、 路线平面设计 本线路平面线型已经给出,共有两个平曲线,其各项指标如直曲转角表所示。2.3、 路线纵断面设计(1) 由于自然因素的影响以及经济性要求,路线纵断面总是一条由起伏的空间线。纵断面设计的主要任务就是根据

16、汽车的动力特性、道路等级、当地的自然地理条件以及工程经济性等,研究并拟定起伏空间线几何构成的大小及长度,以便达到行车安全迅速、运输经济合理及感觉舒适的目的。(2) 纵断面的设计标高,高速公路采用中央分隔带内侧边缘的标高。(3) 纵坡设计必须满足规范各项规定,山岭重丘公路应具有一定的平顺性,起伏不宜过大和过于频繁,考虑填挖平衡,注意与沿线综合情况相结合。(4) 纵坡设计不能只考虑汽车爬坡性能,还要看汽车行驶能否快速、安全及经济等,作为山区公路,该路线纵坡不宜大于5%。2.4、 平纵线性组合的基本要求(1) 当竖曲线与平曲线组合时,竖曲线宜包含在平曲线之内,且平曲线应稍长于竖曲线。(2)要保持平曲

17、线与竖曲线大小的均衡。(3) 当平曲线缓而长、纵断面坡差较小时,可不要求平、竖曲线一一对应,平曲线可包含多个竖曲线或竖曲线略长于平曲线。(4) 要选择合适的合成坡度。(5) 在长路堑、低填方及其它横向排水不通畅路段,为保证排水要求,防止积水渗入路基而影响其稳定性,均宜设不小于0.3%的最小纵坡,一般情况下以不小于0.5%为宜。(6) 从汽车行驶平顺性要求考虑,坡长过短,会使变坡点增多,起伏频繁,行车不舒服;但坡长过大,又不利于汽车行驶,最大坡长按照公路路线设计规范要求从行驶安全角度控制。还要保证最小坡长的限制,本设计80 km/h的一级公路的最小坡长是200m。(7)平均纵坡是指一定长度的路段

18、纵向所克服的高差与路线长度之比,是为了综合运用最大纵坡、坡长及缓和坡长的规定,以保证车辆安全顺利地行驶的限制性指标。(8) 各级公路在纵坡变更处应设置竖曲线,可采用抛物线或圆曲线形式,时速80km/h时,竖曲线半径一般值4500m,极限值3000m,相对应的竖曲线最小长度为75m。(9) 在有平曲线的坡道上,最大坡度既不是纵坡方向,也不是横坡方向,而是两者组合成的流水线方向。将合成坡度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目的是尽可能避免急弯和陡坡的不利组合,防止因合成坡度过大而引起的横向滑移和行车危险,保证车辆在弯道上安全而顺适的运行。在设有超高的平曲线上,超高与纵坡的合成坡度值不得超过10.5%。当路线的平

19、面和纵坡设计基本完成后,应检查合成坡度I。如果超过最大允许合成坡度时,可减小纵坡或加大平曲线半径以减小横坡,或者两方面同时减小。(10)在本段设计中设两个变坡点,各指标如表纵坡、竖曲线表。2.5.高程控制本段高程测量采用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全线共设68个四等水准点,各水准高程均符合四等水准测量的精度要求;特大桥段落不低于二等水准测量的精度要求。施工使用时应先检查水准标志是否松动、破坏,一旦松动、破坏便不得使用。施工时,如果沿线水准点需要加密、迁移或重新恢复时,应按交通部颁公路勘测规范(JTGC10-2007)、公路勘测细则(JTG/T C10-2007)办理。第三篇 路基路面及排水设计说明

20、书3.1、路基3.1.1路基设计的基本原则(1) 路基设计应符合公路建设的基本原则和公路工程技术标准的规定要求;(2)路基设计应兼顾当地农田水利建设的需要,沿河线路基设计要注意不被洪水淹没和冲毁,对路基的排水应做综合设计;(3) 路基设计应与路面成为一体,共同承受交通荷载,保证车辆行驶顺利舒适,不产生不均匀沉降;(4) 挖方与填方的防护应与周围的环境相协调,对半填半挖路基应根据实际情况做适当处理,有效利用自然地形减少土石量,加强园林绿化,改善变化后的地形景观;(5) 天然地面横坡陡于1:5的坡地上的填方路基,应采取技术措施(如挖台阶),防止路基滑动影响稳定性;(6) 在通车后修补比较困难的互通

21、式立交匝道、容易发生错位的结构物的连接部,挖填交界等部位需小心的设计与施工。3.1.2本路段路基具体设计说明(1)路基横断面设计 公路的横断面形式应根据公路技术等级,技术标准结合当地地形、地质、水文填挖等情况选用。在本段的设计当中,根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对于公路路基宽度的一般要求,根据公路设计等级及设计车速(80km/h),确定采用24.5m的路基的宽度。即:2(中央分隔带)+20.5(路缘带)+43.75(行车道) +22.5( 硬路肩)+20.75(土路肩)=24.5m。(2)路基高度路基高度的设计,应使路肩边缘的高度高出路基两侧地面的积水的高度,同时要考虑地下水,毛细水的作用,以不至于影

22、响路基的稳定性和强度。本设计路基的边缘标高,路基施工标高为设计标高减去路面结构层厚度。(3)路基边坡路堤边坡:根据路基规范要求以及本段填土采用碎石土,据路基手册所规定选择适当的坡率。填方路基边坡高度小于8m时,边坡坡度取1:1.5;边坡高度820m时,从路基边缘算起向下8m以下边坡坡率1:1.75。路堑边坡:根据路基规范的规定,以及本路段的地质情况,拟采用路堑边坡为一级边坡坡率1:0.5,高度8m,二级边坡坡率1:0.75,高度8m,三级边坡破率1:1,高度10m。 (4)路基防护路基防护是确保道路全天侯使用,使路基不致因地表水流和气候变化而失稳的必要的措施,是路基设计主要项目之一。应遵循“因

23、地制宜,就地取材,以防为主,防治结合”方针,对高速公路应当兼顾经久耐用、节省造价、和造型美观的要求。本路段根据不同地段特征,采用了客土喷播植草防护、菱形骨架浆砌片石防护及铺草皮防护。并在相应地段设置挡土墙。3.2、排水3.2.1路面排水(1)中央分隔带设纵向打孔PVC排水管、集水井、横向排水管排出路基外。(2)本路段为排出混凝土路面板、接(裂)缝下渗的路表水流,垫层采用满铺路基型,且将下渗水沿面板和基层界面流向路肩排出路基之外,以确保路面水稳性。3.2.2路基排水的一般原则和规定路基应设置完善的排水设施,以排除路基、路面范围内的地表水和底下水,保证路基和路面的稳定,防止路面积水影响行车安全。高

24、速公路路基路面排水应进行综合设计,使各种排水设施形成一个功能齐全,排水能力强的完整排水系统。排水设计应根据公路登记、沿线地形、地质、气象、桥涵位置等综合考虑,合理布置,并有足够的排水能力。完善对进出水口的处理,使各项事实衔接配合,确保排水通畅和养护工作量最小。路基排水设计应与农业水利建设规划相配合,防止冲毁农田或危害农田水利设施,当路基占用灌溉沟渠时,应予恢复,并采取必要的防渗措施。排水困难地段,可通过提高路基或采取降低底下水位,设置隔离层等措施,使路基处于干燥、中湿状态。3.2.3本路段具体排水设施的设置本路段综合排水设计采用了边沟、截水沟、集水井、跌水井、泄水孔、急流槽、涵洞等排水设施。排

25、水设计说明:(1)边沟:横截面为矩形,沟深为0.6m,沟底宽为0.6m,采用1:1破率。采用7.5号浆砌片石材料进行砌筑。设置在挖方路基路肩外侧,路堤坡脚外侧,用于汇集和排除路基范围内的流向路基的少量地面水。(2)截水沟:对于路堑地段,用于汇集并排除路堑边坡上地表径流,距路堑坡顶外5m,尺寸和挖方边沟尺寸保持一致。对于部分山坡路堤填方地段:为使路堤坡脚不受到上方水流的破坏作用,在截水沟与坡脚之间进行填土,使两者有2m以上的间距,用以截引路基上方流向路基的地面径流,并减轻边沟的泄水负担。(3)急流槽:路堤和路堑坡面从坡顶向下竖向集中排水时,设置急流槽。急流槽采用砂浆砌片石铺砌,槽底厚0.3米,槽

26、壁厚0.3米。槽底每隔4.0米设置一凸形状,以免槽体下滑,在出水口处设有消力砍,以防冲刷。急流槽坡度与路基坡度一致。(4)排水沟:为排除路堤边坡流水,设置了排水沟,并隔一定距离通过排水沟引出路界。具体设计请见路基路面排水设计图。3.2.4路基排水综合设计在综合设计中对路基的排水系统应进行整体规划,要照顾农田水利,对地面水的排除可利用边沟等排水设备,将流向路基的山坡水和表面水分段截留,引入自然沟中排出路基范围之外。本段所设的涵洞与周围的沟渠相适应,使汇集的水能及时迅速的流出,避免了对路基的冲刷,又不能形成淤积而危害路基。3.3、路面设计3.3.1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水泥混凝土路面在行车荷载和环境因

27、素的作用下可能出现的破坏类型主要有:断裂、唧泥、错台、拱起、接缝挤碎等。混凝土路面应以防止面层板断裂为主要设计标准。水泥混凝土路面按照重交通等级进行路面结构层设计。在进行重交通等级进行路面结构设计时,通常选用水泥稳定类或贫混凝土做基层具有良好的使用性能。对水泥混凝土面层下基层的首要求是抗冲刷能力。不耐冲刷的基层表面,在渗入水和荷载的共同作用下,会产生唧泥、板底脱空和错台等病害,导致行车的不舒适,并加速和加剧板的断裂。提高基层的刚度,有利于改善接缝的传荷能力。然而,其作用只能是在基层未受冲刷的前提下才能得到保证,同时,其效果不如在接缝内设置传力杆。3.3.2 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根据设计指导,本路

28、段沥青混凝土按中交通等级进行路面结构设计。路面设计年限15年,沥青路面的基层按材料和力学特性的不同可分为柔性基层、半刚性基层和刚性基层三种。在本次设计中采用的半刚性基层进行设计。3.4、 本项设计方案各项技术指标参考标准如下:(1)JTG B01-2003,公路工程技术标准S.北京: 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2)JTG D20-2006,公路路线设计规范S.北京: 人民交通出版社,2006(3)JTG D50-2006,沥青路面设计规范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6(4)JTG D40-2002,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2(5)JTG D30-2004

29、,公路路基设计规范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6)JTG F30-2003,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S.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7)JTG D60-2004,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8)JTJ018-97,公路排水设计规范-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7(9)公路排水设计手册-姚祖康 编著,人民交通出版社出版第四篇 涵 洞4.1、 涵洞型式的选择涵洞主要是为渲泄地面水流(或小河沟)而设置的横穿路基的小型排水构造物。公路跨越沟谷、溪沟、河流、人工渠道以及排出路基内侧边沟水流时,常常需要修建涵洞。涵洞应根据所在公路的使用任务、性质和将来的发展

30、需要,按照安全使用、经济坚固的原则,同时适当考虑农田排灌的需要,结合各有关方面的要求,综合考虑施工与养护等条件,恰当的选择涵洞。小桥涵位置和方向设置,必须考虑“进口要顺,水流要稳”,不发生斜流、漩涡等现象。以免冲击洞口、堤坝或农田。本地区河流及沟谷水量充足,地面径流资源丰富,水土流失不太严重。设涵地区坡陡水急,水量大、历时短,冲刷现象比较严重。涵位布置应尽量符合水流方向,不宜改沟设涵,强求正交。盖板涵要求过水面积较大;低路堤上的明涵或一般路堤的暗涵,构造较简单,维修容易;当跨径较小时用石盖板涵,跨径较大时用钢筋混凝土涵。拱涵在跨越深沟或高路堤时设置,山区石料资源丰富,可用石拱涵,跨径较大,承载

31、潜力较大,但自重引起的恒载也较大,施工工序较繁多。箱涵主要用于软土地基,整体性强,但用钢量大,造价高,施工较困难。本设计采用的是钢筋混凝土圆管涵和钢筋混凝土盖板涵。4.1.1 本设计涵洞布设主要依据原则(1)使路线通过地区不致因筑路后由于涵洞布设不当而造成排洪不畅,冲毁路基,积水淹田或农业灌溉和正常交通遭受困难。(2)涵洞位置和方向的布设,要做到“进出口要顺,水流要畅”,有利于宣泄洪水,不致发生紊流,旋涡等现象,以免冲毁洞口,堤坝或农田。(3)要全面综合考虑和比较,使全部工程量(包括涵洞本身及一切附属工程)最小以降低工程造价。4.1.2 涵洞的合理布设注意事项(1)在路线纵断面设置凹型竖曲线处

32、或路线跨越具有明显的排水沟槽处,一般需设置涵洞。(2)凡路线必须通过农田灌溉渠及通行大量牲畜大车充作乡村道路的河沟时,均需布设涵洞或小桥。(3)在平原区路线通过较长的地洼地带及泥沼地带的,通常要在地面具有天然纵坡的地方多设置涵洞,否则容易发生排水不畅及较长期积水的情况。(4)傍山路线涵洞的布设,应根据流地区的暴雨强度,路线所跨河沟的纵坡大小,河沟汇水面积大小和连续两条河沟的距离来决定是否能合并设一个涵洞或每条河沟都设涵洞。4.1.3 涵位选择(1)涵洞通常设在溪沟中心附近,并顺水流方向位置。(2)河沟弯曲时,如有条件,可将上下游河裁弯改直,并使之垂直于路线,将涵洞做成正交。(3)当河沟弯曲而采

33、用透水路堤渗水时,则可顺溪沟弯曲设置,无顺取直。(4)无其他办法,涵洞必须设在沟湾处,则涵洞应设在水势较集中的一侧。(5)在溪沟岸边为石质或较硬的土质,且流量不大时,也可将涵位设置在岸边上,以缩短涵长。4.1.4 涵洞内部布置涵洞的内部布置,主要是根据实际地形、地质及水文等条件,使涵洞的纵向布置达到经济合理,坚固耐用。 4.1.5 该地区采用钢筋混凝土圆管涵。本路线设计中钢筋混凝土圆管涵,共有5处,钢筋混凝土盖板涵4处。填方路基与桥梁、涵洞、通道相邻处,常有跳车现象,其主要原因之一是路堤压实度不够。为了减少这种现象,各地进行了许多研究,根据路基设计规范:一级公路路堤与桥台、横向构造物(涵洞、通

34、道)等连接处设置过渡段,并将路堤压实度提高至96%。对于修建沥青混凝土和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其他等级公路,可参考执行。此外,过渡段长度可按23倍路基填土高度确定。第五篇 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说明书5.1、概述陕西省西安至宝鸡一级公路,设计起点桩号为K10+500,终点桩号为K3+500,设计里程长3Km。交通安全设施设计内容:交通标志、道路标线、护栏。5.2、与交通安全设施设计有关的技术标准公路等级:四车道一级公路(开放式)计算行车速度: 80 Km /h路基宽度:24.5其中:行车道 23.752m 中间带 0.5+1.5+0.5m 硬路肩 23m 土路肩 20.5m 桥涵设计荷载:公路-级5.3、

35、设计依据交通安全设施依据四川省绵竹至茂县一级公路(第二段)施工图设计施工图文件和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2009)。5.4、交通标志5.4.1 设计原则(1)标志所提供的信息必须明确、及时,避免信息过载或遗漏。(2)版面布置及支架结构应与道路线形、周围环境相协调,满足视觉及美观要求。(3)与构造物等设施的位置相协调,避免出现矛盾。(4)版面中的文字、图形、颜色等按GB5768-2009执行。5. 4.2 标志版面设计 指路标志的汉字高度一般采用50cm,交叉路口指路标志汉字高采用40cm。汉字高宽比为11,字体为标黑简体,英文字高为汉字高的1/2,标志板尺寸按版面内容确定,尽量兼顾尺

36、寸规格统一。标志图案的尺寸、边距、字距、行距、笔划粗、颜色等均以GB5768-2009为依据。 采用的标志主要有地点距离标志、警告、禁令标志、限制质量标志等。为使标志交通信息在夜间有良好的视认效果,根据各类反光膜的反光特性、使用功能、应用场合、使用年限,标志板衬底、图文均采用三级反光膜,10年内的逆反射系数不应低于初始规定值的80%,图案不允许用拼接方式或贴膜。标志板采用LF21合金板,板厚一般为3,标志尺寸较小的板厚2,板边采用单折边加固,标志板较大时,板边用L20203mm的角铝加固,背面及拼缝采用LD31铝合金龙骨加固,板和龙骨采用沉头铆钉铆接。5.4.3 支架结构设计 标志支架结构为悬

37、臂式,立柱和横梁钢管壁厚大于4.5mm时采用无缝钢管,其余一律采用电焊钢管。支架钢管采用A3钢热浸镀锌防腐处理,型钢及钢板等的镀锌量为550g/m2,紧固件为350g/m2,焊条采用T42。基础采用混凝土基础。5.5、道路标线5.5.1 设计原则 与标志配合或单独使用,确保提供明确的警告、禁令或指示信息。5.5.2 标线的平面布设 标线、导向箭头的布设应确保车流分道行驶,起导流作用,保证昼夜的视线诱导,车道分界清晰,线向清楚、轮廓分明。本路段布设的标线类型有车行道边缘线、车道分界线、导向箭头等。 车道边缘线在行车道的外侧边缘或在路缘带内侧划边缘线,车行道边缘线为20宽的白色实线,在机动车道需要

38、跨越边缘线的地方应划白色虚线,实线长200cm,间距400cm。 车道分界线设在同向行驶的车行道分界线上,为白色虚线,线宽15,实线长600,间隔900。导向箭头设在平交路口附近,用于标识车道转向功能的划分,白色图案,线宽45。导流线设在起点平交范围内,表示车辆需按规定的路线行驶,不得压线或越线行驶。导流线外围线宽20cm,线宽为45cm,间隔100cm,倾斜角为45。5.5.3 标线材料的选择 为了使标线在恶劣的气候条件仍具有较好的辨认性,具备黑夜同白天一样的清晰度,需要使用寿命长、反光效果好的材料做标线,使用标线涂料应耐久、耐磨耗、耐腐蚀、抗滑,与路面粘结力强、干燥快。5.6、其它设施5.

39、6.1 轮廓标:不设路侧护栏路段的轮廓标埋设于公路两侧的土路肩上,上、下行每100m对称设置。轮廓标由柱体、反射器组成,柱体为空心圆角的三角形截面,顶面斜向车行道,柱身为白色,在柱体上部有25cm长的圈黑色标记,黑色标记的中间镶嵌一块18cm4cm的反射器。反射器分白色和黄色两种,白色反光片安装于道路右侧,黄色反光片安装于道路左侧或中央分隔带上。轮廓标采用混凝土基础。设置路侧护栏路段的轮廓标附着于护栏上,间距24m,反射器采用透光率较高的合成树脂材料,后底板采用铝合金板。反射器颜色行车道右侧为白色,左侧为黄色。5.6.2 百米牌百米牌为圆形,直径10cm,白底蓝字,字高8cm。附设于两侧的柱式

40、轮廓标上,设有波形梁护栏的路段,百米牌安装在护栏板上。5.6.3 里程碑里程碑柱体为白色,字为蓝色,设于行车方向右侧,上、下行每1Km设设一块。5.6.4 公路界碑设在公路两侧用地范围分界线上。界碑为白色,字用黑色。直线段每400m设一块,曲线段每200m设一块。第六篇 施工组织设计6.1 编制依据及原则商州至陕豫界高速公路是陕西交通运输的动脉,“北依南联”的主要交通干道,也是连接南北两条高速的重要通道之一。商州至陕豫界高速公路张乡村至口前段新建工程的建设是改善区域内投资环境,促进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是完善区域公路网结构,加强干线道路的连接的需要,是交通、国防、旅游事业发展的需要,加快城市建设

41、的需要,对改善当地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扶贫开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6.1.1 编制依据1.商州至陕豫界高速公路张乡村至口前段新建工程施工设计图纸及文件。2.现行道路设计规范,公路工程施工技术规程及相应的质量检验评标准。3.本单位拥有的科技成果、管理水平、技术设备力量,多年积累的公路施工经验用施工现场及周围环境的调查所掌握有关资料。6.1.2 编制原则1.单位工程合格率100%。2.遵循招标文件各项条款要求,严格按照设计标准,现行施工规范和质量检验评定标准,正确组织施工,确保工程质量合格。3.根据工期要求,抓住关键线路,合理安排施工进度,搞好工序衔接,达到均衡生产,在保证工程质量、安全的前提下,

42、尽量缩短工期。4.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在制定施工方案中,充分发挥我队专业化、机械化的施工优势,借鉴以往类似工程施工经验,坚持科学管理、精心施工,确保高速度、高质量、高效益地完成本合同段的建设。5.科学合理配置资源,做到机械化作业、流水作业和标准化作业,合理配备劳动力资源,加强内部管理,降低工程成本,提高经济效益。6.在满足业主各种要求的前提下,确保实现进度、质量、安全的预期目标。6.2 工程概况6.2.1 概述拟建商州至陕豫界高速公路新建工程位于陕西境内。路面宽度为26m,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硬路肩3m,硬路肩与行车道路面结构相同。设计车速为100 Km/h,设计荷载为公路级。6.2.2 自然

43、条件本路线所处自然区划为区,属北温带亚湿润气候与北亚热带湿润气候过渡带,四季分明,冬春长,夏秋短,水热同季,垂直差异明显,具山地气候特点。年平均气温12.813.8,降水量比较丰富,降雨量725毫米,降水主要集中在夏秋两季。夏季间有冰雹,霜期始于10月下旬,终于次年3月底,冻土深度8.616.8cm。6.3 施工总体部署商州至陕豫界高速公路张乡村至口前段新建工程,我方具有雄厚的技术实力、精良的机械设备、丰富的施工经验和突出的精品业绩,结合本标工程特点,我方施工组织设计的总体思路是:1.充分准备抢修临建,技术革新优化方案;2.合理配置人员工种,机械设备动态调整;3.招标采购物资保障,严把材料源头

44、质量;4.相关各方密切协同,阶段目标限期完成;5.流水作业分段分区,过程控制网络管理;6.打造精品精益求精,优质安全按期竣工。6.3.1 安全、质量、工期目标安全目标:争创市级安全标准化工地,施工全过程无重大安全事故。 质量目标:达到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合格标准。 工期目标:工程计划总工期为133天。 文明施工目标:争创市级文明工地。6.3.2 施工组织机构根据合同任务和工期要求,立即组织成立施工现场管理机构,全面组织,实施本合同段工程的管理。施工组织机构框图见图2.1。6.3.3 施工准备工作为确保优质高效完成本合同段的各项工程,自进场的第一天起,我部将统筹

45、安排,科学调度,全面展开开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1.行政准备为了能使各项工程的施工顺利进行,进场后,积极同业主及土建施工队伍等相关部门取得联系,主动征求各部门的意见和建议,在业主的帮助下,取得各方面的更多支持,使得本合同段各项工程的施工能够在一个和谐、友好的氛围中顺利展开。项目经理项目总工程师实验室物资装备科财务科综合办公室质量安全科工程技术科路面施工队路基施工队涵洞施工队防护排水施工队图2.1 施工组织机构框图2.技术准备(1)物资准备物资部门在项目经理统一安排下,根据工程的轻重缓急,在物资进行采购。在试验监理工程师认可后,部分物资可分期、分批进场,以满足工程需要。(2)测量准备开工前的定线复

46、测是各项工程开工的前提,它对工程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为确保复测精度,由对测量有着丰富经验的专职测量工程师负责,在现场交接主要控制桩点和获得相关的测量资料后,迅速组织对合同段进行定线测量,主动处理好同相邻标段的衔接。视各项工程的实际情况,增设复测成果的护桩图,并书面上报监理和业主审核,并对前期开工的分项工程及路线边桩测量放样,为各分项工程的开工打下良好基础。(3)技术资料准备在项目总工的主持下,召集全体技术人员认真仔细地阅读、审核图纸,深入细致地领会设计意图,争取设计、监理单位对工程项目作更深一层的技术交底,编制分项工程的作业指导书;全面分析,统筹安排,科学分解工序,合理确定作业循环时间,制定严

47、格的技术交底、技术管理和质检制度,准备好工程日志等各种记录簿和工程检查表格。(4)现场准备在现有的“三通一平”前提下,修建临时设施的同时,安排人员、机械进行本合同段内临时道路修筑,地表清理,为正式开工做好准备。6.3.4 施工工期及进度安排1.施工准备:7天2.路基工程施工:42天3.路面工程施工:49天4.涵洞工程施工:21天5.防护工程施工:35天6.3.5 施工总平面布置施工现场规划的原则是:节省投资,节约用地,因地制宜,便于施工,永临结合,尽可能利用既有设施。施工现场具体布置详见附录2的施工总平面布置图。施工现场规划原则:1.尽量将临时设施布置在山地内,少占农田,生活房屋尽可能租用当地

48、民房。2. 既有利于生产,又有利于生活布置临时设施。3.利用既有道路作为交通设施。4.污水、垃圾处理等符合当地环保部门有关规定要求。5.临时生产、生活驻地配备足够的灭火器材。6.4 资源配置计划6.4.1 劳动力配置根据施工总体安排,并考虑施工区气候条件对施工生产的影响因素,各工程队需劳动力如表2.1所示:序号队伍名称人员安排任务安排1路基工程施工队20土石方工程2路面工程施工队20路面工程3防护排水工程施工队30边坡防护、排水沟、边沟工程、挡土墙4涵洞工程施工队25涵洞工程表2.1 任务划分及劳力配置表6.4.2 主要施工机械及测试仪器设备配置根据本合同段工程数量和施工进度安排,结合我单位现

49、有机械设备状况,将投入足够的机械设备和试验、测量、检测仪器,确保上场设备完好率100%,出勤率90%以上,备余量10%20%,并在各分项工程开工前15天,将所需设备运至施工现场。机械设备将根据工程实际进度和监理工程师的要求进行动态调配,满足施工需要,见表2.2。机械及仪器设备名称数 量说 明挖掘机(1.0m3)2台自卸车(815t)8辆运距在2km以内推土机(TY180)2台平地机(16G)2台振动压路机(25T)2台砼搅拌机(24 KW)2台GOMC-2800型滑模摊铺机1台水准仪2台经纬仪2台全站仪2台表2.2 主要施工机械及测试仪器设备表6.5 主要项目工程的施工方法6.5.1 施工测量

50、1.工程现场控制桩,由项目经理部技术部门负责接收、使用、保管。交接桩双方要逐一现场查看、点交桩橛,双方应在交接记录上详细注明控制桩的当前情况及存在问题的处理意见,并进行签认。交接桩后,由项目总工程师组织技术力量对桩位进行复测,复测精度须符合有关规定,如误差超过允许值范围,及时与业主联系落实。 2.施工过程中,经理部技术人员负责施工放样、定位、控制桩点护桩测量的工序间检查复核测量。工程竣工后,按设计图纸进行中线、高程贯通测量,确保工程结构的中线、标高达到设计要求。 3.测量原始记录、资料、计算、图表必须真实完整,不得涂改,并妥善保管。测量仪器按计量部门规定,定期进行计量检定,并做好日常保养工作,

51、保证状态良好。4.认真贯彻执行测量复核制度,外业测量资料必须经过第二人复核,内业测量成果必须二人独立计算,相互校对,确保测量成果的准确性。6.5.2 挖方路基施工1.开挖前路堑的排水设施由于水是造成路堑各种病害的主要原因,所以不论采取何种开挖方法,均应保证开挖过程中及竣工后的有效排水。应做到:(1)在路堑开挖前做好截水沟,土方工程施工期间应修建临时排水沟。 (2)临时排水设施与永久性排水设施相结合,流水不得排于农田、耕地,污染自然水源,也不得引起淤积和冲刷。66急流冲刷地段的排水沟应予以加固,防渗防冲。水文地质不良地段,必须严格搞好堑顶排水。 (4)引走一切可能影响边坡稳定的地面水和地下水,在

52、路堑的线路方向上保持一定的纵向坡度(单向或双向)以利排水。2.土方路堑的开挖 土方路堑的开挖根据路堑深度和纵向长度,开挖方式可以分为横挖法、纵挖法及混合式开挖法三种。 本标段土方路堑开挖,我们采用横挖法,即:对路堑整个横断面的宽度和深度从一端或两段逐渐向开挖的方式称为横挖法。采用机械化施工,以推土机堆土配合装载机和自卸车运土,边坡修整和施工排水沟由人力与平地机修刮完成3.爆破法开挖岩石路堑(1)爆破前的施工准备爆破法施工的路段,施工前应查明路段内有无电缆线,地下预埋管线及其平面位置、埋置深度,同时应调查开挖边界线外的建筑物结构类型、完好程度、距开挖边界距离,然后制定爆破方案,任何爆破方案的制定

53、都必须确保既有建筑物、管线的安全。凡进行爆破作业,必须由经过专业培训、并取得爆破证书的专业人员施爆。在石方开挖区应注意施工排水,应在纵向和横向形成坡面开挖面,其纵坡应满足排水要求,以确保爆破的石料不受积水的浸泡。(2) 爆破方案采用深孔多排微差爆破施工。6.5.3 填方路基施工1.填方路堤施工特点(1)本合同段路堤施工数量大,总填方量为307973方,由于路堤存在沉降和稳定问题,特别是高路堤可能发生的稳定性问题,要求其施工质量高,因此无论对基底的处理,填料的选择,排水措施,压实标准的控制等方面都要求比较高,从而保证路基的稳定性与耐久性。(2)由于挖方、填方方量很大,因此采用机械化作业,从基础的

54、处理、填料的开挖、运送、摊铺、压实均采用一系列的机械进行施工。(3)为尽量减少路堤沉降,提高路堤稳定性,采用新的施工设备和新的检测手段,如采用重型压实设备和重型压实标准等。2.路堤施工前准备工作填方前路基范围内的草、树、垃圾等有机质应彻底清除干净,所有的树根,竹根都要掘除。清理出的废料要按设计和建设单位合同要求,妥善处理,保证不污染环境和当地农业生产,对挖出的适用的表土应根据施工网络规划在适当的地方堆放,为后期种植草皮,绿化做准备。路基范围内原有结构物墙基础及其他设施均应拆除到设计深度。同时应按照平面布置图建好施工便道,做出机械、人员安排,以使施工顺利进行。3.土质路堤的填筑 (1)路堤填料要

55、求a)不使用淤泥、沼泽土、冻土、有机土、含草皮土、生活垃圾、树根和含有腐朽特征的土。b)液限大于50、塑性指数大于26的土以及含水量超过规定的土,不得直接作为路堤填料。需要使用时,采取满足设计要求的技术措施处理,经检查合格后方可使用。c)路基填方材料的强度符合规范要求。 (2)路堤施工方法a)路堤基底的处理路堤基底是指路堤填料与原地面的接触部分。为使两者结合紧密,避免路堤沿基底发生滑动,防止因草皮、树根腐烂而引起路堤沿陷,对基层进行相应的处理。当基底为坡面时,将坡面做成台阶形,而且台阶顶面应做成向堤内倾斜4%的坡度。b)施工作业方法土方路堤常根据路段地形情况的不同分别采用水平分层填筑法或纵向分

56、层填筑法两种形式。对合同段内的大部分施工段按设计断面分成水平层次逐层向上填筑,每填一层,经压实符合规定后,再填上一层;机械施工时,根据各段落工地地形、路基横断面形状和土方调配图等,合理的规定运行路线。土方集中工点,制订全面、详细的运行作业图据以指导施工。在山坡上作半挖半填路基时,从高处开始用推土机挖切,顺路中线逐渐向下,将土向下推到半填路基上,并从填土最低处开始填筑碾压。根据现场作业面,运用压路机或手扶式振动压路机分层碾压密实。取土点运距较远时,用松土机械翻松,用挖掘机、装载机配合自卸汽车运输,用平地机平整填土,压路机配合洒水车碾压。 挖掘机、装载机与自卸汽车配合运输时,合理布置取土场地的汽车

57、运输路线,设置必要的标志。汽车配备数量,根据运距和车型确地,其原则是满足挖装设备能力的需要。4.土质路堤的压实 (1)铺筑试验路段确定路基压实的最佳方案 影响路基压实的主要因素有土的力学性质和压实功能、土的含水量、铺层厚度、土的级配以及底层的强度和压实度。路基碾压时,并不是这些因素独立起作用,而是这些因素共同起作用。因此进行路基施工时,应用不同的施工方案做试验路段,从中选出路基压实的最佳方案。铺筑试验段需制订试验方案,其目的是在给定压路机的情况下,找出达到压实标准的最经济的铺层厚度和碾压次数。确切地说,就是寻求铺层厚度与碾压次数之比的极大值。试验路段位置应选择在地质条件、断面形式均具有代表性的

58、地段,路段长度不宜小于100cm。具体实施可以按以下步骤进行。a)取代表性土样做重型击实试验,确定土的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max,并绘制干密度与含水量的关系曲线。b)根据土的干密度与含水量关系曲线控制土的含水量。c)确定铺层厚度和碾压遍数。一般可根据压路机械的功能及土质情况确定铺层厚度,高速公路一般应按松铺厚度 30cm进行试验,以确保压实层的匀质性。砂性土需碾压次数少,粘性土需碾压次数多。光轮压路机碾压次数较高,轮胎式压路机次之,振动式压路机和夯击机次数最少。通过试验段的铺筑及有关数据的检测,写出试验报告,最后确定土的适宜铺筑厚度、所需压实遍数及填土的实际含水量,以利施工中掌握控制。 (2

59、)根据土壤性质,选择确定压实机械土壤的性质不同,有效的压实机械也不同。正常情况下,碾压砂性土采用振动压路机效果最好,夯击式压路机次之,光轮压路机最差;碾压粘性土采用捣实式和夯击式最好,振动式稍差。各种压路机都有其特点,可以根据土质情况合理选用。对于路基填土压实采用振动压路机或3550t轮胎压路机进行。 (3)含水量的检测与控制强度与稳定性主要是通过压实得以提高,压实度受含水量的制约,保证压实最佳的含水量才能取得最大干密度,也就是有效地控制含水量后,才能可靠地压实到压实度标准。土的含水量控制在高于压实最佳含水量碾压是确保正常施工的条件,但不能超过最佳含水量 1% ,这时所得效果最好,施工中当需要

60、对土采用人工加水时,达到最佳含水量所需要加水量可按下式估算: (2-1)式中:m所需加水量(kg); 0土原来的含水量(以小数计); 土的压实最佳含水量(以小数计); Q需要加水的土的质量(kg)。需要加的水在取土的前一天浇洒在取土坑内的表面,使其均匀渗入土中,也可将土运至路堤上后,用水车均匀适量地浇洒在土中,并用拌和设备拌和均匀。 (4)压实施工通过上述的准备工作,在确定了所采用的压实机械、需要的压实遍数、最佳含水最后,对路基进行压实施工。碾压前,检查土的含水量是否合适,如果不合适,不要急于碾压,而是要采取处理措施,过湿就摊铺晾晒,过干则撒水润湿。开始时宜用慢速,最大速度不宜超过4km/h;

61、碾压时直线段由两边向中间,小半径曲线段由内侧向外侧,纵向进退式进行;横向接头对振动压路机一般重叠0.40.5m,对三轮压路机一般重叠后轮宽的1/2,前后相邻两区段(碾压区段之前的平整预压区段与其后的检验区段)宜纵向重叠1.01.5m。应达到无漏压、无死角,确保碾压均匀。采用振动压路机碾压时,第一遍不振动静压,然后先慢后快,由弱振至强振。运载车辆运行中,合理安排行车路线,充分利用大型车辆对路基的压实作用。大型车辆轴载大,对路基具有压实作用,但是长时间在同一路线上行驶,会导致过度碾压,形成车撤,反而对路基有害。因此,施工时尽量让车辆在路基全幅宽度内分开行驶。6.5.4 特殊路基处理本标段范围内有水田,处理不当直接影响路基的质量,所以对水田的处理作为路基施工中的重点。其中:对于水田地段,基坑要清淤换填,采用砂砾垫层。清淤和回填施工应合理安排,为保证工程质量,雨天不得进行清淤和回填的施工。6.5.5 涵洞施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