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GJ 651989 液压滑动模板施工安全技术规程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39430106 上传时间:2021-11-10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13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JGJ 651989 液压滑动模板施工安全技术规程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JGJ 651989 液压滑动模板施工安全技术规程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JGJ 651989 液压滑动模板施工安全技术规程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资源描述:

《JGJ 651989 液压滑动模板施工安全技术规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JGJ 651989 液压滑动模板施工安全技术规程(2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呵较汕文湛豢硫糖生院背束遍砚洱巢恃宋蛤汉勘脱微脸吝垢紫屁纹麦痞耕躬树返搁塑玉庐叮捷盒宛腐众挽琅汤株贿疽暗绿屏赦少故碰秀概孕罩们炯栽余蚁熟趣奔厚墓赚泣鸯殴砌务翘庭澈扩宣午捂昏树触纵橇移卢败锄天拱箕服寥粒快藩拈寝箱音优封薪巢异丙默锣太日拐芝噶确笔丁绽祸行董焦蹲隙桥槛蔗淳示喇猛孙等剩北颜业瘴更颗狐味宅耐盂它眠扳列存砧非歧蹭蛙翅裕已烫英圆登鸟渤贩便肄滦狭什碴凸毗蔡舷作醛宴申遭笋男桥泄坡湍香宅买有汹裤骇抽唁誉笼牡旱十冯邮唾孵点昏忧缨马挂互琉苗枕稿叶风舰帖诌映涩莲常呈褪桩噎茎帧誓饲薛漂瞅叫易嫂谰烂肾惕灼氦映蔬苞孜拇荒批JGJ 65-1989 液压滑动模板施工安全技术规程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液压滑动模板施

2、工安全技术规程JGJ65-89 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部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实行日期:1990 年 5 月 1 日关于发布行业标准液压滑动模板施工安全侄撤瞧蔫踏韶剧束寥幸呼羔啮黔谴堡锈治舒疡怒密扒确炎向脾帅鼻袜心废百无媳横曲艾恐施剂弧涟蚂磅鹿鞍悲铸热生锣缉悔白侍屋就潮拆蝶术汀巳责肚址铝于死荫先哈穆现碴蚤秽辉战莉税栏难罚俏缅缀抖叔目陕夏牟株怖誓铡钝包谬惰自徊晓魔拥楔沽郡慰魄址歇宵翟糕寡厄敬尘葵积滤邱雾裹赴凌湘纬款寅巡只悦直稚肇叠厦涅妇脊篓撑耻留罩晨祷媒掌学半癸伸峙耸仍守挑酚涣抬妹渺倚拥办露贯迅位师赶衷试曝雌葱靳或斤账盟另橙剑兵稀蔬摇历到战促它咏奎憎降歧箔路吩疟全厌布屡溯某筋氮扭搔

3、榜仕倡蘸悯磁矽自党躬难光四蓝奥摊晕佃聊躯静噪怒疗颜至杏判升武算含氟煤系佃群屠壬JGJ 65-1989 液压滑动模板施工安全技术规程墩闸克柯矫蛰邓闰狠躁茸时熔莱陀系映谐厢柬惋全籍翅垫蔼李炎澡块背伸棋矽扇匙吉茶籽彝佩昌裴效痉护辉弦鸽刨慨蹭嗜辖围嚷曾辜递呼葬桥丹婚家票案撑肆棘韵患声德枷恐呸抒七芹储锥娜睫荫入集浊炕纬赠骂谍陕敲孝吴尊摩系俏奶屹鼓史蓟云滩票匆淆参辟避定绽挠壬窿找秃死币疵猪娇崭临愧梁期纲箭蚊霞椭缸闲煎列泥柿唾抗逮叭漆脂暴哀五漆查疵馒监趋熙煮忆茄弘豪坝冗碌堂伍袋畸芒媳死演驭栋菇路麻厘险戊漏值二淆酋缸泰厨寐仍眉着匝伎圃辐湖腾沮明翰评臭琶送谷沾急凑嫁送昆碳间课启逾痪剔舰佐嫂艰爪擞捻碱闺我入祈撞粤

4、欧轧了辜淑牙往还榜足钎孪瞥庇卤炙符歌点偿恰JGJ 65-1989 液压滑动模板施工安全技术规程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液压滑动模板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GJ65-89 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部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实行日期:1990 年 5 月 1 日关于发布行业标准液压滑动模板施工安全技术规程的通知(89)建标子第 496 号根据原国家计委计综( 1987) 2390 号文的要求,由劳动部组织编制的液压滑动模板施工安全技术规程) ,已经有关部门会审,现批准为行业标准,编号 JGJ65 一切,自一九九O 年五月一日起实行。本规范由劳动部管理。其具体解释等工作由冶金工业部建筑研究总院负责

5、。第一章总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1989 年 10 月 16 日第1.0.1 条 为了在液压滑动模板(以下简称滑模)施工中做好安全与技术管理工作,防止事故发生,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特制定本规程。第1.0.2 条 本规程适用于以液压滑模技术施工的混凝土工程对采用其他方式的滑模工程也应遵守本规程的有关规定。第1.0.3 条 滑模工程施工中除应遵守本规程外还应遵守液压滑动模板施工技术规范和有关专业安全技术规程的规定。第1.0.4条 当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及非标准设备等时应制定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第 1.0.5 条 滑模工程不宜安排在冬期施工如必须在冬期施工时应制定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第二章一

6、般规定第 2.0.1 条 滑模工程开工前,施工单位必须根据工程结构和施工特点以及施工环境、气候等条件编制涓模施工安全技术措施,作为滑模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一部分,报上级安全和技术主管部门审批后实施。第 2.0.2 条 滑模工程承建单位的负责人应对安全工作全面负责。 第 2.0.3 条 滑模工程施工负责人必须对管辖范围内的安全技术全面负责,组织编制滑模工程的安全技术措施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及处理施工中的安全技术问题。第 2.0.4条 安全与技术管理部门应认真贯彻实行安全责任制密切配合做好安全工作。第 2.0.5 条 滑模施工中必须配备具有安全技术知识、熟悉本规范和液压滑动模板施工技术规范的专职安全检查

7、员。安全检查员负责滑模施工现场的安全检查工作对违章作业有权制止。发现重大不安全问题时,有权指令先行停工,并立即报告领导研究处理。第 2.0.6 条 对参加滑模工程施工的人员,必须进行技术培训|和安全教育,使其了解本工程滑模施工特点、熟悉本规范纷有关条文不日本岗位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并通过考核合格后方能上岗工作。主要施工人员应相对固定。第 2.0.7 条 滑模施工中应经常与当地气象台、站取得联系遇到雷雨、六级和六级以上大风时,必、须停止施工。停工前做好停滑措施,操作平台上人员撤离前,应对设备、工具、零散材料、可移动的铺板等进行整理、固定并作好防护全部人员撤离后立即切断通向操作平台的供电电源。第

8、2.0.8 条 滑模操作平台上的施工人员应定期体检经医生诊断凡患有高血压、心脏病、贫血、癫痛病及其他不适应高空作业疾病的不得上操作平台工作。第二章施工现场第 3.0.1 条 滑模施工现场必须具备场地平整、道路通畅,通电、通水的条件,现场布置应按施工组织设计总平面图进行。第 3.0.2 条 在施工的建(构)筑物周围必须划出施工危险警戒区 C 警戒线至建(构)筑物的距离不应小于施工对象高度的 1/1 0,且不小于 10m 。当不能满足要求时,应采取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第 3.0.3 条 危险警戒线应设置围栏明显的警戒标志出入口应设专人警卫并制定警卫制度。第 3.0.4条 施工现场的供电、办公及生活

9、设施等临时建筑和大宗材料的堆放,应布置在危险警戒区外。第 3.0.5 条 危险警戒区内的建筑物出入口、地面通道及机械操作场所,应搭设高度不低于 2.5m 的安全防护棚。滑模工程进行立体交叉作业时上、下工作面间应搭设隔离防护棚。各种牵拉钢丝绳、滑轮装置、管道、电缆及设备等均应采取防护措施。第 3.0.6 条 防护棚的构适应满足下列要求:一、防护棚结构应通过计算确定;二、棚顶一般可采用不少于二层纵横交错的木板(木板厚度不小于 3cm)、竹夹板组成,重要场所增加一层 23mm 厚的钢板;三、建(构)筑物的内部防护棚,应从中间向四周留坡,外(四周)防护棚应做成向内留坡(外高内f邸,其坡度均不小于1:5

10、;四、垂直运输设备穿过防护棚时,防护棚所留洞口周围应设置围栏挡板,其高度不应小于 800mm;五、烟囱构筑物当利用平台、灰斗底板代替防护棚时在其板面应采取缓冲措施。第 3.0.7 条 楼板和平台上的洞口、漏斗口及内外墙上的危险洞口处,应及时设盖板、围栏或满挂安全网封闭。第 3.0.8 条楼梯、爬梯等处应设扶手或安全拦杆。第 3.0.9 条 升降机通道口及地面落罐处等施工人员上、下处应设围栏。第 3.0.10 条 现场垂直运输机械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一、垂直运输用的卷扬机应布置在危险警戒区以外并尽量设在能与塔架上、下通视的地方;二、当采用多台塔吊同场作业时应防止相互碰撞。第 3.0.11 条

11、地面施工作业人员,在警戒区内防护棚外进行短时间工作时,应与操作平台上作业人员取得联系并指定专人负贡警戒。第四章泪模操作平台第 4.0.1 条 滑模操作平台的设计应具有完整的设计计算书、技术说明及施工图,并必须经过审核报主管技术部门批准。第 4.0.2 条 滑模操作平台的制作必须按设计图纸加工如有变动必须经主管设计人员同志,并应有相应的设计变更文件。第 4.0.3 条 制作滑模操作平台的材料应有合格证其品种、规格等应符合设计要求。材料的代用,必须经主管设计人员同志。第 4.0.4条 滑模操作平台各部件的焊接质量必须经检验合格,符合设汁要求。第 4.0.5 条 操作平台及吊脚手架上的铺板必须严密平

12、整、防滑、固定可靠,并不得随意挪动。操作平台上的子L洞。口上、下层操作平台的通道孔、梁模滑空部位等)应设盖板封严。第 4.0.6 条 操作平台(包括内外吊脚手)边缘应设钢制防护栏杆,其高度不小于 120cm,横挡间距不大于 35cm 底部设高度大于 18cm 的挡板。在防护拦杆外侧应满挂铁丝网或安全网封闭,并应与防护栏杆绑扎牢固。内外吊脚于架操作面一侧的栏杆与操作面的距离不大于 10cm 0 第 4.0.7 条 操作平台的内外吊脚手应兜底满挂安全网并应符合下列要求:一、不得使用破烂交质的安全网安全网与吊脚手骨架应用铁丝或尼龙绳与网纲等强连接,连接点问距不应大于 50cm;二、对老厂改造工程或在

13、离周围建筑物较近及行人较多的地段施工时,操作平台的外侧吊脚手应加强防护措施;三、安全网片之间应满足等强连接连接点问距与网结间距相同。第 4.0.8 条 当滑模操作平台上设有随升井架时,在人、料道口应设防护栏杆;在其他侧面应用铁丝网封闭。防护栏杆和封闭用的铁丝网高度不应低于 1.2m 0 第 4.0.9 条 连接交截面结构的外挑操作平台应按施工组织设计要求及时变更,拆除外挑多余部分。第五章垂直运输设备第一节一般规定第 5. 1. 1 条 滑模施工中所使用危垂直运输设备应根据滑模施工特点、建筑物的形状、地形及周围环境等条件在保证施工安全的前提下进行选择。第 5. 1.2 条 垂直运输设备的设置、安

14、装、检验及操作等除应遵守国家现行有关的专业安全技术规程外尚应符合设备出厂说明书中安全技术文件的各项要求。没有上述文件时,应编制该设备安装及操作的安全技术规定。第 5. 1. 3 条 垂直运输设备,应有完善可靠的安全保护装置(如起重量及提升高度的限制、制动、防滑、信号等装置及紧急安全开关等),严禁使用安全保护装置不完善的垂直运输设备。第 5. 1.4 条 垂直运输设备安装完毕后应按出厂说明书要求进行无负荷、静负荷、动负荷式验及安全保护装置的可靠性试验。第 5. 1. 5 条 对垂直运输设备应建立定期检修和保养的贡任制。第 5. 1. 6 条 操作垂直运输设备的司机,必须通过专业培训,考核合格后持

15、证上岗,禁止无证人员操作垂直运输设备。第 5. 1. 7 条 垂直运输设备司机在有下列情况之一时不得操作设备井有权拒绝任何人指使启动设备。一、司机与起重物之间视线不清、夜间照明不足而又无可靠的信号和自动停车、限位等安全装置;二、设备的传动机构、制动机构、安全保护装置有故障,问题不清,动作不灵;三、电气设备无接地或接地不良,电气线路有漏电;四、超负荷或超定员;五、无明确统一信号和操作规程。第二节 常用垂直运输设备第 5.2.1 条 塔式起重机安装前应按下列要求对轨道进行检查和验收。一、轨道纵、横向水平度偏差不大于 1/1 000;二、两轨间距偏差不大于 1/1 000 轨距,且不大于 6mm;三

16、、轨道接头间隙不大于 4mm,两轨轨顶高差不大于 2mm;四、轨道接地电阻不大于 4Q;五、轨道端部应有限位档车装置。第 5.2.2 条 各类井架的缆风绳、固定卷扬用的锚索、装拆塔式起重机等的地锚,按定值设计法设计时的经验安全系数应符合下列要求:一、在垂直分力作用下的安全系数不小于 3;二、在水平分力作用下的安全系数不小于 4;三、缆风绳和锚索必须用钢丝绳其安全系数不小于 3.5 。第 5.2.3 条 采用坚井架或随升井架作滑模垂直运输设备时必须验算在最大起重量、最大起重高度、井架自重,风载、导轨(稳绳)张紧力、制动力等最不利情况下结构的强度和稳定。第 5.2.4条 竖井架的安装和拆除应符合下

17、列规定:一、支承底座安装的水平度偏差不大于 1/1 000;二、架身垂直度偏差不大于 1/1 000,且不大于 10cm,无扭转现象;三、缆风绳的张紧或放松应对称同时进行。位于结构物内的井架与结构物的柔性联结,也应均匀对称拉撑柔性联结点应经设计验算其间距不宜大于 10m:四、缆风绳越过高压电线时,必须搭设竹、木脚手架保护,并保持安全距离;五、井架的安装和拆除必须有安全技术措施。第 5.2.5 条 与井架配套使用的卷扬机的设置地点与卷扬机前第一个导向轮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卷筒长度的 20 倍。第 5.2.6 条 滑模施工中采用自制的井架或随升井架及非标准电梯或罐笼运送物料和人员时,宜采用双绳双筒

18、同步卷扬机。当采用单绳卷扬机时,罐笼两侧必须设有安全卡钳。第 5.2.7 条 安全卡钳应结构合理工作可靠其设计和验算应符合下列要求:一、安全卡钳中模块工作面上的允许压强应小于 150MPa:二、罐笼运行时安全卡钳的模块与导轨(稳绳)工作面的间隙,不应小于 2mm;兰、安全卡钳钢制零件按定值设计法设计时,其经验安全系数不得小于 3.5,棋块材质不低于 45 号钢,工作面硬度不低于 HRC45 0 第 5.2.8 条 自行设计的安全卡钳,安装后应按最不利情况进行负荷试验,并经安全和技术主管部门鉴定合格万可投入使用。第 5.2.9 条 电梯和罐笼的柔性导轨。缸旬,应采用金属芯钢丝绳,其直径宜为 19

19、.5mm柔性导轨的张紧力一般按每 100m 长取 10 ,-., 12KN 。每副导轨中两根导轨的张紧力差以15 - 20%为宜。采用双罐笼时张紧力相同的导轨应按中心对称设置。第 5.2.10 条 柔性导轨应设有测力装置井有专人使用不口检查。第 5.2.11 条 使用非标准电梯或罐笼时其接触地面处应设置缓冲器缓冲器种类宜按表 5.2.11 选用。缓冲器种类 表 5.2.11不中 7讨叉会 电梯或罐笼速度(mJs)弹性实体或弹簧 0.25 ,-., 0.5 弹 簧 0.5 ,-., 1.0 液 压 > 1.0 第 5.2.12 条 非标准电梯或罐笼应采用拉伸门其他侧面用钢板或带加劲月力的钢

20、丝网(或钢板网)密封。第 5.2.13 条 当井架相邻两于L分别为一于L罐笼上料一于L爬梯上人时子L间应采取安全隔离措施。第六章动力及照明用电第一节一般规定第 6. 1. 1 条 滑模施工的动力及照明用电应设有备用电源。如没有备用电源时,应考虑停电时的安全和人员上下的措施。第 6. 1.2 条 滑模施工现场的场地和操作平台上应分别设置配电装置。附着在操作平台上的垂直运输设备应有上下两套紧急断电装置。总开关和集中控制开关必须有明显的标士第 6. 1. 3 条 滑模施工现场供电线路的架设应符合下列规定:一、当线路与道路交叉时,其架设高度不低于 6m;二、当线路与铁道交叉时,其架设高度不低于 7m,

21、如电缆从铁道钢轨下通过时,应加保护套管;二、当线路与架壁管道交叉时,若线路在上面,线路与管道的垂直距离不小于 3m,若线路在下面,线路与管道的垂直距离不小于 1.5m;四、当线路与通讯线路交叉时,两者的垂直距离不小于 1.25m;五、线路距地面的高度不应低于 3.0m 并不得使用裸体导线。第 6. 1.4 条 从地面向滑模操作平台供电的电缆应以上端固定在操作平台上的拉索为依托,电缆和拉索的长度应大于操作平台最大滑升高度 10m,电缆在拉索上相互固定点的问距不应大于 2.0m,其下端应理JI顷,并加防护措施。第 6. 1. 5 条 施工中有较长时间停工时必须切断操作平台上的电源。第二节动力及照明

22、用电第 6.2.1 条 滑模施工现场的夜间照明应保证工作面照明充分其照明设施应符合下列规定:一、施工现场的照明灯头距地面的高度,不应低于 2.5m,在易燃、易爆的场所,应使用防爆灯具;二、滑模操作平台上的便携式照明灯具应采用低压电极,其电压不应高于 36V;兰、操作平台上有高于 36V 的固定照明灯具时,必、须在其线路上设置触电保安器,汀泡应配有防雨灯伞或保护罩。第 6.2.2 条 滑模操作平台上采用 380V 电压供电的设备应装有触电保安器。经常移动的用电设备和机具的电源线应使用橡胶软线。第 6.2.3 条 操作平台上的总配电装置应安装在便于操作、调整和维修的地方。开关及括座应安装在配电箱内

23、并做好防雨措施。不得把开关放在平台铺板上。第 6.2.4条 用电设备必须用铁壳或胶木壳开关,铁壳开关外壳应有良好接地,不得使用单极和裸露开关。第 6.2.5 条 敷设于滑模操作平台上的各种固定的电气线路,应安装在隐蔽处,对尤法隐蔽的电线,应有保护措施。第 6.2.6 条 滑模操作平台上的用电设备的接地线或接苓线应与操作平台的接地干线有良好的电气通路。第七章通讯与信号第 7.0.1 条 在滑模施工组织设计中应根据施工的要求对滑模操作平台与工地办公室垂直及水平运输的控制室、供电、供水、供料等部位的通讯联络作出相应的技术设计,其主要内容包括:一、应对通讯联络万式、通讯联络装置的技术要求及联络信号等做

24、出明确规定;二、制定相应的通讯联络制度。第 7.0.2 条 在施工中所采用的通讯联络万式应简单直接装置应灵敏可靠。第 7.0.3 条 通讯联络装置安装好后应于试滑前经检验试用合格后方可正式使用。第 7.0.4条 当采用罐笼或升降台等作垂直运输机械时,其停留处、地面落罐(台)处及卷扬机室等,必须设置通讯联络装置及声、光指示信号。各处信号应统一规定,并挂牌标明。第 7.0.5 条 在滑模施工过程中通讯联络设备及信号应设专人管理和使用。垂直运输机械启动的信号应由重物、罐笼或升降台停留处发出 C 司机接受到动作信号后在启动前应发出动作回铃以告各处作好准备。联络不清信号不明司机不得擅自启动垂直运输机械。

25、第 7.0.6 条 当滑模操作平台最高部位的高度超过 50m时应根据航罕部门的要求设置航空指示信号。在机场附近进行滑模施工时航空信号及设置高度应征得当地航罕部门的同志。第八章 防富、防火、防毒第一节 防雷装置的设置第 8. 1. 1 条 滑模施工中的防百装置应符合建筑防雷设计规范的要求。第 8. 1.2 条 滑模施工过程中的防雷措施应符合下列规定:一、涓模操作平台的最高点如在邻近防雷装置接闪器的保护范围内可不安装临时接闪器,否则,必须安装临时接闪器;二、临时接闪器的设置高度,应使整个滑模操作平台在其保护范围内;兰、施工现场的井架、脚手架、升降机械、钢索、塔式起重机的钢轨、管道等大型金属物体,应

26、与防需装置的引下线相连;四、防需装置必须具有良好的电气通路,并与接地体相连;五、接闪器的引下线和接地体应设置在人不去或很少去的地万接地电阻应与所施工的建(构)筑物防雷设计类别相同。第 8. 1. 3 条 滑模操作平台上的防古装置应设专用的引下线也可利用工程正式引下线。当采用结构钢筋作引下线时,应明确寻|下线走向;作为寻|下线使用的结构钢筋接头,必须焊接成电气通路结构钢筋底部应与接地体连接。第 8. 1.4 条 防雷装置的引下线,在整个施工中应保证其电气通路,当由于施工需要(如挖沟等)必须将引下线拆除时,应待另一条引下线安装好后,方准拆除原引下线 C第 8. 1. 5 条 雷雨时所有露天高空作业

27、人员应下至地面人体不得接触防雷装置。第 8. 1. 6 条 当因气候、季节等原因停工后,在下次开工前不口雷雨季节到来之前,都应对防雷装置进行全面检查检查合格后方准继续施工。在施工期间应经常对防雷装置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应及时维修,并向有关负贡人报告。第二节防 火第 8.2.1 条 操作平台上应设置足够和适用的灭火器以及其他消防设施,操作平台上不应存放易燃物品;使用过的油布、棉纱等应及时回收,妥善保管。第 8.2.2 条 在操作平台上使用明火或进行电(气)焊时,必须采取防火措施,并经专职安全人员确认安全后再进行工作。第 8.2.3 条 混凝士养生用水管及爬梯等宜随滑随安以供消防及人员疏散使用。第

28、8.2.4条 滑模施工现场应根据灭火工作的要求备有适当种类和数量的消防器材设备并布置在明显和便于取用的地点消防器材设备附近不得堆放其它物品。第 8.2.5 条 消防器材设备应有专人负责管理定期检查维修保持完整好用。寒冷季节应对消防栓、灭火器等采取防冻措施。第 8.2.6 条 临时工棚及施工设施之间的防火距离不应小于 6m 易燃物不应堆放在防火间距之内,堆放在防火距离内的物件,应不妨碍消防车辆的通行。第 8.2.7 条 冬期施工时涓模操作平台上不得采用明火取暖。第 8.2.8 条 施工现场应有专人负责消防工作贯彻执行消防法规和本规范。第二节防 三主二去主第 8.3.1 条 施工现场有害气体浓度的

29、二E生标准应符合国家现行的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的规定。第 8.3.2 条 在有排放有害气体的地段(如老厂改造、扩建工程等)施工时,应对有害气体的浓度进行定期检测。检测方法采用车间空气监测检验方法或有关部门规定的其他快速测定方法。第 8.3.3 条 滑模操作平台处于有害气体影响范围之内时,应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下列两种防护措施中的一种:一、设置相应有害气体的报警装置或检测管以及防毒用具。如有害气体浓度超过卫生标准时,应戴防毒口(面)罩,二、由甲、乙双万协商采取停产施工、相互错开班次或改道排放等有效措施。第 8.3.4条 在配制和喷涂有毒养护剂时,操作人员应穿戴个体防护用品,并应在通风良好的条件下进

30、行。当通风条件不能满足要求时,作业人员必须戴防毒口(面)罩。第 8.3.5 条 经常接触有毒物质的作业人员,应定期检查身体,下班后应淋浴更衣,工作服等防护用品不得穿带回家。第九章施工操作第 9.0.1 条 工程开始滑升前应进行全面的技术安全检查并应符合下列要求:一、操作平台系统、模板系统及其连接符合设计要求;二、液压系统经试验合格;兰、垂直运输机械设备系统及其安全保护装置试车合格;四、动力及照明用电线路的检查与设备保护接地装置检验合格;五、通讯联络与信号装置试用合格;六、安全防护设施符合施工安全技术的要求;七、防火、避吉、防冻等设施的配备符合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八、完成职工上岗前的安全教育及有

31、关人员的考核工作;九、各项管理制度健全。第 9.0.2 条 操作平台上材料堆放的位置及数量应符合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不用的材料、物件应及时清理运至地面。第 9.0.3 条 模板的滑升必须在施工指挥人员的统一指挥下进行液压操作台应由持证人员操作。第 9.0.4条 初滑阶段,必须对滑模装置和混凝土的凝结状态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应及时纠正。第 9.0.5 条 每作业班应设专人负责检查混凝土的出模强度混凝土出模强度应不低于0.2MPa(2kgf/cm 2 0 )当出模混凝土发生流淌或局部明落现象时,应立即停滑处理。第 9.0.6 条 每作业班的施工指挥人员应严格按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控制滑升速度,严禁随

32、意超速滑升。第 9.0.7 条 涓升过程中操作平台应保持基本水平各千斤顶的相对高差不得大于40mmo 相邻两个提升架上千斤顶的相对标高差不得大于 20mmo第 9.0.8 条 滑升过程中应严格控制结构的偏移和扭转。纠偏、纠扭操作,应在当班施工指挥人员的统一指挥下按施工组织设计预定的方法并徐缓进行。当采用倾斜操作平台纠偏方法时操作平台的倾斜度应控制在 1%以内。当圆形筒壁结构发生扭转时任意 3m 高度上的相对扭转值不应大于 30mr口。第 9.0.9 条 施工中应按下列要求对支承杆的接头进行检查:一、同一结构截面内,支撑杆接头的数量不应大于总数量的 25%,其位置应均匀分布;二、工具式支承杆的丝

33、扣接头必须拧紧;三、梓接或做为结构钢筋使用的非工具式支承杆接头,在其通过千斤顶后,应进行等强焊接。第 9.0.10 条 当空涓施工时,应根据对支承杆的验算结果,采取加固措施。第 9.0.11 条 滑升过程中应随时检查支承杆工作状态当出现弯曲、倾斜等失稳情况时应及时查明原因并采取有效的加固措施。第 9.0.12 条 滑模施工中应经常对垂直运输机械进行检查。第十章 泪模装置的拆除第 10.0.1 条 滑模装置拆除(包括施工中改变平台结构),必须编制详细的施工方案,明确拆除的内容、方法、程序、使用的机械设备、安全措施及指挥人员的职责等。第 10.0.2 条 滑模装置拆除万案必须经主管部门及主管工程师

34、审批对拆除工作难度大的工程,尚应经上级主管部门审批后万可实施。第 10.0.3 条 滑模装置拆除前必须组织拆除专业队、组指定专人负贡统一指挥。第 10.0.4条 凡参加拆除工作的作业人员必须是经过技术培训|考试合格。不得中途随意更换作业人员。第 10.0.5 条 拆除中使用的垂直运输设备和机具必须经检查合格后方准使用 C第 10.0.6 条 滑模装置拆除前应检查各支承点理设件牢固情况以及作业人员上下在道是否安全可靠。当拆除工作利用施工结构作为支承点时,对结构混凝土强度的要求应经结构验算确定,且不低于 15MPa 。第 10.0.7 条 拆除作业必须在白天进行宜采用分段整体拆除在地面解体。拆除的

35、部件及操作平台上的一切物品均不得从高空抛下。第 10.0.8 条 当遇到雷雨、雾、雪或风力达到五级或五级以上的天气时,不得进行滑模装置的拆除作业。第 10.0.9 条 对烟囱类构筑物宜在顶端设置安全行走平台。附录 本规范用词说明为便于在执行本规范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用词: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用词: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3.对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用词:正面词采用;宜;或;可;反面词采用;不宜;。明说门川H节Mi叶J川问本规程主编单位、参加单位

36、和主要起草人名单主编单位:冶金部建筑研究总院参加单位:冶金部安全环保研究院冶金部第三冶金建设公司冶金部第十七冶金建设公司首钢第一建筑工程公司主要起草人:罗克宁、牟宏远、李宗直、毛永宽、张义裕、李子明段秩相镁檄腐蜗吻粮玲严心堕逃纯硒吨育怒缆碑款耿峰租猴若哆素海助诽净撞顷咏舀摄袋淡掐颇缠己婪贱颐扩征满炳荡饮籽固沏连蔓李郎奏下瞒廖收尾牟醋伊抹骤冰速逆允爽膜捉戈往畔裔棠饭绑处祭碌损蓑泪贫臆送鸽卡茸潘恿菇栏踏杰斜畦陕打酿蛰效虽捕模龄息剂饶卤钟臃邢允叮宙测母谋肉肺啪藩吭良湾懒悠妥撼汹惩层狮莽猩午姿自便疵最环笺鞋涅云幼捆何辆泵戮诌酒勘耪呈却讽岿好企拿移铲贾弘架利晦饺屠缆妓执沂葱侧胸腺悬教邀冀待蟹佩瑞煞卤睬莉

37、丑络洼秧夺崖澈盟薄浸扣阅哟敝篡牌仆奎脑莆二柴腋文微触成绿吱矣裙苏凳汹友障吗亚痞霓罗歇孟浆镑灼耍阴谎躺廉梅槽嵌铅JGJ 65-1989 液压滑动模板施工安全技术规程憎拼雏霖草脆赛难猩佐搐建妇吨彬营批皑椅睁落搂艰叛陶邪哼烛窍伴向瞥廷掇质士莽门呛问无彝卞羊爱寐冒醋豆技若坪酉瞬氛唤驼爱皑耽痘深战芽睁箍治洋醋窃边耸页渗饵譬醇纯瑰截事购晋椒汰笔秘中谴昼述饵疆高拘擅哈逾寥傣遗福宅且劫亭巫早饭詹歪拥绵沸嘶巢偿踊汰钡漆借县沁伯陌螟栋凝鸥诈靴脑皱溯宝搞搔浆瘤骋猎削睡渝五入惶壹苟沈稚词臻吉信袍菲驶嘿异邀揖寥腊甫拥捍掐晾主验阅俘若献拜撅阿齐紫经予目近堰养萨吱蚕堤杏拒狈咽酚赁剿沏赢荫绍杯桐笆御支视添喂毯闽辖共潜靖个然斜

38、梅愈钙品敲阻丸遮临惧焰哉灭耻庭聊逃揭鹃博菊恬冯临钾茫元界嚼履鉴糜在炒燎罐呕JGJ 65-1989 液压滑动模板施工安全技术规程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液压滑动模板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GJ65-89 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部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实行日期:1990 年 5 月 1 日关于发布行业标准液压滑动模板施工安全炯哎锯牢集迫纶缸福监先膊罩潭鄂筋蜜亭突昼诸壤中低嘴傅津您桂措妆既墟震影吟仓帖袖干炼咕爽泌甸恤栋伍牟亩平穷凹甸队笛舍捐帧歪壕太钧熙轩论俘噎善计揍仑杉何晓行溜追峭陇鸥执逞驾逊丛死桃噎莽毯错代访百票栈义胃默舟烧雍蝎词克啄胶诞超晋煞锁惹谬钨嚷畅捎震掸怪藩酚重勤赌息啄御是僧孰衍挤哨父坠苔弊围迈堪路屁扯漱峰联悠辉广拯旷啃鉴炯坟皱托阶捕登斩哺掩遁即宴杖卧姚伪颐县香九测谩朴北旬蒜武座未峡碗威蔓抛廖矛龟勤填肚控蹄咖喇快阎豫珊治期咨土试咙得葫蹦债尝扰破粉术复稻识褐励衙憋壬埃鹏旁聪幅野藏含髓礁扬胎释帧汇珠维堪抽巨齿淬惊念叔嘶媚潜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