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高考预测(2)化学试题及答案

上传人:1888****888 文档编号:39430004 上传时间:2021-11-1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62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北京市高考预测(2)化学试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北京市高考预测(2)化学试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北京市高考预测(2)化学试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北京市高考预测(2)化学试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高考预测(2)化学试题及答案(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北京市2013年高考预测系列试题【化学】高考预测试题(2)预测卷7下列表示对应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向含有Fe2O3悬浊液中通入HI: Fe2O3 + 6H = 2Fe3 + 3H2OB少量SO2气体通入NaClO溶液中:SO2H2OClO =SO42-Cl2H+C误将洁厕灵与消毒液混合: HClHClOCl2H2O D将1 mol/L NaAlO2溶液和1.5 mol/L HCl溶液等体积互相均匀混合:6AlO2+9H+3H2O5Al(OH)3+Al38已知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34 g H2O2中含有的阴离子数为NA B. 在含Al3+总数为NA的AlCl3

2、溶液中,Cl-总数为3NAC. 1mol重甲基(-CD3)含有电子数为9NA D. 1 mol铁铝混合物与足量稀盐酸反应时,转移电子数是3NA 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同一可逆反应使用不同的催化剂时,高效催化剂可增大平衡转化率B已知反应SO2(g)+H2O(g)=H2SO3(l),该过程熵值增大C右图可表示爆炸反应的能量变化曲线能量反应物生成物反应历程D同温同压下,H2 (g)+Cl2(g)= 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H不同10下列实验操作或事实与预期实验目的或所得结论一致的是选项实验操作或事实实验目的或结论A淡黄色试液红褐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一定含有FeCl3BBr2FeBr3KBr制

3、备少量KBr溶液C无色试液焰色呈黄色说明原溶液中一定不含钾元素DH3PO3+2NaOH(足量)=Na2HPO3+2H2OH3PO3属于三元酸11硫酸钙是一种用途非常广泛的产品,可用于生产硫酸、漂白粉等一系列物质(见图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O、SO2、SO3均是酸性氧化物B除去与水反应,图示转化反应均为氧化还原反应C工业上利用Cl2和澄清石灰水反应来制取漂白粉D用CO合成CH3OH进而合成HCHO的两步反应,原子利用率均为100%12下列图示与对应叙述相符合的是A图4表示在含等物质的量NaOH、Na2CO3的混合溶液中滴加0.1molL1盐酸至过量时,产生气体的体积与消耗盐酸的关系 B图5表

4、示Cl2通入H2S溶液中pH的变化C图6表示10 mL 0.01 molL-1KMnO4 酸性溶液与过量的0.1 molL1 H2C2O4 溶液混合时,n(Mn2+) 随时间的变化(Mn2+对该反应有催化作用)D图7表示已达平衡的某反应,在t0时改变某一条件后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则改变的条件一定是加入催化剂13仅用下表提供的玻璃仪器(非玻璃仪器任选)或实验装置(图2、图3)就能实现相应实验目的是选项ABCD实验目的除去KCl中少量MnO2 用10 molL-1盐酸配制100 mL 0.1 molL-1盐酸用NaCl溶液制备氯化钠晶体除去C2H4中少量SO2实验仪器或装置烧杯、玻璃棒、分液漏斗1

5、00 mL容量瓶、玻璃棒、烧杯26(15分)Na2O2可用作漂白剂和呼吸面具中的供氧剂。(1)某学习小组发现:在盛有Na2O2的试管中加入足量水,立即产生大量气泡,当气泡消失后,向其中滴入12滴酚酞试液,溶液变红;将试管轻轻振荡,红色很快褪去;此时再向试管中加入少量MnO2粉末,又有气泡产生。使酚酞试液变红是因为 ,红色褪去的可能原因是 。加入Mn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2O2有强氧化性,H2具有还原性,有同学猜想Na2O2与H2能反应。为了验证此猜想,该小组同学进行如下实验,实验步骤和现象如下。步骤1:按图9组装仪器(图中夹持仪器省略),检查气密性,装入药品;步骤2:打开K1、K

6、2,产生的氢气流 经装有Na2O2的硬质玻璃管,一段时间后,没有任何现象;步骤3:检验H2的纯度后,开始加热,观察到硬质玻璃管内Na2O2开始熔化,淡黄色的粉末变成了白色固体,干燥管内硫酸铜未变蓝色;步骤4:反应后撤去酒精灯,待硬质玻璃管冷却后关闭K1。盛装稀盐酸的仪器名称 ;B装置的作用是 。必须检验氢气纯度的原因是 。设置装置D的目的是 。你得到的结论是 (若能反应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27.(14分)短周期元素A、B、C、D、F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是周期表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B是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C是自然界含量最多的元素,D是同周期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F的负一价离子与C的某种氢

7、化物分子含有相同的电子数。(1)A、C、D形成的化合物中含有的化学键类型为 。(2)已知DD2D;a kJmol-1 2AAA;=b kJmol-1 DAAD;=c kJmol-1 写出298K时,A2与D2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3)在某温度下、容积均为2L的三个密闭容器中,按不同方式投入反应物,保持恒温恒容,使之发生反应:2A2(g)BC(g)X(g);aJmol1(a0,X为A、B、C三种元素组成的一种化合物)。初始投料与各容器达到平衡时的有关数据如下:实验甲乙丙初始投料2 molA2、1 molBC1 molX4 molA2、2 molBC平衡时n(X)0.5moln2n3反应的能量变

8、化放出Q1kJ吸收Q2kJ放出Q3kJ体系的压强P1P2P3反应物的转化率123在该温度下,假设甲容器从反应开始到平衡所需时间为4 min,则A2的平均反应速率( A2) 。该温度下此反应的平衡常数K值的为 。三个容器中的反应分别达平衡时各组数据关系正确的是 (填序号)。A.121B.Q1Q2aC.31 D.P32P12P2E.n2n31.0mol F.Q32Q1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将甲容器的体系体积压缩到1L,若在第8min达到新的平衡时A2的总转化率为75%,请在上图中画出第5min 到新平衡时X的物质的量浓度的变化曲线。28(14分)研究NO2、SO2 、CO等大气污染气体的测量及处

9、理具有重要意义。(1)I2O5可使H2S、CO、HC1等氧化,常用于定量测定CO的含量。已知:2I2(s) + 5O2(g)= 2I2O5(s) H=75.56 kJmol1 2CO(g) + O2(g)= 2CO2(g) H=566.0 kJmol1 写出CO(g)与I2O5(s)反应生成I2(s)和CO2(g)的热化学方程式: 。(2)一定条件下,NO2与SO2反应生成SO3和NO两种气体。将体积比为12的NO2、SO2气体置于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下列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体系压强保持不变 b混合气体颜色保持不变cSO3和NO的体积比保持不变 d每消耗1 mol SO2的同时

10、生成1 molNO测得上述反应平衡时NO2与SO2体积比为16,则平衡常数K 。(3)新型氨法烟气脱硫技术的化学原理是采用氨水吸收烟气中的SO2,再用一定量的磷酸与上述吸收产物反应。该技术的优点除了能回收利用SO2外,还能得到一种复合肥料,该复合肥料可能的化学式为 (写出一种即可)。(4)图10是一种碳酸盐燃料电池(MCFC),以水煤气 (CO、H2)为燃料,一定比例Li2CO3和Na2CO3低熔混合物为电解质。写出B极电极反应式 。(5)工业上常用Na2CO3溶液吸收法处理氮的氧化物(以NO和NO2的混合物为例)。已知:NO不能与Na2CO3溶液反应。 NO + NO2 + Na2CO3 =

11、 2NaNO2 + CO2 2NO2 + Na2CO3 = NaNO2 + NaNO3 + CO2 用足量的Na2CO3溶液完全吸收NO和NO2的混合物,每产生22.4L(标准状况)CO2(全部逸出)时,吸收液质量就增加44g,则混合气体中NO和NO2的体积比为 。用Na2CO3溶液吸收法处理氮的氧化物存在的缺点是 。参考答案7D 8C. 9C 10. B11B12C 13C 26.(1)生成了碱(NaOH) 反应生成的H2O2具有漂白作用MnO22H2O2 = 2H2O +O2 (2)长颈漏斗 吸收氢气中的杂质气体(水蒸气、氯化氢等)防止空气与氢气混合加热爆炸 检验有无水生成 Na2O2+H2=2NaOH 27.(1)离子键、共价键(2分)(2)H2(g)Cl2(g)=2HCl(g);=(ab2c)kJmol1(2分)(3)0.125molL1min1(2分)(2分)ABD(3分)(3分)28(1)5CO(g) + I2O5(s)=5CO2(g) + I2(s) H=1377.22kJmol1(2)b2.67或8/3(3)(NH4)3PO4或(NH4)2HPO4或NH4H2PO4(4)O2 + 4e+2CO2 = 2CO32(5)17 对于含NO较多混合气体无法完全吸收,因为NO不能与Na2CO3溶液反应5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