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实施国家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 划项目总结

上传人:1777****777 文档编号:39359236 上传时间:2021-11-1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9.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县实施国家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 划项目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县实施国家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 划项目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县实施国家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 划项目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资源描述:

《县实施国家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 划项目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县实施国家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 划项目总结(1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唐河县实施国家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项目总结 唐河县位于豫西南南阳盆地东缘,总面积2512平方公里,是一个拥有137万人口、245万亩耕地的一个农业大县。近年来县委政府立足唐河实际,以实现农民增收、财政增收、县域综合经济实力增强为目标,强力实施科技兴县战略,推动了经济社会的持续协调发展。先后被确定为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县、中国农科院全国首家科技综合示范县、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中部百强县”、河南省畜牧强县,受到了中央、省市领导的高度重视,温家宝总理曾先后三次做出重要批示,对唐河大规模引入现代科技改造传统农业的作法给予充分肯定,回良玉副总理曾率领国家省市有关领导亲临视察,对我县依靠科技进步推动

2、畜牧业发展的经验给与肯定。2009年科技部批准唐河实施“国家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项目,对唐河畜牧业发展给予了重点支持,为唐河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科技创新力。现就两年来科技富民强县项目实施情况总结如下:一、目标任务我县承担国家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实施的项目是南阳黄牛规模化养殖及产业化技术研究与开发,旨在通过科技注入,把黄牛养殖业推向规模化、产业化发展轨道,推动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1、项目总体目标(1)生产目标:到2011年,全县黄牛存栏达到38万头,比项目前增长12%,出栏22万头,比项目前增长29%,出栏牛良种率达到70%以上,养牛业新技术覆盖率达到80%以上。(2)经济目标

3、:到2011年,全县养牛业产值实现15亿元,比项目前增长36%,增加农民人均养牛收入450元,县财政综合增收3000万元。2、项目具体任务(1)发展壮大养殖和加工龙头企业,实现规模扩张和产品升级。(2)建设肉牛养殖示范基地:建设1个1000畜位、1个300畜位肉牛育肥场,5个联户养殖小区(养牛科技示范村)。(3)建设品种改良体系:建设县级良种供应中心和乡级标准化改良站。(4)组装应用先进生产技术:南阳黄牛三元轮回杂效改良技术应用;配合饲料、牧草种植及架子牛培育技术;疫病防治技术;优质高档肉牛育肥技术;产品加工配套技术。(5)建立科技服务网络:建立项目专家服务体系和科技培训体系,培养高素质的农民

4、技术员3万名;建立完善县科技信息网和黄牛信息专业网站;建立县黄牛生产合作社。二、项目总体目标完成情况2010年全县出栏黄牛17.18万头,比上年增长5.5%,存栏黄牛37.02万头,增长5.3%。止2011年6月,全县出栏黄牛10.76万头,同比增长0.7%,存栏黄牛40.18万头,同比增长3.3%。到2011年底,出栏黄牛22.2万头,比项目前的2008年增长29.8%,出栏牛良好种率达到80%:存栏黄牛38.3万头,比项目前增长13%,养牛业新技术覆盖率达到85%以上。2010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69.8亿元,比项目申报年度增长7.76%,其中畜牧业产值达到32.8亿元,增长11.2%

5、,养牛业产值14.29亿元,增长29.3%;县财政收入达到4.28亿元,增长13.13%。到2011年底,全县养牛业产值达到15.7亿元,比项目申报年度增长42.1%;养牛农户人均养牛收入1304元,比项目前增加497元;养牛业带动的财政收入达7400万元,比项目前增加3200万元。全面完成科技富民强县项目规划的发展目标。三、项目进展及取得的成效1、龙头加工企业发展壮大引进应用先进的屠宰加工工艺设备和牛肉分割、保鲜、嫩化、熟制品技术,新开发牛肉产品36个,申请专利保护产品16个,使牛肉系列产品品种达到53个,新增产值380万元。巩固了唐河肉牛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河南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的地

6、位。同时,配套发展饲料加工企业3家、兽药生产企业两家。2、养牛示范基地建设规范建成1000畜位肉牛育肥场1个(源潭镇鑫犇肉牛育肥场)、300畜位肉牛育肥场1个(桐寨铺镇青贞黄牛繁育场)、养牛示范村及联户养殖小区5个(城郊乡曾沟、上屯镇高庄、下屯、熊庄、张店镇马店,)。为扩大项目示范带动作用,我们还建立了项目辐射示范养牛场6个,唐河县元茂养牛场、城郊乡金鑫黄牛育肥场、文峰区五里河养牛场、苍台乡马老二黄牛育肥场、大河屯镇金犇黄牛育肥场、毕店镇兴发黄牛育肥场,他们在项目支持和专家的指导下,积极应用先进技术开展科学养牛,均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项目示范区共种植牧草11000亩,推广配合饲料2700吨,

7、生产优质肉牛28600头。项目直接参与的养牛农户1890户,户均养牛收入达到17000元,比项目前平均水平增加11000元。3、品种改良体系得到完善按照标准化建设要求,完善建设了县肉牛良种供应中心,达标建设乡村两级品种改良站点97个,冻精贮运设备47件、仪器2台套、配种器械100套。引进肉牛良种冻精30万头份,两年累计完成肉牛品种改良21.5万头,覆盖农户10.6万户,占农户总数的39.3%。4、技术推广应用全面普及在饲养场和示范村共推广杂交改良、饲料生产、肉牛育肥、疫病防治、产品加工五大类23项先进技术,全面提高养牛科技水平,新技术覆盖率95%以上。5、科技服务体系逐步健全组建了“唐河县畜牧

8、兽医协会”、“唐河县恒得草养牛专业合作社”两个服务组织。建成了“唐河县启明畜牧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利用科技下乡、现场指导、集中培训、会议讲授等多种形式培训养牛农民,累计达到33000人次。其中,共举办养牛技术专业培训班29期,培训项目实施技术人员1860人。筹建了“唐河县科技信息网”和“唐河县畜牧协会网”,通过网络传播养牛技术和市场信息。在改善技术服务手段,提高科技服务能力上,一是发挥科技网和畜牧网作用,用现代信息技术为肉牛生产经营者提供及时可靠的技术和市场信息;二是依托县农业科技展览馆展示宣传养牛业新技术、新成果,引导农民发展优质肉牛生产。同时开放展览馆内设的图书室、音像资料室,免费发放科学

9、养牛技术传单、免费观看养牛录像。共接纳前来观摩咨询的农民1000余人次;三是发挥畜牧协会、养牛专业合作社的作用,以技物结合的形式传播技术和信息,帮助农民销售育成肉牛,起到了积极的流通作用;四是专家培训与现场技术指导相结合,让农户直接接受养牛技术指导。6、科技人才作用发挥突出在引进人才上,先后与中国农科院畜牧所孙宝忠、省农科院畜牧所徐照学、郑州牧专郝修振、隋继学等11位专家教授建立了项目技术合作关系,聘请他们作为项目科技特派员,全面进行技术指导。在引进技术上,作为中国农科院科技综合示范县,我县与中国农科院畜牧所签订了长期合作协议,实施了专家技术人员有偿服务合作机制,引进了包括牛场建设,牧草种植、

10、品种改良、饲料配合、架子牛培育、肉牛育肥成套技术和德国黄牛、夏洛来牛、墨西哥玉米、青贮玉米、苜宿等优良品种。同时与郑州牧专食品工程系合作,引进了先进的肉制品加工技术,开展牛肉熟制品深加工产品开发。通过以上几项任务的实施,全面完成了项目的既定目标。在富民上,项目产生了4175万元的直接经济效益。包括肉牛育肥、牛肉产品开发和品种改良三个方面,项目示范场、示范村累计育肥肉牛5500头,净效益500万元;牛肉加工新产品开发新增产值380万元,净增效益75万元;经过品种改良生产良种犊牛18万头,农民净效益3600万元。全县养牛业产值达到15.7亿元,比项目申报年度增长42.1%;养牛农户人均养牛收入13

11、04元,比项目前增加497元。同时还直接安排富余劳动力就业8500人。在强县上,项目实施带动了产业产值的增加,2010年全县畜牧业产值达到32.8亿元,比申报年份增长11.2%,养牛业产值14.29亿元,增长29.3%;县财政收入达到4.28亿元,增长13.13%,其中养牛业带动的财政收入达7400万元,比项目前增加3200万元。四、组织实施情况1、专项工作管理体系建设及运行情况为加强项目领导,强化协调,抓好落实,县政府专门召开常务会议,研究部署了富民强县行动计划的实施。成立了领导小组和项目办公室,县长刘明杰任组长、副县长曹卫东任副组长,科技局、畜牧局、财政局、发改委和项目覆盖乡镇主要负责人为

12、成员,科技局长马志克任办公室主任。项目办公室按照行动计划规划的建设内容,对逐个实施单位签订项目目标责任书,把经费与任务、责任挂钩,确保目标任务如期完成。同时,聘请11位专家组成项目专家组,具体负责技术指导和产业开发。本项目由县政府组织实施,县科技局具体落实。科技局从任务管理、支撑条件建设、目标考核三大块细化量化各项指标,跟踪落实。组织开展了品种、技术、人才的引进、科研攻关、人力资源培训等多项重点工作,充分发挥了科技部门的管理指导作用。2、相关配套措施和优惠政策县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推进专项行动的落实。包括:建设养牛场用地优先安排政策,种植牧草耕地享受粮补政策、农综资金、支农资金、科技经费

13、倾斜支撑政策、免费提供技术服务等。项目领导小组办公室对项目的落实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项目承担单位必须与办公室签订目标责任状,保证正确使用项目经费,保证足额配套经费,保证按期保质保量完成任务,并实现项目的可持续发挥效益。项目办公室成员由科技局、畜牧局各抽调3名业务骨干专职开展工作,定期到项目单位了解情况,跟踪问效。项目领导小组还专门聘请省内外知名专家组成专家顾问组,指导和解决运行中的技术问题。切实加强项目管理与指导,使项目实施始终处于旺盛的发展势头。3、经费措施及使用情况按照项目规划的投资额度,项目实施单位不等不靠,积极筹措,确保经费足额及时到位。止2011年6月底,项目内共投入资金1515万元

14、。其中国拨经费170万元,省拨经费85万元,县下拨资金50万元,秸秆养牛项目、沼气项目、科技服务机构、饲养场户投入1210万元。项目经费支出情况如下:新技术新品引进230万元,科技示范推广845万元,科技服务130万元,技术培训81万元,新品种研发等229万元。五、主要做法及经验实施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是唐河养牛业发展的一大机遇。项目实施以来,唐河县委、县政府按照国家和省专项行动计划的具体要求,结合本地实际,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实施飞方案,组建了专门工作机构和技术服务组织,深入基层,带项目、带技术、带资金落实项目建设内容,确定了品种改良、农村规模化养殖、肉牛深加工产品研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和现代

15、信息服务五大专项重点内容,切实依靠项目支撑的优势,推进黄牛产业化发展。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我们感到有创新意义的做法是发展以村为单位的联户养牛小区和养牛专业合作组织。联户养牛小区以村为单位,由村委集中解决饲养场地,农户集资建设,项目资金支持,形成封闭式饲养小区。联户养牛小区实现了“八统一、四有利”,即:统一饲养模式、统一管理、统一防疫、统一技术指导、统一改良品种、统一生产青贮饲料、统一水、电、沼气工程建设、统一市场信息和销售服务;有利于集中组织生产,有利于治安保卫,有利于集约化、规模化经营,有利于推广使用先进技术,对推进养牛业产业化进程意义重大。 “唐河县恒得草养牛专业合作社”的成立,是豫南最大规模、最为规范的养牛合作组织,他把饲养者、经营者、经纪人和科技服务组织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自建自管,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解决了政府解决不了的诸多难题,实现了技术服务一体化,生产经营系统化,市场和信息共享、共谋效益、共担风险。同时,通过集约化养殖和合作社体制的建立,使得富民强县各项科技项目顺利落实到实处,较好地完成了项目目标任务。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