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双因素激励理论的广东省农村卫生人才队伍发展对策研究

上传人:1666****666 文档编号:39347354 上传时间:2021-11-1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基于双因素激励理论的广东省农村卫生人才队伍发展对策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基于双因素激励理论的广东省农村卫生人才队伍发展对策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基于双因素激励理论的广东省农村卫生人才队伍发展对策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资源描述:

《基于双因素激励理论的广东省农村卫生人才队伍发展对策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双因素激励理论的广东省农村卫生人才队伍发展对策研究(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基于双因素激励理论的广东省农村卫生人才队伍发展对策研究第24卷第9期2011年9月医学与社会MedicineandSocietyVo1.24No.9Sep.2011'43.基于双因素激励理论的广东省农村卫生人才队伍发展对策研究韩翠以广州中医药大学,广州,510006摘要目的:了解广东农村卫生人才的需求状况,分析农村卫生队伍建设和发展存在的问题,结合赫茨伯格的双因素激励理论,提出相应的建议.方法:对广东共15个地市级的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的卫生技术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农村卫生人才有自我发展需要,乡村医生养老保险需完善,村医考取执业医师难度较大,执业医师队伍不稳定.结论:制定激励政策满

2、足农村卫生人员的职业发展需求,开设培训课程帮助其通过执业医师考试,完善村医养老保险,改善工作环境,解决实际问题以稳定农村卫生队伍.关键词农村卫生人才;双因素激励理论中图分类号R192.3文献标识码ADOI.10.3870/YXYSH.2011.09.015TheCountermeasuresforRuralHealthPersonnelDevelopmentBasedonDoubleFactorsTheoryinGuandongHanCuiyiGuangzhouChineseMedicalUniversiGuangzbou,510006AbstractChina'Sruralhavea

3、nenormouspopulationandinvastgeographicaldistribution.RuralhealthiSthekeyandfocusofhealthprotection.Accordingtoresearchinformationandanalysestheproblems.theauthorproposespolicyrecommendationsCombiningindoublectorsofHerzberg.Methods:TheQuestionnaireResearchonthehealthtechniquepersonnelinCountyHospital

4、andVillagehealthspotamong15citesorregionsinGuangdong.Result:There'Sdevelopmentdemandforthehealthpersonnelinrural,theendowmentinsuranceshouldbeperfect,there'Sdifficultiestogetlicenseofpracticingdoctor;thepracticingdoctorpopulationisnotstable.KeywordsRuralhealthpersonnel;DoubleNctorstheory我国农村

5、人口众多,卫生服务基础薄弱,是卫生事业发展中的重点和关键.培养一批留得住,用得上的农村卫生人才,壮大农村卫生人才队伍,提高农村卫生服务能力,是改善我国卫生服务公平性和可及性,实现"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县"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对764位乡村医生进行问卷调查和现场访谈,分析农村卫生人才队伍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关政策需求,结合双因素理论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激励政策建议.1研究对象与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形式,对广东省的广州,珠海,佛山,韶关,河源,梅州,东莞,中山,江门,湛江,茂名,肇庆,揭阳,潮州,云浮等共15个地级市,包括39个地作者简介:韩翠以,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医学与卫生事

6、业管理.区的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的卫生技术人员进行调查.收回的有效问卷中,乡镇卫生院技术人员657份,村卫生室卫生技术人员107份.2结果2.1农村卫生人才接受培训目的通过列联分析观察农村卫生人才学历水平在选择培训目的之间的分布,培训目的频数排序在各个学历水平中相同.排序第1的为学习新技术,第2为适应新增的工作需要,再次为获得学历证书.见表1.表1农村卫生人才接受培训目的学历培训目的合计中专以下中专大专本科及以上获得学历证书11(35.5)99(37-2)学习新技术19(61.3)207(77.8)适应新增的工作需要14(45.2)131(49.2)单位继续教育考核要求2(6.5)67(25.

7、2)其他3(9.7)5(1.9)122(39.2)255(82.0)199(64.0)79(25.4)4(1.3)50(33.8)282125(84.5)606107(72.3)45147(31.8)1956(4.1)18?44?医学与社会2011年9月第24卷第9期2.2晋升政策需求中专以下及中专(高中)学历的农村卫生人员对晋升政策需求选择"放宽对学历的要求"的人数占相应学历水平的人数最多,分别占54.8%,60.2%.大专学历水平的卫生人才希望"放宽对外语的要求"的人数占该学历水平人数比例最大,占55.6%;本科及以上学历水平的卫生人才希望"

8、;放宽论文的要求"的占该学历水平的人数最多,占62.8%.见表2.表2农村卫生人才晋升政策需求晋升政策需求兰(占所在学历比例)中专以下中专(高中)大专本科及以上2.3制约人才下基层原因制约人才到基层卫生机构工作的前3位原因是福利待遇差,收入低,进修机会少,见表3.表3制约人才下基层原因3讨论3.1农村卫生人才有自身发展需求对农村卫生人才接受培训目的的调查表明,农村卫生人才有继续学习和职业发展的需求.目前,由于农村卫生人才缺乏,且普遍业务能力不高,农村卫生人员的培训与开发仍未得到足够重视".3.2乡村医生养老保险需加强在调查中了解到,福利待遇方面最突出的问题是乡村医生养老保险

9、.由于乡村医生养老保障问题一直未得到解决,乡村医生上访,信访事件日益增多,并呈现出跨部门,集中性的爆发态势,应引起政府及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在条件艰苦时期,老乡医们负责计划生育,疾病普查,吸血虫防治,上山采药和预防接种等工作,极大地促进了广大农民健康状况的改善.在岗位上坚守多年的老乡医,如今快到退休年龄或已过退休年龄,养老保险和退休保障却仍未得到落实,这也成为年轻村医们的忧虑.3.3乡村医生考取执业(助理)医师难度较大据广东省2009年卫生年鉴数据显示,广东省村卫生室执业(助理)医生人数为6248人,乡村医生30797人,卫生员3129人.执业(助理)医师仅占村卫生室人才队伍的15.6%,与关

10、于农村卫生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中"lJ2010年,在大部分农村地区完成乡村医生向执业助理医师的转化"的目标存在较大的差距.乡村医生对于通过执业(助理)医师考试的主观意愿较为强烈,一方面是为了拥有更大的职业发展空间,另一方面也希望通过执业(助理)医师证明自身的工作能力,适应新增的工作挑战,为广大村民提供更优质的卫生服务.但执业(助理)医师考试理论性强,操作要求对于处于基层,工作设备较为简陋的农村医生来说难度较大.据乡村医生反映,部分正在从事辅助医疗工作的中专,大专学历的人员难以顺利通过执业医师考试,但以其治疗经验和工作能力完全可以进行乡村初级医疗预防保健服务.执业门槛过高使得

11、一批有志于从事乡村医疗事业的乡医被排除在医生队伍之外.3.4村卫生室执业(助理)医师队伍不稳定当卫生服务人员拥有职业发展的机会时,他们会获得更大的工作动力嘲.很多卫生服务人员不愿意到农村地区工作是由于农村地区职业发展的机会比城市少.多数卫生服务人员认为村卫生室的发展平台较小,不利于个人发展;在工资收入方面,乡村医生工资水平比乡镇卫生院低,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等福利待遇不完善;另外出于对子女成长及家属生活方面的考虑等,使得村卫生室难以留住人才.大多数的乡村卫生服务人员在取得执业(助理)医师资格后,会想方设法进入更高一级的医疗机构工作或者另谋出路,导致乡村医生队伍极不稳定.4基于双因素理论的激励政策

12、建议4.1双因素理论概述1959年,美国心理学家,管理咨询师赫茨伯格和他的助手们在美国匹兹堡地区对203名工程师,会计师就职业满意度和生产率之间的关系进行调查.赫茨伯格发现,组织中存在一系列的外部条件或工作环境,包括:工资报酬,地位和工作条件.对这些条件的满意不一定能够激励员工,但缺乏这些条件则韩翠以.基于双因素激励理论的广东省农村卫生人才队伍发展对策研究?45?可能导致不满.由于他们保持一定水平的"没有不满",因此,外部条件又称为不满意因素或保健因素(Hygienefimtom).其次,工作环境内存在一系列的内部条件包括:成就感,责任增加,承认.缺乏这些条件不会导致很多的

13、不满,但这些条件存在时就会形成很强的激励作用,提高工作业绩,因此它们被称为满足因素或激励因素(Motivativefactors).4.2人才队伍建设激励政策建议4.2.1满足农村卫生人才个人成长需要.将单位目标和个人发展目标结合,建立共同愿景,为农村卫生人才增加培训教育的机会,帮助解决继续教育中的困难,支持农村卫生人才不断进取,提高业务水平,让他们在工作中获得肯定和成就感,满足个人成长需要.通过乡村医生培训课程,帮助乡村医生通过执业(助理)医师考试.执业(助理)医师考试的理论性较强,并强调实际操作.可根据执业(助理)医师考试要求,设立相关课程,增强乡村医生理论知识水平,并通过临床操作实习巩固

14、学习成果,以提高乡村医生执业(助理)医生考试的通过率.另外,由于乡村医生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在工作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和个人知识需求各不相同,可在常规的培训课程外增加一定数量的选修课程,村卫生室卫生服务人员可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和学习兴趣进行选择性学习.4.2.2解决乡村医生养老保险缺失问题.乡村医生队伍构成较为复杂,年龄跨度较大,是历史性遗留问题.现行的养老保险体系无法解决老乡村医生的养老保障问题,可以考虑建立专项养老保险制度.对年迈老乡医可每月定额发放养老金,根据连续执业工龄对在岗的乡村医生进行划分,实行不同层次不同办法的养老保险制度.对村卫生室服务人员实行执业(助理)医师准入机制,并且逐步规范

15、化.加强中青年医师培训,使其尽快通过执业(助理)医师考试,纳入执业医师队伍,在养老保险制度上参照国家标准.为乡村医生提供养老保险,消除年轻乡村医生的后顾之忧,对稳定乡村医生队伍具有推动作用.4.2.3改善基层工作环境.加大投入,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机构工作环境,特别是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加大政策和经济扶持力度.根据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的职能分工,引进适应需求的新设备,为农村卫生服务人员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提高卫生服务人员工作积极性.4.2.4对农村卫生服务人员实行职称晋升优惠政策.由于基层工作条件有限,农村卫生服务人员期望在职称晋升方面享有较多优惠政策.为吸引更多人才到基层工作,政府可以适当放宽基层人

16、才晋升的英语水平,论文发表等要求,建立以实际技术水平为标准的职称评价体系.4.2.5解决农村卫生人才子女教育问题.限制卫生人才下基层的部分原因是农村地区对子女成长,家属生活会带来一定影响.为了子女的成长和日常生活环境的便利,卫生人才普遍选择流向大城市.应注重对农村卫生人才家庭生活的照顾和安排,以增加农村卫生服务工作的吸引力.在子女教育方面,可按卫生人才在基层工作的年限,业务能力,突出贡献和群众满意度等业绩考核结果,结合其子女的学习情况,为其提供教育资源优待政策,保障其子女能受到良好教育.在生活方面,要妥善安排农村卫生人才基本生活需要,尽可能为其提供便利,使其能更好地为农村卫生事业发展作出贡献.

17、参考文献1余雪梅,于娜.乡镇卫生院人力资源管理现状与对策J.医学与社会2008,21(10):42-43.2李战胜,单杰,宫雪莲.以新农保为契机解决乡村医生养老保障问题J.卫生经济研究,2010(4):30-31.3MischaWS,PosyB,SteveT,eta.1Motivationandretentionofhea-lthworkersindevelopingcounlries:asystematicreviewJ.BMCHealthServicesResearch,2008,8(1):247-248.4宋奎勐,孟庆跃.乡镇卫生院人员对非经济激励因素的满意度分析J冲国卫生政策研究2010,3(10):14.17.5谭力文,徐珊,李燕萍.管理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6蒋华林,乐虹,黄张燕.实现乡村医生职业资格目标的思考和对策J.医学与社会,2008,21(10):33.34.(收稿日期2011-03.23;编辑夏雪)欢迎订阅医学与社会订购处:全国各地邮局(代号38.227)国内定价:1O.OO元,全年120.00元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