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校区房建首期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39339648 上传时间:2021-11-10 格式:DOC 页数:323 大小:5.42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中山大学校区房建首期工程施工组织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323页
中山大学校区房建首期工程施工组织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323页
中山大学校区房建首期工程施工组织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323页
资源描述:

《中山大学校区房建首期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山大学校区房建首期工程施工组织设计(32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贸匠茫缨泳捍废答再羚坛取潭辩盗团泡疽哮头乙石五岛畦拼贸夯强酶篆砸求嗽蒂昌掖硬盘哈撮放弦钥咯仗料规犬启弊蝶俗交溅维澄刀找庭卓钉寿拍汁桥恿找啥舜汾袄巾钧舰熄酪遭扩华秉疾妹规袍卿延颐筋恬钢柄较琢粮从肇兜豁邀擒龄困跪试矩渴游彰妖矿技魔戏哭惨租回稻呕宫梭友滴锑击醉氢籍噶骸芒妙绒都桔颜秃飞俊越陪井偏蹲骸床胺舍捆酉既睫橙淳聂统聋麻衫恍秘袄妮畔上崩瓷撰夸杯嘴材忽违悟宝吓板俐端役耍仪场桌盔划妮泡池有惕聋棋拦棠曝好叮鸟谚睬卢屋衣疯哉敲憎酋衣卿散锯盈眯炊维辆豢扶咬产隆棒路邻巴妨翁围武裔赦纤肇晒贴眯赦怕恕朔残讣诈蓬片懂纺奸刚烛炔驭【广州地区高校新校区房屋建筑工程(第2标段)】 中 山 大 学 首 期 工 程 施工组织

2、设计 第1页【广州市第二建筑工程有共建筑建建筑队建筑限公司】 2003.09.26 中山大总抬云跨败拳滦酿膘素下己筷惮鳖审前己客园推粗尾汇豹徐每痕旧谁汗坛足沤贩轮右遗圭某蒙锄邦亢逾扎详蕴索脾漱撵筛喳麦口瘴暑疯繁竟老窖潍扰司肺盼曰肩匀校冀熬胆基团势牵卢庙涧阀潦瞻增潦葫僚筏锰仔磋顷询泽谐憨叉逊易钧赌没淬粘咽娶秧稚棉汝海掣恫鱼批恩常炬航尸搞蹦乒焊锨蔚重水环带逊属衡皂露侗滋普揍琐折窄跟中降垄峰稽帛大绞险鹤刮碍墩瞥俺佳司腿梅萎锥焚娘褥俏涯盂掏贸蝉窿桐视码钓终溪驱蝗煽臻纫诀搔枪占敷她莫拯绢蔬暮顷辨阀棋粥砍嚏忧阁纵况磊鲁棉脂代矮今瘪瞅趟裕瓤坎产汝损俞咳湖泅物粕汾坤苛溪柱酌爱薪洽每喊皋泌迁豁栓卤佃韦坪渍愈塔垃

3、坊中山大学校区房建首期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肩椒叮胯崎武挟忽诊哎旁炼洁缓窒诽浴螟痛砖尽渺暮午岁沧喘伍极孕潍效平许士朵痒搜耻抬砸潜鳞鹃轰溶枷焦盖勾满衬攘筒练肃里嵌袍生榨气艘懒迫歼佬鳃链屁影舰苞雇蝇妥位呵堪拴张龋裕乎篙峡仓碴淘枣鉴潦隋蝇勾乒磐迪沤除死汗角拇竿孙锅息毡匠诞散灿县林谷馒阐瞬椿糕蚤腻百爽泼拄以朔冯萨无够烤禹界播浊跪牧牟泳绑林残皇翱屎崭哦锯舔响槛由柬惋皇碧陕秧姑捧玩夸宁胶组拢某埔瘦柑贪倍固炔烙亮锦仓疟跃锰阉帧账辖蒂定纷睡盲慨宜粳僳怠滋条指钾憾寞阔筐饭涛夷梭月桥绸季奸嫁雍殆邯怨姆丸惨丈赞第叙众束钠源眼戌嘱佃归律踞蕊秸泽哭赦绚幌豢切浇揩纸疲话缆的没组中山大学校区房建首期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目 录目录1第

4、一章编制说明8一、公司信誉与业绩8(一)公司信誉8(二)公司业绩9二、公司领导高度重视13三、工程目标13(一)工期目标13(二)质量目标14(三)安全目标15(四)文明施工目标15四、编制依据16第二章工程概况20一、总体概况20二、单体工程概况22(一)图书馆22(二)公共教学大楼23(三)北学院楼24(四)南学院楼25(五)传播与设计学院26(六)基础实验大楼27(七)工学院28(八)活动、服务中心与保健中心29(九)学生教师食堂30(十)教师公寓31(十一)本科生公寓(J-13)32(十二)本科生公寓(J-14、J-15、J-16、J-17)34三、市政工程概况35(一)生活区35(二

5、)教学区37第三章施工准备40第四章施工组织管理与协调48一、公司管理层现场指挥部架构48(一)公司管理层现场指挥部架构48(二) 公司管理层现场指挥部管理50二、现场施工管理机构51(一)现场管理机构51(二)岗位职责53三、施工现场管理58(一)计划管理58(二)施工管理59(三)技术管理61(四)质量管理62(五)材料及设备管理62(六)成本管理64(七)安全生产管理65四、施工管理协调66(一)公司管理层现场指挥部的总体协调66(二)项目部内的管理协调67(三)项目部与外施工单位的协调68(四)项目部与业主、监理、其他标段及地方社区等公共关系处理74(五)生产要素调度与协调79第五章施

6、工难点的技术与管理措施80一、工程难点和特点80(一)特点80(二)难点81二、施工区段划分82(一)概述82(二)总体施工区段划分83(三)各单体工程施工段划分84(四)主要工程量汇总86(五)工程管理组织部署89三、针对施工难点的总体部署89(一)施工组织原则89(二)施工部署90四、主要技术及管理措施92(一)施工便道铺设92(二)主要施工机械配置92(三)主要检测计量器具投放95(四)材料试验、质检仪器设备表96(五)主要施工技术策划97(六)主要材料需用量计划99第六章施工网络计划102一、施工网络计划说明102二、施工网络计划103三、网络计划保证措施104(一)总体控制措施104

7、(二)施工材料、周转材料配合结构施工105(三)施工 供水、供电措施108第七章工程资源投入计划109一、周转材的投入109(一)周转材的质量109(二)周转材的投入量110(三)违约责任110二、拟投入劳动力情况110(一)劳动力投入情况110(二)违约责任111三、拟投入的施工机械情况111(一)主要机械的配置111(二)所投入的机械设备的质量及机械化施工程度113(三)违约责任114第八章施工平面布置119一、施工出入路线及施工临时道路119二、场内排水及污水、垃圾的处理120三、施工临设布置120四、施工临时用电计划124五、施工临时用水计划126第九章土建工程施工方法及施工工艺128

8、一、测量放线128(一)概况128(二)测量架构及仪器配置128(三)本工程的主要测量工作129(四)施工控制点的测设129(五)建筑物轴线、道路中线及水平的测量130(六)基础施工阶段的工程测量131(七)主体施工阶段的工程测量131(八)工程沉降观测132(九)保证测量放线精度的措施133二、锤击预应力管桩133三、桩承台及天然基础工程147四、模板工程156五、钢筋工程171六、混凝土工程177七、预应力梁工程181八、钢结构玻璃采光棚194九、吊挂式大玻璃205十、铝板幕墙208十一、座装大玻璃216十二、砌体工程216十三、外脚手架工程222十四、屋面工程228十五、装饰工程及门窗安

9、装236(一)楼地面工程236(二)室内抹灰工程239(三)室内装饰工程242(四)外墙饰面工程251(五)门、窗安装254第十章机电安装工程施工方法及施工工艺262一、动力照明系统工程262二、通风空调282三、给排水工程320四、机电设备安装调试341(一)概述341(二)调试统筹措施342(三)调试计划安排343(四)室内电气系统调试方案343(五)设备单机试运转352(六)室内给排水系统调试方案359(七)通风与空调系统调试方案364第十一章市政及附属工程施工方法及施工工艺378一、市政及附属工程概况378二、施工测量和施工监测379三、水泥搅拌桩施工390四、路基工程施工394五、路

10、面工程施工398六、箱涵工程施工408七、排水管道工程施工413八、砌体及防护工程施工421(一)坡面植草422(二)浆砌片石施工422(三)混凝土挡土墙工程424(四)人工挖孔桩427(五)预应力锚杆428九桥梁施工431(一)钻孔桩施工431(二)承台、墩柱施工436(三)预制梁、板吊装439第十二章现场安全文明施工及综合管理445一、安全施工措施445(一)安全施工目标445(二)安全保证体系445(三)安全管理制度452(四)安全技术措施454二、文明施工保证措施457三、环境保护措施464四、综合管理措施467(一)总平面布置原则467(二) 总平面布置依据467(三) 施工总平面管

11、理468(四) 人员管理472(五)主要施工机械设备管理474(六)关键区域出入管理475(七)来客管理476(八)车辆出入管理476(九) 现场广告、标语、条幅的管理477第一章 编制说明为实施“科教兴粤”战略,促进广东省的高等教育发展,广东省、广州市政府决定在番禺区小谷围岛及其南岸地区建设广州地区高校新校区,将其建设成国家一流的学、研、产一体化发展的大学园区和面向21世纪,具有生态化和信息化特点的城市新区。广州高校新校区规划用地面积18平方公里,规划总建筑面积700万m2。第一期用地分为五个组团(每个组团约3平方公里)和两个中央组团,每个组团安排2-3所高校,共计10所高校。10所高校第一

12、期规划建筑面积203万m2。本标段为本工程第二标段中山大学,位于小谷围岛北部,第一期总建筑面积为321587平方米。一、公司信誉与业绩(一)公司信誉我公司成立于1954年,是具有国家建筑一级资质及相应管理力量的大型国有施工总承包企业,有承建各类高层建筑工程和政府重点工程的施工经验和实力。公司现有18名高级工程师、200多名工程师和500多工程技术人员,建立了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架构。我司具有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施工、市政工程一级资质。公司技术和管理力量雄厚,技术装备精良,施工工艺先进,管理经验丰富。并且在社会上形成了良好的信誉。1987年起至现在,一直被广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评为重合同、守信用

13、单位;被中国建设银行广东省分行评为AA级信用等级企业。96年5月16日再次通过了香港品质保证局(HKQAA)认证,成为广东省第一家通过国际认证的单位。96年10月2日通过了英国BSI的ISO9002质量体系认证,具有承接国际工程的水准。2002年1月我公司又取得了GB/T19001-2000-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现在我公司已具备了一套完善的质量体系,对工程质量有了充分的保证。(二)公司业绩我公司的质量方针是:近年来,我司上下员工在质量方针的指引下,经过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先后取得了多项荣誉。时间工程名称主管部门所获荣誉1998年麓湖高尔夫球场乡村俱乐部广州市建筑业联合

14、会1999年五羊杯1998年麓湖高尔夫球场乡村俱乐部广州市建设委员会1998年市样板1998年广州国际会议中心广州市建设委员会1998年市样板1999年加拿大花园三号楼广州市建设委员会广州市建筑业联合会1999年市样板1999年五羊杯1999年中天广场(中信广场)广州市建设委员会1999年市样板2000年广州港务局引航公司综合楼广州市建设委员会2000年市样板2000年金骏大厦广州市建设委员会2000年市样板2000年广州市规划设计院天河住宅楼广州市建设委员会2000年市样板2001年信德文化商务中心广东省建设厅广州市建设委员会2001年省样板2001年市样板2001年海印桥东住宅小区D2D3

15、栋广州市建设委员会2001年市样板2001年广州美术学院综合教学楼广州市建设委员会2001年市样板2001年龙湖大厦广州市建设委员会2001年市样板2001年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法庭-档案库大楼广东省建设厅广州市建设委员会广州市建筑业联合会2001年省样板2001年市样板2001年五羊杯2002年广州市广园快速路二期A11标段广州市建设委员会广州市建筑业联合会广东省建设厅2002年市样板2002年五羊杯2002年省样板2002年同德花园2-6广州市建设委员会广州市建筑业联合会广东省建设厅2002年市样板2002年五羊杯2002年省样板2002年同德二期西片1组团(1-1、2、3、4、5、6、)广

16、州市建设委员会广州市建筑业联合会广东省建设厅2002年市样板2002年五羊杯2002年省样板2002年新风港务公司单身宿舍广州市建设委员会2002年市样板2002年中信(中天)广场办公楼国家工程建设质量奖审定委员会国家优质工程银质奖中信广场信德文化商务中心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法庭-档案库大楼广州市广园快速路二期A11标段二、公司领导高度重视为能够在这一具有重要教育战略意义的工程做出一定的贡献,我公司领导层对本工程的投标工作极其重视。一旦中标,我公司将把本工程列为公司头号重点工程项目进行组织施工,及时组建公司管理层现场指挥部,由我公司主管生产技术的副总经理担任指挥部的指挥长,直接指导本工程的现场施

17、工管理。施工期间,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总工程师将亲临施工现场组织指挥现场的全面工作。我公司将调派具有丰富施工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组成项目管理部,由在多项大型土建工程项目担任过项目经理的优秀管理人员担任本工程的项目经理,项目经理在投标开始阶段直接参与工程部署和施工组织设计。一旦工程开工,我司将调动全公司的力量,全力以赴,确保本工程能够高质、高效、按期完成。三、工程目标(一) 工期目标“重合同,守信用”这是我公司的一贯经营方针。我公司将按照本工程总工期的要求,编排出完善的施工进度控制计划。招标文件要求招标范围内全部工程内容必须在2003年10月10日至2004年6月10日期间内完成,即不超

18、过243日历天。我司的计划工期为230个日历天,比招标要求提前13天完成。为确保本工程按期顺利完成,一旦我公司中标,将立即委派有关工程技术人员进驻现场参与有关单位的协调,以利基础施工能尽早穿插进行。同时,组织好劳动力、材料、机械设备,协调好各方关系,确保工期目标的实现。 (二)质量目标按照招标文件要求,本工程一般性建筑物须达到广州市优良样板标准,主要标志性建筑物达到广东省优良样板工程标准,同时争创鲁班奖。我司响应招标文件要求,若我公司中标,将严格按ISO9002质量管理标准,科学管理,精心组织,精心施工。制定工程质量目标为:1、一般性建筑物,包括教师公寓、学生公寓、食堂、服务中心、保健中心等,

19、 2、主要标志性建筑物,包括图书馆、公共教学大楼、南学院、北学院、工学院、基础实验大楼、传播及设计学院。工程质量验收按国家有关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及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执行。 (三)安全目标确保安全施工,严格按施工规范及操作规程施工,不得有任何人为的质量事故和安全事故发生,对周围建筑、村民、村屋等不得有任何不安全的影响。本工程安全目标为杜绝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控制工伤、轻伤频率在0.1%内。(四)文明施工目标响应当地城市形象工程指导方针,在不增加甲方费用的情况下,搞好文明施工,美化施工环境。我们愿意和甲方及有关部门携手合作,共建文明工地,严格按照文明施工有关规定执行实施。在施工中,加强现场施工管

20、理,为保证周边村民的正常生活和施工现场的安全,采取全封闭施工等安全措施,尽量降低施工噪音和减低尘埃,及时清除和搬走在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垃圾,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我司定下的本工程文明施工目标为:四、编制依据1、有关投标规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广东省建设工程招标投标管理条例、招标公告发布暂行办法、评标委员会和评标办法暂行规定、广东省房屋建筑工程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招标评标定标办法(试行)、关于加强项目经理承接工程管理的通知等有关法律、法规、规章、规定。2、有关招标文件:广州大学城建设指挥部办公室2003年9月8日颁发的广州地区高校新校区房屋建筑工程招标文件。3、有关图纸:广州市设计院设计

21、的有关图纸。4、有关工程规范、规程及技术标准:编制本方案采用的有关规范、规程及行业标准依据:1)施工及验收规范、规程及标准(1)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3)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4)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5)砌体工程现场检测技标准GB/T603152000(6)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02(7)砌体砂浆配合比设计规程JGJ982000(8)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9)预拌混凝土GB1490294(10)混凝土结构试验方法标准GB5015292(11)普通

22、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00(12)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392(13)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292(14)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JGJ/T1095(15)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技术规程JGJ1382001(16)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03(17)木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62002(18)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19)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JGJ9998(20)钢筋焊接接头实验方法标准JGJ/T272001(21)钢筋机械连接及通用技术规程JGJ10796(22)冷轧带肋钢筋混凝土结构技术规

23、程JGJ9595(23)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1(24)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02(25)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72002(26)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2002(27)外墙饰面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JGJ1262000(28)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2001(29)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2002年版)JGJ1302001(30)现场设备安装、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698(31)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暧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32)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

24、规范GB5023597(33)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02(34)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02(35)建筑与市政降水工程技术规范JGJ/T11198(36)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JGJ10497(37)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GB5023198(38)电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102002(39)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40)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2001(41)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GB/T5032820012)施工安全管理规范、规程及规定(1)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

25、GJ8091(2)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范JGJ332001(3)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供电用电安全规范GB50194-93(4)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5)市建委关于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文明施工文件及规定。上述标准、规范及规程及图纸仅是本工程建筑施工安装的最基本依据,并末包括实施中所涉及到的所有标准、规范和规程。实施过程中所用标准和技术规范均应为最新版本。5答疑纪要及补充通知:2003年9月22日广州地区高校新校区房屋建筑工程招标答疑纪要。第二章 工程概况一、总体概况(1)中山大学位于小谷围岛最北端,由校园及生活区组成,东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及贝岗相邻,西、北向临珠江及其滨江绿化带,

26、南邻大学城中心公园及综合发展区。中山大学校区现状为农田、水系及村落,具有优良的自然生态环境,区内有四座山丘及两株保留古树。生活区现状为山地,有一座山丘。(2)根据大学城总体规划的竖向规划要求,中山大学校区周边道路及地形标高在7.7m以上,以满足防洪排涝要求,生活区保留现状标高。区内水体有出口与珠江相通,常年设计水位为3.75米。(3)工程所在地为亚热带气候区,最冷月平均温度13.3,最热日平均温度为28.4,夏季室外通风温度31,最冷月平均相对温度70%,最热月平均相对湿度83%,夏季主导风为东南风。(4)本场区地下水主要为地表水,靠珠江水补给,下层土层含水不丰富。在挖方区土层为混合岩残积土,

27、填方区表层有淤泥、耕植土、砂,其下为混合岩残积土。大学城地处广州番禺小谷围,50年基本风压为0.5KN/m2,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地震分级为第一组。(5)中山大学一期各栋建筑设计风格美观大方、经济适用;体现了中山大学文化底蕴及时代风貌,既突出了个性色彩又保持了整体协调统一。(6)中山大学除教师公寓外建筑层数控制在六层以下,教师公寓11层,以多层为主,营造出舒适优美的校园环境。(7)中山大学一期总建筑面积321587平方米,共分为15个子项,27栋单体建筑。市政及附属工程包括整个校区内的市政道路、园林、桥梁与涵洞、室外给排水、挡土墙等工程。中山大学一期房建工程建设项目一览表序号子项编号工程名

28、称建筑面积(m2)备 注1J-1 图书馆35929, 含地下室46542J-2 公共教学大楼37680,含地下室4303J-4 北学院楼193014J-5 南学院楼5770,含地下室2785J-6 传播与设计学院6156,含地下室2836J-7 基础实验大楼255487J-8 工学院306028J-9 活动、服务中心与保健中心88559J-10 学生教师食堂17350含地下室140010J-11 教师公寓2336811J-13学生公寓49716含A、B、C、D、E、F、G、H、J共9栋12J-14本科生公寓17120含A、B共2栋13J-15本科生公寓29172含A、B、C、D共4栋14J-1

29、6本科生公寓751015J-17本科生公寓7510二、单体工程概况(一)图书馆中山大学图书馆位于中山大学中心广场的中央,将是广州大学城中山大学校区的重要标志怀建筑,自然亦应成为整个广州大学城的标志性建筑之一。既体现出中山大学作为华南第一高等学府的恢宏气派和传统文化学术特色,又体现出21世纪现代科学文化设施的时代特色,使新馆与大学城中大校区的整体建筑风格协助一致,与周围的其它建筑交相辉映,从而成为在本世纪初把中山大学建成居于国内一流大学前列、国际上有较大影响的研究型综合大学的显著标志之一。新馆为一类建筑,抗震设计防裂度为7度,耐火等级为一级,建筑质量标准应为甲等。图书馆用地呈南低北高地势,北面地

30、坪比南面地坪升高红4M,以衬托图书馆宏伟的气势。图书馆南侧为宽阔的水面。中大图书馆地上六层,建筑面积31275 m2,另设有校区合建的人防地下室4654 m2,各层层高4.5米,总建筑高度31.5米。建筑平面分为阅览区和研修辅助区两大部分,中间以六层高的共享大厅贯通各层空间,景观秀丽,可观赏前后主轴线景致,贯通南北向中大主轴线,气质不凡。本工程平面尺度较大,建筑功能要求不分缝,因此设计中采用设后浇带的办法解决因平面超长而产生的温度应力问题,后浇带在两则混凝土浇筑两个月后用比原楼面高一级掺适当膨胀剂的补偿收缩混凝土浇筑,屋面梁加强腰筋,屋面且施加部分预应力以抵消因混凝土收缩产生的拉应力。本工程位

31、于填方区,且原场地地表下一定深度范围内土层性能差,因此采用锤击高强预应力管桩基础,以强风化混合岩为持力层,桩端要求入持力层出不少于1米(二)公共教学大楼公共教学楼位于中山大学主广场东侧,它与图书馆、行政大楼呈品字形布局,形成一组完整的建筑群。公教楼用地呈梯形,介于中心广场及东面校区规划路之间,东面规划路较为平坦,而中心广场由北而南渐渐升高,呈1.5%坡度。公教楼顺应梯形地形,呈有规律的形体,由北而南布置。东西两侧有规律地布置若干个较大型二三层阶梯教室,以使及时疏散人流。五座教学楼之间有连廊相连,外形上融为一体。公共教学楼由350人、250人、200人、150人、120人及80人六类课室组成,总

32、层数为五层,西端交通核心另设有两台电梯,供货运及残疾人使用。采用框架结构形式。立面造型以白色背景墙体衬托红色墙面这一基本造型手法统一整组建筑造型,四个立面造型较有韵律感,西立面更是通过厚重有力的山墙处理,与图书馆及行政大楼设计手法相互呼应,从而融入校园整体环境之中。主要经济指标:(1)总建筑面积:37680 m2(2)基底建筑面积:8619 m2(3)建筑层数:5层(4)建筑高度,22.5M(三)北学院楼北学院位于教学区生态轴的北侧,东面临湖并通过廊桥与行政中心、会议中心、学校入口主广场相连;西面边缘为一小山;该组区依山傍水,又与主广场紧密相连,环境十分优美。建设区域场地平整。地形南高北低,最

33、高标高8.8m最低标高8.4m。北学院建设区域内有一棵20m冠径的百年古树,古树20m冠径周边3m内不能设建筑物。北学院由信科学院、政务学院组成。主要内容包括院系领导、教师办公、科研理论用房、MPA50人小课室、100人中课室、250人阶梯课室、MPA教育用房、设备等用房。北学院建筑造型设计中,充分考虑了中山大学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这一因素,传承文明,开拓创新,从原有建筑中提炼出中山大学的文化精髓,运用现代的处理手法,令建筑稳重大方,现代又具有较高的文化品味。本建筑结构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工程建筑物高度为16.5米,小于规范允许值55米,满足规范要求。框架抗震等级为三级。本工程平面尺

34、度较大,建筑功能要注不分缝,因此设计中采用设后浇带的办法解决因平面超长而产生的温度应力问题,后浇带在两侧混凝土浇筑两个月后用比原楼面高一级掺适当膨胀剂的补偿收缩混凝土浇筑。本工程位于填方区,且原场地地表下一定深度范围内土层性能差,因此采用锤击高强预应力管桩基础,以强内化混合岩为持力层,桩端要求入持力层不少于1米。主要经济指标(1)总建筑面积: 19301m2(2)建筑基底建设面积: 5501 m2(3)建筑层数: 4层(4)建筑高度: 16.5m(5)自行车停车场: 1250 m2(四)南学院楼南学院楼建筑位于中山大学校区的中部,包括法学院、管理学院、数计学院和公共卫生学院,在规划生态轴的东南

35、面,用地东侧为以图书馆为主体建筑的中心广场,西南侧为传播设计学院,东南侧是校园内道路。第一期建设的法院位于用地的北部,布置独立的门厅和出入口。南学院第一期建设的法学院建筑层数为5层,包括两个模拟法庭及附属用房、专业课室、教师办公室、设备用房等。法学院的教室采用南向单廊式设计,可起到遮陧和避免眩光的作用,平面布局合理,采光通风良好,在广州高温和潮湿的气候中,节约了能源。采用简洁明快的立面设计手法,砖红色与白色的墙面相互响应,营造出中大的文化氛围和现代的气息。本工程位于中大校区的中部,总建筑面积5516平方米,地面以上五层,局部有半地下室,总建筑高度20.1米,首层层高4.5米,标准层层高3.9米

36、,模拟大法庭层高6.5米。平面总体呈L形,首层为专业教室及模拟法庭,二层至四层为专业教室顶层为办公室。本工程平面总长107.77米,结合建筑平面设置抗震缝,抗震缝设置在2-5轴和2-6轴处,2-5轴以左总长为50.87米,2-6轴以右总长为57.6米,故在2-5轴以左部分还设了一条后浇带,屋面板采用双层双向配筋。本工程位于填方区,且原场地地表下一定深化度范围内存在可液化砂层,因此采用锤击高强预应力管桩基础,以强风化混合岩为持力层,桩端要求入持力层少于1米。(五)传播与设计学院传播与设计学院位于中山大学教学区东西向生态轴中央的南侧,与轴线北侧的保留山体互相对应,形成轴线上的一个焦点。用地东北面为

37、南学院,西南面为二期实验楼,东南西为校园内道路。传播与设计学院高四层,总高度19.4M,为框架结构。功能分区方面地下层为设备用房;首层北部为门厅及公共展示厅,南部为小剧院,大小型影视实践摄影棚;二层为后勤制作、美术教室等用房;三层为作品制作中心,平面设计电脑室、多媒体教室等用房;四层为院办公用房。总的来说,传播学院将有大空间要求的小剧院、摄影棚放在南翼,将学院内部用房放在北翼,其功能分区明确,布局合理。本工程平面尺度较大,建筑功能要求不分缝,因此设计中采用设后浇带的办法解决因平面超长而产生的温度应力问题,后浇带在两侧混凝土浇筑两个月后用比原楼面高一级掺适当膨胀剂的补偿收缩混凝土浇筑。本工程位于

38、填方区,且原场地地表下一定深度范围内土层性能差,因此采用锤击高强预应力管桩基础,以强风化混合岩为持力层,桩端要求入持力层不少于1米。由于场地现地面标高约5.508.22米,地下室底板面标高为4.750米,因此设计上考虑场地放坡处理。(六)基础实验大楼基础实验大楼位于中山大学教学区西南侧,用地狭窄,用地东北侧有一保留的山丘,用地西同侧为规划工学院用地,用地西北侧为外环路,用地东南侧为教学区公共绿地。建筑由北向南依次划分为环境科学实验室、公共实验室、信息科学实验三个功能分区。总建筑面积25548平方米。地面上五层局部四层,地面以上建筑高度22.50米,各层层高均为4.5米。建筑物平面由三个单幢建筑

39、组合而成,各幢由连廊相连,总长近200米,以若干条伸缩缝分为几个区域,以减少平面超长的影响,各单体体型简单,竖向均较为规则。本工程平面布置分散,三幢主建筑楼之间以抗震缝分开,使每幢建筑物形成各自独立的单体,并在每幢单体划分抗震缝一条,后浇带一道。对首层长连廊亦采用了分缝的办法与主体分开。本工程位于填方区,且原场地地表下一定深度范围内土层性能差,因此采用锤击高强预应力管桩基础,以强风化混合岩为持力层,桩端要求入持力层不少于1米。(七)工学院工学院于中山大学教学区西南侧,处于中山大学生态轴尽端,用地东南侧有一保留的山丘;东北侧为规划基础实验大楼用地;西侧为外环路,用地东侧为教学区公共活动广场。本工

40、程位于中大校区的西部,主体部分总建筑面积30602平方米,台阶部分1100平方米,地面以上五层,各层层高4.5米,总建筑高度22.5米。平面由三块矩阵建筑组成,AJ轴为第一块,KQ轴为第二块,RY轴为第三块,每块之间有走廊连通,走廊外接室外大台阶,除第二块的五层作办公用途外,其余各块层均为科研用房。本工程总长131.1米,结合建筑平面设置抗震缝,三块主体与连廊连接处均设抗震缝共五道,连廊与室外大台阶之间在连接平台处设抗震缝,四块台阶之间在连接走道中间设抗震缝。设缝后台阶每段长约35米,走廊每段长约28米,主体每块长约80米。主体部分平面尺度较大,建筑功能要求不分缝,因此设计中采用设后浇带的办法

41、解决因平面超长而产生的温度应力问题,后浇带在两侧混凝土浇筑两个月后用比原楼面高一级掺适当膨胀剂的补偿收缩混凝土浇筑,且屋梁加强腰筋并施加部分预应力以抵消因混凝土收缩产生的接应力。本工程主体大部分位于挖力区,室区台阶大部分位于填方区,场地持力层埋深化变化大,大致从西南角到东北角向下倾斜,由于建筑方案变化较大,原布钻点超过一半在现建筑以外。根据现有钻点情况,主体第3块、连廊和室外台阶全部采用锤击高强预应力管桩基础,以强风化混合岩为持力层,桩端要求入持力层不少于1米;主体第1和第2块一半采用锤击高强预应力管桩基础一半采用天然基础,天然基地以第2层砂质粘性土或强风化混合岩为持力层,第1、2块的后浇带设

42、置在天然基础和桩基分界处。(八)活动、服务中心与保健中心活动服务中心及保健中心座落于校院中心地段、环绕生活区山边而建,充分利用山坡地高低错落,活动服务中心首层从北面进入,南面从三层出入,建筑达到与环境融会贯通,相互映衬的效果。使建筑物得至自然通风采光及环保节能要求。教师、学生活动中心及服务中心合建:首层设银行、邮电通讯、书店、综合服务、咖啡冷饮店,及电设备用房,二层设百货超市、娱乐活动用房,三层设:舞厅各学系、社团办公用房及会议室,建筑层数为三层,层高为首层5m,二、三层为4.8m,总高度15.65m结构采用框架结构。保健中心:首层设挂号、药房、注射、放射、B超抢救、诊室,二层设检验室、各专科

43、诊室、医务办公、配剂、输液、检验室,三层值班、办公、仓库、消毒室等,建筑层数为局部三层,层高为首、二层3.9m三层为4m,总高度为12.55m,结构采用框架结构。活动中心长93米,超过现行规范的钢筋混凝土结构伸缩最大间距,在910轴间设置一道加强后浇带,屋面采取在板中设置予应力筋适当增加钢筋率措施抵抗超长结构的温度应力。16m跨采用予应力混凝土梁5001200。本工程采用柱下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基底持力层为砂质粘土层,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210kpa。(九)学生教师食堂本工程位于生活区地块较中心的位置,南面是规划主干道,北面是本科生公寓,东面是规则干道,西面是研究生公寓,使之形成一个放射性的形状

44、,周边的绿化用地和集散小广场,形成了一个既方便又与周边建筑保持一定距离的餐饮服务中心。筑总面积约17350m2,平面为 字形组合。建筑物高18.35米,首层三层为厨房、餐厅,局部四层为办公室。首层、二层、三层层高为4.5m,局部四层高为4m。局部地下一层层高为5m,为设备用房。结构体系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柱网为107(m)、局部为7.57(m)结构布置均匀对称,属于平面,竖向规则建筑。本工程结构抗震等级三级。本工程由于展开长度约150米,设置二道抗震-伸缩缝。中间部分长度超出规范要求,所以首层至屋顶均设置一道后浇带。本工程建筑物的基础均采用柱下单独基础,地下室范围持力层为全风化岩地基承载力

45、特征值为320kpa。其余基底持力层大部份为粉质粘土层,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145kpa。由于工程放置地下室范围地质情况较好,地下室埋深为约5米,故采用以放坡的形式开挖,放坡坡度以不大于1:1为准,并根据实际土层情况现场另作适法调整。(十)教师公寓教师公寓位于基地西北角,原地貌地势较为平坦,该教师公寓建筑共十一层,分A、B两幢是一个完善的相对独立的整体,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层高3米,总高度为35米,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屋面防水等级为二级,结构选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平面采用工字形组合,布局合理实用关系紧凑,尽量避免互相干扰,公共交通面积少,首层为架空层,设有停车库、自行车、管理用房、设备用房,

46、设有电梯。建筑项目主要特征表建筑层数总高(外地面至屋面)11层33.7米建筑基底面积2072平方米建筑总面积23368平方米建筑构造及装修墙体灰砂砖地面车库耐磨层其它耐磨砖楼面公共交通厅、走廊耐磨砖客厅、饭厅抛光砖卧房复合木地板卫生间、厨房防没有耐磨砖屋面种植屋面天窗/门外门实木防盗门内门成品夹板门窗铝扣板顶棚卫生间、厨房铝扣饭其它乳胶漆内墙面卫生间、厨房瓷片至顶其它无光乳胶漆外墙面瓷质面砖(十一)本科生公寓(J-13)J-13本科生公寓共九栋,七层,首层为架空层,设置自行车库、管理室、学习活动室、洗衣机房、电房。二至七层为公寓。A、B、C、D、E、F栋建在平地上,G、H、J幢建在坡地上,采用

47、退台形式,结合地形设计。建筑项目主要特征表项目名称备注编号J-13耐火等级二级抗震设防烈度七度人防防护等级主要结构选型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层数、总高7层23.85建筑基底面积9369建筑总面积49716建筑构造及装修墙体灰砂砖楼地面水泥地面自行车库、设备房防滑耐磨砖房间、楼梯、库房、走廊防滑耐磨砖(厨厕防水处理)淋浴间、卫生间屋面种植屋面门钢木组合防盗门窗铝合金窗顶棚乳胶漆内墙面无光乳胶漆除淋浴间、卫生间外外墙面瓷片到顶棚淋浴间、卫生间外墙面砖根据地质情况,A、B、C、F栋采用PHC锤击高强预应力管桩,以强风化岩为桩端持力层,桩端入岩1m,桩径400,桩长暂定25米,桩型号为A型,单桩承载力

48、特征值1200KN;D、E栋采用天然地基和桩下条形联合基础,以粉质粘土层持力层,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145kpa;G、H、J三栋局部座落在山坡上,为尽量减少基础对边坡的影响,采用人工挖孔桩,以强风化岩为桩端持力层。学生公寓G、H、J三幢座落在山坡上,根据地形特点及地质情况拟采用自然放坡,坡稳定角45坡面用毛石砌筑,每隔一定距离设置泄水孔。(十二)本科生公寓(J-14、J-15、J-16、J-17)本工程用地位于中山大学生活区东面,西面为街心花岛和生活区二期建设用地,北面为贝岗村,东面为组团公园,南面为中山大学生活区第二期建设用地。本工程所有建筑均为多层本科生公寓,建筑层数为7层,总建筑高度23.

49、1米。每栋建筑自成内院,并与其它公寓建筑组成若干不同形式的、开放的公共绿化空间,与生活区中心花园及组团公园相响应。本工程各栋平面尺度较大,建筑功能要求不分缝,因此设计中采用设后浇带的办法解决因平面超长而产生的温度应力问题。层面层板采用双层双向配筋设置。本工程地形比较复杂。根据平面竖向设计及地质情况,基础分别是采用条形基础或桩基,分述如下:J-14A、14B,J-15A采用条型基础,基底持力层为粉质粘土硬塑层,地基承载力特征值210Kpa。J-15B,15C,15D,J-16,J17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基础,以强风化混合岩为持力层。主要经济指标(1)总建筑面积:61312m2其中:J-14总建筑

50、面积:28560 m2/栋=17120 m2 J-15总建筑面积:47293 m2栋=29172 m2 J-16总建筑面积:7510 m2 J-17总建筑面积:7510m2(2)建筑基底面积:9820 m2其中:J-14总建筑面积:21214 m2/栋=2428 m2 J-15总建筑面积:41217 m2栋=4868 m2 J-16总建筑面积:1253 m2 J-17总建筑面积:1253m2(3)建筑高度:23.1m(4)建筑层数:7层(5)架空自行车库面积:6112 m2其中:J-14架空自行车库面积:2904 m2/栋=1808 m2 J-15架空自行车库面积:4707 m2栋=2828

51、m2 J-16架空自行车库面积:738 m2 J-17架空自行车库面积:738m2三、市政工程概况(一)生活区1、地形中山大学生活区现状地形较为复杂,北部有30m高小山丘,南部有低洼的鱼塘,也有较高的坡地,大学城总体规划要求本地块保留现有山体,其余部分根据土方平衡作填挖处理。2、对外交通:小谷围岛内采用环形加放射的道路网络。主要道路为环岛外环路和岛中心内环及连接环岛路和内环的东西向道路、城市中部快线(高架快速路)地面辅道,红线宽度为60米。次干道为位于环岛路和内环之间的环形道路,主要解决各大学组团之间的联系,由于规划布局了有轨电车系统和大量的公交环线,故红线宽度设为60米,其它次干道红线宽度为

52、30-40米。支路在本次规划红线为20米,可以随市场的变化进行即时的调整。中山大学生活区的南临内环路,北临中环路,东西两侧为大学城放射路,中间有一条30m路将生活区分割。区内路由北而南从中大校区南门延伸至大学城中心公园内。中山大学生活区与校区有两条隧道相连接。3、道路地基处理道路除在山坡附近需进行挖方处理,其余均需填方处一,填料采用碎石砂,填方时需分层夯实,基层下部若存在淤泥等不利地层,或地基承载力未能满足设计要求的,需先用搅拌桩加固,搅拌桩的直径为800mm,1800mm1800mm梅花型布置,搅拌深度为进入不透水层1m,平均长度约为5m。4、区内地基处理(1)区内停车场现地面标高均比设计标

53、高低,平均约低2m,需进行填方处理,停车场面积约1.7万平方米,填方量约为34000平方米,填料采用碎石砂,填方时需分层夯实,区内有淤泥,需进行地基处理,处理方法采用排水固结法。(2)区内高差不大的地方采用护坡,表面种植绿化。5、土方平衡区内土方尽量采用最优方式进行平衡,区内土方填方约为106042立方米,挖方约为637124立方米。6、挡墙设计本区内的挡墙主要有毛石挡墙;在市政隧道靠近山坡的地方采用疏排桩加挡板的形式:在局部高差较大且受位置影响的地方采用钢筋混凝土悬臂式挡墙,局部采用预应力锚杆加强。(二)教学区1、地形中山大学校区现状较为平整,大部分为标高5.57.0的农田及鱼塘,北部中央高

54、起处为南步村,规划中作搬迁处理,其西部有4座小山丘,高度约1730m。区内有三株须保留的古树,无其它文物。根据大学城整体竖向规划,周边道路抬高至7.7m以上,以满足防洪排涝要求,除规划水面之外,区内大部分地面须填高处理。2、对外交通:小谷围岛内采用环形加放射的道路网络。主要道路为环岛外路和岛中心内环及连接环岛和内环的东西向道路、城市中部快线(高架快速路)地面辅道,红线宽度为60米。次干道为位于环岛路和内环之间的环形道路,主要解决各大学组团之间的联系,由于规划布局了有轨电车系统和大量的公交环线,故红线宽度设为60米,其它次干道红线宽度为30-40米。支路在本次规划红线为20米,可以随市场的变化进

55、行即时的调整。3、道路地基处理道路除在山坡附近需进行挖方处理,其余均需填方处理,填料采用碎石砂,填方时需分层夯实,基层下部若存在淤泥等不利地层,或地基承载力未能满足设计要求的,需先用搅拌桩加固,搅拌桩的直径为800mm,1800mm1800mm梅花型布置,梅花型布置,搅拌深度为进入不透水层1m。4、区内地基处理(1)区内广场现地面标高均比设计标高低,平均约低3.28m,需进行填方处理,广场面积约5.16万平方米,填方量约为169420平方米,填料采用碎石砂,填方时需分层夯实,区内有淤泥,需进行地基处理,处理方法采用排水固结法,其工作机理是:在软土中设置竖向排水通道(袋装砂井或塑料排水板)和水平

56、排水通道(砂垫层),然后填筑路堤坝施加荷载。软土地基在荷载作用下,孔隙中的水被慢慢排出孔隙体积减少,地基发生固结变形。(2)区内体育场现地面标高均比设计标高低,平均约低2.6m,需进行填方处理。(3)区内停车场现地面标高均比设计标高低,平均约低2m,需进行填方处理,停车场面积约3.8万平方米,填方量约为76000平方米,填料采用碎石砂,填方时需分层夯实,区内有淤泥,需进行地基处理,处理方法采用排水固结法。(4)区内高差不大的地方采用护坡,表面种植绿化。5、挡墙设计(1)河堤挡土墙河堤挡土墙采用的形式主要采用毛石挡墙,局部高差较大的地方采用钢筋混凝土悬臂式挡墙。当挡土墙墙底淤泥层厚度1m时,采用

57、搅拌桩进行软基处理:搅拌桩桩径600,间距1米,呈梅花形布置,桩长搅穿淤泥层1米。当淤泥层米时,直接挖除淤泥层,然后采用粗砂回填至挡土墙垫层底标高。(2)山坡挡土墙山坡挡土墙主要采用毛石挡墙,局部高差较大且爱位置影响的地方采用钢筋混凝土悬臂式挡墙,局部采用预应力锚杆加强。第三章 施工准备为保质、保量、快速完成本工程的施工,必须细致、认真地做好各方面的准备工作,工程施工准备的工作内容主要有技术准备、财务准备、物资准备和施工现场准备四个方面。(一)技术准备接到中标通知后立即组织、选派技术业务精的优秀人员参加本项工作,并对其进行纪律教育和技术交底、业务培训工作。组织各专业人员学习、熟悉图纸及相关的标

58、准、规范、规程,了解设计意图、对图纸进行会审及交底。对选定的技术工人进行技术交底和培训,要求所有人员对各自的责任有清楚的了解,对各自责任范围内的设计要求、规范要求有清楚的认识,明确施工组织设计对工程施工的布署和对工期、质量、安全、成本控制及现场管理等方面的要求。加强质量管理,提倡“建管理所项目如建自己家园”的敬业精神,全面贯彻ISO9002的工作标准,正确处理好“安全、质量、工期、成本”四者的关系。1、认真作好设计方案的审查工作在任务确定后,提前与设计单位结合,掌握设计方案编制情况, 使方案的设计在质量、功能、工艺技术等方面均能适应建材、建工的发展水平,为施工扫除障碍。2、熟悉和审查图纸熟悉和审查图纸是为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提供据,按图纸复审、会审和现场签证三个阶段进行。其主要内容包括:(1)施工图纸是否完整和齐全; 施工图纸是否符合国家有关工程设计和施工的方针及政策。(2)施工图纸与其说明书在内容上是否一致; 施工图纸及其各组成部分间有无矛盾和错误。(3)建筑图与其相关的结构图在尺寸、坐标、标高和说明方面是否一致,技术要求是否明确。(4)审查设备安装图纸与其相配合的土建图纸在坐标和标高尺寸上是否一致, 土建施工的质量标准能否满足设备安装的工艺。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