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凌海西八千地段深层地热勘查报告

上传人:1666****666 文档编号:39327852 上传时间:2021-11-10 格式:DOC 页数:50 大小:1.31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辽宁凌海西八千地段深层地热勘查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辽宁凌海西八千地段深层地热勘查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辽宁凌海西八千地段深层地热勘查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资源描述:

《辽宁凌海西八千地段深层地热勘查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宁凌海西八千地段深层地热勘查报告(5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勘勘 2011-041 辽辽宁宁凌凌海海西西八八千千地地段段深深层层地地热热勘勘查查报报告告辽宁省第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辽宁省第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二二一一年三月一一年三月资质等级:资质等级: 甲甲 级级 编编 号:号:01200921100159辽宁凌海西八千地段深层地热勘查辽宁凌海西八千地段深层地热勘查项目管理单位 :辽宁省国土资源厅地质环境处项目承担单位 :辽宁省第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队 长: 李 永 强总 工 程 师 : 张 润 廷项 目 负 责 :刘 葆 社(前期) 宋 俊 德(后期)编 写 人: 宋 俊 德 张 旭 东 朱 锦 程 吴 欣 苑 雪 峰 王 岩 王 延 民 王

2、丹审 核 人: 邓 怀 民审 定 人: 鲁 景 峰提 交 时 间 :二 O 一一年三月目目 录录1 前前 言言.11.1目的任务.11.2自然地理经济概况.32 以往研究程度及勘查工作质量评述以往研究程度及勘查工作质量评述.62.1 以往研究程度.62.2 勘查工作质量评述.73 3 区域地热地质条件区域地热地质条件.113.1 地层岩性.113.2 地质构造.123.3 地热水文地质条件.134 4地热田地热地质条件地热田地热地质条件.174.1 地热田边界条件.174.2 热储特征及其埋藏条件.174.3 地热流体流场特征.194.4 地温场特征.195 地热流体化学特征地热流体化学特征.

3、235.1 地热流体化学组分特征.235.2 同位素化学与地热田成因分析.236地热资源计算与评价地热资源计算与评价.276.1 热储模型.276.2 主要计算参数.286.3 地热储量计算.286.4 地热流体可开采量计算与评价.307 地热流体质量评价地热流体质量评价.337.1 地热流体不同用途评价:.337.2 地热流体腐蚀性评价.347.3 地热流体结垢评价.348 地热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地热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368.1 地热资源开发利用.368.2 地热资源与环境的保护.379结论与建议结论与建议.399.1 结论.399.2 建议.42附图:附图: 西八千地段深层地热勘查实际材

4、料图 1:50000附:附:1.凌海西八千地热井综合成果表2.水质检测报告附件:附件:1. 凌海西八千地热井测井曲线图2.凌海西八千地热井完井报告3.锦州市凌海西八千地区地热地质勘察大地电场岩性测深工作成果报告4.凌海市南圈河地热井大地电磁频谱探测报告5.抽水试验资料辽宁凌海西八千地段深层地热勘查报告 第 0 页 辽宁省第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 1 前前 言言1.1目的任务地热资源是储存于地球内部可再生的宝贵的环保型能源。因利用广泛,不受时间和地域限制,在开发投资及利用方面优于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新型能源,因此被人称为继石油、煤、天然气之后的第四能源。地热资源(主要指水热型和地压型)中富含

5、各种化学元素和组分,同时也是集热、矿、水三位一体的矿产资源和对人体有益的医疗资源。地热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地热资源的开发也出现了快速发展的势头。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旅游业的日益兴旺,房地产业的大规模开发,医疗保健水平的提高,地下热水的需求逐渐增大,地热资源的开发十分必要。地热资源用途广、开发成本低,具有较强的商业竞争力。目前开发地热已成为一种产业,是政府、企事业单位和企业家在考虑经济上是否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据统计地下热水的用途达17种以上,在发电、采暖、洗浴、医疗、养殖、农业、工业等方面得到了充分利用。我省地热资源丰富。全省现有地热田(独立

6、地热井、泉)60余处,其中水温2560的55处,6090的13处,大于90的2处。其中水温较高,水量较大,开发利用较好的有熊岳、兴城、汤岗子、辽宁凌海西八千地段深层地热勘查报告 第 1 页 辽宁省第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 倪家台、五龙背、安波、本溪汤沟、辽阳汤河、龙门汤等。这些地下热水不但用于医疗,还广泛用于取暖、温室大棚、养殖等。凌海西八千地段属于辽宁沿海经济带五点一线之重要一点,距离城市近,地理位置优越;西八千地段位于辽河盆地西部,具有良好的地热成生条件,地热资源优势明显。西八千地段地热资源有广阔的开发前景。地热资源的开发,可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解决当地的多余劳动力,能够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和

7、社会的安定团结,符合地方政府的战略要求。为查清该地段的地下热水资源状况,保证地下热水资源开发的科学性、规范性和系统性,做到健康有序的发展,促进地区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造福人民。我队编制了凌海西八千地段深层地热勘查项目立项申请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经辽宁省国土资源厅批准后于 2008 年 9 月 27 日以关于下达 2008 年度地质环境项目任务书的通知 (辽国土资项发【2008】70 号)文件形式责承我队组织实施地热资源勘查工作。项目起止时间为 2008 年 8 月2011年 2 月,属可行性勘查阶段。 凌海市西八千地段深层地热勘查项目的目的是:通过对西八千地段深层地热勘查,采用地球物

8、理勘查、钻探和抽水试验相结合的技术方法和实施地热示范工程,查明该地区地热田的地质条件、热储特征、地热资源的质量和数量,并对其开采经济条件作出评价,为合理开发 利用地热资源提供依据。 项目的任务如下: 辽宁凌海西八千地段深层地热勘查报告 第 2 页 辽宁省第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 1)查明地热田地层、构造、岩浆活动情况,划分热储、盖层、导水与控热构造; 2)查明地热田内的地温及地温梯度和空间变化,进一步圈定地热异常的范围,计算热储温度,分析推断地热异常的成因; 3)查明热储的结构、岩性、厚度、埋深及边界条件,地热流体温度、压力及其变化关系,热储的孔隙率及渗透地热性能,圈定流体富集地段; 4)查明

9、热储中地热流体的相态、各类成分含量及地热流体的形成条件,建立热储理论参数模型; 5)按照以探为主,探采结合的原则,施工探采结合钻孔 2 眼,评价地热田开发经济条件,进行地热资源勘查规划。1.2自然地理经济概况1.2.11.2.1 勘查区位置及交通条件勘查区位置及交通条件勘查区位于锦州市东南部,行政区划隶属于凌海市西八千乡管辖,包括西八千、南八千、横家街、地耳、陈家街、六段、黄家街及文字官等自然屯。工作区是由四点围成的矩形,拐点坐标见表1-1。勘查面积 38.97k。表1-1 工作区拐点坐标一览表工作区拐点坐标一览表拐点经度纬度J11213400410000辽宁凌海西八千地段深层地热勘查报告 第

10、 3 页 辽宁省第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 J21213700410000J31213700405500J41213400405500勘查区交通便利,公路、铁路四通八达,京沈快速铁路、京哈铁路、京沈高速公路、锦阜高速公路、锦朝高速公路、102 国道、辽宁滨海大道均从周边通过,与附近的锦州海港、锦州空港构成了陆海空立体交通网络。勘查区位置与交通情况见图 1-1。图 1-1 勘查区交通位图(1:600000)辽宁凌海西八千地段深层地热勘查报告 第 4 页 辽宁省第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 1.2.21.2.2 地形地貌地形地貌勘查区所处地貌单元为平原区,东北部属冲洪积平原大小凌河扇地。西南部属冲海积平

11、原,分布的面积较小。整个勘查区地形平坦,北部略高、南部略低,地面标高多在 26m 之间。1.2.31.2.3 气象水文气象水文1)气象工作区地处中纬度地带,属暖温带大陆性半湿润半干旱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冬季寒冷少雪,夏季炎热多雨,春秋两季干燥多风。区内多年平均气温 9.5,最高气温 36,最低气温-25。多年平均降水量为 600mm,降水多集中在 69 月份,占全年降水量的7080%, ,多年平均蒸发量为 1700mm。无霜期为 170 天,11 月上旬冻结,4 月中旬融化,多年冻土深度 1.2m。2)水文工作区东部 500m 远有大凌河流过。大凌河发源于凌源市打鹿沟,流经朝阳地区、锦州义县

12、、凌海后注入渤海,河流全长397km,总流域面积 23540km2。由于上游修建白石水库,下游河水迳流量大大减少。1.2.41.2.4 经济概况经济概况西八千地区气候温和,雨量适中,日照充足,适官多种农作物牛长。主要农作物有水稻、玉米、辽宁凌海西八千地段深层地热勘查报告 第 5 页 辽宁省第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 高梁、大豆、苏籽、蕾薯、蔬菜等。野生动物资源有野兔、野鸡、鲫鱼、梭鱼、河蟹等。矿产资源有石油,储量丰富。 2010 年统计资料显示,全乡社会总产值 215549 万元,工业总产值 202280 万元;农业总产值 24380 万元;固定资产投资 75924 万元;农民人均收入9958

13、元。辽宁凌海西八千地段深层地热勘查报告 第 6 页 辽宁省第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 2 以往研究程度及勘查工作质量评述以往研究程度及勘查工作质量评述2.1 以往研究程度勘查区区域上的水文地质、地热地质研究程度较高,主要的工作成果见以往研究成果一览表(表 1-2) 。表 1-2 以往研究成果一览表时间工作成果工作单位1983 年辽宁省地下热水分布图及说明书辽宁省地质局第二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1983 年锦县大小凌河扇地段综合水文地质勘察报告辽宁地质局第一水文地质大队辽河油田研究院1984 年辽河断陷地热基本特征与油气资源中科院地质所1997 年辽宁省盘锦市上第三系地热及矿泉水资源调查评价报告地矿

14、部辽宁工程勘察院辽宁省地矿局第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辽河石油勘探局供水公司1997 年辽宁省下辽河平原南部上第三系地下水勘察评价报告盘锦市水资源管理处1999 年辽宁省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状况调查报告辽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察院2000 年辽河盆地地热资源调查研究辽河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勘探综合所2000 年辽宁省地热资源调查与区划辽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察院2001 年辽宁省盘锦市兴隆台地区下第三系地热资源调查评价盘锦市科海石油技术发展有限公司2004 年辽宁省中、新生代盆地深层地热地质条件调查研究报告辽宁省第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从表中可以看出,勘查区区域上地热地质、水文地质成果数量辽宁凌海西

15、八千地段深层地热勘查报告 第 7 页 辽宁省第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 较多,内容齐全,为本次工作提供了丰富的参考资料。 辽河断陷地热基本特征与油气资源总结了辽河油田地温场分布和大地热流展布的特点;分析了地温场的形成机制;探讨了地温与地质构造和构造演化之间的关系,对地下热水的形成和性质进行了探索。 辽河盆地地热资源调查研究从宏观的角度对油区中低温地热进行了研究;对中低温地热的利用提出了有价值的建议。 辽宁省盘锦市上第三系地热及矿泉水资源调查评价报告在盘锦市及外围开展了第三系馆陶组地下热水资源调查,报告中阐明了上第三系馆陶组地热地质条件;分析了含水岩组空间分布规律,评价了含水岩组温度;计算了地热资

16、源总量。 辽宁省盘锦市兴隆台地区下第三系地热资源调查评价主要研究了东营组、沙河街组各热储层位的热储条件和富水程度;总结了地温场、地温梯度变化规律、水化学特点与规律等。以上四份工作报告为本次勘查的提供了很有价值的参考。其他相关资料和从油田搜集的钻孔资料也有不同程度的利用。2.2 勘查工作质量评述2.2.12.2.1 工作过程工作过程项目任务书中规定工作时间为 2008 年 8 月开始2010 年 6 月。工作以搜集分析相关资料开始,于 2008 年 11 月完成工作设计,2009 年 7 月开展高精度大地电磁频谱探测,7 月至 8 月进行了大地电场岩性测深工作。在物探解释的基础上,综合占地、用电

17、等因素辽宁凌海西八千地段深层地热勘查报告 第 8 页 辽宁省第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 确定井位。2010 年 4 月 23 日钻井施工开工,2010 年 11 月 24 日竣工,成井过程中进行了系统测温和测井。之后完成抽水试验和取样化验。最后转入内业整理和编制报告阶段。2.2.22.2.2 完成工作量完成工作量按地热资源地质勘查规范 (GB116152010) ,工作区地热勘查类型属中低温()类,1 型。本次勘查工作投入的工作手段主要包括搜集利用已有资料、物探、钻探、测井、抽水试验和取样化验等。完成实物工作量见表13。完完成成实实物物工工作作量量一一览览表表 表 13工 作 项 目 及 内 容

18、工 作 量地质测量38.97km2测深点40 个大地电场岩性测深 测深总量105200m物理点7 个物探高精度大地电磁频谱探测各点探测深度2002500 m 钻 孔1 个成 井1 眼钻探进 尺1483.26m 自然电位、自然伽玛、井斜、测温0-1480m井 径1040-1480m测 井侧向电阻率0-1051m落程3 个抽水试验抽水时间40 小时全分析1 套微量元素测定项目:(Li、Sr、Cu、Zn)1 套稳定同位素测定项目:(34S、18O、2H、 )1 套水样放射性元素测定项目:(U、Rb、Ra)1 套辽宁凌海西八千地段深层地热勘查报告 第 9 页 辽宁省第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 放射性同位

19、素测定项目 (14C、3H)1 套2.2.32.2.3 工作质量评述工作质量评述按照总体设计和地热资源地质勘查规范 (GB1161589)及其有关技术要求,对完成的工作质量评述如下:(1)搜集资料本次工作充分搜集已有区域地质、水文地质、地热地质等方面资料,对已有资料进行系统分析研究,重视对已有成果的二次开发。搜集的资料全面。(2)物探物探工作进行了大地电场岩性测深和高精度大地电磁频谱探测两种方法。其中大地电场岩性测深由北京地大地质科技公司完成,在野外随机对物探点进行重复性的检查观测,重复检查工作量 3%,符合相关规定。高精度大地电磁频谱探测共计7 个点,为保证数据可靠性,每点均多次重复采样。两

20、种方法重复采样保证了工作质量。(3)钻探本次勘查过程中的钻孔施工按照 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规范(GBJ2788)和有关钻探技术操作规程执行。钻探施工设备根据钻孔的深度确定,采用了TSJ-2000E 型钻机。 在钻孔施工过程中对孔径、变径、管径、钻井液等要求基本执行设计。孔斜,满足规范要求。辽宁凌海西八千地段深层地热勘查报告 第 10 页 辽宁省第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 (4)测井测井项目共包括自然电位、自然伽玛、井斜、测温、侧向电阻率、井径等6 个内容。满足本次勘查划分地层、系统测温等工作要求。(5)抽水试验试验前进行彻底洗井,洗井达到水清砂净。抽水设备采用深井泵,共进行3 个落程、共40 小时的

21、抽水试验。2 个大流量落程抽水成功,1 个小流量落程由于水位未见明显下降而终止。有关抽水试验的具体要求严格执行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规范 (GBJ2788) 。(6)水样的采集及化验工作各种水样的采集方法、数量、保存、增加稳定剂以及容器的选择与洗涤,严格按照地矿部1983 年颁布的水样的采取、保存和送检规程执行。化验项目除气体外完全符合规范要求,包括全分析、微量元素、稳定同位素、放射性元素、放射性同位素等。分别送有资质单位如辽宁地勘局第一实验室、核工业地质分析测试研究中心等进行化验分析。本次勘查工作是按照地热资源地质勘查规范 (GB/T1161589)执行的,取得的资料可靠,为编写报告提供了确切依据

22、。由于新的地热资源地质勘查规范 (GB/T116152010)于 2010 年 11 月已发布,报告按新的规范要求编制。辽宁凌海西八千地段深层地热勘查报告 第 11 页 辽宁省第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 辽宁凌海西八千地段深层地热勘查报告 第 12 页 辽宁省第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 3 3 区域地热地质条件区域地热地质条件3.1 地层岩性勘查区区域上位于下辽河盆地西部边缘地带,下辽河盆地与基底的地层岩性见表 3-1。下辽河盆地与基底地层表下辽河盆地与基底地层表表3-1地地层层系系统统界界系系组组代代号号厚度厚度主主要要岩岩 性性第四系平原组Q200-400砂砾层和粘土组成明化镇组N2m400-

23、800泥岩夹砂岩、砂砾岩上第三系馆陶组N1g324厚层状砂砾岩为主东营组E3d2278砂岩、砂砾岩、泥岩新生界下第三系沙河街组Es3000泥岩、页岩夹粉细砂岩中生界白垩、侏罗系K、J泥岩、火山岩和煤系地层及砂岩二叠系P777砂岩、页岩夹煤层石炭系C226砂岩、页岩夹煤层奥陶系O870灰岩、白云质灰岩夹页岩古生界寒武系385页岩、灰岩青白口系景儿峪组Qnj800页岩、灰岩、砂岩铁岭组Jxt白云岩、页岩夹砂岩蓟县系雾迷山组Jxw1074页岩、泥质灰岩白云岩高于庄组Chg元古界长城系大红峪组Chd不详白云岩太古界Ar不详片岩、片麻岩辽宁凌海西八千地段深层地热勘查报告 第 13 页 辽宁省第一水文地质

24、工程地质大队 3.2 地质构造下辽河盆地所属大地构造单元为中朝准地台华北断坳下辽河断陷下辽河断凹,辽河断凹在老第三纪为一个典型的大陆裂谷。区域重力场显示,裂谷的岩石圈明显减薄,为辽宁中部鼻状幔隆区,幔隆呈两隆夹一凹,受壳断裂带控制,地壳厚度小于34.5km。下辽河盆地前新第三纪基底构造情况如图 3-1、图 3-2。下辽河盆地属于下辽河断陷大地构造单元,区域内可进一步划分为六个二级构造带,南部自西向东依次为:西部凸起带、西部凹陷带、中央凸起带、东部凹陷带、东部凸起带,北部为大民屯凹陷带。中生代以前的构造运动以地台型稳定的整体升降为主,中生代后期,构造运动比较活跃,老的格局开始解体,构造线方向由东

25、西转为北东向,初步形成了凹凸相间的基本构造格局。依据辽宁省深部构造图 ,勘查区位于辽宁中部鼻状幔隆区彰武菊花幔凸。勘查区重力布伽正异常显示,重力异常值为 010毫伽。说明该地区为地势沉降区,地幔隆起,地壳较薄。地壳厚度较小,约 34.0km。辽宁凌海西八千地段深层地热勘查报告 第 14 页 辽宁省第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 图 3-1 下辽河盆地前第三纪地质略图图 3-2 下辽河断陷区域地质剖面图3.3 地热水文地质条件下辽河盆地中钻探程度高,已证实几乎所有的地层段都有含水层。上第三系厚度大的明化镇组地层及第四纪地层覆盖在馆陶组地辽宁凌海西八千地段深层地热勘查报告 第 15 页 辽宁省第一水文地

26、质工程地质大队 层之上。且明化镇组下段发育一层稳定且较厚的泥岩层,导热性差,是良好的盖层,盖层总厚度5001400m。按地层时代从新到老可分为三个热储系统。上部为上第三系热储系统、中部为下第三系热储系统、下部为古潜山热储系统。上第三系热储层主要指馆陶组,为不等厚的层状砂岩、泥岩互层,砂层占层厚60%左右。馆陶组含水层范围小,含水层埋深5001400m,水温2050,水量达10002500m3/d,矿化度在0.40.9g/l,硬度小于20德国度,PH值在8.09.0,水化学类型为HCO3Na型,属淡水微咸水。下第三系热储层包括东营组、沙河街组,最大厚度8000m。由于沉积条件的控制,作为地下水赋

27、存空间的砂体主要特征是成岩性好,压实程度高,含水层处于封闭或半封闭状态,决定了下第三系含水层埋深大,产量低,水量为1501100 m 3/d。矿化度一般介于1.010g/l,属微咸水咸水,硬度一般为2040德国度,PH值89,属弱碱性水,水化学类型为HCO3Na型。古潜山热储层,主要由下古生界和中上元古界海相碳酸盐岩组成,地下水赋存于碳酸盐岩的溶隙中。地层自上而下有二叠系、石炭系、奥陶系、寒武系、青白口系、蓟县系及长城系。古潜山热储系统的特点是埋藏深、水温高、储层厚度大。水量较丰富,为70270 m 3/d。矿化度低于下第三系而高于上第三系,一般小于5g/l。水温一般在6090之间。硬度小于2

28、0德国度,为微硬水。PH值在7.08.0,水化学类型为HCO3Na型,属淡水微咸水。辽宁凌海西八千地段深层地热勘查报告 第 16 页 辽宁省第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 近代和现代大气降水从东、西、北山区入渗,沿岩层面、断裂破碎带、节理裂隙等通道向盆地中心迳流,补给盆地地下水。局部地段由于断裂的沟通,深层地下热水补给上层。热储层厚度大、砂砾岩裂隙发育,迳流条件较好。以人工抽水排泄为主要排泄方式。3.4 地温场特征据已有资料,下辽河盆地的常温带深度为50m,常温带基准温度11.5,盆地中幔隆区地温梯度值为2.853.96/100m。主要热源为深部幔源热,属传导型地热。下辽河盆地北部地区的上第三系,由

29、于靠近补给区和盖层较薄,水温一般在2530之间。南部大洼海外河一带,远离补给区,盖层厚度较大,封闭好,出水温度4450。驾掌寺地区也相对较高,温度随深度变化而变化,深度越深,温度也越高。上第三系地温梯度平均值为2.714/100m。受构造及深度的影响,地温梯度随着变化。西部凹陷地温梯度1.61-3.89/100m,平均2.71/100m;东部凹陷地温梯度2.13-3.35/100m,平均2.702/100m;大民屯凹陷地温梯度2.81-2.99/100m,平均2.9/100m。中央凸起在大洼至海外河一线地温梯度较高,在2.6-3.3/100m之间。地温的变化在下第三系随构造埋深影响较为明显,在

30、东部凹陷的南部桃园海外河等形成地温高值区。下第三系平均地温梯度值为3.8/100m,西部凹陷的地温梯度为3.02-5.14/100m,平均梯辽宁凌海西八千地段深层地热勘查报告 第 17 页 辽宁省第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 度3.958/100m,在西斜坡及曙光、双台子潜山一带出现高值。东部凹陷地温梯度在2.2-4.24/100m,平均地温梯度3.34/100m。前第三系地温梯度各地区梯度变化较大,平均值为 3.11/100m。西部凹陷地温梯度在 2.43-5.38/100m,平均值 3.9/100m,东部凹陷地温梯度为 2.35-4.45/100m。辽宁凌海西八千地段深层地热勘查报告 第 18

31、 页 辽宁省第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 4 4 地热田地热地质条件地热田地热地质条件4.1 地热田边界条件西八千地段地热田是下辽河盆地地热田的一部分,分布在盆地的西部边缘地带。该地热田属沿海地段,西南部最近处距海 2km;西北部为低山丘陵区,是地下水补给区;东部为下辽河盆地大型地热田的中心区。实际上,西八千地段地热田位于下辽河地热田的迳流区,为了圈定勘查区而人为的选择了该地段。因此,可以说西八千地段地热田的边界除西南部为相对隔水边界外,其它各方向均为透水边界。4.2 热储特征及其埋藏条件4.2.14.2.1 热储特征热储特征西八千地段层控热储,按照区域地热地质条件,下辽河盆地中热储主要指上第三系

32、热储层馆陶组和下第三系热储层包括东营组、沙河街组。而西八千地段位于下辽河盆地边缘,各地层厚度变薄,为取较高温度的热水,主要开采下第三系沙河街组三段中砂岩和砂砾岩含水层(深度为1143m以下) 。根据物探、钻探和测井等资料,西八千地段热储层为沙河街组三段。沙河街组三段岩性泥岩与砂岩互层,分布自 1130m 至井底,热储层的渗透系数为 1.2m/d。热储基底可能为太古界混合花岗岩,辽宁凌海西八千地段深层地热勘查报告 第 19 页 辽宁省第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 埋深不清。经测井统计出具体的热储分布情况详见表 4-1。西八千地热热储层统计表表 4-1层号深度(m)厚度(m)解释结论11143.1-1

33、167.424.3水层21206.8-1212.86水层31269.1-1274.75.6水层41279.0-1281.72.7水层51291.6-1298.06.4水层61317.0-1321.44.4水层71324.6-1327.73.1水层81345.8-1351.35.5水层91368.8-1372.73.9水层101378.5-1381.73.2水层111416.0-1423.87.8水层121431.4-1437.05.6水层131448.3-1451.63.3水层141469.7-1476.56.8水层合计88.64.2.24.2.2 热储埋藏条件热储埋藏条件热储上部各地层的泥岩

34、均可视为热储的盖层。热储上部分布的地层岩性情况从上至下分述如下:(1)第四系:勘查区直接出露,岩性为粉质粘土和砂砾石,呈多旋回沉积出现,总厚度 150m。 (2)上第三系上第三系分为明化镇组和馆陶组,岩性均为泥岩和砂砾岩互层,层底深 545m 厚度 395m。 辽宁凌海西八千地段深层地热勘查报告 第 20 页 辽宁省第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 (3)下第三系 分为东营组、沙河街组一段和沙河街组二段。东营组岩性为砂岩和泥岩互层,地层埋深 545m,层底深 672m,厚度 127m。沙河街组涉及两个段,自上而下为沙河街组一段和二段。 沙河街组一段分为上、中、下三个部分,上、下部均灰绿色泥岩夹砂岩,本

35、段埋深 672m,层底深 835m,厚度 163m。二段砂砾岩为主,浅灰色灰绿色,顶部埋深 835m,层底深 1130m,厚度295m。4.3 地热流体流场特征按整体地势和所处下辽河盆地位置考虑,西八千地段地热田地热流体流向大体自西北向东南方向流动。由于位于下辽河盆地西部盆地边缘,属于迳流区,但地形平缓,地下热水埋深大,地下水交替作用较缓慢。4.4 地温场特征4.4.14.4.1 地温与地温梯度地温与地温梯度勘查区的地温来源于大地热流,大地热流值约为64mW/m2,由地幔热流和地壳热流组成,主要热源为地幔热流。勘查区相对面积小,地热属沉积盆地热传导型,地温在平面分布上基本一致。根据地温在垂向上

36、的分布和辽宁凌海西八千地段深层地热勘查报告 第 21 页 辽宁省第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 变化规律,可分为变温带、常温带及增温带。依已有资料,勘查区的常温带深度为 50m,常温带基准温度 11.5。在钻探过程中,对钻孔进行了系统测温,总体趋势属于逐渐递增,井底近 50m 的厚度地温略有下降。依据已有资料分析,受各种因素影响 1000m 上的测温结果不能反映实际地温情况,1000m 以下的测温数据比较客观准确,按间隔 10m 一个测点统计,详见表31。系 统 测 温 结 果 ( 部 分 ) 一 览 表表 31深度井温深度井温103543.8126552.2 104544.2127552.5 10

37、5544.6128552.8 106545.1129553.0 107545.6130553.3 108546.1131553.6 109546.6132553.8 110547.1133554.2 111547.5134554.4 112547.9135554.7 113548.2136555.0 114548.5137555.3 115548.8138555.6 116549.1139555.9 117549.5140556.2 118549.8141556.3 119550.2142556.4 120550.5143556.5 121550.8144556.4 122551.114555

38、6.3 123551.4146556.1 124551.7147555.7 125552.0148554.5 辽宁凌海西八千地段深层地热勘查报告 第 22 页 辽宁省第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 地温梯度计算分别选取深度 1105m 处(对应温度 47.1)和深度 1435m 处(对应温度 56.5 )两组数据,计算结果为 3.37/100m 和 3.25/100m。勘查区的地温梯度可以取 3.3/100m,属正常地温梯度。4.4.24.4.2 地球化学温标:地球化学温标:对地热井利用地球化学温标来估算热储温度,预测地热田潜力。采用二氧化硅、钾镁和钾钠三种地热温标计算。(1)二氧化硅地热温标无蒸汽

39、损失的石英温标:热水中的二氧化硅是由热水溶解石英所形成,该热水在其达到取样点时没有沸腾,选用下式计算:;15.273lg19. 513091Ct式中: 热储温度,单位为摄氏度() ;tCo 热水中溶解的形成的含量,1C44SiOH2SiO单位为毫克每升() 。Lmg /由水质分析结果得知:;LmgC/2 .171Cto24.5815.2732 .17lg19. 51309(2)钾镁地热温标该地热井热储温度可用如下公式计算:辽宁凌海西八千地段深层地热勘查报告 第 23 页 辽宁省第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 15.273)lg(95.134410322CCt式中:水中钾的浓度,单位为毫克每升() ;

40、2CLmg / 水中镁的浓度,单位为毫克每升() 。3CLmg /由水质分析结果得知:;LmgC/2 .522LmgC/4 . 73Cto49.6315.273)4 . 7/2 .52lg(95.134410(3)钾钠地热温标根据水岩平衡和热动力方程推导的计算公式:;15.273)lg(75. 1139042CCt式中:水中钠的浓度,单位为毫克每升() 。4CLmg /由水质分析结果得知:; LmgC/5064Cto80.23415.273)5062 .52lg(75. 11390辽宁凌海西八千地段深层地热勘查报告 第 24 页 辽宁省第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 5 地热流体化学特征地热流体化学

41、特征5.1 地热流体化学组分特征在抽水试验过程中,采取了水样,进行了全分析(主要阴阳离子和 F、Br、I、SiO2、B、H2S 等)和微量元素(Li、Sr、Cu、Zn)等项目测定。根据水质检测报告 ,可以确定西八千地段地下热水水化学类型为 HCO3ClNa 型。地下热水中溶解性固体为 1422mg/l,PH 值为8.30,总硬度 (CaCO3)为 86.0mg/l。其中F 和 I 浓度稍高,分别为 1.5 mg/L、1.86 mg/L。根据理疗热矿水水质标准F 和 I 的浓度均大于 1 mg/L,达到医疗价值浓度,同时 I 还达到了矿水浓度。具体地热流体水化学组分及含量详见附件水质检测报告 。

42、5.2 同位素化学与地热田成因分析采取 1 组水样进行同位素检测,包括稳定同位素(34S、18O、2H、 )和放射性同位素(14C、3H) 。(1)HO 同位素的应用经测试,2H 为-73.8,18O 为-13.8,均在大气降水2H-400+10、18O-600之列;从图 5-1 中,也可以看出西八千地下热水中 2H、18O 的值稍稍偏离了全球大气降水线,说明地下热水的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对于深埋 1000 多米、上覆泥辽宁凌海西八千地段深层地热勘查报告 第 25 页 辽宁省第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 岩不透水盖层的地下水,不可能直接接受大气降水。热储中的地下水主要为沉积水和迳流补给水,下面分别

43、解释该水的测定和分析结果。沉积水是指随沉积物一起沉积下来并保存在地下的水,这种水认为是早期的大气降水形成的。对于温度低于 60的地下水,水岩同位素交换反应的速度极其缓慢,这种水的同位素成分能够保持上百万年而不发生变化,也就是说岩土的同位素成分对地下水的同位素组成没有影响。除了沉积水,热储层中地下水还来自该地段西北部大气降水入渗地下迳流补给。通过上述分析,地下热水的主要来源是合理的。-50-40-30-20-10010-300-200-1000100 0/18 H/2 0=-13.818 H=-73.82() H=28 0+1018全球大气降水线(GMWL)图 5-1 西八千地下热水 2H、18

44、O 与全球大气降水线的关系辽宁凌海西八千地段深层地热勘查报告 第 26 页 辽宁省第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 (2)3H 的应用由于缺少氚含量的初始值,不能定量地计算地下水的绝对年龄,采用表 5-1建立在氚含量基础上的地下水的近似年龄 (据 Clark和 Fritz,1997)的定性方法估计地下水的年龄。勘查区位于沿海地区,3H 的测试结果为 0.88TU,介于 0.82TU 之间,地下热水为亚现代(1952 年以前)与近期补给的混合水。建立在氚含量基础上的地下水的近似年龄表 5-1地区氚含量(TU)年 龄 0.8亚现代地下水,1952 年以前补给0.82亚现代与近期补给的混合水28现代水(51

45、0 年)1020含有一些核爆氚的地下水沿海地区20含有可观量的上世纪 60 年代或 70 年代补给的水(3)14C 的应用从 5-2 表中可以看出,通过14C 测定,地下热水距今超过 48000年。地下水在流动过程中,通过地球化学反应使14C 浓度发生变化的情况不可避免,最为典型就是溶解方解石和白云石而使测定的结果偏大。但是根据地下水的补给区和迳流区白云石、方解石不发育,可以排除14C 浓度受溶解古老岩石的影响,可以推断地下热水迳流较缓慢。前面通过 HO 同位素和3H 的应用分析,地下热水由早期的沉辽宁凌海西八千地段深层地热勘查报告 第 27 页 辽宁省第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 积水混合了近期

46、补给的水,与14C 测定结果不相矛盾。碳十四实验室样品年代测定结果表5-2树轮校正实验室编号样品物质距今年代(a BP)区间概率CG-7121水中CO3-48000(0.3060.015)*超出校正范围新液闪仪本底0.3810.012/注: 14C半衰期采用5568年;起始计年为1950年;液闪仪器型号Quantulus-1220(LKB),*为样品的计数率。辽宁凌海西八千地段深层地热勘查报告 第 28 页 辽宁省第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 6 地热资源计算与评价地热资源计算与评价6.1 热储模型西八千地段地热田为新生代沉积盆地传导型地热,热储系统的特点是“层控热储,侧向径流补给,大地热流供热”

47、 。热储层为下第三系沙河街组三段,岩性为砂砾岩,总厚度为 88.6m。盖层为上第三系和下第三系中的泥岩,厚度大,具有一定的保温作用。热储中热水有源自随沉积物一起沉积时保存下来的沉积水,同时还有来自西北方向的迳流补给水和上层的越流补给水。主要经迳流排泄。热储理想模型见图 61。图 6-1辽宁凌海西八千地段深层地热勘查报告 第 29 页 辽宁省第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 6.2 主要计算参数地热资源/储量计算的参数应尽可能通过试验和测试取得,但由于本次勘查成井 1 眼,取得参数有限。除通过测试得到的参数外采用经验值。该地热井含水层岩性为砂岩和砂砾岩,通过实测、试验结果计算或取自相关资料对该地热储资源

48、/储量计算的参数取值,具体如下:(1)热储几何参数:;297.38KmA md6 .88mH119(2)热储物理参数:;Ctor5332600mkgr878rc)(CkgJo;。 186. 0S0.02831000mkgw4180wc)(CkgJo6.3 地热储量计算对于地热储量的计算采用热储法。热储法主要用于计算热储中储存的热量,估计热田地热资源的潜力,计算公式如下: )()(1 (021210ttcQQwASHQdAQQQQttcAdQrQwQrQrwwLLrrr式中:热储中储存的热量,单位为焦( ) ;QJ 岩石中储存的热量,单位为焦( ) ;QrJ 热储中储存的水量,单位为立方米()

49、;LQ3m辽宁凌海西八千地段深层地热勘查报告 第 30 页 辽宁省第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 截止到计算时刻,热储孔隙中热水的静储量,单位为1Q立方米() ;3m 水位降低到目前取水能力极限深度时热储所释放的水2Q量,单位为立方米() ;3m 水中储存的热量,单位为焦( ) ;QwJ 计算区面积,单位为立方米() ;A3m 热储厚度,单位为立方米() ;d3m 热储岩石密度,单位为千克每立方米() ;r3mkg 热储岩石比热,单位为焦每千克摄氏度;rc)(CkgJo 热储岩石的孔隙度,无量纲; 热储温度,单位为摄氏度() ;rtCo 当地年平均气温,单位为摄氏度() ,取;0tCo0tCo5 .

50、 9 地热水密度,单位为千克每立方米() ;w3mkg 弹性释水系数,无量纲;S 计算起始点以上高度,单位为米() ;Hm 水的比热,单位为焦每千克摄氏度。wc)(CkgJo;396110642. 06 .88186. 01097.38mdAQ;3926210130. 0119108 . 21097.38mASHQ;392110772. 0mQQQL;JttcQQwrwwL189010141. 0)5 . 953(1000418610772. 0)(JttcAdQrrrr186010243. 0)5 . 953(71. 087826006 .881097.38)(1 (;JQwQrQ18103

51、84. 0辽宁凌海西八千地段深层地热勘查报告 第 31 页 辽宁省第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 6.4 地热流体可开采量计算与评价6.4.16.4.1 地热流体可开采量计算地热流体可开采量计算通过抽水试验得到了降深达 15.46m 时稳定的水量,为了保证可持续开采,采用 1054m3/d 作为地热流体的可开采量。根据地热流体可开采量所采出的热量,按下式计算地热田的产能(热能) 。 )(1868. 40ttQWt式中:热功率,单位为千瓦() ;WtKW 地热流体可开采量,单位为升每秒() ;QsL 地热流体温度,单位为摄氏度() ;tCo 当地年平均气温,单位为摄氏度() ;0tCo4.1868单位

52、换算系数。;sLdmQ199.1210543Cto53Cto5 . 90KWWt310222. 2)5 . 953(199.121868. 46.4.26.4.2 地热流体开采评价地热流体开采评价(1)西八千地热田可开采年限评价水位降低到目前取水能力极限深度时热储所释放的水量,可开采量为 1054m3/d。经计算,上述水量可供开采3921013. 0mQ利用 338 年。(2)地热流体开采利用的节煤减排量评价地热流体年开采累计可利用的热能量按下式估算:辽宁凌海西八千地段深层地热勘查报告 第 32 页 辽宁省第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 KDWtWt4 .86式中:开采一年可利用的热能,单位为兆焦(

53、);WtMJ 全年开采日数,单位为天( ) ;Dd 热功率,单位为千瓦() ;WtKW 86.4单位换算系数; 热效比(按燃煤锅炉的热效率 0.6 计算) 。KMJWt8310168. 16 . 010222. 23654 .861)节煤量:地热水开采一年所获热量与之相当的节煤量表 1考虑热效率折算后的热能节煤量(M) J910)( atM Wt计算式71868. 4WtM;JMJWt14810168. 110168. 1。atM3510985. 371868. 410168. 12)减排量: 地热水开采一年相当节煤量的减排量表 2项目二氧化碳(CO2)二氧化硫(SO2)氮氧化物(NOx)悬浮

54、质粉尘煤灰渣单位t/at/at/at/at/a计算式(1)=2.386%M(2)=1.7%M(3)=0.6%M(4)=0.8%M(5)=0.1%M项目二氧化碳CO2二氧化硫SO2氮氧化物NOx悬浮质粉尘煤灰渣注:煤灰渣不属于大气排放,属于固体废物排放。辽宁凌海西八千地段深层地热勘查报告 第 33 页 辽宁省第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 二氧化碳:;atatM08.9510985. 3%386. 213二氧化硫:;atatM75.6710985. 3%7 . 123氮氧化物:;atatM91.2310985. 3%6 . 033悬浮质粉尘:;atatM88.3110985. 3%8 . 043煤灰渣

55、:。atatM99. 310985. 3%1 . 0533)节省治理费用:节省治理费表 3二氧化碳CO2二氧化硫SO2氮氧化物NOx悬浮质粉尘煤灰渣0.1 元/kg1.1 元/kg2.4 元/kg0.8 元/kg运输费元;9508950801 . 01S元;74525677501 . 12S元;57384239104 . 23S元。25504318808 . 04S除了煤灰渣运输费外,每年共节省治理费 16.7 万元。辽宁凌海西八千地段深层地热勘查报告 第 34 页 辽宁省第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 7 地热流体质量评价地热流体质量评价依据地热资源地质勘查规范 (GB/T116152010)对地

56、下热水进行质量评价。7.1 地热流体不同用途评价:1)理疗热矿水水质评价经测定,该地热流体的井口温度 T=53,F 和 I 浓度分别为 1.5 mg/L、1.86 mg/L。根据理疗热矿水水质标准 T34,为温水;F和 I 的浓度均大于 1 mg/L,达到医疗价值浓度,具有医疗价值。I同时达到了矿水浓度。2)生活饮用水评价该地热流体中氯化物、氟化物、溶解性固体的浓度分别296mg/L、1.5 mg/L、1422 mg/L,超过国家标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规定的限值 250 mg/L、1.0 mg/L、1000 mg/L,各项分别超标 46 mg/L、0.5 mg/L、4

57、22 mg/L,所以不可以作为生活饮用水源。3)农业灌溉用水评价该地热流体的温度 T=51,不符合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2005)规定的 T 35,但经过混入冷水或利用供暖后尾水等降温措施后达到规定温度要求的仍可用于农田灌溉。4)渔业用水评价辽宁凌海西八千地段深层地热勘查报告 第 35 页 辽宁省第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 该地热流体中硫化物、氟化物的浓度分别为 19.4 mg/L、1.5 mg/L,超过渔业水质标准(GB11607-89)规定的标准值 0.2 mg/L、1.0mg/L,各项分别超标 19.2 mg/L、0.5 mg/L,所以不可用于渔业用水。7.2 地热流体腐蚀性评价

58、水质分析结果得知,该地热流体 PH=8.30,属碱性水,可采用下式进行计算。 )(008. 132rHCOrMgkk式中: 离子含量的每升毫克当量(毫摩尔)数;r腐蚀系数;kk经计算:0 并且 据此可以判定该地热流kk00503. 02Cakk体对金属来说为非腐蚀性水。7.3 地热流体结垢评价1)锅垢总量衡量地热流体的结垢性: 锅垢总量的计算采用下式:;2232059201736rCarMgrAlrFeCSH式中:地热流体中的悬浮物含量,单位为毫克每升;S)/(Lmg胶体含量,单位为毫克每升;C32322OAlOFeSiOC)/(Lmg辽宁凌海西八千地段深层地热勘查报告 第 36 页 辽宁省第

59、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 离子含量的每升毫克当量数。r;LmmolmolgLmgrFe/10143. 72/56/02. 042;LmgrAl/03;LmmolrMg/61. 02;LmmolrCa/11. 12的浓度 ,换算得:的浓度为;32SiOHLmg /1 .222SiOLmg /2 .17悬浮物含量、和的浓度均取 0, ;32OFe32A OlLmgC/2 .17计算得,锅垢总量,称为锅垢很少的地热L/125L/9 .940mgmgH 流体。(2)碳酸钙结垢趋势判断:该地热流体中氯离子含量较高(超过 25%摩尔当量),采用拉伸指数判断碳酸钙的结垢趋势和腐蚀程度。LI;ALKSOCLLI

60、4式中: 拉伸指数;LI 总碱度,即重碳酸根离子摩尔浓度;ALK3HCO 氯化物浓度,;CLLmmol /35. 8硫酸盐浓度,4SOLmmol /4 . 0经计算: ,地热流体不结垢,有轻腐蚀性。5 . 052. 03.0LI辽宁凌海西八千地段深层地热勘查报告 第 37 页 辽宁省第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 辽宁凌海西八千地段深层地热勘查报告 第 38 页 辽宁省第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 8 地热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地热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8.1 地热资源开发利用西八千地热井成井深度为 1483.26m,深度适宜,风险很小,地热资源开发是经济的。经抽水试验,地下热水降深 15.46m 时涌水量达

61、1054m3/d,地热井地热流体的单位产量为 68.3 m3/dm,该地区属适宜开采区。经实测,西八千地热井口出水最高温度达 53,按地热资源温度分级属低温地热资源温热水级别,可主要用于供生活热水、理疗、温泉洗浴、采暖、农业温室及水产养殖等。根据水温、水质和地区实际情况,采取改变水质、降低水温等适当的措施,将地下热水开发利用,建议如下:(1)供生活热水除了饮用外,53的热水基本能够满足当地人们的生活所需。按 16m3/(年人)计算,每年可满足 24000 人的生活需求。供生活热水将改善当地人的生活条件,节约能源。(2)温泉洗浴西八千地理位置优越,交通较为便利,距锦州市、盘锦市和葫芦岛市距离均不

62、超 100km,客源充足。开发为洗浴疗养可以弥补锦州地区无温泉洗浴的空白,同时可以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按0.4m3/(人次)计算,每年能够为 96 万人次提供温泉洗浴。辽宁凌海西八千地段深层地热勘查报告 第 39 页 辽宁省第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 (3)理疗由于水中含有,达到了医疗价值浓度,可开发热水直接利用于理疗, 这将有益于人们的身心健康。按 100m3/(床位年)计算,每年可为 3847 人提供保健服务。(3)采暖53的地下热水可直接用于当地居民的冬季采暖,节省能源。采暖后的热水温度有所降低,还可以利用为温水养殖、温水灌溉等,实现地下热水的梯级开发利用。按 50W/m2计算,每年可以满足

63、供暖4104 m2面积。(4)农业温室西八千地热井周围均为农田,田地平整,适宜棚室蔬菜种植和花卉栽培,利用温水灌溉,既可以节约能源,又可促进经济发展,成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按 80W/m2计算,每年可供 2.7104 m2面积的温室利用。(5)水产养殖地下热水经取暖利用或冷水混合至 30左右的温水,适宜罗非鱼、地图鱼、七彩鱼、曼鱼、甲鱼等到鱼种的生长。利用温水发展热带鱼养殖业,可显著提高经济效益。按 6m3/(m2年)计算,每年可满足 6.4104 m2的水产养殖。8.2 地热资源与环境的保护随着地下热水的开发利用,必然会影响着地热资源本身和环境,辽宁凌海西八千地段深层地热勘查报告 第 40

64、 页 辽宁省第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 我们将采取一系列措施,保证地下水的开采和排放规范,减少或避免破坏含水层和环境污染。尽管本次勘查未进行水中气体成分的分析,但根据现场观察和工作经验可以判断地下热水中含有大量 CH4气体。可以采取收集点燃的办法避免大气污染,同时考虑燃烧热量的利用。地下热水中溶解性总固体含量为 1422mg/l,按照排放的要求进行排放,对于理疗和洗浴直接利用的热水应处理后排放,对于采暖等间接利用的可采取回灌的方式排放。地下热水取自深 1000m 以下的热储层中,开采的深度较大,上部岩层为砂岩和泥岩互层,热储层为砂砾岩,各岩性压缩系数小,可不考虑地下水的开采对地面沉降的影响。勘查

65、区最近处距海 2km,地热井距海 7km,距离较近,但地下热水的开采深度较大,且上部有多层泥岩隔水层,据此推断地下热水的开采引起海水入侵的可能性小。上部含水层与热储层有一定的水力联系,对于长期大量的开采地下热水,对于浅层地下水质、水量的影响甚至引发海水入侵等问题应采取监测措施定期监测,防患于未然。辽宁凌海西八千地段深层地热勘查报告 第 41 页 辽宁省第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 9结论与建议结论与建议9.1 结论(1)勘查区位于锦州市凌海市西八千乡,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勘查面积 38.97k。所处地貌单元为平原区,地形平坦。属暖温带大陆性半湿润半干旱季风气候区,区内多年平均气温 9.5。大凌河由

66、其东部 500m 处流过。(2)勘查区区域上位于下辽河盆地西部边缘地带,下辽河盆地主要发育地层为第四系、上第三系明化镇组和馆陶组、下第三系东营组、沙河街组。按地层时代从新到老可分为三个热储系统。上部为上第三系热储系统、中部为下第三系热储系统、下部为古潜山热储系统。盆地中幔隆区地温梯度值为 2.853.96/100m。主要热源为深部幔源热,属传导型地热。勘查区位于辽宁中部鼻状幔隆区彰武菊花幔凸。勘查区重力布伽正异常显示,重力异常值为010 毫伽。该地区为地势沉降区,地幔隆起,地壳较薄。地壳厚度较小,约 34.0km。(3)西八千地段地热田位于下辽河地热田的迳流区。该地热田的边界除西南部为相对隔水边界外,其它各方向均为透水边界。热储层为第三系沙河街组三段砂岩和砂砾岩,埋深 1143m,其平均的渗透系数为 1.2m/d。热储基底可能为太古界混合花岗岩。热储上部的明化镇组、馆陶组、东营组和沙河街组一、二段的泥岩均视为热辽宁凌海西八千地段深层地热勘查报告 第 42 页 辽宁省第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 储的盖层。(4)勘查区的地温来源于大地热流,大地热流值约为64mW/m2,地温在平面分布上基本一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