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论文)基于台达PLC的三相电机控制系统

上传人:1777****777 文档编号:39312682 上传时间:2021-11-10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61.5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毕业设计(论文)基于台达PLC的三相电机控制系统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毕业设计(论文)基于台达PLC的三相电机控制系统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毕业设计(论文)基于台达PLC的三相电机控制系统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资源描述:

《毕业设计(论文)基于台达PLC的三相电机控制系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设计(论文)基于台达PLC的三相电机控制系统(1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基于PLC控制电机变频调速系统学生姓名: 学号:20085042009物理电子工程学院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指导老师: 职称:讲师摘 要:本设计选择台达可编程控制器DVP-SS小型机为核心部件,着重进行硬件接口设计,利用梯形图和语句表进行编程,实现了三相异步电机控制系统的自动化,在此基础上,利用人机界面使得该系统的控制更加人性化。该系统控制编程容易,功能扩展方便,而且结构简单,抗干扰能力强。关键词:三相电机;可编程控制;自动化 The Traffic Light Control System Based on S7-200Abstract:This design chooses Siemens P

2、LC S7-200 as the main components, focus on the hardware interface design, make use of the ladder diagram and the sentence form to carry out a programming, the realization of the traffic lights at the crossroads automation control system, its easy to program, and to expand the functions, has simple s

3、tructure and strong anti-interference ability.Keywords:Traffic control;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Automation引言可编程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缩写PLC)是以微处理器为基础,综合计算机、通信、联网以及自动控制技术而开发的新一代工业控制装置。可编程序控制器是随着技术的进步与现代社会生产方式的转变,为适应多品种.小批量生产的需要,生产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工业控制装置。PLC从1969年问世以来,由于其具有通用灵活的控制性能简单方便的使用性能,可以适

4、应各种工业环境的可靠性,因此在工业自动化各领域取得了广泛的应用。PLC不仅控制功能增强,同时可靠性提高,功耗、体积减小,成本降低,编程和故障检测更加灵活方便,而且具有通信和联网、数据处理和图象显示等功能,使PLC真正成为具有逻辑控制、过程控制、运动控制、数据处理、联网通信等功能的名符其实的多功能控制器。有人将它与数控技术、CAD/CAM技术、工业机械人技术并称为现代工业自动化技术的四大支柱1。可编程序控制器在我国的发展与应用已有30多年的历史,现在它已经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的各个工业生产领域,成为提高传统工业装备水平和技术能力的重要设备和强大支柱。PLC由于采用现代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严格的生产

5、工艺制造,内部电路采取了先进的抗干扰技术,PLC带有硬件故障自我检测功能。出现故障时可及时发出警报信息。在应用软件中,应用者还可以编入外围器件的故障自诊断程序,使系统中除PLC以外的电路及设备也获得故障自诊断保护。这样,整个系统将有极高的可靠性。1绪论在针对三相异步电机的控制上,若想实现其控制的智能及自动化,一般需要使用变频器。而对于变频器的控制,国内外多使用PLC通过各种通信协议对其控制。PLC和变频器是自动化设备上最常见的部件。其最初的控制型式大多是用PLC的I/O点和模拟量模块直接控制变频器的启停和实现调速,但这种控制方式有两大弊端,最大的弊端是占用PLC的I/O点和需要增加昂贵的模拟量

6、模块,造成控制成本的增加。当被控制的变频器数量较多时,此弊端更是明显。第二个弊端是模拟量控制容易受干扰,传输距离也容易受限制。近几年来自动化产品不断更新换代,性能不断提升,功能日益强大。在小型PLC方面这个变化更加明显,现在的小型PLC不仅执行速度大大提高,指令功能日益丰富,更重要的是大都支持多种通讯协议,并提供了更多的通讯接口。同时大多的变频器也具有了RS485接口,也能支持多种通讯协议,最常见的就是ModBus协议。这种技术的进步为PLC和变频器通讯的实现,提供了软件上的协议和硬件上的物理接口,从而为低成本高性能的通讯控制的实现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自动化程度要求越来越

7、高,原有的三相异步电机控制系统远远不能满足当前高度自动化的需要。可编程控制器三相异步电机控制系统集成自动控制技术、计量技术、新传感器技术、计算机管理技术于一体的机电一体化产品;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对生产过程进行集中监视、控制管理和分散控制;充分吸收了分散式控制系统和集中控制系统的优点,采用标准化、模块化、系统化设计,配置灵活、组态方便4。根据三相异步电机控制系统的要求与特点,本设计采用台达公司DVP-SS型PLC。台达PLC具有性价比高、小型化、高速度、可以接各种输出、输入扩充设备,有丰富的特殊扩展设备等特点。本设计就是应用台达可编程序控制器DVP-SS对三相异步电机控制系统实现控制。2 PLC

8、概述可编程控制器是以微处理器为基础,综合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和通讯技术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工业控制装置,它将传统继电器控制技术和现代计算机信息处理两者的优点结合起来成为工业自动化领域中最重要和应用最多的控制设备,并已跃居工业生产自动化三大支柱(可编程控制器、机器人、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的首位。可编程控制器(简称PLC)是在继电器控制和计算机技术的基础上开发出来的,并逐渐发展成以微处理器为核心,集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及通讯技术于一体的一种新型工业控制装置。可编程控制器以其可靠性高,组合灵活,编程简单,维护方便等独特优势被日趋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的各个控制领域,它的应用深度和广度已成为一个

9、国家工业先进水平的重要标志。由于早期的可编程控制器只是用来取代继电器,控制执行逻辑运算、计时、计数等顺序控制功能,因此人们称之为可编程序逻辑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简称PLC2。2.1 PLC的硬件结构PLC 实质是一种专用于工业控制的计算机其硬件结构基本上与微型计算机从结构上分,PLC分为固定式和组合式(模块式)两种。固定式PLC包括CPU板、I/O板、显示面板、内存块、电源等,这些元素组合成一个不可拆卸的整体。模块式PLC包括CPU模块、I/O模块、内存、电源模块、底板或机架,这些模块可以按照一定规则组合配置5。其结构如图1所示。图1 PLC的结

10、构图中央处理单元(CPU)是PLC 的控制中枢,它按照PLC 系统程序赋予的功能接收并存储从编程器键入的用户程序和数据、检查电源、存储器I/O以及警戒定时器的状态;并能诊断用户程序中的语法错误。当PLC 投入运行时,首先它以扫描的方式接收现场各输入装置的状态和数据,并分别存入I/O 映象区,然后从用户程序存储器中逐条读取用户程序,经过命令解释后,按指令的规定执行逻辑或算数运算的结果送入I/O 映象区或数据寄存器内,等所有的用户程序执行完毕之后,最后将I/O 映象区的各输出状态或输出寄存器内的数据传送到相应的输出装置,如此循环运行直到停止运行6。2.2 PLC的工作原理当PLC投入运行后,其工作

11、过程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即输入采样、用户程序执行和输出刷新三个阶段。完成上述三个阶段称作一个扫描周期。在整个运行期间,PLC的CPU以一定的扫描速度重复执行上述三个阶段。PLC的运行阶段的工作原理图如图2所示。图2 PLC的运行阶段工作原理图(1)输入采样阶段。在输入采样阶段,PLC以扫描方式依次地读入所有输入状态和数据,并将它们存入I/O映象区中的相应得单元内。输入采样结束后,转入用户程序执行和输出刷新阶段。在这两个阶段中,即使输入状态和数据发生变化,I/O映象区中的相应单元的状态和数据也不会改变。因此,如果输入是脉冲信号,则该脉冲信号的宽度必须大于一个扫描周期,才能保证在任何情况下,该输入均

12、能被读入7。 (2)用户程序执行阶段。在用户程序执行阶段,PLC总是按由上而下的顺序依次地扫描用户程序(梯形图)。在扫描每一条梯形图时,又总是先扫描梯形图左边的由各触点构成的控制线路,并按先左后右、先上后下的顺序对由触点构成的控制线路进行逻辑运算,然后根据逻辑运算的结果,刷新该逻辑线圈在系统RAM存储区中对应位的状态;或者刷新该输出线圈在I/O映象区中对应位的状态;或者确定是否要执行该梯形图所规定的特殊功能指令。在用户程序执行过程中,只有输入点在I/O映象区内的状态和数据不会发生变化,而其他输出点和软设备在I/O映象区或系统RAM存储区内的状态和数据都有可能发生变化,而且排在上面的梯形图,其程

13、序执行结果会对排在下面的凡是用到这些线圈或数据的梯形图起作用;相反,排在下面的梯形图,其被刷新的逻辑线圈的状态或数据只能到下一个扫描周期才能对排在其上面的程序起作用。(3)输出刷新阶段。当扫描用户程序结束后,PLC就进入输出刷新阶段。在此期间,CPU按照I/O映象区内对应的状态和数据刷新所有的输出锁存电路,再经输出电路驱动相应的外设。这时,才是PLC的真正输出8。2.3 PLC的编程语言编程语言是PLC的重要组成部分,PLC为用户提供了完整的编程语言,以适应用户编程的需要。利用编程语言,按照不同的控制要求编写不同的控制程序,这相当于设计和改变几点起的硬件接线线路,这就是所谓的“可编程序”。程序

14、由编程器送到PLC内部的存储器中,它也能方便地读出、检查与修改9。PLC共有5种标准编程语言,其中有三种图形语言,即梯形图(LD,Ladder Diagram)、功能块图(FBD,Function Block Diagram),和顺序功能图(SFC,Sequential Function Chart),两种文本语言,即结构化文本(ST,Structured Text)和指令表(IL,Instruction List)。其中梯形图是最早使用的一种PLC语言,也是现在最常用的编程语言10。它是从继电气控制系统原理图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它继承了继电气控制系统中的基本工作原理和电器逻辑关系的表达方法,

15、梯形图预计电气控制系统梯形图的基本思想是一致的,只是在使用符号和表达方式上有一定区别,所以在逻辑控制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它的最大特点就是直观、清晰。2.4 通讯协议communications protocolModbus 协议是应用于电子控制器上的一种通用语言。通过此协议,控制器相互之间、控制器经由网络(例如以太网)和其它设备之间可以通信。它已经成为一通用工业标准。有了它,不同厂商生产的控制设备可以连成工业网络,进行集中监控。此协议定义了一个控制器能认识使用的消息结构,而不管它们是经过何种网络进行通信的。它描述了一控制器请求访问其它设备的过程,如何回应来自其它设备的请求,以及怎样侦测错误

16、并记录。它制定了消息域格局和内容的公共格式。 当在一Modbus网络上通信时,此协议决定了每个控制器须要知道它们的设备地址,识别按地址发来的消息,决定要产生何种行动。如果需要回应,控制器将生成反馈信息并用Modbus协议发出。在其它网络上,包含了Modbus协议的消息转换为在此网络上使用的帧或包结构。这种转换也扩展了根据具体的网络解决节地址、路由路径及错误检测的方法。 Modbus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标准、开放,用户可以免费、放心地使用Modbus协议,不需要交纳许可证费,也不会侵犯知识产权。目前,支持Modbus的厂家超过400家,支持Modbus的产品超过600种。 (2)Modbu

17、s可以支持多种电气接口,如RS-232、RS-485等,还可以在各种介质上传送,如双绞线、光纤、无线等。 (3)Modbus的帧格式简单、紧凑,通俗易懂。用户使用容易,厂商开发简单。 标准的Modbus口是使用一RS-232C兼容串行接口,它定义了连接口的针脚、电缆、信号位、传输波特率、奇偶校验。控制器能直接或经由Modem组网。 控制器通信使用主从技术,即仅一设备(主设备)能初始化传输(查询)。其它设备(从设备)根据主设备查询提供的数据作出相应反应。典型的主设备:主机和可编程仪表。典型的从设备:可编程控制器。 主设备可单独和从设备通信,也能以广播方式和所有从设备通信。如果单独通信,从设备返回

18、一消息作为回应,如果是以广播方式查询的,则不作任何回应。Modbus协议建立了主设备查询的格式:设备(或广播)地址、功能代码、所有要发送的数据、一错误检测域。 从设备回应消息也由Modbus协议构成,包括确认要行动的域、任何要返回的数据、和一错误检测域。如果在消息接收过程中发生一错误,或从设备不能执行其命令,从设备将建立一错误消息并把它作为回应发送出去。控制器可使用ASCII 或RTU 通讯模式,在标准Modbus上通讯。在配置每台控制器时,用户须选择通讯模式以及串行口的通讯参数。(波特率,奇偶校验等),在Modbus总线上的所有设备应具有相同的通讯模式和串行通讯参数。 选择ASCII 或RT

19、U 模式用于标准的Modbus总线。它定义了总线上串行传输信息区的“位”的含义,决定信息打包及解码方法。 ASCII模式当控制器以ASCII 模式在Modbus总线上进行通讯时,一个信息中的每8 位字节作为2 个ASCII 字符传输的,这种模式的主要优点是允许字符之间的时间间隔长达IS ,也不会出现错误。 ASCII 码每一个字节的格式: 编码系统: 16 进制,ASCII 字符0-9,A-F 1 个16 进制 数据位: 1起始位 7 位数据,低位先送 奇/ 偶校验时1 位;无奇偶校验时 0 位 (LRC )1 位带校验 1 停止位;无校验 2 止位 错误校验区: 纵向冗余校验 RTU模式 控

20、制器以RTU 模式在Modbus总线上进行通讯时,信息中的每 8 位字节分成 2 个4 位16 进制的字符,该模式的主要优点是在相同波特率下其传输的字符的密度高于ASCII 模式,每个信息必须连续传输。 RTU 模式中每个字节的格式: 编码系统:8 位二进制,十六进制 0-9,A-F 数据位: 1起始位 8 位数据,低位先送 奇/ 偶校验时1 位;无奇偶校验时 0 位 停止位1 位(带校验); 停止位2 位(无校验) 带校验时1 位停止位;无校验时2 位停止位 错误校验区:循环冗余校验(CRC) 网络上的设备连续监测网络上的信息,包括静止时间。当接收第一个地址数据时,每台设备立即对它解码,以决

21、定是否是自己的地址。发送完最后一个字符号后,也有一个3.5个字符的静止时间,然后才能发送一个新的信息。 整个信息必须连续发送。如果在发送帧信息期间,出现大于1.5个字符的静止时间时,则接收设备刷新不完整的信息,并假设下一个地址数据。 同样一个信息后,立即发送的一个新信息,(若无 3 。5 个字符的静止时间)这将会产生一个错误。是因为合并信息的CRC校验码无效而产生的错误。 2.5 PLC的RS485接口的特点RS485接口是在我们熟知的RS232接口的基础上推出的性能更优的一种串口。RS-485采用平衡发送和差分接收,因此具有抑制共模干扰的能力。加上总线收发器具有高灵敏度,能检测低至200mV

22、的电压,故传输信号能在千米以外得到恢复。由于RS-485接口具有良好的抗噪声干扰性,长的传输距离和多站功能等优点,它成为应用越来越广泛的串行接口。此外,RS485接口组成的半双工网络一般只需二根屏蔽双绞电线,这为长距离的通讯线路节省了很多配线,降低了系统的成本。1. RS-485 的电气特性: 发送端:逻辑1以两线间的电压差为+(2 至6) V 表示;逻辑0以两线间的电压差为-(2 至6)V 表示。接收端:A比B高200mV以上即认为是逻辑1,A 比B 低200mV 以上即认为是逻辑0。2. RS-485(或 RS-422)的接线:3. RS-485 的数据最高传输速率为10Mbps。但是由于

23、RS-485 常常要与PC 机的RS-232口通信,所以实际上一般最高115.2Kbps。又由于太高的速率会使RS-485 传输距离减小,所以往往为9600bps 左右或以下。4. RS-485 接口是采用平衡驱动器和差分接收器的组合,抗噪声干扰性好。5. RS-485接口的最大传输距离标准值为1200米(9600bps时),实际上可达3000米,RS-485 接口在总线上是允许连接多达128个收发器、即RS-485 具有多机通信能力,这样用户可以利用单一的RS-485 接口方便地建立起设备网络。因RS-485 接口具有良好的抗噪声干扰性,长的传输距离和多站能力等上述优点就使其成为首选的串行接

24、口。因为RS485 接口组成的半双工网络,一般只需二根信号线,所以RS485 接口均采用屏蔽双绞线传输。RS-485 的国际标准并没有规定RS485 的接口连接器标准、所以采用接线端子或者DB-9、DB-25 等连接器都可以。RS-485 接口是事实工业标准。2.6 PLC的特点2.6.1 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强高可靠性是电气控制设备的关键性能。PLC专为工业控制设计的,在设计和制造过程中采用严格的生产工艺制造,在硬件和软件上都采用了许多抗干扰的措施,如屏蔽、滤波、隔离、故障诊断和自动恢复等。PLC是以集成电路为基本元件的电子设备,没有真正的接点,元件的使用寿命长,这些都大大提高PLC的可靠性

25、和抗干扰性6。2.6.2 编程简单、易学PLC作为通用工业控制计算机,是面向工矿企业的工控设备,所以它采用了大多数技术人员熟悉的梯形图语言,梯形图语言与继电器原理相似,形象直观,易学易懂。2.6.3 功能完善、通用性强PLC发展到今天,除了具有模拟和数字量输入/输出、逻辑运算和定时、计数、数据处理、通信等功能外,还可以实现顺序、位置和过程控制。目前PLC的产品已经标准化、系列化、模块化,具有各种样式、模拟量的输入/输出接口,用户可以根据需求灵活的对系统进行控制;再加上PLC通信能力的增强及人机界面技术的发展,使用PLC组成各种控制系统变得非常容易。2.6.4 设计、安装、调试工作量小,维护方便

26、在传统的继电器控制系统中,逻辑控制功能是通过导线来实现的,要改变控制功能必须改变导线的接线方式。PLC用软件取代了继电器控制系统中各种功能的继电器,内部需接线和焊接,只要进行外部接线和程序编写就可以了,通过执行存储器中的程序实现系统的控制要求。当生产工艺发生改变时,只要修改程序即可。使控制系统设计及建造的周期大大缩短,维护起来容易。而PLC用户的程序大部分可以在实验室进行模拟调试,方使快捷7。2.7人机界面概念介绍人机界面(HumanMachine Interaction,简称HMI),是人与计算机之间传递、交换信息的媒介和对话接口,是计算机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人和机器在信息交换和功能上接

27、触或互相影响的领域或称界面所说人机结合面,信息交换,功能接触或互相影响,指人和机器的硬接触和软触,此结合面不仅包括点线面的直接接触,还包括远距离的信息传递与控制的作用空间。人机结合面是人机系统中的中心一环节,主要由安全工程学的分支学科安全人机工程学去研究和提出解决的依据,并过安全工程设备工程学,安全管理工程学以及安全系统工程学去研究具体的解决方法手段措施安全人机学。它实现信息的内部形式与人类可以接受形式之间的转换。凡参与人机信息交流的领域都存在着人机界面。现在大量运用在工业与商业上,简单的区分为“输入”(Input)与“输出”(Output)两种,输入指的是由人来进行机械或设备的操作,如把手、

28、开关、门、指令(命令)的下达或保养维护等,而输出指的是由机械或设备发出来的通知,如故障、警告、操作说明提示等,好的人机接口会帮助使用者更简单、更正确、更迅速的操作机械,也能使机械发挥最大的效能并延长使用寿命,而目前市面上所指的人机接口则多界狭义的指在软件人性化的操作接口上。3总体设计3.1 控制要求三相电机控制系统的控制要求如下:1.当启动开关接通时,系统开始工作,且电机实现正转。2.电机启动状态下,按下反转按钮时,电机实现反转,若此时电机处于反转状态,则再次按下反转按钮,可实现电机的正反转切换。3.电机工作状态下,按下加速或者加速键可以均匀调节电机转动速度。4.无论电机在何种状态下,按下停止

29、键,电机将停止。5.将以上的控制按钮利用人机界面制作出来,并实现控制。3.2 系统设计方案分析按照交通灯系统控制要求,结合台达DVP-SS可编程控制器的特性,设计思想分析如下:给一个启动的输入信号,要配合一个启动的按钮,当启动启动按钮动作,系统工作11。首先,电机处于正转状态。4硬件设计4.1 PLC的接线形式PLC的三相异步电机控制系统结构图14如下图5所示:图5 PLC的三相异步电机控制系统结构图端口I0.0-I0.4为接入系统控制按键的传送信号,端口I0.0接电机启动键,端口I0.1接电子反转控制键,端口I0.2接电机加速控制键,端口I0.3接电机减速控制键,端口Q0.4接电机停止控制键

30、。4.2 PLC的地址分配列出交通信号灯PLC的输入/输出点分配表,见表2。表2 交通信号灯PLC的输入/输出点分配表输入信号输出信号名称代号输入点编号名称代号输出点编号启动键SDI0.0电机M1Q0.0反转键I0.1加速键I0.2减速键I0.3停止键I0.45软件设计5.1系统的梯形图5.2 系统程序分析当开关启动合上时,I0.0触点接通,T33通电待25秒后动作(南北红灯熄灭),T98通电待20秒后动作(东西绿灯闪烁),Q0.1得电,南北红灯亮;同时Q0.1的动合触点闭合,Q0.2线圈得电,东西绿灯亮。维持到20秒,T98的动合触点接通,T99通电待3秒后动作(东西黄灯亮),与T98触点串

31、联的T32动合触点每隔0.5秒导通0.5秒,从而使东西绿灯闪烁。又过3秒,T100通电待2秒后动作(东西黄灯灭),T99的动断触点断开,Q0.2线圈失电,东西绿灯灭;此时T99的动合触点闭合,Q0.3线圈得电,东西黄灯亮。再过2秒后,T100的动断触点断开,Q0.3线圈失电,东西黄灯灭。此时自开关闭合南北红灯亮起累计时间达25秒,T33的动断触点断开,Q0.1线圈失电,南北红灯灭;T33的动合触点闭合,T97通电待30秒后动作(东西红灯熄灭),T34通电待25秒后动作(南北绿灯闪烁),Q0.4线圈得电,东西红灯亮,Q0.4的动合触点闭合,Q0.5线圈得电,南北绿灯亮。又经过25秒,T34动合触

32、点闭合,T35通电待3秒后动作(南北黄灯亮),与T34触点串联的T32的触点每隔0.5秒导通0.5秒,从而使南北绿灯闪烁。闪烁3秒,T34动断触点断开,Q0.5线圈失电,南北绿灯灭;此时T35的动合触点闭合,Q0.6线圈得电,南北黄灯亮。维持2秒后,T36动断触点断开,Q0.6线圈失电,南北黄灯灭。自南北红灯灭及东西红灯亮累计时间达30秒钟,T97的动断触点断开,T33动断触点复位,Q0.2线圈失电,即维持了30秒的东西红灯灭。T33动断触点复位断开时,T97定时器失电,T97的动断触点复位闭合,只要不断开按钮启动,系统继续循环下去16。6系统检测与调试6.1 硬件调试硬件调试是利用开发系统、

33、基本测试仪器(万用表、示波器等),检查用户系统硬件中存在的故障。硬件调试可分为静态调试与动态调试两步进行。静态调试是在用户系统未工作时的一种硬件检测,分为目测、用万能表测试、加电测试、联机检查四步进行。第一步:目测,检查外部的各种元件或者电路是否有断点;第二步:用万用表测试,先用万用表复核目测中有疑问的连接点,再检测各种电源线与地线之间是否有短路现象;第三步:加电检测,给板加电,检测所有的插座或是器件的电源端是否符合要求的值;第四步:是联机检查,因为只有用可编程控制器开发系统才能完成对用户系统的调试。 动态调试是在用户系统工作的情况下发现和排除用户系统硬件中存在的器件内部故障、器件连接逻辑错误

34、等的一种硬件检查。动态调试的一般方法是由近及远、由分到合。由近及远是将信号流经的各器件按照距离可编程控制器的逻辑距离进行由近及远的分层,然后分层调试。调试时,仍采用去掉无关元件的方法,逐层调试下去,就会定位故障元件了。由分到合是指首先按逻辑功能将用户系统硬件电路分为若干块,当调试电路时,与该元件无关的 器件全部从用户系统中去掉,这样可以将故障范围限定在某个局部的电路上。当各块电路无故障后,将各电路逐块加入系统中,在对各块电路功能及各电路间可能存在的相互联系进行调试16。由分到合的调试既告完成。 6.2 软件调试软件调试是通过对拥护程序的汇编、连接、执行来发现程序中存在的语法错误与逻辑错误并加以

35、排除纠正的过程。程序后,编辑,查看程序是否有逻辑的错误。如果出现故障,应返回编程环境,检查梯形图的错误并修改程序再进行调试,如此反复直到调试成功。结论当我知道我的课题是基于台达DVP-SS的三相异步电机控制系统的设计,我想这个课题是很容易的,毕竟之前做过相关的实验。当真正开始着手的时候,还是觉得有困难的,有些东西以前学了,但现在用起来可能又有点疑问。遇到这些问题的时候都能让我主动去翻书,复习这些陌生的知识。我认为这是一种最好的学习方法通过实践去检验自己的知识。这个只有自己投入进去,才能发现自己知识点的欠缺。查找资料也是一件繁琐的事情,虽说网上有资料但要找到一些真正有用的资料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36、需要耐心查找。但是这次毕业时机却使我获得了更多,我对之前只是粗略的学过的PLC有了一个更加深刻的认识,更重要的是,我学会利用PLC来做一些跟生活紧密相关的应用性的东西,而不是像以前一样学习理论的知识却不知道该如何应用它,同时也使我更清晰了四年来学习电子专业的脉络。更加体会到PLC的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强,通用性强,控制程序可变,使用方便等优点。更加熟悉了西门子编程软件使用方法与各种基本指令。这次的课程设计使我把可编程控制器的理论知识用在实践中,实现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从中更懂得理论是实践的基础,实践又能检验理论的正确性,让我受益非浅, 对我以后工作中遇到问题或者继续学习将会产生巨大的帮助和影响

37、。致谢衷心感谢我的指导教师余大庆老师,本毕业设计是在余老师的悉心关怀和精心指导下完成的。毕业设计中的许多思想和方法得益于导师的指导和启发,从课题研究到审阅本文都倾注了导师巨大的心血。导师渊博的知识、开阔的思路、高度的责任感与严谨的治学作风更是我学习的典范,在此向导师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和最诚挚的感谢!感谢母校四年来对我的培养,在这四年里我学到了很多知识,是老师和同学让我在人生路上又上了一个台阶,我感谢你们。此外,我还要感谢我的家人对我四年学习的全力支持,没有他们的帮助我无法完成学业。参考文献:1 严盈富西门子S7-200PLC入门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7:13-152 张曾科模糊数学在自动

38、化技术中的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7,(9):31-343 蓝鸿翔实用模糊控制技术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3,(09):25-274 邓宜阳用PLC实现道路十字路口交通灯的模糊控制J成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20):22-275 Anil KMainiDigital ElectronicsMBoca Raton,CRC Press,2007:473-4806 王曙光S7-200PLC应用基础与实例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7,(11):434-4377 龙志文SIMATIC子S7-200PLC原理及应用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72-748 S7-20

39、0 Programmable Controller System ManualMBoca Raton, CRC Press,2007:34-359 罗宇航流行PLC实用程序及设计(西门子S7-200PLC系列)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1-32410 伊宏业PLC可编程控制器教程M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1997:104-10710 UTietze,ChSchenkElectronic Circuits:Design and Application MBerlin:Springer,1991:89-102,12 张小青基于S7-200设计的复杂交通灯控制系统J电气技术,2009,(6):52-5413 何峰基于Verilog HDL 设计的交通灯控制系统J现代电子技术,2005,(8):67-6914 卢伟,滕万庆,张久森基于PLC的交通灯控制系统的设计J山东科学,2009,(2):34-3815 周玲,李谷,钟义广城市十字路口交通灯控制系统的PLC设计方案J科技资讯,2010,(12):56-5816 胡开明,金解云,王怀平基于PLC顺序控制的交通灯控制系统设计J科技广场,2008,(1):15-18.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