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建性详细规划说明书

上传人:靓*** 文档编号:39312547 上传时间:2021-11-10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82.5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修建性详细规划说明书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修建性详细规划说明书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修建性详细规划说明书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资源描述:

《修建性详细规划说明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修建性详细规划说明书(1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醴陵市绿江新城核心区修建性详细规划醴陵市浮江新城核心区(市民服务中心、新城新天地一期、总部办公基地及相关地块)修建性详细规划说明书第七章道路交通规划1.道路交通规划原则1、充分落实上位规划醴陵市绿江新城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中对道路工程规划的相关要求;2、考虑经济可接受性,以人性化为标准,合理布置交通系统;3、结合交通需求和场地地形条件,因地制宜,同时兼顾道路的功能性和美观性。2.对外交通规划区对外交通主要以醴陵大道、梧桐路、向阳河路和云盘山路构成的“井”字形骨架干路网为主,其中:(1)醴陵大道:为综合性的区域东西向干路,向东联系高铁流星潭组团,向西联系旧城中心组团及北部工业;(2)梧桐路:为交

2、通性和生活性并重的区域南北向干路,向南联系醴陵旧城组团,向北接平瑞路可与沪昆高速对接;(3)向阳河路:为东西向生活性干路,联系横向的居民生产与生活需求;(4)云盘山路:为南北向生活性干路,向南联系醴陵旧城组团,向北接平瑞路可与沪昆高速对接。3.规划区道路交通1、路网布局结构根据片区发展目标和功能定位,考虑与上位规划(即醴陵市绿江新城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中区域路网合理衔接,结合现状道路建设条件,规划形成“三横五纵”网格状的道路网系统。三横:醴陵大道、向阳河路、中山二路;五纵:梧桐路、云盘山路、雪峰山路、珊田四路、珊田五路。2、道路等级及断面根据醴陵市绿江新城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控制要求,规划

3、区内部道路分为主干路、次干路、支路三级。(1)主干路60公里/小时;50公里/小时;醴陵大道:道路红线60米,道路断面为四块板,设计车速为梧桐路:道路红线36米,道路断面为三块板,设计车速为(2)次干路云盘山路:道路红线24米,道路断面为一块板,设计车速为40公里/小时;向阳河路:道路红线24米,道路断面为一块板,设计车速为40公里/小时;12(3)支路中山二路:道路红线15米,道路断面为一块板,设计车速为30公里/小时;珊田四路:道路红线15米,道路断面为一块板,设计车速为20公里/小时;珊田五路:道路红线15米,道路断面为一块板,设计车速为30公里/小时;雪峰山路:道路红线15米,道路断面

4、为一块板,设计车速为 20公里/小时。3、慢行交通落实低碳和环保的城市发展理念,规划适合游玩的慢行道。本次规划结合主干路辅道、建筑退距、沟渠水系、广场、内部道路 构建慢行交通(兼顾自行车和步行功能),慢行道宽度控制在3-7米,仅供行人通行的步道宽度不低于 2米。4、道路交叉口和转弯半径规划区内交叉口均为平面交叉,规划最小道路切角值为10米。考虑消防车通行要求,规划区市政道路和地块内部道路需满足以下要求:普通消防车的转弯半径不小于9米,登高车的转弯半径不小于12米,保障不出现盲点交通。5、公共交通(1)公交线路规划区醴陵大道和梧桐路为公交主干线,并在醴陵大道上设置公交专用道;雪峰山路、向阳河路和

5、云盘山路规划为公交次干线。(2)公交站点考虑到规划区办公、居住等较集中,规划公交主干线站点按500-800米的间距设置站点,在醴陵大道、梧桐路设置港湾站;规划公交次干线站点按300-500米的间距设置站点,在向阳河路、云盘山路、雪峰山路设置非对称式路边公交站。6、静态交通停车场/库为适应小汽车的日异增长和居民日常出行停车需求,充分考虑停车场库的安排。根据城市区停车库(场)设置标准测算,并结 合设计要求进行规划布置。(1)公共停车场根据醴陵市绿江新城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控制要求,结合规划区域自身发展需求,规划两处公共停车场,一处位于市 民中心西侧,临向阳河路与珊田四路地块,面积为7243平方米

6、,机动车车位约265个;一处位于市民中心东侧,临向阳河路与珊田五路,面积为7979平方米,机动车车位约 290个。(2)配建停车在规划区内共配建机动车停车位 5047个,其中地上车位为433个,地下车位为4614个。规划配建停车形式如下:?地下室停车:在规划区内大部分的地块内,结合建筑方案,规划地下停车库用于小汽车、自行车及摩托车停放。?宅间停车:利用住宅组群之间的消极空间组织停车,并在车位间种植树木优化环境。?路边停车:避开主要人流及车流方向,在交通量小的路段,结合城市绿化空间,在路边设置临时停车位,就近安排来访车辆 的停车问题。?中心绿地地下车库:在中心绿地处布置地下停车库。?利用绿化用地

7、和城市用地设置地下、半地下停车场。4.交通组织1、片区对外的主要道路交通组织规划区对外交通主要通过醴陵大道、梧桐路、向阳河路和云盘山路进行组织,其中以醴陵大道最为重要。2、片区道路交通组织(1)交叉口交通组织南北向城市干路与醴陵大道平面相交,采用信号灯进行管控;南北向城市支路直接在醴陵大道开口,采用“右进右出”进行交通组织。向阳河路与梧桐路交叉口处对向阳河路进行进出口展宽,两侧均展宽 5米,采用信号灯进行管控;向阳河路与云盘山路交叉口处对四个路口均进行展宽设计,两侧均展宽3.5米,采用信号灯进行管控;云盘山路与醴陵大道交叉口处对云盘山路进行进出口展宽,两侧均展宽3.5米,采用信号灯进行管控。其

8、余道路交叉口均采用信号灯进行管控。(2)地块开口交通组织临主干路开口均采用“右进右出”进行交通组织第八章竖向规划1 .道路竖向规划1、规划原则(1)充分落实上位规划醴陵市绿江新城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中对道路竖向规划的相关控制要求;(2)满足防洪、排涝、排污、交通运输、管线敷设的要求;(3)充分利用地形地貌,减少土石方工程量及防护工程量,道路竖向规划在满足道路纵坡及工程量要求前提下,重点考虑与场地竖向结合,不使道路与场地的高差太大,并避免进行大填大挖。2、影响因素分析(1)现状地形规划区地形整体上北高南低,中间高两边低。(2)现状道路规划区南侧紧邻的醴陵大道已经建成通车,其道路标高将直接影响本规

9、划区的道路和场地竖向设计。3、道路竖向规划机动车车行道需满足城市用地竖向规划规范(CJJ83-99)、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要求。(1)最大坡度规划区整体上北高南低,中间高两边低,规划道路高程基本顺应地形落差,道路最大纵坡不应大于8%其中:主干路控制在5%内;次干路控制在6蛆内;支路控制在8刈内;整合规划区道路交通系统和地块内部道路系统,满足消防车道坡度要求。2)最小坡度综合考虑排水管道布局等因素,进行片区规划主、次、支路最小纵坡不应小于 0.3%。3)道路填挖方统计规划区道路最低标高为72.181米,最高标高为101.35米,道路填方量651817立方米,挖方量-892

10、394立方米,挖方比填方多240577立方米。道路土方统计表单位:立方米路名挖方合计梧桐路95567-30695261云盘山路307296-915306382雪峰山路22671-136289042中山二路78903-117385-38482向阳河路113300-581771-468471珊田四路728-146851-146123珊田五路33353-315391813合计651817-892394-2405772.用地竖向规划1、用地竖向规划原则1 1)符合道路建设、功能分区、用地性质、地块划分和建筑布局的要求;2 2)满足防洪、排涝、管线敷设的要求;3 3)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考虑局部与整体

11、的配合,各项用地在高程上协调,平面上和谐,以获得最大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4 、影响因素分析规划区现状为浅丘地貌,地形状况较为复杂,地势起伏较大,整体上北高南低,中间高两边低。5 、用地竖向规划6 1)规划地面形式本着生态保护和合理利用地形的原则,尽量减少土石方,规划地面形式用地采用混合式,其中:用地自然坡度小于5% 勺宜采用平坡式;用地自然坡度大于8%勺宜采用台阶式布置,台地的长边应平行于等高线布置,台地高差宜为1.5-3米,当大于3米时台地之间高差结合建筑一般为3米的整数倍。采用平坡式的规划用地坡度保证不低于 0.3%,地块设计高程应比周边道路的最低路面高出0.2米以上。7 2)挡

12、土墙和护坡挡土墙高度一般不大于8米,较多采用护坡加挡土墙形式;挡土墙若临居住,应满足居住日照和通风;高度大于2米的挡土墙和护坡的上缘与建筑水平距离不应小于3米,下缘不应小于2米;超过6米的挡土墙宜以1.5米左右高度和不应小于1米宽度退台。8 3)场地平整土石方统计根据场地地形,土石方工程量采用方格法进行计算,本次规划场地平整土方估算具体如下:填方量1849448立方米,挖方量-2386067立方米,挖方比填方多 536619立方米。场地土方统计表单位:立方米区域号区块号挖方量填方量净方量区块面积单位面积净土方量11-1-166756.240.00-166756.246589.95-25.301

13、1-2-149189.110.00-149189.116507.84-22.9211-3-101603.890.00-101603.894180.03-24.3111-4-57096.239.96-57086.274223.37-13.5211-5-38276.869.90-38266.963998.30-9.5711-6-22766.2620707.49-2058.775887.46-0.3511-7-66971.4665269.09-1702.3724190.23-0.0711-8-59104.230.00-59104.239295.77-6.3611-9-12269.87150.99-1

14、2118.882591.05-4.6811-10-5956.0618923.4112967.358873.911.4611-11-30709.981792.80-28917.1810320.19-2.8022-1-101163.860.00-101163.867243.11-13.9722-2-199325.637298.84-192026.7919987.57-9.6122-3-126202.4219903.31-106299.1129530.99-3.6033-1-66611.600.00-66611.605515.22-12.0833-2-63799.710.00-63799.71369

15、8.97-17.2533-3-58233.9511112.72-47121.236122.31-7.7033-4-41331.789966.75-31365.038408.80-3.73区域号区块号挖万量埴力量净万量区块面枳单位向枳净土万量33-5-45833.2512639.84-33193.4118940.35-1.7533-6-14139.223882.00-10257.226417.93-1.6033-7-256945.3124406.95-232538.3640033.77-5.8144-1-34665.5814433.38-20232.207977.58-2.5444-2-3597

16、8.35117592.0181613.6613795.655.9244-3-66746.16160769.9494023.7835143.242.6844-4-41298.923568.49-37730.437174.42-5.2644-5-0.0019654.7819654.784595.974.2855-1-21085.3938398.4617313.078746.031.9855-2-150634.292292.27-148342.0210220.41-14.5155-3-62884.442659.06-60225.385838.49-10.3266-1-80778.35210659.3

17、9129881.0433282.293.9077-1-0.0036526.2336526.233705.479.8677-2-0.00140575.46140575.4610000.9314.0677-3-0.0073590.0973590.094102.0417.9477-4-0.00105557.34105557.347050.9214.9777-5-0.0029670.4229670.422597.3411.4288-1-2962.4427369.5424407.104122.215.9288-2-13086.467114.22-5972.243846.00-1.5588-3-6.013

18、4434.5334428.523419.7110.0788-4-2595.6615076.3312480.672562.964.8788-5-14651.9736350.2221698.257786.482.7988-6-29930.00104547.8774617.8712882.085.7988-7-0.0042265.3342265.333549.4111.9188-8-76797.9645889.39-30908.5711678.14-2.6588-9-12317.303080.83-9236.471831.83-5.0488-10-500.1452453.5351953.393981

19、.7113.0588-11-15545.2487451.0971905.8512266.725.8688-12-32968.4066377.3033408.9013409.312.4988-13-6346.61175016.47168669.869462.2017.83合计-2386066.591849448.02-536618.57477586.66-1.12第九章市政工程规划1.给水工程规划1、用水量(1)居民生活用水量按人均用水量定额 350升/人?日,预计该项用水量为1748立方米/日;(2)商业及办公用水量按3升/平方米?日 计;商业及办公用水量预测一览表用地类型用地面积 (公顷)用

20、水指标(升/平方米?日)用水量(立方米/日)行政办公用地16.293489商业服务业用地8.523255小计24.81一744(3)绿化用水、未预见用水量和管网漏损量按上述(1)、(2)项之和的25叱。计算得出,规划总用水量为 3115立方米/日。2、水源主要由漆江新城新建的第二自来水厂经醴陵大道给水管供水。3、给水管网规划沿主干道设置给水主干管,沿内部道路设置配水联络管,区内配水管形成环状管网,管径为 DN200-DN600给水水压按满 足用户接管最不利点处服务水头不小于28米的要求,部分高层建筑可采用自行局部加压。4、室外消防用水量确定区内消防给水管网同城市给水共用一套管网系统,消防用水按

21、“同一时间火灾发生次数2次,单处消防流量95升/秒,2小时延时”的最不利情况来考虑,则单处消防用水量432立方米,总消防用水量1368立方米。按不小于120米间距设置消防栓。2.排水工程规划1、排水体制规划区排水采用雨污分流制。2、污水量按用水量的90%h规划区污水量约2804立方米/日。3、污水处理规划区污水经过污水管网收集后统一排放至醴陵处理厂。4、污水管网规划区内按照重力排放,在醴陵大道、梧桐路和云盘路等敷设污水干管,管径为DN300-DN5005、雨水规划区内雨水量采用如下暴雨强度计算公式:Q? F? q;q= 1208 X(l+0.951gP)/t 623式中,Q为管道的设计流量,F

22、为管段设计汇水面积,q为暴雨强度,P为重现期,居住小区取13年,公共建筑取35年;t为降雨历时,小为综合平均径流系数,在建成区取0.60.7,公共绿地取0.20.3。规划区内建筑密集区内雨水由雨水管收集后就近排入雨水管网,雨水管一般沿规划道路布置,尽量顺坡敷设,以减少管道埋深。雨水管在街道上的最小管径直不小于 DN30Q在机动车道下最小覆土厚度宜大于 0.7米。雨水管道水力计算采用延时计算法,为尽量降低埋深,水力坡降尽可能利用道路纵坡。加强城市雨水管理,充分利用城市道路及周边绿地空间落实下沉式绿地、植草沟、透水铺装、等低影响开发设施,维持和保护 场地自然水文功能、有效缓解不透水面积增加造成的洪

23、峰流量增加、径流系数增大、面源污染负荷加重等。鼓励小区层面建设雨水 收集措施,并回用绿化浇洒等。9 .电力工程规划1、电力负荷预测(1)居住建筑用电负荷:标准 50瓦/平方米;(2)商业建筑用电负荷:标准 90瓦/平方米;(3)办公建筑用电负荷:标准 70瓦/平方米;(4)道路广场用电负荷:用电负荷为 3瓦/平方米。规划区内用电负荷预测表建筑用电类别建筑面积 (力平方米)负荷指标(瓦/平方米 )用电负荷(千瓦)居住建筑38.95019450行政办公建筑25.27017640商业建筑13.79012330道路广场3.353100合计一一49520以上各种用电指标已考虑利用系数,各种负荷之间同时率

24、取0.6,则规划区用电负荷约为 29.7兆瓦(29712千瓦)。2、电源及变配电设施规划区内设置10kV开闭所3处,结合负荷中心设置配电所,共新建 14处。3、线路敷设10kV电力线均采用电缆沟形式沿道路下地敷设,同一路段上的各级电压电缆线路,宜同沟敷设。10 电信工程规划1、电话用户预测市话采用主线密度法预测,居住按 1.2对线/户;公建按1对线/ 200平方米(建筑面积),则规划区总电话容量约为 7716线。2、电信接入网规划4个电信光网节点,每个节点建筑面积 50平方米,附在建筑内,节点主线不大于2000线。3、移动通信工程规划根据90%勺普及率,则移动用户约 4569户。4、有线电视住

25、宅有线电视入户率达100%按1台每户的标准,则需1664台。5、通信线路敷设规划区内主要电信路由管孔数选用 18 -24孔,用户线管径100毫米,每孔安置用户线不大于400对线;次要电信路由选用9-12 孔通信管,线路敷设均采用地埋管道电缆。6、智慧城市建设积极推进一流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创建智慧城市。鼓励并推进光纤入户、光纤到桌面,光网覆盖率达到 100%积极推动无线宽带信号覆盖城区所有空间,无线城市覆盖率达到100%集合多种通信方式,实现对交通、水资源、能源、信息、环境等行业的智慧管理。11 燃气工程规划1、用气量10%居民生活耗气定额为2300兆焦/年?人,公共设施耗气占生活的 20%,

26、其他用气量占居民生活耗和公共设施耗气和的未预见用气量占总的5%燃气热值35.5兆焦/标准立方米,气化率为100%则规划区用气量约为1249标准立方米/日。2、气源从沿醴陵大道敷设的次高压燃气管线接入规划区。3、管网(1)供气系统采用中压-低压两级压力级制,中压压力 0.3兆帕,进入庭院的压力2.5-3.0千帕。(2)规划区内以De200和De160管道为干管,做成环状及枝状相结合的布置方式。中压管网以枝状管伸向街坊内部,通过调 压柜降压后出低压气供向用户。12 环卫设施规划1、垃圾处理规划区内的生活垃圾实行全封闭清运,并采用垃圾收集点进行收集。生活垃圾收集点的服务半径不宜超过70米,可放置垃圾

27、容器或建造垃圾容器问,规划区内共设置垃圾收集点12处。医疗垃圾等固体危险废弃物必须单独收集、单独运输、单独处理。2、公共厕所居住区公共厕所按3-5座/平方公里的标准设置,公共服务设施用地按 4-11座/平方公里的标准设置,公厕服务范围为300500米。规划区内共设置公共厕所 4处。公厕建筑面积一般为 30-50平方米,建筑面积应大于 80平方米。3、环卫机构和工作场所环卫清扫保洁工人休息场所,按作业区内每万人设置1个,每处建筑面积一般不小于 60平方米。规划区内共设置1处。13 管线综合规划本次管线工程规划包括:给水、雨水、污水、燃气、电力、电信(含有线电视)等六种管线。在管网综合规划中,既要

28、考虑今 后各单项管线工程设计、施工、管理的方便,同时兼顾各种管线的协调布置。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应结合城市的发展合理布置, 充分利用城市地上、地下空间。1、平面综合管线沿道路敷设,原则上给水管、电力管位于路东和路南;污水管、电信管、燃气管位于路西、路北;雨水管、污水管道路红 线宽度在30米以上(含30米)的道路下,两侧布置管道,其他单侧布置管道。管线与建筑物的距离由近至远的顺序依次是电力、燃气、电信、给水、排水。2、竖向综合规划工程管线竖向位置由深至浅的位置宜为:污水、雨水、给水、燃气、电信和电力。各种工程管线(含检查井等附属设施) 顺道路方向不得彼此占用管线规划位置。当工程管线在竖向位置发生

29、矛盾时,宜按下述规定处理:压力管线让重力自流管线;可弯曲管线让不宜弯曲管线;分支管线让 主干管线;小管径管线让大管径管线。工程管线的最小覆土深度应符合下表:工程管线的最小覆土深度(米)序号1234567管线名称电力管线一电信管线热力管线燃气管线给水管线雨水排水 管线污水排水 管线直埋管沟直埋管沟直埋管沟最小覆土深度(米)人行E0.500.400.700.400.500.200.600.600.600.60车行道卜0.700.500.800.700.700.200.800.700.700.70第十章综合防灾规划14 防洪排涝1、城市防洪排涝标准根据漆江新城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防洪规划,城市防洪

30、标准按50年一遇标准设防,排涝标准为 10年一遇的24小时暴雨4一6小时排干。2、防排涝洪工程规划规划在靠山用地边缘结合地形在山洪威胁地段设置截洪沟排泄山洪。采用经验公式法推求山洪流量,约为 3.26立方米/秒。设 计断面为等腰梯形,下底0.6米,高0.8米,坡度宜2: 1,且渠道边坡应根据土质稳定条件确定。在行洪区内除必要的与防洪有关的工程构筑物外,严禁修建其他构建筑物。对河道进行必要的疏浚整治,保证行洪断面和通道。严禁往截洪沟倾倒垃圾。城市主要防洪工程设施均按水工三级建筑物设计。积极建立洪水预报警报系统,制定城市防洪抢险预案。15 城市人防城市人防规划坚持 长期准备,重点建设,平战结合”的

31、方针,贯彻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与城市建设相结合原则,将人防工程 建设与地下空间开发紧密结合。战时留城人口占城市总人口的比例为30%留城人口人均占用人防工程面积按 1平方米/人计算,规划区人防工程总面积约4818平方米。加强城市主要疏散通道及广场、绿地等疏散场地建设。城市新建民用建筑应按国家有关规定结合修防空地下室。因特殊原因不宜修建或面积未达到规定要求的,应按规定统一就近易 地修建。凡是十层楼以上或基础埋深 3米以上的要求单位建防空地下室,按建筑底层面积大小配置;新建居住区要按地面建筑总面 积的2%建防空地下室。16 城市消防1、消防站建设规划根据漆江新城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醴陵市城区消防规划,规划区属位于本区北部的城东消防站的责任区范围。2、消防措施城市新建的各类建筑,均应为一、二类防火等级,严格限制三类建筑。规划区建设应严格遵照有关消防规划定,控制消防间距,规划好街区的防火分隔。消防车道的宽度不应小于4米,净高不应小于4米。室外消火栓设置应采用规格统一的地上式消火栓,一般沿道路设置,间距不应超过120米。逐步建设比较先进的有线、无线的市级火灾报警指挥系统。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