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四)文言文知识点复习归纳Word版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39310574 上传时间:2021-11-10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7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高中语文必修(四)文言文知识点复习归纳Word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中语文必修(四)文言文知识点复习归纳Word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高中语文必修(四)文言文知识点复习归纳Word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必修(四)文言文知识点复习归纳Word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必修(四)文言文知识点复习归纳Word版(1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廉颇蔺相如列传知识点复习归纳一、掌握下列文言词 1、宦者令: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宦官的头目) 2、舍人: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门客) 3、和氏璧:得楚和氏璧(楚国人卞和发现的一块宝玉,经雕琢成的璧) 4、遗(wi):使人遗赵王书(送给) 5、即:即患秦兵之来(则,就) 6、斧质: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古代一种腰斩的刑具) 7、宜:宜可使(应该) 8、曲:曲在赵(理亏) 9、均:均之二策(权衡、比较) 10、必:王必无人(倘若,假如) 11、奏:相如奉璧奏秦王(呈献,进献) 12、却:相如因持璧却立(退后) 13、修敬: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整饰礼仪表示敬意) 14、倨(j):礼节甚倨(傲慢) 15

2、、谢: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道歉) 16、有司:召有司案图(官吏的通称) 17、决:决负约不偿城(必定) 18、径道:从径道亡(便道,小路) 19、间:间至赵矣(名作状,从小路) 20、拔:其后秦伐赵,拔石城(攻下) 21、靡:左右皆靡(退却) 22、怿(y):于是秦王不怿(高兴,喜悦) 23、已而:已而相如出(过了些时候) 24、望: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远远看见) 25、高义:徒慕君之高义也(高尚的品德) 26、孰与: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比怎么样) 27、驽:相如虽驽(劣马,引申为愚劣,无能) 二、出自本文的成语 完璧归赵 怒发冲冠 负荆请罪 刎颈之交 三、通假字 1、不:可予不(通“

3、否”) 2、奉:臣愿奉璧往使(通“捧”) 3、案:召有司案图(通“按”,审察、察看) 4、孰: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通“熟”,仔细) 四、一词多义 1、于:君幸于赵王(介词,被) 故燕王欲结于君(连词,同) 2、负:宁许以负秦曲(使担负,使承担) 秦贪,负其强(凭借,倚仗) 决负约不偿城(违背)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辜负,对不起) 廉颇闻之,肉袒负荆(背着) 3、以:传以示美人及左右(连词,连接两个动词,给) 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介词,因为) 以勇气闻于诸侯(介词,凭借)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介词,拿,用) 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连词,相当于“而”) 4、见:徒见欺(介词,被,受) 大王见臣

4、列观(动词,接见) 5、舍:舍相如广成传舍(名作动,安置住宿) 舍相如广成传舍(传舍:招待宾客的馆舍) 6、因:不如因而厚遇之(由此,趁此)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通过、经由) 7、顾: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回头) 顾吾念之(只不过) 顾野有麦场(狼)(四面看) 念父母,顾妻子(报任安书)(顾惜,怜惜) 顾不如蜀鄙之僧哉(为学)(反而) 8幸:而君幸于赵王(宠幸) 大王亦幸赦臣(幸好) 则幸得脱(侥幸) 9、引:引赵使者蔺相如(动,延请) 左右或欲引相如去(动,拉) 相如引车避匿(动,掉转) 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动,拉开弓) 五、词类活用 1、负:宁许以负秦曲(使担负,使承担) 2、完:臣请完

5、璧归赵(使完好无缺) 3、前:乃前曰(名作动,上前) 4、舍:舍相如广成传舍(名作动,安置住宿) 5、间(jin):间至赵矣(名作状,从小路) 6、廷:卒廷见相如(名作状,在朝堂上) 7、毕、归:毕礼而归之(使完毕、使回去) 8、刃:左右欲刃相如(名作动,杀) 9、西:相如奉西入秦(名作状,向西) 10、严: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形作动,尊敬) 11、急:大王必欲急臣(形容词使动,使急,逼迫) 12、衣(y):乃使其从者衣褐(名作动,穿上) 13、先、后: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先,以为后) 14、破:秦王恐其破璧(使破碎) 15、交:为刎颈之交(动作名,朋友) 16、宽:不知

6、将军宽之至此也(形作动,宽待)17、使:秦王使使者告赵王(前一个使,动词,派遣) 18、闻:以勇气闻于诸侯(使听闻) 六、古今异义的词 1、指示:古义:指给人看(请指示王) 今义:上对下的说明 2、约束:古义:条约(未尝有坚明约束者) 今义:*使不超出范围 3、得罪:古义:得到惩处(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 今义:冒犯 4、明年:古义:第二年(明年复攻赵) 今义:“今年”的下一年 5、前进:古义:上前进献(于是相如前进缶) 今义:向前行进 6、宣言:古义:扬言(廉颇)宣言曰) 今义:宣告 7、鄙贱:古义:地位低下,见识浅薄(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今义:鄙卑下贱 七、句式归纳 1、廉颇

7、者,赵之良将也。(判断句) 2、蔺相如者,赵人也。(判断句) 3、求人可使报秦者。(定语后置。=求可使报秦之人) 4、君幸于赵王。(状语后置。=君于赵王幸) 5、今君乃亡(于)赵走(于)燕。(省略句) 6、均之二策,宁许(之)以负秦曲。(省略句) 7、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判断句) 8、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被动句) 9、得罪于大王(状语后置。=于大王得罪) 10、不如因(之)而厚遇之。(省略句) 11、使不辱于诸侯。(状语后置。=使不于诸侯辱) 12、请奉盆缶(于)秦王。(状语后置。=请于秦王奉盆缶) 13、遂与秦王会(于)渑池。(省略句) 苏武传.知识点总结译文:苏武字子卿,年轻时因

8、为父亲职任的关系而被任用,兄弟二人都做了皇帝的侍从官,渐渐升到栘中厩监。当时汉朝接连讨伐匈奴,多次互相派遣使者窥探观察(对方情况)。匈奴先后扣留了汉使郭吉、路充国等共十余人,汉朝也扣留匈奴使者作为抵押。天汉元年,且鞮侯单于初立为王,害怕汉朝袭击,就说:汉天子是我的长辈啊。把路充国等人都放回汉朝。汉武帝很高兴,就派苏武以中郎将的身份,持节旄出使匈奴,送被扣押在汉的匈奴使者回国,并送给单于丰厚的礼物,回报他的好意。苏武和副使中郎将张胜及临时充任使臣属吏的常惠等,招募士卒和侦察敌情的一百多人出发了。到了匈奴后,置办了一些财物给单于,单于渐渐倨傲了,并不是像汉朝所期望的(那样)。汉朝正要打算送苏武等人

9、的时候,适逢匈奴国内缑王与原长水校尉虞常等人密谋反叛。缑王是昆邪王的姐夫,与昆邪王一起投降汉朝,后来又随浞野侯陷没在匈奴;以及卫律所带领的那些被迫投降匈奴的人,暗地里一起密谋劫持单于的母亲阏氏归附汉朝。正赶上苏武等来到匈奴,虞常在汉朝的时候,平时与副使张胜交好,私下里对张胜说:“听说汉朝皇帝非常痛恨卫律,我可以为汉朝私下里用弩弓射死他,我母亲和弟弟都在汉朝,希望能得到朝廷的赏赐。”张胜答应了,送了一些财物给虞常。一个多月后,单于出去打猎,只有阏氏和单于的子弟在家。虞常等七十多人准备动手,他们当中一个人夜里跑了出来,告发了这件事。单于子弟派士兵与他们战斗。缑王等人都死了,虞常被活捉。单于让卫律处

10、理这件事,张胜听说后,担心以前与虞常的话泄露,把情况告诉苏武。苏武说:“事情到了这个地步,一定会牵连到我。等到被匈奴侮辱以后才死,更加对不起国家。”想自杀,张胜、常惠拦住了他。虞常果然招出了张胜,单于大怒,召集贵族们商议,想要把汉朝的使者都杀了。左伊秩訾说:“假使谋杀单于,又该用什么更重的处罚呢?应该让他们都投降。”单于派卫律召苏武去受审讯。苏武对常惠等人说:“于节操有亏,又辜负了使命,即使活着,又有什么面目回到汉朝?”苏武拔出刀来自杀,卫律大惊,急忙抱住苏武,派人骑马去找医生。医生在地上挖了个坑,放进无焰的火,把苏武背朝上放在火坑上,踩他的背使其出血。苏武已经气绝了,半天才又能呼吸。常惠等哭

11、了,将苏武抬回营帐。单于很钦佩苏武的气节,早晚都派人问候苏武,而将张胜逮捕监禁起来。苏武身体日渐好转,单于又派人通知苏武,会同判定虞常的罪,想趁这个时候让苏武投降。用剑斩杀虞常后,卫律说:“汉使张胜谋杀单于近臣,应当处死。单于招募投降的人免罪。”举起剑想要杀他,张胜请求投降。卫律对苏武说:“副使有罪,有关的人连同治罪。”苏武说:“我本没有参与密谋,又不是他们的亲属,为何要受牵连?”卫律举剑作势要杀苏武,苏武神色不改。卫律说:“苏先生,我先前背叛汉朝投奔匈奴,幸而受到单于的大恩,赐我爵号称王,有几万手下,满山的牛羊,富贵到这种地步!苏先生今天投降了,明天也会这样。白白把身体给野草做肥料,谁又能知

12、道呢?”苏武不理他。卫律又说:“你通过我的关系投降,我就和你结为兄弟,要是不听我的话,以后再想见我就难了。”苏武大骂说:“你本是汉朝大臣,不顾恩德,背叛主上,离弃双亲,在异族那里作奴隶,我要见你做什么?单于信任你,让你来判定人的生死,你不公平处理,反而想借此使汉天子和单于相斗,自己幸灾乐祸,你明明知道我不会投降,想要两国互相攻打,匈奴的灾难,从我苏武开始了。”卫律知道终究无法迫使苏武投降,就报告了单于。单于更想让他投降了,就把苏武关在一个大地窖中,不给他吃的,喝的。天降大雪,苏武躺着吃雪,把雪和毡毛一起吞下肚去,过了几天都没有死。匈奴人视之为神,就把他放到北海边无人区,让他放公羊,公羊产奶了,

13、才放他回来。分开他的随从官吏常惠等人,分别投放到别的地方。苏武到北海后,不给他粮食。他只好掘野鼠,收草籽来吃,拄着汉朝的旌节牧羊,每天起来就拿着,节上的牦牛尾的毛全部脱落。过了五六年,单于的弟弟於靬王在北海打猎。苏武能结网纺缴,矫正弓弩,於靬王很喜欢他,供给他衣食。三年多,於靬王病重,赐给苏武牛马,生活用品,帐篷等。於靬王死后,其手下都迁移到别处去了。这年冬天,丁灵人偷走了他的牛羊,苏武又陷于困境。当初,苏武与李陵都是皇帝的侍从。苏武出使匈奴的第二年,李陵投降了,不敢访寻苏武。时间过了很久,单于派李陵到北海。李陵为苏武置办酒席,安排歌舞。对苏武说:“单于听说我和你一向关系很好,所以派我来劝你,

14、(单于)准备以礼相待。你这样长期不能回国,在这荒无人烟的地方白白受苦,有谁知道您对汉朝的信义呢?前些时候您大哥做奉车都尉,跟随皇帝到雍城的棫阳宫去,扶着皇帝的车子下殿阶,碰到柱子上把车辕折断了,被指控为“大不敬”,伏剑自杀了,皇上赐给二百万钱给他安葬。您弟弟孺卿跟随皇帝去河东后土祭祀,一个宦官和黄门驸马争船,把驸马推入河中淹死后逃跑了。皇帝派孺卿去抓捕,没有抓到,他因害怕而喝毒药自杀了。我临来时,你母亲已去世,我送葬到阳陵。你妻子还很年轻,听说已改嫁了。只剩下两个妹妹和你的两个女儿、一个儿子,现在又过去了十多年,也不知他们是否还活在世上。人生如朝露般短暂,你又何必久久地这样折磨自己!我刚投降时

15、,精神恍惚,好像发狂一样,痛心自己对不起汉朝,加上听说老母被拘押在保宫。你不想投降的心情难道还超得过我?再说皇帝现在年事已高,法令无常,大臣们无罪而全家被杀的就有几十家,即便回国也是吉凶难测,你又为谁守节呢?听我的话吧。不要再说什么了。”苏武说:“我们父子几人本没有什么功劳才能,全靠皇帝的栽培,为将封侯,兄弟三人都成为皇帝的侍从,常常希望为朝廷献身。现在能有机会牺牲生命报效朝廷,即使被杀,也是心甘情愿,臣子侍奉君主,就像儿子侍奉父亲一样,儿为父死,不会有怨,请你不要再说了。”李陵与苏武连饮数日,又说:“请你听一听我的话!”苏武说:“我早已是该死的人了!大王一定要逼我投降,那么就请结束今天的欢聚

16、,我就死在大王面前!”李陵见他是真的不会投降,感叹道:“唉,你真是一位义士!我李陵和卫律的罪行无以复加。”泪水沾湿了衣襟,与苏武告别而去。汉昭帝即位后几年,匈奴与汉朝和亲。汉朝要求放回苏武等人,匈奴却谎称苏武已死了。后来汉使又到匈奴,常惠请求看守他的人同他一起去见汉使,得以夜里见汉使,自己详细地陈述这几年的情况。教使者对单于说:汉天子在上林苑射猎时,射下一只雁,脚趾上系着一封信,说苏武等人在某大泽中。使者大喜,按常惠教的话去责备单于。单于环顾左右,大惊,对汉使者说:“苏武等人确实还活着。”单于召集苏武的随行人员,除了已降和已死的外,跟随苏武回国的还有九人。苏武在始元六年春回到首都长安。苏武被扣

17、留在匈奴共十九年,壮年出使,等回国时,头发和胡须都已变白了。 知识点总结:1.字注音稍迁至栘中厩( ji )监;数(shu )通使相窥(ku)观;汉天子,我丈人行(hng)也;既至匈奴,置币遗( wi )单于;后随浞野侯没( m)胡中;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 ynzh )归汉;置煴(yn)火,覆武其上; (附:此课本注音“yn”错误)拥众数万,马畜( ch )弥山;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d );2通假字不顾恩义,畔主背亲 畔:通“叛”,背叛。与旃毛并咽之 旃:通“毡”,毛织品。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 去:通“弆(j)”,收藏。空自苦亡人之地 亡:通“无”,没有。信义安所见乎 见:通“现”,

18、显现。法令亡常 亡:通“无”,没有。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 亡:通“无”,没有。武父子亡功德 亡:通“无”,没有。因泣下沾衿,与武决去 衿:通“襟”,衣襟。决:通“诀”,诀别。前以降及物故 以:通“已”,已经。3古今异义1.汉亦留之以相当 古义:抵押。今义:正在(某时某地)。2.皆为陛下所成就 古义:提拔。今义:业绩。3.我丈人行也。古义:老人,长辈。今义:岳父。4.欲因此时降武。古义:趁这时。今义:相当于所以。5.独有女弟二人 古义:妹妹。今义:姐姐(妹妹)和弟弟。6.且陛下春秋高 古义:年纪。今义:春秋战国时期或指季节。7.武等实在 古义:确实存在。今义:诚实、老实。8.稍迁至栘中厩监 古义

19、:渐渐。今义:稍微。9.既至匈奴,置币遗单于 古义:送给。今义:丢失、落下。10.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 古义:正当、适逢。今义:聚会、集合。11.此必及我 古义:牵连 今义:常作连词“和”用12会论虞常 古义:判罪 今义:常作议论13以货物与常 古义:财物 今义:指供出售的物品14卧起操持 古义:为操和持,两个词,“拿着“的意思 今义:料理,办理/筹划4词类活用意动用法单于壮其节 壮: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壮。诚甘乐之 乐: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乐。使动用法(1)欲因此时降武 降:使动用法,使投降。(2)空以身膏草野 膏:使动用法,使肥沃。(3)反欲斗两主 斗:使动用法,使争斗。(4)

20、单于愈益欲降之 降:使动用法,使投降。(5)何久自苦如此 苦:使动用法,使受苦。(6)王必欲降武 降:使动用法,使投降。名词活用(1)天雨雪 雨:名词做动词,下。(2)羝乳乃得归 乳:名词做动词,生子。(3)杖汉节牧羊 杖:名词做动词,拄着。(4)武能网纺缴,檠弓弩 网、檠 :名词做动词,结网、用檠矫正弓弩。(5)惠等哭,舆归营 舆:名词做动词,用车子。(6)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 上:名词做状语,向上。(7)绝不饮食 饮食:名词做动词,给他吃的、喝的。5一词多义使(1)数通使相窥观 使:使者。(2)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汉者 第一个“使”:出使。 (3)单于使使晓武 第一个“使”:派

21、,第二个“使”:使者。语(1)以状语武 语:告诉。(2)如惠语以让匈奴 语:说的话。引(1)虞常果引张胜 引:招供。(2)引佩刀自刺 引:拔。食(1)绝不饮食 食:给他吃的。(2)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 食:吃。(3)廪食不至 食:粮食。(4)给其衣食 食:食物。发(1)方欲发使送武等 发:打发。(2)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 发:发动。(3)恐前语发 发:被揭发。5特殊句式倒置句(1)送匈奴使留在汉者。定语后置句,正常语序“送留在者汉匈奴使”。(2)为降虏于蛮夷。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于蛮夷为降虏”。(3)何以汝为见。宾语前置句和介宾倒置句,正常语序“以何见汝为”(4)子卿尚复谁为乎。宾语前置句,正常

22、语序“子卿尚复为谁乎”。(5)何以复加。介宾倒置句,正常语序“以何复加”。判断句(1)缑王者,昆邪王姊子也。(2)非汉所望也。 (3)汉天子,我丈人行也。被动句(1)见犯乃死,重负国(2)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3)皆为陛下所成就(4)缑王等皆死,虞常得生张衡传 知识点1.通假字(1)员径八尺 (“员”通“圆”)(2)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禽”通“擒”)3傍行八道 (“傍”通“旁”)(4)形似酒尊 (“尊”通“樽”)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古今义:(1)常从容淡静 古: 言行举止适度得体 今: 不慌不忙,沉着镇定。 (2)举孝廉不行 古: 不去赴任 今: 不可以。 (3)公车特征拜郎中古: 特

23、地征召 今:可以作为人或事物特点的征象标志(4)覆盖周密无际古: 四周严密 今:周到细致(5)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古: 方向 今:相对的或并列的几个人或事物中的一部分(6)衡下车,治威严古: 官吏初到任 今:从车上下来3.词类活用 (1)妙尽璇玑之正。(正,形容词活用为名词,道理)(2)大将军邓骘奇其才 (奇,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与众不同)(3)又多豪右 (多,形容词活用作动词,多有)4.翻译下列句子并总结句式特点:(1)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状语后置)(2 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宾语前置)(3)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省略句)(4)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被动句)(二)一词

24、多义观观太学(观摩学习)大王见臣列观(宫廷中高大华丽的楼台)此岳阳楼之大观也(景像)玄都观里桃千树(道士庙)启窗而观(看)因因入京师,观太学(于是)蒙故业,因遗策(沿袭)因其势而利导之(顺着)因宾客至蔺相如门前谢罪(通过、经由)衡乃拟班固两都二京赋,因以讽谏(凭借)因击沛公于坐,杀之。(趁机)乃精思傅会三年乃成。(才)遂乃研核阴阳(就)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竟、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乃重修岳阳楼(于是,就)尔其勿忘乃父之志。(你的)今其智乃反不能及。(竟然)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是)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于是,就)制 其牙机巧制(整理,构造)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制服,控制) 吴起

25、赵奢之伦制其兵(统率,指挥)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规模)属zh 平原君使者冠盖相属于魏(连接) 衡少善属文(连缀) 属予作文以记之(嘱咐)举酒属客(劝人喝酒)sh名属教坊第一部(属于)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掌管)吾属今为之虏矣(辈)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类)善: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好的)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善行)安帝雅闻衡善术学。(擅长)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交好)不如因善遇之。(好好地)善刀而藏之。(通“缮”,擦拭)(二)学生点评、互相补充、完善梳理内容,然后师生共同评价、补充。(三).你认为本文中还有哪些重要词语?请梳理归纳出来,学

26、生根据自己的情况自我梳理。- 12 - / 12(四).巩固训练,针对本课复习的重点实虚词,以练习的形式进行巩固。选择题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一项是( )公车特征拜郎中 特征:特地征召 安帝雅闻衡善术学 雅:素常衡乃拟班固两都二京赋拟:模仿 .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 居:居住答案: 剖析:项中“居”指担任。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衡乃拟班固两都二京赋,因以讽谏 因驮黄檗人往B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C精思傅会,十年乃成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D以精铜铸成 不赂者以赂者丧参考答案:A3与“大将军邓骘奇其才”中“奇”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乃使

27、其从者衣褐 B吾得兄事之C且庸人尚羞之 D宁许以负秦曲答案:C 剖析:C项中的“羞”与例句用法相同,为形容词的意动用法。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意思与现代汉语基本相同的一项是( )举孝廉不行 言甚详明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 衡下车,治威严答案:B剖析:B项详明指详尽明了,与现代汉语相同。5从句式结构看,不同于其他三句的是( )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力算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未之有也果地震陇西答案: 剖析:项是宾语前置,而其他三项均为状语后置。翻译句子(板演):6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译文:永元年间,被推荐为孝廉,(他)却不去应荐,多次被公府征召,(他)也没有去就任。“举”、“辟

28、”为被动用法,“不行”、“不就”省略主语“他”,即张衡。“连辟公府”是“连辟于公府”,省略“于”。7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译文:大将军邓骘认为他才能奇特,累次召请(他),(他)没有应召。“奇”,形容词的意动用法。省略“召”的宾语和“不应”的主语(即兼语)“其”。8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译文:用篆字山、龟、鸟、兽等图案雕饰。状语后置。9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译文:自从有书典记录以来,不曾有过这样的事。“所记”,“所”+动词、组成名词性结构。“未之有”即“未有之”,否定句代词宾语前置。方法技巧归纳:1.要做好文言语句翻译,首先要注意把握文言文翻译原则信(忠实原文)、达(文意通达流畅)、雅(语

29、言富有文采)。尤其要注意翻译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2.还需要熟练掌握一些常见的翻译技巧留、换、补、删、调、贯。留,即保留原词。指凡朝代、年号、人名、地名、官职等专有名词,皆保留不动;换,即改换词语顺序。将单音词换成现代汉语双音词,将词类活用词换成活用后的词,将通假字换成本字,凡该换的,一律换之;补,即增补词语。补出古代简练说法所省略或隐含的内容,特别是对省略句;删,即删略词语。指删去那些无意义或没有必要译出的虚词;调,即调整句式。指把文言句中特殊句式按现代汉语要求调整过来;贯,即修饰句子。指文句中带修辞意味的说法,用典举例的地方,根据上下文灵活、贯通地译出。友情提示:部分文档来自网络整理,供您参考!文档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