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草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39304453 上传时间:2021-11-10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1.22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沈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草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沈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草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沈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草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资源描述:

《《沈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草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沈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草案(1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沈阳市城市总体规划( 2011-2020 年)草案一、规划期限和层次1. 规划期限规划期限为 20112020 年,远景展望到本世纪中叶。2. 规划层次规划分为市域、中心城区两个层次。市域为沈阳市行政辖区范围, 包括市区、 1 个县级市和 3 个县,面积 12881 平方公里。 划定市区范 围为城市规划区,面积 3471 平方公里,规划区内实行城乡规划建设的统一管理。中心城区以四环路为基础,面积 1545 平方公里。二、城市发展目标推进东北金融中心、 综合性枢纽城市建设, 提升城市实力, 把沈阳建设成为立足东北、 服务全国、 面向东北亚的国家中心城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把沈阳建设成为人与自然和

2、谐共生的生态宜居之都; 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集约发展、合理布局, 把沈阳建设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 加强历史文脉保护和特色风貌建设, 把沈阳建设成为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文化名城; 加快向 经济开放、文化包容的东北亚国际大都市迈进。三、城市性质和职能1. 城市性质辽宁省省会、国家中心城市、国家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2. 城市职能(1)国家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与科技创新产业基地;(2)国家重要的国际交流中心和文化产业基地;( 3)国家综合交通和信息枢纽;(4)东北地区经济中心和金融中心;( 5)东北地区旅游集散地和目的地;(6)沈阳经济区核心城市。3.

3、城市规模2020年市域常住人口 1130万,城镇人口 990 万,城镇化水平达到 87.5%左右。中心城区城市人口735 万人,城市建设用地规模 730 平方公里,人均城市建设用地 99.3 平方米。四、区域协调发展(一)国家中心城市建设 国家中心城市,是指位于全国城镇体系顶端,对内引领、带动区域发展,对外代表国家参与国际 竞争的城市。1. 沈阳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意义 随着国家更加注重区域均衡与协调发展,在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四大经济板块”格局 中,东北地区需要一个国家中心城市, 带动东北地区的振兴和发展。 沈阳作为东北地区的中心城市和沈 阳经济区的核心城市,具有东北亚中心区位、工业经

4、济发达、金融辐射力强、综合交通网络便捷、文化 影响力大等优势,最具条件成为东北板块上的国家中心城市。沈阳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是国家实现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促进区域均衡发展,培育新增长极的 必然选择; 是推进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 推动新型城镇化,实现机制体制创新的内在要求; 是面向 东北亚、引领区域参与国际竞争的战略需要。2. 沈阳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路径 一是拓展国家中心城市核心职能。面向国内和国际市场,全面提升并加强先进装备制造职能,提 高国际竞争力;发挥金融中心作用,强化商务会展、区域物流等服务功能;提升区域商贸中心职能;增 强高端知识要素资源配置能力, 提升科技研发和文化创新能力, 发挥

5、在东北地区乃至全国聚集、 辐射作 用;提高国际综合门户地位,加强综合交通枢纽建设,推进多边经贸合作和国际交流, 引领区域协调发 展。二是发挥国家中心城市区域优势。 深化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 充分发挥沈阳的核心带动作用, 推进沈阳经济区一体化建设,构建统筹兼顾、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布局合理的大都市区发展格局,推 动沈阳经济区发展成为我国重要的增长极与东北亚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 实现区域共同繁荣, 合力众推 沈阳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二)沈阳经济区建设充分发挥沈阳区域中心城市的核心带动作用, 深化沈阳经济区综合配套改革, 促进区域合作与协调 发展, 加快沈阳经济区一体化建设, 构建大沈阳都市区,

6、 推动沈阳经济区发展成为我国重要的增长极与 东北亚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1. 大沈阳都市区规划在沈阳经济区范围内, 以沈阳为核心, 依托沈抚、 沈本、 沈辽鞍营、 沈铁、 沈阜五条城际连接带, 采取同城式、珠链式和区域组团式的布局模式建设新城、 新市镇, 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步伐, 提高城镇 化水平,形成布局合理、优势互补、协调发展、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沈阳都市区新格局。2. 交通一体化建设 加强机场、高铁车站等重大交通设施建设,强化沈阳国家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地位,带动区域交通 的一体化发展。加强以沈阳为中心的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国省干道的建设,形成七条复合交通走廊, 实现沈阳经济区“ 1 小时交通圈

7、”。打通沈阳至主要海港的出海通道,强化出海物流运输体系。3. 生态环境一体化建设 从流域治理和生态安全的角度统筹区域生态环境建设。通过实施污染源头治理、河流综合整治及 生态恢复、农村环境治理三大工程,对辽河流域、大浑太流域进行集中治理 , 从根本上改善区域河流水 质;推进三北防护林带等生态敏感区的共同治理,构筑区域大型绿色生态屏障。沈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MASTER PLAN OF SHENYANG CITY 2011 -2020Mm *3屯犠畅 lbj *n五、城镇体系规划(一)城乡统筹发展目标立足于区域协调发展和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弓I导人口、土地、产业等资源的合理布局,

8、优化市域 发展空间,统筹城乡产业发展,推进城乡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一体化建设,逐步缩小城乡 差距,实现城乡从“二元”到“一体”的统筹发展新格局。(二)城镇空间布局与结构辽河以北以生态保护为主,辽河以南以城镇发展为主。强化中心城区、新城及复合交通走廊的支 撑和拉动作用,形成“一城、六轴”的城镇空间布局结构。“一城”指中心城区。“六轴”指沈山、沈大、沈抚、沈本、沈阜和沈铁(康法)六条城镇发展 轴。规划形成中心城区、新城、新市镇、一般镇四个等级的城镇体系结构。沈阳市诚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MASTER PLAN OF SHENYAMC CJTY 2G1 1 -2020市熾嘘Ul空

9、由I络絢麹刖国1. 中心城区重点强化国家中心城市核心职能,全面提升先进装备制造、金融中心、商务会展、区域物流、科 技研发和文化创新等功能,加强综合交通枢纽建设,推进多边经贸合作和国际交流,形成辐射、 带动东 北地区乃至全国的枢纽与中心。规划人口 735万人,建设用地 730 平方公里。2. 新城加强区域内产业、人口和城市服务功能的集聚发展,成为带动城乡统筹发展的综合性区域中心。 规划 8个新城,总人口 187 万。沈抚新城。是沈阳经济区同城化发展的先导突破区和示范区,是以文化创意、休闲度假、商务物 流及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的滨水生态新城。规划用地规模 45 平方公里,人口 40 万。沈北新城。是

10、以新型建材、精细化工、通航等新兴产业为主导的综合型新城。规划用地规模 12 平 方公里,人口 10 万。佟沟新城。 是城市南部临空产业、 会议展览和旅游休闲新城。 规划用地规模 12 平方公里, 人口 10 万。胡台新城。是以包装印刷等新兴产业为主导的综合型新城。规划用地规模 12 平方公里,人口 10 万。辽中(近海)新城。是区域性保税物流中心、国家级环保产业基地和生态宜居新城。规划用地规模 33 平方公里,人口 30 万。新民新城。是沈阳西部以医药、食品、石化及纸业为主导的现代工业新城。规划用地规模 33 平方 公里,人口 30 万。法库新城。是沈阳北部的新兴产业基地、区域中心市场和现代田

11、园城市。规划用地规模 33 平方公 里,人口 30 万。康平新城。是沈阳北部滨湖生态新城,重要的新能源、新材料基地。规划用地规模 30 平方公里, 人口 27 万。3. 新市镇 采取规模化发展策略,将新市镇建设成为推动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节点,重点发展特色产业和规 模化产业。依托建制镇和涉农街道,规划建设 10 个新市镇,平均人口规模 3-5 万。包括大民屯、兴隆 堡、清水台、兴隆台、茨榆坨、姚千户、前当堡、光辉、细河、沙河。4. 一般镇重点发展旅游观光、 加工制造、 农业服务等产业, 形成各自产业特色。 规划一般镇人口规模达到 1 万人左右。依托建制镇及涉农街道,规划建设 50 个左右一般镇,

12、包括红菱堡、陈相、王纲堡、永乐、 白清寨、十里河、李相、大沟、马刚、黄家、祝家、望滨、石佛寺、九龙河、 于家房、朱家房、冷子堡、 刘二堡、 满都户、杨士岗、 四方台、长滩、肖寨门、 养士堡、老大房、 罗家房、大红旗、公主屯、 兴隆、 法哈牛、柳河沟、梁山、大柳屯、依牛堡子、包家屯、孟家、大孤家子、秀水河子、叶茂台、三面船、 登仕堡子、柏家沟、丁家房、冯贝堡、北三家子、小城子、二牛所口、张强、方家屯、郝官屯。沈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们1-2020年)MASTER PLAN OF SHENYAMC CrTY 201 1 -202G 市域憾竽址规樓利创團(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村屯布局方面,结合城镇化

13、建设,集聚发展规模大、基础好、潜力强的村庄;逐步撤并受自然生 态及安全条件限制、规模小、布局分散的村庄。产业发展方面,加大农业综合开发力度,加快农业经济区建设步伐,推进现代农业规模化、特色 化和产业化发展,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生产力重新布局。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方面,加强对城镇与农村地区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的配套 建设,努力实现城乡公共服务设施全覆盖和服务水平基本均等的要求。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结合中心城区和新城的空间布局,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统筹 规划村镇市政基础设施, 实现资源共享。 改善供水水质, 提高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能力,充分利用清洁 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完善村

14、镇市政基础设施系统。(四)规划区统筹规划1. 城镇建设 规划区内实行城乡规划建设的统一管理。规划区内城镇建设包括中心城区,沈抚、沈北、佟沟 3 个新城,姚千户、清水台、兴隆台、光辉、沙河 5 个新市镇,石佛寺、望滨、财落、祝家、李相、白清 寨、姚千户、十里河、大沟、红菱、永乐、黄家、马刚、王纲堡、九龙河等 14 个一般镇,总人口约 830 万,建设用地总规模 820 平方公里。2. 生态环境保护 加强东部山区及河流水域等生态环境的整体保护。重点保护好棋盘山风景名胜区、怪坡风景区、 白清寨及陨石山自然保护区等自然生态资源。棋盘山风景名胜区是以山林、湖泊等自然景观和地域人文资源为特色,兼有游览、休

15、闲度假、健 康科技、 文化娱乐多种功能的低山丘陵风景名胜区。 规划以生态环境保护为主线, 充分利用景区的自然 和地域人文资源,提升服务功能品质,建设成为沈阳的绿肺和面向全国的休闲旅游胜地。按照风景名胜区条例的要求,划定一级、二级和三级保护区。景区内结合村屯改造以风情小 镇开发建设为主,严格控制风景名胜区的建设规模和开发强度。六、中心城区规划(一)空间结构 以“金廊、银带”为骨架,构建“一主、四副”的城市空间结构。“一主”指城市主城,包括三环内用地及浑南新城。 “四副”是主城综合服务职能拓展和城市核心生产职能发展的主要区域,包括铁西产业新城、蒲 河新城、浑河新城和永安新城。加强主城及各副城间城市

16、功能与交通组织的紧密联系和生态空间的隔离,实现城市空间的优化布 局和可持续发展。三环内相对集中发展,三环外采取分散组团式发展,构建多中心的城市空间结构。主城。是以东北金融中心为主体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和历史文化风貌展示区,以金廊、银带为骨 架,构筑大十字发展格局。铁西产业新城。是东北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暨装备制造业发展示范区,是主城西部以装备制造、 现代建筑为主导的综合性新城。蒲河新城。是主城北部功能完善的综合性新城,是以高新农业、光电信息产业等为主导的新兴产 业集聚区和现代生态新区。浑河新城。是主城西南部以商贸、会展、物流功能为主导的综合性新城。 永安新城。是主城西北部重要的现代服务业示范新城,

17、是区域性物流商贸基地和装备制造业配套 产业基地。试阳市城市总怖老划PLAN Cf SNtMYANC ErTY fOl I 2D2t) 申心算亘空MtiJtiSbffi(二)公共中心以金廊、银带为骨架,建立"市级中心、市级次中心、地区中心、片区中心”四级公共中心体系, 形成梯度覆盖、便捷可达的“多中心”服务网络。市级中心。是面向区域的综合性服务中心。主要包括金廊、太原街地区、中街-小东路地区等区域。金廊重点发展金融、商贸、商务、文化、体育等功能。太原街及中街-小东路地区重点发展现代商业,提升文化、旅游等服务功能。市级次中心。是市级综合服务功能的重要补充。结合副城和浑河沿线建设,规划道义

18、、永安、张 士、会展中心、新南站、曹仲、东塔、南塔、西塔9个市级次中心。地区中心。结合地区发展,规划长江街、兴华街、长白、沙岭、丁香、望花、虎石台、苏家屯等 多个地区中心。片区中心。按照服务 10-20万人口规模,设置片区生活服务中心。(三)住房建设调整居住用地布局,引导居住人口向副城转移; 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 提高居住质量与环境品质, 形成完善的住房供应体系和保障体系。规划人均居住建筑面积35平方米。控制一环以内居住用地规模,加快二、三环间及副城的大型居住区建设。按照相对均衡的原则, 围绕地铁沿线等交通便利、设施齐全的区域,优先布局保障性住房用地。(四)公共设施用地1. 行政办公用地在浑南

19、主城建设市级行政中心,老城区行政办公用地以局部调整和优化为主,原则上不再增加行 政办公用地。2. 商业金融用地结合公共中心体系,浑北主城继续建设太原街、中街、金廊沿线、和平金融街、曹仲次中心、东塔次中心、南塔次中心、西塔次中心等重要城市商业中心区。副城重点规划建设南站商务区、会展中心 次中心、道义次中心、张士次中心、 永安次中心等商业中心区。合理控制预留地区及社区级商业设施用 地。3. 文化娱乐用地 结合浑河沿线、浑南新城中心等地区及方城、中山路等历史文化街区改造,加快建设文化艺术中 心、博物馆、影剧院、科技馆、图书馆等文化设施,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和综合服务能力。4. 体育用地 结合十二届全运会

20、筹备工作,完善奥体中心周边现有的大型体育设施功能。结合地区发展,分散 兴建新的体育场馆,具备承办大型国际赛事和国际综合运动会的能力。均衡布局区级体育场、体育馆、 全民健身中心等体育设施,满足全民健身的需要。5. 医疗卫生用地 继续完善浑北主城现有各级医疗保健设施,积极引导浑北主城内综合性医院在副城开设新院区, 提高新发展地区医疗服务水平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实现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 努力促进人人享有基 本医疗卫生服务。6. 科研教育用地 优化教育资源,积极引导驻沈高校及科研院所在浑南新城、蒲河新城设置新校区、新院区,形成 优势互补、资源共享, 产学研结合的高教和科技园区。 大力推动浑南国家大

21、学科技园和沈北职教城建设, 做好规划控制和空间预留。(五)工业布局 优化工业用地布局,继续推进主城内传统工业的搬迁改造,工业用地主要向副城集中,促进优势 产业集群快速发展。西部地区重点发展装备制造业及配套产业、现代建筑产业;东部地区重点发展汽车及其零部件加 工制造产业; 南部地区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北部地区重点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及光电信息等新兴产业。(六)地下空间开发利用 加强地下公共空间的连通整合,构建交通、市政、防灾、人防、商业等综合功能协调发展的地下 空间网络,完善城市功能,促进城市向集约化、可持续方向发展。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以地铁网络为骨架 (线) ,以市级中心和次中心为重点地区 (面

22、) ,以地铁站、 重要交通枢纽和地区中心为节点(点),形成点、线、面相结合的网络化布局结构。竖向分为 3 个层次, 0 至-15 米为浅层, -15 至 -30 米为中层, -30 米以下为深层。 近期重点开发利 用浅层和中层空间,深层空间为远景开发预留。汰阳市城市忌怀疑討*X>1i-2W0iFMASTER H-AN DF IHEHYANC 亡iW 2Q1 I 22由心算匹扁览肌愛EEIt VffM4tMA'4 »虫耳$.Beaumm .»m uSHiwwjtiiHaIMV MUAitMB UM.M«M*4=3 rlltMllaAEiAn lit4H

23、r ¥11七、综合交通规划(一)规划目标以“枢纽城市、公交城市、畅通城市”为目标,构建设施布局合理,客货运输有序,与城市空间 结构协调发展的“立体化、快速化、系统化”城市交通新格局。枢纽城市。重点建设桃仙空港、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城际铁路,构筑高速化和网络化的对外交 通系统,构建服务沈阳经济区、辐射东北亚的综合型枢纽城市。公交城市。建设以轨道交通为骨干,常规公交为主体,其它交通方式为补充的现代化公交城市, 2020年公交出行比例达到 40%畅通城市。加快建设快速路,全面改善干路节点,充分发挥支路微循环,逐步加密过河通道,构 筑立体化的畅通城市。(二)对外交通规划桃仙空港。建设T3航站

24、楼,新增第2条跑道,预留第3、4条跑道用地,将桃仙机场建成服务区 域的国内骨干机场,远期构建为辐射东北亚的枢纽航空港。高速铁路。重点建设哈大客专、京沈客专、沈丹客专,缩短沈阳与国内主要城市的时空距离。城际铁路及市郊铁路。规划7条城际铁路及市郊铁路连接周边各主要城市,并与城市快速轨道交通无缝衔接,构建沈阳经济区1小时交通圈。铁路枢纽。以“内客外货”为原则,形成“四客、两编、五货”的总体布局,完善沈阳铁路枢纽整体功能。公路网。形成“一环、两弦、七放射”的高速公路网,辐射全国大中城市。“一环”为绕城高速 公路,“两弦”为辽宁中部环线和铁朝高速公路,“七放射”为沈康、沈哈、沈吉、沈丹、沈大、京沈、沈彰

25、(沈阜)高速公路。另外,规划建设沈大高速公路和京沈高速公路连接线一一辽茨高速公路,完善 省内高速公路网络。通过提升干线公路等级,加大支线密度,串联中心城区、新城、新市镇、一般镇四级节点。沈阳市缄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丿财ASTER PLAN OF SHENYANG CITV 201 1 -2020沈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MASTER PLAN OF 5HENYAMG OTV 2Q1 1-2020市域必踏常親划團2 ”也込IMJl韦fil养境市稠十理疋用1咬連帰4 壓植瑤?A2n如訂*中育也 /dlCJ(三) 城市交通规划城市道路网。提升老城区路网功能,完善新区路网结

26、构,构建由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组成的骨架清晰、密度合理的道路网系统。规划形成“两横、四环、十五射”高快速路系统,横线缓解中心区交通压力,环线截流过境交通,射线联系中心区与外围新城。在现状路网基础上,通过打通断 头路、改善瓶颈节点,完善新区棋盘式路网结构, 实现干道网的系统化和网络化。 通过主城区综合整治,新城区增加密度,充分发挥支路微循环功能,实现对骨架路网的有效分流。通过逐步增加过河通道, 有效实现城市南北缝合。快速轨道交通。规划快速轨道交通线网由“四横、四纵、两折线、一弦线”共11条线组成,总长400公里。主城与各副城之间有两条以上的线路连接,通过两条折线构成环线。常规公共交通。公

27、交线网分为“快线、普线、支线”三个级别。快线公交承担大运量和中长距离出行,普线公交承担中短距离出行,支线公交弥补覆盖盲区,为地铁和快线公交接驳客流。以集约用地为原则,加快推进港湾站和公交场站的建设。交通枢纽。建设四级交通枢纽体系,实现各类交通方式间的一体化换乘,提高公共交通吸引力。静态交通。实行区域差别化的停车管理政策,二环内控制供给,二环到三环间适度供给,三环以外宽松供给。鼓励建设停车换乘 (P+R系统,缓解主城区交通压力。 逐步建立以配建为主、 公共为辅、 路边为补充的停车供应体系。步行与自行车交通。保证人行道、自行车道的有效宽度和连续性,增设行人过街安全设施,建设 滨水生态绿道,营造良好

28、的慢行交通环境,展现城市品质。新区交通规划。吸取老城区建设经验,在新区规划合理道路密度,优化道路断面设置,预留交通 设施用地,倡导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土地开发模式(TOD,促进交通与城市空间结构协调发展。址阳市燃市总体规划| »11 -200 )MASTEK FILAN OF *Sl4ENYAlMC CITY 2DI 1 SC2D 劇心黑甚嶽11直鼻域貝凰却EE八、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积极推进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建设,保护好名城的整体格局和历史风貌,加强对历史文化街区及历 史风貌区、文物古迹、历史建筑、工业遗产等重点内容的保护,彰显富有地域特色的历史文化氛围,提 升城市功能和文化品质,把沈

29、阳建设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历史文化名城。(一)名城价值与特色1. 历史文化名城价值沈阳历史悠久,具有 2300年的建城史,是清文化的发祥地,清前期都城和中、后期的陪都,是我国近代反封建反殖民统治的前沿城市,是我国近现代工业发展的代表性城市,是体现东北地区多民族和多元文化交融的典型城市。沈阳在我国城市规划建设史上具有重要价值。2. 历史文化名城特色沈阳具有城、水、山交融的空间格局;以盛京城、满铁附属地为中心的拼贴式城市空间布局(其 中,盛京城体现了“皇城居中,廓圆城方”的都城格局特色,满铁附属地体现了“方格网加放射路网” 的近代西方城市空间格局);反映不同时代特征的历史文化街区和丰富多彩的文物古

30、迹。(二)历史城区保护历史城区由盛京城、满铁附属地、商埠地、张作霖时期扩建区、铁西工业区五个主要地区组成。 其中盛京城、满铁附属地为两片重点保护的历史城区。保护城址和周围的山川形胜,加强对传统格局、历史风貌、重要视线通廊的控制与保护。1. 盛京城历史城区保护“皇城居中,廓圆城方”的空间格局特色,保护皇城“井”字形道路格局 和视线通廊,保护城墙和边墙遗址等能展示传统格局的文物古迹。严格控制皇城及其周围的建筑高度、 体量和色彩,新建、改建的建筑要延续满清、民国建筑文化的特色,禁止大体量建筑的建设。2. 满铁附属地历史城区保护方格网加放射路网的城市空间格局特色,保护中山路历史文化街区、文物保护单位和

31、历史建筑。严格控制中山路地区的建筑高度、体量和色彩,新建、改建的建筑细部设计要与周围中西合璧的文物建筑和历史建筑相协调。3. 商埠地历史城区为盛京城和满铁附属地的过渡地区,是清末至民国期间沈阳对外开放交流的主要窗口,应保护好文物古迹和有民族特色的地区,体现沈阳民国时期东西文化融合发展的历史风貌。4. 张作霖时期扩建区主要为东塔兵工工业区,是沈阳民族工业文化的主要承载空间之一。保护工业遗产及相对独立又联系方便的生产、生活空间布局模式。5. 铁西工业区是日本殖民时期以及建国初期沈阳近现代工业区。规划保护方格网道路格局,选择有代表性的工人居住区、工业遗产区加以保护,展示沈阳早期的工业文明。址阳市诚市

32、总体疑划-201150201HASTEH FI_Ah W Sl-IENYAlMC. CllTY 2DI 1 2匚2D(三)历史文化街区及历史风貌区保护重点保护盛京皇城、中山路、铁西工人村、和睦路工人村等 4 片历史文化街区及北寺地区等历史 风貌区。(四)文保单位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共 129处,其中世界文化遗产 3处,国家级 7处,省级 33处,市级 86 处。此 外,不可移动文物 19 处。规划划定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加强对文物保护单 位的修缮及周围环境的整治。(五)历史建筑 将具有一定保护价值、能够反映城市历史风貌和地方特色、未按照文物进行保护的建筑物认定为 历史建筑。

33、结合第三次文物普查, 对 200 处文物资源线索进行深入研究,分为特殊保护、重点保护和一 般保护三种类型进行分级保护。(六)工业遗产 沈阳是我国近现代先进重工业发展的重点城市。规划对具有代表性的厂房、机械设备等工业建筑 物和辅助构筑物,办公楼、展览馆、 文化宫等建筑遗产实施系统性保护,充分展现沈阳悠久独特的工业 发展历史和文化。(七)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护沈阳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 共 112 项,包括谭振山民间故事等 9项国家级项目、 沈阳“面 人汤”等 36 项省级项目、 初春枝满族民间剪纸等 67 项市级项目。 重点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 实物和场所。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集

34、中、 特色鲜明、 形式和内涵保持完整的特定区域, 如新民 市、法库县、回回营、西塔、北市等传统民族聚居区和民俗活动集中的特色文化街区,实行重点区域保 护。九、生态建设规划与环境保护(一)生态建设1. 市域生态建设整合自然山水等生态资源, 完善市域生态建设。 规划市域森林覆盖率达到 41%。从污染防治、 资源 保护和生态建设三方面切实做好辽河的保护和治理工作。 辽河北部区域重点做好环卧龙湖地区的生态保 护,同时加强柳绕地区、 三北防护林、北部山区及其他辽河支流的生态建设。辽河南部区域处理好自然 生态资源与城市发展的关系,重点做好东部山区及浑河、蒲河、珍珠湖等水域的保护工作,形成“东山 西水”的生

35、态格局。2. 中心城区绿地系统结构 规划城市结构性绿地为“三环、三带、四楔、南北绿廊”。“三环”是指环城水系、三环高速和 四环快速路防护绿带。 “三带”是指贯穿城市的浑河、蒲河及沈抚运河三条滨水生态带。 “四楔”指从 东北、 西北、西南及东南四个方向由外延伸到城市内部的生态绿楔。绿楔内突出生态环境的保护, 控制 建设用地规模, 对现有建设用地进行整理和组团式、 低密度的开发建设。 “绿廊” 是指依托河流、 铁路、 道路绿化带等开敞空间形成多个南北向通风廊道。按照“点、线、面”相结合的原则,优化公园绿地、街头绿地和防护绿地布局,加强郊野公园及三环外各副城公园绿地的建设,提高居住区及重点区域的附属

36、绿地水平,形成特色鲜明、系统完整、功能完善的“网络状”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心城区建设用地内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2平方米以上,绿地率达到 40%A上,绿化覆盖率达到45%以上。址阳布畅韦总体规划 2011-0 :MA&TEA HL4N « &1OIYANG CITV 2DIU2Q2Q 剌心熾込即地眾仗皓构EB(二)环境保护以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市”和“环境建设样板城”为目标,坚持保护优先、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统筹兼顾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有效遏制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持续改善和提升城市环境质量,保障环境安全。1. 大气环境保护城市空气环境质量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

37、标准。2. 水环境治理地表水水质达到国家标准,集中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到100%中心城区污水处理率达到95%以上;中水回用率达到 30%工业用水重复率超过 90%3. 声环境保护各类功能区稳定达到功能区环境噪声标准。4. 固体废弃物控制工业固体废弃物处置利用率达到100%综合利用率达到 85%工业危险废物和放射性废物安全处理处置率达到100%医疗废物处理率达到 100%=十、资源节约保护与利用(一)土地资源坚持“严格保护、合理布局、节约用地”的原则,统筹安排各类用地,全面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 土地集约利用水平。 严格执行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和措施。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引导建设用地合理布局。 积

38、极实施“三旧”用地改造,盘活存量建设用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实施土地增减挂钩,挖掘 供地潜力,推进土地资源的合理布局。(二)水资源 坚持“开源、节流与保护水源并重”的原则,严格控制地下水资源的开采和利用,积极开辟新水 源;加强污水处理,推广雨水收集和中水利用,提高水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建设先进的节水型城市,保 障供水安全。(三)能源 坚持“节约优先、多元发展、保护环境”的原则,优化产业和能源结构,推进建筑节能和集中供 热;积极发展公共交通,降低交通能耗;推进地源热泵、风力发电、沼气、太阳能等新能源的应用,提 高清洁能源比例和能源利用效率,保障能源供应安全。十一、市政基础设施规划 坚持城市发展以基

39、础设施为先导的方针,统筹规划、适度超前建设基础设施。至 2020 年,建成功 能齐全、安全高效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为沈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一)供水工程规划 开源节流,优化水源结构,解决水源不足问题,实现对地下水开采的有效控制。通过大伙房水库 输水二期工程和辽西北供水工程, 引入外部优质地表水源, 作为城市主要水源; 分期关停部分现状水质 较差的地下水水源, 作为城市应急水源; 充分利用中水等非常规水源。 规划预留大伙房水库输水二期工 程和辽西北供水工程输水管线廊道。中心城区规划人均综合用水量指标为560 升/日。预测 2020 年用水量为 414 万吨 /日。中心城区范围内规划新

40、建水厂 15座,共形成水厂 30座,总供水规模为 348 万吨/ 日。另外非常规水源供水量为 65 万吨 / 日。(二)排水工程规划 按雨、污分流制规划和建设排水系统,既有的合流制地区逐步改造为分流制,新区严格按分流制 建设排水系统。加快污水系统建设,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布局污水处理厂,提高污水处理率、 污水回用率、污泥处理率和污水厂污染物排放标准。规划中心城区和新城污水处理率达到95%以上,污水回用率达到 30%。加快雨水管网和泵站建设,提高城市排涝能力;合理采用集蓄、渗透等技术进行雨 水资源利用,减少雨水径流量。规划 2020 年中心城区污水量为 320 万吨 / 日。降雨重现期一般

41、地区采用 1-3 年,重要地区采用 3-5 年。中心城区范围内规划形成 19 个污水分区,新建污水厂 18座,共形成污水厂 31 座,总处理量达到 304 万吨/日。规划污泥处理厂 1 座,处理能力 2000 吨/ 日。规划新建雨水泵站 21座,共形成雨水泵站 67 座。(三)电力工程规划 以东北电网系统电源和本地电厂作为全市供电电源。系统电源分别从铁岭、本溪、锦州、辽阳、 内蒙古等方向,通过 8 条高压输电走廊引入沈阳,规划形成辽中、沙岭、蒲河、沈东、盛京、沈南共6座 500 千伏变电所,接收系统电源并转供市内。规划建设沈西、浑南、沈北等 7 座电厂,提高本地电厂 供电能力,满足用电需求。严

42、格控制电力设施和高压走廊用地,保障供电安全。中心城区规划电力负荷密度为9 兆瓦/ 平方公里, 2020年用电负荷为 6489兆瓦,年用电量 354亿千瓦时。依托市域电网主干网架,完善中心城区供电网络。采用 500千伏、 220千伏、 66千伏、 10 千伏、 380/220 伏共 5 级电压等级供电。三环内新建高压电力线路宜采用地埋敷设方式,现状高压电力架空线 逐步改造为地埋电缆。依据用电需求,均衡布局电力设施。中心城区范围内规划形成 500 千伏变电所 2 座, 220 千伏变电所 27 座。(四)通信工程规划 充分发挥沈阳市通信枢纽的作用,形成高速互联、汇聚东北、服务全国的通信网络系统。建

43、设城 乡全覆盖的通信网络, 满足用户需求; 规划建设综合电信管网, 促进电信资源共享, 推进“三网融合” ; 大力发展光纤通信,提升通信传输速率,建设数字沈阳;加快邮政局、所建设,保障便民服务。中心城区规划固定电话普及率达到65 部/百人;移动电话普及率达到 130 部/百人;规划邮政局、所平均服务半径不大于 1.2 公里;广播电视覆盖率达到 100%。规划 2020 年固定电话 478万部。中心城 区范围内规划新建电信核心局 3 座,共形成电信核心局 14 座;规划新建邮件处理中心 3 处,共形成邮 件处理中心 4 处。(五)供热工程规划 逐步淘汰小型燃煤锅炉房,规划建设大型热电厂和热源厂,

44、形成以集中供热为主的供热格局;有 条件地区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供暖;加大供热节能力度,严格执行节能标准,减少能源消耗。 中 心城区形成大型热电厂供热为主, 大型热源厂调峰的供热格局; 对于新城, 形成每个新城由 1 座大型热 源厂供热,中型热源厂调峰的供热格局。中心城区规划集中供热普及率达到90%,综合热指标 40瓦/平方米,规划 2020 年热负荷 14600兆瓦。中心城区范围内规划新建热电厂 5座,扩建热电厂 1座,共形成 13座热电厂。 其中一环路范围内, 不再增加新热源, 并逐步取消燃煤热源, 采取现状热网与外围热源联网方式, 保障供热需求; 浑南新城, 采取外部热源集中供热方式,

45、创建无烟区。(六)燃气工程规划 规划形成以天然气为主气源,液化石油气为辅助气源的气源格局。分别从秦皇岛方向引入陕京线 天然气, 大连方向引入大沈线天然气, 阜新方向引入大唐国际天然气等主气源, 并预留上述 3 条长输燃 气管线廊道;规划新建佟沟、于洪、沈北、法库、康平 5 座燃气门站,确保气源的接收。规划新建高压 外环燃气管网,提高燃气设施调峰储气能力。中心城区规划人均综合用气指标为0.44立方米/人日,2020年年用气量11.8亿立方米。中心城区范围内规划新建 2 座燃气门站,扩建大青、望花、八棵树3 座燃气储配站,确保气源的接收和使用;完善燃气管网建设,形成高压管道输气、中压管道配气的燃气

46、输配形式。(七)环卫工程规划 强化垃圾源头控制、分类收集和无害化处理,实现垃圾产量减量化、垃圾再生利用资源化。改进 垃圾处理工艺,实现生活垃圾以填埋为主的处理方式向综合处理方式的转变。全市共形成生活垃圾处理设施 9 座,建筑垃圾处理设施 4 座,医疗废物处置中心 1 座,工业固体 废物处置中心 1 座。十二、综合防灾规划 按照“平战结合、平灾结合、以防为主、准确预报、快速反应、措施有效”的原则,强化防洪、 消防、人防、 抗震等防抗系统间的全面协调, 建立统一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体系和综合防灾减灾体 系,切实提高突发公共事件预防预警、应急处置和应急保障能力,确保城市安全。1. 避难场所 利用公

47、园绿地、体育场、广场等设置中心、固定和紧急避难疏散场所,完善应急配建设施。规划 中心城区人均防灾避难场地面积 4 平方米。2. 疏散通道 保证疏散通道畅通,规划对外联系主干道为一级疏散通道,各重要的固定避难场所间主要道路为 二级疏散通道。主城与副城间保证 2 条以上通道联系。3. 防洪工程中心城区段,浑河干流堤防按 300和 100 年一遇洪水标准修建,蒲河堤防按 100 年一遇洪水标准 修建。4. 消防工程 采取均衡布局与重点防护相结合的原则,合理布局一级普通消防站,二级普通消防站和特勤消防 站,中心城区消防服务辖区面积不大于7 平方公里。5. 人防工程 沈阳是国家确定的一类人防重点城市。结合地下空间开发,加强防护工程体系和人口疏散体系建 设。规划人均人防工程面积 1 平方米。6. 抗震减灾沈阳是国家确定的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城市。城市抗震体系按 7 度设防建设,提高重要部门、重大 基础设施工程、生命线工程等地震紧急处置能力和防灾性能。2012.06.27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