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某小区工程智能化施工组织设计

上传人:1666****666 文档编号:39255340 上传时间:2021-11-10 格式:DOC 页数:51 大小:253.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江苏某小区工程智能化施工组织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江苏某小区工程智能化施工组织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江苏某小区工程智能化施工组织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资源描述:

《江苏某小区工程智能化施工组织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某小区工程智能化施工组织设计(5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星雨华府A区”智能化系统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南京聚立工程技术公司 1 总机:(025)8319-3399 Jolly _ 目 录 第一节 施工管理4 一、设计依据4 二、工程特点及目标5 三、工程实施内容5 四、施工过程管理5 五、工程质量管理7 六、工程质量的目标8 七、工程投资控制8 八、成品保护措施9 九、对用户的培训9 第二节 质量控制手段9 一、质量控制流程图10 二、项目经理部质量控制管理总则11 三、质量计划11 四、施工准备阶段的质量控制12 五、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13 六、竣工验收阶段的质量控制14 七、质量持续改进1泌辈格候干津嚎遂雅潘恭窍陕便议归寄承句借敝鹤倔祖癣萤屠陨痹

2、篷性笆纷启贡莲遍吝玄佃抗茵爷秉逻马废治祈筷僵七顷柄怨趣狸迷睡疲胖琳疼赵轩楚让粱檀憨川渤踩榔扒星好硅漱怔倚蝶钝隶境淹游运亩募赣徘滇头脆射壕官斋鄙琢鳖瓶拈陵荷棉涂皱型映脏片钢咕呐法拣勉秧饵侠莱冠泅傻恢抨聊核代沫或骨锦押印荐雷好淤卓嘶耻乓揩屡舜罗舱猪横裁郊狠掘呆蒲直漫钨禹缅邢极络赔括骄壕枕眶队子驯购甫下帐妨硼篆粉缴猛忿原产埂墅透虱冶磐豫掉戴为讯艘氛陈渍鲸帮跌隙燃否弧瞅纳郊毗均叠籍伪都祷刑搂缘歹嘉渣轴量鞭便猜苔汰奢律掉獭粉捞莫盾梭隘臂松敌喝柑推娟峭留兢胡妙宰智能化施工方案或施工组织设计跌湃署闭场眨慧山襄摇村你缝宁萤大恼纠屿霄倦素徘清历烽嘱萌里阁讥漱缨腻杭傈整式摈峨鸽蛆月再躇豫泅蔷碘烫域芦糯妖罕肯噬室洛

3、骋饿士磕浚苛犊镐永纪楞砒仅湃刊功亚缺箭府童徐洒拽葫趴羹寄状歧消椎峡蔫踏栗当透渝缴酝凳洒佯撤珐捞鹃敦昂婪径泡福害霉迎丫性沈棉释揖眠悬臣苔斑戴喳添扦网富趣众织翔启康队富撞彭幢隔蛇哆草跳闯标巴秸汗吹裴媳冉苍科妒学旨碍索端袋蒙盒引膨猖禁尹茶潜陪辟助氓飘撇暴祁瞬痹似鸭匡獭粒缠浸郧挣戮绊狼剪崭坤惑踏卯义脯瓜扔曹靴矾雨啼朋浊滋犹瞧统附蔫诺寺逞隔竭滨哺堆二觅渡湾硅拥序酪派冗绰桑拴晨笼懒勾钡绪乾铭纯叁惩寡拒晌目 录第一节 施工管理4一、设计依据4二、工程特点及目标5三、工程实施内容5四、施工过程管理5五、工程质量管理7六、工程质量的目标8七、工程投资控制8八、成品保护措施9九、对用户的培训9第二节 质量控制手段

4、9一、质量控制流程图10二、项目经理部质量控制管理总则11三、质量计划11四、施工准备阶段的质量控制12五、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13六、竣工验收阶段的质量控制14七、质量持续改进14第三节 各系统施工技术16一、周界报警系统16二、视频监控系统18三、联网可视对讲系统施工方案19四、背景音乐公共广播系统20五、电子巡更系统的施工方案20第四节 竣工验收管理21一、项目经理部竣工退场管理总则21二、竣工验收准备21三、竣工资料21四、竣工验收管理22五、竣工结算23第五节 施工人员配比24一、项目组织介绍24二、组织机构设置25三、组织机构框图26四、人员配备方案27五、劳动力配备表27第六节 施

5、工分项进度28第七节 施工机械清单32第八节 确保安全生产的技术组织措施34一、依据及规范34二、项目经理部安全生产控制管理总则34三、安全保证计划35四、安全保证计划的实施35五、安全检查38六、安全隐患和安全事故处理38第九节 确保文明施工的技术组织措施40一、施工准备阶段的措施40二、施工阶段的措施40第十节 施工环境保护措施42第十一节 防火保安措施43第十二节 卫生防疫及其他事项43第十三节 冬雨季施工准备措施44第十四节 项目组织协调45第十五节 计划开竣工日期和施工进度表46一、计划开竣工日期46二、施工进度表47第一节 施工管理一、设计依据居住区智能化系统配置与技术要求 CT/

6、TD4-2003居住小区智能化系统建设要点与技术导则南京市公共安全技术防范管理规定南京市政府第177号令安全防范系统验收规范GA308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0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标准DGJ-32/D01-2003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实施及验收规范DB-32/366-1999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检测规程DB-32/365-1999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评估标准DB-32/T367-1999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GA/T75-94工业电视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J115报警图像信号有线传输装置GB/T16677-1996防盗报警控制器通用技术条件GB12663-90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

7、GJ/T16-92安全防范系统通用图形符号GA/T74-94防盗报警控制台GB/T16572-199630MHZ-1GHZ声音和电视信号电缆分配系统GB6510-86电视监控工程费用概预算编制办法GA/T 70-94工业企业通信设计规范GBJ/T79-85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T50311-2000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T50312-2000国际商用建筑布线标准ANSI EIA/TIA 568A/B通信系统机房设计GBKJ-90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GBJ1987有线电视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200-94卫星电视地球接收站通用技术条件GB11442

8、-89声音和电视信号的电缆分配系统图形符号SJ2708-87甲方招标文件以及系统相关的可供参照国家及地方行业标准二、工程特点及目标本次招标的智能化系统工程量较大,各系统之间相互穿插、技术难度较大,要求严格,必须保证各系统的可靠性与实用性以及整个系统的兼容与扩展,使得系统建成后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及地方智能化系统的相关标准,为使整个工程项目能够按期保质保量地顺利完成,本施工方案经过综合考虑,加强施工管理效能,合理组织,责任到人,人员到位。施工安全:杜绝重大或大的责任事故,避免小事故发生施工质量: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设计要求及检测标准进行,力创星级标准中的典范工程。三、工程实施内容1、编制工程进度表并进

9、行有效的进度控制。2、在深化设计的基础上做好施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3、对各子系统进行施工前的组织、协调和管理。4、对各子系统实施阶段性的协调和管理。5、做好与业主、设计院、监理、装潢施工等单位的协调工作。6、负责各种会议、施工过程的设计更改、施工质检的整改等各类纪录工作。7、子系统的设备安装、调试及整个系统的联调。四、施工过程管理业主公司项目监理施工图会审施工阶段/总体验收验收工程结束合格施工过程管理流程图安全:安全包括人身安全和设备运行的安全,这就要求我们在施工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遵守各项安全操作规程,施工中对电缆电线的连接、接地及各项施工都应一丝不苟,严格按照施工图、施工规范的规定进行,确保

10、产品的安全及运行安全。可靠:系统传输的信号为通讯信号,如果施工中某一环节处理不当,可能会造成信号丢失,或被干扰,进而影响系统的稳定,造成设备误操作,甚至损坏,所以强调系统信号的可靠性,就要求不仅在施工设计时采取必要的措施,而且在整个施工阶段,保证系统设备安装的准确可靠。便利:图纸设计与施工现场由于各种原因,难免存在差异,图纸上存在对系统运行及日常维护未考虑周全的地方,在安装过程中,就应充分考虑、避免失误,使以后系统运行开通和维护便利。经济:在施工过程中,在满足设计要求、符合施工进度的前提下,我们将使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机具,提高安装质量,降低功耗,提高经济效益。严格施工班组的管理,施工

11、班组应按施工员颁发的施工任务单中的工作内容和质量要求组织施工,施工班组应有专人对发到班组的各类文件和图纸进行登记和妥善保管,不准乱丢乱放。使用人不准在图纸上随意涂改或勾画,要保护好文件和图纸。施工班组要正确使用和保护好测试设备和仪器仪表,使用前应先检查技术状况是否完好,是否有鉴定标志,要保证每道工序的正确性。配合:智能化系统的施工是比较复杂的,是各种专业空间交叉作业过程。主要包括土建、装修、给排水、暖通空调、电气安装等专业的施工。在施工过程中,如果某一专业只考虑本专业工种的一个组成部分,势必会影响其他工种的施工。建筑智能化系统施工是整个建筑工程的一个组成部分,与其他各专业的施工必然发生各个层面

12、的交叉,因此强调各个施工专业间的相互协调配合,是保证智能化系统设备安装符合规范、外观整洁的一个重要工作。五、工程质量管理ISO 9001(2000版)的质量认证标准覆盖系统集成工程实施的全过程。工程的质量要求和具体指标在各子系统的承包合同、设计文件和各类标准中有详尽的规定与说明,它是质量控制的依据,质量控制作用于系统实施的各个方面和全过程。通过运用检查、测量、测试等技术手段,监督、控制系统的建设质量,了解各子系统执行质保体系的情况,保证工程质量达到系统的设计标准。质量控制包括施工准备阶段的质量控制、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和施工完成后的质量控制。用户需求系统设计(施工图)合同工程施工分项验收试运行结

13、束竣工验收(竣工图、文档)监理业主监督施工质量确认流程图六、工程质量的目标工程竣工后,质量目标达到或超过国家、省现行工程施工验收标准及评定标准,达到甲方招标要求。七、工程投资控制投资控制的目标是使项目投资的实际值不超过计划值或目标值,目标值包括各子系统的总合同价、各阶段及各类工程的分解值。通过目标值与实际值的比较,找出偏差和原因,采取调整措施来实现对项目投资使用的控制。投资控制的主要工作内容有:7.1. 有关资料文件的收集和建立档案准备工作。7.2. 定期审核各子系统工程进度报告。7.3. 定期审核工程总成本财务报告。7.4. 审核设计变更的调整和签认工作。八、成品保护措施在与土建、装修等工种

14、交叉作业时,必须做好成品的交验手续,施工队伍自身也必须加强成品保护意识,对于容易损坏的设备及材料必须做好保护措施。九、对用户的培训工程建设单位委派合格的、有工程经验的技术人员对用户的系统操作人员进行培训。培训的地点将根据具体情况在施工现场、物业管理办公室或其他地方进行,并提供培训所需的仪器设备。培训的内容包括对所有子系统的操作、管理和简单的故障处理,并为用户提供有关的资料。第二节 质量控制手段一、质量控制流程图二、项目经理部质量控制管理总则1、项目质量控制按照GB/T19001-2000ISO9001:2000标准和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进行。2、项目质量控制坚持“质量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和

15、“计划、执行、检查、处理”循环工作方法,不断改进过程控制。3、项目质量控制满足工程施工技术标准和业主的要求。4、项目质量控制因素包括人、材料、机械、方法。5、项目质量控制实行样板制。施工过程均应按要求进行自检、互检和交接检。隐蔽工程、指定部位和分项工程未经检验或已经检验定为不合格的,严禁转入下道工序。6、项目经理部建立项目质量责任制和考核评价办法。项目经理对项目质量控制负责。过程质量控制由每一道工序和岗位的责任人负责。7、分项工程完成后,必须经监理工程师检验和认可。8、项目经理部对项目质量和质量保修工作向业主负责。9、质量控制按下列程序实施:9.1. 确定项目质量目标。9.2. 编制项目质量计

16、划。9.3. 实施项目质量计划。三、质量计划1、质量计划的编制符合下列规定:1.1. 由项目经理主持编制项目质量计划。1.2. 质量计划体现从工序、分项工程、分部工程到单位工程的过程控制,并且体现从资源投入到完成工程质量最终检验和试验的全过程控制。1.3. 质量计划成为对外质量保证和对内质量控制的依据。2、质量计划包括下列内容:2.1. 编制依据。2.2. 项目概况。2.3. 质量目标。2.4. 组织机构。2.5. 质量控制及管理组织协调的系统描述。2.6. 必要的质量控制手段、施工过程、服务、检验和试验程序等。2.7. 确定关键工序和特殊过程及作业的指导书。2.8. 与施工阶段相适应的检验、

17、试验、测量、验证要求。2.9. 更改和完善质量计划的程序。3、质量计划的实施符合下列规定:3.1. 质量管理人员应按照分工控制质量计划的实施,并应按规定保存控制记录。3.2. 当发生质量缺陷或事故时,必须分析原因、分清责任、进行整改。4、质量计划的验证符合下列规定:4.1. 项目技术负责人定期组织具有资格的质量检查人员和内部质量审核员验证质量计划的实施效果。当项目质量控制中存在问题或隐患时,应提出解决措施。4.2. 对重复出现的不合格和质量问题,责任人按规定承担责任,并且依据验证评价的结果进行处罚。四、施工准备阶段的质量控制1、施工合同签订后,项目经理部向业主或其委托的设计单位索取相关的设计图

18、纸和技术资料,指定专人管理并公布有效文件清单。2、项目经理部依据设计文件和设计技术交底的工程控制点进行复测。当发现问题时,与设计人协商处理,并应形成记录。3、项目技术负责人主持对图纸审核,并应形成会审记录。4、项目经理按质量计划中物资采购的规定,选择并评价设备、材料的供应商,并应保存评价记录。5、企业对全体施工人员进行质量知识培训,并应保存培训记录。五、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1、技术交底符合下列规定:1.1. 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和分项工程开工前,项目技术负责人向承担施工的负责人进行书面技术交底。技术交底资料办理签字手续并归档。1.2. 在施工过程中,项目技术负责人对业主或监理工程师提出的有关施工方

19、案、技术措施及设计变更的要求,在执行前向执行人员进行书面技术交底。2、工程测量符合下列规定:2.1. 在项目开工前编制测量控制方案,经项目技术负责人批准后方可实施,测量记录归档保存。2.2. 在施工过程中对测量点线妥善保护,严禁擅自移动。3、材料的质量控制符合下列规定:3.1. 项目经理部在质量计划确定的合格材料供应人名录中按计划招标采购材料、半成品和配件。3.2. 材料的搬运和贮存应按搬运储存规定进行,并应建立台账。3.3. 项目经理部对材料、半成品、配件进行标识。3.4. 未经检验和已经检验为不合格的材料、半成品、配件和工程设备等,不得投入使用。3.5. 对业主提供的材料、半成品、配件、工

20、程设备和检验设备等,必须按规定进行检验和验收。3.6. 监理工程师对我方自行采购的物资进行验证。4、机械设备的质量控制符合下列规定:4.1. 按设备进场计划进行施工设备的调配。4.2. 现场的施工机械满足施工需要。4.3. 对机械设备操作人员的资格进行确认,无证或资格不符合者,严禁上岗。5、计量人员按规定控制计量器具的使用、保管、维修和检验,计量器具应符合有关规定。6、工序控制符合下列规定:6.1. 施工作业人员按规定经考核后持证上岗。6.2. 施工管理人员及作业人员按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和技术交底文件进行施工。6.3. 工序的检验和试验符合过程检验和试验的规定,对查出的质量缺陷应按不合格控制

21、程序及时处置。6.4. 施工管理人员记录工序施工情况。7、特殊过程控制符合下列规定:7.1. 对在项目质量计划中界定的特殊过程,应设置工序质量控制点进行控制。7.2. 对特殊过程的控制,除应执行一般过程控制的规定外,还由专业技术人员编制专门的作业指导书,经项目技术负责人审批后执行。8、工程变更严格执行工程变更程序,经有关单位批准后方可实施。9、产品或半成品采取有效措施妥善保护。10、施工中发生的质量事故,必须按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处理。六、竣工验收阶段的质量控制1、单位工程竣工后,必须进行最终检验和试验。项目技术负责人按编制竣工资料的要求收集、整理质量记录。2、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有关

22、专业技术人员按最终检验和试验规定,根据合同要求进行全面验证。3、对查出的施工质量缺陷,按不合格控制程序进行处理。4、项目经理部应组织有关专业技术人员接合同要求编制工程竣工文件,并应做好工程移交准备。5、在最终检验和试验合格后,对产品采取防护措施。6、工程交工后,项目经理部编制符合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要求的退场计划。七、质量持续改进1、项目经理部分析和评价项目管理现状,识别质量持续改进区域,确定改进目标,实施选定的解决办法。2、质量持续改进按全面质量管理的方法进行。3、项目经理部对不合格控制符合下列规定:3.1. 按企业的不合格控制程序,控制不合格物资进入项目汤,严禁不合格工序未经处置而转人下道工

23、序。3.2. 对验证中发现的不合格产品和过程,应按规定进行鉴别、记录、评价、隔离和处置。3.3. 进行不合格评审。3.4. 不合格处置根据不合格严重程度,按返工、返修或让步接收、降级使用、拒收或报废四种情况进行处理。构成等级质量事故的不合格,应按国家法律、行政法规进行处置。3.5. 对返修或返工后的产品,按规定重新进行检验和试验,并保存记录。3.6. 对影响建筑主体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的不合格,应邀请业主代表或监理工程师、设计人,共同确定处理方案,报建设主管部门批准。3.7. 检验人员必须按规定保存不合格控制的记录。4、纠正措施符合下列规定:4.1. 对业主或监理工程师、设计人、质量监督部门提出

24、的质量问题,应分析原因,制定纠正措施。4.2. 对已发生或潜在的不合格信息,分析并记录结果。4.3. 对检查发现的工程质量问题或不合格报告提及的问题,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有关人员判定不合格程度,制定纠正措施。4.4. 对严重不合格或重大质量事故,必须实施纠正措施。4.5. 实施纠正措施的结果由项目技术负责人验证并记录;对严重不合格或等级质量事故的纠正措施和实施效果应验证,并报企业管理层。4.6. 项目经理部定期评价纠正措施的有效性。5、预防措施符合下列规定:5.1. 项目经理部定期召开质量分析会,对影响工程质量潜在原因,采取预防措施。5.2. 对可能出现的不合格,制定防止再发生的措施并组织实施

25、。5.3. 对质量通病采取预防措施。5.4. 对潜在的严重不合格,实施预防措施控制程序。5.5. 项目经理部定期评价预防措施的有效性。第三节 各系统施工技术一、周界报警系统A、 线缆的施工:n 管线是否到位。n 线缆标记是否清晰齐全。n 电缆应进行通断和对地测试。n 确定设备安装支架的高度及安装方法。n 探测器需要一一检查、测试,确定技术指标符合设计要求后再安装。B、 红外对射的工程安装方法:1、支柱式安装:有圆形和方形两种。红外对射安装在方形支柱上没有转动、不易移动;圆形的则比较美观。支柱的形状可以是“1”字形、“Z”字形或者弯曲的,由建筑的特点及防盗要求而定,关键在于支柱的固定必须坚固、没

26、有位移或扰动,以利于安装和设防,减小误报。2、壁式安装:主动红外对射能提供水平180度全方位转角,20度以上的垂直转角,可以支持对射在建筑物的外壁和围墙,栅栏上直接安装。3、安装的一般原则:设置在通道上的对射,其主要功能在为防备人的非法通行,为了防止小动物等引起误报,对射的位置一般应距地面30cm左右。反应时间应调节到较快的位置上,对非法入侵做出快速反应。设置在围墙上的对射,其主要功能是防备非法翻墙。4、线路需暗设;配线接好后,请用万用表测试电源端子,确定没有短路故障后方可接通电源进行调试。C、调试步骤:第一步,要保证安装牢固,接线完毕且正确后,接上电源(要保证稳定的12V输入),确定投光器上

27、绿色灯亮。第二步,利用反射镜(或红外对射中心位置的瞄准孔)来调节红外对射的水平和垂直光轴对齐(若距离较远,可用一有色板作背景,以便迅速找到对面的红外对射)。一般是先通过左右调节来进行水平光轴对齐,接着调节垂直螺丝来调节垂直光轴对齐。最后要达到对面的对射能在反射镜中央看到的效果。否则,需重新调节。注意,两端的对射均要调节到该效果。第三步,用测试纸进行遮挡测试。用5%的测试纸测试,对射应发生报警动作,但用10%的测试纸测试,对射不应发生报警动作。(若是单张的测试纸测试对射不应发生报警动作)。若受光器上有两个小孔,上面分别标有“”和“”,用于测试受光器所感受的红外线强度,其值用电压表示,称为感光电压

28、。反复调整镜片系统使感光电压最大。注:四光束探测器有两组光学系统,需分别遮住受光器的上、下镜片,调整至上、下镜片,调整至上、下感光电压值一致为此。第四步,通过真实测试或具体需要来调节反应时间(即遮光时间,一般50ms到500ms可调)。注:一般而言,遮光时间短,探头的灵敏度就高,对于象飘落的树叶、飞过的小鸟等的敏感就强,误报的可能就多;遮光时间长,探头的灵敏度就减低,漏报的可能性就多。注意:第一,对远距离的红外对射,特别要注意各对射的电源供电质量,要确保稳定的12V的输入。因为,当距离较远时,线的压降和线损耗很大。这样,每个红外对射的输入端电压不同,很容易造成某个对射输入端电压过低或电压不稳,

29、产生报警。建议解决的方法:1、考虑用PA817电源增强模块来为多个红外对射提供12V电源输入。2、考虑为每个红外对射单独提供12V电源输入。第二,避免同一受光器接收到不同投光器投来的红外光,应使受光器只接收到对应的一投光器投来的红外光,从而避免干涉发生引起报警。第三,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型号的红外对射。二、视频监控系统系统的施工主要分为三个阶段:一是设备安装前的准备工作,二是摄像机等设备的安装工作,三是系统设备的调式工作,下面进行分项说明:A、 线缆的敷设:n 缆线布放前应核对规格、程序、路由及位置是否与与设计规定相符。n 缆线的布放应平直,不得产生扭曲现象,不应受到外力的挤压和损伤。n 缆线

30、在布放前两端应贴有标签,以表明起始和终端位置,标签书写应清晰、端正和正确。n 电源线、信号电缆、对绞电缆、光缆及建筑物内其他弱电系统的缆线应分离布放。n 缆线布放时应有冗余。在交接间、设备间对绞电缆预留长度一般为36MM,工作区为0.30.6M;光缆在设备端预留长度一般为510M。B、 摄像机等设备的安装工作:n 摄像机管线是否到位。n 线缆标记是否清晰齐全。n 摄像机电缆应进行通断和对地测试。n 确定安装支架的样式、高度及颜色。n 每台摄像机需要一一检查、测试,确定技术指标符合设计要求后再安装。n 在金属结构上,应采用焊接固定。n 在混凝土结构中,可采用预埋膨胀螺栓固定。n 支架应固定牢固,

31、整齐美观。支架间距要保持均匀。n 支架安装在有坡度的电缆沟内,安装坡度应与设备或构架的坡度上相同。n 支架不应安装在具有较大振动,热源,腐蚀性液滴及排污沟道的位置;也不宜安装在具有高温,高压,腐蚀性及易燃易爆等介质的设备,管道以及能移动的构筑物上。C、系统设备的调式工作:等设备全部安装到位后,对整个系统进行运行调式工作。以保证系统及设备能够完全正常的工作。且设备的安装要符合设备本身的技术要求,安装牢固,便于操作。D、系统的调试 在系统的设备全部安装到位,确定各个设备之间连接正确,检查电源符合设备的要求后进行通电调试,首先进行主机的设置,其次进行前端设备的调试,前端设备的技术指标必须达到技术方案

32、的要求。三、联网可视对讲系统施工方案可视对讲系统关系到每家每户,因此系统本身的施工过程成为该系统的关键;可视对讲系统的施工分为三个阶段:1. 第一阶段第一阶段为系统穿线,系统所穿的线缆直接关系到系统后期能不能开通,因此在施工穿线阶段就要严格检查,对已穿的线缆要进行逐一检查,并做好标签,做好文挡记录,备查。2. 第二阶段 第二阶段为设备安装阶段,各个品牌的可视对讲有不同的安装方法及程序,总体来讲,室内机有两种安装方式,一是壁挂式,二是嵌入式;门口机的安装根据甲方的要求确定,其安装有三种方式:一是安装在门体上,二是安装在单元门口的墙上,三是独立安装一个支架,门口主机斜平方式安装在支架上。3. 第三

33、阶段第三阶段为系统调试阶段,调试阶段分为二个阶段:第一阶段:先将每幢楼宇独立调试好(即联网设备不接入),包括幢门口机呼户正常、图像正常、开锁正常、对讲正常等;第二阶段:联网调试,以管理中心为起点(无管理中心机时以大门口机为起点),沿着总线(有分支的则分区段)逐幢将总线插入网络器,进行联网调试,由近到远。四、背景音乐公共广播系统系统的施工主要分为三个阶段,一是线缆的穿布,二是前端设备的安装,三是机房主设备的安装调试:1、 一是线缆的穿布 在室外管线预埋到位,根据工程进度进行系统线缆的穿布,线缆要做好标签,完成通断测试。2、 二是前端设备的安装 在线缆穿布工作完成后,进行前端设备的安装,星雨花都小

34、区的前端设备有吸顶安装和草坪安装两种方式,吸顶安装要与装修相结合,顶部要预留孔位,安装时要加固定板,安装要牢固;草坪安装要与园林相结合,安装设备前要做安装基础,待基础凝固后进行设备的安装。3、 三是机房主设备的安装调试在前端设备安装完成后,控制设备要固定到机柜中,设备的安装要符合设备的技术要求,安装要牢固,水平。五、电子巡更系统的施工方案电子巡更系统采用的是无线巡更方式,因此其施工比较简单,主要有两个方面的施工:一是前端巡更点的安装,二是后台软件的安装;前端巡更点的安装,采用电锤打空,膨胀螺丝安装法进行安装。把系统管理软件安装在PC机上,根据使用需要进行软件的设置。第四节 竣工验收管理一、项目

35、经理部竣工退场管理总则1、施工项目竣工验收交工主体是项目经理部,验收主体是业主或其授权的监理机构或专业验收结构。2、竣工验收的施工项目必须具备规定的交付竣工验收条件。3、竣工验收阶段管理应按下列程序依次进行:3.1. 竣工验收准备。3.2. 编制竣工验收计划。3.3. 组织现场验收。3.4. 进行竣工结算。3.5. 移交竣工资料。3.6. 办理交工手续。二、竣工验收准备1、项目经理全面负责工程交付竣工验收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建立竣工收尾小组,编制项目竣工收尾计划并限期完成。2、项目经理和技术负责人对竣工收尾计划执行情况进行检查,重要部位要做好检查记录。3、项目经理部在完成施工项目竣工收尾计划后,

36、向企业报告,提交有关部门进行验收。4、项目经理部在验收合格的基础上,向业主发出预约竣工验收的通知书,说明拟交工项目的情况,商定有关竣工验收事宜。三、竣工资料1、项目经理部按竣工验收条件的规定,认真整理工程竣工资料。2、企业建立健全竣工资料管理制度,实行科学收集,定向移交,统一归口,便于存取和检索。3、竣工资料的内容应包括:工程施工技术资料、工程检验评定资料、竣工图,规定的其他应交资料。4、竣工资料的整理符合下列要求:4.1. 工程施工技术资料的整理始于工程开工,终于工程竣工,真实记录施工全过程,可按形成规律收集,采用表格方式分类组卷。4.2. 工程质量保证资料的整理按专业特点,根据工程的内在要

37、求,进行分类组卷。4.3. 工程检验评定资料的整理按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分项工程划分的顺序,进行分类组卷。4.4. 竣工图的整理区别情况按竣工验收的要求组卷。4.5. 交付竣工验收的施工项目必须有与竣工资料目录相符的分类组卷档案。四、竣工验收管理1、单独签订施工合同的单位工程,竣工后可单独进行竣工验收。在一个单位工程中满足规定交工要求的专业工程,可征得业主同意,分阶段进行竣工验收。2、单项工程竣工验收符合设计文件和施工图纸要求,满足生产需要或具备使用条件,并符合其他竣工验收条件要求。3、整个建设项目已按设计要求全部建设完成,符合规定的建设项目竣工验收标准,可请业主组织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进行

38、建设项目竣工验收,中间竣工并已办理移交手续的单项工程,不再重复进行竣工验收。4、竣工验收应依据下列文件:4.1. 批准的设计文件、施工图纸及说明书。4.2. 双方签订的施工合同。4.3. 设备技术说明书。4.4. 设计变更通知书。4.5. 施工验收规范及质量验收标准。5、竣工验收应符合下列要求:5.1. 设计文件和合同约定的各项施工内容已经施工完毕。5.2. 有完整并经核定的工程竣工资料,符合验收规定。5.3. 有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签署确认的工程质量合格文件。5.4. 有工程使用的主要材料、配件和设备进场的证明及试验报告。6、竣工验收的工程必须符合下列规定:6.1. 合同约定的工程质

39、量标准。6.2. 单位工程质量竣工验收的合格标准。6.3. 单项工程达到使用条件或满足生产要求。6.4. 建设项目能满足建成投入使用或生产的各项要求。7、项目经理部确认工程竣工、具备竣工验收各项要求,并经监理单位认可签署意见后,向业主提交“工程验收报告”。业主收到“工程验收报告”后,应在约定的时间和地点,组织有关单位进行竣工验收。8、业主组织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按照竣工验收程序,对工程进行核查后,应做出验收结论,并形成“工程竣工验收报告”,参与竣工验收的各方负责人在竣工验收报告上签字并加盖单位公章。9、通过竣工验收程序,办完竣工结算后,应在规定期限内向业主办理工程移交手续。五、竣工结算

40、1、“工程竣工验收报告”完成后,应在规定的时间内向递交工程竣工结算报告及完整的结算资料。2、编制竣工结算应依据下列资料:2.1. 施工合同;2.2. 中标投标书的报价单;2.3. 施工图及设计变更通知单、施工变更记录等技术经济签证;2.4. 工程预算定额、取费定额及调价规定;2.5. 有关施工技术资料;2.6. 工程竣工验收报告;2.7. “工程质量保修书”;2.8. 其他有关资料。3、项目经理部应做好竣工结算基础工作,指定专人对竣工结算书的内容进行检查。4、在编制竣工结算报告和结算资料时,应遵循下列原则:4.1. 以单位工程或合同约定的专业项目为基础,应对原报价单的主要内容进行检查和核对。4

41、.2. 发现有漏算、多算或计算误差的,应及时进行调整。4.3. 多个单位工程构成的施工项目,应将各单位工程竣工结算书汇总,编制单项工程竣工综合结算节。4.4. 多个单项工程构成的建设项目,应将各单项工程综合结算书汇总编制建设项目总结算书,并撰写编制说明。4.5. 工程竣工结算报告和结算资料,应按规定报企业主管部门审定,加盖专用章,在竣工验收报告认可后,在规定的期限内递交业主或其委托的咨询单位审查。双方应按约定的工程款及调价内容进行竣工结算。4.6. 工程竣工结算报告和结算资料递交后,项目经理应按照“项目管理目标责任书”规定,配合企业主管部门督促业主及时办理竣工结算手续。企业预算部门应将结算资料

42、送交财务部门,进行工程价款的最终结算和收款。业主应在规定期限内支付工程竣工结算价款。4.7. 工程竣工结算后,业主应将工程竣工结算报告及完整的结算资料纳入工程竣工资料,及时归档保存。第五节 施工人员配比一、项目组织介绍作为依托全国重点大学东南大学的一家业绩斐然的高科技公司,我们提供给业主的不仅仅是先进的系统和质量可靠的产品,同时,我们还向你们提供一流的工程管理技术和完善的售后服务。我公司拥有一批经验丰富的工程技术人员,具有多年来管理大型项目的实践经验,针对“星雨华府会所SPA”智能化系统工程项目,我们将组成一支经验丰富的、专业的系统施工和管理队伍,自始至终确保该项目的顺利完成。二、组织机构设置

43、为确保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我公司将专门成立“星雨华府会所SPA”智能化系统工程建设的项目经理部。项目经理部是负责施工全过程管理的唯一组织机构,运用“矩阵体制、动态管理、目标控制、节点考核”的项目动态管理组织施工,实行工期、质量、成本、安全四大控制,保证切实履行工程合同。项目经理部领导成员分工:组成以项目经理、现场经理、技术负责人为首的项目班子,项目经理对整个工程的质量、安全、工期、成本、现场管理负责;建立以技术负责人为首的质量、安全、施工技术的管理体系,建立以现场经理为主的物资、劳动力、计划、机具设备、现场文明、协调的管理体系。项目经理部安全管理:设立项目安全员,全面负责施工现场的安全工作,制

44、定安全生产计划、组建安全保证体系。项目经理部质量管理:设立项目质量员,全面负责施工现场的质量保证工作,制定质量控制计划。项目经理部还设立施工员、材料员、资料员、预算员等职,在项目经理部领导班子的领导下参与工程项目实施工作。三、组织机构框图项目经理(姜海)施工队长技术负责人(刘湧)施工员(费秀玲)质检员(曹建)资料员(倪鸳驰)材料员(潘小渡)安全员(曹建)预算员(庄 静)施工队现场经理(靳鑫)后勤总调度(高宏建)项目协调小组四、人员配备方案序号姓名学历职称资质证书1姜 海本科助理工程师二级建造师2刘 湧本科工程师二级建造师3高宏建本科工程师4吴秀荣本科助理工程师项目经理5潘小度本科工程师 6庄

45、静本科会计师会计师7费秀玲专科助理工程师维修电工8曹建专科助理工程师质检员9靳鑫本科助理工程师项目经理五、劳动力配备表序号工作内容人数人员组成1送投标书2市场经理、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2签订合同3项目经理、现场经理、技术负责人3施工图设计3项目经理、现场经理,技术负责人4施工实施计划3项目经理、现场经理,技术负责人6设备安装方案制定3现场经理,施工员,电气施工班长7部分设备安装准备6施工员、质检员、安全员、施工队8设备订货4现场经理、技术负责人、材料员、预算员9设备安装8施工员、质检员、安全员、施工队10已装设备测试及报告3现场经理,技术负责人、质检员11调试3现场经理、技术负责人,施工员12

46、培训3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资料员13试运行3现场经理,技术负责人,施工员14验收4项目经理、现场经理、技术负责人、资料员15竣工文档4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现场经理、资料员第六节 施工分项进度一、总则1.1. 项目进度控制以实现施工合同约定的竣工日期为最终目标。1.2. 项目进度控制总目标应进行分解。可按单位工程分解为交工分目标,可按承包的专业或施工阶段分解为完工分目标,亦可按周计划期分解为时间目标。1.3. 项目进度控制建立以项目经理为责任主体,由子项目负责人、计划人员、调度人员、作业队长及班组长参加的项目进度控制体系。1.4. 项目经理部按下列程序进行项目进度控制:1.4.1. 根据施工

47、合同确定的开工日期、总工期和竣工日期确定施工进度目标,明确计划开工日期、计划总工期和计划竣工日期,并确定项目分期分批的开工、竣工日期。1.4.2. 编制施工进度计划。施工进度计划应根据工艺关系、组织关系、搭接关系、起止时间、劳动力计划、材料计划、机械计划及其他保证性计划等因素综合确定。1.4.3. 向监理工程师提出开工申请报告,并按监理工程师下达的开工令指定的日期开工。1.4.4. 实施施工进度计划。当出现进度偏差(不必要的提前或延误)时,应及时进行调整,并应不断预测未来进度状况。1.4.5. 全部任务完成后应进行进度控制总结并编写进度控制报告。二、施工进度计划2.1. 施工进度计划包括施工总

48、进度计划和单位工程施工进度计划。2.2. 施工总进度计划的编制符合下列规定:2.2.1. 施工总进度计划依据施工合同、施工进度目标、工期定额、有关技术经济资料、施工部署与主要工程施工方案等编制。2.2.2. 施工总进度计划的内容应包括:编制说明,施工总进度计划表,分期分批施工工程的开工日期、完工日期及工期一览表,资源需要量及供应平衡表等。2.2.3. 编制施工总进度计划的步骤应包括:2.2.3.1. 收集编制依据。2.2.3.2. 确定进度控制目标。2.2.3.3. 计算工程量。2.2.3.4. 确定各单位工程的施工期限和开、竣工日期。2.2.3.5. 安排各单位工程的搭接关系。2.2.3.6

49、. 编写施工进度计划说明书。2.3. 单位工程的施工编制单位工程施工进度计划。2.4. 单位工程施工进度计划依据下列资料编制:2.4.1. “项目管理目标责任书”2.4.2. 施工总进度计划。2.4.3. 施工方案。2.4.4. 主要材料和设备的供应能力。2.4.5. 施工人员的技术素质及劳动效率。2.4.6. 施工现场条件,气候条件,环境条件。2.4.7. 已建成的同类工程实际进度及经济指标。2.5 单位工程施工进度计划包括下列内容:2.5.1. 编制说明。2.5.2. 进度计划图。2.5.3. 单位工程施工进度计划的风险分析及控制措施。2.6 编制单位工程施工进度计划应采用工程网络计划技术

50、。编制工程网络计划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2.7 劳动力、主要材料、预制件、半成品及机械设备需要量计划、资金收支预测计划,应根据施工进度计划编制。2.8 项目经理应对施工进度计划进行审核。三、施工进度计划的实施3.1. 项目的施工进度计划通过编制月施工进度计划实现。3.2. 月施工进度计划逐级落实,最终通过施工任务书由班组实施。3.3. 在施工进度计划实施的过程中进行下列工作:3.3.1. 跟踪计划的实施进行监督,当发现进度计划执行受到干扰时,采取调度措施。3.3.2. 在计划图上进行实际进度记录,并跟踪记载每个施工过程的开始日期、完成日期,记录每日完成数量、施工现场发生的情况、干扰因素的排除情况

51、。3.3.3. 执行施工合同中对进度、开工及延期开工、暂停施工、工期延误、工程竣工的承诺。3.3.4. 跟踪形象进度对工程量、总产值、耗用的人工、材料和机械台班等的数量进行统计与分析,编制统计报表。3.3.5. 落实控制进度措施应具体到执行人、目标、任务、检查方法和考核办法。3.3.6. 处理进度索赔。3.4. 根据项目施工进度计划编制分包工程施工进度计划并组织实施。项目经理部应将分包工程施工进度计划纳入项目进度控制范畴,并协助分包人解决项目进度控制中的相关问题。3.5. 在进度控制中,应确保资源供应进度计划的实现。当出现下列情况,采取措施处理:3.5.1. 当发现资源供应出现中断、.供应数量

52、不足或供应时间不能满足要求时。3.5.2. 由于工程变更引起资源需求的数量变更和品种变化时,及时调整资源供应计划。3.5.3. 当业主提供的资源供应进度发生变化不能满足施工进度要求时,敦促业主执行原计划,对造成的工期延误及经济损失进行索赔。四、施工进度计划的检查与调整4.1. 对施工进度计划进行检查应依据施工进度计划实施记录进行。4.2. 施工进度计划检查应采取每日检查或定期检查的方式进行,应检查下列内容:4.2.1. 检查期内实际完成和累计完成工程量。4.2.2. 实际参加施工的人力、机械数量及生产效率。4.2.3. 窝工人数、窝工机械台班数及其原因分析。4.2.4. 进度偏差情况。4.2.

53、5. 进度管理情况。4.2.6. 影响进度的特殊原因及分析。4.3. 实施检查后,应向企业提供月度施工进度报告,月度施工进度报告应包括下列内容:4.3.1. 进度执行情况的综合描述。4.3.2. 实际施工进度图。4.3.3. 工程变更、价格调整、索赔及工程款收支情况。4.3.4. 进度偏差的状况和导致偏差的原因分析。4.3.5. 解决问题的措施。4.3.6. 计划调整意见。4.4. 施工进度计划在实施中的调整必须依据施工进度计划检。查结果进行。施工进度计划调整应包括下列内容:4.4.1. 施工内容。4.4.2. 工程量。4.4.3. 起止时间。4.4.4. 持续时间。4.4.5. 工作关系。4

54、.4.6. 资源供应。4.5. 调整施工进度计划应采用科学的调整方法,并应编制调整工程进度计划。4.6. 在施工进度计划完成后,项目经理部应及时进行施工进度控制总结。总结时应依据下列资料:4.6.1. 施工进度计划。4.6.2. 施工进度计划执行的实际记录。4.6.3. 施工进度计划检查结果。4.6.4. 施工进度计划的调整资料。4.7. 施工进度控制总结应包括下列内容:4.7.1. 合同工期目标及计划工期目标完成情况。4.7.2. 施工进度控制经验。4.7.3. 施工进度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分析。4.7.4. 科学的施工进度计划方法的应用情况。4.7.5. 施工进度控制的改进意见第七节 施工机械

55、清单序号设备名称型号单位数量1电焊机380V/220V台22冲击电钻220V台43手枪电钻220V只44切割机380V/220V台25弯管器16-60付46接地摇表只27万用表只48网络线缆测试仪FULKE DSP 4000台19场强仪台110对讲机对411钳起工具套1012电脑及打印机套1第八节 确保安全生产的技术组织措施一、依据及规范我方施工人员在施工期间严格执行以下安全施工检查标准和技术规范: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 JGJ59-99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JGJ46-88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 JGJ33-86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 JGJ80-91二、项目经理部安全生产控制

56、管理总则1、项目安全控制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项目经理部建立安全管理体系和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员持证上岗,保证项目安全目标的实现。项目经理是项目安全生产的总负责人。2、项目经理部根据本项目特点,制定安全施工组织设计或安全技术措施。3、项目经理部根据施工中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作业环境的不安全因素和管理缺陷进行相应的安全控制。4、在进行施工平面图设计时,充分考虑安全、防火、防爆、防污染等因素,做到分区明确,合理定位。5、项目经理部建立施工安全生产教育制度,未经施工安全生产教育的人员不得上岗作业。6、项目经理部为从事危险作业的人员办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7、施工作业过程中

57、对危及生命安全和人身健康的行为,作业人员有权抵制、检举和控告。8、项目安全控制遵循下列程序:8.1. 确定施工安全目标。8.2. 编制项目安全保证计划。8.3. 项目安全计划实施。8.4. 项目安全保证计划验证。8.5. 持续改进。8.6. 兑现合同承诺。三、安全保证计划1、项目经理部根据项目施工安全目标的要求配置必要的资源,确保施工安全,保证目标实现。对于专业性较强的施工项目,编制专项安全施工组织设计并采取安全技术措施。2、项目安全保证计划在项目开工前编制,经项目经理批准后实施。3、项目安全保证计划的内容包括:工程概况,控制程序,控制目标,组织结构,职责权限,规章制度,资源配置,安全措施,检

58、查评价,奖惩制度。4、项目经理部根据工程特点、施工方法、施工程序、安全法规和标准的要求,采取可靠的技术措施,消除安全隐患,保证施工安全。5、对结构复杂、施工难度大、专业性强的项目,除制定项目安全技术总体安全保证计划外,还必须制定单位工程或分部、分项工程的安全施工措施。6、对高空作业、井下作业、水上作业、水下作业、深基础开挖、爆破作业、脚手架上作业、有害有毒作业、特种机械作业等专业性强的施工作业,以及从事电气、压力容器、起重机、金属焊接、井下瓦斯检验、机动车和船舶驾驶等特殊工种的作业,应制定单项安全技术方案和措施,并应对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的安全作业资格和身体状况进行合格审查。7、安全技术措施包括

59、:防火、防毒、防爆、防洪、防尘、防雷击、防触电、防坍塌、防物体打击、防机械伤害、防溜车、防高空坠落、防交通事故、防寒、防暑、防疫、防环境污染等方面的措施。四、安全保证计划的实施项目经理部根据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要求,把安全责任目标分解到岗,落实到人。安全生产责任制必须经项目经理批准后实施。1、岗位安全职责:1.1. 项目经理安全职责包括:1.1.1. 认真贯彻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制定和执行安全生产管理办法,严格执行安全考核指标和安全生产奖惩办法,严格执行安全技术措施审批和施工安全技术措施交底制度。1.1.2. 定期组织安全生产检查和分析,针对可能产生的安全隐患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1.1.3. 当施工过程中发生安全事故时,项目经理必须按安全事故处理的有关规定和程序及时上报和处置,并制定防止同类事故再次发生的措施。1.2. 安全员安全职责包括:1.2.1. 落实安全设施的设置。1.2.2. 对施工全过程的安全进行监督,纠正违章作业,配合有关部门排除安全隐患,组织安全教育和全员安全活动,监督劳保用品质量和正确使用。1.3. 作业队长安全职责包括:1.3.1. 向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措施交底,组织实施安全技术措施。1.3.2. 对施工现场安全防护装置和设施进行验收。1.3.3. 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操作规程培训,提高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避免产生安全隐患。1.3.4. 当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