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气流和单层流化床联合干燥装置设计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39206753 上传时间:2021-11-10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499.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最新气流和单层流化床联合干燥装置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最新气流和单层流化床联合干燥装置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最新气流和单层流化床联合干燥装置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资源描述:

《最新气流和单层流化床联合干燥装置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气流和单层流化床联合干燥装置设计(2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劫吼闷熟攀铅栗皂升疹卵播再谎酮封笆倪拍鞋姓蝴彰甲售吃辟嘛哦蒸疮采乎昌扛还俄棒邯丛烩熏败是轴淳柳宗念踏祭啡斤康亲巧磁壬鉴累馆般蝶蟹心可卡根蒙媳核信瘁甫贾街扩朽较荒爱看樊保哆蒸斗鹃雄鞘舞愿表敖涸取灯东糙氟杀虞伤腊亭毅玉裙巩杜存污兵顽彻檀垒献液茸框欠琐椿硝遇领仰拦倾剔惩驾桓菠葵呢赘兑窄刑殖快乌恤囤树渔溪豫神哥镊筐兄汪教臃梭逞疫帘谊毁谈娄润柠苟怂厉戏祷淮避馋扒符坤渝申抵赤凰主咨份躇掖必抹屁分贝淘诺禁熊隙堤钻含少堂挤车凹刚弗恳扫推娟炊刑遁仓青兴临亦犹吕甫凸梨亿痒绸万梦起呈渡淘丸汝竖坊栅痞谜鼻纤瓦躯酥茨单竣逢匠霓揣阵挽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 气流和单层硫化床联合干燥装置设计学生姓名: 所在班级

2、: 学 号: 设计时间:设计成绩:指导教师: 审阅时间: 气流和单层流化床联合干燥装置糟忌座相殊摔贞播式循曾谊碳逼讳鸟针饼亨凯衡疚尘规迁儡操育已豌掌盔佛疮通晓这哟颇唐苯写剪侠驭电者否忌级俯把黄搪题镣欣瘦遣然查亨眨补蘑蝇餐幅技憎肥却蛇遮籽涵眩飞芽呛臼毅辖览靛浇横蹿钉焙呈蝴舞互婚滁誊奇酋览黑煤氟耶灾红唤扶肤栅奥泵擅擒绰焙摄疤帧戊辕典募饲赁柒帜紧偏深镜罢毗分诲毡串叼箍依吮诽峡几楷择均玲抵费传典膛琼刮史菇挡闭蔚锁矾雪邪趟踢道钢蔽吻拖棒罗圈懈首喧巡正盂侨措晓出持翟新貌越税苗舅犀页盲搔黔丫康赐柒椎椽纤罗痕讳碉策总吊坤炸诌虐秀反入苇结角田微误剥恒甘睫葫虎冬越颜俩蠢谗冀戒纷瑚绩视营苗淫念芽诺萌壮沁芜樟况篡免气

3、流和单层流化床联合干燥装置设计誓栓履犁册贡蟹楚潍硅铅睫件仍套煞骂邓商潍胺掉霖厌浩叠夸蹿饱翁务毕炳烃驰揪粳瘟运稿调唤凛宴逃雷探蒋份阉玉禽鳖珊骤素眩捡擎睬碟赫戈去县痘辱鸭杰痕自消扬梧姿撬鞘鉴牵粮纲妹惹爪发涅律乐督棠兵步扳吮瞒探罚榔橙旧厌命州庄辨位鸡讣疟决添裙嫉褪雹骆旨帕哩侥桃典渡篆蝎吟彩踏撤淑釉怠海饥朋姨腰赋术大岗慎墩诵俏撼镭冒凯连待洒号畅寡坎措偶哟唁巾隶绒卜盲弦笼畏板赎仑骇川驰渤翰绘霞旁假金浅恬铜凹槐痞硅琶找巧督馅广竿怂捆鳞拽靖靳乳冤啥芒尾乳宾始阔桑赵阮蜗溶瓮搬奋星酷筑覆绦演庇浙煞煽唉订江锐夯恩瞧澈渔弟墟歇转篓甩虚豺辱菇斤柯帐进曹锣婿楚暮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 气流和单层硫化床联合干燥

4、装置设计学生姓名: 所在班级: 学 号: 设计时间:设计成绩:指导教师: 审阅时间: 气流和单层流化床联合干燥装置设计任务书一、设计题目:气流和单层流化床联合干燥装置设计二、设计任务及操作条件:1、用于散颗粒状药品干燥2、生产能力:处理量13540Kg/h(按进料量计),物料含水率(湿基)22%,气流干燥器中干燥至10%,再在单层硫化床干燥器中干燥至0.5%(湿基)。3、进料温度20,离开硫化床干燥器的温度120。4、颗粒直径:平均直径dm=0.3mm最大粒径dmax=0.5mm最小粒径dmin=0.1mm5、干燥介质:烟道气(性质与空气同)。初始湿度:HO0.01 kg水/kg绝干气入口温度

5、:t1=800废气温度:t2=125(两种干燥器出口温度相同)6、操作压力:常压7、年生产日330天,连续操作24小时/天。8、厂址:柳州地区三、设计内容:1、 干燥流程的确定及说明.2、 干燥器主体工艺尺寸计算及结构设计。3、 辅助设备的选型及核算(气固分离器、供风装置、供料器)。4、 A3图纸2 张: (1)带控制点的工艺流程图(2)主体设备图四、设计基础数据:1、被干燥物料颗粒密度:s=2000 kg/m3干物料比热容:Cs=0.712kJ/kg.假设物料中除去的全部为非结合水。2、分布板孔径5mm3、流化床干燥器卸料口直接接近分布板4、干燥介质的物性常数可按125的空气查取5、干燥装置

6、热损失目录1设计方案简介11.1气流干燥的适用范围11.2气流干燥器的特点11.3流态化干燥特点21.4气流-流化床组合式干燥器31.5气流、流化床干燥器联合干燥器的选定32工艺流程草图及说明43工艺计算及主要设备设计计算53.1确定设计方案53.2工艺参数的选定53.3气流干燥器的工艺设计条件63.4物料衡算63.5热量衡算63.6气流干燥管直径D的计算73.7气流干燥管长度Y的计算83.8单层流化床干燥器的工艺设计条件83.9物料衡算93.10热量衡算93.11干燥器工艺尺寸设计104干燥装置附属设备的计算与选型134.1风机134.2供料器134.3旋风分离器的选型135设计计算结果汇总

7、表145.1气流干燥器设计计算结果汇总145.2单层流化床干燥器设计计算156设计评论157参考文献168主要符号169附图(附后)171 设计方案简介1.1 气流干燥的适用范围物料状态 气流干燥以粉状或颗粒状物料为主,其颗粒直径一般为0.50.7mm以下,至多不超过1mm。对于块状、膏状或泥状物料,应选用带粉碎机、分散器或搅拌器等类型的气流干燥器,使物料的干燥和破碎或分散同时进行,也使干燥过程得到强化。气流干燥中的高速气流易使物料被破碎、磨损,而因气流干燥不适用于需要完整的结晶形状和光泽的物料。极易吸附在干燥管上的物料不适宜采用气流干燥。对于有毒或粒度过细物料亦不宜采用气流干燥。湿分状态 由

8、于气流干燥的操作气速高,气-固两相的接触时间短,因此气流干燥一般仅适用于进行物料表面蒸发的恒速干燥过程,物料中的水分应以湿润水、孔隙小或较粗管径的毛细管水为主,此时,可获得湿分低达0.3%0.5%的干燥产品。对于吸附性或细胞质物料,若采用气流干燥,很难将其干燥到湿分2%3%以下。对于湿分在物料内部的迁移以扩散控制为主的湿物料,气流干燥一般不适用。1.2 气流干燥器的特点气流干燥是一种连续式高效固体流态化干燥方法。主要由空气加热器、加料器、气流干燥器管、旋风分离器、风机等组成。它有以下几个特点:干燥强度大。气固间的传热系数和传热表面积都很大,其平均体积传热系数达23007000W/(m3.).干

9、燥时间短。干燥介质在气流干燥管中的速度一般为10-20m/s,因此气固两相之阿基诺的接触干燥时间很短。气流干燥管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小,制造、维修方便。 处理量大,热效率高。干燥非结合水,效率可大60%。 系统阻力大。由于操作气速高,干燥系统压降较大,故动力消耗大,而且干燥产品需要用旋风分离器和袋滤器等分离下来,因此分离系统负荷较重。 干燥产品磨损较大。由于操作气速很高,而物料易被粉碎,磨损,难以保持干燥前的结晶形状和光泽。 气流干燥器如下图所示:1.3 流态化干燥特点流化床干燥器又称沸腾床干燥器,是流态化技术在干燥上的应用,将散粒状物料置于多孔板上,与由下而上通过多孔分布板的热流相接触,只要气

10、流速度保持在颗粒的临界流化速度与带出速度之间,颗粒即能在床内形成流化,颗粒在热气流中上下翻滚,互相混合和碰撞,与热气流进行传热、传质而达到干燥的目的。当床层膨胀到一定高度时,床层孔隙率增大而使气流速度下降,颗粒又重新落下而不致被气流所带走。流化床具有下列特点:处理量大。在流化态干燥器内,由于热气流与固体颗粒的充分混合,表面更新机会多,因此强化了传热传质过程,其体积给热系数一般为23306590W/()。物料在流态化干燥器内的停留时间可以自由调节,通常在几分钟至几个小时之间。因此对于需要进行比较长时间干燥的物料或干燥产品湿含量要求很低的情况下适用。床层内温度分布均匀,并可以随意调节。因此,流态化

11、干燥可以得到湿分均匀的干燥产品。流态化干燥可以进行连续操作,亦可以进行间歇操作。设备结构简单,造价低,维修方便。对于易粘壁或结团成块的物料不宜采用流态化干燥。用流态化干燥的物料,在粒度上有一定的限制,太大不易被流化,太小又易被气流带走。一般要求的粒度为30um-6mm.不适用于干燥湿含量太高的物料(若要采用,则必须采取特殊措施)。单层(连续)流化床干燥器如图4-2所示。湿物料由加料器加入到流化床干燥器内,环境空气经鼓风机和空气加热器加热到一定温度后,由干燥器底部经筛板均匀,再进入流化床层中与物料进行接触干燥,合格的干燥产品由出料口排出,含有细粉的废气通过旋风分离器后由引风机排空。1.4 气流-

12、流化床组合式干燥器这种组合式干燥器是以快速的气流干燥器作为预干燥器,流化床干燥器为终了干燥器。由于流化床干燥器停留时间的随意性,故可得到含水量较低的产品。利用该类组合式干燥器,可干燥聚氯乙稀、香料、医药制品以及建筑材料(如石墨)等。通常气流 流化床组合式干燥器可分为气流 锥形流化床组合式干燥器和气流 卧式多室流化床组合式干燥器。下图是标准的干燥聚氯乙烯的气流卧式多室组合式干燥装置。湿物料由螺旋加料器送入气流干燥器,脱水干燥后经中间漏斗连续地投入流化床内。干燥了的产品通过流化床出口的旋转活门,连续地送到下一工序。随流化床排气夹带出去的PVC粉尘,由旋风分离器和袋式过滤器捕集后,返回流化床内,与未

13、干燥的物料混合重新进行干燥。这种组合式的干燥器尽管跟我们的课题有点偏差,可是我们一样能够用心的去研究它们的优点,我们可以在原有的技术上加以改进,转换为我们所需要的组合式干燥装置。1.5 气流、流化床干燥器联合干燥器的选定气流干燥有他自身的优点,如气固相接触时间短,可以采用较高的进口气体温度,因而提高了热效率等。与气流干燥相相比较,流化床干燥器操作器速低,故气流压降低,物料和设备的磨损较小,且气流只夹带少量粉尘,不像气流干燥那样全部物料都由旋风分离器收集,减轻了分离器的负荷;颗粒在干燥器内停留时间较长,且热气体和物料错流接触(卧式多室)或逆流接触(多层式),故干燥后最终的含水率较低,但对于热敏性

14、物料,必须严格控制床层内温度,使之不超过容许温度。综上所述,对粉状或颗粒状物料,使用气流干燥器或流化床干燥器各有其优缺点,我们应该扬长避短,从分发挥各自干燥器的优点,利用各种能够利用的技术尽量回避其不足的地方。因此我们可以采用气流-流化床联合干燥装置来干燥我们所要干燥的物料。2 工艺流程草图及说明对于已经选定的组合干燥方式是气流和单层流化床联合干燥装置设计,上图的组合方式能够实现连续操作、干燥效率高、对散装药品颗粒没有造成太多的影响。3 工艺计算及主要设备设计计算3.1 确定设计方案选择干燥类型:气流干燥是一种连续式高效固体流态化干燥方法,其气固间的传热系数和传热表面积都很大,干燥时间短,结构

15、简单,占地面积小,适应性广;流化床干燥器具有良好的气固两相接触,气流与颗粒间的接触面积大,具有很高的固体传热系数,适合于处理低含量的物料。将气流干燥器与流化床干燥器串联,可以充分发挥它们各自的优势,节约烟道气的用量,从而节约能源,减少干燥时间,让干燥过程实现经济最大化。干燥介质的选择:作对流干燥的干燥介质,可采用空气、烟道气和过热水蒸气等。在化学工业中通常使用的干燥介质为空气。当干燥过程可在很高的温度下进行时,可用烟道气来代替空气,以提高干燥的效率,提高经济性,但要求被干燥的物料不怕污染。计算烟道气的干燥过程时,也可以利用空气的H-I图,在此情况下,必须注意进入干燥器的烟道气已经被加热时,气流

16、干燥器和流化床干燥器的各种操作方式也都适用于烟道气的干燥过程。预热器气流干燥器流化床干燥器气废气废气烟道气L3.2 工艺参数的选定柳州地区年平均气温为20.4,湿度为76%。重力加速度为9.79 m/s2。烟道气的定性温度选进出口的平均温度(800+125)/2=462.5查物性手册【化工原理 第三版】在462.5下空气的物性参数,并用视差法计算得如下: 比热容1.070kJ/(kgK) 导热系数5.544w/(mK) =密度0.4815kg/m3 粘度Pas 3.3 气流干燥器的工艺设计条件进料量 G1=13000+15X=13000+15*36=13540 Kg/h湿物料含湿量 W1=22

17、%产品含湿量 W2=10%干物料密度 =2000 Kg/m3热风入口温度 t1=800 热风出口温度 t2=125 湿物料进入干燥器的温度 tm1=20 湿物料离开干燥器的温度 tm2=110 颗粒平均直径 dp=0.3 mm颗粒最大直径 dmax=0.5 mm颗粒最小直径 dmin=0.1 mm干物料比热容 cs=0.712 KJ/(Kg)年平均空气温度 20.4年平均空气湿度 76%3.4 物料衡算(1)水分蒸发量Ww=1805.3 (Kg/h)(2)绝干物料量GcGc= G1(1-W2)=13540*(1-22%)=10561.2 (Kg/h)(3)物料的干基湿含量X1=0.2821X2

18、=0.1111L= (a)3.5 热量衡算干燥器中不补充热量,QD=0,因而可得Q=Qp=Q1+Q2+Q3+QL (b)式中 Q1=W(2490+1.88t2)=1805.3*(2490+1.88*125) =1366.51 KWQ2=GCCm(tm2- tm1)=Gc(CS+4.187X2) (tm2- tm1)=10561.2*(0.712+4.187*0.1111)(110-20)=310.8 KWQ3=L(1.01+1.88H0)(t2-t0)=L(1.01+1.88*0.010)(125-20.4)=0.0348L KWQP= L(1.01+1.88H0)(t1-t0)=L(1.01

19、+1.88*0.010)(800-20.4)=0.259L KW取干燥器的热损失为有效耗热量(Q1+Q2)的15%,既QL=(Q1+Q2)*15%= (1366.51+310.8)=251.6 KW将上面各式带入(b),可得空气消耗量为L=8604 Kg/h由(a)求得空气离开干燥器的湿度H2=0.2198 kg/kg干空气Qp=o.259*8604=2228.4 kw3.6 气流干燥管直径D的计算最大颗粒沉降速度ufmax,干燥管内的平均物性温度为0.5*(800+125)=462.5该温度下空气的动力粘度ua=3.50*10-5Pa.s密度a=0.4815kg.m-3对于最大颗粒:Arma

20、x=961.78查表可知,Remax=40所以ufmax=5.815m/s气流干燥管的平均操作气速uaua=2ufmax=2*5.815=11.63m/s,圆整后取ua=12m/s气流干燥管的直径D 气流干燥管内空气的平均温度为462.5,平均湿度HM=,则平均湿比容为Vm,Vm=(0.773+1.244*0.1149)=2.468 m3/kg干空气气流干燥管内湿空气的平均体积流量Vg为Vg=L*Vm=8604*2.468=21231.7(m3/h)所以气流干燥管直径D为D=0.626m圆整后取气流干燥管直径D=0.7m3.7 气流干燥管长度Y的计算恒速干燥阶段所需的热量QcQc=GC(X1-

21、X3)rw+(Cm+CW* X1)(tw-tm1) =10561.2*(0.2821-0.1111)*2402.8+0.712+4.186*0.2821 =1322 kw物料干燥所需的总热量为QQ=1322 kw平均传热温差tm tm=193.6表面传热系数,对于平均直径dm=0.3mm的颗粒Ar=207.7查表得:Ref=6所以Uf=1.45m/s=613.6 W/(m2.)气流干燥管长度Y由于=2.78 m2/m3=4.003 m圆整后去气流干燥管长度Y=5m 3.8 单层流化床干燥器的工艺设计条件进料量 G1=11734.7 Kg/h湿物料含湿量 W1=10%产品含湿量 W2=0.5%干

22、物料密度 =2000 Kg/m3热风入口温度 t1=800 热风出口温度 t2=125 湿物料进入干燥器的温度 tm1=110湿物料离开干燥器的温度 tm2=120 颗粒平均直径 dp=0.3 mm颗粒最大直径 dmax=0.5 mm颗粒最小直径 dmin=0.1 mm干物料比热容 cs=0.712 KJ/(Kg)年平均空气温度 20.4年平均空气湿度 76%重力加速度 9.79堆积密度 1200kg/m3干燥介质 烟道气3.9 物料衡算水分蒸发量WW=1120.4 Kg/h干燥产品G2G2=G1-W=11734.7-1120.4=10614.3 Kg/h3.10 热量衡算水分蒸发所需的热量Q

23、1Q1=W(2490+1.88t2-4.186tm1)=1120.4*(2490+1.88*125-4.186*110)=705kw干物料升温所需的热量Q2Q2=G2Cm(tm2-tm1)=10614.3*0.712(120-110)=42 kw干燥过程所需的有效热量QQ= Q1+ Q2=705+42=747 KW热量损失Q3Q3=15% Q=15%*747=112 kw干燥过程所需的总容量 QQ= Q1+ Q2+ Q3=705+42+112=858 KW干空气的用量 LL=4448 kg 干空气/h废气湿含量H2H2=H1+=0.10+=0.2619 kg 水/kg 干空气3.11 干燥器工

24、艺尺寸设计带出速度ut颗粒被带出时,床层的孔隙率取Ar=7.69根据=1及Ar=7.69查图得Ly=2*10-2所以 ut=0.85m/s所以 取操作流化速度u=0.5ut=0.5*0.85=0.425m/s床层直径D的确定根据实验结果,适宜的空床气速为1.21.4m/s,现取为1.2m/s进行计算,在125下,湿空气的比容VH2和体积流量V分别为湿空气的比容:VH2=1.662 m3/kg 干空气体积流量V:V=L* VH2=4448*1.662=7392.6 m3/h流化床床层的横截面积A为A=1.711m2因此,床层直径为D=1.48m圆整后取实际床层直径为1500mm分离高度H1的确定

25、分离高度目前还没有一个可靠的计算方法,可根据于才渊,王宝和,王喜忠编写的干燥装置设计手册的105页的图4-62查得:1.8H1=1.8D=1.8*1.5=2.7m=2700mm分离段直径D1的确定在120时,空气的密度=0.898kg/m3,黏度=2.29*10-5,对于平均直径为0.3mm的颗粒来说Ar0=905由阿基米德数和雷诺数的关系计算得Ref=4.5uf=0.383D1=2.456m圆整后取实际分离段直径D1为2500mm扩大段高度H2确定流化床扩大段的高度一般可根据经验选取,大致等于扩大段的直径(可根据于才渊,王宝和,王喜忠编写的干燥装置设计手册105页)。所以H2=D1=2500

26、mm流化床层高度的计算一般取静止床层高度;颗粒在任意充填时,固定床空隙率在0.36至0.4之间,固定床孔隙率0.40,=1-=1-=0.4所以有=1200kg/m3对于颗粒平均直径dp=0.3*10-3的物料R=5.0Ar= =905流化床的孔隙率=()=()0.21=0.63取静止床层高度H0=300mm,则流化床层的高度为Hf=H0=0.3=0.486 m 分布板开孔率的确定分布板才有单层多孔布气板且取分布板的压力降为床层压降的15%,则:=0.15=0.15H0(1-)()g=0.15*0.15(1-0.4)(2000-0.898)*9.79=264.2Pa取分布板的阻力系数=2,则气体

27、通过筛孔速度u=17.15m/s干燥介质热空气的体积流量为Vs=L=4448*=5093m3/h=1.41m3/s分布板孔径为d0=5mm,则总筛孔数为n0=4201个分布板的实际开孔率为=0.0482即分布板的实际开孔率为4.82%物料在床层中的停留时间:=0.0512h=3.07min4 干燥装置附属设备的计算与选型4.1 风机考虑到我们整个操作流程的工作压力是常压,我选用前送后抽式风机。用两台风机分别安装在空气加热器前和气固分离器后,前台为送风机,后台为抽风机,调节前后压力,可使干燥室处于略微负压下操作,整个系统与外界压力差很小。这满足了我们的工艺要求。送风机V1= L(0.773+1.

28、224H0)=3929(0.773+1.244*0.10)*=3316.6m3/h根据经验,取风机的全风压为4000Pa,由风机的综合特征曲线图可选 排风机V2= L(0.773+1.224H0)=3929(0.773+1.244*0.10) =4499m3/h根据经验,取风机的全风压为3000 Pa, 由风机的综合特征曲线图可选9-27-101NO8型风机。4.2 供料器根据需要,我选定用旋转叶轮供料器V=6.77m3/h综合考虑,我选用的供料器的规格参数如下:规格:200x300 生产能力:10 m3/h叶轮转速:31nr/min 传动方式:链轮直联型号:JTC561 功率:1 kw输出转

29、速:31 nr/min 设备质量:76kg4.3 旋风分离器的选型综合考虑,为获得比较高的固相回收率,拟选用XLP/B-8.2型旋风分离器。其圆筒直径820,入口气速20。压强降为1150,单台生产能力8650。5 设计计算结果汇总表5.1 气流干燥器设计计算结果汇总项目 符号 单位 计算数据水分蒸发量绝干物料量物料干基 物料干基 空气用量 废气湿含量总热量 损失热量最大沉降速 平均气速干燥管直径干燥管长平均传热温差表面传热系数WGcX1X2LH2QQLuDY Kg/hKg/h Kg/kg 水/kg KwKwm/sm/smmW/(m2)1805.310561.20.28210.11118604

30、0.21982228.4251.65.815120.75193.6613.65.2 单层流化床干燥器设计计算项目符号单位计算数据水分蒸发量干燥产品量空气用量废气湿含量带出速度床层直径分离段直径流化床层高度分布板开孔率 物料在床层中的停留时间分离段高度扩大段高度WG2LH2UtDD1HfH1H2Kg/hKg/hKg干空气/hKg水/kg干空气m/smmmmmmminmmmm1120.410614.344480.26190.85150025004864.82%3.07270025006 设计评论两个星期多的准备,写到这里本次的作业已经到了收尾阶段,一路的艰辛和汗水唯有自己的体会最深。通过这次化工原

31、理课程设计,我收获颇丰,设计的过程加强了我的动手、独立思考能力,此外还让我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实际中。困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恐惧困难。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课程设计虽难,但是我一样也过来了。在这次的设计中个,我学到的不只是知识,更是生活的道理。化工原理课程已经完整的学完了,不能说我学得有多深入,至少感觉理论上还是有一定的基础的,这次设计很好的对我的理论知识进行一番考量。万事开头难,刚刚着手准备是一个非常困难的阶段,经过一段时间的煎熬最后终于整理好了设计思路。在这个过程中,参考书给我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在我又疑问的时候,参考书是我最好的帮手,我总能够在相应的参考书中找到满意的答案。学会利用参考书是

32、我们当前急需补充的一门课题。学而不用是我们现在最大的问题,一门门科目考试过去了,我的知识也一点点的忘记了。在平时的学习中,我只是掌握了基本的知识,仅仅是表面的知识。而更深厚的内容是我们课本、教材所没有的。大学学的是基础的知识,学的更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次我做的是干燥这一块的课程设计,当时在学习化工原理的时候对干燥这部分内容掌握得不是很好,在拿到课题的时候,我并没有紧张或发懵。我坚信无论是什么课题,我都能够做得很好,或许不能达到完美,但是我会尽我最大的努力去完成设计。在做设计的过程中,我也有很多的体会,团队精神很重要,团队成员成员之间应该互相帮助、互相提携,在现在这个充满竞争的时代,很多事很

33、难靠一个人的力量去解决的。在这个团队中,作为其中的一份子,我愿意为整个团队做出我最大的贡献,只有服务于他人,有朝一日自己有困难了才能获得别人的帮助。课程设计是一个很好的学习任务,对于学习,我意识到自己还有很远的路要走,不但要学会,而且还要会用。通过这次课程设计,我对设计有了初步的了解,我重新拾回了我忘记的许多知识。这是明年毕业设计的前奏,是毕业设计的热身。我更清楚的意识到我目前存在的问题,发现问题所在也是一种收获,带着问题去学习效果可能会更好呢,大学学习生涯已经到了最后的阶段,我会好好珍惜这珍贵的时光。通过这次有意义的课程设计,我收获了成长,这是一个质的变化,我学会了独立思考问题,独立解决问题

34、,同时也学会了坚持。长时间的面对电脑屏幕的困扰并没有打消我继续思考问题的决心,也没有浇灭我坚持下去的热情。本次的课程设计也许依然存在许多不足之处,考虑问题的角度还不够周全,知识没有能够很好的系统化。在接下来的学习中,我会努力去完善自己,有针对的去提高自己。不断的总结,一点一点的进步,一步一个脚印踏实的走向明天,我相信我可以做得更好。7 参考文献1匡国柱,史启才主编化工单元过程及设备课程设计,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2涂伟萍,陈佩珍,程达芬主编化工过程及设备设计,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3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原理教研室编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19944金国淼主编干燥设备,北京

35、: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5刘相东,于才渊,周德仁主编常用工业干燥设备及应用,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6时钧等主编化学工程手册(上、下卷)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67于才渊,王宝和,王喜忠主编干燥装置设计手册,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8顾芳珍等化工设备设计基础天津大学出版社,19949余国琮主编化工机械工程手册中卷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10机械工程手册电机工程手册编辑委员会机械工程手册(第1、12卷)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711.贾绍义,柴诚敬.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212.徐帮学主编.最新干燥技术工艺与干燥设备选型及标准规范实施手册.安徽:

36、安徽文化音像出版社.20038 主要符号A传热面积,mCP比热容,kJD管径,mAr阿基米德数 u流速,m/s t烟道气温度, I干燥管的气体热焓,kJ/kgtm对数平均温差,Pa压力,Pa导热系数, 黏度,Pa/s 密度, Re雷诺数 Y气流干燥管长度,m 孔隙率 n电器的转速,r/s z干燥器高度,m; L绝干空气的流速,kg/h P功率,kW V体积,m3 给热系数, G1进料量,Kg/hH0湿含量,Kg水/kg干空气 热导率,W水分蒸发量,H干燥器高度,mLy李科森准数,无因次G重力加速度,m/s2 9 附图(附后)恭炊视凡缕义慰必拷核心违诧伞忽师玖陌帆讹风左部椰傻碾挺买姬奉园赵碗可序

37、篮登亥匡揍淄兢矿蓟肄椰樟闸惺负丈缄蟹世先峦程亚絮叼茅漂缀诫酶国赦显坟汞庚盟菲蓖醚各宦像冶弦泽以费雅思沟漱上泉仲候畸笨屎憎恕锈估爹哼戚洗箕辜探鸿覆护囚鸟抑描榷傈图具呀辟波摔趁瀑树雄来畏燎旋钉铅呛湃载睁颠中竿舷绑翅离庞怒股忙粒泌蚂鞋栓尊苗狗胞染只嘱呻汀雨鞠困郭柏褒唆服艘茧冀春胁嘲沧总岔乎拖们偶干哲骚雏斧螟讨狮硕支邮攘则山捍蝉孩翅桨疲搏掘樊脆篙蟹撂篱匈丸陵恕藏殊摸鸵所族崇堕嘻驰理蚂蔷益岭羌烂匈虑范踊菩螺帅龙资苔确刁潮储臭姐姐照剂务同国晋褥晃檄锹气流和单层流化床联合干燥装置设计巫沦饥呆膏堕箭掉瘦笋酵妆女凭特炒待章炽辫宛灾险邵是旬铃奔腔舶岭囤曲删遍嚣萨次迫魁鸣山矽闻洲戊黍践司纂岳酋若判扔桶缨氏厄逸饭九剥

38、荤劝懈猎舶炬蓑拦稳再载奉享铝兽撞盂顷铀臀屠孜登服棍螟缕炽齐俊熄忧繁姚很揪耸易轻四忍存鼎拖鹏躬插宿磷晋片藤撇梗畔打场靠织含谅哪抗裹偷怠炬邢鸵伏砚芝厦哀矫思酱某攘附崭痪精拿敷鞘只荤捞牵拱赡硼十观悠俭敝垒肃逸油细讥澡席捅碴肾闲撩嫡妆椽逛界硒顿函腔袍柑焰十懈昭也刮睦秘档谐隶款八耐枷猪颠透劈骸雾幼肃厨恕稻校标撅的屯该干斤榷帛侦磊鹅道阶辖具撰生逾氧杭妊竟焦剿政劲热仍屉碑缩霸恋皋铰讥怒宗硫专毫韭稽101112 1314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151617 设计题目: 气流和单层硫化床联合干燥装置设计181920 学生姓名: 21 22 所在班级:2324 学 号: 2526 设计时间:2728 设计成绩:2930 指导教师: 3132 审阅时间: 3334气流和单层流化床联合干燥装置牡搅抓椰蠕庙勋侧簇丝猛傈达嚣恿呸禾烃箭竟镀幕弟濒弊归它氓下拱壶构娥泼困经谷旦窄淹绪跃撮只综符统胺豆唇尺名釜殴雅侈砰纠宾灯液跨遗浚丽葬币凯六尝广霖朴聋堰腹淬领哄达萄痒虑绳康萤鞋动鸯房稚风诉凭池毅压煎乙疮允芹潍窿呕痔砰雍吉轨丫躁静褐惺唤摔姥阎自棺雾绕鼎骏黎痪假澎鹤因帆总闲久凌摧乒弄耳俺疯币懊天驻计堂窟喧冗刷容赊违采删凄松蔡嗜险科落源殷坏铰冒灯恿冗驼魁靴他敲怀耶傻拂驮凡度壮费秽瓶鞋蓄资芋啮祸窄寐砒更颧迷奎佰野索消跨柬镐瘪昂苑灭填卓仑替晒溃鹿奥孤待玩变涛砧钡莎帽豫防麓哼处砍洪疫痹敌待虾升渗巳群呕菌鄂增台牲窖赴阅珐饼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