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楼塔吊基础施工方案2

上传人:1888****888 文档编号:39177642 上传时间:2021-11-10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12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住宅楼塔吊基础施工方案2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住宅楼塔吊基础施工方案2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住宅楼塔吊基础施工方案2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资源描述:

《住宅楼塔吊基础施工方案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住宅楼塔吊基础施工方案2(2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绿城.无锡立信大道西项目A块标塔吊基础施工方案龙信建设集团无锡项目部2011年10月一、编制依据1.1、绿城.无锡立信大道西项目A块标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1.2、QTZ80G塔式起重机使用说明书。1.3、GB5144-2006塔式起重机安全规程、GB/T13752-92塔式起重机设计规范、GB50202-200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GB50278-98起重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6067-85起重机械安全规程、GB8918-2006重要用途钢丝绳、JGJ33-2001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

2、范、JGJ46-2005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1.4、建筑起重机械安全监督管理规定(建设部令第166号)1.5、建筑起重机械备案登记办法(建质200876号)1.6绿城.无锡立信大道西项目A块标设计图纸。二、工程概况2.1、工程名称:绿城.无锡立信大道西项目A块标2.2、工程地点: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立信大道以西、观顺道以东、高浪路以南、观山道以北2.3、建设单位:无锡太湖绿城置业有限公司2.4、设计单位:浙江绿城东方建筑设计有限公司2.5、监理单位:上海三凯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2.6、总包单位:龙信建设集团有限公司2.7、工程规模:拟建“绿城.无锡立信大道西项目A块标”由无锡太湖绿城置业

3、有限公司开发建设,本工程由1幢30层高层、2幢28层高层、地库及裙房组成。2.8、塔吊概况:本工程A块标5#、7#楼及相邻部位地下室各共用一台QTZ80G塔式起重机(设置在5楼东南侧、7#楼西南侧),6#楼及相邻部位地下室使用一台MC110塔式起重机(设置在6#楼南侧)。本工程0.000相当于绝对标高5.4m,单体为地下二层,车库为地下二层。由于单体与地下车库为连体建筑,因此,塔吊基础设置在地下室基础底板上(塔吊基础为地下室基础底板一部分),上部为车库,在地下室顶板及负一层留置预留塔吊安拆洞口;地下室基础底板厚度为800mm。根据无锡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提供的本工程的地质报告,5#、7

4、楼塔吊基础处于3号土层,3号土层为粉质粘土夹粉土,地基承载能力设计值为0.130Mpa。根据QTZ80G塔吊说明书中规定在自由高度不大于26m时地耐力要求为0.125Mpa. 6楼塔吊基础处于3号土层,3号土层为粉质粘土,地基承载能力设计值为0.13Mpa.根据MC110塔吊说明书中规定在自由高度不大于26m时地耐力要求为0.245mpa. 三、塔吊的选型及定位3.1、塔吊的选型本工程使用两台型号为QTZ 80G的塔吊,安装臂长55米,最大起重量为8T,一台采用MC110塔式起重机,安装臂长55米,最大起重量为11T,固定预埋式基础,。主要技术参数如下表: 使用部位5#、7#楼及相应地下室型

5、号QTZ 80G规 格标准节尺寸1.7*1.7*3.0m,臂长55m起重力矩(KN.m)800最大起重量(吨)8T最大幅度(米)55m最小幅度(米)3m臂端起重量(吨)1.3T平衡重(吨)15.5T起升(安装)高度m最大起升高度为150m(有护墙),独立安装高度42.5m护墙道数六道整机重量(吨)81.32T用电负荷51.6KW塔机基础(mm)厚1.35米平衡重1套(吨)15.5T塔身1套(吨)14.02T平衡臂(吨)2.05T中心压重1套(吨)60T主要技术参数如下表: 使用部位6#楼及相应地下室型 号MC110规 格标准节尺寸1.6*1.6*3.0m,臂长55m起重力矩(KN.m)1100

6、最大起重量(吨)11T最大幅度(米)60m最小幅度(米)3m臂端起重量(吨)1.3T平衡重(吨)16.05T起升(安装)高度m最大起升高度为175m(有护墙),独立安装高度45m护墙道数六道整机重量(吨)160.5T用电负荷65KW塔机基础(mm)1350平衡重1套(吨)16.05T塔身1套(吨)26.3T平衡臂(吨)2.63T中心压重1套(吨)80T3.2、塔吊的定位(一)、塔式起重机在现场定位必须遵循二个原则:满足施工需要,不出现施工盲区;保证塔式起重机安拆方便。塔吊设在5#楼的东南侧、7#楼的西南侧、6#楼的南侧,塔吊基础作为置于地下室基础中的底板使用,相应的位置见附图,塔身穿行部位避开

7、地下车库柱网及顶板梁。主要负责结构施工期间的水平、垂直运输。具体定位详见附图。具体布置位置见现场平面布置图。塔身穿行地下车库顶板部位的防水处理详见基础防水施工专项方案。(二)、防碰撞施工措施、塔吊在水平面方向的防碰撞措施-低位塔吊的起重臂端部与高位塔吊塔身之间防碰撞措施。塔吊在现场的定位布置是关键,通过严格控制塔吊之间的位置关系,来预防低位塔吊的起重臂端部碰撞高位塔吊塔身,在塔吊定位图中已保证塔吊间距离大于57米,符合塔式起重机安全规程(GB5144-94)中的10.5之规定“两台起重机之间的最小架设距离应保证处于低位的起重机的臂架端部与另一台起重机的塔身之间至少有2米的距离”的规定。塔吊在现

8、场的定位保证了各塔吊之间不存在低位塔吊的起重臂与高位塔吊的塔身发生碰撞的问题。、塔吊在垂直方向的防碰撞措施、低位塔吊的起重臂与高位塔吊起重钢丝绳之间防碰撞措施。由于受施工需要的影响,交叉施工区域较大的两塔,有可能发生低位塔吊的起重臂与高位塔吊的起重钢丝绳的碰撞事故。为杜绝此类事故发生,项目必须对每一台塔吊的工作区进行合理划分,避免或减少塔吊交叉工作区。同时,项目必须配备有合格操作证的、经验丰富的信号指挥工,确保指挥塔吊回转作业时,低塔的起重臂不碰撞高塔的起升钢丝绳。当现场达到6级风,塔吊必须停止作业。另外,塔吊租赁公司要配备操作熟练、有责任心的塔司为现场服务,塔吊在每次使用后或在非工作状态下,

9、将塔吊的吊钩升至顶端,同时将起重小车行走到起重臂根部。、高位塔吊的最低部件下端与低位塔吊的最高部件上端防碰撞措施两塔吊相交叉面积较大,在工作中有可能发生高塔起重臂下端与低塔起重臂拉杆间的碰撞。按照安装程序中要求的顶升标准节数,互相协调即可保证不发生碰撞。必须符合塔式起重机安全规程(GB5144-94)中的10.5之规定:“两台起重机之间的最小架设距离应保证处于高位起重机的最低位置的部件(吊钩升至最高点或最高位置的平衡重)与低位置起重机中处于最高位置的部件之间的垂直距离不得小于2m”。、塔吊与现场周边建筑及设施的防碰撞措施根据塔吊在现场的平面布置,在实际施工中,还要密切关注现场以外的情况,还要注

10、意周边情况尤其是现场工人和车辆,以免造成不必要的伤害或破坏。在7#楼北侧和西侧存在10kv高压线,正好处于7#塔吊覆盖范围之内,采取专项防护措施.。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塔吊的施工环境是比较复杂的,只有按照相关规范操作,并全面考虑施工现场及周边的施工环境,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和塔吊的顶升,才能实现安全、有序施工,提高施工效率,为高效优质的完成施工工期奠定坚实的基础。 (4)、相邻塔吊操作要求46.1群塔的运行原则为:低塔让高塔。4.6.2后塔让先塔。在两塔吊塔臂交叉区域内运行时,后进入该区域的塔吊要避让先进入该区域的塔吊。 4.6.3动塔让静塔。在两塔吊塔臂交叉区域内作业时,在一塔吊塔臂无回转、小车无

11、行走、吊钩无运动,而另一塔吊塔臂有回转或小车行走时,动塔吊应避让静塔吊。 4.6.4轻车让重车。在两塔吊同时运行时,无载荷塔吊应避 让有载荷塔吊。 4.6.5客塔让主塔。以不同单位实际工作区域划分塔吊工作区域时,本工程高位塔吊为主塔,低位塔吊为客塔,塔吊在运行中,各条件同时存在时,按以上排列顺序原则执行。 4.6.6塔吊长时间暂停工作时,吊钩应起到最高处,小车拉 到最近点,大臂按顺风向停置。4.6.7塔吊与信号指挥人员必须配备对讲机,对讲机经统一确定频率后必须锁频,使用人员无权调动频率,且要做到专机专用。5、6、7频道依次为5#、6#、7#楼塔吊专用频道。信号指挥人员应与塔吊组相对固定,无特殊

12、原因不得随意更换指挥人员;指挥人员未经主管负责人同意,不得私自换岗。4.6.8指挥过程中严格执行信号指挥人员与塔吊司机的应答制度,即:信号指挥人员发出动作指令时,先呼叫被指挥塔吊的编号,待塔吊司机应答后,信号指挥人员方可发出塔吊动作指令。 4.6.9信号指挥人员必须时刻目视塔吊吊钩与被吊物。塔吊转臂过程中,信号指挥人员还须环顾相邻塔吊的工作状态,并发出安全指示语言。安全指示语言必须明确,简短,完整清晰。 4 .6.10在保证安全生产的前提下,应按“就快不就慢”的原则,根据工程进度统一确定塔吊顶升高度和到位时间。各塔吊必须按确定的高度、时间如期完成顶升,不得提前或延时。四、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1、

13、 组织保障(1)、项目经理是项目安全管理的第一责任人。(2)、成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塔吊安装安全保证体系项目经理:张海军生产经理: 周洪仁 安全总监:郭东华技术负责人:何俊刚安全员:张向东施工班组2、应急预案塔吊施工期间存在的危险源有高处坠落、物体打击、机械伤害、触电、坍塌等,为确保事故发生以后,能迅速有效地开展抢救工作,最大限度地降低员工及相关方生命安全风险,特制定本应急救援预案。组 长: 张海军副组长: 周洪仁 何俊刚组 员: 郭东华 张向东 吴建国 江浩2.1、机构职责:、负责制定事故预防工作相关部门人员的应急救援工作职责。、负责突发事故的预防措施和各类应急救实施的准备工作,统一对人员,材

14、料物资等资源的调配。、进行有针对性的应急救援应变演习,有计划区分任务,明确责任。、当发生紧急情况时,立即报告公司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并及时采取救援工作,尽快控制险情蔓延,必要时,报告当地部门,取得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帮助。、由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组织项目部全体员工投入事故应急救援抢险工作中去,尽快控制险情蔓延,并配合、协助事故的处理调查工作。、事故发生时,组长或其他成员不在现场时,由在现场的其他组员作为临时现场救援负责人负责现场的救援指挥安排。、项目部指定王士广负责故事的收集、统计、审核和上报工作,并严格遵守事故报告的真实性和时效性。2.2、高空坠落应急救援方法:现场只有1人时应大声呼救;2人以上时,应

15、有1人或多人去打“120”急救电话及马上报告应急救救援领导小组抢救。仔细观察伤员的神志是否清醒、是否昏迷、休克等现象,并尽可能了解伤员落地的身体着地部位,和着地部位的具体情况。如果是头部着地,同时伴有呕吐、昏迷等症状,很可能是颅脑损伤,应该迅速送医院抢救。如发现伤者耳朵、鼻子有血液流出,千万不能用手帕棉花或纱布去堵塞,以免造成颅内压增高或诱发细菌感染,会危及伤员的生命安全。如果伤员腰、背、肩部先着地,有可能造成脊柱骨折,下肢瘫痪,这时不能随意翻动,搬动是要三个人同时同一方向将伤员平直抬于木板上,不能扭转脊柱,运送时要平稳,否则会加重伤情。2.3、坍塌应急救援方法:、当发生塔吊架坍塌事故时,立即

16、组织人员及时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在有伤亡的情况下控制好事故现场;、报120急救中心,到现场抢救伤员。(应尽量说清楚伤员人数、情况、地点、联系电话等,并派人到路口等待);、急报项目部应急救援小组、分公司和有关应急救援单位,采取有效的应急救援措施;、清理事故现场,检查现场施工人员是否齐全,避免遗漏伤亡人员,把事故损失控制到最小。、预备应急救援工具:切割机、起重机、药箱、担架等。2.4、物体打击应急救援方法:当物体打击伤害发生时,应尽快将伤员转移到安全地点进行包扎、止血、固定伤肢,应急以后及时送医院治疗。、止血:根据出血种类,采用加压包止血法、指压止血法、堵塞止血法和止血带止血法等。、对伤口包扎:以

17、保护伤口、减少感染,压迫止血、固定骨折、扶托伤肢,减少伤痛。、对于头部受伤的伤员,首先应仔细观察伤员的神志是否清醒,是否昏迷、休克等,如果有呕吐、昏迷等症状,应迅速送医院抢救,如果发现伤员耳朵、鼻子有血液流出,千万不能用手巾棉花或纱布堵塞,因为这样可能造成颅内压增高或诱发细菌感染,会危及伤员的生命安全。、如果是轻伤,在工地简单处理后,再到医院检查;如果是重任,应迅速送医院拯救。、预备应急救援工具如下表:序号器材或设备数量主要用途1支架若干支撑加固2模板、木方若干支撑加固3担架2个用于抢救伤员4止血急救包4个用于抢救伤员5手电筒6个用于停电时照明求援6爬梯3樘用于人员疏散7对讲机4台联系指挥求援

18、2.5、监测监控本方案采取如下监测措施:2.5.1、班组每天进行日常检查,项目部每周进行抽查,不少于两次,所有检查都必须形成记录,检查项目如下:、杆件的设置和连接、支撑、剪力撑等构件是否符合要求。、安全防护措施是否符合规范要求。2.5.2、在承受六级大风或大暴雨后必须进行全面检查。2.5.3、塔吊安装工程施工前,必须组织施工单位、监理单位、业主单位及相关专家对专项方案进行审查备案。2.5.4、塔吊安装过程中,每次检测结果必须由监测人、项目经理、项目总监签字,提供给施工、监理、设计及业主等相关单位。2.5.5、监测结果报告必须包括监测项目及允许值、报警值、监测数据处理分析、监测结评述。2.5.6

19、、监测数据接近或达到报警值时,应组织有关各方采取应急或抢险措施,同时须向市建设工程安全监督站、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2.2.7、本分项工程监测项目包括:支架沉降、位移和变形。五、对基础的要求(一) 塔机基础载荷情况QTZ80G塔吊载荷情况混凝土基础载荷四角垂直反力(吨)水平力(吨)弯矩(吨*米)扭矩(吨*米)工作情况47.91.154114.7321.25非工作情况38.93.2392.580MC110塔吊载荷情况混凝土基础载荷四角垂直反力(吨)水平力(吨)弯矩(吨*米)扭矩(吨*米)工作情况64.43.119167.9546.77非工作情况54.68.978141.760(二)对基础的要求1

20、、基础的制作及计算见附图。2、保证塔吊基础块所在处和周围没有不实结构(如异物、孔洞,松软土,渣土等)以及地下废管道。地基承载力根据无锡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提供的本工程的地质报告,3土层地基承载能力设计值为0.130Mpa。3、由于QTZ80G塔吊地耐力设计值是为自由高度26m以下时最大为0.125mpa,(超过26m是设置附墙连接)故本工程塔吊基础地耐力值符合设计要求。由于两台QTZ80G塔吊均主要服务于高层建筑,故基于安全亦采用采用桩基,桩型为ATZ-40-11C的预制方桩、有效桩长11米(同地下汽车库)。单桩承载力为126.7T,计算取100T,(单桩承载力依据设计数据乘以0.9计算

21、得到,同时现场静压桩施工记录数据作为参考。)桩端持力层4-2粉质粘土-粘土层,地基承载力0.26Mpa根据MC110塔吊地耐力设计值MC110型塔吊为0.245Mpa,相应的地基不能满足设计要求;因此采用桩基,桩型为ATZ-40-11C的预制方桩、有效桩长11米(同地下汽车库)。单桩承载力为126.7T,计算取100T,(单桩承载力依据设计数据乘以0.9计算得到,同时现场静压桩施工记录数据作为参考。)桩端持力层4-2粉质粘土-粘土层,地基承载力0.26Mpa;MC110型塔吊基础采用4根ATZ-40-11C的预制方桩,基础承载力为:100T4400T0.24556005600/105 68.8

22、2T。采用桩基符合塔吊基础承载力。4、钢筋直径符合基础图要求。(参照塔机说明书选型)5、各做一组接地电阻,此接地电阻为单独一组, 不可与其它任何接地电阻相连。接地电阻小于4,电机绝缘电阻不低于0.5M,导线对地绝缘电阻不低于1M,检测后应有记录。6、塔吊基础均使用C35混凝土,抗渗等级为P8,制作时各留三组试块,当混凝土的强度达到75%以上时,方可立塔。7、雨季期间,作好基础排水措施。作好施工作业记录、并存档。(三)基础施工程序1、开挖塔吊基坑,5#、7#楼QTZ80G及6#楼MC110塔吊塔吊基坑大小均为: 560056001350mm,基坑四周各留置工作面30cm,边坡按1:1.2放坡;基

23、础上表面即为地下室基础底板。2、垫层混凝土采用C15,垫层水平度控制在0.2%,垫层混凝土强度达到60%后,方可进行基础预埋工序。3、在塔吊垫层上表面中心标记一个十字线及1.60米1.60米(或1.70米1.70米)正方形(十字线交叉点即为正方形中心点)。4、塔吊安装人员安放塔吊的马镫、预埋节,并用斜铁找平。预埋节檐口水平度控制在1内,达到要求后将马镫、斜铁及预埋节点焊好,以免由于后面工序的操作,动摇了已经调整好的水平度。5、本工程塔吊基础其实一部分为地下室基础底板,一部分为主楼基础底板过渡带,主楼基础底板底筋为22100双向,面筋为22100双层双向,地下室基础底板钢筋为18150双层双向拉

24、通,同时塔吊基础钢筋设计为25150双层双向,基础钢筋施工时还应考虑过渡带构造钢筋在此交汇,此道工序施工质量管理部门必须做好过程控制、施工记录、质量验收,兼顾主楼底板钢筋及车库底板钢筋,塔吊基础施工时应预留车库底板及主楼底板钢筋,且需考虑搭接长度。6、将接地电阻(R4)一端与预埋节焊接好,另一端插于土层里。7、塔吊基础砼强度等级为C35,要求振岛密实,在此过程中必须随时监测预埋节的檐口水平度,如有变化,则应随时进行调整,确保塔吊预埋节檐口水平度。混凝土不得往一个方向浇注,以免动摇预埋节。8、基础砼强度达75%以上,并经安全质检部门检验合格后,方能安装塔吊。9、做好塔吊基础养护工作,施工现场备三

25、组试块,7天一组如试压不能满足要求10天再压一次,提供混凝土强度报告作为塔吊安装的依据。10、在塔吊基础顶面设置45cm45cm90cm集水坑,便于塔吊基础部位积水的抽排。六、塔吊附墙本工程5#、7#楼使用的QTZ80G塔吊达到150m左右,根据塔吊技术要求,QTZ80G塔吊在距塔吊基础26m左右高度设第一道附墙,第二附着架距第一道27米,第三附着架距第二道24米;第四附着架距第三道24米,第五附着架距第四道24米,第六附着架距第五道24米。附墙连接方法是在剪力墙上预留孔与塔吊附墙连接件和螺栓相连接。本工程6#楼使用的MC110塔吊达到170m左右,根据塔吊技术要求,MC110塔吊在距塔吊基础

26、26m左右高度设第一道附墙,第二附着架距第一道27米,第三附着架距第二道24米;第四附着架距第三道24米,第五附着架距第四道24米,第六附着架距第五道24米。附墙连接方法是在剪力墙上预留孔与塔吊附墙连接件和螺栓相连接。塔吊附墙连接件埋入主体剪力墙部位,相应部位增加4根主筋。钢筋型号与间距同该部位剪力墙配筋。七、塔吊基础及附着计算书7.1.塔吊基础承载及有关节点受力计算7.1.1.塔吊基础设计:根据塔式起重机设计规范及高层塔吊说明书提供的塔吊基础所承受的自重、倾覆力矩、扭矩及水平力的值进行本工程塔吊基础承载力计算,确定塔吊基础几何尺寸、钢筋配置、混凝土强度等级等。7.1.2.计算原则:固定式塔式

27、起重机的地基基础是保证塔机安全使用的必要条件,本基础严格参照塔吊说明书基础部分的说明施工。本工程塔吊基础的地基准备采用12根桩型为ATZ-40-11C的预制方桩,(5#、7#楼两台QTZ80G塔吊每台4根共8根,6#楼MC110塔吊4根.)上部连接混凝土承台作为塔吊基础。1.4.1QTZ80型及MC110型塔吊基础计算书1)参数信息塔吊型号:QTZ80G,自重(包括压重)F1=813.2KN,最大起重荷载F2=80.00KN塔吊倾覆力矩M=2700KN.m,塔吊起重高度H=150.00m,塔身宽度B=1.7m混凝土强度:C35,钢筋级别:3级,基础埋深D=0.00m,承台箍筋间距S=550mm

28、,保护层厚度:50mm桩直径(或方桩边长)d=0.40m,桩间距a=4.4m,承台厚度Hc=1.35m2)塔吊基础承台顶面的竖向力与弯矩计算塔吊自重(包括压重)F1=813.200KN塔吊最大起重荷载F2=80.00KN作用于承台顶面的竖向力F=1.2*(F1+F2)=1071.84KN塔吊的倾覆力矩M=1.4*2700.00=3780.00KN.m塔吊型号:MC110,自重(包括压重)F1=160.5KN,最大起重荷载F2=110.00KN塔吊倾覆力矩M=3400KN.m,塔吊起重高度H=170.00m,塔身宽度B=1.6m混凝土强度:C35,钢筋级别:3级,基础埋深D=0.00m,承台箍筋

29、间距S=550mm,保护层厚度:50mm2)塔吊基础承台顶面的竖向力与弯矩计算塔吊自重(包括压重)F1=1605.00KN塔吊最大起重荷载F2=110.00KN作用于承台顶面的竖向力F=1.2*(F1+F2)=2058.00KN塔吊的倾覆力矩M=1.4*3400.00=4760.00KN.m图中X轴的方向是随机变化的,设计计算时应按照倾覆力矩M最不利方向进行验算。第一、 桩顶竖向力的计算(依据建筑桩技术规范JGJ94-2008第5.1.1条)偏心竖向力作用下 Nik=(FK+GK)/nMxkyi/yj2Mykxi /xj2 其中:n单桩个数,n=4FK作用于桩基承台顶面的竖向力标准值,F=1.

30、2*(F1+F2)=2058.00KNGK桩基承台的自重,G=1010 KNMx,My承台底面的弯矩标准值(kN.m); xi,yi单桩相对承台中心轴的XY方向距离(m); Nik单桩桩顶竖向力标准值(kN)。 经计算得到单桩桩顶竖向荷载效应标准组合下的: 最大压力: N=1422kN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为Q uk=1267kN根据土层4-2地耐力2605.65.6=8153.6 kN故12674+8153.6=13221.614224=5688 kN 最大拔力: N=111.4kN ,根据桩基说明单桩抗拔承载力特征值Ra=360KN,标准值为720 kN第二、矩形

31、型承台弯矩计算(依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第5.6.1条)Mx1=Ni1Yi,My1=Ni1 Xi 其中: Mx1,My1计算截面处XY方向的弯矩设计值(kN.m); xi,yi单桩相对承台中心轴的XY方向距离(m); Ni1扣除承台自重的单桩桩顶竖向力设计值(kN),Ni1=Ni-G/n。 经过计算得到弯矩设计值: N=1422-1010/4=1169.5kN Mx1=My1=2572.9kN.m 3)矩形承台截面纵向受拉钢筋截面面积的计算 依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为50 mm,故假定纵向受拉钢筋合力点到截面受拉边缘的距离s =50

32、mm,则h0=1350-50=1300mm;由混凝土和钢筋等级,查附表2-2,2-7得 fc=16.7 N/mm2,fy=360N/mm2,ft=1.57 N/mm2fc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 h0承台的计算高度 fy钢筋受拉强度设计值,fy=360N/mm2 ft_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查表4-5知,混凝土受压区等效矩形应力图系数1在混凝土强度等级c50时为1.0,1=0.8;由表4-6知b=0.518。求计算系数 s = M/1fcbh02 =3780106/(16.7560013002) =0.02391666 对于MC110塔吊s=0.03011728 = 1-( 1-2s)1/2

33、 =1-0.97579=0.02421b=0.518,可以 对于MC110塔吊 = 1-( 1-2s)1/2=0.03058b=0.518,可以 s = 1- /2=0.987895 对于MC110塔吊s =0.984707 As = M/sh0fy =Asx= Asy =3780106/(0.9878953601300) =8176mm2对于MC110塔吊As = M/sh0fy =Asx= Asy=10328.9 mm2 选用17根三级钢直径25,As =8340.625 mm2,(选用钢筋时满足有关间距、直径、根数等的构造要求)对于MC110塔吊选用22根三级钢直径25,As =1079

34、3.5 mm2验算适用条件:适用条件(1)=8340.625/(56001300)=0.115 对于MC110塔吊=10793.5/(56001300)=0.148 b=1b fc/ fy=0.51816.7/360=2.4 minh/h0,0.45ft/ fy h/h0不满足,则纵向受拉钢筋应按minh/h0配置,则As=0.207756001350=15702 mm2,即32根三级钢直径25;故QTZ80G和MC110两型号塔吊基础均适配33根三级钢直径25;4)矩形承台截面抗剪切计算 基础承台自重101吨,合1010KN,作用于承台顶面的竖向力为1071.84KN 根据第二步的计算方案可

35、以得到XY 方向矩形承台的最大剪切力,考虑对称性, 记为V=1040.92kN,对于MC110,V=1534kN塔吊我们考虑承台配置箍筋的情况,根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5.9.10条,据斜截面受剪承载力满足下面公式: V hsa ftb0h0 其中 =1.75/(+1) hs=(800/ h0)1/4 ft_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 承台剪切系数 计算截面的剪跨比,x=ax/ h0, ,y=ay/ h0, ax, ay为塔吊标准节边至y 、x 方向计算一排桩的桩边的水平距离,当3 时,取=3; hs受剪切承载力截面高度影响系数;当h0 2000mm 时,取h0= 2000mm

36、;其间按线性内插法取值。 b0承台计算截面处的计算宽度,b0=5600mm; h0承台计算截面处的计算高度,h0=1300mm; S 箍筋的间距,S=550mm;x=y=1000/1300=0.76923, =1.75/(+1)=0.98913 hs=(800/ h0)1/4=(800/1300)1/4=0.8857则V=1040.92kN 对于MC110,V=1534kN hsa ftb0h0=0.989130.88571.5756001300=10013.157 kN故V hsftb0h0成立 经过计算承台已满足抗剪要求,只需构造配箍筋! 5)塔吊附着计算 塔机安装位置至建筑物距离超过使用

37、说明规定, 需要增长附着杆或附着杆与建筑物连接的两支座间距改变时,需要进行附着的计算。主要包括附着杆计算、附着支座计算和锚固环计算。 第一、支座力塔机按照说明书与建筑物附着时,最上面一道附着装置的负荷最大,因此以此道附着杆的负荷作为设计或校核附着杆截面的依据。 附着式塔机的塔身可以视为一个带悬臂的刚性支撑连续梁,其内力及支座反力风荷载取值 q=0.10kN/m 塔吊的最大倾覆力矩 M=2700kN.m 对于MC110, M=3400kN.m QTZ80G塔吊的支座力Nw=206.913kN; MC110塔吊的支座力Nw=276.85kN 第二、附着杆内力计算 塔吊四附着杆件的计算属于一次超静定

38、问题,采用结构力学计算个杆件内力: 方法的基本方程: 计算过程如下: 11*X1+1p = 0 1p = T0i*Ti/EA 11 = T0i*T0iLi/EA其中: 1p为静定结构的位移; Ti0为F=1时各杆件的轴向力; Ti为在外力M和P作用下时各杆件的轴向力; li为为各杆件的长度。 考虑到各杆件的材料截面相同,在计算中将弹性模量与截面面积的积EA约去,可以得到: X1= -1p/11 各杆件的轴向力为: T*1 = X1 T*2 = T02X1+T2 T*3 = T03X1+T3 T*4 = T04X1+T4 以上的计算过程将 从0-360度循环,解得每杆件的最大轴压力,最大轴拉力:

39、 QTZ80G塔吊各个附着杆件的内力如下杆1的最大轴向拉力为:795.18kN; 杆2的最大轴向拉力为:956.37kN; 杆3的最大轴向拉力为:5478.32kN; 杆4的最大轴向拉力为:3855.60kN; 杆1的最大轴向压力为:1003.14kN; 杆2的最大轴向压力为:1279.57kN; 杆3的最大轴向压力为:8546.31kN; 杆4的最大轴向压力为: 6000.21kN。MC110塔吊各个附着杆件的内力如下 杆1的最大轴向拉力为:825.18kN; 杆2的最大轴向拉力为:976.37kN; 杆3的最大轴向拉力为:5486.32kN; 杆4的最大轴向拉力为:3893.60kN; 杆

40、1的最大轴向压力为:1013.14kN; 杆2的最大轴向压力为:1319.57kN; 杆3的最大轴向压力为:8576.31kN; 杆4的最大轴向压力为: 6010.21kN。 第三、附着杆强度验算 采用标准附墙件! 第四、附着支座连接的计算 1、附着支座与建筑物的连接多采用与预埋件在建筑物构件上的螺栓连接。预埋螺栓的规格和施工要求如果说明书没有规定,应该按照下面要求确定: 2、预埋螺栓必须用Q235钢制作; 3、附着的建筑物构件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0; 4、预埋螺栓的直径大于24mm; 5、预埋螺栓的埋入长度和数量满足下面要求: 0.75ndlf=N 其中n为预埋螺栓数量;d为预埋螺栓直

41、径;l为预埋螺栓埋入长度;f为预埋螺栓与混 凝土粘接强度(C20为1.5N/mm2,C30为3.0N/mm2);N为附着杆的轴向力。 6、预埋螺栓数量,单耳支座不少于4只,双耳支座不少于8只;预埋螺栓埋入长度不 少于15d;螺栓埋入端应作弯钩并加横向锚固钢筋。 第五、附着设计与施工的注意事项 锚固装置附着杆在建筑结构上的固定点要满足以下原则: 1、附着固定点应设置在丁字墙(承重隔墙和外墙交汇点)和外墙转角处,切不可设置 在轻质隔墙与外墙汇交的节点处; 2、对于框架结构,附着点宜布置在靠近柱根部; 3、在无外墙转角或承重隔墙可利用的情况下,可以通过窗洞使附着杆固定在承重内墙上; 4、附着固定点应

42、布设在靠近楼板处,以利于传力和便于安装。 6)基础稳定性计算 桩式塔吊基础设置在深基坑旁边,除承受上部倾覆力矩 M0外,还要承受基坑两侧主动土压力和被动土压力产生的力矩,在必要时候还要增加锚杆或内支撑。 塔吊基础的稳定性计算公式如下: FmD + epiHpi K(M0 + iHi 其中安全系数 K 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取值。 QTZ80G塔吊经过计算得到上式左边的弯矩和为0.00+23968.67=2396.67kN.m 上式右边的弯矩和为1.00(20.00+8893.92)=8913.92kN.m MC110塔吊经过计算得到上式左边的弯矩和为0.00+2687.35=2687.35kN.m 上式右边的弯矩和为1.00(20.00+9012.45)=9032.45kN.m 结论:塔吊基础稳定性计算满足要求! 目录一、编制依据2二、工程概况2三、塔吊的选型及定位3四、施工安全保证措施5五、对基础的要求8六、塔吊附墙9七、塔吊基础及附着计算书10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