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培训的文献综述

上传人:1777****777 文档编号:39086133 上传时间:2021-11-0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我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培训的文献综述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我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培训的文献综述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我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培训的文献综述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资源描述:

《我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培训的文献综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培训的文献综述(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关于我国公共管理部门人力资源培训的文献综述 摘要人力资源是一个组织和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通过培训开发人的潜力,提高公共部门人员的素质,从而为社会提供高效率、高质量的服务,已经成为公共部门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本文重点通过对培训概念、培训需求、培训方法、培训评估分析做文献综述,以达到对人力资源培训的研究现状的了解。关键词: 概念 需求 评估 趋势ON CHIAS PUBLC ADMINISRATION LITERATURE REVIEW OF HUMAN RESOURCES TRAININGABSTRACTHuman resources are an organization and soci

2、al development of strategic resources. Development of human potential through training, improve the quality of public sector personnel to provide the community with high efficiency, high quality service, has become a necessary requiremen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ublic sector.Therefore,this paper

3、 focuses on the training concepts, training needs,training methods,training evaluation of the literature review,in order to achieve the training of human resources to understand the status quo.Key words:Concept Requirements Assessment Trends一 引 言只有拥有一流的员工,才会有一流的组织,才可以保证组织在国内外复杂的环境中不断的发展壮大。而获得战略性资源途径

4、一般有三个:一是获取新员工;二是通过与其他组织的协商来购买或租用既有租用具有所需的知识、技能和能力的员工;三是培训现有的员工队伍,使其具有新的知识、技能和能力1。实践证明,前面两种办法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特别是成本方面因素,使得很多组织青睐于立足现有员工队伍,通过实施培训,提高员工的知识水平和能力,增强责任感和事业心,便成为必然选择。孙柏瑛(2007)认为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的培训与开发概念,是指公共部门为了使其员工获得或改进与工作有关的知识、技能、动机、态度和行为,提高其员工的绩效,增大员工对组织目标的贡献而做出的有计划、有系统的各种努力2。 吴志华、刘晓苏(2006)认为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的培训

5、与开发概念,是指公共部门根据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按照公共部门自身的组织发展及员工发展的实际需要,采取各种方式对员工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教育和训练的一系列的活动3。滕玉成、俞宪忠(2003)认为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的培训与开发概念,是指为了促进公共部门组织目标的实现,根据组织实际工作情况和员工发展的需要,对员工的知识、技能、能力和态度等所实施的教育、培养和训练4。二 培训需求分析的理论5(一)培训需求问题的提出培训需求分析是麦吉(W.Mcgehee)和赛耶(P.W.Thayer)等人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一种通过系统评价确定培训目标、培训内容及其相互关系的方法。到了80年代,歌德斯

6、坦(Goldstain)使培训需求评价方法得以系统化。他指出,培训需求评价应从三个方面着手,即组织分析、任务分析和人员分析。通过这三个方面的比较和综合,就能揭示出培训任职者最必要的知识、技能和态度。显然,这一方法体系的提出对于组织编制培训计划及设计培训方法是大有裨益的。(二)培训需求分析理论的发展随着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学者们又从绩效、组织文化、知识技能、个人因素、胜任特征等不同的角度对培训需求问题进行了更深入和细致的探讨,因此推动了培训需求分析理论的发展。1.基于意图的需求分析理论近年来,罗塞蒂(Rossett)从操作性的角度提出了基于意图的培训需求分析理论。他认为,需求分析应从不

7、同的角度收集具体信息。这些信息包括:理想状况的信息,实际状况的信息,受训者及相关人士对工作的感受,产生绩效问题的可能原因,解决问题的可能途径。2.组织气氛的需求分析理论约翰瑞文(John Rein)指出,人的称职行为不仅取决于价值观和能力,也取决于员工所处的组织气氛环境。组织气氛代表了组织内部的一种较持久的特征,包括成员的经验、可能影响成员行为的因素和可资利用的组织特征或属性。乔治则认为,组织气氛包括9个因素,即结构、责任、奖酬、风险、情谊、支持、绩效标准、冲突、归属程度。3知识、技能的需求分析理论阿诺尔德等人在考查知识需求时,主张从三个方面进行需求分析,即对组织系统和人员信息网络知识的分析;

8、对产品服务、竞争者的知识分析;对专业性知识的分析。在技能分析方面,根据员工心智技能模拟培训法的研究结果,主张将心智技能作为培训的重点,并在实际的技能培训中采用了专家口语报告方法和汇编栅格法来建立专家解决的认知模型,明显提高了培训效果。4.个体因素的需求分析理论恩佐瓦伦齐等人认为,个体行为是组织行为的基本组成单元。个体的需要、动机、个性、感知、学习、态度和技能等因素都会对组织行为产生影响。此外,工作的满意度与员工的工作士气、工作绩效等有密切的关系,一些实际的工作条件因素,如报酬、监督方式、安全等,也对工作满意度有相当的影响。这些因素是培训需求评价中的应考虑的重要因素。5.胜任特征的需求分析理论所

9、谓胜任特征,是能将某一工作(组织或文化)中卓越成就者与表现平平者区分开来的个人特征,麦克利兰尤其强调对胜任特征的测量,如获取信息的技能、分析思考的技能、概念思考的技能、人际理解和判断技能等。这些胜任特征的提出,对改进培训需求分析的内容结构设计有重要的价值。三 公共部门人员培训的特点及原则人力资源培训是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石金涛等,2003):人力资源培训更注重于激发员工的学习动机,强调员工有自我发展的主观能动性与获取新知识、新技能的极大积极性;更注重于把培训目标与组织的长远目标、战略思考紧密的关联在一起;更关注人的生理和心理的特点,强调以

10、人为本,不仅要使培训与开发这一需要让学习者花费体力、脑力和时间的任务更为有效,而且把培训与开发演绎成能让学习者感到身心愉悦、喜闻乐见的一种活动,乃至一种享受,一种组织对员工贡献的回报和激励措施;突破了传统的岗位技能范围,更注重提高人的胜任能力6。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在设计与实施过程中,滕玉成、俞宪忠(2003)认为应特别注重以下几个基本原则: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学以致用的原则;按需施教的原则7。吴春华(2007)在滕玉成等三个原则的基础上,加了一个讲求实效的原则。总之,贯彻这些原则,有利于防止培训流于形式,提高的培训的效果,促进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培训健康有序的发展。五 培训方法培训方法在培训的过程

11、中至关重要,它直接关系到培训工作的成败。培训的方法主要有:经典培训方法,现代培训方法,管理开发培训方法。经典的培训方法主要包括:讲授法,视听法,研讨法,角色扮演法,案例分析法,情景模拟法,观摩范例法。现代培训方法主要包括:电子化培训,管理游戏培训,自助培训,拓展训练。管理开发培训方法主要包括:自我意识培训,管理和领导技能的培训,基于胜任力的管理与开发。自我意识的培训主要有两种方法,一是敏感性训练方法,其优点在于能够使受训者重新认识建构自己,进一步认识他人和群体过程。其局限性在于所需时间较长,有造成受训者心里伤害的危险,对讨论主持人素质要求较高。此外,受训管理人员可能不愿透入内心深处的秘密,也会

12、影响到整个培训的程序和效果。二是相互作用分析方法,其作用在于让受训人员了解在人际交往中,自己和对方的行为出自那种心里状态,保持平衡性持续交流,避免发生交叉性沟通障碍,使信息畅通无阻。在选择培训方法必须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在选择培训方法时要把培训目标的考量放在第一位。其次要根据受训者的不同特点来决定采取的培训方法。再次,根据公共组织的培训成本来进行选择。最后,在选择培训方法时,培训组织者要考虑不同培训方法的优缺点,使用范围和效果等因素8。六 公共部门人员培训评估人力资源培训评估是社会项目评估领域最为活跃的方面之一,西方(尤其是美国)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对培训评估日渐重视,形成了相对系统的培训评估

13、理论,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中国在这方面起步较晚,从上世纪九十年代才开始在企业中推行培训评估体系,对政府部门的研究尤为欠缺。(一)对公务员培训评估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研究。李锡丽在地方公务员培训实效分析(2004)中从公务员培训的“管”教和学三方面展开论述,她认为由于缺乏公务员的培训体系,导致主管部门管无着手点,培训机构教无压力,培训主体学无动力,建立培训评估体系已经成为当务之急。石培琴在增强村干部培训实效研究(2004)认为没有按培训系统的要求进行培训评估是村干部培训效果欠佳的原因之一。萧鸣政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2005)认为我国公共部门比较重视资金的投入,但却忽视对培训效果的评估或是更深入的评估

14、。(二)对公务员培训评估的体系的研究。唐志红、骆玲在人力资源招聘培训考核(2003)中认为培训评估工作分为三个阶段,却是培训开始阶段、培训过程阶段、培训结束阶段。开始阶段包括培训需求评估、对培训经费预算安排的评估、对受训者安排的评估。过程阶段包括对培训内容和培训方法的评估、对培训师资选择和课程设计的评估。结束阶段包括对培训目标的评估、对培训收益的评估、对培训工作和成本的评估9。吴志华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2004)中认为有效的培训效益评估应该包括的流程:培训需求分析、培训评估目的、培训训练前的准备、选定培训对象、全面考虑培训活动、构建培训评估数据库、确定培训评估层次、选定培训评估的方法、统计分

15、析原始资料、撰写培训评估报告、调整培训项目、沟通培训项目结果。其评估的流程很详细具体,但是由于工作量大,成本也相对较高10。杨钧、殷勇在浅谈公务员培训的效益评估认为建立公务员培训效益评估机制应该从明确培训评估目的、制定评估标准、规范评估内容、优化评估方法四个方面进行;徐进在我国公务员培训评估体系的构建(2005)中指出公务员培训评估体系主要包括培训需求、确立评估目标、手机评估数据、选择评估工具、建立评估模式、反馈评估结果、调整培训项目的几个部分。(三)对公务员培训评估的标准的研究。孙柏瑛、祁光华在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2004)中提出比较直接的培训评估标准是培训的投资回报率,但是,在公共部门中

16、,由于公共部门产出的非量化性、政治性和非标准化形态,这种方法的应用存在很大的局限。因而,公共部门对培训结果层面的评估,主要是通过组织观察和考核员工在培训后工作的业绩来实现的。包括理论素质和政策水平,执行行政活动中的能力,对公众服务的态度,对组织办的各项工作的完成的数量和质量等内容11。(四)关于公务员培训评估体系存在的问题研究。赵乃才在公务员能力培训的及其效果研究(2002)中认为培训需求评估在培训中常常精简,只注重学多少知识,不问能否转化为能力,何时能转化。丘唤勇在加强公务员培训应对加入世贸组织挑战(2003)提到在下载培训中存在着把培训结业测试等同于培训评估的误解,结业测试只是阶段性评估而

17、非终结性评估,相当于培训层次中的学习层评估,而行为层和结果层的评估更为根本和重要,是培训的真正难点所在12。萧鸣政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2005)认为我国公共部门比较重视资金的投入,但却忽视对培训效果的评估或者公共部门的培训很少进行深层次的评估。李国梁在提高公务员培训有效性的几点思考(2009)认为我国公务员培训中,往往重过程轻结果,重培训不重评估,不重视培训评估环节对今后培训的促进和完善作用13。(五)对公务员培训的评估的难点研究。邱唤勇在加强公务员培训应对加入世贸组织挑战(2003)中提到公务员培训的特殊性造成其培训效果显现的长时段滞后效应,使得培训效果难以衡量,受训者工作绩效提高与培训之

18、间的直接联系难以被观察到。同时,培训投资难以在短期内得到补偿,投资收益期很长。因此,弱化了决策者组织培训和培训者接受培训的动力。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我国关于公务员培训评估的特点有: 第一,从研究范围上看,我们的学者研究角度大多是国家宏观层面,从某个地方区域角度研究的相对较少;研究东部发达地区的多,研究中西部地区的较少。原因是我国公务员培训还处于初步发展的阶段,还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所以更多地从全国范围来研究可行性;而在公务员培训中,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实践活动走在全国的前列,经验积累丰富,因此研究东部发达地区更有借鉴性的意义。第二,在内容方面,缺乏运用政府部门特点来阐述培训评估,很多研究都是处

19、在低层次上。对政府部门评估的研究大多是对于国外培训评估的介绍和评价,缺乏本土化的理论,创新方面有待加强。第三,在研究方法上,很多研究都是定性方面,定量分析少。定性研究虽然对培训评估问题进行了理论介绍和分析,但是缺乏相关数据,研究缺乏说服力和可行性。因此,今后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培训评估研究方向应该更多地立足政府的自身特点,更多地从微观的层面进行研究,同时为了是研究更具有说服力,定量分析的方法将会成为越来越多学者的优先选择。参考文献 1刘帮成、胡进.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108109.2孙柏瑛.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2007,

20、 317.3吴志华、刘晓苏.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2006, 213.4 滕玉成、俞宪忠.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242.5廖泉文.人力资源发展系统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272277.6刘帮成、胡进.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108109.7滕玉成、俞宪忠.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247.8刘厚金.公职人员培训的最新方法及其选择J.当代行政.2007, 28.9 唐志红、骆玲.人力资源招聘培训考核M.北京:首都经贸大学出版社, 2003,228.10吴志华.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2004,267-270.11耿萍.务员培训评估研究D. 兰州:西北大学,2007,3.12耿萍.务员培训评估研究D. 兰州:西北大学,2007,4.13李国梁.公务员有效性的几点思考J. 人力资源管理.2009,12.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