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城建学院安全工程之杭州某办公楼空调工程设计

上传人:奇异 文档编号:39036433 上传时间:2021-11-09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8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河南城建学院安全工程之杭州某办公楼空调工程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河南城建学院安全工程之杭州某办公楼空调工程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河南城建学院安全工程之杭州某办公楼空调工程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资源描述:

《河南城建学院安全工程之杭州某办公楼空调工程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城建学院安全工程之杭州某办公楼空调工程设计(2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河南城建学院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通风与空气调节课程设计通风与空气调节课程设计班 级 0234102专 业安全工程指导教师 XXX XXX XXX学 号 0234102XX姓 名 XJL二。一三年六月目录前言 41 .工程概况 52 .设计规范 53 .原始资料 54 .夏季冷、热、湿负荷的计算 64.1 围护结构瞬变传热形成冷负荷 64.1.1 外墙和屋面瞬时传热引起的冷负荷 64.1.2 内墙、楼板等室内传热维护结构形成的瞬时冷负荷 64.1.3 外玻璃窗逐时传热引起的冷负荷 64.1.4 透过玻璃窗的日射得热引起的冷负荷 64.2 人员散热引起的冷负荷 94.3 照明散热形成的冷负荷 104

2、.4 大楼冷负荷汇总 114.5 房间散湿量 115 . 新风负荷 116 .空调系统的方案确定及风量计算 126.1 送风量及送风危态的确定 126.2 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 136.3 空调系统的运行调节 157 .空调设备的选择 157.1 风机盘管的选型 157.2 新风机组选型 167.3 空调机组选型 168 .房间气流组织的确定和计算 178.1 空调房间气流组织介绍 178.2 空调系统的风管布置 179 .确定管道的消声、减振的措施 189.1 空调系统的消声 189.2 空调系统的减振 2010 .总结 21参考文献及附录 219 / 23刖百宋代理学家朱熹说:纸上得来终觉浅

3、,觉知此事要躬行。从踏入河南城建学 院的那一天起,我就明白自己最后还是会走出学校这个象牙塔,走向社会,成为一名安全工程技术人员,把自己的所学运用到实际中去。 经过一个学期的通风 与空气调节课程的理论学习,我掌握了本门课程的理论知识。但是,时间是检 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把理论运用到实践中,才能证明理论正确与否。因此, 老师指导了我们在大三下学期进行了这次通风与空气调节课程设计。世界上第一所空调试当研究室由美国的carrier博士在美国建立。他这样定义空调:一套科学的空调系统必须具备四项功能,即控制温度、控制湿度、控制 空气循环与通风和净化空气。空调的发明已经列入 20世纪全球十大发明之一, 它

4、首次向世界证明了人类对环境温度、 湿度、通风和空气品质的控制能力。1906 年,开利博士获得了 “空气处理装置”的专利权。1922年,开利博士还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离心式冷水机组。1937年,开利博士又发明了空气一水系统的诱 期装置,是目前常见的空调末端装置一一风机盘管的前身。1906年5月,美国的克勒谋先生在美国棉业协会的会议上正式提出了 “空 气调节”术语,他对空气调节的定义是:应包括具有蒸发冷却效果的加湿以及净 化空气、供热和通风功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舒适空调首先用于电影院、剧场、大型商店等公共 场所,其次用于办公室以及深矿井。1930年后,由于小型制冷剂的发展以及可 靠性的提高,舒

5、适空调才扩大到各类商店、旅馆、餐厅以及交通运输工具。现代的空调系统设计的要求更加严格。提升到了全面控制室内环境(IAQ):现在的空调系统不仅是对于温度,湿度,空气质量(CO2, VOC,菌类,粉 尘,异味)的调节,而且还包含了满足环境控制要求下的节能与保护大气质量, 减少排放的要求。我的课程设计题目为杭州某办公楼空调工程设计一一 1, 2层。在这次课程 设计中我充分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 结合实习过程中的所见所学,通过查阅相关 的专业文献资料,与老师、同学们讨论,综合分析各种设计方案及应用特色,争 取我的课程设计尽可能地完善且节能、 实用。空调设计的目的就是要实现以最小 的投资换取最好的制冷效果

6、和最好的空气质量,这也是我这次设计的宗旨。课程设计给我们提供的是一个学习和交流的平台, 也是我们踏上社会的垫脚 石,认真完成此次课程设计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 本空调工程设计为杭州某办公 楼空调工程的中央空调设计。该建筑物其主要功能包括办公室、会议室、工程部、 技术部、项目经理部、网络室等,一二两层层高为4.8m,每层建筑面积约为5300 m20每层分为两个防火区,分别约为2600 1tf和2700 nl2。其有效利用面积为5000 m20由于该工程主要用途为工厂车间,在温度和湿度方面都有要求,因此为了达 到这个要求,经与业主交换意见,决定采用喷水室来达到其夏季降温降湿, 冬季 加热加湿的效果。

7、采用全空气空调系统。为节省空间,所有的新风机组全部采用 吊顶式。杭州某办公楼空调工程设计1 .工程概况一二两层层高为4.8m,每层建筑面积约为300m2。每层分为两个防火区,分别约为160 m2和140 m2。其有效利用面积为280 m2。由于该工程主要用途为办公场所,在温度和湿度方面都有要求,因此为了达 到这个要求,经与业主交换意见,决定采用喷水室来达到其夏季降温降湿, 冬季 加热加湿的效果。2 .设计规范1)空调设计手册;2)暖能空调制图标准(GB/T50144-2001);3)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4)空气调节(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5)通风管道水利计算表

8、;3 .原始资料(1)屋顶:结构同序号3;(2)楼板:结构同序号8;(3)外窗:双层玻璃,玻璃厚度6mm,挂深黄色内窗帘;(4)外墙:序号2;(5)内墙:序号2;(6)杭州市夏季室外气象条件:tp=31.6 oC, tg=35.7 oC;(7)室内设计温度:tn=28C,相对湿度为50%;(8)办公时间:8:00-17:00;(9)室内人数:大办公室30人,会议室20人,工程部5人,技术部5人, 项目经理部5人,网络室4人,档案室2人,人力资源部2人;(10)室内设备:大办公室20台电脑,大会议室1台电脑,1台投影仪,1台 功放机,总工程师1台电脑,技术部长一台电脑,项目经理室 2台电脑,网络

9、室 3台电脑。每台电脑按200W计算,投影仪按300W计算,功放机按500W计算;(11)室内安装明装日光灯,按每平方米 20W配置;(12)室内压力稍高于室外大气压;(13)走廊无空调,楼下有空调;(14)房间总高度4m,净高度3m,窗高2m;(15)其余未注明的条件,均按冷负荷系数法中的基本条件计算。(16)室内设计参数:空调房间tn=281oC,中=555%,且全年室内参数固 定不变;空调房间的洁净度和噪声要求一般。4 .夏季冷、热、湿负荷的计算由于室内压力稍高于室外大气压,故不需考虑由于外压渗透所引起的冷负 荷。4.1 围护结构瞬变传热形成冷负荷4.1.1 外墙和屋面瞬时传热引起的冷负

10、荷在日射和室外气温综合作用下,外墙和屋面瞬变传热引起的逐时冷负荷可按 下式计算:CLQ =KFAJ(3.1)式中:CLQ 外墙和屋面瞬变传热引起的逐时冷负荷,W;TF外墙和屋面的面积,m2;K外墙和屋面的传热系数, W/( m2 K);t .作用时刻下,围护结构的冷负荷计算温差。 工一74.1.2 内墙、楼板等室内传热维护结构形成的瞬时冷负荷当空调房间与相邻非空调房间的温差大于 3c时,要考虑内维护结构间的温 差传热对空调房间形成的瞬时冷负荷。由于此设计中空调房间与相邻非空调房问 的温差小于3C,所以不需考虑。4.1.3 外玻璃窗逐时传热引起的冷负荷在室内外温差的作用下,玻璃窗瞬时传热形成的冷

11、负荷可按下式计算:CLQ 工=KwF%y(3.2)式中:CLQ 外玻璃窗的逐时冷负荷, W;Kw玻璃的传热系数, W /( m2 - C);F窗口面积,m2;t 作用时刻下窗户的负荷温差。4.1.4 透过玻璃窗的日射得热引起的冷负荷透过玻璃窗进入室内的日射得热形成的逐时冷负荷按下式计算:CLQ T = XgXdCnCsFJ jq (3.3)式中:Xg窗的有效面积系数;Xd地点修正系数;Cn窗内遮阳设施的遮阳系数;Cs 窗玻璃的遮挡系数;F窗户面积;Jj .负荷强度,W/m2。由以上公式,对屋顶进行冷负荷计算。由附录2-9查得内墙的放热衰减度Vf=1.9,楼板放热衰减度vf=1.9。查表2-8

12、可知该房间类型属于重型。由附录2-9查得K=1.02W/(m2 K),衰减系数0=0.42,衰减度v=20.37 ,表4-2屋顶冷负荷时间08:0009:0010:0011:0012:0013:0014:0015:0016:0017:0087677911131618K1.02F300CLQ。2448214218362142214227543366397848965508表4-3南外窗冷负荷时间08:0009:0010:0011:0012:0013:0014:0015:0016:0017:00占收4.35.16.06.77.58.08.58.88.98.7K3.26F120CLQ。1682199

13、523472621293431303325344334823403表4-4北外墙冷负荷时间08:0009:0010:0011:0012:0013:0014:0015:0016:0017:00占V&4445555555K0.71F48CLQp136.3 2136.32136.32170.4170.4170.4170.4170.4170.4170.4表4-5北外窗冷负荷时间08:0009:0010:0011:0012:0013:0014:0015:0016:0017:004.35.16.06.77.58.08.58.88.98.7K3.26F72CLQp1010119714081573176018

14、781995206620892042表4-6东外墙冷负荷时间08:0009:0010:0011:0012:0013:0014:0015:0016:0017:0010111111111111111110K0.71F43.2CLQp307337337337337337337337337307表4-7东外窗冷负荷时间08:0009:0010:0011:0012:0013:0014:0015:0016:0017:00白我4.35.16.06.77.58.08.58.88.98.7K3.26F141.4CLQp202239282315352376399413418408表4-8西外墙冷负荷时间08:00

15、09:0010:0011:0012:0013:0014:0015:0016:0017:00占z667789991010K0.71F57.6CLQp245245286286327368368368409409表4-9南外窗日射得热形成的冷负荷时间08:0009:0010:0011:0012:0013:0014:0015:0016:0017:00Jr3750729410810896796653Xg0.75Xd0.97Cn0.74Cs0.65F120CLQp1554210030233947453545354031331727712226表4-10北外窗日射得热形成的冷负荷时间08:0009:0010

16、:0011:0012:0013:0014:0015:0016:0017:00Jj印46536371767674696366Xg0.75Xd0.97Cn0.65Cs0.65F72CLQp10041157137615501659165916161507137614414.2 人员散热引起的冷负荷从性别来看人体散热与性别、年龄、衣着、劳动强度以及环境条件(温、湿 度)等多种因素有关。,可认为成年女子总散热量约为男子的 85%、儿童则约为 75%。由于性质不同的建筑物中有不同比例的成年男子、女子和儿童数量,而成年女子和儿童的散热量低于成年男子。 为实际计算方便,可以成年男子为基础,乘 以考虑了各类人员

17、组成比例系数,称群集系数。表2-17给出了一些数据,可作参考。于是人体散热量则为:CLQ=qnn (W)(3.4)式中:q不同室温和劳动性质时成年男子散热量,W,本设计中q取47;n室内全部人数,本设计中总人数为 73; n 一视集系数,本设计中取0.9;表4-11群集系数Z工作场所n,工作场所n,影剧院0.89图书阅览室0.96百货商店0.89工厂轻劳动0.90旅馆0.93银行1.00体育馆0.92工厂重劳动1.00综上可知,人体散热量为:CLQ=qnn =73X 47X 0.9=3087.9W4.3 照明散热形成的冷负荷根据照明灯具的类型和安装方式的不同,其冷负荷计算式分别为:白炽灯:CL

18、Qp =1000 - N(3.5)荧光灯:CLQp=1000- ni n2 - N(3.6)式中:CLQ灯具散热形成的冷负荷,W;N照明灯具所需功率,KW ;n1镇流器消耗功率系数,当明装荧光灯的镇流器装在空调房间内时, 取n1 = 1.2;当暗装荧光灯镇流器装设在顶棚内时,可取 5=1.0;n2灯罩隔热系数,当荧光灯上部穿有小孔(下部为玻璃板) ,可利用 自然通风散热与顶棚内时,取n2=0.50.8;而荧光灯罩无通风孔时,取n2=0.6 0.8;本设计照明设备为明装荧光灯,镇流器设置在房间内,故镇流器消耗功率系 数n1取1.2,灯罩隔热系数n2取1.0。荧光灯照明散热引起的冷负荷:CLQ 产

19、1000 n1 n2 N 式中:Q灯具散热形成的冷负荷, W;N照明灯具所需功率,KW ;n1镇流器消耗功率系数,本设计取n1=1.2;n2灯罩隔热系数,本设计取n2=1.0;CLQ=1000 n1 n2 N= 1000 1.2 1.0 5.6=6720W河南城建学院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通风与空气调节课程设计4.4大楼冷负荷汇总表4-12大楼冷负荷汇总时间08:0009:0010:0011:0012:0013:0014:0015:0016:0017:00屋顶负荷(W)2448214218362142214227543366397848965508外墙负荷(W)307337337337337368

20、368368409409窗传热负荷(W)1682199523472621293431303325344334823403窗日射负荷(W)1554210030233947453545354031331727712226总计599165747543904799481078711090111061155811546根据汇总情况可知,负荷最大值出现在 16:00,因此选此时作为计算依据根据本设计总负荷21365.9W,总面积280m2,求得此设计冷指标:-一 -一2q= CLQ/F=21365.9/280=76.31W/m(3.7)4.5房间散湿量表4-13房间湿负荷计算人数群集系数每人散湿量人体湿负

21、荷人。g/hg/s730.91090.0002735.新风负荷最小新风量的确定:新风量多少的矛盾问题:从改善室内空气品质角度,新风量应多,但耗能, 从节能角度,新风量宜少。最小新风量及应满足的要求,系统设计时,一般必须确定最小新风量。此新 风量通常应满足三个要求:(1)稀释人群本身和活动产生的污染物,保证人群对空气品质的要求;(2)补充室内燃烧所耗的空气和局部排风量;(3)保证房间正压。在全空气系统中,通常取上述要求计算出新风量的最大值作为最小新风量。如果计算新风量不足送风量的 目前,我国空调设计中对新风量的确定原则,规定或推荐的原则,负荷计算公式如下:11/ 2310%,则取送风量的10%。

22、仍采用现行规范、设计手册中河南城建学院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通风与空气调节课程设计Q=Gw(hw-hN) (kW)(4.1)式中:Q夏季新风冷负荷,KW;Gw新风量,kg/s;hw室外空气的始值,kJ/kg;hN室内空气的始值,kJ/kg。表5-1房间的新风负荷人数每人新风量总新风量室外空 气室外 始值室内空 气室外 始值新风冷 负荷个m3/(r h)kg/(s r)m3/hkg/skJ/kgkJ/kgkW73300.01328500.9388.0165.0221.376.空调系统的方案确定及风量计算6.1 送风量及送风状态的确定全空气一次回风系统:全空气系统以二层进行计算,房间冷负荷 21365

23、.9W,湿负荷32.15kg/s,室 内设计温度28C,相对湿度50%。夏季:tW=35.7C, tsw=27.9 C, hw =88.01kJ/kg, tn=28C, hn =65.02 kJ/kg,邛=50%,冷负荷:Q=21365.9W,湿负荷:W= 0.024924kg/s图6-1全空气一次回风系统始湿图(夏季)(1)计算热湿比= 857.242 kJ/kg(5.1)Q 21365.9W - 0.024924 1000在h-d图上根据室内tn=28C及相对湿度邛=50%确定N点,得二=65.02kJ/kg,过N点作名=857.242 kJ/kg线与中=90%相对湿度线相交得送风状态点

24、O;取送风温差Ato=8,则送风温度to=28-8=20C,几=53.76 kJ/kg,(2)总送风量23 / 23G ;。hn -ho21365.965.02 -53.7610003= 1.90kg/s=5823 m/h(5.2)新风量:Gw= 2850m3/h(3)新风量的确定Gw2850=48.94% 10%G 5823系统的新风量不应小于其总风量的10%,所以新风满足要求;GW=2850m3/h(5.3)由于GW=2850m3/h 2190 m3/h,所以新风量能满足楼内人员的需求。(4)确定新、回风混合状态点NC 旦 hm -hn NW - G - hw - hn(5.4)2850

25、hm -65.02582388.01 -65.02=76.27kJ/kg作hc的等始线,交NW线为M点。(5)系统的冷量Qo =G(hc - ho) = 0.5823 (76.27 - 53.76) = 13.11kW(5.5)6.2 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由以上说明可知,此办公大楼采用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风机盘管的新风供给方式用单设新风系统,独立供给室内。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的空气处理方式有:(1)新风处理到室内状态的等始线,不承担室内冷负荷;(2)新风处理到室内状态的等含湿量线,新风机组承担部分室内冷负荷;(3)新风处理到始值小于室内状态点燃值,新风机组不仅承担新风冷负荷,还 承担部分室内显热冷

26、负荷和全部潜热冷负荷, 风机盘管仅承担一部分室内显热冷 负荷,可实现等湿冷却,可改善室内卫生和防止水患;(4)新风处理到室内状态的等温线风机盘管承担的负荷很大,特别是湿负荷 很大,造成卫生问题和水患;(5)新风处理到室内状态的等始线,并与室内状态点直接混合进入风机盘管 处理。风机盘管处理的风量比其它方式大,不易选型。所以本设计选择新风处理到室内状态的等始线,不承担室内冷负荷方案。对本设计进行计算:房间冷负荷 21.37kW,湿负荷0.024924kg/S:风机送风口口盘管 nL-J|L “新风管图5-2风机盘管侧送风示意图夏季:tw=35.7 C, tsw=27.9C, hw =88.01 k

27、J/kg, tn=28C, hn =65.02kJ/kg,中=50%,冷负荷 Q=21.37kW,湿负荷:W=0.024924kg/s 采用将新风处理到室内空气始值的方案,空气处理过程如图3-3WNL95%100% M/J*1*o图6-3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焰湿图(夏季 )(1)计算热湿比:13.110.024924二2401.68kJ/kg在h-d图上根据室内及相对湿度中=50 % 确定 N点,得 hn = 65.02 kJ/kg,dn =12.8g/s ,过N点作 “2401.68 kJ/kg线与中=90%相对湿度线相交得送风状态点O; ho =53.76 kJ/kg,送风量为:新风量:-

28、Q3G = 584m3/hhn - ho-3Gw=10 x 25=250m /hGwG 584 250250 =29.9% 10%连接L、O两点并延长与OM相交得M点新风冷量:Q0 =GF(hw -hn) =0.08 (93.08-58.85) = 2.8 kW6.3 空调系统的运行调节综合考虑,本设计空调运行节能可由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 一次回风空调系统的全年运行调节在本设计中,采用“露点控制”调节法对空调系统进行运行调节。即通过控 制空气冷却器后的露点状态来调节送风状态参数。(2)风机盘管机组的调节室内冷、热负荷一般分为瞬变和渐变负荷两部分。 瞬变负荷是指由瞬时变化 的室内照明、设备和

29、人员以及太阳辐射热和使用情况等而发生变化,使各个房间产生大小不一的瞬变冷负荷。渐变负荷是指通过房间的外维护结构的室外温差传 热所引起的负荷。一般,瞬变负荷可以靠风机盘管系统中的盘管来负担。在本系统中,风机盘管机组采用水量调节、风量调节的方法来适应瞬变负荷 的变化。水量调节 当室内负荷减少时,调节两通调节阀减少进入盘管中的水 量,使盘管中的冷却水平均温度上升,送风含使量增大,房间的相对湿度将增加。 这种调节方法负荷的调节范围是100%75%。 风量调节因为风机盘管机组上都设有高、中、低三档风量调节,配有三速开关,所以用户可根据需求手动选择风量档次, 改变风机转速以调节通过盘 管的风量。7 .空调

30、设备的选择7.1 风机盘管的选型(1)风机盘管选型依据:风机盘管的选型应根据风机盘管所能提供的显热和全热冷负荷能满足房间 所需显热和全热负荷的原则选型。(2)风机盘管所需冷量本设计中:QF=5.5kw(3)风机盘管所需风量LF=250m3/h(4)选择风机盘管根据所需冷量及中等风速选型原则, 选才 FP-102WA型风机盘管一台,其额 定风量为250 m3/h,取最小水量L=0.93T/h,进水温度为7c时查得风机盘管的 冷量为5.52kW,满足要求。故选FP-102WA的标准型风机盘管一台。7.2 新风机组选型总的新风量为不同房间单位时间新风量乘以不同房间的人员数量,并由此得出每层所须 新风

31、相&的负荷,再根据风量与冷量选择新风松Gw =n gw(6-1)式中:Gw新风量m3/h ;n 人数;gw每人每小时新风量m3/h。7.3 空调机组选型在本设计中,房间的冷负荷为13.11 kW,新风负荷为13.11 kW,送风量为 5823m3/h,新风量为2850 m3/h,空调机组的总耗冷量为 33.97kw。表7-1房间机组参数机组型号风量机组外形盘管列 数冷量热量水阻高度宽度m3/hmmmm排kWkWkPaMDW60H B6000800132043760300表7-2空气处理机组参数空气处理机 组额定 风量外型尺寸风机数 量电机 数量机组 全压供冷 量供热量型号台 数m3hmm台数台

32、数kpakwkwMDW60H B16000800 M320 M150213003760MDW80H B88000800 M680 M1502830049818 .房间气流组织的确定和计算8.1 空调房间气流组织介绍气流组织设计的任务是合理地组织室内空气的流动, 使室内工作区空气的温 度、湿度、速度和洁净度能更好地满足工艺要求及人们的舒适感要求。空调房问气流组织是否合理,不仅直接影响房间的空调效果,而且也影响空调系统的能耗 量。影响气流组织的因素很多,如送风口位置及形式,回风口位置,房间几何形 状及室内的各种扰动等。其中以送风口的空气射流及气流组织的影响最为重要。以本设计为例,房间的风机盘管送风

33、口及新风均采用侧送侧回的气流组织方图8-1侧送气流组织形式8.2 空调系统的风管布置风管是中央空调系统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空调送风和回风、排风、新风供 给,正压防烟送风,机械排烟系统均要用到风管。风管系统的设计正确与否,关 系到整个空调系统的造价、运行的经济性以及运行效果。风管系统的设计的基本 任务是:布置合理的管线;经济合理的确定风管的形状及各段截面的尺寸,以保证实际风量符合设计得要求。风管用镀锌钢板制作,布置时应注意整齐,美观和便于维修、测试,应与其 他管道统一考虑,以防止冷热源管道之间的不利影响,设计时应考虑各管道的装 拆方便;布置时应还尽量使排(回)风口与送风口远离,送风口应尽量放在排

34、风 口的上风侧;为避免吸入室外地面灰尘,送风口底部应距地面不宜低于2m。根据室内允许噪声的要求,风管干管流速取 58m/s,支管取35m/s来确定管径 (具体尺寸见图纸)。圆形风管强度大耗材小,但是占用有效空间大,其弯头与三通需较长距离。 矩形风管占用的有效空间小,易于布置,明装美观等优点,故本设计空调系统中 采用矩形风管。空调系统的风管(对于本设计主要新风管)、水管的布置见图,设计时遵循以 下要点:(1)风管断面与建筑结构配合,做到与建筑空间完美统一。(2)风管布置尽量短,避免复杂的局部构件。弯头,三通等管件安排得当, 与风管的连接合理,以减少阻力噪声,(3)新风入口应选在室外空气较洁净的地

35、点,为避免吸入灰尘,尽风口底部 距室外地面不宜低于2m。本设计中采用镀锌薄钢板,该种材料做成的风管使用寿命长,摩擦阻力小, 风道制作快速方便,通常可在工厂预制后送至工地,也可在施工现场临时制作。 风管的形状一般为圆形和矩形,圆形风管强度大,耗材量少,但占有效空间大, 其弯头与三通需较长距离,矩形风管占由空间较小,易于布置、明装较美观的特 点。综上所述,本设计采用矩形风管。风管布置形式见附图2。9 .确定管道的消声、减振的措施9.1 空调系统的消声空调系统的消声和减振是空调设计中的重要一环,它对于减小噪声和振动, 提高人们大额舒适感和工作效率,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年限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对于设有空调

36、等建筑设备的现代建筑,都可能室外及室内两个方面受到噪声 和振动源的影响。一般而言室外噪声源是经过围护结构穿透进入的,而建筑物内 部的噪声、振动源主要是由于设置空调、给排水、电气设备后产生的,其中以空 调制冷设备产生的噪声影响最大。包括其中的冷却塔、空调制冷机组、通风机、 风管、风阀等产生的噪声。其中主要的噪声源是通风机。风机噪声是由于叶片驱 动空气产生的紊流引起的宽频带气流噪声以及相应的旋转噪声所组成,后者由转数和叶片数确定其噪声频率。空调系统消声设计应考虑噪声的频谱特性、 室内允许的噪声标准、通风机噪 声、风管中产生的气流噪声和从风管管壁传入风管内的噪声、 风管系统噪声的自 然衰减、消声器的

37、声衰减量以及隔声室的隔声量等。为减少空调系统消声和隔振处理及降低被空气调节房间噪声的困难,应尽可能的减少噪声源的噪声。为此,在进行空气调节系统设计及选择通风设备时应注息:(1)应将风量大的系统分成若干小系统。(2)选用高效率、低噪声的通风机。(3)风量一定时,尽量降低风管系统的压力损失及选用转速低的风机。必要 时可用双风机。(4)阀门、分支管三通等部件需采用较厚的钢板。弯头及分支管三通等气流 急剧转弯处,宜装设导流叶片。对于消声要求严格的房间,连接风口的支管上最 好不设调节阀。通风空调系统中,影响空调房间的主要噪声源是通风机。 其他噪声源,如水 泵,制冷压缩机等,也是很强的,但它们不与送排风系

38、统直接接通,不会直接以 空气噪声的形式影响空调房间的。 通风机噪声由空气动力噪声,机械噪声和电磁 噪声组成。通常以空气动力噪声为主要成分。 空气动力噪声有气流涡旋噪声, 撞 击噪声和回转噪声组成。控制空调通风系统中噪声的最有效的措施是降低通风机的噪声。首先要选择高效节能,低噪声性的通风机,在满足风量风压的前提下,适当选择转数低的风 机,降低其空气动力噪声。其次是选用合理的轴承,提高装备精度,严格检验叶 轮的动平衡和静平衡,降低风机的机械噪声。再次,通风机进出口的管道不得急 剧转弯,通风机进出口处的管道应装柔性接管,其长度为150250mm, 一般不宜超过350mm。降低噪声一般应注意到声源,传

39、声途径和工作场所的吸声处理三个方面, 上 面讲到了在声源处的一些措施,除此之外,就是在通风管道上暗装消声器了, 这 样也可以起到很大的效果.主要操作如下:(1)在空调装置的送风口处,装设柔性软接管以减少通风机对风管系统的震 动;(2)送风管的系统气流稳定的管段上装设微孔板消声器,消声弯头,消声箱;(3)风管管路急剧转弯处装设带导流叶片的风管弯头;(4)穿墙的风管周围,必须用麻丝等纤维材料填充密实,然后在外表面用水 泥沙浆抹平;(5)管道的吊架与楼板之间应该设防振橡胶等隔震连接;(6)垂直与水平风管的防震,对于低速风管且出口有良好防震软接管者,可以不考虑风管吊架与支撑的防震,当风速较大而建筑噪声

40、控制严格的场合, 应考 虑风管防震;(7)风机出口应设软接头,出口调节阀应在软接头后,以免风机振动使风门 产生附加振动;其中消声器的选择也应考虑如下情况:(1)消声器所能提供的频带衰减量;(2)系统允许消声器的压力损失;(3)消声器本底噪声包括气流本身湍流产生的再生噪声和气流激发消声器构 件、管壁等的辐射噪声的大小;(4)安装消声器所需位置和空间的大小;(5)防火、防尘、防脆、防毒、防蛀等方面的性能;(6)单位消声量的投资费用。阻性消声器对中高频噪声具有良好的消声性能,抗性消声器对低中频噪声具 有较好的消声性能,通风与空调系统噪声的频率分布范围较宽, 一服宜选择具有 宽频带噪声衰减量的阻抗复合

41、式消声器。消声器应设于风管系统中气流乎稳的管段上。当风管内的气流速度p8m/s时,消声器应设于接近通风饥处的主风管上。当 p8m/s时,消声器官分 别装置在各分支风管上。对声学要求较严格的系统,消声器不宜集中安装在一起,一肢应在干管、各 层支管、风口前等处分别设置消声器;同一管段上的消声器,有条件时也宜分段 安装,以便根据气流速度的大小选用相应的消声器。9.2 空调系统的减振空调系统的噪声除了通过空气传播到室内外,还能通过建筑物的结构和基础 传播,例如:转动的风机,和压缩机所产生的振动可以直接传给基础,并以弹簧 性波的形式从机器基础沿房屋结构传到其它房间,又以噪声的形式出现,因此, 对空调系统

42、振动机构削弱将能有效的降低噪声。削弱由机器传给基础的振动是用 消除它们之间的刚性连接来实现的,即在振源的和它的基础之间安设避振构件(如弹簧减振器或橡皮软木等),可以使从振源传到的振动得到一定程度的头减 弱。在振源和它的基础之间安装弹性构件,可以减轻振动力通过基础传出,也 可以在仪器和它的基础之间安装弹性构件来减轻外界振动对仪器的影响。在设计和选用隔振器时候,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当设备转速n 1500r/min时,宜选用橡胶,软木等弹性材料块或橡胶隔 振器;设备转速1500r/min时,宜用弹簧隔振器。(2)隔振器承受的荷载不应该超过允许工作荷载。(3)选择橡胶隔振器时,应考虑环境温度对隔

43、振器压缩变形量的影响,计算 压缩变形量宜按制造厂提供的极限压缩量的1/31/2采用。橡胶隔振器应尽量避免太阳直接照射或者油类接触。(4)为了减少设备的振动通过管道的传递量,通风机和水泵的进出口通过隔 振软管与管道连接。10 .总结本次课程设计是对杭州市XX办公楼空调工程设计,针对政府办公楼建筑, 主要是对它的会议室、办公室、网络室等的室内空气进行中央空调的系统的设计, 使之符合风速、温度、湿度、及人的舒适性需要。此次课程设计内容繁多,用到的知识较多,包括系的适用条件,各种设备的 选用标准,各种管道的布置方式。我通过查各种资料,参考各类文献,顺利完成 作业。在这周实习中,己的努力和各位老师的指导

44、,使我不仅仅在知识水平和解决 实际问题的能力上有了很大的提高, 而且还从思想上的深深的体会到,要把自己 所所学变成现实时所将面对的种种难题。参考文献及附录1赵荣义主编.简明空调设计手册.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2郭庆堂主编.实用制冷工程设计手册.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3周邦宁主编.中央空调设备选型手册.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4中国有色工程设计研究总院. GB500192003. 2003.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45潘云钢主编.高层民用建筑设计.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6陆亚俊等.暖通空调.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7

45、彦启森、石文星、田长青编著.空气调节用制冷技术.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年6月8陆耀庆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北京,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9陆亚俊暖通空调(第二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0马最良民用建筑空调设计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11周邦宁主编.中央空调设备选型手册.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12中国有色工程设计研究总院.GB500192003. 2003.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413潘云钢主编.高层民用建筑设计.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14陆亚俊等.暖通空调.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附表一:各项温差传热逐时冷负荷计算数据表号序面

46、积m2K(W/ m2.k)项号8:009:0010: 0011: 0012:0013:0014:0015:0016:0017:00东57.6西0.71温差89910111111121211Q(w)327.2368.1368.1409449.9449.9449.9490.8490.8449.9温差11111111111111111110Q(w)449.9449.9449.9449.9449.9449.9449.9449.9449.9409南120北温差6667777777Q(w)511.2511.2511.2596.4596.4596.4596.4596.4596.4596.4温差7778888

47、888Q(w)596.4596.4596.4681.6681.6681.6681.6681.6681.6681.6窗外32.9温差2.33.24.25.15.86.46.97.17.16.9Q(w)20.027.836.544.450.555.660.161.861.860.1过 外 窗 冷 负 荷透3Jn,。48566673787977716467Xg0.93Xd1.06Xz0.74QX105123.2145.2160.6171.6173.8169.4156.2140.8147.4顶屋 222.62.3717620.6w板楼 3003.1352959.6w备设6400W明昭八、5600w体人10667.7W湿量散16.0 kg/h计冷总负荷95257.595324.895405.295589.895647.895655.195654.095684.695669.295592.3湿负荷16.0kg/h出现最大冷负荷在二点左右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