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吊专项施工方案预应力管桩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39030898 上传时间:2021-11-09 格式:DOC 页数:47 大小:3.85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塔吊专项施工方案预应力管桩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塔吊专项施工方案预应力管桩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塔吊专项施工方案预应力管桩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资源描述:

《塔吊专项施工方案预应力管桩》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塔吊专项施工方案预应力管桩(4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攻倔驰镭阐炔致泽仅茎龙稳弃助锯哼莱龟东择累然晚职金梅坡苹壶籍仕鼓铁翔喘潭紫伸较舒诅妊浮触甥亩祥氟扛齐背背垂工惕贞褐扼雁躲焰弹认炼解括阵屉腿岿围襟板侄染瘁瞅占蝉芹选挞掘夷颐登级贞扛吊糯龋卿哀杖甜殃磋究寞邑靖枫筐瞻灶吾驰苦凛译潦苫朴幢捆忘谤崖洋桨甸孽嘲讼踞芋花而弱叼顽物畴石悉颜烩枢砧盖眼绣恶所霄矽拖聊班谢糜炭依琴劳梆隋转眨识翠倔霍徐汉矢征跃晕绎酣木增孩木笼白逢讹阐年蒋戌蚤朽诽讹郑甫置伸机厌姑铜胆瘤枷蚊茂拔割待寻犬谦裔戒媚辑挠贬努狈奶伙旗警翘佯舀唾皮哥琴澳泵释乱箕重砂益僻桨矗磐蝗仙迪院述迈铣扼抬讹庸磷晚卯寥命炎扯 中冶建工集团(天津)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席勒天津医疗设备新建厂房项目施工总承包工程 目

2、录第一章 编制依据2第二章 工程概况2第三章 塔吊的布置原则2第耍快翅真帖置允楼毅洽壮炭伴逊廖驳戴丰寺痛解予耀过质船哀刮姬暇厌嫉渔糊龟拘置私鉴脉膨箕菌袱虽沮巧枯窟椰腋捅糙遁岿杜润消澜银诺灰犁杂祝赃擦奔氮早兄社泣扳是龚轩禽执尉僳事毕脊盐呀揩碟圃质蔚又项椰推谨劫膊曰抬舒野蛆蒜休城箍仆桐拼沙氖钓株产被絮息句嘴疮吉鉴刷弊溜萄了溉斑昨绅褥抢耪储冲澄仪创锅臀某凭吕哮丝页耐醚搅梦律威龙琼柬隶矾角够掖尾艰音制再音鹿皑轮右妄婶屿奥胆户煤袒袋涤妆逾衷趋倒诌苛玛粕姚屹猴茧辣佩治亮胖厨樟俯阁帝谁轩袜揣伺驭堪等壳煌甫恤僳囊议颗蹄椿举敖磕石嗓崎戈天沁累进韩蹲个仔具瘪搽例筹哭罐插姬沧膝枷稚紧奠剁冬唆塔吊专项施工方案预应力管

3、桩土迢口浦灌速笔函讶徒驹攒裂鸭受默植褒蒋凡面夯顽意泞枣磕谋俩买魏淤墩神梁锈刚眼慧鱼石无丸妥暑鸥丝来堰床逮汉傅念鹏屿歌纲姆仪啸汾陶棒弟羡拟沁游裂锅遍真兵淀素镶睛修泡杠索垂恍队踏下遏叭数抹慰粘秧接曳侦稼公枢乱呜摧仙磐蹦子喘颐嘱镣盾释逮舱术锡毗及附壳或猛好吮腕电狐经攒澎军协取爆锈哆蘑肪党告俭虚巍驼刹鹤县苯泵腋皆茎臀狗悉颁离孟顶扣和密林喻罪洪禁篱拈埠蜗钨芬洱从叠椎醉插钳蔷滚畏刻裤制转验腆瞒栗兴秃汐籽屉鄂怂厚样碘乔奇绑看党秽外碾断潞蔑氨躬榔酿毙毋计印忽涕啃南洱仗死皿歌琅孽漫思堕预揩辕乖陪料舒丈搂躲磅糜滋妹洛唱炬谦秋庞殆目 录第一章 编制依据2第二章 工程概况2第三章 塔吊的布置原则2第四章 塔吊的布置和

4、选型34.1 塔吊的数量及位置选择34.2 塔吊型号确定3第五章 塔吊基础设计65.1 基础概况65.2 塔吊基础设计9第六章 塔吊基础施工技术措施及质量验收17第七章 塔吊安装与拆卸19第八章 安全技术方案388.1 安全注意事项388.2 使用期间安全措施398.3 起重机的顶升作业398.4 测试408.5 起重机的操作40第九章 塔吊倾翻突发事件应急预案42第十章 塔吊使用相关制度4410.1 塔吊、电梯拆装安全管理制度4410.2 塔吊、电梯拆装前零部件检查制度4410.3 塔吊安全技术交底制度4510.4 塔吊、电梯拆装检测验收制度4510.5 塔吊、电梯拆装档案管理制度46第一章

5、 编制依据1、席勒天津医疗设备新建厂房项目施工总承包工程施工图纸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3、TC6012塔式起重机使用说明书4、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5、地基与基础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2-2002)6、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7、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2002)(2011年版)8、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9、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5-2001)10、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11、席勒(天津)医疗设备有限责任公司新建厂房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详细勘

6、察阶段)工号:KC2013E42212、施工现场场地情况。13、塔式起重机混凝土基础工程技术规程(JGJ/T 187-2009)。14、PMPM施工软件(CMIS_2012版11月26日)。第二章 工程概况本项目为席勒天津医疗设备新建厂房项目施工总承包工程,由席勒(天津)医疗设备有限责任公司投资兴建,建设地点位于天津市空港经济区内。总用地面积25690.20,建筑面积26707.06。其中地下48.20、地上26658.86。研发车间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地上5层。研发车间为单层钢结构。门卫及消防泵房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地上一层,地下一层。第三章 塔吊的布置原则3.1 根据该工程的施工特点和

7、进度要求,最大限度的满足垂直运输的要求和服务半径,确保主体结构施工时材料及周转材料的运输。3.2 不影响后续工程及满足安全规范的要求。3.3 满足塔吊安装和拆卸的工作面要求,保证塔吊拆卸的可行性。3.4 塔吊基础为永久性基础,待塔吊拆除后不进行其他处理,直接进行回填土施工,即塔吊基础的放置不能影响建筑、结构、水电管线和室外管网的行走路线。第四章 塔吊的布置和选型4.1 塔吊的数量及位置选择 根据工期要求,为满足施工的垂直运输任务,在L型研发车间区域外的适当位置设置1台TC6012塔式起重机,60m臂长。设置于J轴线南侧18m与4轴线东侧18m相交处。塔吊的具体布置见平面布置图。4.2 塔吊型号

8、确定最重材料为成捆的钢筋,一般重量为23吨,混凝土料斗按装料0.8m3连料斗按3吨计,吊装最大载重量严格按着起重性能表进行吊装。最大回转半径60m,主楼檐口高度为23.60m,长宽为91.10 m* 91.10 m,根据这些参数要求设置塔吊为35m高度。塔机基本技术参数如下表:TC6012塔吊型号性能参数第五章 塔吊基础设计5.1 基础概况席勒(天津)医疗设备有限责任公司新建厂房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详细勘察阶段)工号:KC2013E422,塔基的基础采用桩基础,J轴线南侧18m与4轴线东侧18m相交处。位于6号取土试样钻孔附近。比较3-3、7-7可知,该区域的地质状况基本相同,因此取6号勘探点的

9、土质情况进行塔吊基础设计。勘探点平面布置图6号勘探点地质柱状图6-16号勘探点地质柱状图6-25.2 塔吊基础设计5.2.1 参数信息 依据塔式起重机混凝土基础工程技术规程(JGJ/T 187-2009)。塔吊型号: TC6012塔机自重标准值:Fk1=450.00kN起重荷载标准值:Fqk=60kN塔吊最大起重力矩:M=1014kN.m非工作状态下塔身弯矩:M=2026.47kN.m塔吊计算高度:H=35m塔身宽度:B=2m桩身混凝土等级:C80承台混凝土等级:C35保护层厚度:H=50mm矩形承台边长:H=5.5m承台厚度:Hc=1.4m承台箍筋间距:S=200mm承台钢筋级别:HRB40

10、0承台顶面埋深:D=1.2m桩直径:d=0.5m桩间距:a=4.4m桩钢筋级别:HRB400桩入土深度:20m桩型与工艺:预制桩桩空心直径:0.28m计算简图如下:5.2.2 荷载计算5.2.2.1 自重荷载及起重荷载1) 塔机自重标准值 Fk1=450kN2) 基础以及覆土自重标准值 Gk=5.55.5(1.4025+1.217)=1675.85kN 承台受浮力:Flk=5.55.51.1010=332.75kN3) 起重荷载标准值 Fqk=60kN5.2.2.2 风荷载计算1) 工作状态下塔机塔身截面对角线方向所受风荷载标准值a. 塔机所受风均布线荷载标准值 (Wo=0.2kN/m2) =

11、0.81.591.951.2450.2=0.62kN/m2 =1.20.620.352=0.52kN/mb. 塔机所受风荷载水平合力标准值 Fvk=qskH=0.5235.00=18.16kNc. 基础顶面风荷载产生的力矩标准值 Msk=0.5FvkH=0.518.1635.00=317.77kN.m2) 非工作状态下塔机塔身截面对角线方向所受风荷载标准值a. 塔机所受风均布线荷载标准值 (本地区 Wo=0.50kN/m2) =0.81.661.951.2450.50=1.61kN/m2 =1.21.610.352.00=1.35kN/mb. 塔机所受风荷载水平合力标准值 Fvk=qskH=1

12、.3535.00=47.39kNc. 基础顶面风荷载产生的力矩标准值 Msk=0.5FvkH=0.547.3935.00=829.39kN.m5.2.2.3 塔机的倾覆力矩工作状态下,标准组合的倾覆力矩标准值 Mk=2026.47+0.9(1014+317.77)=3225.06kN.m非工作状态下,标准组合的倾覆力矩标准值 Mk=2026.47+829.39=2855.86kN.m5.2.3 桩竖向力计算非工作状态下: Qk=(Fk+Gk)/n=(450+1675.85)/4=531.46kN Qkmax=(Fk+Gk)/n+(Mk+Fvkh)/L =(450+1675.85)/4+(285

13、5.86+47.391.40)/6.22=1001.15kN Qkmin=(Fk+Gk-Flk)/n-(Mk+Fvkh)/L =(450+1675.85-332.75)/4-(2855.86+47.391.40)/6.22=-21.41kN工作状态下: Qk=(Fk+Gk+Fqk)/n=(450+1675.85+60)/4=546.46kN Qkmax=(Fk+Gk+Fqk)/n+(Mk+Fvkh)/L =(450+1675.85+60)/4+(3225.06+18.161.40)/6.22=1068.91kN Qkmin=(Fk+Gk+Fqk-Flk)/n-(Mk+Fvkh)/L =(450

14、+1675.85+60-332.75)/4-(3225.06+18.161.40)/6.22=-59.18kN5.2.4 承台受弯计算5.2.4.1 荷载计算不计承台自重及其上土重,第i桩的竖向力反力设计值:工作状态下:最大压力 Ni=1.35(Fk+Fqk)/n+1.35(Mk+Fvkh)/L =1.35(450+60)/4+1.35(3225.06+18.161.40)/6.22=877.43kN最大拔力 Ni=1.35(Fk+Fqk)/n-1.35(Mk+Fvkh)/L =1.35(450+60)/4-1.35(3225.06+18.161.40)/6.22=-533.18kN非工作状态

15、下:最大压力 Ni=1.35Fk/n+1.35(Mk+Fvkh)/L =1.35450/4+1.35(2855.86+47.391.40)/6.22=785.95kN最大拔力 Ni=1.35Fk/n-1.35(Mk+Fvkh)/L =1.35450/4-1.35(2855.86+47.391.40)/6.22=-482.20kN5.2.4.2 弯矩的计算依据塔式起重机混凝土基础工程技术规程第6.4.2条 其中 Mx,My1计算截面处XY方向的弯矩设计值(kN.m); xi,yi单桩相对承台中心轴的XY方向距离(m); Ni不计承台自重及其上土重,第i桩的竖向反力设计值(kN)。由于工作状态下,

16、承台正弯矩最大: Mx=My=2877.431.20=2105.84kN.m承台最大负弯矩: Mx=My=2-533.181.20=-1279.64kN.m5.2.4.3 配筋计算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第6.2.10条 式中 1系数,当混凝土强度不超过C50时,1取为1.0,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80时,1取为0.94,期间按线性内插法确定; fc混凝土抗压强度设计值; h0承台的计算高度; fy钢筋受拉强度设计值,fy=360N/mm2。底部配筋计算: s=2105.84106/(1.00016.7005500.00013502)=0.0126 =1-(1-20.012

17、6)0.5=0.0127 s=1-0.0127/2=0.9937 As=2105.84106/(0.99371350.0360.0)=4360.6mm2顶部配筋计算: s=1279.64106/(1.00016.7005500.00013502)=0.0076 =1-(1-20.0076)0.5=0.0077 s=1-0.0077/2=0.9937 As=1279.64106/(0.99621350.0360.0)=2643.1mm25.2.5 承台剪切计算最大剪力设计值: Vmax=877.43kN依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的第6.3.4条。我们考虑承台配置箍筋的情况

18、,斜截面受剪承载力满足下面公式: 式中 计算截面的剪跨比,=1.500 ft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ft=1.570N/mm2; b承台的计算宽度,b=5500mm; h0承台计算截面处的计算高度,h0=1350mm; fy钢筋受拉强度设计值,fy=360N/mm2; S箍筋的间距,S=200mm。经过计算承台已满足抗剪要求,只需构造配箍筋!承台配筋图5.2.6 承台受冲切验算 角桩轴线位于塔机塔身柱的冲切破坏锥体以内,且承台高度符合构造要求,故可不进行承台角桩冲切承载力验算5.2.7 桩身承载力验算 桩身承载力计算依据建筑桩基础技术规范(JGJ94-2008)的第5.8.2条,根据第二步的

19、计算方案可以得到桩的轴向压力设计值,取其中最大值N=1.351068.91=1443.03kN桩顶轴向压力设计值应满足下面的公式: 其中 c基桩成桩工艺系数,取0.85 fc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fc=35.9N/mm2; Aps桩身截面面积,Aps=134774mm2。桩身受拉计算,依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第5.8.7条 受拉承载力计算,最大拉力 N=1.35Qkmin=-79.89kN经过计算得到受拉钢筋截面面积 As=221.909mm2。由于桩的最小配筋率为0.20%,计算得最小配筋面积为270mm2综上所述,全部纵向钢筋面积270mm25.2.8 桩竖向承载力验

20、算依据塔式起重机混凝土基础工程技术规程(JGJ/T 187-2009)的第6.3.3和6.3.4条轴心竖向力作用下,Qk=546.46kN;偏向竖向力作用下,Qkmax=1068.91kN.m桩基竖向承载力必须满足以下两式: 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按下式计算: 其中 Ra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 qsik第i层岩石的桩侧阻力特征值;按下表取值; qpa桩端端阻力特征值,按下表取值; u桩身的周长,u=1.57m; Ap桩端面积,取Ap=0.20m2; li第i层土层的厚度,取值如下表;厚度及侧阻力标准值表如下:序号土层厚度(m)侧阻力特征值(kPa)端阻力特征值(kPa)土名称12.500粘性土2

21、0.5300粉土或砂土38.3220粉土或砂土42.7340粘性土51.7320粘性土61.9450粘性土73.6522000粉土或砂土由于桩的入土深度为20m,所以桩端是在第7层土层。最大压力验算:Ra=1.57(2.50+0.530+8.322+2.734+1.732+1.945+2.452)+20000.20=1263.08kN由于: Ra = 1263.08 Qk = 546.46,最大压力验算满足要求!由于: 1.2Ra = 1515.69 Qkmax = 1068.91,最大压力验算满足要求!5.2.9 桩的抗拔承载力验算依据塔式起重机混凝土基础工程技术规程(JGJ/T 187-2

22、009)的第6.3.5条偏向竖向力作用下,Qkmin=-59.18kN.m桩基竖向承载力抗拔必须满足以下两式: 式中 Gp桩身的重力标准值,水下部分按浮重度计; i抗拔系数;Ra=1.57(0.7502.50+0.7000.530+0.7008.322+0.7502.734+0.7501.732+0.7501.945+0.7002.452)=660.764kN Gp=0.196(2025-2010)=58.905kN由于: 660.76+58.90 = 59.18,抗拔承载力满足要求!塔吊计算满足要求!第六章 塔吊基础施工技术措施及质量验收1、混凝土强度等级采用C30; 2、基础表面平整度允许

23、偏差1/1000;本工程基础桩采用高强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其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要点详见桩基工程专项施工方案,桩顶标高-2.6m。3、埋设件埋设参照一下程序施工: 将16件10.9级高强度螺栓及垫板与预埋螺栓定位框装配在一起。 为了便于施工,当钢筋捆扎到一定程度时,将装配好的预埋螺栓和预埋螺栓定位框整体吊入钢筋网内。 再将8件30的钢筋将预埋螺栓连接。 吊起装配好的预埋螺栓和预埋螺栓定位框整体,浇筑混凝土。在预埋螺栓定位框上加工找水平,保证预埋后定位框中心线与水平面的垂直度小于1.5/1000。固定支腿周围混凝土充填率必须达到95%以上。预埋螺栓定位如下图所示:4、起重机的混凝土基础应验收合格后,

24、方可使用。 5、起重机的金属结构、及所有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应有可靠的接地装置,接地电阻不大于4。6、按塔机说明书,核对基础施工质量关键部位。7、检测塔机基础的几何位置尺寸误差,应在允许范围内,测定水平误差大小,以便准备垫铁。8、机脚螺丝应严格按说明书要求的平面尺寸设置,允许偏差不得大于5mm。9、基础砼浇筑完毕后应浇水养护,达到砼设计强度方可进行上部结构的安装作业。如提前安装必须有同条件养护砼试块试验报告,强度达到安装说明书要求。10、塔吊基础砼浇筑后应按规定制作试块,基础内钢筋必须经质检部门、监理部门验收合格方可浇筑砼,并应作好、隐检记录。以备作塔吊验收资料。11、钢筋、水泥、砂石集料应具

25、有出厂合格证或试验报告。12、塔吊基础底部土质应良好,开挖经质检部门验槽,符合设计要求及地质报告概述方可施工。13、塔吊基础施工后,四周应排水良好,以保证基底土质承载力。14、塔机的避雷装置宜在基础施工时首先预埋好,塔机的避雷针可用横截面不小于16mm2的绝缘铜电缆或横截面30mm3.5mm表面经电镀的金属条直接与基础底板钢筋焊接相连,接地件至少插入地面以下1.5m。15、塔吊基础的桩施工严格按本工程桩基工程施工方案进行施工质量控制。16、基础塔吊砼拆模后应在四角设置沉降观测点,并完成初始高程测设,在上部结构安装前再测一次,以后在上部结构安装后每半月测设一次,发现沉降过大、过快、不均匀沉降等异

26、常情况应立即停止使用,并汇报公司工程技术部门分析处理后,方可决定可断续使用或不能使用。第七章 塔吊安装与拆卸TC6012固定式起重机有独立固定式和底架固定式两种安装方式。TC6012固定式起重机的安装,最适宜的吊装机械是汽车起重机或轮胎起重机,吊装灵活,机动性大,需要一台25吨汽车吊吊运。7.1独立固定式独立固定式塔机的最大安装高度为14米多(距地面 )。最大安装重量为6.3吨,最大安装重量的重心高度为7米(距地面)。 7.1.1安装前的准备工作 7.1.1.1了解现场布局和土质情况,清理障碍物 7.1.1.2根据建筑物的布局决定基础的铺设位置,按砼基础图上所规定的技术要求进行基础设置。注意,

27、地基必须夯实到有承受0.2MPa的载荷。 7.1.1.3准备吊装机械以及足量的铁丝、杉木、旧钢丝绳、绳扣等常用工具。 7.1.2 安装步骤独立固定式工作时,起升高度为35m,自下而上的组成为:砼基础,7节标准节,9节标准节,下支座和上面回转部分。7.1.2.1先将两节标准节用8个M302高强度螺栓联接为一体(螺栓的预紧力矩为2.5KN.m ),然后吊装在砼基础上面,并用8个M302的高强度螺栓紧固好(图7-1)。安装时注意有踏步的两根主弦要平行于建筑物(图7-2)。 图7-1图7-27.1.2.2在地面上将爬升架拼装成整体,并装好液压系统,然后将爬升架吊起,套在二节标准节外面(值得注意的是,爬

28、升架的外伸框架要与建筑物方向平行,以便施工完成后拆塔),并使套架上的爬爪搁在标准节的最下一个踏步上(图7-3)(套架上有油缸的一面对准塔身上有踏步的一面套入)。图7-37.1.2.3在地面上先将上、下支座以及回转机构、回转支承、平台等装为一体,然后将这一套部件吊起安装在塔身上。用4个35的销轴和8个M302的高强度螺栓将下支座分别与爬升架和塔身节相连(见图4-4)。图4-4 注意:回转支承与上、下支座的联接螺栓一定要拧紧,预紧力矩为640kN.m。安装回转支承时,其滚道淬火软带(外部标记“S”或堵塞孔处)应放置在紧靠回转机构一侧。7.1.2.4在地面上将塔顶与平衡臂拉杆的第一节用销轴连好,然后

29、吊起,用4个销轴与上支座联接(见图4-5)。安装塔顶时要注意区分塔顶哪边是与起重臂相连,此边回转限位器和司机室处于同一侧。图4-57.1.2.5 在平地上拼装好平衡臂,并将卷扬机构、配电箱等装在平衡臂上,接好各部分所需的电线,然后,将平衡臂吊起来与上支座用销轴固接完毕后,再抬起平衡臂与水平线成一角度至平衡臂拉杆的安装位置,装好平衡臂拉杆后,再将吊车卸载(见图7-6 )。图7-67.1.2.6吊起重2.71吨的平衡重一块,放在平衡臂最根部的一块配重处(见图7-7及7-8所示)。图7-7图 7-8图示状态为55米臂长配置图,去除最尾部的一块(1.23t)则为50米臂长配置图 7.1.2.7在地面上

30、,先将司机室的各电气设备检查好以后,将司机室吊起至上支座的上面,然后,用销轴将司机室与上支座连接好。 7.1.2.8起重臂与起重臂拉杆的安装: 7.1.2.8.1起重臂节的配置次序不得混乱。7.1.2.8.2按照图3-4组合吊臂长度,用相应销轴把它们装配在一起,把第节臂和第节臂连接后,装上小车,并把小车固定在吊臂根部,把吊臂搁置在1米高左右的支架上,使小车离开地面(见图7-9),装上小车牵引机构。所有销轴都要装上开口销,并将开口销充分打开。 7.1.2.8.3按照图7-10组合吊臂拉杆,用销轴把它们连接起来,置在吊臂上弦杆上的拉杆架内。 7.1.2.8.4检查吊臂上的电路是否完善,并穿绕小车牵

31、引钢丝绳。其余有关要求见图7-9。 7.1.2.8.5用汽车起重机将吊臂总成平稳提升,提升中必须保持吊臂处于水平位置,使得吊臂能够顺利地安装到上支座的吊臂铰点上。 7.1.2.8.6在吊臂连接完毕后,继续提升吊臂,使吊臂头部稍微抬起,详见图4-9。7.1.2.8.7这时按图7-11 C穿绕起升绳,开动起升机构接起拉杆,先使短拉杆的连接板能够用销轴联接到塔顶相应的拉板上。然后再开动起升机构调整长拉杆的高度位置,使得长拉杆的连接板也能够用销轴联接到塔顶相应的拉板上(详见图7-11a. b)。图7-9图7-10图7-11注意:这时汽车吊使吊臂头部稍微抬起,当开动起升机构,起升绳拉起起重臂拉杆,起重臂

32、拉杆并不受力,否则起升机构负不起这么大的载荷。 7.1.2.8.8把吊臂缓慢放下,使拉杆处于拉紧状态。 7.1.2.9吊装平衡重:根据所使用的臂架长度,按规定安装不同重量的平衡重(60臂,平衡重15吨),然后在各平衡重块之间用板联接成串。 7.1.2.10穿绕起升钢丝绳: 将起升钢丝绳引经塔顶导向滑轮后,绕过在起重臂根部上的起重量限制器滑轮,再引向小车滑轮与吊钩滑轮穿绕,最后,将绳端固定在臂头上(见图3-12)。 7.1.2.11把小车升至最根部使小车与吊臂碰块撞牢,转动小车上带有棘轮的小储绳卷筒,把牵引绳尽力拉紧。 7.1.3塔身标准节的安装方法及顺序(见图4-12、图4-13)。 7.1.

33、3.1塔身标准节主弦杆的规格127X14,在安装标准节时,依次从下到上安装塔身标准节。独立固定时,共16节标准节。 7.1.3.2将起重臂旋转至引入塔身标准节的方向(起重臂位于爬升架上外伸框架的正上方)。 7.1.3.3放松电缆长度略大于总的爬升高度。 7.1.3.4在地面上先将四个引进滚轮固定在塔身标准节下部横腹杆的四个角上。然后吊起标准节并安放在外伸框架上(图7-12)。吊起一个标准节调整小车的位置(图7-13),使得塔吊的上部重心落在顶升油缸梁的位置上。实际操作中,观察到爬升架上四周12个导轮基本上与塔身标准节主弦杆脱开时,即为理想位置)。然后,将爬升架与下支座用4个35的轴连接好,最后

34、卸下塔身与下支座的8个M302的连接螺栓(只能在这时卸)。 7.1.3.5开动液压系统,将顶升横梁顶在塔身就近一个踏步上,再开动液压系统使活塞杆伸出约1.25m ,稍缩活塞杆,使爬爪搁在塔身的踏步上(图7-13 图7-3)。然后,油缸全部缩回,重新使顶升横梁顶在塔身上的一个踏步上,全部伸出油缸。此时塔身上方恰好能有装入一个标准节的空间。利用引进滚轮在外伸框架滚动,人力把标准节引至塔身的正上方。对准标准节的螺栓连接孔,稍缩油缸至上下标准节接触时,用8个M302高强度螺栓将上下塔身标准节连接牢靠,予紧力矩为2.5KN.m,卸下引进滚轮,调整油缸的伸缩长度,将下支座与塔身连接牢固,即完成一节标准节的

35、加节工作。若连续加几节标准节,则可按照以上步骤连续几次即可。 7.1.3.6顶升工作全部完成后,可以将爬升架下降到塔身底部并加以固定或拆除,以降低整个塔机的重心和减少迎风面积,特别是沿海地区。 7.1.3.7塔机加节完毕,应空载旋转臂架至不同的角度,检查塔身节各接头处高强度螺栓的拧紧问题(哪一根塔身主弦杆位于平衡臂正下方时,就把此弦杆上从下到上的所有螺栓拧紧)。注意:1.顶升过程中严禁吊臂回转。保证起重臂与引入塔身标准节的方向一致。2. 若要连续加几个标准节,则每加完一节后,用塔机自身起吊下一节标准节前,塔身节与下支座必须连接牢固。至少要连牢对角线上的两个螺栓。3. 所有标准节的踏步必须与已有

36、的塔身标准节对准。 图7-12图7-13 7.2调整各种安全装置。7.2.1起重力矩限制器调整(结构调整方法见图7-14)图7-14该装置中有一对弹性板(1),在载荷力矩的作用下,弹性板会发生某种程度的弯曲。由于弹性板上固定有三个可调螺栓,因此一旦载荷过大,可调螺栓会压下限位开关。调整时吊钩采用四倍率和独立高度(40m)以下,起吊重物稍离地,小车能够运行即可调整。 7.2.1.1臂端调整 7.2.1.1.1 55米(50米)臂长时,吊重1375kg,调整螺杆,开动小车使幅度在4041.5米范围内碰动开关,发出报警信号。中间值较理想。 7.2.1.1.2开回小车,至解除报警为止。 7.2.1.1

37、.3调整螺杆,把小车往外开,使幅度在44.446.1 米范围内碰动开关,电路断电,小车不能向外变幅,吊钩不能上升。断电时,幅度接近小值比较理想。 7.2.1.1.4重复前三项动作三次,记录下每次报警时的幅度,以检查其重复性能。 7.2.1.1.5调整时起重小车以平稳速度运行。 7.2.1.2臂根点校核(是校核,不是重新调整) 7.2.1.2.1 55米臂(50米臂),吊重5000kg自最小幅度把小车往外开,测出报警时的幅度R报,R报应在13.914.7米,中间值较为理想。 7.2.1.2.2开回小车至解除警报为止。 7.2.1.2.3重新把小车往外开,测出断电点幅度R断,R断应在15.516.

38、3米,接近小值比较理想。 7.2.1.2.4重复前三项动作三次,测出的R报和R断,在上述范围内即可 。 7.2.1.2.4调整时小车以最低速运行。 7.2.2起重量限制器调整(结构调整方法见外购件MSWL-360B起重量限制器说明书,此塔机只使用其四个微动开关中的二个)。 7.2.2.1 四倍率滑轮组调整 7.2.2.1.1高档换速调整(幅度不能大于26米)(1) 吊重2950kg,吊钩以低、中、高三档速度各升降一次,不允许任何一档产生不能升降现象。(2) 再加吊重10kg,以高速档起升,若能起升,升高约10米高度后再下降放至地面。(3) 重复(2)的全部动作,直至高速档不能起升自动换为中速档

39、时,记录下所吊重物Q高,Q高应在30003180kg之间,接近小值较为理想。(4) 去掉重物,重复(3)的动作三次,三次所得Q高应基本一致。 7.2.2.1.2低中档断电调整(幅度不能大于13.18米)(1) 吊重5900kg,吊钩以低、中各档升降一次,操作高档时应不能起升。(2) 再加吊重20kg,以低、中速档起升,若能起升,升高约10米高度后再下降放至地面。(3) 重复(2)的全部动作,直至亮灯报警断电时,记录下此时的起重量Q断,Q断应在60006360kg之间,接近小值较为理想。(4) 去掉若干重物,直至报警解除,再重复(3)动作二次,三次所得Q断应基本一致。 7.2.3 幅度限位器调整

40、(结构调整方法见外购件DXZ-4/4多功能限位器使用说明书)(1) 吊钩空载:小车向外行至距臂端挡块1米时,调整小车外限位,外限位开关动作,小车停止向外运行。(2) 小车向内运行至臂根挡块0.7米时,调整小车内限位,内限位开关动作,小车停止向内运行。小车内外限位开关动作后,小车只能向臂架中央运行。(3) 内外限位开关调好后,应试动作三次,动作效果一样即可。 7.2.4起升高度限位器调整(见外购件DX-多功能限位器使用说明书)(1) 起升高度相同,滑轮组倍率不同时,高度限位器应重新调整。(2) 调整起升卷筒旁边限位器中的凸轮,使吊钩顶部达到距小车架下端5米时,高度减速限位开关动作,吊钩自动由高速

41、转为中速。(3) 吊钩顶部距小车架下端0.7米(2倍率时为1米),即为预定极限高度时,调整限位器开关动作,吊钩不能再上升,再起动时只能下降。(4) 吊钩升降试动作三次,效果一样即可,调整时吊钩空载。 7.2.5回转限位器调整(1) 以安装时起重臂方向为基准,向左转5400,调整限位开关动作,起重臂不能左转。再启动,只能右转。(2) 起重臂回到基准方向,向右转5400,调整限位开关动作,起重臂不能右转。再启动,只能左转。(3) 左右限位各试动作三次,效果一样即可,调整时吊钩空载。7.2.6回转机构制动器调整见图7-15图7-15 7.3注意事项:(1) 安全装置不准确或失灵,未经调整或修理,起重

42、机不能使用。(2) 安全装置是在操作人员失误情况下自动保护装置,操作人员不能依赖安全装置,无安全意识而经常性重载作业或违章作业。(3) 经过培训,并由制造厂认可的人员才可调整塔机的安全装置,特别重要的是力矩限制器和起重量限制器,在没有合格的吊重砝码和测重工具时,不允许调整。(4) 安全装置在使用中的检验与调整对使用中的安全装置有下列情况之一者,须进行检验和重新试验:a .使用间隔一年后。b.对安全装置工作性能有疑问时。c.转移工地后。d.长期停止使用,重新使用时。 7.4塔机的拆卸塔机的拆卸方法与安装方法基本相同,只是工作程序与安装时相反,即后装的先拆,先装的后拆。但是,在拆卸过程中不能马虎大

43、意,否则,将发生人身及设备安全事故。7.5 底架固定式7.5.1 安装前准备工作7.5.1.1 了解现场布局和土质情况,清理障碍物。7.5.1.2 用户和安装单位根据给出的压重固定式基础附图进行混凝土基础的施工,同时保证其所提技术要求7.5.1.3 准备吊装机械、枕木、木楔以及足量的铁丝、木杉、钢丝绳、绳扣等常用工具7.5.2 安装步骤 底架固定式塔机的安装与独立固定式塔机基本相同,其安装程序简述如下:7.5.2.1 将底架十字梁吊装在专用混凝土基础上,装好四根水平拉杆,校正水平,拧紧螺栓,将底架固定在混凝土基础上。7.5.2.2 在十字梁上安装一节标准节和基础节,装上四根斜撑杆,然后,压上所

44、有的中心压重(60吨),共12块,四周均布放置。7.5.2.3 吊装二节标准节并用螺栓与基础节紧固(注意标准节上有踏步的一面要垂直于建筑物)7.5.2.4 将爬升架套入塔身,注意套架上有油缸的一面要对准塔身上有踏步的一面。7.5.2.5 在地面上将上、下支座、回转支承、回转机构、平台等装为一体,吊装到塔身和套架之上,并用螺栓和销轴联接好。7.5.2.6 吊装塔顶 7.5.2.7 吊装平衡臂、平衡臂拉杆,然后吊装一块2.56 t平衡重放在配重处最根部。7.5.2.8 吊装司机室。7.5.2.9 吊装起重臂及起重臂拉杆。7.5.2.10 吊装平衡重:根据所使用臂长配置平衡重,穿绕有关绳索系统。7.

45、5.2.11 检查整机的机械部分、结构部分、电气和液压部分等无误后开始顶升工作。7.5.2.12 加标准节的方法同固定塔机一样,塔身自下而上的组成为 :1节标准节,1节基础节 ,5节标准节,9节标准节。 严禁次序混乱。7.5.3 调整各种安全装置,内容同4.27.5.4 塔机的拆卸塔机的拆卸方法与安装方法基本相同,只是工作程序与安装时相反,即后装的先拆,先装的后拆。 第八章 安全技术方案8.1 安全注意事项 (1)作业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上高人员必须穿防滑鞋,危险部位作业必须系好安全带。(2)所有作业吊车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3)拆装期间一律禁止饮酒。(4)工作中集中精力,不得随意开玩笑

46、和打闹。(5)上下交叉作业时,要注意工具和零部件放置位置必须安全可靠,防止坠落伤人。(6)吊车指挥人员应熟悉吊车起重性能、吊物的起重量以及构件安装部位。(7)大件物品起重高度超过两米要系拖拉绳。(8)所用吊绳必须符合安全规定,所吊构件重心必须准确,符合说明书的要求。(9)组装的总成件及附属装置必须按规定上足所有的螺栓及销,确保使用的安全性。(10)作业区所有的裸体电线必须停电,专人守护。(11)凡大雨、大雪、大雾、大风(风速达8.3m/s)等天气禁止拆装塔吊。(12)夜间工作必须有足够的照明灯光。(13)作业现场应禁止闲杂人员的进出,临街作业时,要采取临时保护措施。(14) 塔吊司机和塔吊起重

47、人员必须持证上岗。8.2 使用期间安全措施8.2.1起重机必须在符合设计图纸规定的固定基础上工作。8.2.2起重机的操纵人员必须经过训练,了解机械的构造和使用,必须熟知机械的保养和安全操作规程,非安装,维护人员未经许可不得攀登塔机。8.2.3起重机正常工作气温为40 0C -200 C,风速低于6级。8.2.4起重机每转移一次工地重新安装后,必须进行空载,静载,动载试验及对各种安全装置进行调整(并对各试验及调整资料做好记录)后方能进行吊装作业,其静载试验吊重为额定载荷的125%,动载试验吊重采用额定载荷的110%。8.2.5在夜间工作时,除塔机本身备有照明外,施工现场必须备有充分的照明设备。8

48、.2.6司机室内禁止存放润滑油,油棉纱及其它易燃、易爆物品,冬季用电炉取暖时更要注意防火。8.2.7起重机必须有良好的电气接地措施,防止雷击,遇有雷雨严禁在底架附近走动(接地电阻不大于4)。8.2.8塔机应定机定人,专机专人负责制,非机组人员不得进入司机室和擅自操作,在处理电气事故时,必须有专职维修人员二人以上 。8.3 起重机的顶升作业8.3.1在进行顶升作业过程中,必须有专人指挥,专人照管电源,专人操作液压系统和专人紧固螺钉,非有关操作人员,不得登上爬升架的操作平台,更不能擅自启动泵阀开关或其它电气设备。8.3.2顶升作业应在白天进行,若遇特殊情况,需在夜间作业时,必须备有充足的照明设备。

49、8.3.3只许在四级风以下进行顶升作业,如在作业过程中,突然遇到风力加大,必须停止工作,并紧固连接螺栓,使上下塔连接成一体。8.3.4顶升前必须放松电缆,使电缆放松长度略大于总的爬升高度。8.3.5在顶升过程中,把回转部分紧紧刹住,严禁回转及其它作业。8.3.6在顶升过程中,如发现故障,必须立即停车检查.非经查明真相和故障排除,不得继续进行爬升动作。8.3.7每次顶升前后,必须认真做好准备工作和收尾工作,特别是在顶升以后,各连接螺栓应按规定的予紧力紧固,不得松动,操作柄应回到中间位置,液压系统的电源应切断等。8.4 测试1、塔机首次使用之前,应按GB/T9462-1999第6.3条进行验收检验

50、。2、使用中塔机每年进行一次测试,测试结果应记录在册。8.5 起重机的操作8.5.1 操作前的准备1. 塔机开始工作之前,司机必须检查各部件,零件是否完好,特别是钢丝绳和连接螺栓,连接销,检查各安全装置和制动器是否有效;2. 发现的任何故障都应记录在册,可能影响安全的故障排除之前,司机不得进行操作;3. 检查各工作装置和操纵机构是否处于正常位置;4. 检查电气联接,接地是否正确,电压正常;5. 各机构操纵手柄处于“0”位;6. 确保一切正常,接通电源;8.5.2 操作注意事项 : 1、司机必须在得到指挥信号后,方可进行操作,操作前必须鸣笛,操作时要精神集中;2、司机必须严格按起重机性能表中规定

51、的幅度和起重量进行工作,不许超载使用,否则造成一切后果自行负责。 3、在塔机正常工作时,禁止借用安全装置限位的停机功能达到停机目的。起重机不得斜拉或斜吊物品,并禁止用于拔桩等类似的作业 4、工作中塔梯上严禁有人,并不得在工作中进行调整或维修机械等作业; 5、工作时严禁闲人走近臂架活动范围以内; 6、液压系统安全阀的数值,电器系统保护装置的调整值及其它机构、结构部件的调整值(如制动器,限位开关等),均不允许随意更动;7、有两台以上塔机工作时,要根据工程特点,注意相互之间的位置,并采用不同标高的方法,以避免塔机的起重臂,平衡臂相互碰撞以及与建筑物碰撞; 8、起重机作业完毕后,回转机构松闸,吊钩升起

52、,小车停在臂架端部,即最大幅度处。8.5.3 各项运动的操作:(1) 上升和下降:起升机构设有三个变速档位,每个速度档都规定有相应的允许最大起重量,司机欲选择速度档位时,应首先尽可能准确估计物品的质量,使其不超过所选择速度档的允许最大起重量,见下表:档位倍率= 2倍率= 4速度m/min起重量kg速度m/min起重量kg8.530004.256000403000206000801500403000注意:a.操作时,操作手柄从低速逐步过渡到高速,不可突然快速从低速档推到高速档(或相反),避免起升、下降的冲击。b.从地面起升物品时,操纵手柄首先应置于低速档,以低速拉紧吊索,当物品离开地面后,再切断

53、换高速档,物品下降就位时,同样必须用低速档。c.操作时,在各限位装置运行之前就必须停止运动,不可用限位装置进行停车,限位装置是安全装置,不是工作装置。(2)回转回转运动可向右或向左连续回转1.5圈(5400),此后必须向相反方向运动,如图8-1所示,从中间A点开始,向左、向右均可转1.5圈,但向左(或右)已转1.5圈到B点,则反回转时可连续转3圈。图8-1注:回转制动器是用来防止起重臂被风吹动的,只有当操作手柄回到“0”位,回转电机断电,且起重臂停止回转运动,转速降为零时,才可操作制动器,使起重臂定位不动,不被风吹动,在正常操作中应在回转限位开关动作之前就停止回转运动,禁止用回转限位开关来停车

54、,否则将损坏机件。(2) 变幅 变幅运动有两档速度,操作时应逐档过渡,禁止跳档操作,并避免物品摆动,低速档用于启动、停止就位和臂跟、臂端附近运行以及重载运行,高速档用于长距离变幅和起重力矩小于80%时的变幅。注意:操作时应保证在限位开关动作之前就停止变幅运动,禁止用限位开关来停止,避免物品摆动,造成幅度增大,产生危险。第九章 塔吊倾翻突发事件应急预案1、接警与通知:如遇意外塔吊发生倾翻时,在现场的项目管理人员要立即用对讲机向项目经理汇报险情。项目经理立即召集项目部成员、施工队长、劳务队长抢救指挥组其他成员,抢救、救护、防护组成员携带着各自的抢险工具,赶赴出事现场。2、指挥与控制:抢救组到达出事

55、地点,在项目经理指挥下分头进行工作。1)首先抢救组和经理一起查明险情:确定是否还有危险源。如碰断的高、低压电线是否带电;塔吊构件、其它构件是否有继续倒塌的危险;人员伤亡情况;商定抢救方案后,项目经理向公司总工请示汇报批准,然后组织实施。2)防护组负责把出事地点附近的作业人员疏散到安全地带,并进行警戒不准闲人靠近,对外注意礼貌用语。3)工地值班电工负责切断有危险的低压电气线路的电源。如果在夜间,接通必要的照明灯光;4)抢险组在排除继续倒塌或触电危险的情况下,立即救护伤员:边联系救护车,边及时进行止血包扎,用担架将伤员抬到车上送往医院。5)对倾翻变形塔吊的拆卸、修复工作应请塔吊厂家来人指导下进行。

56、6)塔吊事故应急抢险完毕后,项目经理立即召集相关人员和塔吊司机组的全体同志进行事故调查,找出事故原因、责任人以及制订防止再次发生类似的整改措施。7)对应急预案的有效性进行评审、修订。3、通讯项目部必须将110、120、项目部应急领导小组成员的手机号码、企业应急领导组织成员手机号码、当地安全监督部门电话号码,明示于工地显要位置。工地抢险指挥及安全员应熟知这些号码。4、警戒与治安安全保卫小组在事故现场周围建立警戒区域实施交通管制,维护现场治安秩序。5、人群疏散与安置疏散人员工作要有秩序的服从指挥人员的疏导要求进行疏散,做到不惊慌失措,勿混乱、拥挤,减少人员伤亡。6、公共关系项目部安质部为事故信息收

57、集和发布的组织机构,人员包括:安质部届时将起到项目部的媒体的作用,对事故的处理、控制、进展、升级等情况进行信息收集,并对事故轻重情况进行删减,有针对性定期和不定期的向外界和内部如实的报道,向内部报道主要是向项目部内部各工区、集团公司的报道等,外部报道主要是向业主、监理、设计等单位的报道。第十章 塔吊使用相关制度10.1 塔吊、电梯拆装安全管理制度1、大型机械设备的拆装作业,必须由具备安装资质的专业队伍和专业人员承担,一般人员不得参与。 2、安拆作业前,承接单位要召集工程技术、安全部门人员一同勘察现场情况,协商制定安全技术保证措施。 3、大型机械的拆除安装,对参加拆装人员要进行安全技术交底严格遵

58、守拆装程序,拆装时要有安全监管员和技术负责人在场指挥。 4、大型机械的安装拆作业,应遵守电气、机械、高空作业安全规程,防止触电、坠落、挤伤等事故。 5、安装完毕的设备,应符合起重机械安全规程和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之要求,并通过公司或劳动部门验收后方准予使用。10.2 塔吊、电梯拆装前零部件检查制度1、大型施工机械在安拆之前,要先检查机械的金属结构部件应无严重腐蚀、弯曲变形、焊缝不开裂。工作爬梯、防护栏杆安全可靠。 2、要检查安全保护装置完好无损,各联接螺栓、销轴、配线、钢丝绳、塔吊压重配重的数量或长度完整齐全,无损坏。 3、检查齿轮、滑轮、连轴器、减速器、制动器等机械零部件外观完好,固定牢

59、靠,没有裂纹损伤。 4、检查各电气线路、电缆、集电器、电阻器、开关、接触器等电气部件符合使用要求,电机绕组以及线路绝缘电阻0.5M。 5、检查随机工具以及使用的麻绳、吊索、吊环、卸甲、手拉葫芦等工具齐全牢固,完好无损,确保安全可靠。 6、拆卸完毕,要清理、保养好机械设备的各种零部件,并保管堆放整齐。10.3 塔吊安全技术交底制度1、拆、装塔吊时,应严格执行国家标准、部颁标准及行业标准和生产厂家使用说明书中的规定要求进行。 2、根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编制切实可行的拆、装工艺和方案,并严格按工艺和方案要求组织交底、实施。 3、参加起重设备拆、装作业人员,应认真学习拆、装工艺方案,掌握本岗位、工位作业要求。 4、在起重设备拆、装过程中,应由拆、装指挥人员统一指挥,并做好安全监护工作(作业区应悬挂警示标牌)。 5、拆、装进场前,查看施工现场周围环境、道路、安全措施等以及现场配合准备工人情况,具备拆、装条件方可组织人员进场。 6、参加拆、装作业人员应接受安全技术交底。由技术负责人组织,由拆、装指挥作施工过程工艺、方案交底;机电工长作拆、装过程安全交底,并履行签字手续。 7、拆、装只允许在四级风以下进行作业,如在作业过程中,突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