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总复习计划和教案5页

上传人:3626209****147198... 文档编号:39021811 上传时间:2021-11-0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三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总复习计划和教案5页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三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总复习计划和教案5页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三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总复习计划和教案5页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三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总复习计划和教案5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总复习计划和教案5页(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复习计划一、复习目标: 本册教材是第一学段的最后一册教材,通过总复习,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加牢固,提高计算能力,使其数感、空间观念、应用意识等得到发展,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全面达到本册教材和第一学段的教学目标。 1、通过总复习,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加巩固,进一步提高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2、通过归纳、整理和练习,使学生的计算能力、数感、空间观念、统计思想,以及应用意识等得到提高与发展。 3、使学生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二、班级学生情况分析: 综合分析三

2、年级学生的期末实际情况,学生的学习心态不太稳定,急于求成失误较多,集中体现在数与代数中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学生对草稿本使用不当,匆忙计算容易出错,个别学生还会将乘法和加法混淆,这个毛病让学生对于求平均数中,涉及到总数上千的数计算也容易错误。在解决问题(应用题)中,一些学生往往对题目阅读和理解不够就匆匆下笔,导致失误,在比较灵活的面积问题中,这种现象更为突出。值得注意的是,本学期两极分化现象也逐渐体现,优秀的学生很容易学会新知识,并且运用较为自如,还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中等学生知识较为扎实,能够自主学习,但思维不够灵活,缺乏问题意识。后进生接受知识较慢,不善于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学习成绩不

3、稳定上下坡度较大。因此,复习时要抓好两头,既要补差,又要注重培优。三、复习重难点、关键(一)复习重点: 有关除法、乘法计算、统计知识、面积以及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二)复习难点: 能运用所学知识正确分析、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以及统计观念、空间观念的培养加强。(3) 复习关键: 启发、引导学生在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中学会分析、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总复习 知识点梳理  写卷子应注意: 1、用手指着认真读题至少两遍;2、遇到不会的题不要停留太长时间,可在题目的前面做记号。(如:“?”)3、画图、连线时必须用尺子; 4、检查时,要注意是否有漏写、少写的情况;第一单元

4、位置与方向 1、 (东与西)相对,(南与北)相对,(东南西北)相对,(西南东北)相对。 清楚以谁为标准来判断位置。 理解位置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 例如:小明在小华哪面,小华在小明哪面。2、 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绘制的。( 做题时先标出北南西东。)3、 会看简单的路线图,会描述行走路线。一定写清楚从哪儿向哪个方向走,走了多少米,到哪儿再向哪个方向走。同一个地点可以有不同的描述位置的方式。(例如:学校在剧场的西面,在图书馆的东面,在书店的南面,在邮局的北面。)同一个地点有不同的行走路线。一般找比较近的路线走。4.、指南针是用来指示方向的,它的一个指针永远指向(南方),另一端永

5、远指向(北方)。5.、生活中的方位知识: 北斗星永远在北方。 影子与太阳的方向相对。 早上太阳在东方,中午在南方,傍晚在西方。 风向与物体倾斜的方向相反。( 刮风时的树朝风向相对的方向弯,烟朝风向相对的方向飘 )第二单元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1、只要是平均分就用(除法)计算。2、注意: 71÷8,把71看成72,用口诀估算。 378÷5,把378看成400更接近准确数。 应用题中如果有大约等字,一般是要求估算的。3、被除数末尾有几个0,商的末尾不一定就有几个0。(如:30÷5 = 6)4、笔算除法: (1) 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2)除法验算:用乘法 没有余数:

6、商×除数=被除数;( 别忘了写验算两个字。) 有余数: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验算时别忘了加余数。(3) 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0不能做除数,如:0÷( )=0括号里只有( 0 )不能填。第三单元 统 计 1、 认识横向条形统计图。 做题时把数字标在条边上再做。2、 注意起始格与其他格表示的单位的不同,用折线表示起始格。2、平均数: 求平均数的方法: 平均数 = 总数量÷总份数。 总数量 = 平均数 × 总份数 总份数 = 总数量÷ 平均数(平均数)能比较好地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第四单元 年 月 日 (一)年、月、日1

7、、常用的时间单位有:(年、月、日)和(时、分、秒)。2、 每年有(12)个月,其中( 7 )个大月,每个大月有( 31 )天,分别是(一、三、五、七、八、十、十二)月;有 ( 4 )个小月,每个小月有30天分别是( 四、六、九、十一 )月。3、连续的大月有( 7 )月和 ( 8 )月,天数是共( 62 )天。4、 平年:2月(28)天,全年(365)天;上半年有(181)天。 闰年:2月(29)天,全年(366)天,上半年有(182)天。 每年下半年都是(184)天。5 、一年分为四个季度:1、2、3月 第一季度 90天(平年) 91天(闰年) 4、5、6月 第二季度 91天7、8、9月 第三

8、季度 92天 10、11、12月 第四季度 92天8 、通常每4年里有( 1 )个闰年, ( 3 )个平年。(如果说某个人不是每年都能过到生日,8岁过两次生日,12岁过3次生日,那么他的生日就是2月29日。)9 、 计算经过的年份:就用2011 给的年份。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于1949年10月1日,到2011年是62周年。(2011-1949=62)10、时间单位的换算关系: 1小时 = 60分 1分 = 60秒 1日=24小时 1周 = 7天 12、经过的天数的计算:公式 结束时间开始时间+1 例如:6月12到8月17日是多少天?6 月 12日-30日 30-12+1=19天7 月 31

9、天 31天8 月 1日-17日 17天 ( 合计:19+31+17=57天 )(二)24时计时法:1、 1日=24时 24时也叫0时。  2、 普通计时法 24时计时法 ( 12 减单位 )24时计时法 普通计时法 ( 12 加单位 ) 3、计算经过时间时,一定把不同的计时法变成相同的计时法再计算。4、时间与时刻的不同:时间是一段,时刻是一个点。第五单元 两位数乘两位数 1、两位数乘两位数积可能是( 三 )位数,也可能是( 四 )位数。 2、验算: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3、口算:15×200= ?( 方法:把0前面的数相乘,再在乘积的末尾添0,注意添几个0。)4 、

10、估算:18×22,可以先把因数看成整十、整百的数,再去计算。(可以把一个因数看成近似数,也可以把两个因数都同时看成近似数。)5、有大约字样的一般要估算。6、凡是问 够不够,能不能 等的题,都要三大步: 计算、比较、答题。 别忘了比较这一步。 第六单元 面积 1、 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2、 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要用(统一)的面积单位来测量。 3、 背熟公式。  长方形的周长= (长宽)×2       长方形的面积 = 长×宽 长 = 周长÷2宽

11、60;   长 = 面积÷宽  宽 = 周长÷2长 宽 = 面积 ÷长 (周长长×2)÷2= 宽 (周长-宽×2)÷2=长       正方形的周长 = 边长×4       正方形的面积 = 边长×边长     正方形的边长 = 周长÷4 正方形的边长 = 面积÷边长 4、 背 熟 :(

12、1)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反过来也要会说。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它的边长是1厘米。)(2)边长 (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分米)。 (3)边长 (1米 )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4)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公顷),也就是(10000平方米)。 (5)边长是(1千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千米。 5、 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相邻两个常用的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 10 )。相邻两个常用的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 100 )。 6 、面积单位换算:  进率100:1平方米 = 1

13、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 = 100平方厘米     7、 注 意:(1) 面积相等的两个图形,周长不一定相等。   周长相等的两个图形,面积不一定相等。(2) 大单位换算小单位(乘它们之间的进率) 小单位换算大单位(除以它们之间的进率)(3) 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单位不同,无法比较。 第7单元 小数的初步认识 1、  分母是10的分数写成一位小数(0.1), 分母是100的分数写成两位小数(0.01)。2、小数读写法: 读法 汉字形式; 写法 阿拉伯数字。3、比大小的

14、两种情况:跑步是数越少越好,跳远、跳高是数越大越好。4、小数加减法计算:小数点对齐,也就是相同数位对齐。(尤其注意:123.9   ; 98.3 等题的计算。)5、小数不一定比整数小。(如:5.1 5 ;1.3 1等) 第8单元 解决问题 做应用题时:1、从问题入手,自己问自己要想求出这个问题,必须先知道哪些条件; 2、从图中找条件;3、并不是所有的条件都有用; 4、题目中没有给的条件不能直接用;5、画出关键词; 6、列综合算式时:先算那一步,必须加上小括号“( )”。第九单元 数学广角 1、  关于重复的问题,可以用集合圈来帮助解决,或者画图解决。2、 等量代换:把题目中的等量关系用简单的公式表示出来,帮助理解,或者画成简单的示意图。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