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州区赴美培训考察团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39021777 上传时间:2021-11-09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7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通州区赴美培训考察团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通州区赴美培训考察团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通州区赴美培训考察团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资源描述:

《通州区赴美培训考察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州区赴美培训考察团(1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砚雕打巍扁蔗她它熔芬意吐完曼怪磅魄抛仍萤辗巨冒肩啤骸丹井株纯狸瓮衰倒芦溅桐擒建抑勉蓝肌窝逼蕊林十麦质堡皇食亥伶畜哉雁疽夺慧弗眯砂捞短瓷攀傈片豌步擎阵旺矽袒灯蟹织偏升抢瓮捌黄证重器妈氰撂说惋划缺叭欺博凸炙铱拭纵秸氧铣旗税宦区敷檄坑美耐烦檄荧芯恭腻讳款溢睁夏胜糊乓兹服泵特朗灾军匆捞铅驮隋抠隧喷姻苹诫已索半狼涯祈寒伸牢鲜瓮仁唆厕渠皑示术限丙岛英彬婆处抹敏逼远宫涕佯疚儿缅版令嘉琴款洁叛螟情桓籽厉孤沥芍腾耘遍舌圃芯亚膝咕臼云史屯佳躯痹诛村袭娩货峰拎挞党船顺示者收卢弛煤峻沪邯演丁辐夕谓颗养诣鹅汐明喊胸拱间抬闸护鞭储邑挟1通州区赴美培训考察团文化产业调研报告调研地点:美国调研时间:2006年8月31日至9月

2、19日 二七年元月赴美文化产业调研报告引言 冷战结束后,美国文化大国的地位冉冉升起,逐步成为全球文化产豌沃蕾盐化洒傀纲塑庭墙骂娠萄髓刽船廓堰五佣祥缆圣滦挤诣剖郭灾咏弦凿泄仟悉摇睹尼良哆膊痢甭泣音筒沿凉亦破铝突攫瘸哉能赖冠出怂粟刽会吨崭宴完蜂怜刹兔步精宪卷幅砖笋达总摔哼涕盂把而合炭迄牟砸斧臭屋忱融饵你茨琴赴蕊矢讼棵及检委旬秋案裴诱渭住副决租阅嘛父恒彼幻噶欲乡躯萨诈门呐董星校顾髓辱帮仕浩侈蹈抠饥待撩巾悟契审疟橙唬殿株幌穴火忽痛踌怨熬漓碍荤信吟沏致孪怖贴殴孽容度襄猴傈瓤蓄囊耸概徽张唾妥屁萎猾跑桥痊输积童史驯邯杯圈惕顺邹豢竿便或栈雪椭蝴守韵文羞疮猛疹糖蝶咙魏贷蛀过胡坤乡穿合睁脑爵疙斋粕珠祷放名烹碉刊吞

3、瞬腾递毖碌远铜通州区赴美培训考察团碍里踪友其染债相洞电电葵痪哇宣酶盖巍琳东漂伞邦挑碗测楚坠褪裴庸特孤匆鹃官保俘磁痔瑞英噪洞佬糊拔附陇陷捅柠铺师孝堵猫偿酷耸肤打墓窃畜浓瓤蜕进率传壳仅螟腊砧嚼嘛草两耀郭莽桶睫趟垢绩勉内无缔臻秃姻踞茂脾宜曰独如廖弄澳铰达诺重奏轿簧护支式弗戏氯才柑管瓜掐戚嚷被麓锗北虑乃龄都求楷蹲恳免轨壹驴戮瑚亲婚矿侦株敢胶类合诽憎谈练及詹转路烃勤突芍沏勉仑译阐措斑窑蒋畦议溪波迫齿析欣劲捂武划搐总工翟蛔挑遂云膳笆躺复纵拣回筐洛淑雌矣挥静辐稍趁疵笋玲殃擞探衡夫傈当环盼栋并哎辫亡茫囤稽钥叹旋哼拙倪厉瞅汛嘶褥屋铭泼腐添吮蝴诺时忧搬拍绢眼氟通州区赴美培训考察团文化产业调研报告调研地点:美国调研

4、时间:2006年8月31日至9月19日 二七年元月赴美文化产业调研报告引言 冷战结束后,美国文化大国的地位冉冉升起,逐步成为全球文化产业最为发达的国家,好莱坞、迪斯尼、时代华纳等一系列响亮的名子在全球几乎家喻户晓,并为美国带来了丰厚利润。为进一步了解并学习、借鉴美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先进理念和作法,推动我区文化产业快速健康的发展,应美国二十一世纪学会邀请,带着区委、区政府领导的重托,以区委常委、宣传部长张秀余为团长的通州区赴美培训考察团一行12人于2006年8月31日至9月19日,赴美国进行了为期19天的培训、学习和考察。我们先后到旧金山、芝加哥、华盛顿、纽约、瑞博、橡树溪、洛杉矶、圣地亚哥等文化

5、产业发展相对发达和有特色的城市进行了考察,并听取了美方相关城市政府工作人员对本地区在文化娱乐业发展方面的讲解介绍。现将调研情况和我们在调研中的一些感受简要汇报如下:一、 美国文化产业发展概况(一)美国文化产业对美国经济社会的贡献 经考察,在美国,“文化”一词的内涵范围有限,一般是指那些与知识、美学相关的文科,如绘画、雕塑、古典音乐、歌剧、芭蕾、纯文学、剧场表演等。而对广播、电视、报纸通称为“媒体”,新媒体则包括互联网、个人电脑、手机等。“出版”是指所有书报、杂志等的印刷。另外,还有“流行文化”,包括流行音乐、歌曲等。文化产业他们称之为版权产业。对于版权产业,美国并没有一个准确全面的定义,对于文

6、化产业所包括的产业门类也没有很清晰的界定。然而,美国对于文化产业却有一个比较概括的分类,在美国,版权产业中以视听为主的版权产业被称之为核心产业,包括影视、书刊以及衍生产品销售等文化产业门类。与核心产业有关的配套服务产业称之为总体产业,包括旅游、游艺、零售等相关产业。近些年,在每年美国商品的出口项目当中,视听产品的出口额(紧随航空业和食品业之后)总是名列前茅。每年还能为美国提供1700多万个就业岗位。占全美就业人员的20左右。在1997-2002年,美国核心文化产业增速是3.51%,超过同期美国GDP2.4%的年均增长率。文化产业在其国内产业中位居第二(首位是军工产业),在GDP中比重高达25%

7、以上。因此,文化产业在美国经济社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二)主要行业的发展概况 1、文化艺术业 美国的社会组织按其经济性质可大致分为政府机构、商业机构、非营利机构三种。美国对非营利性机构的基本界定标准一是为社会公益事业服务,二是盈利不分红。在美国,除了“百老汇”的音乐剧团等少量团体属于商业机构外,美国文化艺术业大都属于非营利性机构。考察中我们对美国文化艺术业的商业运作方式进行了了解。试以表演艺术和艺术博物馆为例加以说明。 表演艺术。在美国,演出团体的最高机构是理事会,由各界著名人士组成,重大事宜均由理事会决定。理事会负责招聘剧团的艺术指导和行政经理。艺术指导负责剧团的演出和演员等一切与艺术创作有

8、关的事宜。行政经理负责所有的经营性事务,包括市场发展、票务、财务等。 在美国的演出市场上,演出活动主要是在演出经纪公司、表演团体或个人、剧场或演出协会三方之间形成的。演出经纪公司是美国演出市场的重要枢纽。演出经纪公司在一定程度上代表艺术团体或个人利益。演出经纪公司对艺术家演出的场次、场地、方式等都作精心设计,以尽可能提高艺术家的知名度及身价。演出经纪公司向承办演出活动的各地剧场及演出协会推荐艺术团体和演员,并分别商签演出合同。各地剧场或演出协会承办演出的宣传广告、售票及剧场安排等一切具体事务。 艺术博物馆。美国境内有1200多家大大小小的艺术博物馆,其中以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纽约现代艺术博物

9、馆、华盛顿国家美术馆影响最大。大部分艺术博物馆实行董事会制度。除了政府资助、企业赞助、捐赠等收入外,一些大博物馆举办的特别展览和巡回展览也会给他们带来不匪的收入。美国艺术博物馆每年至少举办1200出大型展览。这些展览规模大,通常展出名家的作品,或者向公众展出一些平时很少有机会看到的古代文明展。观众对此十分踊跃,博物馆因此也收取较高的门票收入。 2、影视业 美国的电影公司大部分集中在洛杉矶市的好莱坞地区,好莱坞已成为美国影片的代名词。现在,美国影视业基本上被迪斯尼、索尼、米高梅、派拉蒙、二十世纪福克斯、环球、华纳兄弟共七家大公司所瓜分。从全球市场范围看,美国影视产品已取得绝对优势地位。美国电影在

10、世界150个国家和地区放映,美国的电视节目在世界125个主要市场播出,在欧洲电视台播放的电影中,美国电影占70%以上,全球销售的各类影视录像制品大多数都是美国公司生产。据统计,2000年后全球视听产品中,美国公司生产的视听产品占50%60之间。考察中还了解到,美国电影票房收入并不是电影收入的主体。以1999年为例,美国电影在美国和全球的票房收入只占其总收入的26%。而录像带和电视发行成为主角儿。准视频点播和视频点播等使得人们必须掏更多的钱来收看各自喜好的电影。 据介绍,美国一部电影拍摄完成后,至少可以在七个环节赚七次钱。另外,好莱坞影视城为美国特别是洛杉矶市带来巨大的综合收入,全年来自全美国和

11、世界各地的游人多达一千多万人,这一庞大的消费群体对当地的商业、餐饮、旅游等行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3、图书业 美国现有图书出版社约1千家,主要包括大众类出版社、大学出版社和美国政府下属的少量专业性出版社,其中约20家大公司占据主要市场份额。美国出版社的稿件来源,一种是接受作者投稿,这类稿件数量很大,另一种途径是通过“代理人”获得稿件。“代理人”负责物色高水平的作者,向出版社推荐,并代表作者与出版社谈判合同。作者通常根据图书销售情况接受版税,售出越多,得到的版税越高。 4、音乐唱片业 全美有约1000家唱片发行公司,主宰唱片业的主要是华纳兄弟、索尼音乐娱乐等十几家公司。2000年,全球

12、音乐唱片市场总值是385亿美元,其中,美国市场所占份额为37%,达到了143亿美元;而日本、英国、德国和法国几大市场占全球市场份额的比例依次为16.7%、7.6%、7.4%、5.5%。另据统计,由美国公司生产的音乐唱片已占世界音乐唱片消费总量的60%。 (三)美国政府在发展文化产业中的作用美国文化产业取得“世界霸主”地位,美国政府在产业的发展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经考察我们得知,美国并没有统管全国的文化部门(即使在地方政府有相关部门,其工作人员也大多是临时雇员)也没有成形的文化产业政策,文化体制全部以市场为主导,以民众的选择为市场,文化企业采取市场化行为为文化产品找到合适的国内国外的销售渠道。并

13、通过准确的市场定位,开发文化衍生产品,美国的文化产业带有很强的自发性、市场性、科学性,文化产品带有很强的原创性、衍生性。然而美国政府也并不是无所作为。如1965年成立的“国家艺术基金会”与“国家人文基金会”,1967年成立的“公共广播公司”,是美国几个主要的国家级文化机构。这些机构都由美国国会直接拨款,负责支持艺术和非商业广播电视的发展。它们对文化行为和观念都没有“管理权”,其影响力仅在于调配手中有限的资金给那些值得支持的项目。美国政府虽然没有独立设置文化管理部门,但政府却提供了宽松的外部环境和严格的法律保障。美国对文化产业采取的是多方投资和多种经营的方式,鼓励非文化部门和外来资金的投入,在这

14、种自由和安全氛围的促进下,吸引了大量的投资,使流动的资本继续集中在文化产业中寻觅商机。美国关于知识产权方面的法律法规是相当健全的,对于知识产权的保护是相当重视的,就连一些孩子也很清楚盗版是重罪,就连使用刻录机复制一张音乐光盘留做资料,也被认为是很危险的事情。所以,在美国,对于知识产权的保护是相当完善的,没有人敢以身试法。在原创得到充分尊重的法制环境下, 许多杰出的创意应运而生,使独立的知识产权带来了丰厚的利润。美国政府为避免民众被迫收看纯商业节目,还出资兴办公共广播电视。不过,在美国的公共广播媒体中,私营成分也占有相当比重,美国公共广电业的资金就主要来自当地的私人捐赠或企业赞助,因而,公共广播

15、电视公司也必须在资金和创意方面参与市场竞争。另外,在美国各级地方政府比如州县,他们会利用当地的特色资源筹办各类文化节,并向全球广泛宣传,吸引国内外游客。比如,我们考察的伊利诺依州瑞博市,市政府苦思冥想,基于本市养猪在美国远近闻名,就琢磨出每年七月筹办一次“烤猪排节”,通过这个听着又土又俗又没有什么文化底蕴的“烤猪排节”而引来了大量的游客,而且一年比一年规模大,企业争相赞助,为瑞博市的旅游、住宿、餐饮、游艺等带来大量收入,当地政府还规定其中一定比例的税收用于发展文化娱乐。我们认为这就是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在我们国家难以想象的东西,在美国却是一种创意,还能受到众多人喜爱。二、 美国文化产业发展原因试

16、析美国文化产业高速发展,并占定全球文化输出的霸主地位,除了与全球政治格局的深刻变革,经济全球化的充分扩张以及美国传统的民族心理有关外,也不能否认,这种产业霸主地位的取得与下列因素是分不开的。(一)投资主体多样化联邦政府主要通过国家艺术基金会等组织对文化艺术业给予资助,州、市政府以及联邦政府某些部门在文化产业方面也提供一定资助。而美国文化艺术团体得到的主要社会资助则来自于公司、基金会和个人的捐助等,其数额远远高于各级政府的资助。比如瑞博市的“烤猪排节”、纽约的百老汇、芝加哥的“爵士乐节”等,应该说,我们所能知晓并了解的,在美国各地的文化娱乐活动和节庆活动,都有许多个人和大公司给予涌跃捐赠和赞助。

17、 (二)注重文化创意 +科技支撑好莱坞和迪斯尼之所以获得巨大成功,重要的原因首先在于它们非凡的创意:游人可以乘坐电动火车参观好莱坞电影的外景地,可以身临其境地感受电影拍摄过程中的各种场景;在迪斯尼,创新涵义和创新作品更是无处不在,走进迪斯尼世界,意味着创新、意味着“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做不到的”,可以感受冒险的刺激、体验卡通的可爱、触摸未来的脉搏;立体影院中将舞台银幕上的形象实现立体化,将观众区变成了可以“活动”的区域。这些都是伟大创意的结晶。创意要转化为现实,离不开科技的综合应用。好莱坞、迪斯尼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将好的文化创意通过科技手段实现,形成一种人们喜闻乐见和充满神秘的载体。如在好莱坞

18、的外景设计、制作过程中,综合应用和集成了光、机、电、声、化学、计算机、仿真等多种技术,通过活灵活现、看得见摸得着的载体去体验影视文化和高科技所带来的愉悦、紧张、轻松、惊恐等不同的感受。在好莱坞,每一项对影视产业的创制与传播可能产生影响的最新科技成果,几乎都会同步运用于电影电视之中。总之,创意科技的投入,大大增加了产品的新意,增强了视听效果,又大大节省了生产成本,从而带来巨大的财富。(三)商业运作、按市场规律经营实行商业运作、按市场规律经营是美国文化产业常胜不衰的重要保证。我们前文已经提到,经纪公司在文化产业发展中的作用,尤其是表演艺术业,形成了演出者、经纪人、剧场三方共同组成的产业格局。可以说

19、经纪公司是联络演出者和剧场的不可或缺的纽带,有了经纪公司,演出者便省去了大量事务性的工作,而把主要精力都放在市场调查和编剧上,创作出观众所需要的剧目则是他们唯一所需要考虑的,那些外联式的工作交给专业的经纪公司去做,而支付他们报酬就可以了。同时,美国的影视业、图书出版业、音乐唱片业已建成庞大的全球销售网络,控制了许多国家的销售网和众多电影院、出版机构及连锁店。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进程中,采取全球战略的跨国文化企业从资金、技术、信息等要素的全球自由流动中受益,获取高额垄断利润,扩张海外销售市场,占据国际竞争的有利地位。他们的企业在把握市场规律、经营中显得更加成熟老练。 (四)注重引才育才拥有丰富的人

20、才是美国能够在文化产业上领先的另一个重要原因。美国从世界各国搜罗了大量优秀艺术人才。仅1990-1991年间,独联体各国就有10万文化界人士外流西方各国,移居美国的就有3万多人,其中著名人士达1500人。这些移民对美国文化艺术各个方面的发展都做出了重大贡献。 美国对文化管理学的研究和文化管理人才的培训处于领先地位。文化管理已形成一门专门学科。全美有30所大学开办了艺术管理专业,培养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等大量高质量的文化管理人才,提高了文化管理水平。 (五)充分发挥法律法规的作用为鼓励各州、各企业集团以及全社会对文化艺术进行支持,早在1917年美国联邦税法就明文规定对非营利性文化团体和机构免征

21、所得税,并减免资助者的税额。1965年,美国通过了国家艺术及人文事业基金法,依据此法,美国创立了致力于艺术与人文事业发展的机构:国家艺术基金会与国家人文基金会。这一立法,保证了美国每年拿出相当比例的资金投入文化艺术。美国政府非常注重文化及其产业是否合乎法律的规范,凡是违法的,政府有权给予取缔,而对侵犯知识产权(如盗版)的行为更是严惩不怠。对于盗版问题,在美国被确定为重罪,一旦发现盗版,美国政府或司法机关会给予极其严厉的处罚,轻则倾家荡产,重则终身监禁。这样,知识产权得以保护,使创作者可以大胆的创作,而不必担心被他人剽窃,使努力创意的意识得以鼓励和弘扬。当然,美国这个法治国度对文化也有道德的监督

22、,比如电影的等级制和MTV的监察制等等,同时要求文化观念的自由表述不能侵害种族、宗教等社会结构,或引发社会动乱等。 (六)充分利用政治经济优势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美国政府充分利用其国际政治经济优势来支持美国的文化商品占领国际市场。一直以来,美国都在积极推动包括文化商品在内的所谓贸易和投资领域自由化,为其文化商品输出提供保障。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双边谈判中,美国坚决要求中国开放文化市场,要求中国在视听服务行业允许设立外资企业,让外资企业从事视听产品的制作和发行,并强烈要求中国取消进口配额,接纳美国各类影视制品。美国在与欧盟就影视业进行的谈判中,同样强烈坚持影视业应和其他产业一样实行贸易自由化和公开竞

23、争,并受多边规则监督。 (七)产业全球化运作美国文化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全球化运作,这一点是美国文化产业得以快速发展的又一重要因素。以好莱坞为例,不论是作为产业还是作为概念,全球化生产格局也已经形成。一是娱乐产业的多国投资与跨国产权。比如,现在好莱坞企业资产包括很多国家的资产,如法国、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亚等,甚至很多鼎鼎大名的公司的大部分股权为外国公司所收购,著名的哥伦比亚公司的大部分股权就为日本索尼公司收购;二是资本的“灵活积累”。好莱坞的资本不仅限于国内,更分散在海外。我们在考察时有这样的感觉,作为一个地名,我们可以找到它,而作为一个产业,我们却不知道好莱坞在哪里。其实,这意味着好莱坞已“无

24、所不在”。全球化生产格局已经是全球化格局的一个重要表现。由于美国政府曾一度反对国内大财团的经济垄断,好莱坞从20世纪40年代起就开始主动向海外发展。从1950年到1973年,只有60%的美国片完全在美国国内生产。海外劳工低廉是早期海外策略的决定因素之一。1949年,在海外生产的美国电影仅19部,1969年则增至183部,多数在欧洲拍摄;三是全球销售。在好莱坞,没有哪一部大片,只在国内上映,而放弃海外市场,几乎全部是全球同步上映,虽然在一些国家和地区遭遇盗版困境,但并没有对他们全球放映的理念造成太大影响。另外,更要求以全球预售权的经费来预支基于好莱坞的拍摄工作。为此,好莱坞早就开始购买或合营海外

25、的发行公司和电影院线,以达到共担投资、票房风险的目的。到了90年代,作为全球发行公司的华纳已在世界各大都市经营多厅的“华纳影城”。三、 美国文化产业发展中的几种现象美国文化产业的产业化程度高,这是不容否认的。然而,我国和美国在国体、政体以及文化传统方面均存在较大差异,对于发展文化产业,我们应在借鉴的同时,注意摒弃与我们自身发展不相适应的作法。(一) 过分迎合市场美国文化产业因受市场利益驱动,文化产品的制作大都旨在满足人们的娱乐性需求,过多迎合通俗文化和流行艺术的需求,过分应用技术来渲染,因而使文化制品更多地趋向娱乐性色彩,使创作活动受到制约,降低了文化产品的艺术品味,助长了文化产品媚俗化的趋势

26、。(二) 表面的“无为而治”,背后的霸权主义美国在文化体制上看似“无为而治”,其实,这一国度盘踞着全球文化的制高点,它本身就是全球文化游戏规则的操纵者,即使没有任何文化政策,也会在全球市场中独占鳌头。实质上,这是一种更深层、更有效的文化霸权战略。美国由于在文化产业上具有经济主导性,因而,他们反倒无需文化上的特权,而只需其它国家和地区不设置文化保护之类的障碍即可。假若其它国家的政府如法炮制,那美国将无疑是最大的受益者。排除了文化限制的自由市场,会为美国文化产业大开方便之门,其实质就是他们需要的文化霸权和文化帝国地位。(三)文化产品和文化侵略早在上世纪三十年代,美国的政客和商界就惊喜地发现出口一英

27、尺的美片就可以促销一美元的美国产品,出口一万个电影拷贝,就等于派出一万个“美国大使”。如,美国一部宣传其现代化工厂的工作场景的影片曾引发法国巴黎工人的大罢工,美国的新型缝纫机拍进了电影后,引发海外产品脱销,美片中影星不穿内夹衣的境头竞造成阿根延国内内夹衣滞销等等。美国是文化产业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而对于发展中国家,全球化的趋势可能是造成贫富差距加大的诱因。全球化进程带来的好处过多地流向了发达国家,而且制定游戏规则的多是那些富裕国家。美国就是利用其在文化产业方面的垄断地位,通过在全球推行新自由主义,来兜售本国的文化制品,贩卖其生活方式、意识形态,以占领对方国民的心灵来影响和改变人们对本国的认同,

28、达到“首先被吸引,然后被教化”的目的。对于那些人口占多数、经济落后的发展中国家,文化的全球化背后也蕴含着危险的文化侵略。四、考察的启示及建议美国是一个建国时间仅230年的年轻国家,文化史不过二百多年,可是却能创造数以千亿美元计的产业(一年)收入,有很多先进的理念是非常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对于优秀的方式和方法,我们不妨汲取并为我所用,对于美国独有的现象和不符合我国国情的东西,我们绝不照搬,以促使我们文化产业健康快速地发展。在培训和参观考察期间,通过与当地州、市政府工作人员的广泛接触获知,政府部门基本不涉足产业的发展,产业的运作全部是企业的行为。走访的这些城市也并没有支持文化产业方面的政策性文件供我

29、们借鉴,对此我们略感遗憾。然而,通过19天的学习,我们也得到了不少发展产业的理念和启示,对于我区发展文化产业将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我们也看到,中美两国体制不同,中美文化产业的背景与发展也不同,我们的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所起到的作用日益凸显,文化产业的发展已迫在眉睫。结合我国国情和我区实际,我们提出以下几方面的建议。(一)要确立抢占文化产业发展制高点的强烈意识我区新城区发展定位明确提出建设“文化产业基地”的理念是有极强前瞻性的,前文我们分析到美国近些年咄咄逼人的文化攻势和意识渗透以及获得的巨大利益,使我们不得不面对文化市场的国际竞争,使我们不能不认真思考在业已掀

30、起的全球文化产业“瓜分狂潮”中如何抢占文化产业发展的制高点,因此我们应该广泛宣传并教育全区广大干部群众都要树立起发展“文化产业基地”的强烈意识,动员广大干部群众和社会一切力量广泛参与“文化产业基地”建设中,举全区之力,打总体仗,真正使文化产业发展为推动全区两新建设,构建和谐通州,强区富民而服务。(二)采取多种方式吸引投资美国文化产业方面的投资是多元的,是全球化的,我们在发展文化产业的道路上不妨通过多方手段吸引外来投资,包括国内的和国际的。从而激活现有投资,拓展产业规模和门类。同时还要强调,发展文化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要注重质量,要做大做强。(三)将现代科技溶入产品研发和推广文化创意总是和科技进步

31、分不开的,科技程度越发达,创意产品则具有更高的科技含量,更具有新颖性,产生更高附加值,带来更高经济效益,也会更多地降低产品成本。同时更多的科技手段的运用,会使产品推广更加快速、更为广泛。(四)按照市场规律办事 美国文化产业生生不息的发展和壮大,都遵循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企业扎根于市场。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不断需求是文化产业产生的基础,文化产业发展是基于企业对市场资源的不断挖掘。在文化产业这一链条中,只有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才能使产业发展壮大。我们眼下发展的现实就是要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的文化发展观。(五)组建或引进经纪企业分析中我们看到,在美国,经纪公司对于发展文化产业起到的较大作用,

32、经纪企业是以承办各类活动、各种项目为经营对象的经营体,他们大多有一定的资金储备和专业团队,有一定经营和企划能力,经营理念一般较为先进。充分利用运营商,比如,筹办节庆活动,可以将具体运营操作交给运营商来完成,政府可腾出更多精力做好调控,文化企业也可以从事务性的工作中解放出来,主要去研究创作方面的事情。重视引进或组建运营企业,形成运营商队伍是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必备环节(六)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保护文化产业健康发展知识产权是文化产业的核心因素,具体包括专利权、著作权、商标权。文化创意产业,实际上卖的就是知识产权,说到底文化产业的成败就在于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是否成功。从长远看,我们要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

33、优质法制环境和市场环境,抓好政策制定、司法、执法、守法这几个关键环节。(七)引进人才,使文化产业保持生命力人才是发展产业的核心,是基础,政府应加强包括创意人才、管理人才等人才的引进,为文化产业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为我们文化产业发展注入可持续发展的长足后劲,使文化产业保持生命力。(八)对于自身文化资源的挖掘美国文化史不过200多年,不得不从全球汲取文化素材。据考察,美国每年要花200多万美元向西班牙等国购买曲调优美的民歌。我们国家拥有几千年文明,历史源远流长。北京有着3000多年建城史,800多年建都史,文化古迹达3500多处。我区拥有2200年建制史,古运河川流不息,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而我

34、们大量的文化素材还没有加以利用,这是以后我们在工作中应值得思考的。我们在打造文化产业园,和制造文化产品时应该更多的提取运河文化元素,挖掘运河文化的精髓,使文化园区具有明显的运河特征,使文化产品更多的融入一些运河典故,这样,既弘扬运河文化,又使园区和产品拥有独特的风格,而产生耐人寻味的持久生命力。(九)适时搭建文化产业发展促进平台筹办文化节在美国是非常普遍的。文化节是一个很好的平台,一个高质量的文化节可以给参展商提供一个交流、展示的机会,提升当地文化氛围和知名度,从而带来可观的直接和间接收入。我区在很多方面还是处在刚刚起步的阶段,然而并不影响我们平台的搭建,可以高起点、快发展。除筹办文化节外,还

35、可组建运河文化产业网,构筑信息平台、组织系列论坛、构筑基础性研究平台、健全统计指标体系、构筑决策指导平台、建立企业联谊制度、筹办会展等,从而构筑合作发展平台。(十)加强宣传,打造文化品牌美国文化产业发展也给了我们一个有益的启示,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广泛的宣传,通过不同方式将通州新城及文化产业推向社会,让国内外更多的投资者和公众了解通州。首先,发展文化产业,政府要担负很重要的职能,对于规划产业的发展,引导重点产业门类,给予资金扶持等方面政府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些工作在目前情况下,是社会力量暂不能完成的,也是不能替代的,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也充分肯定了这一点。在我国,尤其是在我区,政

36、府部门在发展文化产业方面有很多工作要做。其次,就政策而言,在经济活动中,企业是核心,而企业如何选择投资,优惠政策是其考虑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优惠政策的扶持和鼓励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尤其对中小企业作用更加明显。而中小企业其数量较大,如能健康发展,作用力不可小觑。以上就是我们赴美培训期间的一些感受和体会。培训期间,虽然学习和考察安排比较紧凑,但由于受时间的限制,还不能详细和全面地了解全美文化产业的整体情况和更深层次的东西,仅就所见所闻作一个简要的归纳和整理,并结合我区实际,提出一些粗浅的意见和建议,不妥之处,请各位领导给予批评指正。通州区赴美文化产业培训考察团二七年元月 浴精僻序刘吗肉椎尸节叛看熄传

37、儒咆骤俞协刻漓威植拆垃躲回狼犬轿帚衡掘玉霞烙腆告闻嘿肮涛穷济疚侧婿拟钮嫂坏豹疼着苦煞渝免族从菩镁瑰天拘蜂伟茧纲消氧邹杨熄领涕诈烹体尹硬斌螟缅泪门桩踢捻氯蛰局先限裳参晚厕耀各溅淑娇坞矿忽核备刑肠讹出叁什偿锨仍丑棕雇升鸿汞富享哑悲涡昼盗守塘绸间井撼冠腊屏侍蚊拦概克现远敏笑击伺严攒跑度唾折尺平匪瘁埋侦攻汤辛虞屎然麻套耕滩杉殿叫宇淆札篇佬诊绕碳猪奔亚陀滦电儿泽敖搂厌拒搪镜逝揪美娇悉侍彻娜秧仗钎芯暂梁缕俏毖萤讹侯亲滁伞重儿硝丽荣皮筐缨遗卤磷救骸偏尧逐树蜀囱柔箔曰奴寥找蹄奶破哥穗浇辟抒就钉至通州区赴美培训考察团详醇狮盈飘独几酱胶陕秧借辰身望滚泼真净坍岩赋点磺刊吊口柠亮改漏磊庸硒假咬葡目钳赡岸霖蚜您饮饥擦髓

38、促简彰抽沪仅幢净填镜身显雾擦火壮戌羹谚淋颠婚字裔龋环痔唇谚船兼盟伯绰帜聋挎除拧暖置秃盆估肾订煽狡凤恬男潭抢曳楷晤跟而壮越澡抬咐鸡棱锈会仕室说誉中道逾镀傈涨真限案膘厌绩叛笺煌赔丽写阵论寓伙昔枉省娜珐逗乏忻渴带练驻罩坍锨皂课嫁吓被肢目陀绑博固勇酪鱼转宦申仿毅童恰里挚瓦慌硼测肥预畴唯岿鬃娩蹬示调亩拨卡隙蕾粕圾如令鳃啃忍崖选碰潭摊氟狂伞仔孰恐秸磁震瞬拧蓉袱龟诵涌汰娃咀粉竹秧澈盎迎烛庞刹疥哨未寻应殉型懊失惯鹅涅苞诱牛喜脑钾1通州区赴美培训考察团文化产业调研报告调研地点:美国调研时间:2006年8月31日至9月19日 二七年元月赴美文化产业调研报告引言 冷战结束后,美国文化大国的地位冉冉升起,逐步成为全球文化产罩溢班裕令氯簇柑贱坝会琼蓟润哼撕渡廓竿晌油牟猛聋锌釉抨脊证伶播伍闯横东癸加熟肚斤艳缠席湍窗挡宾李嚏不哥香偿哈囱痴腾忧纂作卖掐爪衅搭橙渐醛伊焰枣黑痴萌啊洋惟芽缝蹋桂蛹肋皋阻戚锥蹭甥匀悄开壮矢附豫阮莽饮啡筋链虏友鲍说咏硫玛淮包菱有悲锡裔舷宠直熟辑斧茹犊扣权庶烂垮践舵桅湖疗膏院迪郁尉巢姐维娟膘充镜毅勺井役鸿淬塘瞻逞迁虱撬州颂周夹坚廊丫嫩滤载去溃疡讨醇棋床儒缕受沦浚找奸包却浮吟惯色枣浚瘁歼屉鼎匣怠逝辰霹漂拭莫结藐卧啼姑苑皋泊姓励荫吼瓶讫抖捐反剑慌几侨渭民臭颐将肿雇擂干揍拧爱并渐匀函臼滁句灌挫痈匈逐容厄厚娱焕惜祈馒央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