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三都县苗龙金矿资源考察报告3

上传人:1666****666 文档编号:38993398 上传时间:2021-11-09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467.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贵州省三都县苗龙金矿资源考察报告3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贵州省三都县苗龙金矿资源考察报告3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贵州省三都县苗龙金矿资源考察报告3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资源描述:

《贵州省三都县苗龙金矿资源考察报告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贵州省三都县苗龙金矿资源考察报告3(3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贵州省三都县苗龙金锑矿资源考察报告考察人员: 吴维 杜鹏编 写: 杜鹏 吴维湖南辰州矿业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发展部二0一一年四月二日贵州省三都县苗龙金锑矿资源考察报告2011年3月22至26日,公司投资发展部募投主管吴维、地质技术杜鹏与沃溪坑口取样组伍约环、杜治铁一行四人对贵州省三都县三合镇黄金矿(苗龙金矿)进行资源考察。本次考察的目的主要是了解该金多金属矿的基本情况、矿权情况、开发利用情况、以往的地质工作以及资源状况等。并通过现场了解和取样化验,初步判断其资源远景,为是否开展进一步工作提供依据。现将本次考察成果细述如下。 1 矿山基本情况1.1交通位置矿区位于三都县城北7公里处,东经107

2、76;5117-107°5244,北纬26°230-26°341之间,属于三都县城关区苗龙乡管辖。矿区距黔桂铁路都匀站81公里,距湘黔铁路凯里站99公里。从矿区至国道321线仅需走几百米简易道路,三都县附近的贵广高速公路也即将通车,交通便利。具体位置见下图。1.2地形地貌及气候本区为构造侵蚀中低山地貌。海拔高程450-709米,一般为500-600米。高差一般为100-150米,最高267米。向斜成谷(长条洼地),背斜成山,是本区地貌的基本特征。地形走向为北、北北东,北高南低。由于断层切割及侵蚀作用,近东西向的沟谷较发育,地形坡度稍陡,一般15-25°。

3、由向斜轴部锅塘组灰岩,风化侵蚀后,构成陡岩地形。苗龙金矿交通位置图乌希河纵贯矿区,河床平缓,南下汇入都柳江,属珠江水系,河流很小,年平均流量367.97升/秒,最大3108升/秒,最小16.80升/秒。当地居民用以浇灌农田和饮用,无舟楫之利。矿区气候温和,据三都县气象站资料,年最高气温39.8,最低气温-7.5,年平均气温18;年平均降水量1355毫米,降水量多集中在每年的4-8月;相对湿度最大为100。最小为13,年平均80;季风性强,冬季多为西北风,夏秋多为东南风,风速1-1.5米/秒,不会引起灾害。1.3经济概况三都县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主要为水族,其次为苗族、汉族,为一水族自治县,

4、也是我国贫困县之一。工业不发达,电力依靠大电网输入,燃料缺乏,主要工业有锑矿采冶联合企业(小型)和硫铁矿矿山。农业以粮食种植为主,主要粮食作物有水稻,次为小麦、玉米、红薯。经济作物有油菜、花生和少量的大豆和棉花。目前当地经济贫困,农业剩余劳动力较多,一般劳动力可就地解决。1.4 矿权设置目前拥有采矿权证,采矿权人为贵州省三都县金矿有限责任公司,矿山名称为三都县三合镇黄金矿,开采矿种为金矿,开采方式为地下开采,有效期2006年6月至2016年6月,面积1.5339平方公里,矿区共十个拐点圈定(点号/X/Y:1:2882805.00,36485920.00;2:2883330.00,3648604

5、5.00;3:2883265.00,36488340.00;4:2882595.00,36488150.00;5:2882735.00,36487650.00;6:2882130.00,36487455.00;7:2882190.00,36486870.00;8:2882860.00,36487180.00;9:2883030.00,36486610.00;10:2882640.00,36486470.00-开采深度615300米)。该采矿权外围无其他矿权,亦无矿权重叠及纠纷。该矿权已提交扩界申请,2010年1月29日,黔国土资矿管函【2010】88号关于预留贵州三都县金矿有限责任公司(三都县

6、三合镇黄金矿)扩大矿区范围通知,同意预留扩大矿区范围,预留扩大矿区范围(含原矿区范围)共七个拐点圈定(点号/X/Y:1:2882805.00,36485920.00;2:2883330.00,36486045.00;3:2883265.00,36488340.00;4:2882595.00,36488150.00;5:2881631.00,36487573.00;6:2881644.00,36487000.00;7:2882481.00,36487000.00-开采深度61570米),面积约为2.3826平方公里。目前矿权扩界正在办理中。1.5 矿山现状该矿1993年开始建矿,采矿始于1996

7、年。前期开采方式主要是探采结合的简易开采方案。因矿体较为分散,前期开采浅部矿体,用地质队遗留的探矿浅井提升。采矿方法多为自由式的浅孔采矿法,即不留矿柱依矿体形态,采完一个空场即结束。因矿山效益不佳,采矿作业时断时续。目前矿山由长江矿业公司承包,经营期限为2006年4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止,承包方式为矿权人贵州省三都县金矿有限责任公司以现有资产,长江矿业提供经营所需流动资金及新增固定资产投资进行合作经营;长江矿业负责经营管理、自负盈亏,并承担经营期间的所有债务,每年向矿权人定额支付税后利润及折旧费。长江矿业进入后,采矿作业相对趋向正规,开采对象为地质报告提交的相对较大的浅部盲矿体。前期

8、开采了部分矿石,但由于资金紧张及井下通风不好,目前主要进行探矿掘进及通风系统的开拓。矿区主要包括10号与28号两个矿体系统。其中10号矿体系统为斜井开拓(井口标高479m),串车提升,采矿方法为潜孔留矿法,各矿体多为独立开拓,目前开采的矿体有2#、5#、6#、7#、8#、15#及22#,已拉开两个中段(标高分别为400m、360m),360m以上转包至其他私人老板,主要是回收残矿。28号矿体系统为竖井开拓(井口标高464m),双罐笼提升,开采矿体主要为28#、29#、30#,下部已拉开三个中段(标高分别为320m、134m、94m),28号矿体系统目前通风只能依靠井口送风,另开拓一条通风斜井(

9、井口标高478m)计划与134m中段贯通,目前已开拓至200m标高,并在280m标高拉开一条平巷对30#脉进行探矿。该矿山合作经营人长江矿业准备买断该矿,但缺乏资金,现欲寻求合作伙伴共同买断该矿权,已与一家新加坡公司接触半年多时间,但是在今年春节后因合同细节问题搁置,促成了此行考察。2 矿区地质概况2.1 以往地质工作情况1936年,前中央地质调查所在本区进行过调查,著有苗龙锑矿地质简报,建国后贵州省工业厅来人在此踏勘了解,但未见报告资料。1977-1979年期间,贵州省地质局区域地质大队进行1:20万都匀幅区域地质测量时,对苗龙锑矿点做过简单评价。1977-1979年,三都县城关区办的苗龙锑

10、矿冶炼厂开采锑矿石约500吨,炼出锑粉30吨。后因矿石资源缺乏,冶炼技术不过关而停办。1978年上半年,贵州省地质局109队化探扫面工作在苗龙锑矿中发现含金,而后又于1979-1980年对苗龙锑矿进行土壤测量,测网100×2米,圈定了异常30个,同时施工钻孔三个(281.68米),槽探3943.1立方米,对异常进行检查,结果圈出金矿体11个,估算金金属量204kg。1982年提交了贵州省三都县苗龙金矿地质及地球化学普查报告。1981-1986年,贵州省地质矿产局104地质大队对苗龙金矿进行了详查工作,共施工槽探16684立方米,坑道2103米,钻探27264米等工作量,同时填制了1:

11、1000地质图5.81平方公里,以及相应的水文地质工作,1990年提交贵州省三都县苗龙金矿床详查地质报告。共圈出矿体34个,计算得金C+D级储量5101.92公斤(其中C级储量112.48公斤,D级储量4989.44公斤),地质储量1012.46公斤。矿床平均金品位5.31g/t,达到中型规模。同时计算得伴生矿物砷元素D级储量7862.19吨,锑金属D级储量4154.22吨。2004年12月5日,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国土资源局发文关于贵州省三都县苗龙金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的评审意见中提到:贵州省黄金集团公司2004年9月提交的贵州省三都县苗龙金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中苗龙金矿的保有资源/储量为:金

12、3.83t,其中333资源量3.21t,334?资源量0.62t;砷6709.74t,其中333资源量5525.91t,334?资源量1183.83t;锑4191.23t,其中333资源量3683.59t,334?资源量507.64t。2.2 区域地质2.2.1 地层区域内自东向西出露的地层有:前震旦系下江群、震旦系、寒武系、奥陶系下统、志留系中、上统和泥盆系。2.2.2 构造本区位于江南台隆,三都-荔波古陷断束北部,早中生代震旦纪、寒武纪及早奥陶世的沉积型相,属扬子准地台扬子型与南华加里东褶皱系间的过渡型相,厚5000-6000余米,近似于“轴缘坳陷”,褶皱运动主要有加里东期的广西运动和燕山

13、期的宁镇运动。1、褶皱区内主要有白岩尖-屯上背斜,王家寨-天银厂向斜,拉峨-翁吉背斜、排洋坡向斜及排降向斜。褶皱轴向均呈北北东-近南北向。白岩尖-屯上背斜,出露长约15km,轴向北北东,核部地层上寒武统三都组(3s),两翼地层较完全,倾角30-40°,东翼被F1断层切割,北到简杀,南至母牙坡。王家寨-天银厂向斜:长约10km,轴部地层下奥陶统同高组(O1tn)近于南北向,两翼倾角45-65°,向北昂起。拉峨-翁吉背斜:长约15km,轴部地层上寒武统三都组(3s)两翼倾角45-60°构造线由北转向北东,中部近南北,南部则向南西偏移,呈“S”型构造,交梨汞矿田位于本褶

14、皱带内。排洋坡向斜:长约5km,核部地层为中泥盆统独山组(D2d),轴线北部呈北东向,南部向南西偏移,东翼被F2断层破坏。排降向斜:北起高硐,南至三都县城,长约16km,主要构造线北北东向,核部地层为下奥陶统锅塘组(O1g),倾角35-55°,两翼被F2断层切割破坏。东翼完整,依次出露寒武系,震旦系地层,苗龙金矿赋存在此褶皱带内。2、断裂出露的断层按走向可分为近南北组、近东西组、北东向组和北西向组。其中近南北向组最为发育,构成了以F1、F2为代表是宽大断裂带,控制了区内汞、金、锑、铅锌等矿产的产出,现将区内主要断裂叙述如下:F1逆断层,为江南台隆与扬子台褶皱带的边界断层,在区内总体走

15、向近南北,向西,倾角60-70°,最大断距近千米,破碎带近3-8米,北经丹寨,南延独山县境内,全长近百公里。根据断层明显控制的中奥陶统、志留系、下泥盆统的分布和泥盆系与下伏地层的接触关系来看,于中奥陶世以后既已出现,燕山期得以加强定型,对区内的汞、金多金属矿产的形成、分布起到了重要控制作用,是多次活动的复合断裂。逆断层F2:位于本区中部,走向近南北,北起平寨,南延至荔波县境,全长数十里。倾向东,倾角70-75都,最大垂直断距500-800米。东盘(上盘)向上冲,上寒武统和下奥陶统接触。该断层是控制苗龙金矿和牛埸铅锌矿的主干构造,亦是三丹汞矿带东侧构造控制界线。南北向或北北东向断层,在

16、区内比较发育,属次一级断裂组。有F6逆断层,北起杨占规,至牛埸以南长达30km以上,倾向西,倾角60-70°,通过苗龙矿区(Fm7)有金矿化,三都以南控制了牛埸铅锌矿的产出。东西向断裂:区内不发育,规模小(长500-3000米)。但它与区内汞、金、锑等的产出有密切成生联系。北西向、北东向断裂:区内较发育,为一组共轭剪切断裂,规模大,有汞、金、锑矿化或矿体产出,例如苗龙金矿Fm70、Fm68、Fm2等。2.2.3区域矿产本区位于一个汞、金、锑多金属成矿带上。其中有大型金矿2个(丹寨水银厂汞矿点、三都交梨汞矿田),中型黄铁矿1个(三都拍带黄铁矿床),中型金矿床1个,小型金矿床2个,小型锑

17、矿床2个,铅锌矿点3个,以及若干锑金矿点、矿化点。2.2.4区域成矿地质条件矿区位于三丹汞-金-锑成矿带东带南端。三丹汞-金-锑成矿带地处扬子地块江南台隆之南缘(右江裂谷北缘)的黔东南三都-丹寨地区,北起丹寨汞矿,南至三都县城北部拉峨一带,总体呈近南北或北北东向带状分布,长约18km,宽约6km。成矿带的地层从元古宇下江群到古生界上二叠统均有出露,但以上震旦-下寒武统的黑色岩系和中寒武世-早奥陶世的碳酸盐岩地层最为发育,其中上寒武统碳酸盐岩地层构成三丹地区卡林型金矿的主要赋矿层位。矿带内岩浆活动不发育。在空间上,该矿化带以F2为界又分为东西两个亚带:西带为汞-金矿化带,东带为金-锑矿化带。苗龙

18、金矿所在的东带以金为主,锑次之。分布于排庭-排和-高洞-苗龙一带,长约17km,宽约3km。南北又分为苗龙金-锑矿田和排和金-锑矿田,每个矿田包括若干金、金-锑、锑矿床、矿点及矿化点。东带相对发育较深层次的韧脆性断裂构造,压扭性挤压破碎带、糜棱岩化带控制了金-锑矿化的空间分布。 根据已有的矿产资料分析,区内分布的汞、金、锑、铅锌、硫铁矿等矿床和矿点,无不与断裂构造有密切的关系,它们主要赋存在断裂破碎带内,其次沿断裂旁的岩层分布,因此本区控矿的主要条件是构造,特别是断裂构造,而围岩条件要求碳酸盐类岩石和有利的岩石组合(即盖层)。从地球化学特征来看,与金矿有关的元素主要为As、Sb、Hg。可以凭借

19、这些指示元素,特别是As,进行找金矿工作。3矿区地质3.1地层苗龙金矿床位于三丹汞矿带南东侧,江南台隆的南西缘,为台地前缘斜坡沉积相区,出露地层为上寒武统,次为下奥陶统。现由老到新分述如下:上寒武统三都组(3s):出露于矿区的东部及北部,面积占三分之二强,分层的标志不明显,按其层纹状泥灰岩,条带状灰岩互层关系,分为七段,总厚860m。3s1:浅灰,灰色薄层状泥灰岩,下部为薄层状灰岩,上部夹2-3层的厚度约2-5米的条带状灰岩。厚84m。3s2:浅灰色薄层条带状灰岩。下部为一层1-5米厚角砾状灰岩,上、下部夹2-3层层纹状泥灰岩。厚77m。3s3:灰色层纹状泥灰岩。厚58m。3s4:灰色薄层条带

20、状灰岩,中间夹1-3m中至后层角砾状灰岩。底部有一层厚2-8米角砾状灰岩。本段有金矿化。厚106m。3s5:浅灰色薄层层纹状泥灰岩。风化后为黄、黄绿色显页理。中下部夹条带状灰岩,据钻孔揭露,在13线以西标高130-390m出现一层厚30-80m 的钙质页岩,初步认为系相变所致。主要含金层位之一。厚226m。3s6-3:灰色薄层条带状灰岩。钙质条带呈不规则香肠状,下部夹一层2-3米厚的浅灰色厚层角砾状灰岩。是区内的主要含金层位之一。钻孔揭露,17线以西深部相变为钙质页岩。厚96m。3s6-1:浅灰色薄层层纹状泥灰岩。中下部夹一层厚约1-2m厚层角砾状灰岩。为主要含金层位之一。厚48m。3s7:灰

21、色薄层层纹状泥灰岩。但层位不明显,与O1g1地层为渐变过渡,泥质逐渐增多,中部夹一层厚度约8m的薄层条带状灰岩,含大量三叶虫和少量笔石化石,为主要含金层位之一。厚40-70m。假整合于下奥陶锅塘组(O1g)、同高组(O1tn)。下奥陶锅塘组(O1g)、同高组(O1tn)O1g1:灰色薄层状灰岩。底部含少量泥质条带,顶部为一层厚1-2m厚层角砾状灰岩,见金矿化。厚度88m。O1g2-1:灰色薄层条带状灰岩。局部含泥质较重。钙质条带呈不连续的串珠状,泥质条带弯曲不平正。有金矿化。厚137-170m。O1g2-2:灰至深灰色薄层条带状灰岩。中夹层纹状泥灰岩,其上、下均为一层角砾状灰岩。中夹二层2-7

22、m厚的角砾状灰岩,角砾为等轴状,上部见金矿化。厚137-150m。O1g3:顶部为厚度约11m的灰色厚层状富含硅质团块白云岩。上部深灰色中厚层富含黄铁矿结核泥质白云岩、白云质灰岩、角砾状灰岩。中部钙质白云岩及硅质胶结的角砾状白云质灰岩。下部厚层白云岩及薄层条带状白云质灰岩。中部见金矿化。厚52-72m。O1g4:灰、深灰色薄层层纹状白云质泥灰岩。夹二至三层灰白色厚层块状结晶生物灰岩,呈透镜状分布。顶部一层最厚可达6m左右,生物碎屑以海生百合茎为主。厚18m。O1tn1:黄绿色粘土质页岩。富含云母片,风化后呈萝卜丝状碎屑。厚>200m。O1tn2:灰色、灰绿色粘土页岩、砂质页岩、灰岩、紫红

23、色中厚层至厚层钙质砂岩互层。厚70m。3.2构造矿区位于三都-荔波古陷褶断束的北部,南北向的褶皱和断裂较发育,其中近于南北向的排绛向斜、苗龙背斜、瓦寨向斜等褶皱与近南北的F2、Fm5、Fm7等断裂和东西向Fm1、Fm14,北西向Fm2、Fm68,北东向Fm44,Fm45为代表的四组断裂构成了该区的构造格架。3.3围岩蚀变矿区主要围岩蚀变类型有硅化、黄铁矿化、方解石化、重晶石化、萤石化等。这些蚀变与各组断裂构造作用紧密相关,其分布范围也多局限在断裂带内。3.4矿体特征苗龙金矿床共有金矿体34个,分别赋存在Fm1,Fm14,Fm5等14条断裂破碎带中,一般矿体规模较小,形态复杂而且分散,矿体走向长

24、50-185m,最长264m,倾斜宽30-120m,最宽235m,矿体规模小到中等。矿体水平厚度1.00-9.12m,最厚达14.21m。厚度变化系数为40-111%。矿体平均品位3.12-8.14g/t,最高25.09g/t。矿床平均品位5.31g/t。品位变化系数5-106%。矿体产状与断裂破碎带产状一致,严格受断裂破碎带控制,特别是在断裂分支、复合和膨大处矿体更发育。矿体形态以脉状为主,次为透镜状、豆荚状、囊状等。矿体产出标高最高606m,最低70m。34个矿体中有25个含砷0.46%以上,最高1.93%;有8个金矿体局部含锑0.78%以上,最高10.43%。构成区内矿石的金属矿物有自然

25、金、毒砂、黄铁矿、辉锑矿,其次为闪锌矿、辰砂等。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玉髓)、铁白云石、方解石、水云母,其次为重晶石、萤石。矿石的结构有显微莓粒、球粒、显微球粒、它形、半自形自形晶粒结构等。矿石的构造主要有浸染状、脉状、浸染-条带状、同心层环带状、角砾状等。矿床类型属于碳酸盐岩微细粒金裂隙浸染型金矿床。4 矿床开采技术条件4.1水文地质条件矿床水文地质勘探类型根据矿床所在位置划分为:450m标高以上,以裂隙水为主,矿床充水含水层富水性中等,属-b-2型;450m标高以下,属于岩溶裂隙充水为主,矿床充水含水层富水性中等,位地表有水体的矿床,属-b-2型。由于矿区位于三都-高洞复向斜中,各组断裂较发

26、育,除区域F2宽大断裂外,通过矿区的次级断层有Fm3、Fm4、Fm5、Fm6、Fm7等,加之派生断层相互交错,地下水多呈脉状分布,为基岩裂隙水,大气降水为地下水补给的主要来源,因此年内降水量分布不均是造成地下水季节变化的重要原因。另外由于矿床赋存在复向斜近轴部地带,两翼所处位置较高,所以矿床充水含水层接受侧向基岩裂隙的补给。但受矿区岩性、构造及水文地质网切割等因素的影响,侧向补给仅局次要地位。地下水以脉流、线流和片流方式径流,径流距离短,在沟谷中可多次重复出现,径流缓慢,地下水在复向斜及岩性的控制下,由向斜两翼阳向轴部回流,在沟谷和侵蚀基准面附近一下降泉排泄于地表。未来矿坑涌水量取丰水期最大值

27、为1150m³/d。4.2工程地质条件该矿矿岩稳固程度为中等稳固,矿区构造发育,节理裂隙也较发育,因此在开采中应根据矿体围岩的变化加以安全防护。在10号系统井下没有支护,巷道情况良好,没有出现明显的垮塌。28号系统井下也没有支护,但围岩稳固程度较差,有一条完工5个月的巷道出现了片帮。5 本次工作情况5.1 收集相关资料本次收集到的资料有(1)贵州省三都县苗龙金矿床详查地质报告及图件(包括储量计算投影图、勘探线剖面图、地形地质图、水文地质图);(2)贵州省三都县金矿有限责任公司与黔南长江矿业有限公司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组织机构代码证,贵州省三都县金矿有限责任公司尾矿库安全生

28、产许可证;(3)贵州省三都县金矿有限责任公司与贵州省三都县长江矿业有限公司签署的合作经营合同;(4)贵州省三都县三合镇黄金矿100t/d扩建开采工程方案设计,山东黄金集团烟台设计研究工程有限公司,2009年10月;(5)黔南州环境科学学会关于对<三都县金矿有限责任公司选厂尾矿库环境影响报告书>的评估意见;(6)长江矿业自制320、134、94中段平面图;(7)其他一些矿区现场图片及谈话的录音资料。5.2 现场情况了解考察前,据我们掌握的资料贵州省三都县苗龙金矿详查地质报告,苗龙金矿床共有大大小小金矿体34个。经现场调查,该矿现在主要包括以下两个矿点,一个称为28号矿体系统,另一个1

29、0号矿体系统。两个系统相距1km。其余矿脉大部分被以前的苗龙锑矿冶炼厂及当地农民基本采完,还有一些出租给几个私人老板开采,剩余资源量有限,只能进行一些很小规模的开采。两个系统及选厂尾矿库的详细情况如下:1、28号矿体系统28号矿体系统为竖井开拓,井口标高464m,竖井开拓已到采矿设计的最低标高38m。采用双罐笼提升,开采矿体V28、V29、V30三条主矿体及V25、V26两条小矿体,矿体主要集中在35-37号勘探线之间。下部已拉开三个中段(标高分别为320m、134m、94m),28号矿体系统目前通风只能依靠井口送风,长江矿业采了V30和V28的部分矿石,现在由于井下通风条件不好及安全出口数量

30、不达要求,已被安监局要求不得从事采矿作业,现在只进行通风系统的开拓和探矿掘进。有价值矿脉及探采情况如下(28号矿体系统取样14个,由于局部沿脉坑道有采矿痕迹,坑道较高,不便于取样,只能在易于取样处取样,化验结果见表1):v30:36号勘探线单孔见矿,已施工320中段沿脉巷道,由于积水加上长时间没有人员进入,已经不能到现场勘查。从竖井可看到巷道开门部分还保存完好。通过与该矿区自制的320中段平面图对比发现,V30见矿位置及品位与钻孔资料基本吻合,据矿区生产科长介绍,沿脉巷道基本控制V30的走向范围,沿脉长度100m左右,矿脉厚度1-15m,厚大部位有穿脉控制。北端沿脉已经到位,还有断裂带构造,但

31、由于品位差放弃。南端垱头矿脉还能够达到工业品位,但由于资金及通风条件限制,也没有继续掘进。该中段苗龙金矿自己取样化验37个,取样方法为掘进当头面横向取样(具体情况及品位见中段平面图资料)。据矿区工作人员介绍V30大概采了几千吨矿石,具体情况不详,估计320以上剩余矿量不多。v28:35-37号勘探线均见到该矿体,与其紧密连系的是其下盘的v29,在36号勘探线见到。已经施工134、94两个中段。134中段沿脉长100多米,北端沿脉已经到位,南端还可继续掘进,现场有很多的采矿工程。94中段沿脉长100左右。北端沿脉已经到位,南端垱头也是由于通风条件限制没有继续掘进。两个中段的矿脉最厚部位7m,大多

32、厚度在1-2m左右。矿脉赋存于近南北向破碎带中,呈透镜体产出,透镜体间距离较近,大多相互连接,远的大概相距10米左右,辉锑矿化呈脉状,局部呈条带状,浸染状分布。矿脉中夹杂石英脉,局部有黄铁矿化。倾角46-60°。近矿围岩较破碎,碳酸盐化发育。94中段较134中段连续性有偏好的趋势。 从沿脉中矿脉揭露情况看,V28、V29与钻孔资料对应有些出入,长江矿业的顾问根据钻孔资料及中段平面图分析后认为目前的V28可能是V29,V29矿脉较钻孔资料见矿效果更好,而V28还未揭露。我们认为V28与V29可能存在南端分开、北端交汇的情况。现134、94两个中段均在施工V28的穿脉,估计一个月以内即可

33、到达推测的V28位置。V28、V29两者之间关系有待进一步分析。28号矿体系统同时进行通风系统的掘进,当前通风系统开拓滞后,通风井只掘进到280m标高,斜长400米。在斜井280标高向V30施工穿脉平巷,设计230m,已掘进100m。通风斜井第二道工程是从280m标高下延到174m标高,目前正进行二道斜井卷扬机的安装。2、10号矿体系统10号矿体系统为斜井开拓,串车提升。开拓系统主要包括从地表475标高到360标高的第一道主斜井,长235m。以及从360标高至300米标高的二道斜井。这些巷道目前完好,工程质量较高。该系统有400和360两个中段,这两个中段是目前10号系统的主要矿石来源。10号

34、系统已开采多年,现360中段以上部分已被长江矿业承包给私人老板进行残矿回收。若施工标高360m以下的工程,需与目前的残矿回收共用一个提升系统,二者之间会相互影响。故长江矿业的工程目前没有施工。长江矿业以后的探矿目标是V17、V10、V16、V19、V13,5条盲矿体。从400与360中段的围岩及采空区看,10号矿体系统的V15、V8以及V2也是严格受断裂破碎带控制,控矿破碎带近东西走向,围岩较28号矿体系统要稳固。400中段主要开采了V15和V2两条矿脉,矿脉走向近东西,沿脉长100m左右。我们看到的采空区采幅平均2m左右,倾角50-70°。360中段与400中段情况基本一样,但是3

35、60多了一条V8,已经采完,走向近东西,沿脉60m左右,采幅1-2m,据矿区工作人员介绍锑品位好。据私人老板介绍10号矿体系统矿脉也都是呈透镜状,矿体厚度变化很大。目前私人老板在第二道斜井的330m标高处开门施工穿脉100m左右,推测已经过了V8在330的对应位置,但没见到明显的矿脉,在330穿脉中又施工天井通360中段V8,天井通360处与V8沿脉相差3m,天井内只穿到两层小矿脉,应该不是V8,目前私人老板正在对这块进行探矿。10号系统的堆矿场取样3个,化验结果详见(表1)。3、选矿厂选厂原为三都县龙贵矿业资源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硫铁矿选矿厂,并配套有37万m3设计库容的尾矿库。后因硫铁矿停产,

36、三都县金矿有限责任公司于2003年将其改建为三都县金矿有限责任公司选矿厂,其尾矿库作为选矿尾矿库使用。据选厂技术人员介绍,长江矿业进入后整体承包,并对部分球磨与浮选机进行技术改造,规模200t/d,为金锑分选,两段磨矿,第一段磨矿,-200目细度的达到65%,选锑,选锑以后的尾矿(即金的原矿)在第二段再磨,-320目达到80%选金。锑金选矿回收率在80%左右,锑的选矿回收率要略高于金,当锑原矿品位达到1.5%,回收率可以达90%。选厂堆矿场现场取样2个,化验结果详见(表1)。长江矿业接手后,初期选矿回收率在50%左右,2008年聘请了江西铜业一位选矿工程师,回收率上升至80%左右,据长江矿业生

37、产科长介绍,有时回收率会接近100%,因此其矿石加工技术性能需要进一步了解,本次已在28号矿体系统堆矿场取大样回公司做选矿试验。表1 本次取样化验结果表编号取样地点样长(m)化验结果备注Au(g/t)Sb(%)As(%)3280194中段沿脉1.20.870.0930.623280294中段沿脉1.41.470.0620.543280394中段沿脉1.74.730.50.963280494中段沿脉0.84.970.561.623280594中段沿脉0.85.270.0620.943280694中段沿脉1.10.530.0260.593280794中段沿脉0.91.30.0320.5832808

38、94中段沿脉0.71.60.0241.083280994中段沿脉0.51.230.0270.3622801134中段沿脉0.951.431.40.5922802134中段沿脉0.385.078.021.3822803134中段沿脉1.8855.250.822804134中段沿脉0.70.90.140.3522805134中段沿脉0.89.70.121.28100110#矿体系统矿堆捡块2.530.290.48100210#矿体系统矿堆捡块6.330.570.92100310#矿体系统矿堆捡块0.930.120.49FK0110#矿体系统废矿0.830.0150.322301老窿23#0.32.

39、830.0830.69XC01选厂堆矿处捡块1.170.220.34XC02选厂堆矿处捡块1.30.120.414、尾矿库现有尾矿库已基本饱和,据现场观察,有一侧副坝为土方加高,尾水跑冒明显,新尾矿库的建设与现有尾矿库的治理将是很快需要面临的问题。5.3资源储量估算详查报告对34个矿体进行了储量计算,提交金金属C+D级储量5101.92公斤,地质储量1012.46公斤,合计6114.38公斤(见表2)。表2 三都苗龙金矿详查报告34个矿体储量情况表矿体编号所控制工程(勘探线号)金金属量(千克)品位(克/吨)储量级别备注12340.563.70D214、15400.375.04CD313148.

40、645.41DE48、921.833.36D55547.263.96DE64106.774.72D727、28、29466.327.94CD819、20、21157.485.58D盲矿体92119.974.74DE盲矿体1021、22244.955.88D盲矿体11113.733.46E盲矿体1294.363.26E盲矿体138155.925.60D盲矿体1420、2152.493.95D1513、14、15、16400.734.56DE1621、2228.443.87D盲矿体1719128.225.11D盲矿体1823、2431.384.00D192334.116.90D20234.854.

41、58E21TC-9741.6925.09E227106.225.60D2335、36、37124.653.52D2433、349.613.12D2537161.874.90E盲矿体263765.324.46E盲矿体273674.038.14D2835、36、371919.955.90D盲矿体293692.826.90D盲矿体3036338.953.94E盲矿体313615.296.80D3235、36100.514.49D334429.654.34D34TC-16426.4412.90E合计6114.38本次考察了解到,上述34个矿体中,23个采空或接近采空,5个采动,6个未动。对6个未动和5

42、个采动共11个矿体的储量进行重新估算汇总,其中在估算28号矿体保有储量时,采用1.0g/t作为边界品位重新圈定了矿体,得出11个矿体保有资源储量矿石量554352吨、金金属为2837.85千克,详见(表3)。表3 本次考察估算的保有储量汇总表矿体编号所控制工程(勘探线号)矿石量(吨)品位(克/吨)金金属量(千克)备注214、15145045.8785.14360米以上已采,估算余下的55614973.88238.61360米以上已采,估算余下的819、20、21434004.7243.41盲矿体,360米以上已采92142124.7419.97盲矿体,未动用,原有数据1021、22416585

43、.88244.95盲矿体,未动用,原有数据138278425.60155.92盲矿体,未动用,原有数据1621、2273483.8728.44盲矿体,未动用,原有数据171993635.11128.22盲矿体,未动用,原有数据2835、36、373024005.581687.39盲矿体,134米以上动用,重算2936134526.9092.82盲矿体,未动用,原有数据3036286763.94112.98盲矿体,320米以上已采,余下的为原有储量数据的1/3合计5543522837.855.4其他相关情况(1)外围有三个探矿权可以整合;(2)目前采矿权证开采深度仅到300米高程,且开采矿种仅为

44、金矿,目前已提交矿权扩界的申请,仍在办理中,下一步工作中需对其权证办理情况保持关注。5.5矿山远景分析矿山地处三丹汞-金-锑成矿带东带南端(相关资料见附件2),带内发育深大断裂及“多”字形次级构造,加上碳酸盐岩地层发育,为发育中型规模以上卡林型金矿床提供了有利的地质条件。 从勘探资料来看,矿区的钻孔孔深一般在400米之内,网度为60*60-80,但部分勘探线只施工一个钻孔。而该矿区有五分之二矿体以透镜状盲矿体的形式赋存,现有的钻孔不能对其形成有效的控制。故现有盲矿体的深边部存在较大的探矿空间,如储量最大的盲矿体V28,在35-39号勘探线深边部没有钻孔控制,加之尚有其他新盲矿体有待控制和探明,

45、故矿区仍有良好的探矿远景。6问题与建议1、从探矿远景来看,本矿地质资料丰富,坑道对钻孔的验证效果比较好,说明详查报告的可信度较高,有更多见矿化信息有待于进一步验证和控制;本矿位于三丹成矿带内,具有卡林型金矿的成矿环境和背景,加之详查工作控制在近地300米左右,局部地段钻孔控制网度不够,故本矿仍有进一步勘查必要,包括周边三个探矿权在内有一定的勘查远景。2、从生产条件来看,本矿为采矿权,保有黄金储量2.8吨,伴生锑资源可综合利用;开拓系统、选厂设备接近完善,唯有尾矿库方面要治理和新建,所以包括尾矿库在内,开拓选矿系统进行技改后,即可进行生产,建矿生产条件基本具备。3、在投资环境和投资政策上,三都县

46、委县政府支持有技术和经济实力的企业前来开发矿业。4、从上面三点来看,本矿值得介入,建议进一步开展工作。5、若开展下一步工作,首先要梳理清楚长江公司与采矿权人之间的经营合作关系、长江公司各股东情况、10号矿体系统360m以上转包经营情况,然后再与长江公司及采矿权人三方达成相关投资开发意向。附件1:长江矿业在320中段对V30取样化验结果情况编号取样地点样长(m)化验结果备注Au(g/t)Sb(%)As(%)CM-110.070.01CM-210.020.01CM-310.030.02CM-410.040.01CM-510.370.04CM-610.080.05CM-710.020.24CM-81

47、0.050.06CM-910.150.03CM-1010.10.02CM-1110.090.06CM-1210.080.03CM-1310.110.05CM-1410.780.08CM-9'10.140.03右边CM-10'10.10.02右边CM-150.40.120.02YM-310.361.22YM-210.120.06YM-10.419.8YM-40.580.07YM-51.50.080.07YM-60.30.30.16YM-715.210.04YM-8150.12YM-924.170.07YM-10150.03YM-1111.940.01YM-1220.150.03Y

48、M-1320.380.08YM-1410.432.01YM-1510.180.05YM-160.51.180.03YM-170.60.020.01YM-180.40.030.2YM-1914.190.47YM-2022.020.12YM-2112.980.02YM-2212.260.07YM-230.83.410.01YM-241.20.180.04YM-250.72.160.07YM-260.63.410.02YM-270.73.860.33YM-2811.935.25YM-2911.333.25YM-3012.731.25YM-3110.320.03YM-321.70.140.02YM-3

49、30.31.430.35YM-341.21.250.17YM-350.83.130.24YM-361.82.750.4YM-373.53.751.4附件2:三-丹金锑汞矿化带地质特征 “三-丹金锑汞矿化带”地处扬子地块江南台隆之南缘(右江裂谷北缘)的黔东南三都-丹寨地区,北起丹寨汞矿,南至三都县城北部拉峨一带,总体呈近南北或北北东向带状分布,长约18km,宽约6km。带内矿产丰富、矿种繁多,其中水银厂汞矿田已达特大型规模。矿化带的地层从元古宇下江群到古生界上二叠统均有出露,但以上震旦-下寒武统的黑色岩系和中寒武世-早奥陶世的碳酸盐岩地层最为发育,其中上寒武统碳酸盐岩地层构成三丹地区卡林型金矿的

50、主要赋矿层位。矿带内岩浆活动不发育。在空间上,该矿化带又分为东西两个亚带:西带为汞-金矿化带,东带为金-锑矿化带。西带以汞为主,金次之。分布于朱砂厂-宏发厂-交梨-拉峨一带,长约18km,宽约3km。南北又分为水银厂矿田和交梨矿田,每个矿田包括若干矿床和矿点。西带明显受浅层次的脆性断裂构造控制,汞-金矿化主要充填在张性、张扭性断裂构造破碎带中。东带以金为主,锑次之。分布于排庭-排和-高洞-苗龙一带,长约17km,宽约3km。南北又分为苗龙金-锑矿田和排和金-锑矿田,每个矿田包括若干金、金-锑、锑矿床、矿点及矿化点。东带相对发育较深层次的韧脆性断裂构造,压扭性挤压破碎带、糜棱岩化带控制了金-锑矿化的空间分布。三丹地区汞、金、锑矿床的分布明显受丹寨-三都“多”字型构造控制,表现为北北东向或近南北向断裂带控制了矿化带的北北东向分布,而北西向、北西西向断裂构造带与北北东向断裂构造带的交叉与复合,控制了北北东向矿化带之中北西向矿田或矿化集中区的展布,两个方向断裂带之中的主断裂与次级分枝断裂的交汇又决定了矿床和富矿体的具体定位。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