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论文《论数学教学的“时效性”》

上传人:1777****777 文档编号:38988901 上传时间:2021-11-0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7.0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论数学教学的“时效性”》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论数学教学的“时效性”》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论数学教学的“时效性”》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论数学教学的“时效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教学论文《论数学教学的“时效性”》(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小学数学教学论文论数学教学的“时效性”内容提要:要想转变学生家长的“读书无用论”思想,只有增强数学教学的“时效性”让学生家长意识到知识对学生的重要性,重视学生的学习生活,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必然促进教育的发展。一、教师要“实效”于心二、课堂要“实效”于行三知识应用要“实效”为先四教学评价要“实效”为主“书到用时方恨少”,我们可以让学生在学习新知的同时,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就体会到知识的价值。以增加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让学生的学习更加主动,让学生的学习更轻松,让学生更快乐,让我们的教学更“时效”。关键词:实效、发展、价值。昨日班级召开家长会,在发了邀请函,又给学生三令五申的前提下,仍然有一半的学生

2、家长没有参加。于是乎,走访了没有参加的学生家长,得到的解释是,“忙啊!”,进一步的交谈后,“读书无用论”的思想开始显现出来。感悟:农村教育的基础在那里?农村教育发展的前途在何方?我想要转变学生家长的“读书无用论”思想,只有增强数学教学的“时效性”让学生家长意识到知识的重要性,重视学生的学习生活,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必然促进教育的发展。又,近来检查家庭作业时,总有十几个同学因为这个那个原因没有完成。再三强调,严格要求后,第二天再检查作业时依然如故,再要求,再如故。更有不学习的者,一节课只写了两个字,其原因不问已了。呜呼哀哉!我们的学生不想学习,厌恶学习,逃避学习。每天背着书包沉甸甸的来,而脑袋空

3、荡荡的走。难怪教育学者大声疾呼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我想提高兴趣的方法值得探讨,而增强数学教学的“时效性”则更为实际。因为只有让学生体会的学习与知识的价值与用途,只有让学生有学习与知识 的需求,学生就会有学习的主动性,而教学“时效性”的目的也达到了。笔者认为要想增强教学的时效性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教师要“时效”于心面对种种问题,我想作为数学教师,要做一位“实效”的老师:首先要深刻领悟教材,为基础知识对学生的终生发展打好桩;让学生感受知识的价值,体验学习的快乐。同时渗透学科历史文化,提升数学素养。其次,全面了解学生,尊重学生差异,因材施教。教师自身要充满热情,表达期待,懂得爱;真诚、公平,给学

4、生以理解和信任。再次,加强与学生家长的密切联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共同努力。 开发数学的生活大课堂,以数学活动组织学生的学习,以数学社会实践为形式,充分体现数学的“时效性”。二、课堂要“实效”于行(1)新课导入得省时高效。新的“数学教学策略”中强调情景导入,一个好的数学情境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并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因此很多老师在实际的教学中都很注重课堂的情境导入。情境创设不仅要考虑其所产生的实际效果,而且要做到朴实、实用,让学生感受知识就在我们的身边,知识就在生活中,学习的兴趣就来了。如一个教师这样设计比例一课,这样导入:著名侦探福尔摩斯接到一个案件,有人在家里被人谋杀了,福尔摩斯来到出事地点勘查

5、了一下,测量了留在房里的罪犯的脚印,马上就推测出该罪犯的身高,同学们你们知道福尔摩斯是怎么推测的吗?其实福尔摩斯利用的正是我们数学上的一个知识,你们想知道是什么吗?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比例”,相信你们学了以后就会明白脚印中的秘密了。老师这么一说,学生的学习情绪马上被调动起来,也迫不及待地想学习今天的知识了。又如教学最小公倍数 这一课,老师先和学生做游戏,先依次报数,然后让报数是2的倍数和3的倍数的同学分别站起来。(学生按要求起立后再坐下)师: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我站起来两次。 我是一次。师:站起来两次的是几号。 生:我是报6、12、18、24的同学。 师:小组讨论这说明了什么?我们能得到

6、什么?学生一番讨论后, 6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所以两次都站起来了。这样的教学情境是学生乐于参加的,学生充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机,充分感受到了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学生的思维火花也在教学情境中绽放。(2)教学内容要开放丰富教材只是教师教学的一个凭借,往往是再现一些学生所不熟悉甚至不知的生活、学习现象和事实,不利于学生产生学习兴趣,不利于学生探索与创新,需要我们教师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教材进行合理的加工、改造,甚至重组出数学活动,因此我们要落实“用教材去教,而不是教教材”,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例如教学二年级“两位数加减法的应用”一课,原来的教材中,创设了一个游乐园的生活情境,我

7、们部分农村的孩子,对与游乐园还是比较陌生的,面对这一情况,我设计了一个学校操场的情境,先用课件出示学校操场的场景,让学生通过读图获取什么有用的信息?生:我知道了这边有12人在玩玻璃球,那边有7人也在玩玻璃球,并且有5人要去玩乒乓球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生:现在有多少人在玩玻璃球?生:我知道,我是这样想的,12+7-5 这样就可以得到还有多少人在玩玻璃球了生:我还知道那边有6个乒乓球台,每个球台有3人在玩,生:我能知道可以用乘法去多少人,是6×3=18人 生:现在又来了5人,就是18+5=23人了生:我知道综合列式6×3+5 学生在整节课中,一直都表现的非常积极,学习兴趣也

8、非常高,并通过讨论等多种方式解决了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和数学问题。(3)学习方式要灵活多样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同时又强调:教师要向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可以加强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便于对知识的理解。在实际课堂教学中,不同的内容、不同的课型,教法与学法也就不同。数学课程标准强调学生独立探索、交流与合作、等多种学习方式,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将各种教法进行搭配,做到灵活机动、结合实际。例如教学“旋转与平移”一课时:我们把课堂设在了校园,我发现教室的前面是用方砖铺成的地面,于是我灵机

9、一动,说“今天,我们来做一个数学游戏,平时同学们也在玩。不过我给改变了一些。规则是:两个同学分别站在同一起步线上,做划拳游戏,每赢一次向前移动一个方砖,连续赢的,向前移动的方砖块数与连续赢的次数相同,如我第三次又赢了,我就向前移动三块。不是连续赢的每次移动一块方砖,如我是第四次输了,第五次赢了,仍然向前移动一块方砖。而输了的同学则在原地转一圈。比一比看谁先到达终点。”于是学生开始做游戏,每个学生参与的兴趣都很高,由于游戏规则的约束,每个学生都不会多移动也不会少移动,深刻的领悟了旋转与平移的知识。游戏结束后,我让学生做一个动作表示旋转与平移,我发现每一个学生都能用一个动作表示对旋转与平移的理解。

10、于是我又加深游戏的难度,让一个学习小组站成一队,小组长划拳,赢了的小组整体向前移动,而输了的同学要说出一种旋转的现象。于是学生又兴趣盎然的游戏去了。当游戏结束时,我问:“当排头移动了2块砖,你移动了几块?”学生异口同声的说“2块”。我想学生在游戏中获得了知识,在游戏中获得了学习的兴趣。(4)课堂练习要务实创新有效的练习是学生理解知识、巩固知识、形成技能与方法的主要途径,它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论是新授课还是练习课和复习课,教学策略中都把练习的作用做了详细的阐述。要求我们教师不但要在练习的时间上予以保证,而且在练习的设计上下功夫,做到精心编排,巧妙练习。通过练习,及时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

11、,调整自己教学的策略,提高教学的实效。因此设计练习要形式多样,还要充分考虑练习的实用性、以及练习的检测功能和思维训练功能。体现训练的层次性、趣味性、拓展性与综合性。听了一位五年级教师的“约数和倍数”的复习课的练习设计,我深切的体会到教师在对课堂知识练习的重视,对知识与生活的联系,结合学生的知识构建而设计的练习,对学生掌握知识是非常重要的。课堂开始时,在和学生交流感情时,教师让学生猜猜自己的年龄,提示是(比20岁大,比30岁小,并且是5的倍数)学生马上就猜出来了。这一活动,即加强了学生与教师的感情,活跃了课堂的气氛,又对整除的知识做了简单的回顾。而在课堂结束时更为精彩,“同学们平时想和我联系吗,

12、我把我的电话号码留给大家它是:第一个数字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第二个数字是10以内最大的质数;第三个数字是最小的自然数;第四个数字既是质数,又是偶数;第五个数字是10以内既是合数又是奇数的数;第六个数字既有约数3,又是6的倍数。第七个数字是2和3的最小公倍数。学生个个积极思考,主动探索,利用已学的概念很快知道了老师的手机号码。课堂的气氛非常的活跃。于是老师又说:“老师也很想知道你们家的电话号码,请同学们自己也来设计一道题目,来考考我和大家。题目设计的要求是: 不能直接将号码出示。充分利用本单元已学的概念,约数、倍数、质数、合数等知识来设计问题,体现知识的综合运用。问题表述要清楚,题目设计要新

13、颖。”于是学生再一次积极思考,主动探索。这一次,学生不但要掌握所学的知识,还有利用知识进行再创造,对学生的思维是较好 的锻炼。通过练习我们看到了教师的精巧构思,他有机地把知识性,趣味性、实用性融合在一道题中,“做题”和“编题”并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思维被充分激发,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得到了有效发展。三知识应用要“时效”为先学习知识的最终目的是要应用所学的知识,并对知识进行再构建再创造形成新的经验与知识。而对于学生来讲并没有体会到知识的价值与重要性,因为他们在生活中缺少体会到知识的价值的机会。学生的生活事务全由家长包办了,学生的学习生活似乎变成了家长 的一个任务甚至是命令,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动机

14、,更失去了学习的兴趣,于是去被动的学习,被动的接受,学习的效果自然不好。这就需要我们与学生家长密切合作,充分体现知识的价值,让学生体会到知识的“实用”,让学生到生活中去“实用”,如:学习完了“元,角,分”的知识后,我们不是给学生布置作业,而是给学生的家长布置作业。今天,让你的孩子用5张2元的钱买一洗衣粉。明天,让你的孩子用1张10元的钱再买一洗衣粉。后天,让你的孩子用1张20元的钱买一个练习簿。-通过学生家长的放手,学生的购物,让学生体会“元,角,分”知识的重要与应用。同时加深了对该知识的巩固掌握。进而锻炼了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又如在学习了面积的知识后,我们也可以发动家长,带着自己的孩子到自家

15、的地里去亲自测量一番,以便算一算自家到底有多少地,而要完成这一“练习”,就需要教师与家长的配合,更需要家长的支持。学生要完成这个练习,所需要 的工具,测量的方法,需要应用的知识,都由学生自己准备,自己计划,独立的完成。测量结束后,家长可以结果予以对比。相信学生需要 的工具,测量的方法一定是多种多样的。不论怎样面积的知识是要用到的。学生不懂的地方也会主动去学习,用知识解决问题。这些知识的应用,与学生家长的大力支持是分不开的,只有学生家长放手让学生走向社会,放心让学生去锻炼。才能让课本知识与社会实践联系起来,才能让校园资源充分的利用起来,才能让知识的应用“时效”起来。四教学评价要“时效”为主数学课

16、程标准要求我们,既要重视学生学习的结果又要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充分发挥评价的作用。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要严格落实评价的“实效性”,及时肯定学生取得的成果,促进学生的发展。首先让评价方法更加丰富,让考试只是作为评价的一部分,同时兼顾学生的课内外作业和课堂表现。如:试卷占三分之一,作业占三分之一,而课堂表现又占三分之一。同时让评价更加的多元,让学生的家长,学生都参与学生的评价。这样不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而且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体现学习的“时效性”。“书到用时方恨少”,我们可以让学生在学习新知的同时,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就体会到知识的价值。以增加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让学生的学习更加主动,让学生的学习更轻松,让学生更快乐,让我们的教学更“时效”。参考文献:数学课程标准 、教学策略、山东教育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